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检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听力检查法PPT幻灯片
![听力检查法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558e1ffcd4d8d15abf234e0c.png)
8
盖莱试验(Gelle test ,GT)鼓膜完整者,
检查镫骨是否活动 方法 记录: (+)阳性 (-) 阴性 耳硬化或听骨链固定者为阴性
9
10
纯音测听
目前唯一能准确反映听敏度(听力损失程度)的行为测 听法。估计听觉损害的程度,对耳聋类型和病变部位 作出初步判断。
气导听阈代表中耳传音功能 骨导听阈代表内耳功能 听阈 足以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 掩蔽(masking process) 平均听阈:将语言频率即500Hz、1000Hz和
气骨导差以低频区明显
13
感音神经性聋
气骨导一致性下降
14
混合性聋
➢气导,骨导听阈皆提高 ➢有气骨导差
15
骨导听力曲线可在1000Hz或2000Hz区呈“V” 形下降,称卡哈切迹(Carhart ’s notch)。
典型卡哈切迹为 阈值提高15dB 左右
16
小结
17
阈上听功能测试(确定病变部位的纯音测
听觉生理
从耳廓、外耳道、中耳、内耳到听中枢的听觉传导 通路上,每个部分都有着特殊的生理意义。
3
音叉试验(tuning fork test)
音叉试验是门诊常用的基本听力检查方法之 一
优点 :器械简单,方法易行,初步鉴别耳聋性
质,可验证电测听结果的正确性
缺点 :不能准确判断听力损失程度 组成: 5个C调倍频程频率音叉
6
韦伯试验(Weber test,WT):又称骨导
偏向试验,系比较两耳骨导听力的强弱。 取振动的音叉柄底置于颅面中线,让患者 比较哪一侧耳听到的声音较响。
韦伯试验: (=)示无偏向,表示听力正常或两耳听力 相等
“ →患耳” 示偏向患耳(或耳聋较重侧), 表示该患耳为传导性聋
盖莱试验(Gelle test ,GT)鼓膜完整者,
检查镫骨是否活动 方法 记录: (+)阳性 (-) 阴性 耳硬化或听骨链固定者为阴性
9
10
纯音测听
目前唯一能准确反映听敏度(听力损失程度)的行为测 听法。估计听觉损害的程度,对耳聋类型和病变部位 作出初步判断。
气导听阈代表中耳传音功能 骨导听阈代表内耳功能 听阈 足以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 掩蔽(masking process) 平均听阈:将语言频率即500Hz、1000Hz和
气骨导差以低频区明显
13
感音神经性聋
气骨导一致性下降
14
混合性聋
➢气导,骨导听阈皆提高 ➢有气骨导差
15
骨导听力曲线可在1000Hz或2000Hz区呈“V” 形下降,称卡哈切迹(Carhart ’s notch)。
典型卡哈切迹为 阈值提高15dB 左右
16
小结
17
阈上听功能测试(确定病变部位的纯音测
听觉生理
从耳廓、外耳道、中耳、内耳到听中枢的听觉传导 通路上,每个部分都有着特殊的生理意义。
3
音叉试验(tuning fork test)
音叉试验是门诊常用的基本听力检查方法之 一
优点 :器械简单,方法易行,初步鉴别耳聋性
质,可验证电测听结果的正确性
缺点 :不能准确判断听力损失程度 组成: 5个C调倍频程频率音叉
6
韦伯试验(Weber test,WT):又称骨导
偏向试验,系比较两耳骨导听力的强弱。 取振动的音叉柄底置于颅面中线,让患者 比较哪一侧耳听到的声音较响。
韦伯试验: (=)示无偏向,表示听力正常或两耳听力 相等
“ →患耳” 示偏向患耳(或耳聋较重侧), 表示该患耳为传导性聋
听力筛查PPT课件
![听力筛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d30bf351e79b896902260a.png)
五官科 吴琴
1
新生儿听力筛查概述 我院听力筛查相关制度 我院听力筛查设备简介
2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 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 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 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 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
3
早期诊断对于先天性听力损伤 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早期干预,使 孩子的语言和智力可以正常成长。
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6.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 7.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 等。
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 0-4分/1min 或 0-6分 /5min; 10.机械通气5天以上; 11.细菌性脑膜炎。
查质量。
6. 贵重仪器妥善保管,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7. 保持筛查室的卫生清洁。 8. 加强安全管理,下班时关好水源电源、门窗
方可离开。 10
1. 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听力筛查工作。 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耳声发射操作规程,
严防差错事故。 3. 经常检查听力专用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情况。 4. 努力学习耳保健专业知识,熟悉掌握听力筛
查方法,熟悉掌握听力分级。 5. 积极做好新生儿听力保健等健康教育和咨询
工作。 6. 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工作。 7. 及时进行报表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11
12
听力计
听力计
13
听力计
听力计
14
耳声发射仪和电耳镜
15
中耳分析仪
16
17
•
.
18
Hale Waihona Puke 人类听力在出生时就已发展完 全。它并不像视觉、运动、智力等 发展采取“渐进式”模式;因此,听力 发展对新生儿健康相当重要。
1
新生儿听力筛查概述 我院听力筛查相关制度 我院听力筛查设备简介
2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 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 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 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 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
3
早期诊断对于先天性听力损伤 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早期干预,使 孩子的语言和智力可以正常成长。
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6.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 7.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 等。
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 0-4分/1min 或 0-6分 /5min; 10.机械通气5天以上; 11.细菌性脑膜炎。
查质量。
6. 贵重仪器妥善保管,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7. 保持筛查室的卫生清洁。 8. 加强安全管理,下班时关好水源电源、门窗
方可离开。 10
1. 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听力筛查工作。 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耳声发射操作规程,
严防差错事故。 3. 经常检查听力专用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情况。 4. 努力学习耳保健专业知识,熟悉掌握听力筛
查方法,熟悉掌握听力分级。 5. 积极做好新生儿听力保健等健康教育和咨询
工作。 6. 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工作。 7. 及时进行报表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11
12
听力计
听力计
13
听力计
听力计
14
耳声发射仪和电耳镜
15
中耳分析仪
16
17
•
.
18
Hale Waihona Puke 人类听力在出生时就已发展完 全。它并不像视觉、运动、智力等 发展采取“渐进式”模式;因此,听力 发展对新生儿健康相当重要。
医学课件:听功能检查
![医学课件:听功能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8fd96c11d0d233d4b14e69e2.png)
音叉试验
音叉试验可 ➢初步判断耳聋 ➢鉴别耳聋性质
为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
➢但不能准确判断听力损失的程度 ➢无法进行前后比较。
(一)Rinne试验 (二)Weber试验 (三)Schwabach试验 (四)Gelle试验
(一)林纳试验(Rinne test, RT)
气骨导比较试验
➢ 目的:比较同侧耳气导和骨导 的长短。
之规定为0dBHL, 包括气导听力零级和骨导听力零级。
(一)纯音听力计
➢通过纯音听阈检查可了解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有无听力障碍? ②听力障碍的性质(传导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③听力障碍的程度?
1. 纯音听力测试法
➢气导听阈测试 ➢骨导听阈测试
(1)纯音气导听阈测试
(pure-tone air-conduction threshold testing)
音叉检查
➢检查者手持叉柄,用叉臂敲击另 一手掌的鱼际肌,使其振动。
➢检查气导(air conduction,AC) 听力:将振动的叉臂置于距受试耳 外耳道口1cm处,两叉臂末端应与 外耳道口在一平面。
➢检查骨导(bone conduction, BC):应将叉柄末端的底部压置 于颅面中线上或乳突部。
➢方法:将鼓气耳镜口置于外耳道内,密闭之。用橡皮球向外耳道内交 替加、减压力,同时将振动音叉的叉柄底部置于鼓窦区。
➢结果:若镫骨活动正常,患者所听之音叉声在由强变弱的过程中尚有 忽强忽弱的不断波动变化,为阳性(+); 无强弱波动感者为阴性(-)。耳硬化或听骨链固定时,本试验为阴 性。
音叉试验 临床应用现状③
(二)韦伯试验(Weber test, WT)
骨导偏向试验
➢目的:比较受试者 两耳的骨导听力。
听力检查PPT医学课件
![听力检查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5fdd423b3567ec102d8a36.png)
.
7
耳鼻喉科· 听力检查
5.常见的客观听力检查方法有哪些? 当主观听力测试结果不足以反映病变部 位或因患者无法积极配合听力师完成主观测 试时,通常可以借助客观听力测试做进一步 诊断。 常见的客观听力检查方法包括: 声导抗 测听、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也称听性 脑干反应)、4OHz听觉相关电位、多频稳态 听觉反应等。
.
4
耳鼻喉科· 听力检查
2.常见的主观听力检查方法有哪些? 主观听力检查是听力测试项目中较为 重要的一项测试环节。但与患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观配合 情况有关。 主观听力测试主要包括纯音测听和言 语测听等。
.
5
耳鼻喉科· 听力检查
3.什么是纯音测听? 纯音测听:通过气导耳机和骨导振子传声, 由此判断人耳在各个频率上所能听到的最轻 的声音。 纯音听力检查是判断听力损失程度及性 质的有效工具。 该检查不仅操作简单,还能比较全面地 反映患者的听力状况
.
6
耳鼻喉科· 听力检查
4.什么是言语测听?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否听懂言语,是判断听 功能状态的主要指标。检查患者能否听懂言语,是 对人类听功能评价的重要检查项目。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言语测听和纯音测听结果 往往会不一致——病人的纯音听力可很好,而言语 测听结果却可以很差。 因此,用言语信号作为声刺激来检查患者的觉 察和识别能力是听力学检查及助听器选配过程中一 项十分重要的测试。
耳鼻喉科· 听力检查
听力检查常用方法
.
1
耳鼻喉科· 听力检查
.
2
耳鼻喉科· 听力检查
当耳朵出现不适感或感觉听力下降 时,医生或听力师通常需要借助听力测 试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听力问题。您知 道听力检查都有哪些?为什么要进行这 些复杂的听力测试吗?查的什么内容?
纯音测听PPT课件
![纯音测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b98a3c650e52ea5418981e.png)
.
35
耳机
气导耳机:宽频耳机,使听力计产生的电信号转
变为声信号 骨导耳机:振动器,把听力计产生的电信号转化 成振动加到骨导耳机上
.
36
测试技术要求
标准听力测试频率为:1000Hz,2000Hz,
4000Hz,8000Hz,500Hz,250Hz,125Hz
如果相邻的倍频程之间听阈差值大于20dB,需 要加测半倍频程 每次给声音时间持续1-2秒,避免韵律给声
很小的声音也要举手 没有声音放下手 听到声音再举手
.
45
测试程序
纯音气导听阈测试
• 佩戴气导耳机
• 确定首先测试耳
• 测试频率顺序(1000Hz,2000Hz,4000Hz, 6000Hz,8000Hz,1000Hz,500Hz,250Hz) • 确定听阈 • 记录并向受试者解释测试结果
.
46
先测试听力较好耳,根据患者的主诉,选择先测
.
48
.
49
听阈是患者在大约50%的时间能感知的最小声强
测得1000 Hz听阈后,按2 000、3 000、4 000、 6 000 、 8 000 、 500 和 250 Hz , 1000 Hz (重复), 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检测。 1000 Hz 重复测试用于 检测患者在熟悉过程后测得的听阈的可重复性
.
55
纯音气导测试耳间衰减级为40dBHL
如何测得听力损失较重耳的准确阈值?
----在测试时,让好耳忙于应付噪声
掩蔽法
.
56
掩 蔽
.
57
关于掩蔽的几个概念
耳间衰减(interaural attenuation IA) 临界频带
35
耳机
气导耳机:宽频耳机,使听力计产生的电信号转
变为声信号 骨导耳机:振动器,把听力计产生的电信号转化 成振动加到骨导耳机上
.
36
测试技术要求
标准听力测试频率为:1000Hz,2000Hz,
4000Hz,8000Hz,500Hz,250Hz,125Hz
如果相邻的倍频程之间听阈差值大于20dB,需 要加测半倍频程 每次给声音时间持续1-2秒,避免韵律给声
很小的声音也要举手 没有声音放下手 听到声音再举手
.
45
测试程序
纯音气导听阈测试
• 佩戴气导耳机
• 确定首先测试耳
• 测试频率顺序(1000Hz,2000Hz,4000Hz, 6000Hz,8000Hz,1000Hz,500Hz,250Hz) • 确定听阈 • 记录并向受试者解释测试结果
.
46
先测试听力较好耳,根据患者的主诉,选择先测
.
48
.
49
听阈是患者在大约50%的时间能感知的最小声强
测得1000 Hz听阈后,按2 000、3 000、4 000、 6 000 、 8 000 、 500 和 250 Hz , 1000 Hz (重复), 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检测。 1000 Hz 重复测试用于 检测患者在熟悉过程后测得的听阈的可重复性
.
55
纯音气导测试耳间衰减级为40dBHL
如何测得听力损失较重耳的准确阈值?
----在测试时,让好耳忙于应付噪声
掩蔽法
.
56
掩 蔽
.
57
关于掩蔽的几个概念
耳间衰减(interaural attenuation IA) 临界频带
听力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听力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8c11751eb91a37f1115ce2.png)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如耳毒药应用监测及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对微 循环影响的监测。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耳声发射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耳声发射
7、职业病的防护
OAE的变化早于纯音测听,可用于噪声性聋的大规模筛查、监测。
8、老年病的研究
耳蜗功能的退化,探讨老年聋的发生、发展机制有实用价值。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ABR在听力学和神经耳科学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总结如下:
1、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查; 2. 器质性和功能性聋的鉴别;
3. 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这是ABR在听力学和神经 耳科学主要应用之一。
I-V波间期>4.5ms, 两耳V波间期潜伏期 差(ILD)≥0.4ms
耳痛、耳鸣、耳漏、耳聋、耳闷、眩晕
主诉“耳部不适”
郑大二附院耳鼻咽喉科
主要内容
哪些患者需要做听力学检查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 听力学检查报告综合分析
郑大二附院耳鼻咽喉科
病例
声音传导的过程
电耳镜
声导抗
耳声发射
ABR、声导抗 40HZ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电耳镜检查
电耳镜检查:
学检测方法,反应耳蜗功能具有频率特异性和较强的敏感性。
信噪比:3dB 信号声大于10dBSPL
郑大二附院耳鼻咽喉科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耳声发射
临床意义: 1、新生儿听力筛查 2、感音性神经性听力下降
频率特性;
耳蜗的功能性变化相对于结构的变化出现的早; 鉴别蜗性聋和蜗后聋降;
3、突发性耳聋的OAE特点
重症肌无力诊疗
(非特异性检查法,可作为治疗过程中
郑大二附院耳鼻咽喉科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耳声发射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耳声发射
7、职业病的防护
OAE的变化早于纯音测听,可用于噪声性聋的大规模筛查、监测。
8、老年病的研究
耳蜗功能的退化,探讨老年聋的发生、发展机制有实用价值。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ABR在听力学和神经耳科学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总结如下:
1、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查; 2. 器质性和功能性聋的鉴别;
3. 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这是ABR在听力学和神经 耳科学主要应用之一。
I-V波间期>4.5ms, 两耳V波间期潜伏期 差(ILD)≥0.4ms
耳痛、耳鸣、耳漏、耳聋、耳闷、眩晕
主诉“耳部不适”
郑大二附院耳鼻咽喉科
主要内容
哪些患者需要做听力学检查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 听力学检查报告综合分析
郑大二附院耳鼻咽喉科
病例
声音传导的过程
电耳镜
声导抗
耳声发射
ABR、声导抗 40HZ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电耳镜检查
电耳镜检查:
学检测方法,反应耳蜗功能具有频率特异性和较强的敏感性。
信噪比:3dB 信号声大于10dBSPL
郑大二附院耳鼻咽喉科
听力学检查项目及意义------耳声发射
临床意义: 1、新生儿听力筛查 2、感音性神经性听力下降
频率特性;
耳蜗的功能性变化相对于结构的变化出现的早; 鉴别蜗性聋和蜗后聋降;
3、突发性耳聋的OAE特点
重症肌无力诊疗
(非特异性检查法,可作为治疗过程中
郑大二附院耳鼻咽喉科
《听力筛查》ppt课件-PPT课件-文档资料
![《听力筛查》ppt课件-PPT课件-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628b7a2d0d233d4b14e69e3.png)
听 力 障 碍 高 危 人 群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概述
新 生 儿 听 力 筛 查 技 术 流 程
二、我院听力筛查相关制度
听 力 筛 查 室 工 作 制 度
1. 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 2. 自觉遵守组织纪律,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 无故缺勤,有事先申请获批准后方可休假。 3. 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认真对待 每一位新生儿,做到文明礼貌、耐心细致。 4. 上班时保持环境整洁,穿工作服配戴好胸牌 。 5.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筛 查质量。 6. 贵重仪器妥善保管,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7. 保持筛查室的卫生清洁。 8. 加强安全管理,下班时关好水源电源、门窗 方可离开。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概述
初筛:即新生儿生后2-5天住院期 间的听力筛查。 复筛: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 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 筛已经“ 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 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进行听 力复筛。
听 力 障 碍 高 危 人 群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概述
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小时及以上者; 2. 早产(小于26周),或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3.高胆红素血症; 4.有感音神经性和( 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 症状或体征者; 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6.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 7.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 等。 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 0-4分/1min 或 0-6分 /5min; 10.机械通气5天以上; 11.细菌性脑膜炎。
二、我院听力筛查相关制度
听 力 筛 查 人 员 职 责
1. 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听力筛查工作。 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耳声发射操作规 程,严防差错事故。 3. 经常检查听力专用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情况 。 4. 努力学习耳保健专业知识,熟悉掌握听力 筛查方法,熟悉掌握听力分级。 5. 积极做好新生儿听力保健等健康教育和咨 询工作。 6. 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工作。 7. 及时进行报表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听力检测-课件
![听力检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1a18d1da38376baf1fae9d.png)
直到受试者有反应,然后听力级逐渐下降,
再使受试者无反应。一般采用5 dB一档,重 复3-5次,若反应一致,则可确定。
(二)气导测试法 上升法– 1、 从上述熟悉实验中受测耳刚能听 及的声强级开始,以10dB一档降至无反应后, 再以5dB一档上升至有反应,记录此时的声级。 如此以“减10加5法”反复测试5次,其中3次 有 反应或反复3次中2次有反应,即可确定该声级 为受试耳的听 阈,记录于纯音听力图上。
2 纯音测听用听力计,以一定的规则,对 听力损失的性 质和程度,频 率反应特性进行测量,并绘出听力图 的方法.
3 纯音听阈 - 为受试耳对某一特 定频率纯音所能感知的最小 声强级。听阈提高既听力下 降。
4. 声音的频率频率是物体每秒钟振动得次数。他的单位叫赫兹 (Hz)。人的听觉范围20Hz -20000Hz之间。一般对话声 在500-4000Hz之间,称为语言频率。
(四)、噪音掩蔽测试
1、 由于人的听力可以交叉传送及“掩蔽”现象、耳间衰减 存在,在测试聋耳或听力较差耳时,如刺激声达到一定声级, 而此声级未达到受试耳之听阕,经过两耳间衰减后,却足以 被对侧耳听及。此时测出的听阈并非真实听阈,听力图称为 “影子曲线”。掩蔽的目的是用适当的噪声干扰非受试耳,提 高其听阈,避免影子曲线的产生。
5.3 听力级(HL) 是参照听力零级计算出的声级,即超过听力 0级的dB数,单位为dB (HL).
5.4 感觉级(SL) . 是受试耳上阈的分贝值(即dB数)单位为(dB SL)
例如:
纯音测听以dBHL为单位,对噪声的计量以dBSPL为单位,
短声、短音的主观听阕(ABR),用dBnHL表示。
6 噪音 - 含有许多频率成分,频谱通常是宽的 连续谱.做掩蔽的噪声有白噪声和窄 频带噪声两种. 7 掩蔽 - 人耳对某一特定声音的听阈将因有其 他声音的存再而提高。此种现象称之 为掩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临床听阈测试方法
上升法 即H-W方法,首先给受试者一个听不到的声音,然后逐步增 加强度至可以听到,当受试者作出正确反应就开始降低给声强度,重 复该操作直到同一强度得到3次以上的正确反应
升降法 即改良的H-W法,又称“降10升5法” ,先给受试者一个可以听 到的声音,然后以10dB为间距降低强度直到受试者无反应,再以5dB 为间距逐步增加强度直到受试者听到,再降低10dB,重复操作。在上 升过程中,受试者对至少一半以上的声信号作出正确反应的最小强度, 即在某一强度3次给声刺激中至少2次作出正确反应,将此强度定为听 阈值。
注意,每次给刺激声的持续时间长度为 1~2s 。给声持续时间过长,从心理声学角 度分析可认为已经增加了响度。给声时间应 大于1s,并要避免韵律给声,即每次给声间 隔的时间有长有短,这样可避免受试者猜疑, 造成假性反应。骨导测试时,可以产生振触 觉。
7
掩蔽
当两耳听力相差较多时,一耳声音
的听阈由于干扰声音的存在而提高。
既听到噪音,又听到测试耳传至的纯音, • 4.如给予初始掩蔽级后患者不能听到纯音信号,以
此为掩蔽不足,连续加大掩蔽噪声(连续 三次10dB一级),当到达TE的真实阈值时, TE不会发生阈移,即达到掩蔽平台,继续
5dB一档增加纯音强度直到听到。值得提醒的是, 如上移15dB,需要加以分析是否需要进一步掩蔽; 若超过20dB,往往需要进一步掩蔽;而超过25dB 则必须进一步掩蔽。进一步掩蔽在非测试耳上增加
例如,假设一受试者左耳听阈(测 试耳)90dB HL,右耳(非测试耳) 听力正常为10dB HL,当测试左耳 听阈时,随着强度不断增加到一定
强度时,会通过振动颅骨将声音传
至右耳,引起右耳产生听觉,而此
时的强度并未到达左耳的真正听阈, 右耳此时获得听力称为交叉听力。
当有可能出现交叉听力时,为了得到测试 耳的真实听力,就要对非测试耳进行掩蔽, 也就是在非测试耳加入噪声防止其听到测 试信号,这种方法就称为掩蔽。
2
基本概念
纯音测听
• 纯音测听是测试听敏度的、标准化的主观 行为反应测听,它包括气导听阈和骨导听 阈测试。
纯音听阈测试
• 纯音听阈测定是受检耳对不同频率的纯音 恰能听到的最轻声音,是判断听敏度的标 准
定义
• 测试目的:反映受试者在安静环境下所能 听到的各个频率的最小声音的听力级,了 解听力正常与否以及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 质,并作为诊断和处理依据。
掩蔽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非测试耳的参与, 得到测试耳的真实阈值。避免影子曲线出 现。
8
掩蔽的适应证
临床上将40dB定位最小耳间衰减值, 当测试耳气导阈值与非测试骨导阈值之 差大于等于40dB时则需要掩蔽。
当双耳气导听阈已经大于40dB时,虽尚 未测骨导也可先行掩蔽,因骨导听阈往 往好于气导听阈,为节省时间可随时进 行。
纯音测听
1
知识要点
• 听力评估用于诊断和康复已有几百年历史了,行为测听技术和听力计的结合是临床听力学 最有意义的进展之一。
• 纯音听阈测试方法发表以来,一直是听力测试最基本的和首选的听力测试方法。 • 纯音听阈测试可以对听力损失进行定量诊断,能反映从外耳到听觉中枢整个听觉传导通路
的情况,是目前能够准确反映听敏度的主观行为测听方法之一。
骨导耳间衰减为0~15dB,临床上常认为 当同侧气骨导阈值查≥10dB时,骨导需 要加掩蔽。
如果双耳听力有一定差异,声信号就会 在未达到其阈值前传至对侧耳蜗,使好 耳(非测试耳)听到而作出反应。 掩蔽的目的是要去除非测试耳的参与, 得到测试耳的真实阈值。
9
• (2)阶梯掩蔽法
掩蔽方法
• 1.首先判断是否有交叉听力,确定需要掩蔽的频率。
堵耳效应
250Hz和500Hz多加15dB的噪声,1000Hz多 加10dB掩蔽噪声,可以消除堵耳效应。
掩蔽难点
双耳传导性耳聋可用插入式耳机进行掩蔽
11
纯音测听操作
1.检查仪器 2.询问病史 3.外耳及电耳镜检查 4.讲解测试要求 5.决定优先测试耳 6.受试者位置
12
气导听阈测试
• (1)给测试音持续1-2秒/次,给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是不规则的,但每次间隔不得短于给 声的持续时间。
5
测试基本条件及技术要求
1.测听室
测听室是保证听力测试的重要措施,它能减轻或隔绝外界的噪音, 保证听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隔音室
纯音听力计
气导耳机
骨导振子
6
测试技术要求
标准听力测试的频率为1000Hz、2000Hz、 4000Hz、8000Hz、500Hz、250Hz、 125Hz等,如果相邻的倍频程之间听阈差值 大于2dB,需要加测半倍频程,如750Hz、 1500Hz、3000Hz、6000Hz。不同频率的最 大声输出在90~120dB HL。
• 2.初始掩蔽级要足够大,足以使阈值发生明显变化, 但不能过大以免造成过度掩蔽。
• (1)Hood 平台掩蔽法
• 3.初始掩蔽级可使非测试耳气导阈值上加30dB噪声,
• 将掩蔽噪声引入NTE,强度为气导阈上 10dB,测试TE的阈值,随着掩蔽噪声声强 增加,TE的阈值随之升高,说明非测试耳
此时患者如仍能听到所给的纯音信号,或只轻微上 移5-10dB,说明交叉听力影响很小,可能与中枢掩 蔽有关,此听阈为测试耳的真实听力。
加大掩蔽噪声,TE再次发生阈移,说明掩
20dB噪声,直到受测试者纯音信号不变或轻微上移
蔽噪声太大以至于传至测试耳• 5.此法原理上和平台法一致,但能减少掩蔽步骤,
节省时间,对儿童更实用。
10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掩蔽不足
阈值低于测试耳真正的阈值
掩蔽过度
不能得到测试耳的真实阈值
• (2)第一步:升降法:先用1000Hz 40dBHL让受测试者熟悉,无反应则以10dB一档加大 测试音,直到作出反应,把测试音降-10dB,而后再逐渐增加到作出反应,间隔1-2秒后再 在这同一听力级上给测试音,如再次作出反应,即可开始测听;上升法:熟悉测试音后降 10dB给声,听不到则5dB一档加大声级,直到反应。
• 测试基本原则:先作气导测听,并先测气 导听阈较佳耳的骨导,骨导测听时非测试 耳都应加掩蔽。
3
听阈
对任何一个刺激来说,阈值是指能 引起一定反应的最低刺激量,故听阈是 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小有效声压级。
不舒适阈是指使听者感到不舒服的 最低声音强度级。
听阈与不舒适阈之间的差值范围为 舒适响度范围。
测听室
临床听阈测试方法
上升法 即H-W方法,首先给受试者一个听不到的声音,然后逐步增 加强度至可以听到,当受试者作出正确反应就开始降低给声强度,重 复该操作直到同一强度得到3次以上的正确反应
升降法 即改良的H-W法,又称“降10升5法” ,先给受试者一个可以听 到的声音,然后以10dB为间距降低强度直到受试者无反应,再以5dB 为间距逐步增加强度直到受试者听到,再降低10dB,重复操作。在上 升过程中,受试者对至少一半以上的声信号作出正确反应的最小强度, 即在某一强度3次给声刺激中至少2次作出正确反应,将此强度定为听 阈值。
注意,每次给刺激声的持续时间长度为 1~2s 。给声持续时间过长,从心理声学角 度分析可认为已经增加了响度。给声时间应 大于1s,并要避免韵律给声,即每次给声间 隔的时间有长有短,这样可避免受试者猜疑, 造成假性反应。骨导测试时,可以产生振触 觉。
7
掩蔽
当两耳听力相差较多时,一耳声音
的听阈由于干扰声音的存在而提高。
既听到噪音,又听到测试耳传至的纯音, • 4.如给予初始掩蔽级后患者不能听到纯音信号,以
此为掩蔽不足,连续加大掩蔽噪声(连续 三次10dB一级),当到达TE的真实阈值时, TE不会发生阈移,即达到掩蔽平台,继续
5dB一档增加纯音强度直到听到。值得提醒的是, 如上移15dB,需要加以分析是否需要进一步掩蔽; 若超过20dB,往往需要进一步掩蔽;而超过25dB 则必须进一步掩蔽。进一步掩蔽在非测试耳上增加
例如,假设一受试者左耳听阈(测 试耳)90dB HL,右耳(非测试耳) 听力正常为10dB HL,当测试左耳 听阈时,随着强度不断增加到一定
强度时,会通过振动颅骨将声音传
至右耳,引起右耳产生听觉,而此
时的强度并未到达左耳的真正听阈, 右耳此时获得听力称为交叉听力。
当有可能出现交叉听力时,为了得到测试 耳的真实听力,就要对非测试耳进行掩蔽, 也就是在非测试耳加入噪声防止其听到测 试信号,这种方法就称为掩蔽。
2
基本概念
纯音测听
• 纯音测听是测试听敏度的、标准化的主观 行为反应测听,它包括气导听阈和骨导听 阈测试。
纯音听阈测试
• 纯音听阈测定是受检耳对不同频率的纯音 恰能听到的最轻声音,是判断听敏度的标 准
定义
• 测试目的:反映受试者在安静环境下所能 听到的各个频率的最小声音的听力级,了 解听力正常与否以及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 质,并作为诊断和处理依据。
掩蔽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非测试耳的参与, 得到测试耳的真实阈值。避免影子曲线出 现。
8
掩蔽的适应证
临床上将40dB定位最小耳间衰减值, 当测试耳气导阈值与非测试骨导阈值之 差大于等于40dB时则需要掩蔽。
当双耳气导听阈已经大于40dB时,虽尚 未测骨导也可先行掩蔽,因骨导听阈往 往好于气导听阈,为节省时间可随时进 行。
纯音测听
1
知识要点
• 听力评估用于诊断和康复已有几百年历史了,行为测听技术和听力计的结合是临床听力学 最有意义的进展之一。
• 纯音听阈测试方法发表以来,一直是听力测试最基本的和首选的听力测试方法。 • 纯音听阈测试可以对听力损失进行定量诊断,能反映从外耳到听觉中枢整个听觉传导通路
的情况,是目前能够准确反映听敏度的主观行为测听方法之一。
骨导耳间衰减为0~15dB,临床上常认为 当同侧气骨导阈值查≥10dB时,骨导需 要加掩蔽。
如果双耳听力有一定差异,声信号就会 在未达到其阈值前传至对侧耳蜗,使好 耳(非测试耳)听到而作出反应。 掩蔽的目的是要去除非测试耳的参与, 得到测试耳的真实阈值。
9
• (2)阶梯掩蔽法
掩蔽方法
• 1.首先判断是否有交叉听力,确定需要掩蔽的频率。
堵耳效应
250Hz和500Hz多加15dB的噪声,1000Hz多 加10dB掩蔽噪声,可以消除堵耳效应。
掩蔽难点
双耳传导性耳聋可用插入式耳机进行掩蔽
11
纯音测听操作
1.检查仪器 2.询问病史 3.外耳及电耳镜检查 4.讲解测试要求 5.决定优先测试耳 6.受试者位置
12
气导听阈测试
• (1)给测试音持续1-2秒/次,给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是不规则的,但每次间隔不得短于给 声的持续时间。
5
测试基本条件及技术要求
1.测听室
测听室是保证听力测试的重要措施,它能减轻或隔绝外界的噪音, 保证听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隔音室
纯音听力计
气导耳机
骨导振子
6
测试技术要求
标准听力测试的频率为1000Hz、2000Hz、 4000Hz、8000Hz、500Hz、250Hz、 125Hz等,如果相邻的倍频程之间听阈差值 大于2dB,需要加测半倍频程,如750Hz、 1500Hz、3000Hz、6000Hz。不同频率的最 大声输出在90~120dB HL。
• 2.初始掩蔽级要足够大,足以使阈值发生明显变化, 但不能过大以免造成过度掩蔽。
• (1)Hood 平台掩蔽法
• 3.初始掩蔽级可使非测试耳气导阈值上加30dB噪声,
• 将掩蔽噪声引入NTE,强度为气导阈上 10dB,测试TE的阈值,随着掩蔽噪声声强 增加,TE的阈值随之升高,说明非测试耳
此时患者如仍能听到所给的纯音信号,或只轻微上 移5-10dB,说明交叉听力影响很小,可能与中枢掩 蔽有关,此听阈为测试耳的真实听力。
加大掩蔽噪声,TE再次发生阈移,说明掩
20dB噪声,直到受测试者纯音信号不变或轻微上移
蔽噪声太大以至于传至测试耳• 5.此法原理上和平台法一致,但能减少掩蔽步骤,
节省时间,对儿童更实用。
10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掩蔽不足
阈值低于测试耳真正的阈值
掩蔽过度
不能得到测试耳的真实阈值
• (2)第一步:升降法:先用1000Hz 40dBHL让受测试者熟悉,无反应则以10dB一档加大 测试音,直到作出反应,把测试音降-10dB,而后再逐渐增加到作出反应,间隔1-2秒后再 在这同一听力级上给测试音,如再次作出反应,即可开始测听;上升法:熟悉测试音后降 10dB给声,听不到则5dB一档加大声级,直到反应。
• 测试基本原则:先作气导测听,并先测气 导听阈较佳耳的骨导,骨导测听时非测试 耳都应加掩蔽。
3
听阈
对任何一个刺激来说,阈值是指能 引起一定反应的最低刺激量,故听阈是 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小有效声压级。
不舒适阈是指使听者感到不舒服的 最低声音强度级。
听阈与不舒适阈之间的差值范围为 舒适响度范围。
测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