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公文写作(报告、请示、批复、函)
![公文写作(报告、请示、批复、函)](https://img.taocdn.com/s3/m/ba12a927af45b307e8719784.png)
例文一:请求批准性请示
XX市XX区交通大队 关 于XX路禁止4吨以上汽车的请示
X交〔19XX〕X号
XXX市公安局: 我辖区内主要马路XX路面狭窄(仅6米),近年来,马路两侧商店、 摊档日渐增多,行人拥挤,往往占用马路行走,造成与自行车和汽车争 道以致交通经常堵塞,引发交通事故多起。为了保证附近单位及行人的 安全,拟从5月1日起禁止4吨以上汽车在XX路通行。上述车辆可绕道附 近的XX路行驶。如无不当,请予批准为盼。 (公章) 一九XX年X月X日
二、情况报告。
是指用于向上级反映工作中的重大情况、特
殊情况和新动态等的报告。这种报告便于上 级和机关根据下级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指 导工作。 三、答复报告。 是针对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提出询问或要求, 经过调查研究后所作的陈述情况或者回答问 题的报告
四、建议报告。 是指根据工作中的情况动向和存在
XXX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办公室 2004年12月18日
例文三:建议报告
国务院: 为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直辖市发展创造 良好的条件,根据国务院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进一步拓宽监 督管理的广度,增加监督管理的深度,强化监督管理的力度,为此,今 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进行了专门研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以下 意见: 一、进一步依法加强对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集贸市场 的管理水平。(略) 二、加强对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监督管理,积极支持企业集团的建立和 发展。(略) 三、…………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盖章) 一九九×年×月×日
公文写作
报告、请示、批复、函
报
涵义:
告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 出建议、回答上级询问的陈述性公文。 适用范围 2000年8月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 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 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https://img.taocdn.com/s3/m/e177a17b168884868762d674.png)
第二节 请示 批复
请 示
一、概念、适用情况。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复。 上行文
二、特点。
(1)期复性(双向性):发出请示意味着 将得到一份批复,与批复对应。 (2)单一性:一事一文,多事多文。不可 将不同的几件事项集中在一份请示中,这 样会使上级无法在单一性的批复中答复。 (3)必要性:不能动辄请示,不可将职责 全部推卸给上级。 (4)时效性:及时写作、发出请示。
四、报告的写法
(1)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不可多头主送。 (2)开头(导语):背景介绍,根据式、叙述式. (3)主体: 总结式(成绩、经验、作法、体会、安排); 反思式(情况、原因、教训、补救措施); 指导式(系统完整的方法措施要求) (4)结语:由单向性的特点所决定,报告结尾不 可出现期望对方答复的语句,如“以上报告是 否妥当,请批示” A、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特此报告、以上报告 请审阅; B、建议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 执行。
表彰通报
市×××化工厂,采 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 《安全生产条例》,建立 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实 现全年生产无事故。成为 市第一个安全生产年企业, 为此,政府决定对××× 化工厂通报表彰。 ××市政府 1994年1月20日
这篇表彰通报的主要毛病有以 下几个方面: (1)标题不规范。应由事由和文种组 成。 (2)表彰事项不具体。文中只写“市 政府决定对×××化工厂通报表 彰”,具体奖什么未写明。 (3)未写明×××化工厂是哪年实现 安全生产年的,影响了本文的严肃 性和真实性。 (4)正文内容残缺。应补写上号召和 要求。 (5)标点不当。“事故”后的句号应 改为逗号,以免割断其内在紧密联 系。 (6)发文机关应写全称并标明印章。 (7)成文时间应用汉字书写。
《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2b1263c856a561253d36f6e.png)
《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1行文的目的不同.请示是请示上级,须报上级批复.报告是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不须批复.2行文的内容不同请示带有迫切性3所针对的时间形态不同请示,事前写好,须报上级审批才能实行.报告,也许在事后写,也许在事发时写,也许在事发前写.请示的特点:1、只用于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或有业务领导关系的上级主管机关请求请示、批准事项时用2、请示的事项必须是本机关职权范围内无法确定或处理的3、必须事前请示4、必须要求上级明确表态、批复报告的类型:工作报告、专题报告、答复报告、递送报告请示的写作要求:1、区分请示与报告的异同,请示是呈请,报告是呈报。
2、写请示要一文一事3、主送一个领导机关,不要搞“多头”请示4、请示的语气要谦和5、坚持逐级行文的原则。
公文处理时,经常能够看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其实请示与报告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种。
一、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和异同关于“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国家行政机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文处理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请示与报告都属于上行文,都具有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功用,但也有其明显的不同:1.内容要求不同。
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侧重点不同。
请示属于请示性公文,侧重于提出司题和请求指示、批准;报告属于陈述性公文,侧重于汇报工作,陈述意见或者建议。
3.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项工作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下情,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
4.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
5.报送要求不同。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
“请示”与“报告”文种的正确使用
![“请示”与“报告”文种的正确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92344c6948d7c1c708a14565.png)
正确区分“请示”与“报告”□陈志鹏袁莹公文写作中,“请示”与“报告”是最常用的上行文种,但在公文处理时,经常能够看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突出的问题有,该用请示文种者用报告,该用报告文种者用请示;或者请示中写有报告内容,报告中写有请示事项。
“请示”与“报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种,二者既不能相互代替,也不能互相混淆,现就如何正确区分这两种文种学习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交流参考。
“请示”与“报告”虽然都是下级机关给上级领导机关行文,但在行文目的、行文时间以及性质内容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具体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区分。
一、从行文目的上区分“请示”是下级机关向直属上级机关或其他领导机关报送的一种请示性公文,是下级机关用来向上级机关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请性公文。
而“报告”是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为主要行文目的,属于陈述性公文。
二、从性质、内容上区分“请示”属于呈请性公文,一文一事,篇幅一般较短。
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可分以下几类:请求指示的请示。
此类请示一般是政策性请示,是下级机关需要上级机关对原有政策规定作出明确解释,对变通处理的问题作出审查认定,对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或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明确指示等请示。
请求批准的请示。
此类请示是下级机关针对某些具体事宜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的请示,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这类请示是我们平时使用最多的,如请求上级机关增拨业务经费、基建投资、救补助经费、变更机构名称、新建改建办公设施等。
请求批转的请示。
下级机关就某一涉及面广的事项提出处理意见和办法,需各有关方面协同办理,但按规定又不能指令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部门办理,需上级机关审定后批转执行,这样的请示就属此类。
“报告”属于陈述性公文,可以有多个事情,篇幅一般较长。
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根据不同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工作报告。
这类报告最为常用,在此不多做叙述。
情况报告。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近期出现或发生的某种情况,某一问题,或工作中某些方面的状况。
公文写作(7)请示、批复、报告
![公文写作(7)请示、批复、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1cbd40f7ec4afe04a1dfe1.png)
请示结语—— “妥否,请批示”
结语一般为请求的语气,注意谦 虚有礼,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 请示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有强调行文 目的,“重心后置”请求上级给予
三、请示的特点——
1、内容的求复性:请示往往是在发文 机关就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向上级机 关请求解决,所请示行文内容具有请 求性。 2、行文的超前性:从行文的时间来说, 必须事前行文,切忌“先斩后奏”。 3、写作的单一性:请示只能写一个主 送机关,请示涉及内容必须一文一事。
请示与报告都是上行文,使用时容易混 淆,所相对比较来谈二者区别:
(补选《公文写作》申请)
2、主送只能一个
(教务处:)
3、不要“问候语”
4、祝颂语格式不对 “此致”空4格 “敬礼”顶格写 5、落款处应写: 申请人:
堂上改错:
补选《公文写作》课申请
教务处: 本学期我一直在听谭多幸老师的《公文写 作》课,由于学生会工作繁忙加上自己的疏忽, 错过了选课系统规定的选课时间,为此,恳求 事项 再给我一次补选的机会,申请补选《公文写作 课程》。 此致 敬礼! 结语 申请人:张XX 2012年10月3日
三、批复特点:
1、针对性。凡是批复,都是被动的,这就决定了它的针 对性应强。必须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事项而发,内容单 纯,针对性强。应当概括地说明方针、政策以及执行中 的注意事项。 2、权威性。批复发自上级机关,代表着上级机关的权力 和意志,对请示事项的单位有约束力,特别是那些关于 重要事项或问题的批复,常常具有明显的法规作用。 3、鲜明性。批复对请示的事项的回复,同意或不同意、 批准或不批准,原则上同意或批准等,表意要准确、态 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请示和报告的异同
![请示和报告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6d31edc484254b35eefd3451.png)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在公文处理时,经常能够看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其实请示与报告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种。
一、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和异同关于“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请示与报告都属于上行文,都具有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功用,但也有其明显的不同: 1.内容要求不同。
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侧重点不同。
请示属于请示性公文,侧重于提出司题和请求指示、批准;报告属于陈述性公文,侧重于汇报工作,陈述意见或者建议。
3.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项工作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下情,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
4.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
5.报送要求不同。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
6.篇幅不同。
请示一般都比较简短;报告的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篇幅一般较长。
7.标题写作不同。
一般来讲请示的标题中不写报告二字,就是x x x关于x x x x x x 的请示;报告的标题中不写请示二字,就是x x”x关于x x x xx x的报告。
8.结束用语不同。
请示的结尾一般用“妥否,请批示”或“特此请示,请予批准”等形式,请示的结束用语必须明确表明需要上级机关回复的迫切要求;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等形式,一般不写需要上级必须予以答复的词语。
9.处理结果不同。
请示属于“办件”,指上级机关应对请示类公文及时予以批复;报告属于“阅件”,对报告类公文上级机关一般以批转形式予以答复,但也没必要件件予以答复。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edf4ceffc4ffe473268aba0.png)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篇一:报告与请示的区别是什么报告与请示的区别1)具体功用不同。
报告是呈阅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属于陈述性公文;而请示是呈批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2)内容含量不同。
综合性报告大多涉及多个事项,即使是专题报告,也往往要涉及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的报告比较多见;而请示的撰写强调一文一事,内容单一、篇幅较短的请示比较多见。
(3)行文时机不同。
报告既可以写在工作开展之前,也可以写在工作进行当中或完成之后;请示必须写在事前,而不能先斩后奏。
报告与请示的写作一、报告的写作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一)报告的类别1、呈报报告这是直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
根据具体内容和性质又可分综合报告与专题报告两种。
①综合报告是向上级汇报本单位本部门一个时期内全面工作或几个方面工作的综合情况,往往有一文数事的特点。
例:《关于××市九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②专题报告是向上级汇报某项工作、某个问题或某一方面情况的报告,往往有一事一报、迅速及时的特点。
例:《关于元旦春节市场安排情况的报告》。
2、呈转报告这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并请求将该报告批转有关部门或地区执行的报告。
例:林业部《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报告》。
3、回复报告这是用于答复上级的询问或汇报所交办事情办理结果的报告。
答复报告往往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答复,对一般性事项用函作答即可。
例:××市民政局《关于拥军优属情况的报告》是“八?一”建军节前开展专项活动的回复性报告。
(二)报告的写法1、标题报告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
2、主送机关报告主送机关应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
3、正文正文由报告缘由、报告事项、报告尾语三部分组成。
报告缘由主要交待报告的起因、理由或注明目的、意义等,是正文的开头;报告事项即正文的主体内容,如基本情况、措施与办法、成效与问题或者是经验与教训、意见与建议、打算与设想等;报告尾语根据类别而定,呈报性报告往往以“特此报告”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语作结。
教师公文写作考题及范文
![教师公文写作考题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7e61b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3.png)
教师公文写作考题及范文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30分)A. 报告。
B. 请示。
C. 批复。
D. 函。
解析: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
报告主要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等;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等使用的公文。
所以这题答案是B。
2. 公文的标题一般由()构成。
A. 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B. 发文机关名称、文种。
C. 事由、文种。
D. 发文机关名称、事由。
解析: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
这样可以明确文件的来源、主要内容和公文种类。
所以答案为A。
3. 教师撰写公文时,正文使用的字体一般为()。
A. 宋体。
B. 楷体。
C. 黑体。
D. 仿宋。
解析:在公文格式中,正文一般使用仿宋字体。
宋体常用于标题等部分;楷体和黑体较少用于正文部分。
所以这题选D。
A. 准确。
B. 华丽。
C. 庄重。
D. 简洁。
解析:公文语言要求准确、庄重、简洁,不需要华丽的辞藻。
华丽的语言不符合公文严肃、规范的要求。
所以答案是B。
5. 在公文中,如需引用其他公文,应当先引()。
A. 公文标题。
B. 发文字号。
C. 发文机关名称。
D. 成文日期。
解析:在公文中引用其他公文时,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所以这题答案为A。
6. 教师给学校写一份关于改善教学设施的请示,主送机关应该是()。
A. 上级教育部门。
B.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后勤部门等)C. 学校领导。
D. 当地政府教育办公室。
解析:因为是教师给学校写的关于改善教学设施的请示,学校内部的事务,主送机关应该是学校领导。
如果是关于学校整体规划等向更上级部门请求批准才会是上级教育部门或者当地政府教育办公室;如果是针对教学设施的具体维护等工作向专门的职能部门可以用函等形式。
所以答案是C。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解析:行文目的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公文之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公文之请示与报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0c8e55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0.png)
公文之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与报告是公文中常见的两种常用的写作形式,它们在内容、目的和语气等方面都
有一些区别。
请示是向上级或者相关部门请示意见或者决策,具有一定的请求性,一般用于向领导
汇报工作情况、寻求意见或征求指示等。
请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清楚明确地表明请示的主题。
2. 正文:详细叙述请示的内容,包括事由、背景、建议或解决方案等。
3. 请示事项:明确提出具体的请示问题或者请求。
4. 请示建议: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5. 结尾:表达对领导或相关部门的敬意,希望能尽快得到回复或批复。
报告是向上级或上级指定的相关部门汇报工作情况、进展情况以及问题的解决情况等,具有陈述性和汇报性,一般用于向领导或相关部门传递信息、汇报进展情况、总结经
验教训等。
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清楚明确地表明报告的主题。
2. 背景:简要说明报告的背景和目的。
3. 内容:详细叙述报告的内容,包括工作进展、问题阐述、成果或经验总结等。
4. 建议: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5. 结尾: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表达对领导或相关部门的感谢和期望。
请示和报告在语气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请示更加委婉客气,在表达时需要注意恰当使
用敬语和客套语;而报告则相对正式,更注重客观事实的陈述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请示和报告虽然都是公文中常见的写作形式,但在内容、目的和语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目的来选择使用哪种写作形式。
报告与请示
![报告与请示](https://img.taocdn.com/s3/m/d3857d0179563c1ec5da714c.png)
错误一:“请示”和“报告”混淆使用
关于购买卡车的报告 总公司:
×
随着外贸的发展,出口的扩大,我公司仅有的一辆卡 车已经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为此请求增加两辆卡车。
分公司(公章)
二○○九年三月一日
关于成立XX区环保局团委的请示报告
XX区直属机关团委:
×
我局近年来人员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年轻人逐年增多,截止
病文3
规则三: 不能主送给领导者个人
关于召开田径运动会的请示
XX院长:
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并丰富同
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申请召开一次田径运
动会。
XX大学XX系(公章)
二○○九年三月一日
病文4
关于重建××大学图书馆的请示
××省教育厅、城建厅、国土局:
我校图书馆因受地震影响,墙壁出现裂痕,
经请建筑专家鉴定,已成危房。为确保馆藏图书
关于治理水质污染问题的报告
签发人: ××
答复报告
××市人民政府: 前接×政发〔 2004 〕106 引语 号函,询问我县水质污染原因及治理问题,现 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水质现污染较严重,其主要原因:一是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差,一些居 民随意向河道坑塘倾倒垃圾;二是我县市政基础设施薄弱,无污水处理厂,居 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环境。三是近几年,我县“三业”发展较快,其废水杂 物直接排入护城河及坑塘,造成水质严重污染。 答复内容 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是建设污水处理厂,目前,县政府正 在积极筹备之中。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减少污水无序排 放。其三,加大环保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排污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 放,促进水质好转。其四,环保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从源头把关,减少 各种污染。 结语 专此报告 二○○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公章) 主题词:治理 水质污染 报告 ⅹ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4年5月8日印
常见公文写作(报告、请示、总结)
![常见公文写作(报告、请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ae9c7cf12d2af90242e6c7.png)
但是,行政公文的报告和作 为事务文书的报告,写法上是大 同小异的。
报告的种类
(一)按内容的性质分
工作报告:汇报工作进程、反映工作问题、总结工作经验
教训、提出未来的工作打算。
情况报告:反映工作中出现的重大情况、特殊情况,以及
接办事项的处理情况。
建议报告:职能部门就开展、改进或加强某项工作, 或对某些问题、现象,向上级提出意见或建议。
答复报告: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送报告:向上级机关说明报送有关文件、材料或物品的
情况。
省关于清理整顿公司工作的报告
国务院: 我省自2005年10月清理整顿公司以来,坚持既坚决
又稳妥的方针,抓紧清理整顿方案的拟订和实施,积极查 处了公司违法违纪案件,努力加强公司的建设和管理,基 本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 的,现将这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 第一节 公文概述
2
第二节 报 告
3
第三节 请 示
4
第四节 总 结
报告的适用范围
陈述性的上行文,主送机关一般是有直接隶属关系的上级 机关,或直接主管的职能指导机关。主要用于:
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
报告的特点
行文的单向性:报告以下情上达为使命的单方向上行文,
不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批复。
公文: 经国之枢机
典论: 论 文
曹丕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 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长时。
1 第一节 公文概述
2第二节 报 告3第三节 请 示4
请示、报告、议事制度
![请示、报告、议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42da2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c.png)
请示、报告、议事制度
请示、报告和议事制度是一种组织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程序,用于确保信息流通、决策透明和工作高效。
这些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程序可以根据组织的特定需求和情况进行定制,以下是一个通用的框架:
请示制度:
请示制度是指员工在进行重要决策之前向上级主管或决策者提出要求和征求意见的程序。
请示的目的是确保决策者了解并同意员工的决策,并为员工提供指导和支持。
请示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员工准备请示材料、向上级主管提交请示、上级主管审阅并作出决策、上级主管给予反馈和指导。
报告制度:
报告制度是指员工向上级主管或其他相关人员汇报工作进展、问题和成果的程序。
报告制度的目标是实现信息共享与沟通,促进工作的透明、协调和合作。
报告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员工准备报告材料、向上级主管提交报告、上级主管审阅并提供反馈、员工根据反馈进行工作调整和改进。
议事制度:
议事制度是指组织内部开展会议和讨论的规则和程序。
议事制度的目的是促进信息共享、意见交流和决策达成。
议事制度通常包括以下要素:确定议事议程、参会人员的安排、会议时间和
地点的确定、会议主持人的指定、记录会议纪要、讨论和决策程序,以及后续行动计划。
这些制度的具体细节可以根据组织的规模、结构和文化进行调整,并与组织的其他管理制度相互配合,以实现高效的组织管理。
请示、报告、通知通告等公文写法
![请示、报告、通知通告等公文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dca6c15fbfc77da269b13c.png)
常用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一)下行文种的写法1、通知通知是党政公文下行文中适应性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文种。
通知适用于转批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的结构由标题、正文、落款和附件四部分构成。
通知的标题有三种形式:(1)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如苏州大学关于召开XXX会议的通知。
(2)事由+文种,如,关于放暑假的通知。
(3)特殊情况下形成的通知,标题要注明性质,在文种前加上“紧急”、“补充”、“联合”、“转发”、“批转”、“印发”等字样。
通知的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构成:(1)开头用一自然段简明交待通知形成的缘由和根据。
(2)主体简要叙述通知的事项。
(3)结尾另起段写明通知执行要求,常用“以上通知,望认真执行”、“特此通知。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等习惯用语表示。
制发各类通知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在通知的写作上要主题明白显露、文字简明扼要、结构先总后分,使人一目了然。
2、通报通报是“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文种。
通报的类型有四种:(1)用于表扬好人好事的,称“表彰性通报”;(2)用于批评错误的,称“批评性通报”;(3)用于传达情况的,称“情况性通报”;(4)用于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的,称“指导性通报”。
通报是用典型事实教育干部群众的,因此通报的事情应当是具有先进的代表性或具有反面代表性的人和事以及能给人以启迪和警省作用的典型事件。
只有选这样的材料进行通报,才能起到教育大家、鼓舞一片、警戒八方的作用。
通报中的议说,必须是通报中典型事实的延伸,褒贬的尺度、结论的分寸、今后的工作意见都是典型事实的引发,不能牵强附会。
3、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会议纪要按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日常办公会议纪要;第二类是指示性会议纪要,即对某一重要方面的工作综合整理的会议纪要;第三类是讨论型会议纪要,主要是对某一重大理论、实践课题进行研讨的会议所使用的一种纪要,它具有参考性,不具有指挥性。
公文写作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公文写作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72eb32b2f60ddccda38a08d.png)
5.涉及内容: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指示
,凡是下级机关、单位无权处理、无力解决以及按 规定应经上级机关批准认定的问题,均可写为请示 。由此可将请示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 请示和请求批转的请示等三类。其中第一类多涉及 法规政策上、认识上的问题,第二类多涉及人事、 财务、机构等等方面的具体事项。而报告按其内容 可分为向上级汇报工作的工作报告、反映情况的情 况报告、提出意见建议的建议报告、答复上级询问 的答复报告、报送文件、材料或物品的报送报告。
3.上复性报告 这是答复上级机关询问而形成的书面报告,是一种被 动报告。写作上的突出要求就是要有针对性。 正文一般含三层: 一是报告缘由,即在报告的开头首先说明收到上级什 么文件、答复上级什么问题、承办上级 交办的什么事 项而作此报告。 二是报告内容。这是上复性报告的核心,写作上一要 答其所问,二要语言精练,三要条理清楚。 三是尾语。
5.报送性报告
关于报送绩效自评报告 关于报送全国林业科技大会典型材料的报告
关于报送我省清欠工作汇报材料的报告
只需说明报送材料的名称、份数(有时可简要提到材料产 生的背景), 再以“请查收”、“请审阅”、“请指正” 等语结尾即可。
4.是呈报性报告的尾语:“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正”或 “特此报告”等。
一般含三部分: 1.批复缘由,即在开头首先说明是对收到的哪件请示 进行答复。通常引述来文标题及文号的。 2.批复内容。这是重点,写作上一要有针对性,二要 态度鲜明,三要表述清楚。 指示性批复,应条理清晰地对某项工作作出指示、拿 出意见,以便下级机关贯彻执行。 表态性批复,务必明确表态批准与否。如是肯定性批 复,常结合文件内容划定一个“同意” 的范围、“批 准”的限度,尤其涉及到人、财、物、行政区划、机 构设置等事项。否定性批复,通常在表态前先要陈述 “不同意”、“不予批准”、“缓办”的理由 ,使下 级机关了解请示未能获准的原因,以免再次请示或越 级请示给上、下级机关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写给上级领导的请示写汇报还是报告
![写给上级领导的请示写汇报还是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6e64f5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f.png)
写给上级领导的请示写汇报还是报告对报告和请示的正确使用首先,是文种不同。
报告只能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得失,反映重要情况,提出建议性意见等方面;请示是只有当需要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请求批准事项时使用。
二者“职责”分明,相互间不能替代,也不能混用。
报告中不应带有请示事项,请示中也无须报告工作或长篇累犊地介绍情况。
如果无视这种根本区别,认为请示可以汇报工作,报告中也可以请示问题;或者用“请示报告”代替一切,显然是不符合《处理办法》有关规定的,因而也是不规范的。
不规范就会妨碍收文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影响公文的运转效率,甚至贻误工作。
据材料记载,某乡政府给区领导机关去文,标题拟为《xx乡关于当前植树造林工作的请示报告》,文中既汇报了造林工作情况,又请示领导帮助解决万株杉苗。
一文两用,名副其实的请示加报告。
结果公文上达之后,久无批复回文。
几经派人去区里查询,才在一堆汇报材料中找到。
原来区里是把它当作工作报告,无须批复,故无回文。
究其原因,主要在公文文种使用不当。
其次,行文时间有区别。
请示公文由于是“请求上级机关批示、批准”,因此必须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不允许未经上级批示或批准,就擅自做出处理或决定。
否则,即属越权行为,处理或决定的事项就属无效。
比如某机关单位因工作需要,打算购置一台复印机。
必须事前行文,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得到批准后方可购买;未经批准,即便自己有钱也不行。
报告则有所不同,它可以事前行文—就未来工作的开展向上级领导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也可以事中行文—重大工程建设或重要工作进行当中的例行报告;还可以事后行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机关工作,反映某方面重要情况等。
总之,报告不请示那样必事前行文。
其三,行文的动因、目的、结果不同。
虽然二者的行文对象都是上级领导机关,但请示是主动行文。
它是下级机关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了本身无力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上级领导给予支持和帮助,主动请求上级机关做出指示或给予批准。
公文-报告-的用法
![公文-报告-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dae200e2bd960590c67761.png)
公文"报告"的用法篇一:公文讲解:报告和请示的区别关于报告、请示的写作特色和区分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本人应邀前来深圳航空公司,给在座各位讲解公文写作,深感荣幸,非常高兴。
深航公司地处深圳机场,这里有宏伟的建筑、亮丽的景色。
每当我出差、旅游或探亲,出入深圳机场的时候,心里都十分高兴,情绪都十分亢奋,甚至欢欣喜悦、流连忘返。
今天到这里来讲课,更是机会难得、兴奋不已。
所以在讲课之前,我要对给了我这次机会的在座各位,特别是邀请我来讲课的你们总务部行政室王雪梅主任表示我的谢意和感激之情,感谢大家让我再次来到深圳机场,再次领略这里的美好景色和感受这里的人文风光。
王主任要我给大家讲讲报告、请示、通报、函和会议纪要等几个文种的写作问题。
这几种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常用的主要公文。
掌握这几种公文的写作方式和方法,对于我们做基层工作的同志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在这里我只能重点地讲讲报告、请示的写作问题,其它几个文种只能捎带着说说,不能够展开谈,请大家见谅。
就这两个文种而言,我打算讲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报告、请示的角色定位;第二,报告、请示的书面格式;第三,报告、请示的写作要领。
首先,讲讲报告、请示的文种含义、特点及相互关系,也就是所谓的角色定位。
搞清楚这两个文种的角色定位问题,对于写好这两种公文很有必要。
实际写作中,人们对此不够重视,随意为之,常常闹出许多笑话。
大家知道,报告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的文件,是下级机关将情况通报给上级机关的主要形式。
(上情下达主要靠“通知”、“通报”,下情上达主要靠“报告”,此外,上下级之间还可以打电话、派人传达。
)报告文的特点在于“重陈述”、“有主见”。
“重陈述”是说,报告文以叙述事实为主,有条理地把情况叙述清楚,以供上级了解;“有主见”是说:报告文在陈述清楚事实的前提下,还要表明对所陈述的情况的看法或意见,以供上级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写作:请示与报告的区别》(一)行文目的“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前者是“请求指示、批准”,后者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
前者是主动的,后者则呈现被动性。
(二)职权范围“请示”的内容多是职权范围内无权解决的,或虽属职权范围内却无力解决的,因此一定要上级予以批复的问题。
其内容一般是要政策、要办法、要钱物等;“报告”的内容则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而且不要求上级批复。
(三)行文时间“请示”必须要在事前行文,经上级批复后才可行动;“报告”则视情况灵活掌握,既可在事前行文,也可在事中、事后行文。
而且属汇报和反馈性质的“报告”,多在事后行文,以使上级机关了解情况或备案待查。
(四)要否批复“请示”一定要批复;“报告”则不要批复,而且“报告”内容中,一定不可夹带请示的内容。
这一点是“请示”和“报告”的基本区别。
(五)篇幅长短“请示”必须是一事一请,内容单一,写清请示的原因和内容即可,篇幅短小;“报告”,尤其是汇报性报告,涉及方面多,写法又详尽,篇幅自然长。
即使是一事一报的专题报告,篇幅也比“请示”长得多。
(六)写作风格“请示”主要是请示性写法,“报告”一般是陈述性写法。
(七)缓急程度“请示”时限短,上级不批复不能行动,时间紧迫;“报告”不必等上级的批复,几乎没有时限上的问题。
(八)尾语不同“请示”的尾语一般为“妥否,请批示”、“当否,请批示”,或“以上意见妥否(当否),请批示”;“报告”的尾语一般为“特此报告”(不必加句号),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
要求上级予以批转的报告,尾语为“以上报告如无不妥(不当),请批转……贯彻执行”。
“请示”和“报告”均属标准的上行文,这一点是相同的。
例文审订第二篇:请示(公文写作)江城机修厂团委文件江修团字[xx]xx号关于学习“五一长假”活动费用的请示江城机修厂总部:为了更好地接受传统革命教育,江城机修厂团委拟利用“五一”长假期间组织全厂团员56人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
此时需花费交通、生活补助及其他杂物费用约xx0元。
但因团委工作经费一直很紧张,这次活动缺少经费,活动组织起来比较困难。
特向总部申请拨付专项活动经费共xx0元。
专此请示,请批准。
江城机修厂团委xx年x月x日抄送:江城机修厂各车间江城机修厂办公室xx年x月x日印制江城机修厂团委文件江修团字[xx]xx号关于乒乓球比赛活动经费的请示江城机修厂总部:为了增强工友们的体质,增加工友们之间的交流,江城机修厂团委拟于六月中旬在全厂范围内组织一次乒乓球比赛。
购置设备、奖品等费用需5000元。
但因团委工作经费一直很紧张,这次活动所需经费仍有较大缺口,活动组织起来比较困难。
特向总部申请拨付专项活动经费共5000元。
专此请示,请批准。
江城机修厂团委xx年x月x日抄送:江城机修厂各车间江城机修厂办公室印制xx年x月x日第三篇:公文写作请示与报告正确使用顺序号[一、(一)、公文写作,是指公务文书的写作,是文件的拟稿工作,它是机关制发文件的第一个工作环节。
公文按性质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大类。
用公文按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通用公文从文种上划分,可分为行政公文和事务公文。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5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纪要、公报、决议。
事务公文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稿、典型材料等。
上行文。
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
其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三种。
专用公文主要包括:财经文书(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司法文书(起诉书、判决书、笔录)、外交文书(国书、照会、护照、条约)及军用文书等。
请示。
上行文,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的一种请求性公文。
请示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日期五部分组成。
请示的正文,主要由请示的原因、内容、要求三部分组成。
请示的注意事项除其特点中所述之外,还应注意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切忌用报告代请示行文;请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必须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
2.请示的问题必须是自己无权作出决定和处理的。
3.必须是为了向上级请求批准。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公文,但实际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两类文种。
请示与报告区别:1.内容要求不同。
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呈量时间不同。
请示用于请求指导、批准,涉及事项是没有进行的,等上级批复后才能处理,必须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涉及事项大却已过去或正在进行中,可以事后行文,也可以事中行文。
请示需要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报告一般在事后或者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
这正如平常工作中所说的“事前要请示,事后要报告”。
3.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是请示上级,须报上级批复.报告是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不须批复.汇报工作情况,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而请示中陈述情况只是作为请示原因,即使反映情况所占篇幅再大,其重点仍在请示事项。
4.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
5.报送要求不同。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
6.篇幅不同。
请示一般都比较简短;报告的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篇幅一般较长。
7.标题写作不同。
一般来讲请示的标题中不写报告二字,就是xx 关于xx的请示;报告的标题中不写请示二字,就是xx”x关于xx的报告。
8.结束用语不同。
请示的结尾一般用“妥否,请批示”或“特此请示,请予批准”等形式,请示的结束用语必须明确表明需要上级机关回复的迫切要求;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等形式,一般不写需要上级必须予以答复的词语。
9.处理结果不同:请示属于“办件”,指上级机关应对请示类公文及时予以批复;报告属于“阅件”,对报告类公文上级机关一般以批转形式予以答复,但也没必要件件予以答复。
10.是文面结构形式不同:请示多采用篇段合一式、三段式或总分条文式结构,篇幅一般较短。
报告常用总分条文式、分部式或贯通式(多段式)结构,篇幅一般较长。
正因为有上述区别,绝不能把请示误用为报告,也不能写为请示报告。
请示的写作要求:1、区分请示与报告的异同,请示是呈请,报告是呈报。
2、写请示要一文一事3、主送一个领导机关,不要搞“多头”请示4、请示的语气要谦和5、坚持逐级行文的原则。
报告。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是陈述性文件。
它的种类很多,按内容可分为专题报告、综合报告、总结报告;按时间可分为年度报告、季度报告、月份报告和工作进程报告等。
报告格式:为了陈述清楚,报告的拟写方式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情况;二、经验;三、问题;四、今后意见。
如果属于自我批评、工作反省的专题报告,也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情况;二、原因;三、责任;四、处理情况和意见。
报告的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成文时间组成。
标题,包括事由和公文名称。
主送机关,发文单位的直属上级领导机关。
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
从内容方面看,报情况的,应有情况、说明、结论三部分,其中情况不能省略;报意见的,应有依据、说明、设想三部分,其中意见设想不能省去。
从形式上看,复杂一点的要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使用多的是导语式、提问式给个总概念或引起注意。
主体可分部分家二级标题或分条加序码。
结尾,可展望、预测,亦可省略,但结语不能省。
打报告要注意做到:情况确凿,观点鲜明,想法明确,口吻得体,不要夹带请示事项。
注意结语:呈转报告的要写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参照执行。
"最后写明发文机关、日期。
结尾处应有结束性语言,如"特此报告"一类结语。
但如果写成"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就为严重错误,因为如上述,报告是无须上级回复处理的文种,所以,即使写上这句话也是白搭,上级不会答复你。
工作总结报告。
.例行报告(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年报等)。
例行报告不能变成"例行公事",而要随着工作的进展,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写出新意。
报告的格式:(1)标题:包括事由和公文名称。
(2)上款:收文机关或主管领导人。
(3)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
从内容方面看,报情况的,应有情况、说明、结论三部分,其中情况不能省略;报意见的,应有依据、说明、设想三部分,其中以建设想不能省去。
从形式上看,复杂一点的要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使用多的是导语式、提问式给个总概念或引起注意。
主体可分部分家二级标题或分条加序码。
(4)结尾:可展望、预测,亦可省略,但结语不能省。
(5)打报告要注意做到:情况确凿,观点鲜明,想法明确,口吻得体,不要夹带请示事项。
(6)注意结语:呈转报告的要写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参照执行。
”最后写明发文机关,日期。
实践报告:(一)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定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实践报告”、“关于××××的实践报告”、“××××实践”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
寒假实践报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抱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参加了社会实践。
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积累多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交流,团结合作等等。
经过重重考验,我终于成为实践的一员并坚信任何的实践机会都能给我带来课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所以在实践中我多听多学多做,积极按时超量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