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工艺设计1 设计任务2 零件工艺性分析3 毛坯的选择4 工艺过程设计5 确定毛坯尺寸、机械加工余量及工艺尺寸第二部分夹具设计1 设计任务2 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3 夹紧机构的选择和设计4 定位误差的计算5 对刀装置的选择6 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和夹紧小结参考书目第一部分工艺设计1.设计任务本次所要加工的零件为轴承座,以下为轴承座示意图:材料:45号钢零件生产纲领:中等批量2.零件工艺性分析零件材料为45号钢,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

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

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以下是轴承座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考虑到轴承孔的平行度公差,Φ47K6003.0013.0+-mm轴承孔可以用铣镗床镗孔;(2).轴承孔的侧面和和其他端面都可以考虑用铣床进行加工; (3).工件底面的平面度公差和底面的粗糙度要求,底面需要进行精加工铣削。

(4).两个Φ8的定位销由于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有需要进行精加工。

3.毛坯的选择由于零件的材料为45钢,零件的形状规则,同时由于零件属于中批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为了便于生产故选用模锻毛坯。

模锻加工工艺的几点优势:①由于有模膛引导金属的流动,锻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②锻件内部的锻造流线比较完整,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③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节约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④生产率较高;⑤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⑥生产批量越大成本越低。

(完整版)轴承座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轴承座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 5000件生产类型:批量生产内容:1.产品零件图 1张2.产品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5.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班级学生指导教师目录前言……………………………………………………………………………………………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二、确定生产类型…………………………………………………………………………三、确定毛坯………………………………………………………………………………(一)、确定毛坯的种类………………………………………………………………(二)、绘制铸造件毛坯图……………………………………………………………四、工艺规程设计…………………………………………………………………………(一)定位基准的选择……………………………………………………………………(二)工艺路线的拟定……………………………………………………………………(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工装设计分析提设计任务书……………………………………………………………六、小结…………………………………………………………………………………………七、主要参考文献………………………………………………………………………………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包括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轴承座 cam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 cam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CAD/CAM课程设计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班级09机制2班学号200925050216姓名段文生指导老师孟雅俊目录设计任务书 (1)前言 (3)第一章实体建模 (4)1.1 零件建模 (4)1.2 毛坯建模 (14)第二章工艺分析 (16)第三章零件加工 (18)3.1 选择加工环境 (18)3.2 创建父节点组 (18)3.3 创建加工操作 (26)(二)生成车间工艺文档 (40)第五章生成数控加工程序 (41)第六章设计心得 (42)参考文献 (42)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轴承座课程设计CAD/CAM课程设计要求:1、总体介绍:设计包括CAD与CAM两大模块,重点在于CAM。

2、具体要求:根据平面图建模,并对该零件上所有能够铣、钻的表面进行加工。

完成指定题目的设计后,要求每人编写说明书一份(包括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正文、设计心得与体会、参考资料等七部分,可以打印,请上交前自己检查是否缺项)。

同时上交电子稿与相应prt文件。

正方应包括:零件的建模过程、毛坯的建模过程、零件工艺分析与编制的工艺过程、具体加工过程(每个操作的创建详细过程,要求说明各个参数是如何配置的、每个操作生成的刀轨)、车间工艺文档前言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里程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的应用已遍及各个领域。

在机械设计及制造领域中,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用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就必须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相互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机械CAD/CAM这样一门综合性的高新技术。

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CAD/CAM软件和有关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的典型图例来进行产品的设计、装配、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模具设计等,加深和扩展有关CAD/CAM方面的知识。

通过CAD/CAM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CAD/CAM 软件应用能力,机械设计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

轴承座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目录序言 ........................................................ .............. ............ .. (1)一、夹具设计任务....................................... . (1)1、设计题目.................... ..................................... .. . (1)2、原始依据.................... ........................................... .. (1)3、设计内容.................... .................... ................... . (1)二、设计说明书......... ............................... .............. (2)1、序言..... .................... .......................... ...................... (2)2、零件的分析.............................. ................... .. (2)3、毛坯的分析................................... ............... ...... (3)4、基准的选择....................................... ................... (4)5、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5.1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 .................................. ..5 5.2、拟订加工工艺路线........................ ............ ....... ............... ....... .. (5)5.3、确定切屑用量及基本工时........................ ... (6)6、夹具的设计................................. ................. ...... ... ... (7)6.1定位方案........................................ ........ ........ ........ (7)6.2、夹紧装置的设计...... ....................... ........................ ................... . (9)6.3、定位误差分析.............................................. ........ ........ (11)6.4、夹具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护............................... (12)三、本次课程设计小结、体会及建议.......................... (12)四、参考资料........................................................ ........ ........ (13)一、设计任务1、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课程设计轴承座说明书

课程设计轴承座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者指导教师学院年月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内容:1、零件图2、毛胚图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4、结构设计装配图5、结构设计零件图6、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学生指导教师科研室主任年月日目录前言 (4)一、零件的分析 (5)1.1 零件的作用 (5)1.2 零件图样分析 (5)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6)二、确定毛坯 (7)2.1 确定毛坯种类: (7)2.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7)三、工艺规程设计 (8)3.1 选择定位基准: (8)3.2 制定工艺路线 (9)3.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0)四、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 (11)4.1 铣底平面 (11)4.2 钻Ф9孔及锪Ф13的沉头孔 (13)4.3 铣两直角边 (15)4.4 刨退刀槽 (17)4.5 铣四侧面 (17)4.6 钻(铰)Ф8销孔 (18)4.7 钻Ф6油孔 (20)4.8 钻Ф4油孔至尺寸 (21)4.10 钻Ф15的孔 (22)4.11 扩孔至Ф28 (22)4.12 车Ф35孔至尺寸保证孔的位置 (23)4.13 扩钻至Φ29.7 (24)4.14 加工Φ30孔至要求尺寸 (24)五、夹具设计 (25)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5)4.2定位误差分析 (26)4.3.本步加工按钻削估算夹紧力 (27)六、课程设计小结 (27)参考文献 (29)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师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有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哦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轴承座设计说明

轴承座设计说明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大批生产)院、系别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1机本2班姓名戴文通学号*********** 指导老师谢培庆三明学院目录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序言 (1)1 零件分析 (2)1.1零件的生产类型 (2)1.2零件的作用 (2)1.3零件的工艺分析 (2)2 锻造毛坯工艺方案设计 (3)2.1确定毛坯 (3)2.2轴承毛坯的加工 (3)2.3轴承座轴座的加工 (4)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3.1基准的选择 (4)3.2制定工艺路线 (8)3.3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3)4 夹具选用 (18)5 总结 (19)参考文献 (20)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大批生产)设计要求:1.未注明铸造圆角R2~R32.去毛刺锐边3.材料灰铸铁设计内容:1.熟悉零件图2.绘制零件图(1张)3.绘制毛坯图(1张)4.编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5.工序卡片(10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2014年2月17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我们在走进社会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课程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课程设计,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基础课程知识以及充分了解专业学科知识,如运用软件绘制零件图、毛坯图,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定制等。

同时通过设计让我们学会查询各种专业相关资料,有助于扩展我们的知识面。

总的来说,就是要让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得到最充分地利用,并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的内容是制订轴承座加工工艺规程。

通过分析轴承座从毛坯到成品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总结其结构特点、主要加工表面,并制定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kcsj04轴承座课程设计

kcsj04轴承座课程设计

kcsj 04轴承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轴承座的定义、分类及在机械结构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理解轴承座的构造原理,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3. 学生能够运用轴承座的选用原则,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轴承座零件图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轴承座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共同完成轴承座的选型和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轴承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轴承座的选型、设计和分析任务。

1. 轴承座基础知识:包括轴承座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机械结构中的应用;轴承座的构造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轴承座的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一章 轴承座概述2. 轴承座的选用与设计: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解轴承座的选用方法;轴承座的受力分析、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轴承座的选用与设计3. 轴承座的CAD绘制:运用CAD软件,教授轴承座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尺寸标注、符号表示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轴承座的CAD绘制4. 轴承座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轴承座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 轴承座应用案例分析5. 轴承座的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其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组织学生进行设计方案讨论和评价。

教材章节:第五章 轴承座的创新设计教学进度安排:共10课时,分配如下:1. 轴承座基础知识(2课时)2. 轴承座的选用与设计(3课时)3. 轴承座的CAD绘制(3课时)4. 轴承座的应用案例分析(1课时)5. 轴承座的创新设计(1课时)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系统地讲解轴承座的基础知识、选用原则和设计方法。

轴承座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大批生产)院、系别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班级200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姓名林建东学号20090663119指导老师邓志勇三明学院2012 年6 月8日目录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序言 (1)1 零件分析 (2)1.1零件的生产类型及生产纲领 (2)1.2 零件的作用 (2)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2)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3)2.1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3)2.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3)2.3确定工艺参数 (3)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3.1基面的选择 (4)3.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5)3.3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4 夹具选用 (17)5 总结 (18)参考文献 (19)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大批生产)设计要求: 1.未注明铸造圆角R102.铸件需经实效处理设计内容: 1.熟悉零件图2.绘制零件图(1张)3.绘制毛坯图(1张)4.编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5.工序卡片(5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2012年 5月28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我们在走进社会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课程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在这次有很多收获,比如,我更好的把所学的制图软件知识应用到了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本来觉得看起来图挺简单,可是实际上里面有很多细节很容易忽略,查表也花了很多时间,我也从中知道了,做一件事一定要有信心,细心加耐心。

我想再以后出去后我会更好的学习本着力求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本次课程设计达到了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目的。

由于个人能力所限、实践经验少、资料缺乏,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2011年7月5日前言轴承座的工艺规程设计是根据轴承座的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序和所使用的机床编写的,主要包括毛坯分析、方案制定、机床选择等内容。

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图、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CAD/CAM等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又经过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环节,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又一次更系统更全面的应用、巩固与深化。

对于机械制造方向的学生,为了更好的接触真正的生产加工,步入社会,这次设计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目录1零件的分析 (4)1.1零件的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2工艺规程设计 (4)2.1、确定轴承座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选择精基准 (5)2.3选择粗基准 (5)2.4选择加工方法 (5)2.5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6)3.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7)4.毛坯尺寸的确定及毛坯图 (9)5确定切削用量 (9)6、重要加工面基本工时的确定 (10)7设计总结 (14)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轴承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者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2零件的工艺分析⑴φ30孔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

⑵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 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

轴承座的上表面平面度度要求0.008,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0.003。

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承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0.003,是重要的加工表面。

⑶φ8孔,φ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⑷其余表面要求不高。

加工机床部分采用通用机床,部分采用专用机床;按零件分类,部分布置成流水线,部分布置成机群式;广泛采用专用夹具,可调夹具;按零件产量和精度,部分采用通用刀具和量具,部分采用专用刀具和量具;部分采用划线找正装夹,广泛采用通用或专用夹具装夹;有较详细的工艺规程,用工艺卡管理生产。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分解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分解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2011年7月5日前言轴承座的工艺规程设计是根据轴承座的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序和所使用的机床编写的,主要包括毛坯分析、方案制定、机床选择等内容。

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图、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CAD/CAM等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又经过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环节,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又一次更系统更全面的应用、巩固与深化。

对于机械制造方向的学生,为了更好的接触真正的生产加工,步入社会,这次设计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目录1零件的分析 (3)1.1零件的作用 (3)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2工艺规程设计 (4)2.1、确定轴承座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选择精基准 (4)2.3选择粗基准 (4)2.4选择加工方法 (4)2.5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3.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7)4.毛坯尺寸的确定及毛坯图 (8)5确定切削用量 (9)6、重要加工面基本工时的确定 (9)7设计总结 (13)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轴承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者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2零件的工艺分析⑴φ30孔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

⑵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 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

轴承座的上表面平面度度要求0.008,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0.003。

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承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0.003,是重要的加工表面。

⑶φ8孔,φ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⑷其余表面要求不高。

加工机床部分采用通用机床,部分采用专用机床;按零件分类,部分布置成流水线,部分布置成机群式;广泛采用专用夹具,可调夹具;按零件产量和精度,部分采用通用刀具和量具,部分采用专用刀具和量具;部分采用划线找正装夹,广泛采用通用或专用夹具装夹;有较详细的工艺规程,用工艺卡管理生产。

(完整版)轴承座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轴承座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 5000件生产类型:批量生产内容:1.产品零件图 1张2.产品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5.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班级学生指导教师目录前言……………………………………………………………………………………………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二、确定生产类型…………………………………………………………………………三、确定毛坯………………………………………………………………………………(一)、确定毛坯的种类………………………………………………………………(二)、绘制铸造件毛坯图……………………………………………………………四、工艺规程设计…………………………………………………………………………(一)定位基准的选择……………………………………………………………………(二)工艺路线的拟定……………………………………………………………………(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工装设计分析提设计任务书……………………………………………………………六、小结…………………………………………………………………………………………七、主要参考文献………………………………………………………………………………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包括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轴承座专业:08机电(2)班学号:0811116041姓名:张丽云指导老师:刘石安2011 年7 月前言随着所学专业知识的增加,我们急需要一个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而课程设计可以作学习与工作间的过渡,正是一个初步积累经验的机会。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通过工艺学课程设计,我们系统的了解产品工艺设计的全过程,为我们将来投入实际生产中做了准备。

由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过完善,实践经验的欠缺,以及个人能力不足,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全出现错误的地方,恳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目录前言 (2)一、零件的分析 (4)1.1 零件的作用 (4)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二、确定毛坯 (5)2.1 确定毛坯种类 (5)2.2 确定毛坯加工余量 (5)2.3 绘制毛坯图 (6)三、工艺规程设计 (6)3.1 选择定位基准: (6)3.2 各表面加工方案 (6)3.3 制定工艺路线 (7)四、选择加工设备 (8)五、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 (9)5.1 铣底平面 (9)5.2 加工φ30、φ35孔 (11)5.3 铣四侧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加工Ф8销孔....................................................................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钻Ф6油孔 (20)5.6 钻Ф4油孔至尺寸 (22)六、确定时间定额及负荷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轴承座

课程设计轴承座

课程设计轴承座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轴承座的结构、功能和应用范围;了解轴承的分类、特点和选择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轴承座的安装和维护;能够分析轴承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机械设备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轴承座的结构与功能、轴承的分类与特点、轴承的选择与安装方法以及轴承故障的诊断与处理。

首先,介绍轴承座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轴承座的重要性和作用。

然后,讲解轴承的分类与特点,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区分和各自的特点。

接下来,介绍轴承的选择与安装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轴承的选择原则和安装步骤。

最后,讲解轴承故障的诊断与处理,让学生了解轴承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讲授法用于讲解轴承座的结构与功能、轴承的分类与特点等基本概念。

其次,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探讨轴承的选择与安装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轴承故障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实验法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轴承座的安装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使用《机械设备原理与应用》一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

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轴承设计与应用》等专业书籍,以加深对轴承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制作PPT课件和动画演示,以直观地展示轴承座的结构和轴承的安装过程。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轴承座模型和实验器材,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方面,将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估。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序言..........................................一、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功用..................................1.2 零件结构特点................................1.3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二、确定毛坯.......................................2.1 确定毛坯种类: ..............................三、工艺规程设计...................................3.1 选择定位基准: ..............................3.2 制定工艺路线................................3.3 确定合理工艺路线 ............................四、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4.1 粗铣轴承座底面 ..............................4.2 铣φ77两端面................................4.2.1粗铣φ77两端面4.2.2精铣φ77两端面4.3 钻、扩φ42孔................................4.3.1钻φ42孔4.3.2扩φ42孔4.4绞φ47+0.03孔...................................4.5精铣轴承座底面..................................4.6在φ77端面圆φ62上钻4×M6底孔 .....................4.7攻螺纹4×M6...................................4.8钻、铰底座4×φ12孔..............................4.8.1钻底座4×φ12孔4.8.2铰底座4×φ12孔4.9锪沉头孔4×φ224.10钻φ42、φ47+0.03孔的倒角2×45°、去毛刺.......4.10.1钻φ42孔的倒角2×45°4.10.2钻φ47+0.03孔的倒角2×45°4.10.3去毛刺五、课程设计小结...................................六、参考文献.......................................序言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了让我们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课程结束时我们开始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轴承座说明书PPT

轴承座说明书PPT
平面及轴承孔左、右侧面42mm。 工序 60 刨2mm×1mm 槽,照顾底面厚度15mm。 工序 70 夹42mm两侧面,按底面找正,铣四侧面,保证尺寸38mm和82mm。 工序 80 钻φ8mm的销孔,保证孔的尺寸及公差。 工序 90 钻φ6的油孔,保证孔深20mm。 工序 100 钻φ4的油孔,保证与φ的油孔相通。 工序 110 以底面及沉头孔定位,采用专用夹具装夹工件,钻φ30mm、
1.2 零件图样的分析
3)主视图上平面对基准C(φ30mm轴线) 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1)侧视图右侧面对基准C (φ30mm轴线)的垂直度 公差为0.03mm。
4)主视图上平面平面 度公差为0.008mm, 只许凹陷,不允许 凸起。
2)俯视图上、下两侧面 平行度公差为0.03mm。
1.3、零件的工艺分析
设计题目: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及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NO 1 : 零件的分析
➢1.1、零件功用的 分析
➢2.2、零件图样的 分析
➢3.3、零件工艺的 分析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NO 2 : 毛坯的确定
➢2.1、零件毛坯类型 、制造方法的选择
➢2.2、零件毛坯制造 精度及毛坯尺寸、公
3.2、确定零件个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加工表面名称
表面粗糙 尺寸精度 形位精度等级

等级
加工方案
轴承座前后端面
3.2um
IT14
7
粗铣—半精铣—精铣
轴承座底面
3.2um
IT14
粗铣—半精铣—精铣
轴承座装配面,轴 承孔左右两侧面
2X1槽
3.2um 12.5um
IT9 IT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轴承座车孔专用夹具及工艺设计姓名:Xxx学号:Xxx年级:三年级专业:Xxx学生类别:四年本科指导教师:Xxx教学单位:农业大学工学院2012 年5月29 日轴承座工艺设计【摘要】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始终与传动的方向保持一致(比如电机运转方向),并且保持平衡;,轴承座的概念就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至于形状,多种多样,通常是一个箱体,轴承可以安装在其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电器等高速发展的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设计的课题就是轴承座的设计,是在学完汽车制造工艺学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

【关键词】轴承座工艺规格设计夹具设计工序工艺性目录前沿……………………………………………………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一、设计任务 (1)二、工艺性分析 (2)2.1零件的作用 (2)2.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三、工艺规程设计3.1零件材料 (3)3.2毛坯选择 (3)3.3基准的选择 (7)3.4制订工艺路线 (8)3.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10)四、夹具设计 (12)4.1提出问题 (12)4.2夹具设计 (12)五、设计心得 (17)六、参考文献 (18)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包括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全面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今年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个人的感想是,希望经历了这次课程的设计,对自己的将来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通过这次课程设计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的不完善,实践能力的缺乏,设计之中不免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学生我肺腑的恳请各位老师能够给予指教批评。

一、设计任务.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加工Φ30孔车床夹具设计设计要求:(1)零件毛坯图 1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 1(4)夹具装配图 1(5)夹具零件图 1(6)设计说明书1份零件简图:如图1-1所示.名称:轴承座生产批量:中批量材料:HT200要求设计此工件的钻床夹图1-1图1-2二、工艺性分析2.1零件作用设计题目所给零件为轴承座,主要作用是安装轴承以支撑轴。

2.2零件工艺性分析轴承座共有4组主要加工表面。

1、以Φ30mm/Φ3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组加工表面包括:Φ30mm孔和Φ35孔及倒角以及尺寸为38mm与Φ30mm孔轴线垂直的两个端面。

还有一个Φ4mm的油孔。

这组加工表面位置要求为:Φ30mm孔两外端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3mm. 2、以Φ6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组加工表面包括:Φ6mm油孔,两个Φ13mm沉孔,两个Φ9mm通孔,两个Φ8mm配作孔,以及与Φ30mm轴线之间尺寸为mm的Φ6mm孔的外端面。

3、Φ9mm孔的外端面。

这个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为:(1)与Φ30mm孔的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为0.03mm;(2)表面平面度误差为0.008mm(只允许中间向材料凹下),位置度误差为0.01mm.4、槽21mm。

三、工艺规程设计3.1零件材料零件材料为HT200,是中碳钢,其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尚高,焊接性差。

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小截面调质件和应力较小的大型正火件,以及对心部要求不高的表面淬火件:曲轴、传动轴、齿轮、蜗杆、键、销等。

水淬时有形成裂纹的倾向,形状复杂的零件应在热水或油水中淬火。

3.2毛坯选择3.2.1确定毛坯的类型及制造方法由于零件的材料为HT200,零件的形状规则,同时由于零件属于中批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为了便于生产故选用模锻毛坯。

模锻加工工艺的几点优势:①由于有模膛引导金属的流动,锻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②锻件部的锻造流线比较完整,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③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节约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④生产率较高;⑤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⑥生产批量越大成本越低。

从零件材料及力学性能要求,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大小,生产类型,现有生产条件,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材料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模锻加工工艺中的锤上模锻。

3.2.2确定毛坯的形状、尺寸及公差毛坯的形状及尺寸如图3-1所示图3-1。

3.2.3毛坯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1)、确定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a)、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3-2所示图3-2b)、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底面的工序偏差,按入体原则标注,考虑到高度方向上以下底面为尺寸基准,并要保证中心线到地面的高度为30mm。

因此以轴承孔外圆面为粗基准先加工下底面,以加工后的平面为后面加工的精基准。

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1表3-1(2)、确定轴承座上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a)、轴承座上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3-3图3-3b)、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上底面的工序偏差。

方便铣削,并要间接保证尺寸15+0.05 0,以及平面度,侧以下底面为精基准加工两底面。

两上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3-2表3-2(3)、确定轴承座左右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a)、轴承座左右两侧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3-4所示图3-4b)、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两侧面的工序偏差。

为后面加工做基准,且加工后面工序装夹方便。

两侧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3-3表3-3(4)、确定轴承座前后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a)、轴承座前后端面的加工过程如图3-5所示图3-5b)、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前后两端面的工序偏差。

因前端面是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基准,并为加工孔Φ30的一个精基准,因此在次道工序中以基准加工。

下底面为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3-4表3-43.3基准的选择3.3.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加工表面较多的零件,按照粗基准的一般选取原则:(1)各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2)对一些重要表面和表面,应尽量使加工余量分布均匀;(3)各加工表面上的总切削量最小。

(4)尽量以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结合本零件的加工情况,选取Φ9mm孔的外端面为粗基准。

该表面位置要求较高,要求加工余量分布尽可能均匀。

以此加工轴承底座底面以及其它表面,用平口钳夹持Φ30mm 两侧面可实现完全定位。

3.3.2精基准的选择根据零件图上标注的平行度,垂直度等位置要求,主要考虑互为基准和基准统一与基准重合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Φ13孔外端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即以轴承座的下底面为精基准。

基准不重合时应该在下文专门进行尺寸换算,此处不再重复。

3.4制订工艺路线3.4.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 铸造毛坯;工序2 检验;工序3 铣Φ30端面,以轴承座底面(Φ13孔外端面)为定位基准;工序4 掉头铣Φ30端面;工序5 铣轴承座底面(Φ13孔外端面),以轴承座的底座的上表面(Φ9外端面)为定位粗基准;工序6 刨槽2×1mm;工序7 铣孔Φ30侧面、Φ8侧面;工序8 掉头铣孔Φ30侧面、Φ8侧面;工序9 车孔Φ30、Φ35;工序10 铣Φ9外端面;工序11钻孔Φ9、Φ8、Φ6,锪孔Φ13;工序12钻孔Φ4;工序13去毛刺;工序14检查;3.4.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 铸造毛坯;工序2 检验;工序3 铣轴承座底面(Φ13孔外端面),以轴承座的底座的上表面(Φ9外端面)为定位粗基准;工序4 刨槽2×1mm;工序5 铣孔Φ30侧面、Φ8侧面;工序6 掉头铣孔Φ30侧面、Φ8侧面;工序7 车孔Φ30、Φ35及端面;工序8 铣Φ30端面;工序9 掉头铣Φ30端面;工序10 铣Φ9外端面;工序11钻孔Φ9、Φ8、Φ6,锪孔Φ13;工序12钻孔Φ4;工序13去毛刺;工序14检查;3.4.3两个个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以上方案大致看上去都是合理的,但仔细考虑零件的要求及可能采取的加工手段分析可知方案一:在工序3先以轴承座底面(Φ13孔外端面)为定位粗基准铣Φ30端面,不符合粗基准选择的原则,即不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位置要求时,应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准。

同时也不能保证端面与孔Φ30轴线的位置要求。

方案二:在工序7车孔Φ30、Φ35及端面,然后再铣其端面,这样可以保证其端面与孔Φ30轴线的位置要求。

方案二相对来说,装夹次数少,可减少机床数量、操作人员数量和生产面积还可减少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并能生产率高。

考虑工厂设备,能否借用工、夹、量具等具体条件,选择方案二。

最后根据工序方案二制定出详细的工序划分如下所示:工序1 铸造毛坯;工序 2 检查;毛坯为精铸件,清理后,退火处理,以消除铸件的应力及改善机械加工性能,在毛坯车间铣削去浇冒口,达到毛坯的技术要求,然后送到机械加工车间来加工。

工序3 铣轴承座底面(Φ13孔外端面),以轴承座的底座的上表面(Φ9外端面)为定位粗基准,选用X628铣床;工序4 刨槽2×1mm,以轴承座底面(Φ13孔外端面)为基准,选用B665牛头刨床;工序5 铣孔Φ30侧面、Φ8侧面,选用X628铣床;工序6 掉头铣孔Φ30侧面、Φ8侧面,选用X628铣床;工序7 车孔Φ30、Φ35及端面以轴承座底面(Φ13孔外端面)为基准,选用C6136普通车床及专用夹具;工序8 铣Φ30端面,选用X628铣床;工序9 掉头铣Φ30端面,选用X628铣床;工序10 铣Φ9外端面,选用X628铣床;工序11钻孔Φ9、Φ8、Φ6,锪孔Φ13,选用Z4116台钻及专用夹具; 工序12钻孔Φ4,选用Z4116台钻及专用夹具;工序13去毛刺;工序14检查;3.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轴承座零件材料为HT200钢,硬度为HBS 230—250,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根据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工序尺寸、机械加工余量如下:3.5.1半精车Ø30圆面A. 确定被吃刀量:a p =0.9 mmB. 确定进给量:根据《工艺手册》表8-5确定,选用f=0.3 2mm/rC. 计算切削速度:根据《工艺手册》表8-6,选用v c =1.667m/s=100 m/minD. 确定主轴主轴转速:n w ==wc d v π1000931r/min 根据《工艺手册》表10-7与931r/min 相近的机床转速为700r/min 与1000 r/min ,现选1000r/min ,实际切削速度v c =107 m/mi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