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等制度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等制度当前,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完善制度已经成为我们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
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包括提高政府工作能力和效率,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等方面。
制度的完善包括实现依法行政、优化政务流程、加强政府监管等方面。
第一,提高政府工作能力和效率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基础。
政府工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强干部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干部的全面素质和专业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人员管理,建立科学的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政府工作效率的提升需要建立健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第二,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关键。
政府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环境,提供便捷、高效、便民的服务。
可以通过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推动政务服务的网络化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政府服务满意度的提升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及时纠正服务中的问题和不足,真正实现服务群众的目标。
第三,提高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
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需要加强政府对外宣传和公共关系工作,增强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政府透明度的提升需要加强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推动政府决策的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的提升也需要加强政府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制度的完善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基础和保障。
首先,要实现依法行政,加强对政府行为的法律监督和约束。
要建立健全政府的决策程序和决策责任制度,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其次,要优化政务流程,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要建立一体化、信息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方便群众办事。
再次,要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确保政府工作的规范性和廉洁性。
总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完善制度是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任务。
加强政府部门管理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政府部门管理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当今社会,政府的管理对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增加,政府部门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加强,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公共服务需求。
本文将从加强政府部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政府部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提升效率和强化责任感加强政府部门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使政府工作更加高效、精细化。
通过建立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可以规范各部门的行为,减少繁琐的程序和无效的环节,从而提升政府工作的效率。
同时,强化责任感也能够鞭策政府部门更加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服务质量政府部门管理制度的加强可以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确保公共服务能够高效、合理地提供给人民群众。
通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协调,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同时,加强管理制度还可以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使人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
3.加强监督和防止腐败加强政府部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监督政府工作,提高政府部门的透明度和廉洁度。
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制度,可以有效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工作的廉洁高效。
只有充分加强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性1.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无论是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都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责任。
通过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可以让人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公共服务的提升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公共服务能够增强社会公平性和正义感,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
同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还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和谐发展。
完善制度建设
谐 社 会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也 是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必 然 要 求 。 府 作 为 社 会 信 用 体 系 建 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示 范 者 、 导 者 和 政 倡
组 织 者 , 有 具 备 较 高 的 公 信 力 , 能 将 依 法 治 国 与 以 只 才 德 治 国统一 起来 , 确处 理 改革 、 展 、 定 的关 系 , 正 发 稳 促 进 经 济 社 会 的 全 面 、 调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 于 我 国 政 府 协 对 公信 力 的现状 . 者们用 多 种方 法进 行 了深 入 的研究 学 张 旭 霞 在 互 联 网 上 就 政 府 公 信 力 问 题 对 网 友 评 论 进 行
发 展 。 如 :0 9 . 海 相 继 发 生 两 起 “ 鱼 执 法 ” 比 20年 上 钓 事 件 。 起 了 全 社 会 的 广 泛 关 注 。 人 认 为 , 府 打 击 非 引 有 政
了 追 踪 调 查 并 得 出 以 下 结 论 : 政 府 持 “ 任 ” 度 的 对 信 态 约 占2% , “ 信 任 ” 度 的约 占8% 。 另 外 , 《 0 持 不 态 0 据 小 康 》 究 中心 调 查 显 示 , 0 6 2 0 年 度 中 国 政 府 公 信 研 20 - 07 力 指 数 为 6 .分 , 过 及 格 线 由 “ 府 信 任 程 度 ” 查 06 刚 政 调
分 析 ,从 制度 的 角度 来探 索提 高我 国政 府 公 信 力 的 对 策 : 即 完善 行 政 法 律 制 度 , 建 立 有 效 的监 督 机 制 和 资信 制 度 ,建 立评 议 考 核 制 度 和 政 府 官 员 财 产 申报 制度
关 键 词 :制 度 建 设 :政 府 公 信 力 :信 息公 开 中 图 分 类 号 :D6 01 3 . 收 稿 日期 :2 1 - 1 0 0 01—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2 7 ( 0 1)0 — 0 1 0 0 78 0 2 1 2 00—4
浅谈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公共服务质量不均等:不同地区、 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共服务质量存在 差异,导致不公平现象
公共服务监管不力:政府对公共服 务的监管不到位,存在一些违规行 为和服务质量问题
PART FOUR
政策制定过程公开透明 政策执行过程公开透明 建立政策反馈机制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政府公信力是民 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能够促进政 府依法行政,推动民主法治建设。
政府行为:政 府行为是否公 正、透明、高 效,直接影响
政府公信力
政策制定:政 策是否合理、 可行,直接关 系到政府公信
力
公共服务:政 府提供的公共 服务是否优质、 高效,也是影 响政府公信力
的关键因素
建立官员考核机 制,对不称职的 官员进行惩处
推进政务公开,增加 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工 作内容和成果
加强与公众的沟 通和互动,建立 良好的政府形象
优化服务流程:简 化办事程序,提高 服务效率
提升服务水平:加 强人员培训,提高 服务意识和能力
创新服务方式:利 用现代科技手段, 提供便捷高效的服 务
强化监督机制:建 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确保服务质量和 效率
PART FIVE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度 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和监督 建立问责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和追责
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和公共事务管理 加强舆论监督,发挥媒体和网络平台的作用,对政府行为进行及时曝光和监督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政府透明度 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对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追究和惩处
行政管理制度优化建议
行政管理制度优化建议它影响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能否科学、高效运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理能力和社会的稳定。
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形态的变革,行政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若干行政管理制度优化的建议。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工具,行政管理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
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成为行政管理优化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更加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提高行政效能高效率是现代化行政管理的核心要求,而优化行政管理制度要从行政机构内部流程入手,合理规划资源,提高行政效能。
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时间管理制度,优化各项手续和流程,减少冗余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是优化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环。
激励是人们积极行动、高效工作的最佳方式,可以通过明确目标、设定奖励、评选先进等方式来激励行政人员,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风险管理在行政管理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行政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预测和防范,提高行政管理效果。
五、加强专业化培训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强对行政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是优化行政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举办讲座等形式,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
六、完善监督机制监督是行政管理制度优化的重要一环,只有加强监督,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弊端,推动行政管理改革。
政府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确保行政管理的公平公正。
七、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是行政管理制度优化的基础,只有拥有广泛的公信力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政府应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与民众的沟通,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作者:裴婷婷田瑞云来源:《行政与法》2011年第02期摘要: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基石。
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缺失的表现、弱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制度的角度来探索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即完善行政法律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资信制度,建立评议考核制度和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关键词:制度建设;政府公信力;信息公开中图分类号:D6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1)02-0001-04收稿日期:2010-11-05作者简介:裴婷婷(1972—),女,甘肃天水人,兰州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田瑞云(1982—),女,甘肃景泰人,兰州商学院法学院2008级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商学院横向课题“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公信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0910。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公众对政府的运作方式、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的理解和信任。
[1]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执政党立足的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学者们用多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张旭霞在互联网上就政府公信力问题对网友评论进行了追踪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对政府持“信任”态度的约占20%,持“不信任”态度的约占80%。
[2]另外,据《小康》研究中心调查显示,2006—2007年度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0.6分,刚过及格线。
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浅谈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摘要: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 反映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公信政府是拥有较强公信力, 为公众所普便信任的政府。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解释了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一些原因并为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健词:地方政府;公信力一、政府公信力的含义。
公信者,公众信赖之谓也,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是政府依据于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
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依据自身的道德状况所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公众建立自愿的稳定的并能在紧急状态下外化为物质力量的信任关系的能力。
这种信任关系源自于政府自身的道德状况,具体说就是政府的诚信度。
只有政府诚实守信,公众才能表现出信任这种精神诉求;而当公众表现出信任时,这种精神诉求在特定场合下特别是紧急状态下又可能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力量。
政府具备了一定的诚信度也就具备了一定的信用能力,公众依据政府的信用能力对政府表现出相应程度的信任。
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征得公众化信任就构成了政府公信力。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是好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这是主流,应该充分肯定。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还存在着政府失信现象,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如一些政府官员缺乏民本意识,不关心群众疾苦,不顾民力和财力搞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一些政府部门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扩大自身的收费、处罚和许可权, 使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严重侵害了公民权利;有些政府部门和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多头执法和执法扰民的现象严重;有些政府官员官僚主义严重,甚至滥用权力、贪污腐败,造成恶劣影响,致使政府公信力下降。
今后在工作中开展廉政建设工作的打算和措施
今后在工作中开展廉政建设工作的打算和措施
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开展廉政建设工作,以下是一些建议:
1.加强教育引导。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行为。
2.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加强对
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3.加强监督执纪。
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执纪工作,发现苗头性问题及
时进行提醒和纠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4.推进公开透明。
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让人
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5.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工作
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总之,廉政建设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持续推进。
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执纪、推进公开透明、加强组织领导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推进廉政建设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政府公信力
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责、处理问题、制定政策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一个有高度公信力的政府能够赢得民众对其的信任和支持,为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公信力受到了一些问题的困扰,因此,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民主参与政府应当加强与民众的互动和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和诉求。
开展公众听证会、征求意见和建议等方式,将民众纳入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使政策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此外,政府应当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公开透明地解答疑问,增加政务公开的透明度,让民众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事务。
二、加强信息透明政府应当主动公开重要信息,并及时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确保政府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
政府还应加强与媒体的联络与合作,主动提供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信息,推动信息的共享与传播。
三、改进行政效能政府应当加强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科学、务实的决策机制,加强协同工作,减少决策失误和拖延现象。
同时,政府应注重培训和提升公务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四、加强监督和问责政府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与评估。
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保证政府工作的公正、透明和廉洁。
对于失职行为,政府应加大问责力度,严肃处理责任人,以警示其他公务员。
五、加强合作与沟通政府应当积极促进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间的合作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
政府还应与企业加强合作,携手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民生水平。
六、强化法治建设政府应当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行为的法治化管理。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政府工作的法律监督,确保政府工作符合法律规定和程序。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公众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公众对法治的认知和理解。
公务员考试制度建设与政府公信力提升
公务员考试制度建设与政府公信力提升公务员考试制度是中国政府选拔和管理公务员的重要途径,它在保障政府公信力、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与优化公共服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设健全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不仅能够有效选拔人才,还能加强政府公信力,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
本文将从考试内容、程序、监督等方面来论述公务员考试制度建设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一、考试内容的公平公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公正性与公信力是制度建设的关键。
在考试内容方面,应注重以职位要求和岗位需要为依据,制定相关的考试大纲,并确保大纲内容的科学、公正性。
同时,在考试环节中,应严格落实组织程序,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相关的审批和监管机构应加大对考试过程的监督力度,严禁任何形式的作弊与泄题行为。
二、公开透明的选拔程序在公务员招录的过程中,应确保选拔程序的公开透明,避免干预和操纵的现象。
一方面,政府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招录信息,包括招聘岗位、报名时间和条件、考试形式等;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监督机构在招聘程序中的监督角色。
对于考试成绩等信息,也要及时公布,以打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确保公务员招录程序的公开透明性。
三、监督机制的完善监督机制的完善对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
在监督机制建设中,应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量,严查违规行为,对于违法违规者严肃追责,以儆效尤。
同时,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媒体监督的力度,通过舆论监督,形成对政府公务员招录制度的共同监管,提高制度的公信力。
四、加强人才管理与培养公务员考试制度建设要与人才管理和培养相结合,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公务员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加全面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同时,要加强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的改革,建立科学、公正的晋升制度和薪酬制度,为优秀的公务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加强社会参与与公共监督公务员考试制度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提高政府公信力。
因此,加强社会参与与公共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加强制度建设重要论述
加强制度建设重要论述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下面是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
1. 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制度是指导和规范社会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规范和程序。
良好的制度能够提供公正、公平、透明的环境,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和平衡,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制度建设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制度建设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机制,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提高社会效率和公共利益。
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避免临时性的应对措施。
3. 制度建设能够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
制度建设不仅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也是对政府行为的规范。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可以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监督能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效能,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制度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良好的制度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护产权和合同权益,促进创新和创业,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同时,制度建设也能够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5. 制度建设需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制度的建设需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人民群
众的主体地位,充分保障公众参与决策的权利。
同时,制度的建设也需要依法进行,遵循科学的规律和原则,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加强制度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增强人民群众信任
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增强人民群众信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和公信力日益受到重视。
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也对于政府有效履行职责、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积极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成为现代政府不可或缺的任务之一。
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是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政府的决策过程、执行情况、财务预算等重要信息,让人民群众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增加透明度,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在信息公开过程中,政府应该做到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全面性,确保公众获取的信息准确无误。
二、加强政府廉洁建设廉洁政府建设是树立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保证。
政府的廉洁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政府应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严惩贪腐行为,确保政府干部做到廉洁奉公、依法行政,做到廉洁自律,为人民群众树立榜样。
三、改进政府服务提供高效、便捷和贴心的政府服务是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重要途径。
政府部门应推行“一网通办”,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政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在线办理,方便人民群众的办事需求。
同时,政府应提高服务质量,做到办事公平公正,尽量减少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为人民群众提供真正贴心的服务。
四、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与沟通政府与公众的良好互动和沟通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政府要主动与人民群众对话,听取他们的声音和意见,建立起平等、互信、互动的沟通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民意调查、召开听证会等方式,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增加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程度,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政府行政效能的提升是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政府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工作流程和流程再造,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效能。
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确保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如何加强政府的公信力
如何加强政府的公信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变化,政府的公信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政府的公信力是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程度,是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公信力已经成为政府能否有效管理国家的重要标志。
因此,加强政府的公信力能够帮助政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赢得公众信任和支持。
那么,如何加强政府的公信力呢?以下是一些建议:一、加强政府的透明度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对政府的决策和行动进行公开透明。
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和机制,规范信息公开内容和范围,对公开的信息要及时、准确、全面。
政府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包括报纸、电视、网络等,公开政府的工作、政策、决策和行动等内容,从而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建立政府诚信体系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加强诚信建设。
政府应当对政府官员和公务员的行为严格监督,不允许违规行为的出现。
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惩戒制度,对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
同时,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对诚信守法的官员和公务员给予充分的表彰和奖励,鼓励官员、公务员把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来建设诚信政府。
三、加强政府与人民的沟通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公民参与和民主监督,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民情、民意。
政府应当建立多元的沟通渠道,如听取公众意见、征求专家意见、举办公民论坛、在线答问等,吸收民主意见,反馈政府工作情况,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政策的详细情况,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四、加强政府的责任担当政府应当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积极履行职责。
政府应当设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工作目标,实现职责之间的无缝衔接,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同时,政府应当还要建立健全的问责机制,对工作不力、履职不到位的官员和公务员进行问责,确保政府的公信力不受影响。
五、加强政府的监管作用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和市场经济的监管作用,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与体制保障。
政府应当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引导和督促,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维护市场经济的公正和稳定。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能力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能力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整体上介绍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能力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
制度建设是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以规范社会各方面的行为。
而制度执行能力是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按照制度要求执行和监督的能力。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完善的制度建设能够为社会提供稳定的运行规则。
制度规范了各方行为的方式和要求,确保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例如,公民权利、法律法规、行政程序等制度的建立能够保障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其次,完善的制度建设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透明的制度,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制度的引导、调控和激励作用,能够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强化制度执行能力的必要性:首先,制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就能得到有效执行。
制度执行能力的强化是保证制度落地的关键。
只有在制度能够得到有力执行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制度的预期效果。
例如,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政策的执行,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行监管职责,确保制度的切实实施。
其次,强化制度执行能力可以提高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只有制度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治理目标。
同时,有效的制度执行还能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完善制度建设和强化制度执行能力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健全的制度建设和强化执行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权益,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对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重视和改进势在必行。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这样: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完善制度建设和强化制度执行能力为主题,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会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完善制度建设和强化制度执行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政府公信力建构提升
政府公信力的建构与提升摘要:公信力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完善政府公信力的建构体系,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对如何构建和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建构、提升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它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目前,政府公信力作为衡量政府行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关注。
早在2006年9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上,温家宝总理着重强调:政府要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就必须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
政府一旦失去信用,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会严重影响到其自身的形象,损害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甚至会危及政府存在的合法性。
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就成为目前各国政府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政府公信力及其影响政府公信力体现的是政府的信用能力,它反映了公众在某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的信任态度。
它是公众的价值取向与政府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一致,政府治理能满足公众期待而带来的一种和谐关系。
公信力的状况既取决于公众因素,更取决于政府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实际上是诚信政府的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首先,诚信在人际交往及经济活动中极其重要,特别是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诚信对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尤为重要。
其次,政府承担着广泛的行政职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政府,其行政职能也经历着推动并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政府就要成为信用政府,讲诚信是市场经济和公众对于政府的最基本要求。
政府的公信力通过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对行使公权力来体现,而政府职能是否能够顺利地得以实现同样要求政府具有很强的公信力。
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政府的执政根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行政管理制度建设
行政管理制度建设行政管理制度是一国政府为了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而建立的一套制度体系。
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保障政府的公正行政,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本文将从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行政行为。
行政管理制度能够明确政府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规范行政行为,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可以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加透明、公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2. 提高行政效能。
行政管理制度能够规范政府的决策程序,减少决策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制度化的管理可以使政府的工作更加高效,提高行政效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3. 促进社会稳定。
行政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政府的公正行政,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可以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加稳定可预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二、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和方法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 法治原则。
行政管理制度应立足于法治,依法行政,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制度应具备合法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政府的行政行为合法、公正、透明。
2. 公平原则。
行政管理制度应追求公平,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
制度应具备公平性和公正性,避免任意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发生。
3. 效率原则。
行政管理制度应追求高效,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
制度应具备科学性和高效性,减少决策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立法和法规制定。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明确政府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规范行政行为。
2. 信息化建设。
政府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人才培养和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互动
拓宽民意表达渠道
建立多种民意表达渠道,如听证会、座谈会、网络征集等,确 保公众意见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到决策中。
加强政务信息公开
及时公开政府工作进展和决策,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了解和信任 。
建立互动交流平台
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公众进行实时互动交流,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北京“一卡通”的成功案例
“一卡通”的背景
北京市为方便市民出行,推出“一卡通”交通卡,可用 于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成功经验
北京“一卡通”的成功在于其便捷的使用方式、广泛的 应用领域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同时,政府加大了对“一 卡通”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市民的使用意愿。
启示
政府应关注民生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加强信息化服务 建设,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现状和问题等方面,对于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具体措 施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
未来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制度建设以提高政府公信力,例如加强信息公开和回应机制的具体措施、完 善行政问责制度的具体操作流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加强社会监督的具体方案等。同时也可以对不同地区、 不同层级的政府公信力进行比较研究,以总结出更多具有普适性的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经验。
制度建设可以规范行政行为,保障 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避免 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提高政府的 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对制度建设的作用
反馈机制
政府公信力可以提供反馈机制 ,帮助政府了解社会公众的需 求和期望,从而更好地调整和
完善制度建设。
推动改革
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政府形象政府工作人员述职报告
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政府形象政府工作人员述职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市政府办公室的xx。
今天,我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汇报本年度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一、工作回顾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秉持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紧密结合政府职能,以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政府形象为目标,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具体来说,我以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为重点展开:1. 加强制度建设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我积极参与市政府制度建设。
通过对现有制度的分析和研究,我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建议,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动相关制度的优化和完善。
例如,在行政审批方面,我主张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以更加公正、公平、透明的方式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服务。
2. 强化信息公开公开透明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负责协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信息需求,我积极推进政府网站的建设,并建立了便捷的在线咨询和投诉反馈渠道,以使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畅通无阻。
3.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为了增强政府形象,我积极参与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工作。
我们深入调研,了解市民的需求和诉求,在政府部门间搭建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政务数据的互通共享。
同时,我们推动政务服务向网上转型,提供线上办公、在线申报等便捷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便利性,真正实现了“不见面办事”。
4. 建设互联网+政务平台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政府公信力,我带领团队努力打造了互联网+政务平台。
通过该平台,市民可以在线查询政策法规,办理各种证照、申请资金和相关手续,实现了政务服务的线上化,进一步提升了政府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也深切感受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还存在不足,亟需进一步加强。
其次,政府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同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但也有个别同志工作不尽职尽责,需要加强培训和管理。
反腐倡廉整改措施
反腐倡廉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整改措施势在必行。
二、整改目标1. 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2.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规范化、民主化。
3.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监管和使用。
4. 推动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和公信力。
三、整改措施1. 完善制度建设(1)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修订党纪处分条例,明确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程序和标准。
(2)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廉政档案,记录个人廉政表现和受处分情况,实现廉政信息的全程留痕。
(3)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的招投标制度,防止腐败行为发生。
2. 加强教育培训(1)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培训,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
(2)组织廉政警示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警示党员干部警惕各种腐败行为的发生。
3. 建立监督机制(1)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2)推进政府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反腐败工作机构,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
4. 强化问责机制(1)建立健全廉政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政责任和监督责任。
(2)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打击力度,坚决依法追究腐败分子的责任。
5.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1)优化政府职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2)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实施效果评估为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将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对整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反腐倡廉工作的持续推进。
五、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整改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党员干部和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宣传,警示广大党员干部警惕腐败行为的发生。
六、经费保障为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将合理安排经费,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了”,日前,突然爆发的郭美美事件,让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们有些茫然无措,以前觉得具有官方背景的红十字会是最安全的捐款通道,现在看来或许远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政府专家媒体等公信力受损,导致社会信任度不断降低,在一系列热点事件面前,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在通常情况下政府专家媒体的信任危机并非各自孤立。
他们往往都是拧合在一起出现,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在应对公共事件上的非真诚表态往往难以第一时间解除大众心中的疑惑,这时某些所谓的专家便会站出来通过媒体管道发表一些非公正的言论,试图平息民众的质疑,但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引发连锁信任危机,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公信力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破坏起来一夜之间就可能丧失殆尽,如果不能有强大的社会公信力做保障,就难以形成有效合作的社会局面,这将极大地提高社会做事的成本,影响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
一、政府公信力的现状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公众对政府的运作方式、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的理解和信任。
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执政党立足的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学者们用多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张旭霞在互联网上就政府公信力问题对网友评论进行了追踪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对政府持“信任”态度的约占20%,持“不信任”态度的约占80%。
另外,据《小康》研究中心调查显示,2006—2007年度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0.6分,刚过及格线。
由“政府信任程度”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相信中央政府,逾70%的受访者表示不相信地方政府。
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子刊《小康》杂志中,公布了2008—2009年度中国信用小康的指数为61.1,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政府公信力指数虽然微弱上扬,但也刚刚及格。
与此同时,政府官员以80.3%的绝对多数被网民选为信用最差的群体,这大大影响了政府形象。
尽管各种类型的调查或统计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和误差,但总的来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失信问题比较突出。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其中,各级政府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是取信于民的政府。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也不断提高。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政府失信于民的现象却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比如:2009年,上海相继发生两起“钓鱼执法”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政府打击非法营运无可厚非,但事实上,黑车“合理不合法”式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出租车营运市场的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
各地方政府利用行政许可手段“寻租”,高价出售出租车准运证,政府成为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导致了这个市场的非竞争性垄断,其中巨大的利益差是黑车难以杜绝的直接诱因。
政府在出租车营运市场的公共服务方面明显“缺位”。
政府在随后打击非法营运过程中又未能依法行政,“钓鱼执法”甚至被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当作整治非法营运的“创新之举”。
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不得以引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调查收集证据。
以此为依据,“倒钩”、“钓鱼”等取证方法无疑是不正当的执法手段。
由此看出,政府在“钓鱼执法”中确实有权力滥用之嫌。
一项调查足以说明此伤害之大。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显示,上海市因为交通行政执法部门的“钓鱼执法”,成为排行榜上十大“舆情热点事件”中最有损政府公信力的事件。
此外,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也说明政府公信力面临一定程度的危机。
三、从制度的角度看我国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一)权力监督制度不健全,某些政府官员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监督机制作为监督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其关键内容。
当前,我国的监督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长时间以来某些问题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方面,某些政府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某些政府部门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现象较严重,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随意扩大自身的处罚权、审批权、收费权等,行政行为随意化、人格化,使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建设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大环境变化的需要,在某些领域尚不健全甚至流于形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⒈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但有了信息公开条例并不意味着该制度很完善,其法律层次还不够,对于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因信息公开与否而带来的侵害情形划分不清,对于公开后的救济还难以实现。
⒉行政问责机制不完善。
建设责任政府,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问责机制,但目前的现状与此相距甚远。
不少地方行政问责的成效仍取决于媒体与社会的关注程度,只有像“钓鱼执法”、“躲猫猫”这样的事件引起强烈的舆论反响时,有关部门才会启动问责制,处理几个官员给公众舆论一个交代。
大多数人认为如果缺乏舆论关注或压力较小,问责程序就很难正常运转起来。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对一些舆论关注的渎职、失职事件,往往问责力度较大,但即使追究责任也是高调问责,低调升迁,或是追究执行者不追究决策者,“追下不追上”对于那些未受公众关注的渎职、失职事件,问责就显得力度不够,往往只是象征性地让当事人写个检讨或是写个事情经过说明,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且忽视问责那些在渎职、失职事件中明哲保身、不作为、无作为的官员或当事人。
行政问责机制停留在形式上,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行政行为过程缺乏有效的规制和约束,长此以往,不仅弱化了政府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政府的合法性,也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⒊公民的参与机制落后。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个体或公民组织依法投票选举政治代言人,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充当政府的合作伙伴,共同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并对政府实施监督的活动与过程。
从新公共行政到新公共治理理论都要求将公民参与纳入到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来,公民参与的形式和内容日趋多样化。
随着公民参与的兴起和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在我国,公民参与还面临着许多困境:由于受政治、经济及传统文化的束缚,我国公民表现出普遍的政治冷漠,即使参与也是被动的参与;由于信息不对称、参与成本巨大,致使公民不愿参与或者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
当前,公民参与的动力机制不健全,更重要的是公民参与的能力远远不够,包括参与的方式、途径、参与的有效性是否得到了保证。
在我国,只有部分普通公民能以合法的形式、制度化的渠道理性地参与公共生活并影响行政行为及过程,这就使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一)完善行政权力监督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制度公信力大于政府公信力。
制度的意义就在于以刚性规定及其后果设定来提高违法的机会成本,并通过严格的操作程序进行责任预期和认定,有效遏制恶性违法行为。
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制度的安排和国家法治化程度。
正如哈耶克所说:“法治意味着政府的全部活动应受预先确定并加以宣布的规则的制约。
”如果政府在法律制度规定的轨道上运营,人民就会在心中对政府产生一种稳定感、安全感和依赖感,从而会更加信任政府、支持政府;反之,如果政府行为受不到法律的有效约束,人们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就会降低。
一个国家的行政制度作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行政管理进入了历史新时期,行政制度的发展目标有了巨大的改变,它要求政府在治理社会事务过程中实现高效化、公正化、民主化、科学化、廉洁化和法制化,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实现行政管理活动的目的,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要扼制权力的滥用,建立法治政府,需要做到以下两点:⒈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资信制度。
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曾强调说,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因此,要保证人民赋予权力的正确行使,使权力置于法律和制度的范围之内,就必须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首先,要健全人大监督的法律制度,真正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作用。
这就需要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落实监督内容,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代表视察制度、信访制度,以增强监督效果。
其次,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发挥司法机关的监督作用。
当前,最重要的是赋予司法机关独立的权力和地位,提高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尽快出台完备的反贪污法、监督法,实行审务公开、检务公开。
最后,充分调动社会监督力量。
社会监督包括民主党派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社会团体监督、新闻舆论监督,这是不容忽视的体制外监督形式,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作用最为重要。
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主体的监督意识以及监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待提高,二是因监督主体和客体地位的非对称性、资源的有限性而无法具体操作。
比如:公众面对强势的行政部门难以得到有力的法律支持,要追究政府失信责任需付出巨大的物质和心理成本,从而导致政府失信行为不能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
与此同时,建设民主法制社会,提高政府公信力,让公民自由地表达民意,反映民情,使政府施政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民众的利益需要,建立资信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
民意表达的方式和方法有许多,但是否能为政府所重视并成为其施政的依据则值得商榷,政府对民意要求的解决是否使民众满意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是因为在民意表达及政府信息收集———信息反馈上缺乏规范的制度约束,使其在施政过程中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内容。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资信制度,用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使之成为政府施政过程中必须认真关注的环节,它包括民意表达制度和信息收集———反馈制度。
例如:建立以人大为中心的民意表达平台,形成以点带面呈辐射状的机构设置和制度体系,完善资信制度的制度协调等,给民众创造一个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良好制度环境,从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⒉建立评议考核制度和政府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构建一套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引导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绩效观,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