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石英脉型金矿床铅及硫同位素研究
中国岩金矿床,砂金矿床分布及成矿规律
中国岩金矿床,砂金矿床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岩金矿床1.中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
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
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
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
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1.35‰,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 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
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
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
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
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 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
①燕山金矿密集区 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
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
岩层含金丰度0.7~0.83×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
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
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 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
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
③夹皮沟金矿田 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
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41.5×10-9。
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5.6‰;围岩硫δ34S为2.1‰。
二者相近,硫源相同。
④小秦岭金矿田: 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
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1.24×10-9。
河南灵宝东闯金矿区围岩蚀变及矿石矿物特征
河南灵宝东闯金矿区围岩蚀变及矿石矿物特征摘要:本文通过研究灵宝东闯金矿床围岩蚀变及矿石矿物,讨论了该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蚀变分带情况及矿石矿物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以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其中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多金属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
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脉石矿物则以石英、绢云母、绿泥石为主。
矿石中含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较少,在矿石中分布极不均匀,多以粒间金和裂隙金为等形式赋存于矿石中,粗粒金相对较多,细粒和显微金较为少见。
关键词:灵宝东闯金矿围岩蚀变矿石矿物1 矿床地质背景东闯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小秦岭断隆,老鸦岔脑—娘娘山背形南翼近轴部,区内主要出露新太古代绿岩系和花岗质片麻岩系两类岩石单元[1-4]。
构造运动频繁,岩浆活动强烈,脉岩发育,形成了以金为主的多种矿产资源。
断裂构造在区内密集分布,金矿床主要受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控制。
2 矿石性质2.1 矿石类型2.1.1 矿石自然类型根据矿石的氧化程度将本区浅部矿石的自然类型划分为原生与氧化矿石两种,以原生矿为主,占矿石总量的98%以上,氧化矿石仅分布于地表,不足2%。
根据矿床特征,按矿石围岩的不同,又可将原生矿石划分为石英脉型金矿石和蚀变岩型金矿石两大类。
此两类矿石类型在该本次工作范围内所占比例大致相当,总体以后者为主,约占矿石总量的52.4%;前者次之,约占矿石总量的47.6%。
2.1.2 矿石工业类型东闯金矿床的矿石工业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五种:(1)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石:以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浸染状及条带状构造为主。
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偶见方铅矿及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
该类矿石含量较少,分布于505、507脉矿体局部。
(2)多金属石英脉型金矿石:以半自形-他形晶结构及碎裂结构,网脉状、不规则团块状及浸染状、角砾状构造为主。
河南省小秦岭至熊耳山地区金矿床类型及关系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2-0066-03河南省小秦岭至熊耳山地区金矿床类型及关系收稿日期:2012-09-14作者简介:张志军(1971-),男,工程师;韩红庆(1986-),女,助理工程师;曹彦荣(1985-),男,助理工程师张志军1韩红庆2曹彦荣2(1.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河南郑州450052;2.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摘要:根据矿床成因、控矿构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划分了河南省西部小秦岭至熊耳山地区的金矿床类型,并对各种类型金矿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地区金矿床类型主要有爆破角砾岩型、接触变质带型、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砂金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金矿床的形成和太华群古老结晶基底变质岩关系密切;金矿床和燕山期花岗岩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
关键词:矿床成因,控矿构造,金矿床,类型中图分类号:P64文献标识码:A金矿床类型的划分,有助于理解金矿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能更好地掌握成矿地质规律指导找矿。
河南省西部(豫西)的小秦岭—熊耳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基地,金矿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复杂。
作者长期在豫西地区从事金矿野外地质工作,以方便野外地质找矿为目标,对豫西金矿床的类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参照逻辑学划分原则对豫西金矿床的类型进行了划分。
1划分原则矿床类型的划分可以揭示矿床间的差别和联系,对于矿床的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从理论上讲,金在所有的地质体中都有可能富集成矿,这些地质体的差别都可以用来作为区别矿床的标准,从而划分金矿床的类型。
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如Boyle 、胡受奚、朱奉三、涂光炽等对金矿床类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
但由于目的、出发点不同,分类标准也有较大的差别,Boyle 、涂光炽重视容矿构造对于分类的意义,胡受奚则以矿石为主线来进行划分,而朱奉三则着眼于矿床的成因。
文峪金矿矿床成因讨论
文峪金矿矿床成因讨论王铁军1 樊秉鸿1 关康1 陈兴邦1贺永利2 刘军2 梁斌祥2 王建民2(1天津地质研究院2灵宝金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流体包裹体测温表明,文峪金矿成矿温度180°~450°,为中高温热液。
成矿压力1000~1 400atm,根据静岩压力推算的成矿深度为3.6~5.2Km。
依据包裹体盐度特征,成矿场内流体以深源流体为主,混合的地表渗透水所占比例约10~15%之间。
文峪金矿成矿过程中导致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下降和由于温度下降导致的CO2-H2O不混溶现象。
文峪及小秦岭地区金矿床,成矿热液来源于与文峪花岗岩同源演化的深部岩浆热液。
金矿的成矿时代为中生代中晚期。
一、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小秦岭地区属华北地块南缘,是秦岭造山带的一部分,地处中国大陆中部的秦岭造山带,属夹于华北与扬子两大克拉通地块间—巨大的东西向复合型造山带(张国伟,1987),图1-1。
图1-1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将造山带与板块俯冲作用结合起来。
大约到T3-K时代(杨宗让,2000)华北与扬子两大陆块才最终碰撞。
两大板块最终碰撞的地质时代与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相一致。
小秦岭金矿成矿带其板块构造位置相当于后弧岩浆逆掩带。
区内发育燕山期中深成花岗岩,如华山岩体、文峪花岗岩和娘娘山花岗岩。
它们为壳源S型花岗岩。
小秦岭地区目前已发现大型金矿床5处,中小型金矿18处。
狭义的小秦岭地区泛指豫、陕两省的潼关、灵宝、三门峡等县市以南的华山,崤山一带。
地处北秦岭南缘的商丹断裂带,由于其内出露有丹凤蛇绿混杂岩等标志,最早被张国伟等(1987)确定为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的主缝合线。
最近研究表明,位于商丹断裂以南的黑山断裂带和留坝—山阳深断裂可能是华北与扬子两大陆块主缝合线位置(王鸿祯,1982)。
秦岭造山带的扬子板块北缘、秦岭微板块、华北地块南缘依次由南向北俯冲相撞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俯冲模式指出:秦岭—扬子陆块的俯冲带曾深入下插到华北陆块南缘地幔层中;华北陆块南缘部分地幔呈楔形上翘仰冲在秦岭—扬子陆块之上,纵向上形成双壳幔结构。
小秦岭金矿集中区深部第二富集带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
第3 2卷第 5期
20 0 8年 1 O月
物
探
与
化
探
V0 . 2. . 1 3 No 5
0e .. 008 t 2
GE0 HYS C L & GEO HE C XP ORAT O P IA C MI AL E L I N
小 秦 岭金 矿集 中 区深部 第 二 富集 带 预测 的 构 造 叠 加 晕 模 型
维普资讯
物
探
与
化
探
3 2卷
有绢 云母 、 方解 石 、 绿泥 石等 。
阶段为 石英一 黄 铁矿 阶段 , 黄铁 矿为 中细 粒 , 呈条带 状、 细脉 状 、 网脉 状分 布于 石英脉 的边 部 , 主 成 矿 是
1 小秦岭金 矿地质特征概述
1 1 成 矿地 质背 景 .
阶段 ; Ⅲ阶段为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 第 该阶段除
有 大量 黄铁矿 外 , 还有 黄铜 矿 、 铅矿 、 方 闪锌 矿形 成 , 是 主成 矿 阶段 ; 1 第 V阶段为 碳酸 岩 阶段 , 布 于矿脉 分
收 稿 日期 :07—1 0 20 1— 9
与成 矿 有 关 的 围岩 蚀 变 主要 是 黄铁 矿 化 、 化 硅
和绢 云母 化 。矿石 矿 物 组 成 : 属 矿 物 主要 是 黄 铁 金
矿, 其次是黄铜矿 、 方铅矿和闪锌矿等 ; 的矿物 以 金 自然 金 、 金 矿为 主 ; 金属 矿 物 主要 是石 英 , 次 银 非 其
1 2 矿 区矿脉 特征 .
大型 金 矿床 都 有 一 两条 主矿 脉 , 峪金 矿 的主 文
些大 型 矿 山 , 资源严 重不 足 , 急需 在 矿 山深 部及 外
地质科研项目研究目标任务汇总表
1.《大别山北麓地 质灾害形成机制与 防治对策硏究》报 告及相关图表
2•公开发表论文
1-2篇。
10
豫西金矿集中 开米区废水、 废液对区域坏 境影响硏究
豫西地区
18
开展豫西金矿集中开采区废弃尾矿库调 查,查明典型区域内废弃尾矿库数量、大 小、选矿工乙及风化程度;针对不同废弃 尾矿库,开展尾矿渗滤液中氛化物、重金 属等特征污染物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调查,总结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分析 地质坏境影响差异,硏究渗滤液中特征污 染物对周围坏境的影响及危害,提出针对 性的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为矿山水 土坏境污染恢复治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提供依据。
1•资*斗搜集;
2屆内地面洗降调查与监测调研;
3•地下水水位统调;
4.监测体系优化及监测。
1•提父开封市地面 沉降监测网络优化 硏究报告及相关附 图附表;
2•公开发表学术论 文1~2篇。
序号
项目名称
工作范围
工作周 期(月)
硏究目标任务
主要科硏工作量
预期成果
3
河南省康山一 上宫金成矿带 三维地质建模 与资源定量预 测硏究源自洛阳市康 山一上宫 金矿带
18
1.通过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氢、 氧和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及年 龄同位素等硏究,来确定不同矿床的形成 温度、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形成深度及成 矿时代,总结控矿规律,建立矿床成因模 式,确立找矿标志和方向;2・对矿区内 不同矿化类型的矿化富集特征进行深入 地硏究,总结矿区矿化的富集规律;3•通 过三维可视化技术与数学建模进行找矿 信息提取、集成,在此基础上,圏定找矿 有利靶区,估算资源量,在此基础上对矿 区成矿前景进行分析评价,并提供相应的 资源潜力和找矿方向,直接指导矿区探矿 工程的实施。
秦岭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_矿床类型和成矿大陆动力学背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综 述 Bulletin of Min eralogy,Petrology and Geoch emistryVol 27No 4,Oct 2008秦岭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矿床类型和成矿大陆动力学背景朱赖民,张国伟,李 ,郭 波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摘 要:秦岭造山带由两条主缝合带(商丹、勉略缝合带)及其分划的三个地块(华北地块南缘、秦岭微地块和扬子地块北缘)组成。
秦岭造山带是在晚太古 中元古代洋陆间杂构造基础上,于晚元古代-中三叠世经历现代板块构造体制的主造山期的华北、秦岭、扬子三板块依次沿商丹和勉略两条缝合带由南向北俯冲碰撞造山,奠定了基本构造格局,并由于后造山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的叠加改造成复合型造山带。
秦岭造山带内的金属矿床主要有热水喷流沉积型铅 锌矿床、火山喷流型块状硫化物、斑岩 矽卡岩型钼(钨)矿床、卡林 类卡林型金矿床、岩浆热液脉型金矿床和低温热液改造型汞锑矿床。
造山带内的商丹和勉略缝合带产有部分岩浆分结或熔离型铬铁矿和铜镍硫化物矿床。
沉积 变质成因铁矿床主要分布在扬子和华北古板块边缘。
秦岭造山带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演化存在时空耦合关系,因此研究秦岭造山带成矿事件对其不同时期地质事件的响应,对发展我国大陆成矿理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 键 词:秦岭造山带;成矿作用;成矿动力学背景中图分类号:P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2802(2008)04 0384 07Main Geolog ical Events,G enetic Types of Metallic Deposits and TheirGeodynamical Setting in the Q inling O rogenic BeltZH U Lai min,ZH ANG Guo w ei,LI Ben,GUO BoS tate key L abor ator y of Continental D y namics,Dep ar tment of Geology,N or thw est Univ er sity,X i!an710069,ChinaAbstract:T he Q inling orogen was built up through int erplay of three blocks,t he N ort h China block,the small Q in ling block,and the Sout h China block,separat ed by t he Shangdan and M ianlue sutures.T he Qinling orogen as a complex orogen ex perienced a prolonged continent al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blocks.T he first st age is the format ion of the orogenic basements in Precambrian.T he second st age is the plat e t ect onic evolut ion in Late Prot erozoic M iddle T riassic,which is t he main orogenic st age and characterized by plat e tectonic regime.T he last is the M esozoic Cenozoic intercontinent al t ectonic evolut ionary st age.T here are SEDEX and V M S t ype sulf ide depos it s,the Porphyry Skarn t ype M o(W)deposit s,the Carlin Carlin like gold deposits,the magmat ic hydrothermal vein type gold deposits,and t he epit hermal Hg Sb deposit s et c.T he magmat ic fractionat ion cryst allization,and sulfurizat ion segregat ion type deposit s,such as chromit e and nickel deposit s,distribut e in Shangdan and M ianlue sutures.T he sediment ary metamorphic t ype Fe deposits locat e in the rim of Y ant ze and North China block.T here is time and space coupling relation betw een t he format ion of Q inling orogenand the M ineralization Evolvement of ore deposits,so the st udy of responding of ore deposit s to Geological Events have important t heory and pract ice ha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t he Qinling orogenic belt;mineralizat ion;metallogenetic geodynamical set ting收稿日期:2008 01 03收到,06 02改回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06CB403502);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71);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07JK414);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4 08 1)资助作者简介:朱赖民(1966),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研究,Em ail:z hulaimin@nw .应用现代大陆动力学理论,研究成矿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属性及时间演化,分析由板块的汇聚、离散和平移引发的壳幔物质相互作用、沉积作用、变形与变质作用、岩浆活动、流体运移、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聚集等相关过程,向来是国内外地学界广泛关注的课题[1~18]。
陕西小秦岭金矿田石英脉型金矿床石英热释光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陕西小秦岭金矿田石英脉型金矿床石英热释光特征及其找矿意义李长寿;张欢欢;白和;肖志豪【摘要】地下矿产信息的多源性给地质找矿勘探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文章根据对陕西小秦岭金矿田石英脉型金矿床42件石英脉及矿化石英脉中的石英热释光测定结果的研究,发现石英热释光的发光曲线类型可以作为区分矿与非矿的评价标志:无峰型热释光曲线形态的石英脉含矿性较差;而单峰或双峰热释光曲线形态的石英脉一般为含金石英脉,是工业矿化的标志,三峰形态的石英脉含矿性最好.热释光方法作为找金矿的一种辅助手段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9(010)004【总页数】9页(P801-809)【关键词】小秦岭;金矿;石英;热释光;找矿预测【作者】李长寿;张欢欢;白和;肖志豪【作者单位】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有限公司,西安710611;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有限公司,西安710611;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有限公司,西安710611;陕西省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有限公司,西安7106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578.4石英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也是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沉淀的主要脉石矿物,其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的变化与沉淀期间的热力学条件(温度、压力、介质等)有关,而其晶体结构、晶格缺陷和成分的变化又影响热释光的谱性特征。
因此,石英不仅是释光机理和定年应用研究最重要的矿物(Krbetschek,1997),而且在研究矿床成因、找矿信息提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Charlet,1990;周泉宇等,2009;龚革联和王璐,2004;)。
近十来年,利用石英热释光所提供的微观矿物学信息辅助解决金矿找矿问题,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范宏瑞,1990;李兆麟等,1997)。
热释光测量之所以能被用于解决金矿找矿问题,是在于含矿石英脉、石英脉与岩石中的石英热释光存在差异,但如何根据热释光的测试数据,建立起实用可行的金矿找矿评价标志,仍是一个有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崤山金(银)矿床容矿构造及成矿规律
第29卷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 o l.29,N o.6 2015年12月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 SA N D G E O L O G Y D e c.,2015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崤山金(银)矿床容矿构造及成矿规律徐书奎,刘海鹏,冯㊀昂,高㊀帅(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南郑州㊀450016)摘㊀要:崤山与其毗邻的小秦岭㊁熊耳山同属华北地块南缘华熊复合地体的一部分,金矿成矿条件相似㊂但是,与其西邻的小秦岭和东南的熊耳山地区相比,崤山金矿找矿工作始终未获重大突破㊂为加强对崤山地区成矿地质规律和容矿构造研究,笔者收集了大量崤山地区区域地质和研究成果资料,在分析研究已有地质成果的基础上,对崤山地区申家窑等十余个矿床(点)和张家河等4处燕山期中酸性岩体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测试,并借助于崤山地区1ʒ5万重力测量和1ʒ5万磁法测量成果,阐述了崤山地区地质特征,指出了不同方向层间剥离构造㊁NW向陡倾斜断裂构造㊁N E向陡倾斜断裂构造等3个方向为崤山地区金(银)矿床的主要容矿构造,分析了成矿规律㊂关键词:金(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容矿构造;崤山;河南中图分类号:P618.5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1-5663(2015)06-0744-040㊀引言崤山地区位于河南小秦岭金矿田与熊耳山金矿田之间,隶属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地体熊崤地块内,崤山地区是豫西仅次于小秦岭㊁熊耳山的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成矿区㊂前人曾对崤山地区的拆离断层构造[1-2]㊁燕山期中酸性岩体[3-6]㊁矿床特征[7-12]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和找矿成果㊂为了加强对该区成矿规律研究,笔者收集了大量崤山地区区域地质和科研成果资料,利用1ʒ5万重力测量成果,结合对崤山地区申家窑㊁寺家沟㊁崤山㊁宽坪㊁大方山㊁葫芦峪㊁安沟㊁黄野坪㊁龙卧沟㊁张家河㊁前牛岭㊁范家庄等主要矿床(点)和龙卧沟㊁后河㊁白石崖㊁张家河等四处燕山期岩体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测试,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地质特征㊁成矿规律及容矿构造进行了分析㊂通过对崤山地区地质特征㊁容矿构造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厘定该区地层㊁构造㊁岩浆岩与成矿关系,推进崤山地区找矿的新进展㊂1㊀区域地质背景崤山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南缘与北秦岭造山带的衔接过渡带[4,15]㊂即秦岭北缘后陆逆冲断褶构造带上,根据河南省地质构造图,结合E T M遥感图像分析,其北东侧三门峡-观音堂-宜阳-鲁山断裂为华北地台与北秦岭造山带的分界断裂,南东侧洛宁-卢氏半地堑断陷盆地使其与熊耳山变质核杂岩隔洛河相对峙,北西侧三门峡-灵宝-朱阳断陷盆地将其与小秦岭变质核杂岩所分割㊂按照伸展构造理论,崤山地区为一典型的变质核杂岩[14-15],其核部由太古界太华群结晶基底组成,周缘为拆离断层,盖层由中元古界熊耳群及上元古界蓟县系官道口群地层组成㊂崤山地区无大的岩体出露,仅发现有白石崖㊁后河[5]㊁龙卧沟[6]㊁张家河等几处小面积的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出露,根据区域磁异常[3,10]和重力异常,认为在张村南部的太华群之下存在燕山期隐伏岩体(图1)㊂收稿日期:2014-12-15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河南省陕县崤山地区金多金属矿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项目编号:12120113061400)资助㊂作者简介:徐书奎(1986-),男,河南新蔡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工作㊂E-m a i l:x s k623@163.c o m引文格式:徐书奎,刘海鹏,冯昂,等.崤山金(银)矿床容矿构造及成矿规律[J].矿产与地质,2015,29(6):744-747.图1㊀崤山地区区域地质与金(银)矿床分布图F i g .1㊀A m a p o f r e g i o n a l g e o l o g y 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g o l d (s i l v e r )d e po s i t s i nX i a o s h a na r e a 1―第四系㊀2―元古界熊耳群㊀3―太古界太华群㊀4―地层界线㊀5―断裂6―布格异常等值线及异常值㊀7―金(银)矿床㊀8―燕山期中酸性岩体2㊀矿体特征崤山地区主要发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银)矿床,已发现有申家窑金矿(中型)㊁崤山金矿(中型)[8]㊁寺家沟金矿(中型)[11]㊁宽坪银矿(中型)㊁大方山金矿(小型)[14]㊁葫芦峪金矿(小型)[14,16]㊁安沟金矿(小型)㊁张家河金矿(小型)[17]等多个金(银)多金属矿体,另外在龙卧沟㊁前牛岭㊁黄野坪㊁栗子坪㊁潘家河㊁范家庄等地发现多个金多金属矿点(图1)㊂主要矿体特征见表1㊂表1㊀崤山地区主要矿体特征一览表T a b l e 1㊀Al i s t o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m a i no r eb o d i e s i nX i a o s h a na r e a矿区名称矿脉(体)编号矿床类型矿床规模矿种类型矿脉(体)特征申家窑金矿崤01构造蚀变岩型中型金,共(伴)生银铅等长度约5430m ,厚度1.00~19.00m ,平均厚度11.32m ,产状265ʎø31ʎ㊂崤山金矿⑨号脉石英脉型中型金长度约1130m ,厚度0.14~2.33m ,平均厚度0.56m ,产状40ʎ~80ʎø13ʎ~41ʎ寺家沟金矿K 1号脉-1矿体石英脉型K 5号脉-1矿体蚀变岩型中型金,共(伴)生银铅锌长度约1000m ,厚度0.11~1.14m ,平均真厚度0.51,平均产状120ʎø25ʎ㊂银,共(伴)生铅锌和金长度约620m ,厚度0.09~0.32m ,平均厚度0.29m ,产状120ʎø27ʎ㊂宽坪银矿K 4K 3薄脉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中型银㊁铅㊁锌,伴生金长度约960m ,厚度0.29~8.59m ,产状275ʎ~290ʎø35ʎ~64ʎ㊂长度约600m ,厚度0.23~3.33m ,一般在0.5m 以下,产状343ʎ~350ʎø25ʎ~55ʎ㊂葫芦峪金矿③号矿体(K 3西北端)薄脉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小型金,伴生银长度约960m ,厚度0.30~0.60m ,产状245ʎø75ʎ左右㊂大方山金矿⑨Ⅰ号矿体薄脉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小型金长度约1000m ,厚度0.20~1.00m ,产状205ʎ~215ʎø30ʎ㊂安沟金矿K 1构造蚀变岩夹石英脉薄脉型小型金长度约540m ,厚度0.1~0.2m ,产状40ʎ~60ʎø10ʎ~30ʎ㊂547㊀第29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徐书奎等:崤山金(银)矿床容矿构造及成矿规律3㊀容矿构造与成矿规律3.1㊀容矿构造通过分析区域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崤山地区的主要容矿构造为以下三个部位:(1)不同方向的层间剥离构造:层间剥离构造为矿液的充填提供了较为便利的通道,是热液脉型矿床成矿的有利部位,目前在崤山地区发现的申家窑金矿床的崤01矿脉和寺家沟矿床的①号脉均属此类型,矿床规模均已达到中型㊂(2)NW向陡倾斜断裂构造:通过对崤山地区申家窑金矿崤01矿脉及其下部脉组进行研究,认为本区NW向陡倾斜断裂构造具先剪后张的特征,常与层间剥离构造在剖面上形成 人 字型,如申家窑金矿床崤01矿脉下部发现的2号脉组和3号脉组,品位高且延伸稳定㊂(3)N E向陡倾斜断裂构造:该构造其特征与NW向陡倾斜断裂相似,如大方山金矿床N E向陡倾斜矿脉㊂3.2㊀成矿规律(1)本区矿床主要分布于太华群地层中,在太华群和熊耳群不整合面附近是成矿的有利部位㊂已发现的矿点主要分布在太华群地层中,在熊耳群地层中只零星分布有安沟金矿㊁范家庄金矿㊁黄野坪金矿等几个矿点,已知的申家窑金矿㊁崤山金矿㊁宽坪银矿㊁寺家沟金矿等崤山地区的主要矿体都分布在太华群地层与熊耳群地层接触带的太华群地层一侧㊂(2)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已知金矿脉赋存于各向断裂构造中㊂东部主要受N E―N N E向的缓倾斜断裂构造控矿,金富集在各脉的东部,紧靠太华群与熊耳群之间的主拆离断层带下盘,具强烈硅化㊁绢英岩化和钾化蚀变,本区的大方山金矿区㊁安沟金矿区和寺家沟―胡沟金矿区均具此种类型矿脉㊂西部主要为NW向的陡倾斜构造破碎带控矿,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为叠加在早期NW-N NW向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断裂硅化蚀变岩带控制(陡倾韧性剪切带控矿),其特征是金矿脉两侧绿泥石片理化发育,局部地段发育赭石化㊂矿脉延伸长㊁厚度大,品位高,伴生有益组分有银等,局部地段含有块状铅锌矿;脉带中局部石英脉卷入糜棱岩化,矿化蚀变带岩石破碎强烈,该类型的矿脉往深部延伸有变厚变大的趋势㊂本区申家窑金矿崤01号金矿脉㊁葫芦峪矿区的主要矿脉具此种类型矿化㊂(3)矿床分布在隐伏岩体附近,其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热动力作用密切相关㊂根据本区1ʒ5万重力和磁测成果可知,本区已知金矿床(崤山金矿㊁申家窑金矿㊁寺家沟金矿等)分布在西张村镇―申家窑―张家河隐伏的中酸性大岩体东侧梯度带附近,反映金矿床赋存于深部中酸性大岩体与元古界和太古宇太华岩群地层接触带附近,金矿床形成与中酸性大岩体有关㊂已发现的后河㊁白石崖㊁龙卧沟和张家河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周边(2k m)均已发现有金银多金属矿的存在,尤其是后河岩体东南部的申家窑金矿和龙卧沟岩体东部的崤山金矿金资源量均达到中型㊂据工作区锆石测年资料[6],龙卧沟岩体形成时代为(128ʃ1)M a,后河岩体年龄为(128ʃ1)M a,白石崖岩体年龄为(135ʃ3)M a,崤山南部后瑶峪岩体和柳关岩体年龄为(131ʃ1)M a和(132ʃ1)M a,均为早白垩世㊂崤山北部柳树沟金矿段石英和方铅矿的A r-A 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4ʃ2.7)M a和(126.9ʃ2.5)M a[9],表明崤山北部存在与龙卧沟等岩体近同时代的A u成矿作用,这与小秦岭和熊耳山地区存在一期与燕山期岩体形成时代相近的内生金属成矿作用一致㊂由此可见,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地区存在一期广泛而强烈的㊁与龙卧沟岩体形成时代相接近的内生金属成矿作用,它们均与该区燕山期花岗岩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且龙卧沟岩体具有较好的A u㊁A g㊁M o和W异常[6],显示了岩体及其隐伏部分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㊂4㊀结论(1)崤山地区的主要容矿构造为不同方向的层间剥离构造,NW向陡倾斜断裂构造,N E向陡倾斜断裂构造㊂(2)崤山地区的成矿规律为成矿主要赋存在太古界太华群中,在太古界太华群和元古界熊耳群不整合面附近时成矿的有利部位;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已知金矿脉赋存于各向断裂构造中;矿床分布在隐伏岩体附近,其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热动力作用密切相关㊂致谢:在项目研究期间得到了中南大学黄满湘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参考文献:[1]㊀朱嘉伟,张天义,侯存顺.崤山地区拆离滑脱构造控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J].矿床地质,2001,20(3):265-270.[2]㊀许谱林,吕古贤,张天义,等.豫西崤山地区伸展拆离构造特征研究[J].矿物学报,2013(增刊2):68-69.[3]㊀陈铁华,赵保军,张天义,等.崤山地区隐伏花岗岩体及其找金前景[J].河南地质,1997,15(1):11-17.[4]㊀李磊,孙卫志,孟宪锋,等.华北陆块南缘崤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㊁S r-N d-P 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647矿产与地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5年㊀报,2013,29(8):2636-2648.[5]㊀卢仁,梁涛,卢欣祥,等.豫西崤山后河岩体L A -I C P -M S 锆石U -P b 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调查与研究,2013,36(4):263-270.[6]㊀卢仁,梁涛,卢欣祥,等.豫西崤山龙卧沟岩体锆石U -P b 年代学㊁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中国地质,2014,41(3):756-768.[7]㊀陈衍景,富士谷.豫西金矿成矿规律[M ].北京:地震出版杜,1992:72-155.[8]㊀陈衍景,富士谷,金持跃.半宽金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 矿物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的启示[J ].矿物学报,1992,12(4):289-298.[9]㊀朱嘉伟,张天义,薛良伟.豫西崤山地区金矿成矿年龄的测定及其意义[J ].地质论评,1999,39(2):418-422.[10]㊀张林,张录星,杨彦峰.崤山地区重磁异常与成矿[J ].矿产与地质,2003,17(增刊1):475-478.[11]㊀冯昂,徐书奎.河南省陕县寺家沟金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 ].科技信息,2010,33:805-806.[12]㊀刘祥龙.豫西崤山地区金矿床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J ].黄金,2011,32(8):22-25.[13]㊀孙卫志,张灯堂,孟宪锋,等.豫西矿集区A u ㊁M o 地球化学块体分布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J ].中国地质,2012,41(3):349-358.[14]㊀黄自力,刘清泉,李永峰,等.河南省大方山-葫芦峪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矿产与地质,2013,27(5):396-402.[15]㊀李健.河南崤山矿集区金矿成矿类型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J ].矿产勘查,2014,5(1):26-31.[16]㊀王宏运,赵苏强,孙红涛,等.葫芦峪金矿区金矿成矿控矿因素及找矿远景[J ].黄金,2013,34(1):20-23.[17]㊀王宏运,赵锡岩,董运如.张家河金矿区拆离断层系统的控矿作用[J ].矿产与地质,2005,19(3):291-293.[18]㊀卢欣祥,尉向东,于在平,等.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J ].矿床地质,2003,22(4):377-385.[19]㊀郭保健,李永峰,王志光,等.熊耳山A u -A g -P b -M o 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J ].地质与勘探,2005,41(5):43-47.[20]㊀王团华,谢桂青,叶安旺,等.豫西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兼论中基性岩墙与金成矿作用关系[J ].地球学报,2009,30(1):27-38.[21]㊀尉向东,卢欣祥,董有.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 ].矿床地质,1998,17(增刊1):817-820.[22]㊀卢欣祥,尉向东,董有,等.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时代[J ].矿床地质,1998,17(增刊1):765-768.[23]㊀卢欣祥,董有,尉向东,等.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的临界-超临界流体[J ].黄金地质,2002,8(3):1-6.[24]㊀卢欣祥,尉向东,董有,等.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特征与地幔流体[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128.[25]㊀邱庆伦,燕长海,陈瑞保,等.小秦岭-熊耳山地区燕山期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J ].地质找矿论丛,2008,23(4):281-286.[26]㊀胡海珠,李毅.豫西熊耳山地区燕山期岩浆作用对金银成矿的制约因素[J ].矿产与地质,2006,20(4/5):427-429.[27]㊀李连涛,徐公权,王爱枝.河南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控矿因素分析[J ].矿产与地质,2009,23(2):152-157.[28]㊀牛树银,侯增谦,孙爱群.地幔成矿物质(流体)的反重力迁移-地幔热柱多级演化成矿作用[J ].地学前缘,2001,8(3):95-101.[29]㊀王志光,崔亳,徐孟罗.华北地块南缘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M ].北京:冶金出版社,1997:135-256.[30]㊀徐书奎,冯昂,陈磊,等.栾川县黄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 ].西北地质,2011,44(2):88-93.O r e -h o s t s t r u c t u r e a n dm e t a l l o g e n i c r e g u l a r i t y o f g o l d (s i l v e r )d e po s i t s i nX i a o s h a na r e a X US h u k u i ,L I U H a i p e n g ,F E N G A n g,G A OS h u a i (N o .1G e o l o g i c a lB r i g a d e o f H e n a nN o n f e r r o u sG e o l o g i c a l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B u r e a u ,Z h e n gz h o u ,H e n a n 45001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S a m e a sX i a o q i n l i n g a n dX i o n g 'e r s h a n i n i t s a d j o i n i n g a r e a ,X i a o s h a n a l s o b e l o n g s t oH u a x i o n g co m -p o s i t e t e r r a n e a t t h e s o u t h e r nm a r gi no fN o r t hC h i n a b l o c k ,a n dh a s t h e s i m i l a r c o n d i t i o n s f o r g o l dm 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H o w e v e r ,X i a o s h a n g o l dd e p o s i t h a s n t a c h i e v e dm a j o r b r e a k t h r o u g h i n i t s p r o s p e c t i n g w o r k s l i k e i t d i d i nX i a o q i n l i n g o n i t sw e s t a n d i nX i o n g 'e r s h a n a r e a o n i t s s o u t h e a s t .T h e a u t h o r c o l l e c t e d a l a r ge a m o u n t of d o c u m e n t s r e l a t e d t o r eg i o n a l g e o l o g y a n d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i nX i a o sh a na r e ai no r d e r t o l e a r n m o r e a b o u t t h em e t a l l o g e n i c r e g u l a r i t y a n d o r e -h o s t s t r u c t u r e i nX i a o s h a n a r e a .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e x i s t i n g ge o -l o g i c a l r e s u l t s ,t h i s p a p e r c o n d u c t e df i e l d s u r v e y a n d a n a l y t i c t e s t i nX i a o s h a n a r e a o nm o r e t h a n t e nd e p o s i t s (m i n e r a l o c c u r r e n c e s )i nS h e n j i a y a o a n d f o u rY a n s h a n i a na c i d i c r o c kb o d i e s i nZ h a ng j i ah e .Wi t h t h eh e l p of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1ʒ50000g r a v i t y s u r v e y a n d 1ʒ50000m a g n e t i c s u r v e y i nX i a o sh a n a r e a ,t h e a u t h o r e l a b o r a -t e do n t h e g e o l o g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h em e t a l l o g e n i c r e g u l a r i t y.I t 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 t h em a i no r e -h o s t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t h e g o l d (s i l v e r )d e p o s i t i nX i a o s h a n a r e a i n c l u d e t h e i n t e r l a y e r f i s s i l e s t r u c t u r e i nv a r i o u s d i r e c t i o n s ,NW -t r e n d i n g h i g h -d i p p i n g f r a c t u r e s a n dN E -t r e n d i n g h i g h -d i p p i n g fr a c t u r e s .K e y Wo r d s :g o l d (s i l v e r )d e p o s i t ,g e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m e t a l l o g e n i c r e g u l a r i t y ,o r e -h o s t s t r u c t u r e ,X i -a o s h a n ,H e n a n747㊀第29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徐书奎等:崤山金(银)矿床容矿构造及成矿规律。
陕西金矿资源类型
陕西金矿资源类型陕西金矿资源有岩金、砂金两类,岩金按矿体产出特征又可分为石英脉型、石英一重晶石脉型、浸染型、蚀变岩型,角砾岩型、底砾岩型、斑岩型、铁帽型等;砂金则全为河流冲积型矿床。
一、岩金(一)石英脉型金矿床1.地质特征石英脉型金矿床是较早被人们认识和开采利用的金矿类型,亦是陕西主要的金矿类型之一。
秦巴区域内均有不同程度产出,但以小秦岭地区产出最集中和著名。
含金石英脉严格受长期活动的断裂构造蚀变带控制,一般长达数十米到数百米,最长可达千米以上,宽几厘米到几十米不等。
在构造的舒缓波状部位往往脉体大,金矿富。
石英脉体由多期次贯入的石英组成,多为单脉,有的地区有复脉。
单脉规模大小不等,金矿体一般产于含金石英脉中,少数由石英脉及其两侧构造蚀变岩联合构成,或单独由构造蚀变岩构成。
矿体规模一般小于脉体规模。
陡脉延深多大于延长,其比例为2:1~4:1,缓脉一般延长大于延深,比例为1:2。
金主要富集在石英一黄铁矿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两个成矿阶段,所以金与硫化物含量呈正比消长关系。
自然金主要赋存于石英、黄铁矿和其他硫化物的裂隙、间隙中,金的成色高。
2.潼关桐峪Q8号脉金矿床桐峪Q8号脉金矿床是一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石品位高,中等规模。
矿床位于潼关县李家乡内,脉带展布东起巡子梁东坡,西至桐峪西梁西侧,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800~1200米,面积约1.64平方公里,其中,含金构造带全长4430米,分为三段,东段长990米,中段长1680米,西段长1760米(见图1—3)。
构造带分布连续,少数地段见分枝复合,膨胀狭缩现象。
共有11个矿体,1、2、3号矿体规模较大,矿体内矿石由40余种矿物组成,金属矿物含量6.48%,以黄铁矿为主,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金的载体矿物主要是黄铁矿,次为黄铜矿、方铅矿。
赋存状态有粒间金、裂隙金、包体金三种。
金的成色在848‰~968.9‰之间,银含量在3.10‰~15.2‰之间。
矿体赋存于太华群大月坪组和板石山组地层中,含金构造带穿切了二套地层,矿化体均集中出现在构造带内的石英脉中,金矿多富集于含金构造带沿走向、倾向方向呈舒展缓波状地带。
陕西省潼关县西潼峪-蒿岔峪金矿区Q1403金矿脉地质特征及原生晕成矿研究
2023年 6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73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陕西省潼关县西潼峪-蒿岔峪金矿区Q1403金矿脉地质特征及原生晕成矿研究杨有龙(宝鸡西北有色七一七总队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0)摘 要:小秦岭成矿带是我国著名的多金属成矿带,也是大型产金基地之一,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矿资源潜力巨大。
但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日益短缺和开发利用程度的急剧下降,导致地表露头矿和已知浅部矿越来越少,找矿工作又面临着新理论,新方法的创新及应用,如今将隐伏(盲)矿床、已知矿床的深部探索及难识别矿床的勘查列为重点工作的对象。
关键词:小秦岭;资源潜力;隐伏(盲)矿床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1-0073-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imary halo mineralization of Q1403 gold vein in Xitongyu-Haochyu Golddeposit, Tonggu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YANG You-long(Baoji Northwest Nonferrous 717 Corps Co. LTD, Baoji 721000, China)Abstract: The Xiaoqinling metallogenic belt is a famous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and one of the large gold producing bases, with superior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uge gold resource potential.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shortage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sharp decline in the degree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resulting in less and less surface outcrop mines and known shallow mines, the prospecting work is faced with th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heories and new methods, and now the hidden (blind) ore deposits, the deep exploration of known ore deposit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difficult to identify ore deposits are listed as the object of key work.Keywords: Xiaoqinling mountains; Resource potential; Concealed (blind) ore deposit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杨有龙,男,生于1988年,学士学位,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野外固体矿产勘查。
河南小池沟金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
黄 金 GOLD
2019年第 1期 /第 40卷
河南小池沟金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
刘征华1,2,罗正传1,3,李田园2,李增辉2,包文童4
(1.河南省有色金属矿产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 3.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4.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大队)
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 NE向、NNE向、 NW 向 3组。NE-NNE向 断 裂 最 为 发 育,已 发 现 20余条。其中,F2、F3、F4、F5、F6、F19规模较大,走向上 呈舒缓波状,具有分支复合、膨大缩小现象,为区内主
1—新太古界太华(岩)群石板沟组 2—燕山晚期花岗岩类 3—矿化蚀变带及编号
摘要:小池沟金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构造中段。通过对该矿床主成矿阶段
形成的蚀变岩型矿石中硫、铅同位素分析,获得矿床硫同位素 δ34S值为 -3.05‰ ~10.93‰,多数
位于陨石硫范围内,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地幔,并有地壳硫加入,反映了地幔硫遭受地壳物质混入后
的硫同 位 素 组 成;铅 同 位 素206Pb/204Pb值 为 17.09~17.53,207Pb/204Pb值 为 15.31~15.61,
收稿日期:2018-10-24;修回日期:2018-12-14 基金项目:河南省国土资源科研项目(豫国土资函〔2017〕237号 -02) 作者简介:刘征华(1968—),男,河南杞县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有色金属勘查与研究;郑州市郑东新区凤栖街河南地矿科技产业园 A座,河南省有
色金属矿产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0016;Email:1049746587@qq.com 通信作者,Email:Luozz1965@126.com,13526502489
小秦岭深部金矿找矿前景武浩东
小秦岭深部金矿找矿前景武浩东发布时间:2021-08-09T02:00:26.72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1期作者:武浩东巩赢徐宇浩[导读] 小秦岭金矿区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富集区之一,据前人研究认为,在已经找到的矿床的深部存在大面积的深部成矿有利地区。
在区内断裂、褶皱等构造发育处是深部找矿的有利靶区。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摘要:小秦岭金矿区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富集区之一,据前人研究认为,在已经找到的矿床的深部存在大面积的深部成矿有利地区。
在区内断裂、褶皱等构造发育处是深部找矿的有利靶区。
可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在已探明矿区下发现新的金矿床。
关键词:小秦岭;金矿;深部找矿位于我国陕西与河南边界的小秦岭金矿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年,自1980年初,该地区的金矿开始大量开发开采。
目前已发现小秦岭地区金矿床160多处,其中大型及大型以上矿床多处,中型矿床,小型矿床数十处。
各矿床累计发现金矿体1200余条(以石英脉型为主),累计黄金储量超过数百万吨[4][5]。
先后建成潼关、文峪、东闯等大中型矿山数十座,年创产值数十亿元,证明了小秦岭地区的勘探潜力[7]。
但目前地表和近地表的浅部金矿勘查程度已经很高,很难获得大的突破,加之秦岭环境与生态保护压力的增加,开展深部找矿成为必然趋势,有待开展深部找矿潜力研究。
1小秦岭成矿地质背景1.1地质构造小秦岭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相接。
有着从太古宙到中-新生代长达30亿年左右的地质演化历史,并经历了太古宙克拉通、古-中元古代初始裂谷系、中生代印支期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俯冲碰撞、中生代燕山期块段推覆与叠置的陆内俯冲等构造演化阶段,其中伴随着一系列的成矿作用,是我国重要的金、钼、铀矿产地之一[8]。
区内构造主要发育太华群复背形及数量众多的多级断裂,太要断裂和巡马道断裂为区域性边界断裂,同时还有广泛分布的脆-韧性断裂[6]。
1.1.1褶皱小秦岭金矿区褶皱隆起带总体形态为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复背形,由轴向近东西的两个背形夹一个向形组成,西起陕西省提峪,东至河南省娘娘山,长约100千米,宽约20千米,自北向南由五里村背形、七树坪向形、老鸦岔主背形、庙沟向形、上杨砦背形等次级褶皱组成[5]。
小秦岭金矿地步质特点及矿床成因[精彩]
小秦岭金矿地步质特点及矿床成因[精彩] 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小秦岭金矿田分布于豫陕交界的河南省灵宝、陕西潼关一带。
东西长100公里以上,南北宽近50公里。
该区采金历史悠久,山上老窿密布,并有石刻为记。
如秦岭金矿金硐岔东蹄子沟石刻记载‘景泰二年六月二十日,凿硐三百余眼’,景泰二年为本1541年,可见当时开采规模就已相当可观了。
小秦岭金矿属含金石英脉型,具有脉数多,规模大、易采、易选、易冶,交通方便等特点。
是我国的重要黄金基地之一。
目前小秦岭金矿田探明储量及产金量都保持良好势头。
1(1 矿田区域地质1(1地层小秦岭金矿田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
为一套中基性火山-沉积建造的变质岩系据岩石类型组合自下而上分为蒲峪组、渙池组、闾家峪组、官音堂组和枪马组。
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蒲峪组:底部出露不全,出露厚度大于心不甘375米,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组成。
焕池组:厚度约700米,以金云透辉大理岩,透闪透辉大理岩大理岩为主,并夹有少量黑云斜长片麻岩。
闾家峪组:厚度大于1700米,以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局部见麻粒岩。
混合岩化较强,形成大量条痕状条带状混合岩和均质混合岩。
观音堂组:厚意600米,由含磁铁石英岩石英岩,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条痕状混合岩等组成,偶有少量大理岩夹层。
枪马峪组:顶部出露不全,厚度不大680米,由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条痕、条带状混合岩组成,局部有麻粒岩。
各组地层中都有含金石英脉赋存,其中以闾家峪组为主,占用85,以上。
11.2 构造小秦岭金矿田构造格局由南北两侧区域性断裂及断裂所围限的小秦岭重褶皱所组成。
北界区域性断裂为太要断裂,出露长度75公里,断裂带宽数十至数百米不等,断面北倾,倾角60-70,呈近东西向波状展布。
破碎带内硅化绿泥化绢云母化等热液蚀变现象十分发育。
南界区域性断裂为小河断裂,长75公里,也呈近东西向波状展布,断裂宽度数十米至数百米,断裂南倾倾角50-60,断裂内绿帘石化与磁铁矿细脉等热液蚀变发育。
中国的主要金矿类型
中国的主要金矿类型中国的主要金矿类型来源:一、岩桨一热液金矿床本类金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
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一清源深断裂,郯城一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一海丰深断裂带等。
混合岩化一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落型花岗石。
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
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私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
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一多金属矿化。
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实例: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
同位素年龄1.4亿年。
呈北东一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 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一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
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
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仅极少数分布于自云岩或岩枝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一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一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一6条矿体组成。
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m,最厚5 -10M。
石英脉型金矿床:概念-背景-特征与成因
二里河矿区
孔棺 金铜沟 凉水湾 西坝北侧岩枝
闪长玢岩脉 LA-ICP-MS
英云闪长岩脉
SHRIMP
花岗闪长斑岩脉 LA-ICP-MS
花岗闪长斑岩脉
花岗斑岩脉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凤太矿集区岩体
古迹岩株 东塘子矿区
大沟 花红树坪岩体
西坝岩体
黑云母花岗岩 花岗斑岩脉
闪长岩脉 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石英闪长质包体
造山型金矿 → 造山型特点金矿+花岗质岩石有关的
热液型金矿
一、造山型金矿床与造山旋回
发育在变质地体或造山带中,受构造 控制的后生脉型金矿,它们在时间和空间 上与增生构造有关。从全球范围来看,大 型造山型金成矿省主要出现在各地区主要 增生造山作用过程中,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的特殊之处在于外来地体之间、或外来地 体与先存大陆边缘之间的压扭增生(或斜 向增生)作用。
apart locations
along the
Trans-extensional
fractures at ages
of 120-110 Ma
following
the
trans-
compressional
fractures at ages
of 160 – 135 Ma
西非加纳
晚太古代晚期(27-25亿年)主要造山型金矿床
西澳伊尔冈金矿床
早元古代晚期(21-18亿年)主要造山型金矿床
中亚金矿床
显生宙主要造山型金矿床
古生代造 山型金矿
中生代造 山型金矿
中新生代主要造山型金矿床分布图
世界上储量大于100吨的金矿床
after R. Foster (2002)
“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小秦岭脉状金矿勘查应用效果好
“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小秦岭脉状金矿勘查应用效果好陕西小秦岭金矿床“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及找矿意义张欢欢1,2,陈虹2,白和1,李长寿1,董红毅1,刘晓龙11 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导读:众所周知,叶天竺等创立的勘查区“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在全国整装勘查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果。
寻找脉状金矿床难度大,特别需要相关理论指导。
张欢欢等运用“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在以石英脉型为主小秦岭金矿田通过开展构造—蚀变专项填图、典型矿床解剖等工作,重点研究了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的特征标志;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圈定了13处找矿靶区,其中两处找矿靶区经工程验证见到工业矿体,预测效果良好。
本文成果为“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指导找矿提供了实践案例。
内容提纲0 前言1 成矿地质体2 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3 成矿作用的特征标志4 “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模型5 找矿预测与钻探验证6 结论及成果意义0 前言1.1 研究现状小秦岭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秦岭造山带北部,是豫陕小秦岭贵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印支期秦岭造山带与华北地台全面碰撞以来,形成了一大批金矿床、矿化点。
经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现含金石英脉1200余条,其中陕西境内600余条,累计探明金工业储量400余吨,先后建设了潼关西潼峪金矿、东桐峪金矿、华阴蒲峪金矿、洛南陈耳金矿等矿山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然而数十年的大规模强力开发,矿区浅部资源已趋于枯竭,许多矿山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为了摆脱困难局面,区内矿山和地勘单位都加强了矿田中深部找矿工作,期望通过开展中深部找矿获得重大突破,延长矿山企业服务年限。
对于该区金矿成矿模型,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胡正国等最早提出了“变形—变质”的热动力成矿模式,强调了地质构造环境和地球动力学条件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河南省小秦岭桥上寨秦南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2 小秦岭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1.2.1 勘查历史及研究现状 (1)1.2.2 存在的问题 (3)1.3 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4)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 (5)2.1 地层 (6)2.2 构造 (6)2.2.1 褶皱 (7)2.2.2 断裂 (8)2.4 岩浆岩 (9)第三章矿区地质 (10)3.1 桥上寨矿区 (10)3.1.1 地层 (10)3.1.2 构造 (11)3.1.3 岩浆岩 (12)3.2 秦南矿区 (13)3.2.1 地层 (14)3.2.2 构造 (15)3.2.3 岩浆岩 (16)第四章矿床地质特征 (18)4.1 矿体特征 (18)4.1.1 桥上寨金矿 (18)4.1.2 秦南金矿 (19)4.1.3 矿体特征对比 (20)4.2 矿石特征 (22)4.2.1 矿石类型 (22)4.2.2 矿石矿物特征 (23)4.2.3 矿石结构构造 (25)4.3 围岩蚀变 (29)4.4金的赋存特征 (31)4.4.1 金的赋存状态 (31)4.4.2 金的富集规律 (31)4.5 成矿期和成矿阶段 (32)第五章流体包裹体特征 (35)5.1 流体包裹体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35)5.1.1 流体包裹体形态特征 (35)5.1.2 流体包裹体相态特征 (35)5.1.3 流体包裹体分布类型及成因分类 (36)5.2 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学研究 (38)5.2.1 均一法测定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39)5.2.2 冷冻法测定流体包裹体盐度 (40)5.2.3 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密度计算 (41)第六章成矿作用浅析 (46)6.1 成矿时代 (46)6.2 成矿物质来源 (46)6.2.1 硫同位素 (46)6.2.2 铅同位素 (47)6.3 成矿流体的演化 (48)6.3.1 成矿流体的特征 (48)6.3.2 成矿流体的来源 (50)6.3.3 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 (53)6.4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 (54)6.4.1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54)6.4.2 成矿模式 (55)第七章主要认识及存在问题 (56)7.1 主要认识 (56)7.2 存在的问题 (56)致谢 (58)参考文献 (59)附表Ⅰ包裹体测温数据 (63)附图Ⅰ小秦岭金矿集区区域地质图附图Ⅱ桥上寨金矿区S130矿脉第07勘探线剖面图附图Ⅲ秦南矿区030号勘探线剖面图第一章前言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小秦岭金矿集区横跨豫、陕两省,主要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境内。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金矿地质资源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一)岩金矿床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
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
(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
(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
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
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
(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
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
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
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
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
岩层含金丰度~×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
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
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
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
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
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10-9。
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围岩硫δ34S为‰。
二者相近,硫源相同。
④小秦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石英脉型金矿床铅及硫同位素研究提要小秦岭地区文峪和东闯金矿床均是华北地台南缘的大型金矿床,金和金(铅)矿化主要在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层内呈脉状产出,并且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具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
文章对文峪金矿床,东闯金(铅)矿床、花岗岩类侵人岩和变质岩地层的硫和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不同地质体的硫和铅同位素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花岗岩体起原于太古宙变质岩的重熔和岩浆结晶分异作用。
金的成矿作用发生在中生代燕山期。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类侵人岩,岩浆热流体对太古宙变质岩地层的淋滤作用亦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
主题词小秦岭文峪金矿床东闯(铅)矿床硫和铅同位素矿床成因小秦岭金矿田位于豫陕交界处的灵宝和渔关一带,是我国第二大岩金产地,其年产量仅次于胶东金矿田。
在平面上小秦岭金矿田呈东西向延长的眼球状,东西长约40~60 km,南北宽约6~8 km,分布面积约500 km2(图1)。
尽管本区黄金开采历史可迫朔至1451年,但是较系统的黄金地质科研和找矿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迄今为止,已发现各种规模的含金石英脉约1000余条,探明金矿床40余处,其中特大型金矿床2处(文峪和东闯),大、中型矿床多处(如四范沟、金确岔、东桐峪、大湖、竹峪、抢马峪、和尚峪、樊家岔和金渠沟等),累计探明黄金储量约500 t。
关于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因,目前主要存在2种认识: 一石英脉型金矿床为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王享治,1987;栾世伟等,1990;周作侠等、1993;黎世美等,1996);二,石英脉型金矿床是区域变质或变形作用的产物(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1989;胡正国等,1994;沈保丰等,1994)。
尽管众多学者在金矿床形成过程、物质来源和成矿时代上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均认为深人细致的同位素地质研究将有助于揭开本区金矿床成因之谜。
为了深人探讨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因,进面为该区隐伏金矿床找矿勘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对文峪金矿床和东闯金(铅)矿床含矿石英脉、斜长角闪岩、斜长片麻岩和花岗岩类进行了系统的硫、铅同位素侧定,结合岩(矿)石岩〔矿)相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详细讨论了文峪与东闯矿床的成矿物质来原和演化历史,旨在建立小秦岭地区金矿床成矿模式和确定隐伏金矿床找矿勘查方向。
1地质背景小秦岭金矿田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隆起区、传统构造地质学将其划为“华北地台西南缘豫西断隆华文台拱”,习称“小秦岭复背斜”。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河南省地质矿产局,1989;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
根据岩性组合和构造特征,太华群自下而上大体可划分为5个岩组,即蒲峪组、焕池峪组、闾家峪组、观音堂组和抢马峪组,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蒲峪组为本区出据的最古老的岩性单元,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组成,厚度约为375。
该组之上为焕池峪组,主要由金云母一透辉石大理岩、透闪石一透辉石大理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组成,厚约375 m。
闾家峪组是本区最重要的金矿床容矿围岩,其内产出的含金石英脉多达750条。
主要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条带状和均质混合岩,局部地段见有麻粒岩和大理岩夹层,厚约1700m。
闾家峪组之上为观音堂组、其主要岩性为磁铁石英岩、石英岩、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囚片麻岩和条痕状混合岩,厚约约600m,太华群最上部的岩层为抢马峪组.主要由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条带状混合岩组成,局部地段见有麻粒岩,岩层总厚度约为680m。
太华群变质岩全岩铷一锶和锆石铀一铅同位素年龄值主要分布在2000-2500 Ma(沈保丰等,1994;罗镇宽,2000).反映了其复杂的演化过程。
研究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形迹复杂,其中小秦岭复背斜和矿田南北侧断裂构造是金矿化带和金矿床的重要控矿构造(图1)。
小秦岭复背斜主要由3个近东西向的背、向斜所构成.从南到北依次为:老鸦岔背斜、七星坪一雷家坡向斜和理村背斜,含金石英脉大多沿上述背、向斜的轴部产出,其空间展布形态受轴部东西向断裂构造的控制。
小秦岭金矿田南北两侧断裂构造发育,并且以切割深和活动历史长为特点。
北界断裂为太要-故县-阳平断裂,东西长约105 km.其东侧为渭河地堑东延部分:南界断裂为寻马道-小河-朱阳断裂.东西长约175 km,其南侧为元古宙褶皱带,出露有蓟县系和晚白垩世沉积岩〔物)〔王亨治,1987;罗镇宽,2000 ) 。
小秦岭金矿田范围内各种规模和不同类型的侵入岩分布广泛,其中出露面积最大和常见的岩体主要为元古宙二长花岗岩和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
中元古代桂家峪角闪二长花岗岩、小河花岗岩和石母峪二长花岗岩主要出露于金矿田的南部地区,呈岩基(或岩株)状产出,其同位索年龄值分别为(1642士30) Ma(全岩Rb-Sr等时线法)、(1748土25)Ma(锆石U-Pb法)和(1563士15)Ma(锆石U-Pb法)(王亨治,19 8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1997;罗镇宽,2000)。
小秦岭金矿田内最为发育的侵入岩是燕山期花岗岩类,从东至西依次为娘娘山、文峪和华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其出露面积分别为33㎞2、65km2和130km2,并且具有极为相似的矿物组合和化学成分(黎世美等,1996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 1989;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1997 ) 。
娘娘山、文峪和华山三个岩体的全岩R 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5士4) Ma,(179士6) Ma和(166 ±51Ma)。
黑云母和正长石的40Ar-39 Ar或K-Ar年龄值分别为102-104 Ma、165-172Ma和85-124 Ma(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997)4城地球化学调查结果表明,矿田范圈内的金矿床(点)和异常区(或点)严格围绕文峪和娘娘山岩体分布,并且具有一定的分带特征,暗示了燕山期花岗岩类岩浆活动与金矿化的关系。
2矿床地质特征已在小秦岭金矿田发现了含金石英脉1500余条,其中长度大于200m的脉体约占总数的1/4,长度大于1000m的脉体有45条,最长者(如505号和60号脉)可达4200 m(王李治,1987。
黎世美等,1996;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198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1997)。
脉体厚度变化较大,一般0.3一2m,最厚者达7.7 m,延深一般为100一500m,最深可达810m。
从空间分布上看,含金石英脉多沿背斜轴部呈单脉产出,容矿围岩为太古宙太华群闾家峪组斜长角闪岩和斜长片麻岩,矿脉的展布形态和规模受局部韧一脆性断裂构造控制。
野外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探结果表明,具有工业价值的含金石英脉多集中分布在杨寨峪一文峪一带,其次为大湖峪一灵湖地区,少量在矿田中部的金集地区产出。
根据硫化物的种类和含量,含金石英脉大体可划分为两类,即黄铁矿型和多金属硫化物型。
尽管前者约占全部含金脉体数量的80%,但大型和特大型金矿床多由多金属硫化物型含金石英脉组成,文峪和东闯金矿床即是最典型的实例。
2.1文峪金矿床文峪金矿床地处小秦岭金矿田中部。
文峪岩体南侧约5.5 km处,矿床由一系列含金石英脉组成,容矿围岩为太古宙太华群斜长角闪岩( Jiang, 2004 ) 。
迄今为止,在文峪金矿区共发现和圈定含金石英脉40条。
其中505,512和530号矿体规模最大,并且具重要工业意义。
505号脉东西(局部地段为NW6O或NE)长约4200m〔见图2A1,南倾,倾角44一55,矿脉厚约4.2-8m,垂向延深400m。
512和530号脉东西延伸长度分别为4000m和1600 m,厚度为0.1-4m。
其倾向和倾角与505号脉相类似。
详细的钻探结果表明,文峪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主要呈单脉产出。
局部地段膨胀、收缩、分支和复合特征明显。
富矿体多在走向或倾向发生变化的扩张处产出。
矿体形态一般呈脉状、透镜状和豆荚状。
根据金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和矿脉穿切关系。
含金脉体大体可划分为3种类型(黎世美等,1997;jiang,2000)贫金石英一黄铁矿脉,主要由乳白色块状石英(94 %)和粗粒自形黄铁矿(5%)组成,局部地段见有少量磁铁矿和黑钨矿;②富金多金属硫化物一石英脉,主要由烟灰色他形石英( 44%--50%)、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50 % -60%)组成,金主要与黄铜矿和黄铁矿中的方铅矿包裹体伴生;③贫金碳酸盐一石英脉,主要由方解石(或白云石)(80%-90 %)、细粒石英(10%一20 %)和细粒他形黄铁矿(1%)组成。
一般来讲,多金属硫化物一石英脉是最重要的含金脉体,而①和③类脉体的金含量相对较低。
金大多呈自然金形式产出,少部分为银金矿。
局部地段见有含金碲化物。
一般来讲,自然金含有10%左右的银。
银金矿含有70%的金,含金碲化物组分主要为30%的金、7%的银和63%的碲。
详细的矿物学研究还揭示出金矿石中大约有90%的自然金和银金矿在黄铁矿中呈细微粒包体或裂隙充填物产出.少量分布在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石英内。
金品位与硫化物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一般来讲。
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黄铁矿的含金量最高。
达76 ×10-6,石英-黄铁矿脉中的黄铁矿含金13 ×10-6,而碳酸盐一石英脉中黄铁矿的金含量仅有4,暗示了含金流体演化的阶段性,含金脉体旁侧的热液蚀变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黑云母化、钾长石化和绿泥石化,其中黄铁绢英岩化分布广泛。
并且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图2A)。
2.2东闯金(铅)矿床东闯金(铅)矿床位于文峪金矿床东侧2km处,矿床由一系列含金(铅)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所组成,容矿围岩为太古宙太华群花岗质片麻岩(斜长片麻岩)(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1997)。
迄今为止,在东闯矿区共发现含金多金属硫化物一石英脉20余条,其中以507号、504号、50 3号.505号,501号、502号和540号脉体规模较大,并且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
目前,从这7条矿脉中共探明黄金储量75t,铅31万吨和银376t,矿石的平均品位分别为金4g/t,铅4%和银70g/t .507号脉是东闯地区规模最大的含金(铅)矿脉,其金属含量约占该矿区总储量的72%。
这条矿脉长约5000m,厚1-3 m,最厚约为13m,矿脉走向265°一250°,局部354°,总体为275°,大多数脉体南倾,倾角25°-65°,最大斜深1500m,507、505、504和501号脉的长度大于2000m,540、502和503号脉体长度较小,但也都在1000 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