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练习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练习题命题人:侯小斌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C.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袅袅..兮秋风(微风吹拂的样子)帝子降兮北渚.(水边的浅滩)B.目眇眇兮愁予..(使我发愁)与佳期.兮夕张(日子)C.夕济.兮西澨(渡水)遗.余褋兮澧浦(遗弃)D.时不可兮骤.得(很快)登白兮骋望..(纵目远望)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正解的一项是:映阶碧草自.春色三顾.频烦天下计天生丽质难自.弃君臣相顾.尽沾衣?A.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 ?B.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不同?C.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 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与尔.同销万古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B.但.愿长醉不愿醒但.见悲鸟号古木C.主人何为.言少钱烹羊宰牛且为.乐D.将进酒,杯莫.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5、下列各句中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 / 黄河之水 / 天上 / 来,奔流到海 / 不复 / 回。
B.五更 / 鼓角 / 声 / 悲壮,三峡 / 星河 / 影 / 动摇。
C.与 / 君歌 / 一曲,请 / 君为我 / 倾耳 / 听。
D.家住 / 吴门,久作 / 长安旅。
五月 / 渔郎 / 相忆否?6、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斯。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7、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辨证法。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背诵检测练习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背诵检测练习一、引言中国古代文学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古代诗歌和散文充满了哲理、感慨和美感。
背诵这些古代作品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精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审美情趣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并提供一些背诵检测练习,帮助读者欣赏和理解这些文学作品。
二、中国古代诗歌欣赏1.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由唐代诗人李白创作。
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望月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通过描绘登高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事的感慨。
三、中国古代散文欣赏1. 韩愈《师说》圣人立天地之间,使四海之人得以安居乐业而无害也。
不害,安者,师之事也;乐者,人之事也。
且夫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开盲扳瞽引领入良路也,本末异流,上下难通,而师道之本,一以贯之,可以无惑乎?这是唐代文豪韩愈的《师说》。
该篇散文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将教师比作引领人们进入良好道路的向导,阐述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2. 苏轼《东篱乐府》絮落东篱下,才成墙上树。
不栽柳条嫩,萧萧百不足。
眼见锄禾日,心思插秧苦。
欲谙其意者,识者唯阿訇。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乐府诗。
通过写下种植树木的过程,让读者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以及农民的辛勤付出。
这篇诗歌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四、背诵检测练习1. 请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2. 请背诵杜甫的《登高》。
3. 请背诵韩愈的《师说》。
4. 请背诵苏轼的《东篱乐府》。
通过背诵这些经典诗歌和散文,可以提高自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背诵检测练习可以帮助记忆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印象。
结语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欣赏和背诵这些经典作品,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1.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战国时期的屈原,他不但是出色的政家家、外交家,而且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楚辞,后世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诗篇。
他的作品大多编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里。
2.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讳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其代表作《咏怀》诗现存八十二首。
3.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作《五柳先生传》,又称“五柳先生”。
他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我们学过他的田园诗《归园田居》。
他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欧阳修曾给予高度评价:“魏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其散文《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朵奇葩。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系组诗,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
4. 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唐代有韩愈、柳宗元。
二人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世人并称为“韩柳”。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潮州韩文公庙碑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著有《昌黎先生集》。
高中我们学过《师说》《祭十二郎文》。
5.唐诗的成就把古代诗歌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称;他的一首游仙诗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其诗眼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体诗《蜀道难》《将进酒》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诗风豪放飘逸,著有《李太白全集》。
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长恨歌》1六宫粉黛:指宫中所有嫔妃。
古代皇帝设六宫,正寝(日常处理政务之地)一,燕寝(休息之地)五,合称六宫。
粉黛: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粉以抹脸,黛以描眉。
此代指六宫中的女性。
无颜色:意谓相形之下,都失去了美好的姿容。
2金屋:《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时,他姑妈将他抱在膝上,问他要不要她的女儿阿娇作妻子。
他笑着回答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藏之。
”3渔阳:郡名,是安禄山叛军的出发地。
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借指战争4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宫廷。
烟尘生:指发生战事。
阙,意为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泛指宫殿或帝王的住所。
5六军:指天子军队。
这里指皇帝的侍卫军队。
6行宫:皇帝离京出行在外的临时住所,这里指玄宗在蜀中的临时住处。
7夜雨闻铃:《明皇杂录·补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
初入斜谷,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这里暗指此事。
后《雨霖铃》成为宋词词牌名。
8梨园弟子:指玄宗当年训练的乐工舞女。
梨园:据《新唐书·礼乐志》:唐玄宗时宫中教习音乐的机构,曾选"坐部伎"三百人教练歌舞,随时应诏表演,号称“皇帝梨园弟子9孤灯挑尽:古时宫廷及豪门贵族夜间燃烛,不用油灯照明。
用油灯时,为使灯火明亮,过了一会儿就要把浸在油中的灯草往前挑一点。
挑尽,说明夜已深。
按,唐时宫延夜间燃烛而不点油灯,此处旨在形容玄宗晚年生活环境的凄苦。
10海上仙山: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人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
11转教小玉报双成:意谓仙府庭院重重,须经辗转通报。
小玉:吴王夫差的小女,殉情而死。
双成: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
这里皆借指杨贵妃在仙山的侍女。
12玉容寂寞:此指神色黯淡凄楚。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这里形容泪痕满面13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内,是祭神的宫殿。
古代诗歌散文文学常识练习题
古代诗歌散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古代诗歌散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古代诗歌散文文学常识练习题1.下面对几种文体的有关常识叙述得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和新诗。
B.散文这种体裁,精粹简练,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自然环境。
D.戏剧的种类很多。
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
答案:C本题考查文体的有关常识。
C项对小说的三要素的表述,人物和故事情节这二要素是正确的,另一个要素应是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这两种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有助于表现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性格,而后者决定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主人公或悲或喜的命运。
二者比较起来,社会环境更为重要,所以C项表述不完整。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的一项是()A.就表达方式说,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
《黎明的通知》是抒情诗,《木兰诗》是叙事诗,《有的人》是说理诗。
B.“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例如诸葛老师的《出师表》。
C.剧本的特点是:①必须适合舞台演出,②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③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D.小说的情节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几部分。
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文学体裁方面的知识,其中A、B、C三项说法正确,而D项有误,题中把小说的情节误为记叙的六要素。
小说的情节应该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3.对下面四句话的出处和人物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藤野先生》藤野)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今儿你欠我的帐,说到天上也要还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郑屠)C.“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贾雨村)D.“我想就是他。
《项脊轩志》专题复习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脊轩志专题练习一、解释以下加点字的含义1.旧.南阁子也比去:2.每移案.或凭几.学书3.顾视..无可置者.4...以当.南日室始洞然..5.亦遂增胜.旧时栏楯..6.迨.诸父异爨殆.有神护者7.吾妻来归....吾妻归宁8.且.何谓阁子也其制.稍异于前9.今已亭亭如盖.矣二、解释以下文化常识1.三五..之夜:2.先妣..抚之甚厚:3.束发:4.象笏:三、根据情景填写恰当的句子1.文中“,〞点出了项脊轩的狭小。
2.文中“,,〞写出了项脊轩的年久陈旧。
3.文中写到对旧项脊轩的改造时,通过“,〞使得房间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4.文中描写项脊轩里面书香之味浓厚的句子是“,〞。
5.文中“〞以外部环境的吵闹衬托了项脊轩的“静〞,“〞借助“犬〞这一物象描写了项脊轩的“动〞。
6.文中作者用叠词描摹事物,如用“〞描写了庭院台阶的寂静,用“〞描写了枇杷树的生长情况。
7.文中作者用“〞和“〞两个细节描写,通过狗、鸡,写出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破落,表现了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
8.文中通过描写母亲听到女儿“呱呱而泣〞时,用手轻叩门扉的问话“?〞9.文中写祖母的文字简洁细腻,用“〞和“〞两个动作描写,分别表现出祖母怕打搅孙子用功的小心谨慎与对孙子的厚望。
10.文中作者以“,,〞三句,简洁地表现了少年夫妇相依相爱的情状,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夫妻恩爱图。
11.王锡爵评价归有光文章“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诚如斯言,在?项脊轩志?的结尾,归有光写庭中那一株枇杷树:“,〞短短两句,抚今追昔,悼亡之情,感伤低回,悲从中来。
12.文中作者有对以前的南阁子改造的记载,为了使南阁子室内明亮,采用了“,〞的方法。
答案一、解释以下加点字的含义1.旧:原来的比去:等到离开2.案:书桌几:书案、桌子3.顾视:环视者:代词,........的地方4.当:挡住洞然:明亮的样子5.胜:美栏楯:栏杆。
纵的叫栏,横的叫楣。
6.迨:等到殆: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7.来归:嫁到我家来。
我国的古代文学常识大全(精编版)
我国的古代文学常识大全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分别。
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就词说,有八百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千年的光辉历史。
1、秦代以前,我国就有许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
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
伟大的诗人屈原运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著名作品。
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
产生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著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
这些著作中的许多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篇章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
为各个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众多历史人物立传,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2)、汉武帝时,设立了主管音乐的机关乐府,采录民间歇谣,用以配乐歌唱,因此许多民歌得以保存下来。
现存的汉代乐府里的民歌,多是五言诗的形式,最著名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从民歌发展而成的。
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基础知识练习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基础练习题一、名句默写:1、出师未捷身先死,。
2、,两朝开济老臣心。
3、心非木石岂无感?。
4、袅袅兮秋风,。
5、,聊逍遥兮容与。
6、,夕济兮西澨。
7、天长地久有时尽,。
8、,六宫粉黛无颜色。
9、出师一表真名世,。
10、云中谁寄锦书来,,。
11、在天愿作比翼鸟,。
12、宫女如花满春殿,。
13、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
14、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__?15、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
16、_________________,可怜春半不还家。
17、___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
18、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 __,使我不得开心颜?21、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浩腕凝霜雪。
23、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24、山寺月中寻桂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26、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
28、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29、自胡马窥江去后,,。
30、钟鼓馔玉不足贵,。
,惟有饮者留其名。
31、五更鼓角声悲壮,。
32、,芙蓉泣露香兰笑。
33、梦入神山教神妪,。
34、,只是朱颜改。
35、,水面清圆,。
36、身既死兮神以灵,。
37、,美人帐下犹歌舞。
38、歌台暖响,;,风雨凄凄。
39、明星荧荧,;绿云扰扰,。
40、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4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42、,,自然之理也。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试题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诗歌中属于七古的是( )。
A.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C.曹操《蒿里行》D.黄庭坚《登快阁》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庄子》的是( )。
A.《逍遥游》B.《齐物论》C.《盗跖》D.《五蠹》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苏轼的是( )。
A.《荔枝叹》B.《日喻》C.《江城子·密州出猎》D.《游山西村》4.今本《诗经》是汉代四家诗中的( )。
A.毛诗B.齐诗C.鲁诗D.韩诗5.宋代词人( )的词以小令为主,风格委婉含蓄又雍容华贵,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A.晏几道B.晏殊C.欧阳修D.秦观6.为律诗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的诗体是( )。
A.永明体B.台阁体C.西昆体D.正始体7.唐代诗人( )擅长创作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其代表作之一。
A.王昌龄B.刘禹锡C.王之涣D.杜牧8.著名的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是南宋词人( )作品。
A.吴文英B.张炎C.姜夔D.辛弃疾9.【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是( )的散曲小令作品,其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体悟。
A.张可久B.张养浩C.白朴D.关汉卿10.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 )。
A.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著名的叙事诗《陌上桑》中用行人、少年、耕者等的反应渲染了采桑女的美貌,是乐府诗中烘托手法运用最成功的诗篇。
12.著名的抒情小赋《归田赋》的作者是,他还擅长散体大赋,《二京赋》即是代表。
13.宋代诗人____晚年所作绝句被称为“王荆公体”,风格雅丽精绝,《书湖阴先生壁》可为代表。
14.著名作家的骈文著名一时,《哀江南赋》前的序即是其骈文代表作之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9小题,76分)1、下面划线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回眸一笑(móu)薜荔(pì) 会稽(huì)玉扃(jiōnɡ)B、含情凝睇(tì)栖鹘(hú)修葺(qì)佝偻(lóu)C、汀上白沙(tīnɡ)纤尘qiàn 訇然(hōnɡ)赍.发(jí)D.肤如凝脂.(zhǐ)踯躅..(chú)迤.逦(yí)癖.好(pǐ)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羁旅蓬乱大相径廷坐阵指挥美轮美奂B.妨碍凝悌轻歌曼舞命途多舛勾玄提要C.渲染濒临要言不烦欢呼雀跃沽名钓誉D.竣工脉膊人情世故明火执杖踌躇满志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A、遗.余褋:留下姊妹弟兄皆列土:...分裂土地B、可怜光彩生门户:值得羡慕映阶碧草:掩映台阶C、出师未捷.:.捷径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D、海上明月....:.山势与五岳同高。
....:.海上的一轮明月。
势拔五岳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中绰约..浩荡不见底(天空)..多仙子(美丽轻盈的样子)青冥含情凝睇.谢君王(眼睛)B .吞声踯躅..不敢言(徘徊不前)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震惊)C. 凭轩涕泗..流(眼泪和鼻涕)吴楚东南坼.(分裂划分)两朝开济..老臣心(开创扶助)D. 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锦官城外柏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艳艳..随波千万里(波光荡漾的样子)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诗句,最符合文意要求的一项“,”,不是简洁;“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睡白莲酣”,更不是简洁。
“,”,就是简洁;“一去两三里,烟村四五家”,就是简洁。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路上青天④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A.①④B.③②C.①③D.②④6、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B.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C.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7、《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本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90分钟10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瓮报牖,仇爽.垲也爽:舒服。
B.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字:教……写字。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方法。
D.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殆:大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累:堆积。
B.迩.年狱讼,情稍重迩:远。
C.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俾:使。
D.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了:了解,明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C.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B.奸民久于狱,与胥卒为表里....D.大块假我以文章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不次.岁月,异年谱也C.甚善。
名.我固当B.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D.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6.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若甚怜焉,而.卒以祸B.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C.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D.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C.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B.早缫而绪,早织而缕D.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8.下面是对不同年龄的代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立②花甲③耄耋④始龀⑤弱冠⑥古稀⑦知命⑧不惑A.④①⑤⑦⑧②③⑥C.④⑦⑤②⑧①⑥③B.④⑦①⑧②⑤③⑥D.④⑤①⑧⑦②⑥③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对人的称谓时常先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如“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文化常识专题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椒房阿娇青娥老”椒房: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籽和泥涂壁,取其香暖兼有多子之意。
B.“云中谁寄锦书来”锦书:据《晋书》记载,窦滔妻子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她的丈夫,后来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这里指李清照想给丈夫寄信。
C.“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古代用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伯仲”连用,后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D.“蓬莱宫中日月长”蓬莱宫:泛指仙境,蓬莱是古代传说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方丈、瀛洲。
2.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3.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B.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应该是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C.“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D.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其主题的真实性而言,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方法而言。
夏衍的《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
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至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
(完整)《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题及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复习题一.选择题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B)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C)A.孟郊.李白 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游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D.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
“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本末体体列的史书。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自测题1-5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自测题第一章自测题题目 1下列《诗经》名句分别出自:E(1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A( 2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D( 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4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C( 5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A《秦风·蒹葭》 B《王风·黍离》 C 《豳风·七月》 D 《周南·关雎》 E《邶风·击鼓》题目 2下列楚辞名句分别出自:C( 1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D( 2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C(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 4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C( 5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A《湘夫人》 B《涉江》 C 《离骚》 D《国殇》 E 《少司命》题目 3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C ( 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B ( 2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A ( 3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C(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A. 赋B. 比C. 兴第二章自测题题目 1完成下列乐府名句:D(1 )山无陵,江水为竭,,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C(2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A(3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E(4 ),天阴雨湿鸣啾啾。
F(5 )低头弄莲子,B(6 ),壮士十年归。
A.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B. 将军百战死C.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 冬雷震震,夏雨雪E. 新鬼烦冤旧鬼哭F. 莲子清如水题目 2下列乐府名篇的作者分别是:F ( 1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B( 2 )《蜀道难》(噫吁嚱)A( 3 )《兵车行》(车辚辚)D( 4 )《新丰折臂翁》(新丰老翁八十八)F( 5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C( 6 )《短歌行》(对酒当歌)A . 杜甫 B. 李白 C. 曹操 D. 白居易 E .元稹 F .无名氏题目 3下列乐府名篇分别属于:D( 1 )《卖炭翁》 (卖炭翁 )F( 2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A( 3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B( 4 )《西洲曲》(忆梅下西洲)C( 5 )《敕勒歌》(敕勒川)D(6)《石壕吏》(夜投石壕村)A. 汉乐府B. 南朝民歌C. 北朝民歌D. 新题乐府 F. 旧题乐府第三章自测题题目 1 完成下列五古名句:D( 1 )行行重行行,_________ 。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练习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练习班级座号姓名成绩1.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
中唐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张“,”。
?长篇叙事诗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他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或“”。
和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和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3.鲍照,(时期)文学家,字明远。
最有名的是 18首。
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
在他那里有显着发展,对唐代诗人很有影响。
4.杜甫,字,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杜甫的诗被誉为“”。
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基本以为主。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被奉为“”。
5.陆游,字,号。
是着名爱国诗人。
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出了出色的发挥。
6.阮籍,三国魏诗人,字嗣宗。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与、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
7.陶渊明,字元亮,别号,晚年更名,卒后亲友私谥。
东晋诗人,多为五言诗,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8.李白,字,号,唐代伟大的诗人,有“”之称。
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音律和谐多变。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代表作有等诗篇。
9.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词派代表。
李清照的词分前期和后期: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
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变,转为慨叹身世,怀乡忆旧,凄苦悲怆、哀婉动人。
如。
10.张若虚,初唐诗人。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 ?”。
《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
一首《代答闺梦还》,水平一般。
古代诗歌常识选择题
古代诗歌常识选择题1.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A.李白B.孟浩然C.王维2.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王昌龄B.贺知章C.王之涣3.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A.盖嘉运B.孟浩然C.高适4.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A.杜甫B.刘克庄C.李白5.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A.韦应物B.孟郊C.贾岛6.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孟浩然B.杜甫C.苏东坡7.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A.贺知章B.王维C.高适8.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A.王维B.孟浩然C.崔颢9.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李白C.王维10.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A.苏东坡B.孟郊C.李白11.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阳。
A.范成大B.苏东坡C.陆游12.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李白B.王安石C.苏东坡13.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苏东坡B.王安石14.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韩愈B.王安石C.苏东坡15.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A.秦观B.辛弃疾C.苏东坡16.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A.贺知章B.李白C.王勃17.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文化常识专题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椒房阿娇青娥老”椒房: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籽和泥涂壁,取其香暖兼有多子之意。
B.“云中谁寄锦书来” 锦书:据《晋书》记载,窦滔妻子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她的丈夫,后来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这里指李清照想给丈夫寄信。
C.“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古代用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伯仲”连用,后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D.“蓬莱宫中日月长”蓬莱宫:泛指仙境,蓬莱是古代传说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方丈、瀛洲。
2.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3.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B.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应该是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C.“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D.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其主题的真实性而言,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方法而言。
夏衍的《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
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至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文化常识专题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椒房阿娇青娥老”椒房: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籽和泥涂壁,取其香暖兼有多子之意。
B.“云中谁寄锦书来” 锦书:据《晋书》记载,窦滔妻子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她的丈夫,后来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这里指李清照想给丈夫寄信。
C.“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古代用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伯仲”连用,后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D.“蓬莱宫中日月长”蓬莱宫:泛指仙境,蓬莱是古代传说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方丈、瀛洲。
2.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3.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B.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应该是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C.“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D.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其主题的真实性而言,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方法而言。
夏衍的《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
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至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抒情诗《长恨歌》《琵琶行》,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
D.白居易的诗歌,不单《赋得古原草送别》人人皆知,他的《长恨歌》《琵琶行》也众口传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说。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种“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恒古男儿一放翁”中的“放翁”指的是陆游的号。
D.“一剪梅”是词牌名。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王安石、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
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B.白居易,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
他还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人。
C.张若虚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事实上《春江花月夜》代表唐诗的最高水平。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
李白借梦游天姥山表达对自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和不平。
8.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梨园弟子白发新梨园弟子:指过去玄宗在梨园里所教练出来的一批艺人B.椒房阿监青娥老椒房:后妃居住的宫殿,因以花椒和泥抹墙,取其香暖兼有多子之意C.椒房阿监青娥老青娥:年轻的嫔妃D.迟迟钟鼓初长夜钟鼓:报更的钟鼓声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豆蔻一词,典出唐朝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意思是说,姿态轻盈举止优雅正是十三年华,就像二月初枝头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
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 《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
“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唐.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B.在古代“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
“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
“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11.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
《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
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
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阉人、内官、内臣等。
C.“出为湖广左参议”中的“出”指京官外调。
《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出官”也是这个意思。
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
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
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
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
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C. “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
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词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
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薨封王的贵族。
15.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钟鼓馔玉:泛指富贵豪华的生活。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
馔玉,吃精美的饮食。
馔,吃喝。
B “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又称湘娥,尧之二妃。
素女,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C. 沈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
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D夷歌数处起渔樵:意谓渔人樵夫唱起了民歌,夷:指当地少数民族.16.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芙蓉浦:有桂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桂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桂花的别称。
B将进酒:是乐府《鼓吹曲·汉铙歌》的旧题,本以欢宴饮酒放歌为内容。
将,请。
C. 五更鼓角。
五鼓:天未明时。
鼓、角,都是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
D .“李凭中国弹箜篌“中的“中国”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17.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只是朱颜改。
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B。
古体诗具体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李凭箜篌引》就是这种文体。
C 女娲炼石补天处。
“女娲炼石’古代神话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色石补天。
D 箜篌,古代的一种管乐器,体制不一,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等数种。
18.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朝如青丝暮成雪。
青丝;喻指黑发(青,上古的时候指黑色。
《尚书》中的《禺贡》篇中说:“厥土青黎。
”意思是说,那里的土是黑色的。
后来,人们就用“青丝”比喻头发,也就是黑头发。
)B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中的“高堂”指高大的厅堂,大堂。
高堂也可指父母。
C小楼昨夜又东风,“东风”的意象往往出现在春天,东风通常指春风,常代表如春天般积极美好,欢欣的情感,或是闲愁相思,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便写出了春风吹来时,百花齐放美丽繁盛的一派春景。
D 温庭筠,太原祁人,才思敏捷,相传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花间词人鼻祖,对晚唐五代词和宋词影响很大,诗与李贺齐名,时称“温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