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点和沸点
测温物质的选择
![测温物质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20e08a002d276a200292e5b.png)
测温物质的选择,为何不选水作为测温物质1.熔点和沸点在标准状态下水的熔点(凝固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而水银的熔点(凝固点)是-38.5℃,沸点是357℃;酒精的熔点(凝固点)是-114℃,沸点是78℃;好的煤油熔点(凝固点)是-30℃,沸点是325℃。
如果用装水的温度计测量气温,冬天在0℃以下,水凝固成了冰,无法测量;当温度达到100℃水就会沸腾,虽然由于管内随着水蒸气压强的增大会提高水的沸点,但其中水的体积膨胀与蒸汽压强增大的比例关系很复杂,不是正比关系,所以不能用其测量100℃以上的温度。
水银就不同了,用它可以测量-38.5℃~357℃之间的温度;酒精虽然沸点不高,但是它的熔点(凝固点)是-114℃,即在零下114℃以上都不会冻结;用煤油可测量-30℃~325℃之间的温度。
2.热膨胀系数水的热膨胀系数为 2.1×10-3/℃,水银、酒精、煤油的热膨胀系数分别为 1.8×10-4/℃、1.1×10-3/℃、1.0×10-3/℃。
同样体积的液体都升高1℃,酒精和煤油膨胀的体积约是水的 5 倍,那么在利用体积变化的刻度方面,水的刻度距离小,酒精和煤油的刻度距离大,相同的温度间隔距离大,不仅为测量和读数带来方便,且能够测量较小温度变化值。
3.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水银、酒精、煤油的比热容分别为0.14×103J/(kg·℃)、2.4×103J/(kg·℃)、2.1×103J/(kg·℃):水的比热容是水银的30 倍,如果质量相同的水和水银,吸收相等的热量,水银升高的温度是水的30 倍;可见用装水的温度计对于被测物体的温度影响大,达到热平衡的时间长;而水银温度计对于被测物体的温度影响小,达到热平衡的时间短。
特别是测量比较小的物体,如果温度计对它有影响,其温度的测量值就不准确了。
熔点与沸点
![熔点与沸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e5ff6e58fafab069dc02fe.png)
概念1.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熔点。
温度高于熔点,物质呈液态;温度低于熔点,物质呈固态;温度等于熔点,物质呈固态、呈液态或呈固态与液态共存。
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2.沸点:所有液体在沸腾时温度都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液体达到沸点后,若要保持沸腾必须继续加热.同种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通常所说的水的沸点是100℃,是指在1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3.晶体:一类固体在刚吸热时温度升高,并不熔化,但当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同时固体越来越少,液体越来越多,一直到固态完全转化为液态时温度才继续升高。
这一类固体被称为晶体。
熔化时不变的温度被称为熔点。
4.非晶体:另一类固体吸热温度持续升高,在升温的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变为液态,这一类固体被称为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熔点。
经典例题:把盛有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在烧杯中的冰块未完全熔化之前试管中的冰块能否完全熔化?[解析]:冰是晶体。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并吸热。
烧杯中碎冰在加热时会达到熔点开始熔化,可熔化过程中温度维持0o C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在温度低于0o C时可以从烧杯里的冰水混合物中吸热,但内外温度相等都是0o C时,试管中的冰不能再从烧杯吸热,不满足晶体熔化条件。
答案: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不能吸热不熔化烧杯试管中装有水,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试管中的水能沸腾吗?[解析]:液体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②吸热烧杯中的水吸热升温最终达到沸点并沸腾。
可试管中的水只能从烧杯中的水吸热,当其温度达到沸点时内外温度相等,不能继续吸热不沸腾。
答案: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沸腾。
物态变化知识总结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丁烷的熔点沸点闪点密度溶解度
![丁烷的熔点沸点闪点密度溶解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364e9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6.png)
丁烷的熔点沸点闪点密度溶解度丁烷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分子式为C4H10。
它是烷烃系列中的第四个成员,由于其简单性和多功能性,丁烷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丁烷的熔点、沸点、闪点、密度和溶解度这些重要性质,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丁烷的性质和应用。
1. 熔点:熔点是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对于丁烷而言,它的熔点约为-138.4°C。
这意味着在低于-138.4°C的温度下,丁烷将呈现固态形式。
熔点的测量对于了解丁烷的固态性质和用途至关重要。
2. 沸点:沸点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对于丁烷而言,其沸点约为-0.5°C。
这意味着在高于-0.5°C的温度下,丁烷将呈现气态形式。
沸点的测量对于了解丁烷的液态性质和应用非常重要。
3. 闪点:闪点是指液体在特定条件下开始放出足够的蒸汽以产生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并能引燃的最低温度。
对于丁烷而言,其闪点约为-40°C。
这意味着在高于-40°C的温度下,丁烷将具有可燃性。
闪点的测量对于安全存储和使用丁烷至关重要。
4. 密度: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对于丁烷而言,其密度约为0.6 g/cm³。
丁烷的相对较低的密度使其在许多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制冷剂中的丁烷可以提供高效的制冷性能。
5.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溶解的程度。
对于丁烷而言,它是非极性溶剂,可以溶解许多非极性化合物。
然而,在极性溶剂中,丁烷的溶解度较低。
了解丁烷的溶解度有助于了解其在不同溶剂中的应用。
通过对丁烷的熔点、沸点、闪点、密度和溶解度这些性质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丁烷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由于其低沸点和低密度,丁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燃气中,如炉灶燃气和喷雾剂。
丁烷也可以用作制冷剂和溶剂。
总结起来,丁烷作为一种常见的碳氢化合物,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其熔点、沸点、闪点、密度和溶解度这些性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丁烷的特性和应用。
有机化学(医学专业)熔点与沸点
![有机化学(医学专业)熔点与沸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7b7ea11a37f111f1855b2a.png)
凝固点是物质的液相和固相建立平衡的温度。达到
凝固点时,液、固两相的蒸气压必定相等,否则两相 不能共存。
其原理与沸点升高的原理相同!
固体:熔点 液体:凝固点(冰点) 熔点和熔程熔点与
沸
点
沸点是指液体(纯液体或溶)的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如果
未指明外界压力,可认为外界压力为1个大气压。
因此:对于难挥发溶质的溶液,由于蒸气压下降,要使溶液蒸气压达到
外界压力,就得使其温度超过纯溶剂的沸点,所以这类溶液的沸点总是比 纯溶剂的沸点高,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
结论:
溶液的沸点是不断变动的! 在沸腾过程中,溶剂不断蒸发,溶液浓度逐渐增大, 其蒸汽压不断降低,沸点也越来越高,直至达到饱 和溶液为止。这是溶剂继续蒸发的结果,造成溶质 析出,溶液浓度不再变化,蒸汽压也不变,此时的 沸点才恒定。因此某一浓度溶液的沸点,是指此溶 液刚开始沸腾时的温度。《沸点距》
溶液沸点升高的根本原因是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 蒸汽压下降的程度仅与溶液的浓度有关,因此溶液 的沸点升高程度也只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与难挥 发非电解质溶质的本性无关。
过 热 液 体
水壶烧水的时候,壶壁或者壶底会出现一些小气泡,小气泡与 周围的液体进行汽化反应,以它为中心,会发生沸腾现象,我 们把这些气泡也可以称之为汽化核。水在对流传热中的沸点是 100℃,但如果拿进微波炉加热温度会远远大于100℃而水还没 蒸发。由于用微波炉加热的水中,缺少沸腾的第二个条件,气 化核,容易达到甚至超过沸点却不沸腾的过热液体,当这个时 候将小颗粒(咖啡粉等)投入到过热液体时,它们(咖啡粉等 小颗粒)诱导了气化核的产生,形成瞬间爆沸的现象。
实验三熔点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三熔点和沸点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5de9a7b02768e9951e738d9.png)
a. 样品的干燥和研磨 b. 装样(把两头封闭长度约10~12cm的熔点管中间割裂,开口的 一端插入样品粉末中,装样约高3~4mm,倒转填紧后,样高2~3mm) c. 把装样品的毛细管附于温度计上(样品部分在水银球中部) d. 放入热浴(温度计水银球在热浴中部,水银球不能碰瓶底也不能 离开热浴液面) e. 加热、控温(开始升温可快,接近熔点10℃时,控制升温速度 1~2℃/min f. 观察熔点(始熔:固体收缩,当样品开始塌落并出现液相时,即 为始熔;全熔:固体完全消失而成透明的液体时,即为全熔) g. 记录结果(熔点范围,即始熔至全熔温度)。 h. 要有二次以上重复的数据(通常不取平均值),第二次要用新装 样品的熔点管,浴温要低于熔点20℃以上才放入。
思考题
1. 如果我们想对一个固体有机化合物的纯度进行初步检测,可以用什么 方法? 2. 熔点测定过程中,为什么在接近熔点升温的速度不能快? 3.为什么要用新的毛细管重新装入样品? 4.什么叫沸点?如果某液体具有恒定的沸点,据此是否可判断它一定是 纯净物? 5.微量法测定沸点,为什么把液体样品中的气泡刚要缩回内管的的温 度作为该液体的沸点?
酚酞 蒽醌
205 216.2~216.4
262~263 286(升华)
显微熔点测定法(微量熔点测定法)
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或精密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熔点,其实质是在显微镜 下观察熔化过程。显微熔点仪的仪器型号较多,但共同特点是使用样品 量少(不大于0.1 mg),可观察晶体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能测量的 样品熔点范围为室温至300℃。 具体操作如下:在干净且干燥的载玻片上放微量晶粒并盖一片载玻片, 放在加热台上。调节反光镜、物镜和日镜,使显微镜焦点对准样品,开 启加热器,先快速后慢速加热,温度欲升至熔点时,控制温度上升的速 度为1~2℃/min,当样品结晶棱角开始变圆时,表示熔化已开始,结 晶形状完全消失表示已完全熔化。可以看到样品变化的全过程。如结晶 的失水、多晶的变化及分解。测完后停止加热,稍冷,用镊子移走载玻 片,将铜板盖放在加热台上,可快速冷却,以便再次测试。
微量法测定熔点和沸点
![微量法测定熔点和沸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60880f763231126edb11b0.png)
实验项目名称:微量法熔沸点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及沸点测定的意义;2.掌握熔点及沸点测定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基本原理(或主、副反应式)熔点是固体有机化合物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达成平衡的温度,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温度不超过0.5-1摄氏度。
沸点即化合物受热时其蒸汽压升高,当达到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液体开始沸腾,此时液体的温度即是沸点,物质的沸点与外界大气压的改变成正比。
熔点和沸点都是化合物的重要物理常数,有一定实际意义。
三、主要试剂及主、副产物的物理常数(列举实验所涉及的主要物质与试剂需要的物理常数就可以)四、主要试剂规格及用量乙酰苯胺,苯甲酸和乙酰苯胺混合物,纯净水,液体规格用量一般是在5—10ml 左右,固体药品只需填满试管底部。
五、实验装置图(这部分请画在实验预习本上)见预习报告的图示六、实验简单操作步骤1熔点管的制备(毛细管一端用小火封闭,直至毛细管封闭端的内径有两条细线相交或无毛的现象)——2试样的装入(填满底部即可)——3熔点的测定(小火缓慢加热,记录当毛细管中样品开始塌落并有液体产生时和固体完全消失时的温度)——4沸点的测定(放入水浴中进行加热,在到达液体的沸点时,将有大量气泡快速逸出,停止加热,使浴温自行下降,当气泡不再冒出而液体刚要进入毛细管的瞬间,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液体的沸点)——5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七、注意事项1、拉伸毛细管时,玻璃管必须均匀加热,并注意使端头封闭,以防影响测定。
2、样品的填装必须紧密结实,高度约2—3mm.3、熔点测定时,注意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b形管上下两叉口之间。
4、控制升温速度,并记录样品熔点范围。
5、微量法测定沸点应注意加热不能过快,被测液体不能太少,以防液体全部汽化。
判断何时为样品的沸点,并正确记录。
姓名: 班级: 日期:。
熔点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熔点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1cc89f51e79b8968022675.png)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熔点和沸点及其测定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1年10月20日熔点及其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和沸点测定的意义;2、掌握熔点和沸点测定的操作方法;•实验原理晶体化合物的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成平衡时的温度称为该化合物的熔点。
纯粹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即在一定的压力下,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熔点范围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o C。
如果该物质含有杂质,则其熔点往往较纯粹者为低,且熔程较长。
故测定熔点对于鉴定纯粹有机物和定性判断固体化合物的纯度具有很大的价值。
如果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某物质的固液两相置于同一容器中,将可能发生三种情况:固相迅速转化为液相;液相迅速转化为固相;固相液相同时并存,它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所对应的温度TM•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萘:萘是光亮的片状晶体,具有特殊气味。
它的密度1.162,熔点80.5℃,沸点217.9℃,闪点78.89℃,折射率1.58212(100℃)。
甘油:甘油是有甜味的粘稠液体,沸点290 ℃,密度是1.260苯甲酸:苯甲酸是白色单斜片状或针状结晶。
质轻,无气味或微有类似安息香或苯甲醛的气味。
它的熔点122.13℃,沸点249℃,相对密度1.2659。
•试剂用量规格萘、苯甲酸和未知物:各取填装毛细管2—3mm的量。
•仪器装置1.仪器:.b形熔点测定管测定管,玻璃棒,玻璃管,毛细管,酒精灯,温度计,缺口单孔软木塞,表面皿;2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1.试样的装入:取样品少量放在洁净的表面玻璃上研成粉末.将毛细管开口一端插入粉末中,再使开口一端向上反复通过一个长玻管,自由落下使粉末落入管底。
2装置准备:往b形管中加入甘油,用橡皮圈将毛细管和温度计系在一起用软木塞固定在b形管上。
3.熔点的测定:(1)开始时升温速度可以较快,到距离熔点10~15℃时,调整火焰使每分钟上升约1~2℃。
水 熔点 冰点 沸点 点
![水 熔点 冰点 沸点 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ab41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a.png)
水是一种液态的简单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它的熔点、冰点和沸点是三个重要的参数,这些参数对于理解水的状态变化非常重要。
首先,水的熔点(熔解温度)是0°C。
在常压下,当水温达到0°C时,它开始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成为冰。
这个过程称为凝固或结晶,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水的冰点是一个重要的特性,因为在寒冷的温度下,水容易结冰,这对水的使用和水的流动性都有影响。
水的冰点受环境条件(例如压力和湿度)的影响,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降低,水的冰点可能会下降。
接着,我们来说说水的沸点。
在常压下,当水被加热到100°C时,它开始沸腾并转变为蒸汽。
沸点是指物质在其自身温度下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的温度点。
水的沸点取决于压力和环境条件,例如在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会升高。
除了这些基本特性之外,水还有一些其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如,水在低温下会形成冰,而在高温下会蒸发成水蒸气。
水分子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这使得水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物质,可用于各种应用,如饮用、工业、农业和科学实验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可能会根据环境条件(如压力、温度、酸碱度等)的变化而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以确保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水的熔点、冰点、沸点是理解水的重要特性。
这些特性决定了水的状态变化,对于我们理解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在各种应用中的使用非常重要。
熔点沸点比较
![熔点沸点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7d006e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2.png)
熔点沸点比较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熔点和沸点这两个词听起来好神秘呀!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熔点和沸点到底是啥。
有一次呀,我看到妈妈在厨房里煮鸡蛋。
那个鸡蛋在水里咕嘟咕嘟地煮着,好有意思。
我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水会咕嘟咕嘟冒泡泡呢?” 妈妈说:“这是因为水被加热到了沸点,就会变成水蒸气冒出来。
” 哇,原来这就是沸点呀。
水的沸点是 100 摄氏度呢。
那什么是熔点呢?我又开始好奇啦。
后来呀,有一天我看到一块巧克力在太阳底下晒着。
不一会儿,巧克力就变得软软的了。
我想,这是不是巧克力的熔点到了呢?我赶紧跑去问爸爸。
爸爸说:“巧克力的熔点比较低,所以在热一点的地方就会变软。
” 哦,我明白了。
熔点就是一个东西从固体变成液体的温度。
我又想起来,冬天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水变成冰。
那冰的熔点是多少呢?我去查了查书,发现冰的熔点是 0 摄氏度。
当温度高于 0 摄氏度的时候,冰就会变成水啦。
那沸点和熔点有什么不一样呢?我觉得呀,沸点是让东西变成气体的温度,而熔点是让东西从固体变成液体的温度。
比如说水,到了 100 摄氏度就变成水蒸气了,这就是沸点。
而巧克力呢,热一点就变软了,那就是熔点比较低。
我还知道一些其他东西的熔点和沸点呢。
比如说铁,铁的熔点可高啦,有一千多度呢。
要是我们把铁放在火里烧,烧得好热好热,它才会变成液体。
还有酒精,酒精的沸点比较低,很容易就变成气体了。
我们身边有好多东西都有自己的熔点和沸点呢。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东西的变化,来了解熔点和沸点。
比如说,我们可以看看冰在什么温度下会变成水,水在什么温度下会变成水蒸气。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熔点和沸点啦。
嘿,你们现在知道熔点和沸点是什么了吧?是不是很有趣呢?我们可以一起去发现更多东西的熔点和沸点哦。
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规律
![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6e2de59312b3169a451a43e.png)
一、分子晶体熔、沸点的变化规律分子晶体是依靠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维系的,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相比弱得多,使得分子容易克服这种力的约束,因此,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
1.分子构型相同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分子间作用力有三个来源,即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卤素单质自非极性分子构成,只存在色散力,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内电子数增多,由电子和原子核的不断运动所产生的瞬时偶极的极性也就增强,因而色散力增大,导致熔、沸点升高。
同理,稀有气体的熔、沸点变化也符合这规律,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2.分子构型相同的物质,能形成氢键时,熔、沸点升高。
在常温下,绝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都是气态的(只有H20例外),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理应遵循第1条规律,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但是自于NH3、H20、HF可以形成氢键,使简单分子缔合成较大的分子,在发生相变时,不仅要克服原有的分子间作用力,而且要吸收更多的能量,使缔合分子解聚,因而造成NH3、H20、HF的熔、沸点反常,特别是水分子中有2个H-O键和2对孤对电子,一个水分子可以同时形成2个氢键,所以水的熔、沸点最高,在常温下呈液态。
含有-OH或-NH2的化合物,如含氧酸、醇、酚、胺等,因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它们的熔、沸点往往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其它物质高。
以CHCl3为例,氯仿是强极性分子,但不形成氢键,相对分子质量为119.5,熔点-63.5℃,沸点61.2℃,而相对分子质量仅有60,但含-0H的乙酸熔点为16.6℃,沸点为117.9℃。
磷酸、硼酸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100,但由于氢键的形成,使它们在常温下都呈固态。
3.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强,熔、沸点越高。
表中所列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都是等电子体,但它们的熔、沸点却有较大差别。
甲硅烷是非极性分子,熔、沸点最低,从左到右,随分子极性的增强,熔、沸点逐渐升高。
怛极性最强的HCl却反常地低于H2S,这是由于氯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半径,HCl分子小于H2S分子,使色散力变小,故熔、沸点较H2S低。
化学学习中物质的熔点、沸点规律
![化学学习中物质的熔点、沸点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c3a3beb5022aaea998f0fc4.png)
化学学习中物质的熔点、沸点规律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
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
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
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
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
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3)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
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①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
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精修订
![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精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c97b0f47770bf78a6429541e.png)
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一、熔点、沸点、凝固点1、凝固点点是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
在一定压强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
同一种晶体,凝固点与压强有关。
凝固时体积膨胀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降低;凝固时体积缩小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在凝固过程中,液体转变为固体,同时放出热量。
所以物质的温度高于熔点时将处于液态;低于熔点时,就处于固态。
非晶体物质则无凝固点。
液-固共存温度浓度越高,凝固点越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凝固2、沸点饱和蒸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或固体处于相平衡的蒸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沸点:在一定压力下,某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与此压力相等时对应的温度。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现象。
液体时候的温度被称为沸点。
浓度高,沸点高,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几种不同液体的沸点/(在下)液态铁:2750液态铅:1740(汞):357亚麻仁油:287食用油:约250:218煤油:150:111:100:78:35液态氨:-33液态氧:-183液态氮:-196液态氢:-253液态氦:所谓沸点是针对不同的液态物质沸腾时的温度。
液体开始沸腾时的温度。
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低,沸点也低。
沸点:发生沸腾时的;即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当液体沸腾时,在其内部所形成的气泡中的饱和蒸汽压必须与外界施予的压强相等,气泡才有可能长大并上升,所以,沸点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强的温度。
液体的沸点跟外部压强有关。
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
例如,里的蒸汽压强,约有几十个大气压,锅炉里的水的沸点可在200℃以上。
又如,在高山上煮饭,水易沸腾,但饭不易熟。
这是由于大气压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水的沸点也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浙下降。
熔点和沸点。
![熔点和沸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d42a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4.png)
熔点和沸点。
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温度。
沸点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熔点几乎不受压力影响。
沸点受压力影响较大,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沸点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强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液体的沸点跟外部压强有关。
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
熔点指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属于热力学一级相变过程。
物质熔点和沸点高低的比较
![物质熔点和沸点高低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9b6e1ebaeaad1f346933f6f.png)
物质熔点和沸点高低的比较比较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通常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比较物质的晶体类型,然后再根据同类晶体中晶体微粒间作用力大小,比较物质熔点和沸点的高低,具体比较如下:一、判断所给物质的晶体类型,然后按晶体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进行比较,一般来说晶体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例如:晶体硅>氯化钠>干冰。
但并不是所有这三种晶体的熔点和沸点都符合该规律,例如:氧化镁(离子晶体)>晶体硅(原子晶体)。
而金属晶体的熔点和沸点变化太大,例如汞、铷、铯、钾等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钨、铼、锇等的熔点和沸点却很高,所以不能和其它晶体进行简单的比较。
例如、(2002年高考上海试题第7小题,)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C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D 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分析:其中选项C中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如汞、铷、铯、钾等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
A、B、D三者说法都正确,所以应选C。
二、当物质是同类晶体时,则分别按下列方式比较。
1.原子晶体因为构成原子晶体的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则其晶体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则由共价键的键能大小决定,而键能大小又由共价键的键长决定,键长越短,而键长可以通过原子半径来比较,键能越大,熔点和沸点就越高。
例如:金刚石>金刚砂>晶体硅。
例如:(2004高考上海试题第10题)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分析: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与分子的稳定性无关;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原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就越高,说法正确;冰熔化时只破坏分子之间作用力,分子内共价键不变;而氯化钠熔化时其离子键一定要断裂才能变化成阴阳离子;所以正确选B,而A、C、D三者都错了。
熔点、沸点的测定
![熔点、沸点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b2d4140a8956bec0975e3d2.png)
仪器的原理图
3.操作步骤(常规点测定)
(1)升温控制开关板至外侧,开启电源开
关,稳定20分钟,此时,保温灯、初熔灯 亮、电表偏向右方,初始温度为50℃左右。 (2)通过拨盘设定起始温度,通过起始温 度按钮,输入此温度,此时预置灯亮。
(3)选择升温速率一将波段开关板至需 要位置。 (4)当预置灯熄灭时,起始温度设定完 毕,可插入样品毛细管。此时电表基本指 零,初熔灯熄灭。 (5)调零,使电表完全指零。
三、实验步骤
(一)毛细管法测定熔点 1.样品的填装:将毛细管的一端封口,把 待测物研成粉末,将毛细管未封口的一端插 入粉末中,使粉末进入毛细管,再将其开口 向上的从大玻璃管中滑落,使粉末进入毛细 管的底部。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有2~3mm粉 末紧密装于毛细管底部。
2.仪器的安装 •将提勒(Thiele)管(又叫b形 管或熔点测定管)夹在铁架 台上,装入浴液,使液面高 度达到提勒管上侧管时即可。 •用橡皮圈将毛细管紧附在 温度计上,样品部分应靠在 温度计水银球的中部。 •温度计水银球恰好在提勒 管的两侧管中部为宜。
3.测定熔点
• 粗测:以每分钟约5℃的速度升温,记录当 管内样品开始塌落即有液相产生时(始熔)和 样品刚好全部变成澄清液体时(全熔)的温度, 此读数为该化合物的熔程。
• 待热浴的温度下降大约30℃时,换一根样 品管,再作精确测定。
•精 测
开始升温可稍快(每分钟上升约10℃),待热浴温 度离粗测熔点约15℃时,改用小火加热(或将酒精灯 稍微离开Thiele管一些),使温度缓缓而均匀上升(每
(6)按动升温钮,升温指标灯亮。
(7)数分钟后,初熔灯先闪亮,然
后出现终熔读数显示,欲知初熔读数
按初熔钮即得。
分钟上升1一2℃)。当接近熔点时,加热速度要更慢,
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方法
![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1ca9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0.png)
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方法甲烷和乙烯都是常见的碳氢化合物,它们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
下面我将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实验方法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甲烷和乙烯的鉴别方法。
一、甲烷和乙烯的物理性质鉴别方法:1. 熔点和沸点:甲烷的熔点为-182.5摄氏度,沸点为-161.5摄氏度;乙烯的熔点为-169摄氏度,沸点为-103.7摄氏度。
通过测量样品的熔点和沸点,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为甲烷或乙烯。
2. 密度:甲烷的密度为0.7164 g/cm³,乙烯的密度为0.5678 g/cm³。
通过测量样品的密度,可以进一步鉴别甲烷和乙烯。
二、甲烷和乙烯的化学性质鉴别方法:1. 燃烧反应:甲烷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烯也能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但是由于甲烷的热效应更高,因此甲烷的燃烧反应更为剧烈,火焰明亮耀眼。
2. 与卤素的反应:乙烯能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醋酸乙烯。
而甲烷由于缺乏双键,无法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
3. 与溴水的反应:溴水是检验烯烃的试剂之一。
乙烯与溴水反应,溴在乙烯上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液体溴化乙烷。
而甲烷由于无双键,无法与溴水发生反应,溴水仍为黄色。
4. 氢化反应:乙烯能与氢气发生加氢反应,生成乙烷。
而甲烷已经是最高度饱和的烃,无法发生氢化反应。
三、甲烷和乙烯的实验鉴别方法:1. 使用气体色谱仪(GC):气体色谱仪是一种常见的用于鉴别和分离化合物的仪器。
乙烯和甲烷在气体色谱上会有不同的保留时间或峰值,通过检测样品在气相色谱上产生的色谱图,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
2. 使用红外光谱仪(IR):红外光谱主要用于分析和鉴别化合物的官能团。
甲烷和乙烯在红外光谱上会有不同的吸收峰,可以通过检测样品在红外光谱上的吸收峰来鉴别甲烷和乙烯。
3. 使用质谱仪(MS):质谱仪主要用于分析和鉴别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甲烷和乙烯在质谱上会有不同的质谱图,可以通过检测样品在质谱上产生的质谱图来鉴别甲烷和乙烯。
铁的熔点和沸点
![铁的熔点和沸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8d9ff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5.png)
铁的熔点和沸点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运用的金属之一。
它的熔
点和沸点对于我们了解铁这种金属的性质和应用至关重要。
接下来,
我们将分步骤阐述铁的熔点和沸点在科学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铁的熔点
铁的熔点是指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铁从固态转化为液态的温度。
铁的熔点是1538℃,相比于其他金属来说,它的熔点相当高,这也是
为什么铁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金属。
铁的熔点在科学和技术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在冶金和
工业生产上,了解铁的熔点可以帮助我们精确控制铁的熔化过程,避
免熔点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而在科学研究上,熔点可以作为一种物质
性质的参考值,帮助科学家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二、铁的沸点
铁的沸点是指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铁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温度。
铁的沸点为2750℃,也是比较高的。
铁的沸点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工业生产上,了解铁的沸点有助于冶炼和热处理铁、钢等金属材料。
而在科学
研究上,沸点也可以作为物质性质的参考值,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物质
的结构和性质。
总结起来,铁的熔点和沸点是铁这种金属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之一。
了解铁的熔点和沸点对于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学习和掌握这种基础知识,为我们的工作和创新研究提供支持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为满足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需要,若制造适合在青藏高原地区使用的高压锅,应适当增大还是减小安全阀的质量?
解:
22.(2012•天津)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阀质量为m0,限压锅顶部面积为S(已知大气压强p0)
B.在t时=4min到t时=6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C.在t时=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10.(2013•青岛)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2.(2009•茂名)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斜
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B.当地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
D.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7.(2011•牡丹江)下列现象中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的是( )
A.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重新沸腾
B.往B管中轻轻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C.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6.(2012•黑龙江)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3.(2010•安徽)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4.(2010•湖州)《科学》课程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都需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表中各自然现象的发生与需要满足的条件相符的是( )
13.(2011•怀化)如图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4.(2009•达州)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
15.(2012•东营)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其原因是.
16.(2010•茂名)同学们通过“观察水沸腾”实验可知,当液面上方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10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并且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特点是.在很高的山顶上,用一般锅煮不熟鸡蛋,原因是:.
17.(2008•遵义)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图象.由图可知是晶体,熔点80℃;晶体熔化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20.(2013•柳州)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选项
现象
条件
A
铁生锈
氧气
B
冰熔化
温度达到熔点
C
菜豆种子萌发
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D
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
A.A
B.B
C.C
D.D
5.(2012•揭阳)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
三、解答题(共2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21.(2013•锦州)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主要采用烧、烤、炒的烹调方式做像糌粑(把干面粉炒熟)的一类食品,很少用平原地区居民常用的煮、炖一类的烹调方式.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
D.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8.(2010•楚雄州)关于图中所示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ρ甲>ρ乙
B.图(b)表示晶体熔化的图象
C.图(c)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D.图(d)表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9.(2012•青岛)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1.(2010•成都)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将外部空气压人肺内.用高压锅(如图所示)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水的沸点.
12.(2007•桂林)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活动中,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固体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18.(2011•百色)小佳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在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是℃.
(2)在实验过程中,小佳发现烧杯的上方有少量的“白气”生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杯中的水先汽化为水蒸气,然后形成的.
(3)小佳根据记录的数据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①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该物质在第分钟开始熔化.
③在第4-9分钟的时间内,该物质内能的变化情况是(选填“增大”、“不变”或“变小”)
(4)在实验中,小佳没有对试管直接加热,而是采用隔水加热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19.(2009•南宁)小明去参观酒厂时,看到酒厂用蒸馏的方法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这是利用了酒精和水的不同.他想,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水的凝圈点是0℃,于是想用凝固的方法将酒精和水分离开,他将混合液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温度可达-5℃),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小明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时,却发现水和酒精并没有分离出来.他想:为什么水和酒精没有分离出来?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做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1•常德)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
固态氢
熔点/℃
-38.5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锅质量.如果限压阀的质量增加m,请计算锅体与锅盖咬合处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大多少.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