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化研究4)

合集下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19年第9号——废止林业行业标准汇总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19年第9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19年第9号——废止林业行业标准汇总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19年第9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19年第9号——废止林业行业标准汇总表正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19年第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林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经研究,我局决定废止《速生丰产用材林检验方法》等30项林业行业标准(汇总表见附件)。

特此公告。

附件:废止林业行业标准汇总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3月15日附件废止林业行业标准汇总表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LY/T 1078-1992速生丰产用材林检验方法2LY/T 1384-2007杉木速生丰产用材林3LY/T 1385-1999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速生丰产林4LY/T 1435-1999红松速生丰产林5LY/T 1495-1999杨树人工速生丰产用材林6LY/T 1496-2009马尾松速生丰产林7LY/T 1527-1999水杉速生丰产用材林8LY/T 1559-1999红皮云杉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9LY/T 1560-1999低产用材林改造技术规程10LY/T 1572-2000东北、内蒙古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11LY/T 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12LY/T 1629-2005红松果林丰产技术规程13LY/T 1630-2005樟子松速生丰产商品林14LY/T 1647-2005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导则15LY/T 1648-2005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16LY/T 1676-2006燕山低山丘陵围山转造林技术规程17LY/T 1682-2006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规程18LY/T 1706-2007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19LY/T 1714-2007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20LY/T 1715-2007中国森林认证产销监管链21LY/T 1716-2007杨树栽培技术规程22LY/T 1731-2008桉树纸浆原料林造林技术规程23LY/T 1746-2008荒漠绿洲区天然林保护技术规程24LY/T 1775-2008桉树速生丰产林生产技术规程25LY/T 1844-2009人工造林质量评价指标26LY/T 1896-2010南方型杨树纤维用材林造林技术规程27LY/T 1898-2010天然次生低产低效林改培技术规程28LY/T 2029-2012北方引水灌溉区冬贮苗等水造林技术规程29LY/T 2207-2013四倍体泡桐丰产栽培技术规程30LY/T 2310-2014麻栎育苗和造林技术规程——结束——。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思考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思考
参考文献
f 训芳 , 国, l 惆 谢保 范志超. 林业法 学 . 北京: 中
国林 业 出版 社 ,0 5 20.
『周生 贤. 科 学发展观 , 2 1 坚持 正确处理林业发展 中的几个重要 关 系 中国发展 ,042. 田. 20() 导向 , 安稳镇畜牧 业的特 色产业 , 是 也是安稳镇 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我们应该改变陈旧的思 想, 大力发展我镇养羊业 , 国家和人 民谋 8 2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参考文献
香 味美的 “ 安稳绿 色羊 肉汤 锅”镇政府 应组织 , 申请注册和申报专利, 切实进行保护, 认真组织 广大羊 肉食 品经 营户 ,深入调查研究 ,总结 经 验, 大胆开拓创新 , 高烹调技 术和服 务质量 , 提 借船 出海 , 大规模 , 扩 拓宽服务 范 围 , 安稳特 把 色汤锅 品牌做大做强。 3 严抓 治安工作 3
QQ ! Q:
C ia N w e h oo is n rd c" h n e T c n lge d P o u t a
农 林 工 程
森林 资源 保护 与管理 的思考
周 东 柏
( 大兴安岭技工学校 , 辽宁 加格达奇 15 0 ) 6 0 0
摘 要 : 环 境和 生态 问题 已成为全 球 关心 的热 点 。发展 林 业是环 境建设 的首要 任务 , 林绿 化 是保 护环 境和 改善 生 态环境 的重 当前 造
培 1充分认识做好森林 资源保护工作 的重要 建设具有 比较优势 和特色 的种 苗花卉 市场 , 育新 的林业经济增长J 。三是大力发展名 、 、 特 新经济 林产业 , 极推广 优 良品种 , 积 推进 规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 、 发展的物质 基础 。 没 优 、 规范化经营管理及标准化生产 , 不断提 高 有森林资源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就不是 模 化 、 创名优绿色 品牌产 品 , 又好又快发展的林业 。 现代林业建设 , 第一要义 产 品质量和市场 占有率 , 是就是保护 、 发展森林资源 , 森林总量 和提 提 高商 品附加值 。 增加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 制定 重点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 带动发展林 高森林 质量 , 充分实现和提升林业 的三大功能 , 优 惠政 策 , 人与 自 然和谐 , 建设生态文明的 目标 。因此 , 保 副产品精深加工业 ,延长产业链 ,实现多次增 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始终是林业工作 的核心 和重 值 ,提 高综合 利用率 , 增加林 副产品的有效供 给, 减轻生态建设压力 。 五是培育林业后续 产业 点, 是林业一切工作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2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开发 , 重视 引导农 民开展林 药 、 林草 、 特等林 林 发展森林野生食品采集业 , 使 是在平原农区实施高标准农 田林 网绿化 下高效 复合经营 , 工程 , 提高农 田防护功能和抵御 自 然灾 害的能 森林发挥 最大效 能。 4建设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 系,强化森 力; 二是突 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 , 使坡耕地 的水 土流失得到遏制。 落实和兑 现补偿政策 , 加大造 林 资源管理 首先,要不断完善和建立资源管理法规体 林 地管理 、 管护投 入 , 建立健全 管护 队伍 , 调整 结构 和开发特色产业 ,解决退耕农 民的长远生 系, 通过立法、 完善法规, 做到以法治林。其次, 计 问题 ; 三是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 程 , 视集 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完善林政稽查队 重 体林 的管护 , 过公 益林建设 、 山育林 、 通 封 飞播 伍 和木材检查站的规范执法 ,改善护林 队伍办 造林 等措施 , 进一步保护 、 恢复和发展 天然林资 公条件 。同时建立林地林权 、 森林资源 、 退耕还 源。同时, 开展多种经营 , 开发新产业 , 妥善安置 林 档案为主要 内容 的森林资源林政信息管理 系 加强资源监测 , 逐步实现森林资源林政管理 富余 职工, 维护林 区稳定 。 四是高度重视野生动 统 , 物保护及 自然保护区工程建 设 , 固提 高现有 的现代化 、 巩 数字化 , 提高森林 资源管理的决策水 自然保护区管理水 平 , 切实保护好各地 的野生 平。 三 , 第 要严格森林资源限额 管理 , 严格“ 三总 控 积极 动植物 资源 、 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五是实施 量” 制。第 四 , 开展林 政执法检查和林 区 强化管理措施 , 制止毁林开 坚决 湿地 保护工程 , 对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 的基 综 合治理工作 , 乱砍滥伐、 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 , 确保森林 础上 , 通过湿地 保护 、 等措 施 , 保 护湿 荒、 恢复 有效 地资 源。六是实施村庄绿化和坡塬丘陵 困难地 资源安全。 第五, 提高森林火灾预防、 扑救能力, 区林业 富民工程 ,积极发挥林业在社会 主义新 努力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实现森林防火工 作 的科学 化 、 化 、 法制 规范化 、 标准化 、 专业化 。 农村建 设的重要作用 , 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3加快建 没高效林业产业, 实现兴林富民 第 六 ,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认真实行 在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中 , 林业具有 重要 “ 预防为 主 , 学防 控、 科 依法治 理 、 促进健 康” 的 综合 生物 、 因、 工 、 基 人 物 作用 , 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很大 。 一定 方针 , 协调运 用营林 、 要处 理好兴林 与富民的关 系,处理好生 态与产 理 和化学等防治措施 ,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洽贯 业 的关 系 , 发展林业和林农致富紧密结 合起 穿于林 业生产全过程 ,着力促进森防工作 由重 把 由治标 向治本转变 , 由 来, 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防治向重预防战略转变 , 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 益紧密结合起来 ,在改善 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 ,由以化学防治为主 生态 的同时 。 促进农 民增收 ,促进农村 经济发 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 。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 展 。一是要 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森林 旅游 林 自身抗御林业有害生物功能 ,提高预防和消 业。 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 , 加大对现有森林 灭林 业有害生物的能力 。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 旅游 景观的整合 , 形成森林旅游文化特 色 , 不断 测预警体 系 、 检疫御 灾体系 、 防治减灾 体系 、 应 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 努力增加经济收人, 逐步 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建设 。 发展壮大森林旅游业。 二是实施种苗工程, 发展 5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林 木种苗花卉产业。 对已建 成的现有苗 圃, 积极 全面贯彻 实施 《 国家林业 科技 “ 十一五 ” 和 引导 , 通过机制创新和改革, 使其成为面向市 中长期规划》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林 , 场、 规范有序、 集约经营、 富有活力的林木种苗 业发展实际的科技体制, 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 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科技队伍 , 花卉产业基 地 , 带动种苗生 产 、 销售产 业发 展 , 成果产业化,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6.25•【文号】林行发[2009]156号•【施行日期】2009.06.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林行发〔2009〕1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林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林业安全生产基础,提高林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升林业安全生产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印发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委〔2009〕4号)精神,在深入开展林业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以下简称“三项行动”)的同时,全面加强林业安全生产“法治体制机制建设”、“保障能力建设”和“监管队伍建设”(以下简称“三项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年”的总体部署,通过全面开展林业安全生产“三项建设”,达成如下目标:建立健全林业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构建林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林业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加强林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推进林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与科技进步,提高安全水平和事故预防与应对能力;加强林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基层林业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提高林业安全生产队伍整体素质;为实现林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有力的法制体制机制保障和技术能力保障,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三项建设”重点内容(一)林业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1.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标准化原理与林业标准实施基本策略研究综述

标准化原理与林业标准实施基本策略研究综述

标准化原理与林业标准实施基本策略研究综述摘要首先对标准化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综合性论述,然后依据标准化基本原理和林业标准化原理,论述了林业标准实施基本策略,分析了我国林业标准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林业标准化组织建设、体系建设、宣传、项目管理和标准化监督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林业;标准化;原理;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 s7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178-031 标准化原理研究综述1.1 国外标准化原理研究概况系统地开展标准化原理的研究,始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52年成立标准化原理委员会(aco)。

标准化原理研究较为突出的有英国的桑德斯和日本的松浦四郎。

桑德斯的七项原理:英国标准化专家t.r.b.桑德斯在1972年出版的《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认真总结了标准化活动过程,提出了关于简化、协商一致、稳定性、有序性、可检测检验、分级以及标准的制修订与复审等方面内容的七项原理。

松浦四郎的十九项原则:松浦四郎在1972年出版的《工业标准化原理》一书中,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标准化活动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有关简化、超前预防、协商一致、统一性、稳定性、标准化效益与分析等内容的十九项原则。

1.2 我国标准化原理研究概况陈文祥20世纪80年代在《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中提出了标准化管理中应实施优化原则(包括功能结构优化和参数系列优化)、动态原则、超前原则、系统原则、反馈原则、宏观控制和微观自由结合原则。

王征在1981年发表的《标准化基础概论》中提出了五项标准化基本原理,即统一原理、简化原理、互换性原理、协调原理、阶梯原理。

常捷在1982年提出了标准化“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八字”原理。

洪生伟总结出标准化活动八项原则,即超前预防原则、系统优化原则、协商一致原则、统一有度原则、动变有序原则、互换兼容原则、阶梯发展原则、滞阻即废原则。

1982年,李春田在《标准化概论》中提出“简化、统一、协调、最优化”四项原理;在1987年4月又在《标准化概论》(修订本)中提出了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控制原理四项标准系统的管理原则。

推进林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现代化的

推进林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现代化的

探索与创推进林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程雨萌(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摘要:林草科技创新平台是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阐述了林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和成效,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从推动重大平台建设、完善平台体系构建、整合资源多元支持、提升科技影响力度、夯实人才培养成效等方面推进林草科技平台体系现代化的建设举措。

关键词:林草科技创新平台现代化平台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7(a)-0239-04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System——A Case Study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HENG Yume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Th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 industry.Tak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forest and gra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ability,and realiz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 and grass cause,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outstanding problems.The construc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system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platforms,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 system,integrating multiple support of resources,enhancing the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consolid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training.Key Words: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Modernization;Platform construc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南针,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全新境界[1]。

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2012年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申报指南为加强林业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林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工作,2012年林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将以林业产业标准化示范建设为重点,本着稳定数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原则组织申报工作。

一、申报原则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2012年林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申报工作,申报数量不超过1项。

在组织项目申报时,围绕林业产业发展,促进集体林权改革,推动林农致富,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

(一)重点开展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促进林区发展、林农致富,增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二)示范区域基础设施较好,经济林主产区或发展潜力巨大的新产区,核心示范区面积不少于2000亩。

(三)示范区当地政府重视林业标准化和经济林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示范依托单位基础条件较好,重点扶持和引导林业龙头企业、林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者经济林种植大户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标准化示范效益。

二、建设内容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主要开展林业标准的实施、示范、培训,规范管理,强化生态建设和林产品质量控制。

(一)集成完善示范产品标准体系。

示范区建设围绕示范产品,依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完善各环节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建立全过程生产控制技术规范,并将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集成转化为通俗易懂、好操作、真管用的实施手册。

(二)建设核心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基地。

核心示范区界限明确,集中成片,每个核心示范区应达到一定的规模。

示范区中建立良种繁育标准化示范基地、丰产栽培示范基地、经济林林果初加工示范区基地等。

每个示范区从种苗选育、林地整理、苗木栽植、病虫害防治、树木管护、林果采集,以及质量安全监测、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实施标准化。

(三)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

示范区对示范产品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开展林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知识宣传。

(四)示范总结推广。

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或示范项目完成,结合示范实际,开展标准化示范经验总结推广,做到树立一个示范区,培训一批骨干,带动一片林户,提高示范效益。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

专业类专业专业名称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工种)设施农业栽培5-01-01-01农艺工设施作物病虫害防治5-01-01-04农作物植保工5-01-02-01农业实验工农作物生产经营5-01-01-01农艺工经济作物生产经营5-01-01-03作物种子繁育工作物资源综合利用5-01-01-04农作物植保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5-01-02-01农业实验工5-01-02-02农情测报员X2-03-01-02肥料配方师☆观光农业生产及开发5-01-01-01农艺工观赏作物栽培5-01-03-01蔬菜园艺工农业观赏区域规划与建设5-01-03-02花卉园艺工观光农业园区导游2-03-02-00植物保护技术人员☆2-03-03-00园艺技术人员☆循环农业规划与设计5-99-02-01沼气生产工循环农业生产技术与工艺5-99-02-02农村节能员农村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5-99-02-03农用太阳能设施工农村新能源利用技术良种繁育5-01-01-01农艺工种子加工检验5-01-01-03作物种子繁育工种子营销与售后服务X5-01-01-05农作物种子加工员4-07-01-04农产品经纪人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5-01-01-04农作物植保工植物病虫害防治5-01-02-02农情测报员植物检疫果树栽培5-01-03-01蔬菜园艺工无公害果品生产5-01-03-04菌类园艺工蔬菜栽培5-01-03-02花卉园艺工有机蔬菜生产5-01-03-03果、茶、桑园艺工花卉栽培4-04-02-04插花员鲜切花生产食用菌栽培设施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有机茶叶生产与茶园管理5-01-06-03茶叶加工工茶叶加工5-01-03-03果、茶、桑园艺工茶叶品质检验6-26-01-38评茶员茶叶经营与营销4-07-01-04农产品经纪人桑苗培育桑树栽培5-01-03-03果、茶、桑园艺工桑蚕饲养4-07-01-04农产品经纪人蚕种繁育中草药引种、栽培与育种5-01-05-01中药材种植员中草药标准化种植4-01-03-03中药购销员中草药销售与管理6-26-01-22中药检验工中药材鉴定与加工无公害棉花育种5-01-06-01棉花加工工棉花收购质量检验6-26-01-37棉花检验员籽棉初加工6-26-01-12纺织纤维检验工棉纤维质量检验6-10-01-01纤维验配工皮棉储运与保管烟草生产6-13-01-02烟叶分级工烟草加工6-13-01-03挂杆复烤工6-13-01-04打叶复烤工6-13-01-05烟叶回潮工6-26-01-11烟草检验工森林培育5-02-01-01林木种苗工苗木生产与经营5-02-01-02造林更新工森林病虫害防治5-02-02-01护林员林政管理5-02-01-04营林实验工森林生态旅游5-02-02-02森林病虫害防治员5-02-01-05营造林工程监理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01 农林牧渔类10100设施农业生产技术01 农林牧渔类10300观光农业经营01 农林牧渔类10200现代农艺技术01 农林牧渔类10500种子生产与经营01 农林牧渔类10400循环农业生产与管理01 农林牧渔类10700果蔬花卉生产技术01 农林牧渔类10600植物保护01 农林牧渔类10900蚕桑生产与经营01 农林牧渔类10800茶叶生产与加工01 农林牧渔类11100棉花加工与检验01 农林牧渔类11000中草药种植01 农林牧渔类11300现代林业技术01 农林牧渔类11200烟草生产与加工12500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环境类与新能31200反应堆及核电厂运行水利类水利类制造类制造类修制造类化工类食品类食品类运输类08 交通卫生类商贸类艺术类艺术类艺术类与健身管理与服务类职业资格证书举例基本继续学习专业举例农艺工高职:设施农业技术农作物植保员本科: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艺工高职:作物生产技术农作物植保员本科: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农艺工高职:观光农业蔬菜园艺工园艺技术本科:园艺高职:农业技术与管理沼气生产工本科:农业经营管理教育农村节能员植物科学与技术农用太阳能设施工 农业资源与环境农艺工高职: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作物种子繁育工本科: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作物种子加工员农产品经纪人(初级)农作物植保员高职:植物保护农情测报员 植物检疫本科:植物保护 农学蔬菜园艺工高职:园艺技术菌类园艺工本科:园艺花卉园艺工果、茶、桑园艺工插花员茶叶加工工高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果、茶、桑园艺工本科:茶学评茶员农产品经纪人(初级)果、茶、桑园艺工高职:蚕桑技术农产品经纪人(初级)本科:蚕学高职:中草药栽培技术本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中药资源与开发棉花加工工高职: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棉花检验员本科:纺织工程纺织纤维检验工高职:烟草栽培技术本科:烟草林木种苗工高职:林业技术 造林更新工本科:林学 护林员年修订)3年3年3年3年3年3年3年3年3年3年3年中药购销员3年3年打叶复烤工3年3年年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电气设备应用与维护年汽车维修电工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船体制造工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年金属热处理工本科:金属材料工程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年年3~4。

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促进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林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的通知》(国发…2012‟9号)有关规定,开展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以下简称“标准化示范企业”)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标准化示范企业,是指经认定的,已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完善标准化体系并有效运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林业企业。

本办法所指林业企业主要包括林木、种苗、花卉、木竹藤及其制品、林产化工产品、林业机械等林产品生产企业。

第三条国家林业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成立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认定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单位组成,负责标准化示范企业认定工作。

认定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设在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负责标准化示范企业认定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认定委员会成立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负责示范企业专家评审工作。

专家委员会由从事林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管理、标准化、质检和认定评价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

第五条标准化示范企业认定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和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

认定工作不向申请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第六条标准化示范企业认定每年一次,有效期三年。

有效期满,被授予单位可再次申请认定,但应在有效期满前六个月提出。

第七条申报企业基本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行政许可的,应取得相应许可。

(二)产品在国内生产并有固定生产场所,有一定生产规模,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申报企业主要产品生产满三年。

(三)产品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对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包装运输等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四)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近三年内产品经国家监督抽查或行业监测抽查没有不合格记录,且未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19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19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1〕119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十六日东莞市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的目标,以现代林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生态宜居东莞为核心,以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重点,完善林业管理体制,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提供更多生态文化产品,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双增目标,打造“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城郊森林化、城乡一体化”的生态格局,推动林业朝着公益化、规模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东莞林业“十一五”回顾“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牢牢把握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以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提高森林生态质量,丰富生态文化内涵,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以重点工程和科技项目作支撑,建设以地带性森林群落恢复为目标、树种结构良好、具有多效益的生态公益林体系;以资源保护为依托,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营建农田林网、红树林等。

“十一五”期间,我市林业建设不仅实现了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预期目标,还为下一个五年规划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继续保持林业良好发展态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林业现状1、森林面积和蓄积现状至2010年底,全市国土总面积246500公顷,林业用地面积60660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58198.2公顷。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10.08•【文号】林科发[2007]204号•【施行日期】2007.10.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林科发〔2007〕2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提高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林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林业,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的具体体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发〔2007〕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7〕57号)和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精神,现就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林产品消费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林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林产品竞争力、发展现代林业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设立标准、技术法规等技术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

山东林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山东林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品。
二、山东林业科技创新的障碍性因素与基本策略
( )山东林业科技创新的障碍 性因素分析 一 1 . 不清晰 , 产权 资源配置效率低 。 一方面表现在林业企 业产权不清 另一方面表现在林业科技创新不能完全 受知识 产权 ( 专利 )制度的保护 。
3实施林业科技 创新人 才战略 知识经济时代 , . 科技 的 竞争实质是人 才的竞争。目前优秀的创新人才 、 科技 型企业 家成 为最缺 少的人才资源。为此 ,在科技体 制改革 、科技创
界林业发达 国家的差距 回顾 山东林 业发 展历史 , 科技进步 发挥 了巨大的推动作
显然 ,实施林业科技创新战略 ,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
力,既是实现林业 可持续发 展、林业 经济增长方式转 变的关 键 ,又是推动 林业 科技 革命 ,实施科 教兴 林的保证 。 ( )新时期 实施林 业标 准化 有利于林 业经 济的快速发 二
1 . 实施林业标 准化 是林 产品 国际 贸易的需要 。一是 动 植物 卫生 检疫措施 协议 对我 国林产 品质量安全提 出 _ 高 r 更 的要求 ■是通过 国际森林 认证体 系要求实施林业标 准化 。
三是 克服 贸 易 技 术 壁 垒 的 需 要 。
极大的改善, 大部分地区林茂粮丰。 林木新品种的不断推出,
示 范推广效应不够显著 林业科技队伍 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
了新的生机和 活力。S 术在林业上的广泛 应用和以转基 3技
工程技术为核心的林业生物技术的异军突起已对森林资源管
理 、林木育种 、森林 培育、灾 害控制 、资源利 用的方式 、方
法和成效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
整体 素质有待提高 。所有这些 , 都迫切需要 我们加快 推进新 的林业科技革命 , 大幅度提高林业科技整体水平 , 小与世 缩

2004年林业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2004年林业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 中、 2 0 年同期相 比, 03 死亡人数 、 伤人次 和轻伤人次 重
四中全会精神, 宣传 贯彻 《 安全生产法> 国务 院 分别上升了 1%、48 和 27 和< 8 1.% .%。其中国有林场
的死亡和轻伤人数增加较多。 木材及竹材采运企业 党中央 、 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 的政策方针和各项部 重伤人数增加较多, 林业系统 的安全生产工作任重 署, 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立林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 道远 , 不能有丝毫松懈。 的和谐关 系。一年来 , 各地紧紧抓住 机遇 。 狠抓落
维普资讯







第 1 卷第 2 9 期
1 安 全 管理 工 作
1 1 加强领导 . .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3 重视预防 . .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预警机制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 的监管力度, 国家林业局党
组站在战略的高度 , 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 目 设立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的决定> 全面落实 。
收稿日期. 0 — 2 2 2 5 1 —9 0
第一作者简介: 徐克生(94 。 18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 16 一) 男, 6 9 现任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宛所( 哈尔滨市南 岗区学府路 34 劳动保护研宛室主任、林业劳动安全> 7 号) < 杂志主蝙。
ma a e n , ae rd c o p biain,e u ain n t iig frs y sa d riain oet f e n g me t sf p o u t n u l t i c o d c t a d r nn , oe t tn adzt ,frs r o a r o i p e e t n wi u rnl xs n rbe rsne . rv n o t c r t e it gpo lmsp e td i h e y i e

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中林业标准化发展对策研究

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中林业标准化发展对策研究
13 促进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 我省是木材 、 木制品及松香等林产品进出 口大省 , 但这些林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的比 率还很低 , 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近年来 , 我省出 口的林产 品中, 包括盆景 、 质包装材 木 料、 木家具等都曾因标准或检验检疫措施而遭遇绿色技术壁垒 ; 国外的人造板 、 林果产品 、 花卉等也大量涌入 我国, 对我省的林产品生产和出 口构成 了严峻的挑战。为此 , 加强林业标准化工作 , 尽快与 国际标准接轨 , 可 有效促进我省林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推动外向型林业的发展 。 14 促 进森林 资源 培育 和特 色林 业发 展 . 广东具有独特的地理 、 气候条件优势 , 建立健全资源培育和特色林业标准体系 , 以标准化提升特色产业 档次 , 以产业化和标准化推进林业品牌化 , 可有效促进森林资源培育和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产品生产的标 准化 、 专业化 、 集约化 、 规模化 , 特色产业发展就能长久 , 才能有生命力, 才能出效益 , 上规模 , 上档次 。只有积 极推进林业产业化 、 品牌化和标准化 , 才能使特色林业发展走上质量效益型的新路子 , 更好地优化产业结构 , 提高竞争力 , 从而促进山区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 , 提高山区林业经济发展水平 , 增加农 民收入 。 15 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 标准来源于技术创新 , 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当前 , 我省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
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是以构建 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和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林业 产业体系为手段 , 来营造 良好环境 , 达到生态 良好 、 环境优美 、 经济繁荣 的目标。林业标准化是 以林业科学技 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运用简化 、 统一 、 协调 、 选优的原理 , 把林业科研成果转化成标准 , 并在林业生产和管理 中加 以实施和监督 , 使生产过程更加规范化 、 系统化 , 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 、 社会 和生态效益 。由此可见, 林 业标准化与林业生态省建设的最终 目 标是相同的, 加强林业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林业生态省建设 目标 的重要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共江苏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04.02.27•【字号】苏发[2004]5号•【施行日期】200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2004年2月27日苏发[2004]5号)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建设绿色江苏的主体。

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江苏,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措施,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我省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全省森林总量偏少、覆盖率较低,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相适应。

为加快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推进绿色江苏建设作出以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立足全省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的实际,紧紧围绕生态省建设和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要求,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构筑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弘扬绿色文化,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

2、目标任务。

实施森林资源倍增计划,到2010年左右,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活立木蓄积量达到8000万立方米以上,全省森林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结构稳定、优质高效的现代林业体系,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31•【字号】湘政办发[2009]112号•【施行日期】2009.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湘政办发[2009]112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林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湖南省林业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发[2009]15号)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南省人民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湘发[2009]16号),设立湖南省林业厅,为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省人民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优化配置林业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责。

加强全省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责。

(三)加强组织指导林业改革和农村林业发展,依法维护农民经营林业的合法权益的职责。

(四)加强制定全省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合理调整林业产业发展布局,促进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的职责。

(五)加强组织指导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负责全省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监督管理。

拟订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起草法规、规章草案并监督实施。

参与拟订有关省级标准和规程并指导实施。

组织开展森林资源、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和荒漠的调查、动态监测和评估,并统一发布相关信息。

承担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工作。

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图 2 林 业 标 准 化 运 行 系 统 结 构
产 品标 准
上述 结 构还 可 以 作 进一 步 的细 分 , 且 对 子 系统 及 子 并
图 3 林 业 标 准 三 维 结 构 23 林 业 标 准 体 系 要 素 .
系统 间的连接 ( 系 ) 关 赋值 , 转换 成集 合或 矩 阵 , 进 一步 的 作
系统 分析 [ 1 _ 。
2 林 业 标 准 体 系简 介
林 业 标 准 的 产 生 与 林 业 生 产 过 程 有 着 十 分 紧 密 的 联
系, 一项 林 业标 准 可 以 简单 地 认 为就 是 某 一个 林 业 生 产 过 程 的要 素化 描述 , 于 复杂 的林 业 生产 过程 , 可 能 是几 个 对 还 林 业标 准 的并集 或 交集 。 因此 , 业标 准体 系 要素 可分 解 成 林 林 业 生产 过 程要 素 、 业 生物 特 性 要 素 、 业投 入 品 要 素 、 林 林
林 业环境 要素 和林 业管理 要 素 5个 方面 。
林业 标准 体 系从 宏观 描绘 出 了林 业标准 化 活动 范 围和
总体 发 展框 架蓝 图 , 够 反映林 业标 准发 展水 平 , 够看 出 能 能 林 业标 准 化 工作 的 努 力方 向和 工作 重 点 , 为安 排标 准 化 工 作提 供主 攻任 务和 依 据 。 同时 , 过林 业标准 体 系框 架蓝 图 通 可 以提 出 需要 制 定 的标 准 种 类和 数 量 , 免 计划 的 重复 性 避
林 业科 学
现 代农 业科 技
21 0 2年 第 5期
我国林业标准化体 系建设现状及对 策
孟 杰
( 安徽省潜山县天柱 山林场 , 安徽潜山 2 6 0 4 30)

黑龙江十一五规划

黑龙江十一五规划

黑龙江“十一五”发展规划一、黑龙江省林业“十五”发展简要回顾(一)林业发展进入历史性转变的新时期 41、确立了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 42、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53、完善了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5(二)主要建设成就 51、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62、林业产业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83、林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得到加强8(三)成功经验和做法121、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林业建设的首位,林业的作用才能及以全面发挥。

122、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林业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133、始终坚持把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34、始终坚持政策领导,利益驱动,吸引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135、依靠科技进步,为林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发展。

146、始终坚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才能,为林业建设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4 (四)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51、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152、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尽合理,森林整体质量不高163、木材供需矛盾加剧,林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174、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175、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186、林业科技支撑有待进一步强化18二.林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18 (一)指导思想18(二)基本原则19(三)规划期限、发展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191、规划期限:192、发展战略目标:203、主要任务21三、总体布局与区域重点建设22(一)西部松嫩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23(二)东部三江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24(三)北部大、小兴安岭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24(四)南部长白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25(五)中部丘陵漫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26四、林业“十一五”规划建设重点27(一)林业生态体系建设27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82、退耕还林工程28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30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315、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356、主要江(河)防护林工程36(二)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371、建设目标及任务372、林区主要产业建设工程38(三)森林经营421、经营任务:422、建设重点:45(四)支撑保障体系建设471、森林保护体系建设472、林业基础建设543、森林资源管理614、营造林和森林培育质量管理635、建立重大林业灾害应急体系636、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637、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及监督检查体系建设688、扩大林业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69(五)“十一五”林业改革的重点691、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692、深化国有林场、苗圃管理体制改革703、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714、实行林业综合执法改革71五、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72(一) 主要投入政策721、建立以公共财政体系为主的林业投入体系722、建立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林业投入体系733、健全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744、“十一五”期间需要调整和完善的政策重点74 (二)保障措施761、广泛宣传,开创全社会办林业的新局面762、落实领导责任制763、落实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774、加强依法治林775、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78一、黑龙江省林业“十五”发展简要回顾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国家的重点林区之一。

浅析森林防火标准化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浅析森林防火标准化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L i n y e s h u i l i一、标准化体系建设1、防火组织体系建设森林防火要在完善的制度约束下进行,建立专项责任小组,来开展日常巡视工作,发现火灾隐患后及时处理。

这一系列工作任务的开展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并将防火任务落实到个人,避免出现因任务落实程度不足造成的森林防火工作难以进行等情况。

针对防火任务开展期间常见的问题,可以在体系建立期间进行完善。

各防火岗位要做好人员的匹配,科学计算换岗间隔时间。

通常防火小组是由6人组成,要求基层人员具备全面的森林防火专业知识,排除一切火灾隐患,如果突然发生火灾事故,防护人员也要具有扑救能力,控制火势不继续蔓延。

2、基础设施建设第一,防火办公室设施建设办公室内使用面积通常要达到200m2,清晰划分不同的办公区域。

日常监管过程中记录的信息资料要严格保管,一旦丢失会影响到后续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

办公室中必备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通讯电话、传真设备、GPS定位系统。

通讯系统接收卫星信号,如果火灾影响范围较大,造成现场线路损坏也不会影响到信号的传出。

日常办公期间保持室内的整洁。

第二,监测中心建设建设检测中心可以更有效的开展火灾防范工作。

建设内容包括林区地形图纸,消防系统分布图纸等方面。

一旦发生了火灾隐患问题可以结合图纸开展消防灭火。

通过监测中心让指挥员准确了解火场地形地物,使指挥中心与火场实现无限连接,达到指挥、决策的信息化,实施科学扑火。

第三,通讯网络建设建立森林消防网络,能够节省信息床底以及资料录入所用时间。

网络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进行验证,森林覆盖密集区域也要保障信号传输正常进行。

第四,嘹望监测网建设嘹望监测网的建立应以嘹望观测地面为主,无线电探测为辅。

在重点林区嘹望观测覆盖率要达到100%。

设置数量可根据地形地势、后勤保障、设施难易程度、森林分布、观测方法、可视距离确定。

火险重点林区可考虑发展红外线遥感探测、微波探测和地波雷达探测技术,以提高火情探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林业标准学4)——林业标准化研究之四张国庆(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 246300)本文主要内容:第一节林业标准体系要素1.林业生产过程要素 2.林业生物特性要素 3.林业投入品要素 4.林业生产环境要素 5.林业管理要素 第二节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1.林业标准体系结构 1.1林业标准体系层次划分1.2林业标准体系结构1.3林业标准体系核心内容2.林业标准化体系结构 3.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3.1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据3.2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策4.林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 第三节林业标准制修订1.我国林业标准分类 1.1林业标准级别1.2林业标准性质1.3林业标准约束力1.4林业标准分类2.林业标准形式 3.林业标准的制修订 3.1林业标准化对象3.2林业标准制修订原则3.3林业标准制修订方法3.4林业标准制修订的程序3.5林业标准的快速制定程序3.6林业标准制定基本步骤林业标准体系属于标准体系中的子体系,林业标准体系从宏观描绘出了林业标准化活动范围和总体发展框架蓝图,能够反映林业标准发展水平,能够看出林业标准化的工作努力方向和工作的重点,为安排标准化工作提供主攻任务和依据。

同时,通过林业标准体系框架蓝图可以提出需要制定的标准种类和数量,避免计划的重复性和盲目性,加快林业标准的制定速度,并不断完善,使林业标准体系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第一节林业标准体系要素林业标准的产生与林业生产过程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项林业标准可以简单地认为就是某一个林业生产过程的要素化描述,对于复杂的林业生产过程,还可能是几个林业标准的并集或交集。

因此,林业标准体系要素,可分解成林业生产过程要素、林业生物特性要素、林业投人品要素、林业环境要素和林业管理要素五个方面。

1.林业生产过程要素 林业生产过程要素主要包括:营林生产技术规程,生物灾害管理规程,林用设施建设技术规程,风沙治理技术规程,野生动物保护技术规程,森林公园建设技术规程,自然保护区建设技术规程,森林防火技术规程,野生动植物繁育技术规程,林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林产品包装和标识标准等。

2.林业生物特性要素 林业生物特性要素主要包括:林木花卉种子质量标准,林木花卉种子繁育(包括组织培养、转基因等)技术规程,野生动植物品种质量标准,野生动植物品种繁育(含转基因)技术规程等。

3.林业投入品要素 林业投入品要素主要包括:林用肥料(化肥、液肥、叶面肥、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林用农药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林用机具产品质量标准、作业技术规程,野生动物饲料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野生动物饲料添加剂产品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林用兽药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森林资源监测设备质量技术标准、操作技术规程等。

4.林业生产环境要素 林业生产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环境、水资源、光热资源、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野生动植物繁育环境要求标准,林区能源建设标准,森林生态环境安全性评价技术标准,森林工业环境安全标准等。

5.林业管理要素 林业管理要素包括:林业基本术语,林业岗位规范,森林生态保护执法规范,林业检验鉴定技术规程,林业资质认证规范,林木材积表,森林资源评估技术规程,森林灾害评价技术规程,森林灾害监测技术规程,森林资源开采(林木采伐及其他野生动植物采挖、猎取)技术规程,林地管理规范等。

第二节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1.林业标准体系结构 1.1林业标准体系层次划分 林业标准体系的层次划分,不同学者所处的领域不同,划分的方法就会出现差异。

一般情况下,根据林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按照林业生产过程,把林业标准化体系划分为四级。

如果林业标准在整个标准体系中所在分类地位为“纲”的话,那么,林业标准“纲”下的四级分别为目、科、属、种,分别对应林业标准的一级标准(专业分类)、二级标准(学科分类)、三级标准和四级标准。

1.2林业标准体系结构 依据林业标准体系的层次划分,我们可以绘出林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依据标准类别,林业标准体系可以分为质量标准、岗位规范、技术规程、基础标准;依据林业工作过程,分为营林标准、森林保护标准,森林工业标准,林业管理标准;依据森林产出产品,可以分为森林环境标准,木材产品标准,森林化工产品标准、森林食品药品标准、林业机械标准。

这种划分不是唯一的,各类别之间的界限不一定是明确的,有的标准可能横跨几个类别。

图4-1 林业标准三维结构1.3林业标准体系核心内容 林业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首先是森林保护技术规程,其次是营林技术技术规程,再次是森林工业标准中的林产品质量标准。

只有森林保护技术规程制定得切合实际,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施起来林农易于接受,那么设定的森林保护目标就会实现,才能保证森林生态安全。

只有营林技术规程制定得科学,简单易行,具有先进性,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稳定与增长,森林资源质量的提高,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为林产品生产提供物质基础。

只有林产品质量标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且与国际标准接轨,才能保证林产品安全,促进林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才能提高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由此可见,这三个标准,是保障生态安全、繁荣生态文化、发展林业产业的基础性标准,是整个林业标准的核心。

林业工作管理标准等则是围绕这三个标准,根据林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林业生产过程中各管理要素和森林生态特性,建立在科学、适用和对现代林业的发展有指导作用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解决林业发展存在的难题。

表4-1 林业标准体系表(示例,根据孙亮修改)表4-1(续1)林业标准体系表(示例,根据孙亮修改)表4-1(续2)林业标准体系表(示例,根据孙亮修改)表4-1(续3)林业标准体系表(示例,根据孙亮修改)本表划分还不科学,不完备,仅供示例。

2.林业标准化体系结构 林业标准化体系包括林业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林业标准体系、制修订体系、实施体系、评价体系、监督体系、科研体系和森林认证体系。

林业标准化体系不是孤立的,在林业标准化过程中,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为依据,同时还要及时反馈林业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主动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林业标准化活动,使得我国林业发展在国际上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及时主动与其他行业标准化活动进行沟通,增加林业标准化协调性;指导地方和企业林业标准化活动,并主动接受各方反馈意见,提高林业标准化水平。

3.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3.1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据 图4-2 林业标准化体系工作流 反馈流 管理流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依据是:①国家法律法规;②林业法律法规;③标准化法律法规;④国家标准;⑤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以及标准化管理经验;⑥其他行业标准和地方、企业标准中可供采用的先进成果;⑦林业标准化过程中的先进成果和经验;⑧国外先进的林业标准化研究成果;⑨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⑩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市场化经济水平与消费动态,国际贸易动向等。

其中①~④为硬性依据,林业标准化活动不得与之抵触。

其他均为软性依据,是提高林业标准化水平的主要渠道。

3.2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策 林业标准化就是以森林保护技术规程、营林技术技术规程、森林工业标准为基础,以产品标准为形式,以林业管理标准为手段,建立完善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辅,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林业标准,满足我国林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做到林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标准可循,使得我国林业发展。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完善我国林业标准体系统筹规划,对林业标准制修订的近期、中期、长期计划统筹规划,逐步完善,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和超前性要求。

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从当前关系到生态安全、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以及涉及到国计民生、人民生命安全林产品的质量标准、林业管理标准制定为重点,分类制定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

在总结我国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的生产实践基础上,积极引进吸收转化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使我国林业发展与国际接轨。

对于林产品标准,包括森林工业产品,要围绕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重视研究采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档次,开发一些质量高、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林产品标准,通过林业标准化协调消费、流通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为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2)由上到下,有序推进,逐步建立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首先,加强国家级和省级林业标准化机构建设,建立常设的标准化制修订、实施与监督机构,负责林业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建立标准化信息管理中心,负责标准化信息发布、咨询与标准化反馈信息处理;建立林业鉴定与评估认证机构,负责林业有关认证、监测、检验、评估与鉴定工作。

其次,加强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林业技术推广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将林业标准化工作纳入林业技术推广和行业行政执法日常林业工作中,使得林业管理工作规范化,林业先进技术得到及时推广。

再次,加强林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农林院校林业类专业中增设林业标准化课程,组织有关农林院校、林业研究院所开展林业标准化科学研究,提高我国林业标准化研究水平和人才队伍的实践能力。

(3)多措并举,循序渐进,逐步推进我国林业标准化工作首先是加强林业标准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林农了解林业标准化,尤其是要通过宣传,强化领导和林业管理工作者林业标准化意识,在林业工作者中普及标准化知识。

其次,将林业标准化工作融入林业日常工作中,尤其是要将各种林业行政执法、林业项目工程建设以及其他行业的涉林项目工程,纳入林业标准化管理,这样不但规范了林业行政执法和林业项目工程管理,提高了林业行政执法水平和林业项目工程建设质量,也促进了林业能力水平的提高,还大大促进了我国林业标准化进程。

再次,加强林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林业标注化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起到林业标准化榜样和带动作用,有利于林业标准的实施;通过林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实施试验,及时发现林业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林业标准的修订,有利于提高林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最后,加强林业鉴定与评估认证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对林业技术等级、林业劳动技能等级、林产品质量等级鉴定认证工作,加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与监察工作,加强林业岗位责任规范实施与监察工作,加强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与监察审计,从制度上规范林业工作,促进我国林业标准化进程,提高我国林业现代化水平。

4.林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 林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包括林业标准的制修订、实施、评价和监督。

林业标准化全过程是在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林业法律法规约束下,结合林业的特点展开的。

(1)林业标准化体系管理机构林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工作,在国务院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指导下,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全国林业标准的宏观管理工作,制定林业标准化管理法规,制定国家林业标准发展规划,开展林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监督地方林业标准实施,对林业标准的质量进行评价,组织开展有关林业鉴定评估认证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