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中国会展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极大地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会展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市场化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组织与管理落后等,这需要我们正确对待,促进会展业快速、健康的发展一、中国发展现状发展现状发展现状: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会展业蓬勃发展,各类展会如商品交易会、经济博览会、模具展、汽车展、华交会等,无论数量与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有数字表明,中国内地展览市场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之一。
蓬勃发展的会展业,极大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正视。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的不足:一是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行业内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妨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会展业市场体系的形成。
二是我国会展业相对低下的市场开放度,阻碍了行业内资本市场的形成,使行业发展缺乏后劲。
三是由于竞争和开放的不充分,当前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只能是一种粗放型的量的扩张,亟待实现向注重内在质量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四是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行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均需要调整。
五是组织及管理模式落后。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方向:1.会展业规范化发展。
近年来,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迅速,知识产权保护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课题。
此前相当长的时间内,侵权问题一直是展会的投诉热点。
由于法规的缺失,主办方只能起协调作用,一旦发生侵权纠纷,也很难在参展期间得到有效解决方面的纠纷。
这些都是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所致。
2009年3月1日,由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开始实施。
由于《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的出台实施,将使展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有效解决。
2.会展业品牌化发展。
我国的展览业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在逐步形成独立的产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基本不存在市场自发性办展行为,此后各类“展销会”开始出现,并由多产品的“大杂烩”逐步形成以行业划分的各种专业展览会。
我国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劣币驱逐良币:一些低质量、低水平的展览会占据了市场,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2.展览会缺乏特色:一些展览会缺乏独特的主题和吸引人的亮点,缺乏设计和策划的创新性。
3.场馆不足:一些城市的展览馆过于老旧,设施陈旧,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4.服务意识不足:一些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客户的需求和要求无法及时响应和解决。
解决措施:
1.修建新的场馆:领导可以加大对展览馆的投资力度,建设新的场馆,并完善现有展览馆的设施。
2.加强行业规范管理:领导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对行业不良现象进行监管和制止。
3.提高服务水平:企业和机构可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和优质的服务,提升竞争力和市场表现。
4.创新设计和策划:企业和机构可以注重展览会设计和策划的创新,增加吸引力,提高参展商的参展意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成为了国内外企业展示品牌、推广业务、拓展市场的重要平台。
本文将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1.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会展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2万场次,总展览面积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参展商数目超过了100万家。
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
2. 地区分布趋于均衡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各地区的会展活动也趋于均衡。
除了一线城市外,二线城市的会展活动也逐渐增多。
例如,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都已经成为了全国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3. 行业细分趋势明显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行业细分也越来越明显。
例如,汽车展、工博会、家博会等专业展会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展会。
此外,以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为主题的科技类展会也逐渐兴起。
二、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会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会展行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 政策支持力度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对于会展行业的支持力度越大,就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3.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展行业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未来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 会展行业进一步细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会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细分化。
未来会展行业将会更加注重细分领域,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2. 会展形式更加多样化未来会展形式将会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展览会外,线上展会、VR展会等形式也将会逐渐兴起。
3. 会展数字化程度逐渐提高未来会展数字化程度也将会逐渐提高。
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展场馆建设问题:我国会展场馆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展览容量相对狭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展业的发展。
2.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不足:目前%国内会展场所大多忽略了场馆辅助功能与配套设施的统一建设。
展馆功能单一、设备简陋、配套服务设施落后,这使得会展场馆只能承担一些低档次的展会。
3.会展场馆科技含量少:在当前的国内会展活动中,科技含量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场馆建设存在着智能化系统集成性差、监控点配置不合理、控制精度低、操作不方便、系统应用效果不理想等系列问题。
4.会展经济意识落后:我国的很多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会展经济意识较为落后,它们不善于利用展会获取信息、寻找商机、推销产品、展示形象。
这不仅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
5.市民参与度低:我国不少城市市民的会展经济意识差,参与度低,同样不利于会展经济的发展。
6.举办会展的公司规模小、数量少:我国许多地方在展馆建设上,缺乏长远考虑,一味地从短期的利益出发,造成展馆规模小、数量少、设施落后。
再者,对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展馆不足的网上展览重视不够,而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多头办展甚至乱办展,出现了不少主题雷同、收费混乱、参展商品质量差等低水平的会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大场馆建设和改造力度:通过加大投入,扩大场馆规模,提高展览容量,增强竞争力。
同时,对现有场馆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其设施和服务水平。
2.加强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在会展场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的建设,包括停车场、货物装卸服务、快餐中心和休闲场所等。
同时,提高展馆的多元化功能,以满足不同档次展会的需求。
3.提高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提高会展场馆的智能化水平和科技含量。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和监控技术,提高场馆的控制精度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系统应用效果。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 引言近年来,我过会展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多个会展经济产业带。
而且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展览总面积已居世界前列。
根据国内外会展模式的成功经验中,我国也总结出了适合我国的会展业技术创新策略。
主要是优化行业管理;强化人才培育,加强人才投入;推行信息技术等措施来实现会展业的创新,使其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1我过会展业的现状分析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历程来看,中国会展业在各城市发展迅速,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可见发展速度之快。
环渤海会展业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等城市为重点,其会展业发展状况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辐射广等特点。
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依托的会展产业带已经形成。
该产业带起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规划布局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发展潜力巨大。
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交会为助推器,以深圳等会展城市群,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色突出、会展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会展经济带。
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中心,以沈阳、长春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及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大连的服装展等品牌展会。
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以成都为中心,以郑州、重庆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成都的西部国际博览会、重庆的高交会、郑州的全国商品交易会等品牌展会。
1.2 我国内地会展业的发展情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会展业内地的发展情况: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
到2006年末,中国共拥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会展中心和展览场馆170家,可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达536.58万平方米,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室内展馆,三分之一为室外展馆。
展览总面积已居世界前列。
我国会展发展现状
我国会展发展现状
会展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及前景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会展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会展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会展活动从规模小、范围窄的局面逐渐发展为规模大、多样化的格局。
据统计,我国会展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展览会数量和展览面积连年增长。
其次,会展品质不断提升。
我国会展行业逐渐摆脱“小、散、乱”的状况,注重提升展览内容和服务质量。
越来越多的国际
知名品牌选择在中国举办展览,国内外合作交流也日益频繁。
此外,会展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会展行业也在不断追求创新。
虚拟会展、混合现实技术等新型展览模式逐渐被应用,为参展商和观众带来更加便利和互动性强的体验。
再次,会展经济效益显著。
会展活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推广产品、拓展市场的平台,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过会展带动的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促进了当地就业和消费增长。
最后,会展国际化趋势明显。
我国会展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企业选择在中国举办展览。
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会展,拓展国际市场。
总的来说,我国会展行业在规模、品质、创新、经济效益以及
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然而,仍需加强行业规范,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第一篇: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一〕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
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具有服务业的共性,它作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和交流中介,但同时它又不同于其它服务性行业,具有自身的个性,企业通过参加会展进行新技术、产品推广,可起到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同时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树立品牌形象,具有其他服务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事实上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会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有的是立竿见影的,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逐步发挥作用的。
会展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如财富论坛和apec会议在上海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以及推广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位,带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
每一次会议或展览的举办将吸引大量的商务客和游客,即必然会带动交通、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而且会展业的继续发展,将使展览、会议场馆的数量增加,从而加快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入,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据测算,会展业的最大带动系数为1:9,如果会展场馆的收入是1,那么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则是9。
〔四〕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的作用。
由于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充沛、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会展业的发展将带动交通、旅游、餐饮、基础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对增加大量的社会就业岗位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北京申奥成功,就将造就几百万个就业机会。
在中国,会展业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但是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创造就业机会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中国会展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会展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会展行业作为一种以展览展示为核心的综合性经济活动,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和对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会展行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中国会展行业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不断探索和积累的过程。
起初,会展活动主要以国际和国内展览为主,并受到政府支持,以促进出口和引进外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会展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民众对文化娱乐活动的追求,会展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扩张的阶段。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会展业最大的发展市场之一,每年举办的展会数量和参展人数都居于世界前列。
2. 中国会展行业的现状2.1 市场规模和增速中国会展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中国会展行业市场总规模达到了5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市场规模约为4000亿元人民币,国际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会展行业的增速也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每年都能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全国各地纷纷建设起了大型会展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2 会展行业的细分市场中国会展行业的市场细分包括展览展示、会议论坛、商业展销等多个领域。
其中,展览展示仍是会展行业的主要形式,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此外,会议论坛和商业展销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线上展览和虚拟展览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会展行业的新趋势。
2.3 行业竞争格局目前,中国会展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除了国内品牌的会展企业,国际知名的会展公司也在中国市场拥有一定份额。
不同地区的会展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整体来说,会展行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3. 中国会展行业的挑战与机遇3.1 挑战尽管中国会展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会展行业市场主体众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展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会展数量不断增加、展览面积迅速增大、会展组织能力大大增强、场馆经营能力得到提升、会展公司数量在增加、实力在加强、具有竞争力的会展品牌和成功申办会展的城市越来越多。
会展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改善公民居住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在这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混乱无序、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会展场馆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水平偏低、品牌展会偏少、专业人才素质偏低。
未来几年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魏景飞,2010),必须把握机遇,尽快找出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一)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改变,会展业发展出现新趋势由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大幅度下滑,美国经济萎靡不振,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
危机过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试图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欧美经济开始复苏,未来几年将逐步增长,发达国家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李智玲,200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新一轮国际分工呈现出以市场为导向,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包含经济活动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策划与管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流通手段等)在内的垂直分工。
会展业随之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外包化、人才化和跨业态经营等特点,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且总体趋势不变,未来几年,环保依然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所以环保产业将引领全球产业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成为产业主导,迫切需要借助会展这一平台展示新技术和新产品。
(二)国内经济环境稳定,会展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20年来,我国会展业每年以20%-30%的速度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徐维东,2011)。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中国会展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个行业,它为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助力。
目前,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首先,中国会展行业的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举办的各类会展总数达到了3500多个,参展企业超过40万家,观众和采购商数量也稳步增长。
与此同时,会展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其中一些大型展览会的展览面积超过了百万平方米。
这表明中国会展行业正朝着更大、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会展行业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行各业对会展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会展行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推动行业的专业化进程。
目前,中国会展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专业分工体系,包括展览策划、展览设计、展览制作、展销一体化等多个环节。
同时,行业内涌现出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再次,会展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国内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中国会展行业正逐渐成为连接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桥梁。
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选择在中国举办会展,以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和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交流。
此外,一些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会展,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最后,会展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展行业也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提高会展效果和服务质量。
例如,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展会观展,智能化设备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效率,还改变了传统展览模式,促进了会展行业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表现出规模扩大、专业化水平提高、国际化程度增加以及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等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中国的会展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会展发展现状
我国会展发展现状我国会展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会展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不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我国会展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我国会展规模达到了2200多亿人民币,成为全球最大的会展市场。
会展活动也从最初的经济领域逐渐延伸到了其他领域,如文化、教育、科技等,不断拓宽了会展产业的发展空间。
其次,会展城市的建设进一步加快。
我国会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城市建设了会展中心。
随着会展中心的建设,会展配套的酒店、交通、餐饮等服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会展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我国会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会展服务已经从过去的简单展示产品的方式发展成为了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与升级,提供了更完善、更专业的会展服务。
会展服务提供商也不再仅限于展览公司,还涵盖了设计、搭建、展品运输、安保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会展生态链。
然而,我国会展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会展市场规模的扩大,各地会展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如何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服务质量,成为会展服务提供商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会展专业人才不足。
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目前我国会展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培养水平,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会展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最后是会展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问题。
会展产业与旅游、商贸、文创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会展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至关重要。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协同合作,推动会展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综上所述,我国会展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人才不足、与其他产业融合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促进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资金不足:会展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国内很多会展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缺乏资金实力。
2.人才不足:会展行业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但是目前行业中人才供应不足,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也需要提高。
3.国际化程度不高:国内会展业相对国际市场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需要加强在国际市场的布局和拓展。
4.产业链不完善:发展会展业需要依托产业链,但是目前国内会展产业链还不够成熟,需要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资金支持: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政府可以加强会展人才教育和培训,提高整个行业的人才素质。
3.加强国际化战略:通过参与国际会展活动,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和交流,提高国内会展业的国际影响力。
4.完善产业链建设:鼓励企业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逐步完善会展产业链。
我国会展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会展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会展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推广手段,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宣传平台,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会展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来解决。
一、现状分析当前我国会展业发展状况良好,得到了政府和市场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根据统计,我国会展业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会展业在全球排名第三,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以上,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同时,我国会展业的产业链日渐完善,会展活动的类型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国际化方面,我国会展业在举办数量和国际合作方面也有着积极的表现,其中不乏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展览会在我国举办。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国内外企业的关注,更是拉近了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距离。
二、问题分析尽管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地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会展业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而其他省市的会展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尽管有些城市建造了高规格的会展中心,但对于服务质量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会展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性有待提升。
3.行业标准不完善。
当前我国会展业的监管还不够严格,行业标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行业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4.展览内容单一。
当前我国的会展内容仍以工程技术和制造行业为主,而且展览的类型和内容相对单一,有待在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进一步扩展。
5.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会展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表现不错,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国际化的规划、组织和推广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发展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大会展中心建设。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现代化会展中心,推动会展业的发展。
2.提高服务质量。
中国展览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展览业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展览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也在中国蓬勃发展。
展览业对于促进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展览业的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展览业的现状中国展览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展览业的重要一员。
根据中国展览馆协会的数据,中国展览业的规模近年来逐渐扩大,各类展览活动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
同时,展览主题也从传统的商品交易拓展到各个领域,包括科技、文化、教育、艺术等。
中国在国际展览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拥有越来越多的国际顶级展览和展览品牌。
二、中国展览业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展览业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展览的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其次,展览业的规模和质量不够均衡,部分展览仍处于低水平重复竞争的状态。
再次,展览的供需关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市场需求与展览内容之间的匹配还不够紧密。
此外,展览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套发展不充分,影响了行业整体效益。
三、中国展览业的发展趋势面对挑战,中国展览业也面临着一些发展趋势。
首先,国际交流合作将继续加强,中国将吸引更多国际知名展览品牌入驻,加强与国际展览组织的合作,提升展览国际化水平。
其次,创新将成为展览业的重要驱动力,包括技术创新、展览形式创新等。
第三,展览内容将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行业协会和政府将加强对展览业的支持和管理,推动其更加规范和健康发展。
四、展望与建议展览业作为有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们应积极面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推动中国展览业的创新发展。
具体建议如下:1. 加强与国际展览组织的合作,提升中国展览的国际化水平。
2. 鼓励展览业的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化展览和虚拟展览的发展。
3. 提高展览质量,加强对展览内容的专业化管理和品牌建设。
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中国会展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行业之一。
据国际展览行业协会的数据,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展览面积、参展商数量和观众数量最多的国家,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以下是关于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一、现状1.发展速度快: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速度快,业务涉及国际和国内各个领域。
近年来中国会展市场的增长速度、企业数量及产品数量都在逐年攀升,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2.市场规模大:中国会展市场规模已逐渐改写行业历史,在全球会展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2018年,中国共开展1734场专业会展,展览面积达到12,560,000平方米,规模令人瞩目。
3.国际化程度提升:目前,中国举办的国际会展占据了全球重要会展市场的一席之地。
不少知名的国际会展如亚洲消费电子展、纽约性健康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展等都选择在中国举办活动。
二、存在问题1.市场游走不稳:中国会展市场供需矛盾比较激烈,开展中心城市偏多。
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少数城市占据了会展市场份额过大,不能合理地将展会资源发挥出来。
2.服务质量不高:中国会展产业缺失一支专业、高水平的服务队伍,交通配套硬件设施也比较欠缺,散户、小展会以及参展贸易公司期望得到专业的展览服务,整个服务体系还有待于完善。
3.智能化程度不高: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正在迅速融入中国会展业,但是还有一些地区的展览集团与机构比较落后,这就使得会展业智能化发展程度相对不高。
三、发展思路1.平衡会展市场:加强会展市场调研,定期进行市场监测,分析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为各类展会提供适度的市场规划与顾问服务,以平衡会展市场,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能力。
2.提高服务质量:会展产业应加强培训,打造优秀的展会服务团队,设施和设备上要达到国际级别,建立一套完整的委托、沟通、实施、统计等级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3.创新智能化服务:加大对智能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投入,推动会展平台从单纯的展示平台向全方位的展示交流平台转变,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无人嘉宾等最新技术,高效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会展业在中国的发展也日益壮大。
会展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1、会展业的发展历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会展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政府组织的展览会和商业展览会。
19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的会展业开始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会展业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会展市场之一。
2、会展业的规模和影响力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我国会展业的规模达到了465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9.7%。
其中,展览面积达到了1882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长了7.3%。
我国会展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会展业的领域和类型我国会展业的领域和类型非常广泛,包括了工业制造、信息技术、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根据展会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国际展、专业展、消费展、文化展等多种类型。
此外,会展业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如线上展会、虚拟展会等新型展会形式正在逐渐兴起。
4、会展业的地域分布我国会展业的地域分布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中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展览面积占全国的近40%。
此外,一些新兴的会展城市如南京、武汉、杭州等也正在快速崛起。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展业也在迅速数字化和智能化。
未来,会展业将更多地采用虚拟展厅、在线展览等数字化形式,提高展会的效率和参与度。
智能化技术如人脸识别、智能导览等也将逐渐应用于会展业。
2、专业化和细分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展业也将越来越专业化和细分化。
未来,会展将更加注重行业特点和需求,推出更加专业、细分的展会。
此外,一些新兴的领域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也将成为会展业的热门话题。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严学军肖光恩一、会展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展业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兴发展的产业。
它通过会议与展览的形式,传递信息,创造商机,提供服务,促成交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具体形式包括各种洽谈会、交流会、展览会、展销会、展示会、博览会、交易会等。
早在1851年,英国首办伦敦万国博览会,开创了大型跨国商品展览的先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革命的强大冲击,世界经济结构正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会展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许多国家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会展业之所以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商业经济形态无法比拟的优势。
1.会展业孕育巨大商机,其有沟通和交易功能通过商品或科技成果的会展,使供需双方充分了解对方的信息和需求,再加上可以通过实物观看,迅速促成供需双方达成商务合同,因此会展市场孕育了无限的商机。
1998年会展业为香港吸引各方游客约400万人,带来出口订单约330亿港元,在全球最佳会议展览城市排行榜上位居第五,仅次于巴塞罗那、悉尼、伦敦和哥本哈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也因此获得“1999年度业界金奖”和“1999年亚洲奖励旅游及会议大奖”。
在成都市中心的四川省展览馆是1999年举办会展最多的地方,8仅洲)平方米的展厅几乎天天有展会,客流量每天达2万一4万人次。
其中上海在成都举办的一个商品交易会,就创下60多亿元的成交额,接着广州在成都办的商品交易会,也幸走40多亿元的订单。
2.会展业利润高,具有经济连动功能据有关资料表明:会展业能带动其它部门经济的发展,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可达l:10。
特别是通过各种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贸易洽谈会等,可以带动生产、流通、服务、旅游、广告、运输、保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前连效应和后连效应,所创造的经济利润相当惊人。
据国外统计,该行业的效益通常在25%,在美国,展览业一年可以直接创造几百亿美元的经济收益,间接拉动经济一千多亿美元,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经济增长,成为美国第17大产业。
(完整版)中国会展行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完整版)中国会展⾏业现状与问题分析中国会展⾏业现状与问题分析⽂秘1201班-郭连英第⼀章会展⾏业概述1.1 会展业相关介绍1.1.1 会展业的定义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
其概念内涵是指在⼀定地域空间,许多⼈聚集在⼀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化活动、节庆活动等。
会展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多⼈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
狭义的会展仅指展览会和会议;⼴义的会展是会议、展览会和节事活动的统称。
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会等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
1.1.2 会展业的作⽤会展具有强⼤的经济功能,包括联系和交易功能、整合营销功能、调节供需功能、技术扩散功能、产业联动功能、促进经济⼀体化等。
⼀、联系和交易功能会展孕育巨⼤商机,具有联系和交易功能。
会展的联系沟通作⽤⾮常明显:联系量⼤、联系⾯⼴、联系效果好,因此会展可以向会展组织者、参展商、观众提供彼此联系和交流的机会。
通常在短短⼏天有限的会展期间,参展商往往可以接触整个⾏业或市场的⼤部分客户,可能⽐登门拜访等其他常规⽅式⼀年甚⾄⼏年所接触的客户还多。
展会参加者在专业展会上可以接触到⾏业主管部门领导、本领域专家、现有客户、潜在客户、供应者、代理商、⽤户等与⼰相关的各种⾓⾊的⼈,其中不乏决策⼈物、关键⼈物,形成的⼈际联系质量⾼。
会展的环境氛围典雅,有利于进⾏⾼质量的交流。
通过商品或科技成果的会展,使供需双⽅充分了解对⽅的信息和需求,再加上可以通过实物观看,迅速促成供需双⽅达成商务合同,因此会展市场孕育了⽆限的商机。
在新加坡举⾏的“2004年亚洲航空展”,单是公布的部分交易额就达到了35.2亿美元。
⼆、整合营销功能会展作为企业之间的⼀个有效的营销平台,为企业展⽰产品、收集信息、洽谈贸易、交流技术、拓展市场提供了桥梁和纽带作⽤,会展在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显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
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具有服务业的共性,它作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和交流中介,但同时它又不同于其它服务性行业,具有自身的个性,企业通过参加会展进行新技术、产品推广,可起到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同时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树立品牌形象,具有其他服务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事实上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会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有的是立竿见影的,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逐步发挥作用的。
会展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如财富论坛和apec会议在上海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以及推广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位,带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
每一次会议或展览的举办将吸引大量的商务客和游客,即必然会带动交通、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而且会展业的继续发展,将使展览、会议场馆的数量增加,从而加快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入,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据测算,会展业的最大带动系数为1:9,如果会展场馆的收入是1,那么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则是9。
〔四〕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的作用。
由于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充沛、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会展业的发展将带动交通、旅游、餐饮、基础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对增加大量的社会就业岗位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北京申奥成功,就将造就几百万个就业机会。
在中国,会展业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但是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创造就业机会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二、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目前每年中国举办的各类会展超过1200个,是改革开放前二十几年内国内会展数量总和的10倍。
据不全统计,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1326个,2001年已超过1500个。
从类型上看,会展已由综合性发展成为专业性,如汽车展、工业展、留学教育展等,并有一些专业会展得到了业界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国内目前展览场馆有147个,部分展馆已具备举办国际展会的相应配套设施。
会展主办单位除专业会展公司外,各专业协会、中介机构、广告公司、媒体、群众机构、院校等也纷纷加盟。
与此同时会展业为主办者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和经济的空前繁荣,中国的会展业正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中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已达3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也达到120多亿人民币。
(资料来源:作者调研所得)但是,从我国目前会展业发展现状来看,与国外同行业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管理体制上的差异。
国外会展业的管理主要依靠行业自律机制和自律规范,政府的介入一般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国际大型展会的协助招揽上。
但是国内尚没有统一的会展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
根据现行的展览管理办法,国务院各部委及其所属的工贸公司、外贸公司、协会、商会、中国贸促会以及其行业分会和地方分会、地方政府或省市级外贸主管部门、展览场馆、境外展览机构等都能举办展览会。
这种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局面造成会展过多过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会展“泡沫”现象, 使得会展管理混乱。
而且我国会展业目前依然维持计划经济形成的展会审批制、展览公司资格认定制,尚未与市场接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至有的展会虽然质量很差,组织和服务严重欠缺,但由于有政府作后盾而得以存在。
(二)展览场馆和设施上的差异。
国内现有会展基础设施相对国外较落后,从展馆面积来说,全国展览馆总面积在100万平米左右,展场面积超过10万平米的大型展馆仅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几家,与国际知名展览中心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65万平米的展馆相比,国内场馆举办特大型展览、会议难度较大;虽然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展馆,但大多面积小、功能单一、设施较落后、服务水平不高,不具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国际名展的能力,多数展馆只能承办一些档次不高的展览。
国外展馆不仅面积大,交通也十分方便,火车、地铁、直升飞机等交通工具可以直接抵达场馆。
展览场馆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会议室、办公场所、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仓库、停车场等,整体服务体系使展馆成为一座城中之城。
我国展馆设施如餐饮、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相对于国外也有很大差距,尤其网络信息技术在国内展馆的应用还不普遍,制约了国内展览水平的提高。
(三)展会定位上的差异。
多数展会缺乏明确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
同国际知名展览相比,我国展览缺乏明确定位。
让参展厂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有的展会则什么档次与质量的产品都一拥而上。
有些名为国际名牌精品展,但实际上却是类似集贸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些展会甚至成为处理积压商品的场所。
有些参展商也缺乏定位,参展的目的不明确,而大多数厂商只是“坐以待客”。
(四)服务水平的差异。
目前,在国内30多个展览会中,只有极少数展览会设立了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检录系统,大多数情况下,参观商和观众在参加展览会时遇到的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展会后的情况也无从了解。
同时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仍有欠缺,如没有设立邮局、必备的商务服务部门和专线交通等,而这些方面,国外展览会可以说一应俱全。
因此中国展会的服务水平有待改进。
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一学德国的汉诺威市。
每年在这里举办的cebit展览会和国际工业展等大型专业展会,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的参观者的口袋里掏走数十亿美元。
它的奥妙就在于一切围着展会转,围着参观者服务,展场布置把舒适放在第一位,空气流动,光线明亮,温度适宜,布局宽松,在众多展场之间,到处设有咖啡座,供人们休息、聊天、交流、业务洽谈,在市区乘车凭展馆出入证“一证通”,十分便捷。
会展业是服务行业,不同于制造业,如果不在服务水平上花狠功夫,那中国的会展业势必无前景可言。
(五)会展人才的差异。
目前我国会展业专业人员奇缺,大多数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与会展业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
这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大制掣。
展览专业人员奇缺除了历史原因外,相当重要的是,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专门培养展览专业人才的场所。
跟汉诺威和法兰克福一样,许多国外会展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中国人都是从国内的展览公司挖过去地的。
国外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和流程以及先进的人才机制。
因此中国会展业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建立先进的人才机制,防止人才外流。
三、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发展对策的分析去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成员,那么入世后对中国会展业有何影响呢!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和中国政府公布的资料显示,11类142个服务贸易行业中,会展业不在其中。
从入世谈判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并未对入世后的会展业开放作出承诺,世贸成员国也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另外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规定,入世后,外商仍不能在中国注册成立独资的会展公司,但可以与中方成立合资公司。
根据我国目前会展市场的实际情况,还不能取消审批制度,因此我国实行会展审批管理制度仍然有效,对这项规定也是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即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和新生产业进行保护。
虽然有上述有利因素,但毕竟是“狼”来了,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海外跨国展览机构已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设立机构或成立合资公司,如德国的汉诺威、科隆、依格多,意大利米兰国际展览中心等早已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分公司,中国展览业将面临外国同行更为直接和激烈的冲击。
尚显稚弱的中国展览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会展经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与国际接轨。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但更多的是严峻的挑战。
对此,笔者对我国会展业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顺应规则,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进入wto后,政府痛下决心顺应规则,转变职能,退出对市场经济运作的直接干预管理。
政企不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企业可盼的关系协调、信息传递、市场规范等服务与管理的职能将由行业协会来实施。
因此应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
尽早成立全国性的会展行业管理组织,并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理顺与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取消价格多轨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展览环境和竞争秩序,在操作上力争尽快实现规范化,并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
另外,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市场的完全自由化,相反政府的宏观调控会对展会的质量和会展公司的资质进行市场化、动态化和评估和认证,逐步从审批制过渡到标准制和登记制。
使会展业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据悉,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展览业管理方面的相关法规,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着手会展业的立法工作。
如国内展览业的第一个地方法规--上海展览法规,已进入起草阶段,主要内容是理顺行政主管部门和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等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克服多头管理的弊病,也将考虑展览公司办展的资质要求和法律程序。
(二)改进服务水平,加快人才培养。
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它不同与第一、二产业,是一个营销的过程,关键是人才、客户和服务,对资金的需求并不突出。
服务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提高软件服务,如设立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检录系统,还要改善硬件设施建设,如设立邮局、必备的商务服务部门和专线交通等。
加入wto后将有更多的外资和展览管理人员进入中国,将会带来国际会展业的先进经验、理念。
有了好的理念,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会展人才,制定规则和制度,提高软硬件服务。
会展专业人才奇缺是制约会展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举办展览专业人员的培训班、讲座。
这种培训班、讲座非常重要,因为大专院校学习的学生从现在起少则3年,多则4到5年才能掌握专业理论,日子久远,远水解不了近渴。
现从事展览工作的人员大多具有实践经验而缺乏理论知识和先进、现代的展览管理手段,若能通过短期培训,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会展应走向产业化和品牌化。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外国会展公司的大举进入加剧了我国会展市场的竞争,促使了我国会展业面向市场,在竞争中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组建展览集团、实现资本扩张,提高企业组织规模,走上产业化之路。
会展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找准展会的龙头,发挥城市会展业的整体效应,才能加速会展经济发展。
现在,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会展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从长远看,发展本地会展经济,必须面向国际,形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