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计算步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步骤步骤目标

建模或计算条件控制条件及处理1.符合原结构传力模式2.符合原结构边界条件3.符合采用程序的假定条件1.振型组合数→有效质量参与系数>0.9吗?→否,则增加2.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角→θ0-θm >150?→是,输入θ0=θm ,附加方向角θ0=03.结构自振周期,输入值与计算值相差>10%?→是,按计算值改输入值4.查看三维振型图,确定裙房参与计算范围→修正计算简图5.短肢剪力墙承担的抗倾覆力矩<40%?→是,改为一般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承担的抗倾

覆力矩>50%?→是,规范不许,修改设计

6.框剪结构框架承担的抗倾覆力矩>50%?→是,框架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确定;若为多层结构,可定义为框架结构,抗震墙可作为次要抗侧力构件,其抗震等级可降低一级。

1.周期比控制:T 扭/T 1≤0.9(0.85)?→否,修改结构布置,强化外围削弱中间

2.层位移比控制:最大/平均≤1.2?→否,按双向地震重算

3.侧向刚度比控制:要求见规范;不满足时程序自动定义为薄弱层

4.层受剪承载力控制:Q i /Q i+1<[0.65(0.75)]?→否,修改结构布置;0.65(0.75)≤Q i /Q i+1<0.8?→否,强制指定为薄弱层(注:括号中数据为B级高层),(《高规》4.4.3条)

5.整体稳定控制:刚重比≥[10(框架),1.4(其它)]

6.最小地震剪力控制:剪重比≥0.2αmax?→否,增加振型数或增大地震剪力系数

7.层位移角控制:弹性Δu ei /h i ≤[1/550(框架),1/800(框剪),1/1000(其它)];弹塑性Δ

u pi /h i ≤[1/50(框架),1/100(框剪),1/120(其它)]1.构件构造最小断面控制和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2.构件斜截面承载力验算(剪压比控制)

3.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验算

4.构件最大配筋率控制

5.纯弯和偏心构件受压区高度限制

6.竖向构件轴压比控制

7.剪力墙的局部稳定控制

8.梁柱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验算

1.钢筋最大最小直径限制

2.钢筋最大最小间距要求

3.最小配筋配箍要求

4.重要部位的加强和明显不合理部分局部调整2.计算一(一次或多次)整体参数

的正确确

定 1.地震方向角θ0=0;2.单向地震+平扭耦联;3.不考虑偶然偏心;4.不强制全楼刚性楼板;5.按总刚分析;6.短肢墙多时定义为短肢剪力墙结构;1.按计算一、二确定的模型和参数;2.取消全楼强制刚性板;3.按总刚分析;4.对特殊构件人工指定。构件优化设计(构件超筋超限控制)4.计算三(一次或多次)5.绘制施工图结构构造抗震构造措施几何及荷

载模型

1.建模整体建模判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平面和竖向规则性控制)

1.地震方向角θ0=0,θ

m ;

2.单(双)向地震+平扭耦

联;

3.(不)考虑偶然偏心;

4.强制全楼刚性楼板;

5.按侧刚分析;

6.按计算一的结果确定结

构类型和抗震等级3.计算二(一次或多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