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在平日的学习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11.固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③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2.因①因遗策(沿袭,动词)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3.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4.制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5.兵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6.策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7.致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8.之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9.及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10.北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11.度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12.遗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13.爱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跑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使…灭亡)14.区区①然秦以区区之地(小小的.)②何乃太区区(见识浅薄)③感君区区怀(诚恳)指出句式特征(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过秦论》是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分上中下三篇。
这篇文章气势磅礴,论说有力,蕴含着丰富的文言文知识,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
一、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
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3、锄櫌棘矜“櫌”通“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
二、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致。
今义:导致(多指不好的结果)。
3、宽厚而爱人古义:爱护人民。
今义: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1、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2、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追亡逐北(逃亡的人)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3、利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4、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5、度内立法度(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衡量)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6、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西、东、北: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用瓮做、用绳子系)3、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4、形容词作名词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因利乘便(利、便:有利的形势、便利的条件)5、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北:逃亡的人、溃败的军队)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完整版)《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通“横”2、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亡3、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通“纵”4、威振四海通“震”,震动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6、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7、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8、百有余年矣通“又”二、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从散约败古,在这种情况下;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致;今,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3、宽厚而爱人古,爱护人民;今,丈夫或妻子。
4、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古,在这时;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5、秦人开关延敌古,打开函谷关;今,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
6、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古,划分;今,整体的事物分开。
7、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古,这样以后;今,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
8、才能不及中人古,平常的人;今,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
三、重点实词:1、蒙:继承。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2、相与:一道,共同。
相与为一3、延:迎接,引进。
秦人开关延敌4、橹:盾牌。
流血漂橹5、奋:振作。
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奋六世之余烈6、隳:毁坏。
隳名城,杀豪杰7、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余威震于殊俗8、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
蹑足行伍之间9、揭:举。
揭竿为旗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抗:匹敌,相当。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11、度、絜:用尺量,衡量。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12、万乘: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致万乘之势13、作难:起事,首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14、固据崤函之固/崤函之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坚固,特指险要的地势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形容词,牢固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防御15、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动词,并吞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动词,攻取16、度内立法度名词,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动词,用尺量17、因因遗策动词,沿袭因利乘便介词,趁着因河为池介词,凭借,依据18、遗因遗策动词,遗留下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遗失,丢失19、策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计策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马鞭子20、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宽厚而爱人动词,爱护,尊重21、致以致天下之士动词,招纳,招致致万乘之势动词,达到、获得22、制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动词,统率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控制,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动词,控制,统治23、兵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名词,军队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名词,兵器24、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丢失,损失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25、北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溃败的军队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词作状语,在北方26、及及至始皇介词,等到……时候才能不及中人/非及向时之士动词,比得上四、重点虚词1、而外连衡而斗诸侯/会盟而谋弱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表目的,来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赢粮而景从/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表修饰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序八州而朝同列表并列叩关而攻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表承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表转折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表因果2、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致天下之士/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连词,表目的,来尝以十倍之地介词,用然秦以区区之地介词,凭借以为桂林、象郡/铸以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以之为,把……当作自以为关中之固动词,认为然后以六合为家把……当作3、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并吞八荒之心/修守战之具/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兼韩、魏……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九国之师/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奋六世之余烈/百越之君/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收天下之兵/据亿仗之城,临不测之渊/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始皇之心/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雍州之地,崤函之固/陈涉之位,……之君也/谪戍之众,……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试使山东之国/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助词,的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指示代词,这自以为关中之固指示代词,这样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代词,他们商君佐之代词,代秦孝公聚之咸阳代词,代天下之兵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一样;像布包一样;像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在国内,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向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名词作动词过秦论指摘过失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序八州而朝同列排列座次3、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4、形容词作名词据崤函之固/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险要的地势/坚固的防御尊贤而重士贤者,贤能的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贤能;财富5、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6、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使……争斗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约从离衡使……离散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以愚黔首使……愚昧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7、为动用法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为……做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意念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省略句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聚之(于)咸阳/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身死(于)人手4、宾语前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崤函之固,自若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定语后置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城千里6、状语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总结
名词活用为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称帝、称王 招致、统治 序八州而朝同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作窗户、系户枢 登上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活用为动词
追亡逐北
逃走的士兵、败北的军队
动词使动用法
外连横而斗诸侯 序八州而朝同列 却匈奴七百余里 约从离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文言知识积累
通假字
•合从缔交 •赢粮而景从 •锄櫌棘矜 •百有余年矣 •而倔起阡陌之中 •孝公既没 •外连衡而斗诸侯
“从”通“纵”,合纵之策 “景”通“影”,作状语,像影子 一样 “櫌”通“耰”,农具 “有”通 “又” “倔”通“崛”,突然兴起 “没”通“殁”, 死 “衡”通“横”, 连横 之策
古今异义词
变小,变弱
特殊句式
以为桂林、象郡 聚之咸阳 为天下笑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陈利兵而谁何。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铸以为今人十二 省略“之” 省略“于” 被动句 判断句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离散 使…灭亡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尊贤而重士” 险固的地势 有贤能的人 有利(便利)的形势
因利乘便”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猗顿之富” 品德;财富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会盟而谋弱秦 使 …弱
以弱天下之民
以愚黔首
使…弱,削弱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
•有包举宇内 •席卷天下 •囊括四海之意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像包裹一样 像席子一样 像口袋一样 像云一样 像回声一样 像影子一样
名词做状语
对内 •内立法度 对外 •外连横而斗诸侯 向南 •南取汉中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面 向南 •南取汉中 向西 •西举巴蜀 向东 •东割膏腴之地 向南 •南取百越之地 向南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用破瓮,用草绳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
《过秦论》要点一.通假字倔.起阡陌之中通“崛”:突然兴起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通“亢”:强百有.余年通“又”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陈利兵而谁何.通“呵”:盘问合从.缔交通“纵”:纵向联盟约从离衡.通“横”:横向联盟三.古今异义国家古:国:诸侯国今: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爱人古: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铸以为金.人十二古:把,,作为今:认为山东古:崤山以东的地区今:指山东省西河.之外古:黄河今:一般河流流血漂橹.古:盾牌今:使船前行的工具因河.为池古:护城河今:池塘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获胜、胜利以.致.天下之士古:用来招纳今:连词铸以为金.人十二古:铜人今:黄金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席.卷.、包.举.、囊.括.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向南、向西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东、向北南.取百越之地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向北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2)名词作动词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作窗户、做门轴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外连.衡.而斗诸侯采取连横的策略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将.数百之众率领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按次序排列会盟.而谋弱秦结盟2.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走的军队(2)动词使动外连横而斗诸侯使,,相斗.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流血漂橹使,,漂浮.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约从离.衡使,,离散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险要的地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形势..(2)形容词动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3)形容词使动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弱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使,,弯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蠢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一路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⑥倔起阡陌当中〔倔,通"崛",崛起〕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二、古今异义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1.固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巩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巩固,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结实,顽强,形容词〕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意外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2.因①因遗策〔沿袭,动词〕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3.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丧失,损失,动词〕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衰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衰亡〕4.制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5.兵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②收天下之兵/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6.策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谋,名词〕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7.致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②致万乘之势〔抵达、取得,动词〕8.之①不爱保重视宝肥沃之地〔的,构造助词〕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9.及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10.北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②追亡逐北〔失利的军队,动词作名词〕11.度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12.遗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丧失,动词〕13.爱①不爱保重视宝肥沃之地〔吝惜,动词〕②宽厚而爱人〔保护,尊重,动词。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过秦论》是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分上中下三篇。
这篇文章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以下是对《过秦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文学常识1、作者贾谊贾谊,西汉初期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他的政论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等,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
2、文体“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3)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2、一词多义(1)制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②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③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制度(2)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②追亡逐北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3)利①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4)固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3、古今异义(1)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纳。
今义:导致。
(2)宽厚而爱人古义:爱护人民。
今义: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4、词类活用(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名词作状语,对内;对外(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4)尊贤而重士形容词作动词,敬重(5)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6)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军队(7)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8)以愚黔首使动用法,使……愚昧(9)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作动词,排列座次;使动用法,使……朝拜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2、被动句(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隳”,被毁坏)(2)为天下笑者,何也(“为”表被动)3、宾语前置句(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不施仁义”,宾语前置)4、状语后置句(1)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状语后置)(2)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于九国之师”,状语后置)四、文章内容1、上篇上篇通过对秦孝公至秦二世历代君主的治国方略和秦由兴到亡的历史事实的叙述,指出秦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过秦论知识点一、通假字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3.非抗于九国之师(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4.孝公既没(没,通“殁”,死)5.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8.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9.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1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点,毛病)二、古今异义1.国家古义:指诸侯封地(诸侯国),大夫封地(家);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全国)2.爱人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3.以为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4.山东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5.河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6.橹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8.赢古义:担负,背负;今义:胜或获得9.以致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②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③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④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南,向南)⑤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⑥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内,对内;外,对外)⑦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2.名词作动词①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③ 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④ 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⑤ 将数百之众(将,带领)⑥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⑦ 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2.动词的使动用法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使……相斗)②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③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⑤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⑥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 崤函之固 (固,险固的地势)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利,有利的形势)2.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变小;弱,削弱)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弱,削弱)②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昧)③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四、一词多义1.制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⑤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2.亡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③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⑥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⑦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3.固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使巩固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既、已4.利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⑤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⑥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5.遗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丢失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④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赠送6.度①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尺码、尺度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程度、限度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规章、制度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⑤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谱写、创制⑦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考虑、思虑⑧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量、计算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通“渡”,过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表判断)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二)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① 余威震于殊俗②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③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④ 锄榎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2.宾语前置句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过秦论》文言知识梳理
⑤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固:险固的地势) ⑥形容词作动词 尊贤而重士(重:敬重、看重)
⑦形容词使动用法 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 使变弱,削弱) 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⑧形容词作动词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处于困境之 中)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 章制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计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 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揣度)
(7)北 北收要害之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北方,方位名词) 追亡逐北(溃败,动词作名词,指溃败之军)
(4)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 矣(丢失) 蒙故业,因遗策(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wei,给)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5)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 学》:(使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 孙丑》:(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 论》:(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过秦论》文言知识梳理
一、实词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合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 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 百有余年(通“又”) 威振四海(通“震”,震慑) 始皇既没(通“殁”,死)
2、古今异义 (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古:把.. 作为 今:认为) (2)流血漂橹(橹:古:盾牌 今:指 划船的工具) (3)赢粮而景从(赢:古:背负、担 负 今:获胜,获得)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 东: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过秦论》文言知识整理
《过秦论》文言知识整理:一、词法(结合具体语句)1、一词多义以、因、爱、延、制、亡、遗、利、度、区区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目的的连词,来)以致天下之士(目的的连词,来)以弱天下之民(目的的连词,来)尝以十倍之地(介词,凭借)然秦以区区之地(介词,凭借)以为桂林、象郡(介词,把)然后以六合为家(介词,把)因——因遗策(沿袭)因利乘便(趁着)于今无会因(机会)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晋陶渊明独爱菊(喜爱)延——秦人开关延敌(迎战)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邀请)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帅)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跑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使…灭亡)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遗失)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赠送)利——金就砺则利(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快的)因利乘便(便利的形式)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度——度长絜大(衡量)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内立法度(制度)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估计)臵之度外(考虑)区区——然秦以区区之地(小小的)何乃太区区(见识浅薄)感君区区怀(诚恳)★(其他重要词:举、之、属、徒、伦、北、藩篱、黔首、兵、向时、隳)2、词类活用(1)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做状语:像席子一样;想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词做状语:像云一样;像响声一样;同“影”,像影子一样。
)(3)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名词做状语:在国内、在国外)(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名词做状语:往东、往西、往东、往北)(5)外连衡而斗诸侯(使动,使……相斗)(6)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使……退却)(7)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使……朝见)(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作动,用破瓮当作;用绳子当作)(9)过秦论(名作动,指责……的过失)(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3、通假字(1)孝公既没(通“殁”,死)(2)约从离衡(通“纵”,合纵政策)(通“横”,连横政策)(3)而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4)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5)百有余年矣(通“又”,连接整数和余数的词)4、古今异义因河为池古义:黄河今义:河流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殽山以东,今义:我国的一个省份二、句法(判断句式特点并翻成现代汉语)1、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然而陈涉是用破瓮当作窗用绳子当作户枢的穷困人家的子弟,是耕田的人,是被征发的人。
(完整版)《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通“横”2、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亡3、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通“纵”4、威振四海通“震”,震动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6、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7、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8、百有余年矣通“又”二、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从散约败古,在这种情况下;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致;今,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3、宽厚而爱人古,爱护人民;今,丈夫或妻子。
4、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古,在这时;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5、秦人开关延敌古,打开函谷关;今,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
6、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古,划分;今,整体的事物分开。
7、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古,这样以后;今,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
8、才能不及中人古,平常的人;今,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
三、重点实词:1、蒙:继承。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2、相与:一道,共同。
相与为一3、延:迎接,引进。
秦人开关延敌4、橹:盾牌。
流血漂橹5、奋:振作。
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奋六世之余烈6、隳:毁坏。
隳名城,杀豪杰7、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余威震于殊俗8、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
蹑足行伍之间9、揭:举。
揭竿为旗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抗:匹敌,相当。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11、度、絜:用尺量,衡量。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12、万乘: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致万乘之势13、作难:起事,首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14、固据崤函之固/崤函之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坚固,特指险要的地势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形容词,牢固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防御15、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动词,并吞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动词,攻取16、度内立法度名词,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动词,用尺量17、因因遗策动词,沿袭因利乘便介词,趁着因河为池介词,凭借,依据18、遗因遗策动词,遗留下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遗失,丢失19、策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计策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马鞭子20、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宽厚而爱人动词,爱护,尊重21、致以致天下之士动词,招纳,招致致万乘之势动词,达到、获得22、制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动词,统率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控制,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动词,控制,统治23、兵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名词,军队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名词,兵器24、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丢失,损失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25、北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溃败的军队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词作状语,在北方26、及及至始皇介词,等到……时候才能不及中人/非及向时之士动词,比得上四、重点虚词1、而外连衡而斗诸侯/会盟而谋弱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表目的,来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赢粮而景从/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表修饰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序八州而朝同列表并列叩关而攻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表承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表转折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表因果2、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致天下之士/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连词,表目的,来尝以十倍之地介词,用然秦以区区之地介词,凭借以为桂林、象郡/铸以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以之为,把……当作自以为关中之固动词,认为然后以六合为家把……当作3、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并吞八荒之心/修守战之具/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兼韩、魏……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九国之师/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奋六世之余烈/百越之君/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收天下之兵/据亿仗之城,临不测之渊/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始皇之心/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雍州之地,崤函之固/陈涉之位,……之君也/谪戍之众,……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试使山东之国/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助词,的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指示代词,这自以为关中之固指示代词,这样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代词,他们商君佐之代词,代秦孝公聚之咸阳代词,代天下之兵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一样;像布包一样;像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在国内,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向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名词作动词过秦论指摘过失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序八州而朝同列排列座次3、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4、形容词作名词据崤函之固/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险要的地势/坚固的防御尊贤而重士贤者,贤能的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贤能;财富5、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6、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使……争斗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约从离衡使……离散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以愚黔首使……愚昧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7、为动用法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为……做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意念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省略句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聚之(于)咸阳/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身死(于)人手4、宾语前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崤函之固,自若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定语后置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城千里6、状语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整理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整理《过秦论》是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分上中下三篇。
这篇文章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以下是对《过秦论》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贾谊贾谊(前 200—前 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他的政论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等,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
2、文体“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观点。
《过秦论》就是论秦之过。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
(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2、古今异义(1)以致天下之士古义:来招致。
今义:导致(某种结果)。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3、一词多义(1)制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②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2)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②追亡逐北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3)利①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4)固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4、词类活用(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4)尊贤而重士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5)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6)以愚黔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蠢(7)约从离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2、被动句(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隳”,被毁坏)(2)为天下笑者,何也(“为……”表被动)3、省略句(1)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省略“于”)(2)(百越之君)委命(于)下吏(省略“于”)4、倒装句(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宾语前置,“不施仁义”)(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状语后置,“陈涉之位,非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尊也”)四、文章内容1、上篇上篇主要叙述了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对内建立法度,重视农业生产,整顿军队,对外实行连横策略,使诸侯互相争斗。
《过秦论》文言知识整理
二、古今异义 • • • • • • 1、于是 古:在这时 今:合用为连词 2、山东 古:殽山以东 今:一个省份名称 3、以为 古:把……作为 今:认为 4、河 古:黄河以西一带 今:河的西面 5、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 今:输赢的“赢” 6、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使船前进 的工具
三、活用
• 1.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席,像席子 一样;包,像包裹一样;囊,像口袋一样 • 2. 内立法度 内-对内 • 3. 外连衡而斗诸侯 外-对外,斗,使……斗 • 4.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 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 5. 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 6. 约从离衡 离,使……离散 • 7. 追亡逐北 亡,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人,败北 的人 • 8. 流血漂橹 漂,使……漂浮 • 9. 因利乘便 利、便,形容词作名词,便利的形势, 有利的形势 • 10. 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 使……灭亡
• ⑦身死(于)人手 • ⑧威振(于)四海
• 4、 定语后置句
• 铸以为金人十二 • 5、 宾语前置句
• ①殽函之固,自若也
•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互文句
•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 ②亡矢遗镞(遗失一支箭) • ③从散约败(合纵盟约解散失败)
四、一词多义
• • • • • 遗 因遗策: 遗留下来的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遗失之物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给与,给予
四、一词多义
• • • • 过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过失、过错 责备 拜访、探望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写作手法不同。
立论角度不同。
《过秦论》因要“过”秦,便反复对比:秦先弱后强之比,九国之师与一秦之比,强秦与陈涉之比,九国之师与陈涉之师之比。两两比较,只为激出末句。“故正意一经揭出,格外警悚出奇,可谓极谋篇之能事矣。”(《文章源流》)《阿房宫赋》则以“寓言”式的描写,来表明“秦爱纷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进而指出秦灭亡的主要原因。
01
特殊句式
02
判断句
03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04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05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06
被动句
07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08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09
谪戍之众
10
天下诸侯已困矣
省略句 尝以十倍(于秦)之地。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聚之(于)咸阳。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身死(于)人手。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整理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3.孝公既没(没,通“殁”,死)4.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8.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9.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二、古今异义1.国家例句:国家无事补:无事:古义:没有战争今义:没有事情古义:指诸侯封地(诸侯国),大夫封地(家);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全国)2.爱人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3.以为①以为桂林、象郡②铸以为金人十二①古义:把……作为,②把……做成;今义:认为4.山东例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5.河例句:因河为池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6.橹例句:流血漂橹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赢例句:赢粮而景从古义:担负,背负;今义:胜或获得8.以致例句: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9.中人例句:才能不及中人古义:平常的人今义:中间介绍人10.于是例句:于是从散约败/于是废先王之道/于是秦人拱手取西河之外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结果,于是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南,向南)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⑥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过秦论(复习课)
2.宾语前置句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 自若也。 ② 陈利兵而谁何 (三)被动句 ①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②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四)省略句 ① 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省主语) ② 以(之)为桂林、象郡(省介词宾语) ③ 聚之(于)咸阳(省介词) ④ 委命(于)下吏(省介词)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固 (固,险固的地势) ① 崤函之固 利 便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利、便,有利的形势) 2.形容词作动词 (小,变小;弱,削弱) 小弱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弱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弱,削弱) 愚 (愚,使……愚昧) ②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弯 (弯,使……弯) ③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亡 追亡逐北
(亡,逃跑的军队)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斗 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使……相斗) 漂 ②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漂,使……漂浮) 亡 ③ 吞二周而亡诸侯 (亡,使……亡,灭亡) 朝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 却 ⑤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使……退却) 离 ⑥ 约从离衡 (离,使……离散)
内 外
④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内,对内;外,对外)
2.名词作动词 瓮 ①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做) 帝王 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帝王,称帝称王) 连横 ③ 外连横而斗诸侯 (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 履 ④ 履至尊而至六合 (履,登上) 将 ⑤ 将数百之众 (将,带领) ⑥ 会盟而谋弱秦 盟 (盟,结盟) 3.名词作使动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 (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席 包 ①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 袋那样) 云 景 ②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 景,像影子一样 北 南 西 东 ③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 要害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 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梳理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
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
②于是
..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
..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指山东省。
)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布包一样;囊,像口袋一样)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在国内,对内;外,对外)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深谋远虑(远,从长远)
2.名词作动词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作窗户;枢,系户枢)
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⑤《过秦论》(过,指摘过失)
3.形容词作动词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
4.形容词作名词
①据崤函之固(固,险要的地势。
)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固,坚固的屏障。
)
③尊贤而重士(贤,贤者,贤能的人。
)
④因利趁便(利,便利的条件;便,便利的条件。
)
5.动词作名词
①追亡逐北(亡,逃跑的人;北,溃败的军队)
6.使动用法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②会盟而谋弱秦/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③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④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⑤吞二周而亡诸侯/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⑦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7.意动用法
①尊贤而重士(重,以……为重,看重)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被动句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③谪戍之众
④天下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①尝以十倍(于秦)之地。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④聚之(于)咸阳。
⑤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⑥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⑦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⑧身死(于)人手。
4.宾语前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崤函之固,自若也
5.定语后置
①伏尸百万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金城千里
6.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②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③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六、名言名句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七、文学文化常识
1.贾谊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代表作有:
政论文:《论积贮疏》、《过秦论》、《陈政事疏》;
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2.战国四公子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
又称“战国四君子”。
3.天下的别称
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4.九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
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5.山东、关中、河
山东:指崤山以东。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河:特指黄河。
如“河南”指黄河以南,“河北”指黄河以北。
6.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亦作“合从”。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亦作“连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