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设计
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心理,使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效的问题?什么样的提问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呢?
一、问题的有效性
设置有趣、新颖、巧妙的问题,是实施有效提问的最关键的一步。教师设置问题进行提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指向性。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评价学生、检查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明确的提问。
如:《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中演示硫燃烧实验。
实验过后,一位教师问:同学们,刚才的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甲:硫能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学生乙:我看到的和甲同学看到的一样。
……
教师连续喊了几个同学,他们都没能把实验现象回答完全。如果教师一开始将问题设计成:“同学们,我们刚才做了硫燃烧的实验,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硫粉在加热时状态有何变化,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分别是什么颜色,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什么特征?”这样的提问,指向性明确,学生会很快领会教师的意图,回答出重要的实验现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折腾。
2.根据学生实际把握问题的深度。问题设置浅,不能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问题设置深,又会使大部分学生难以解决,丧失学习信心。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中演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占1/5的实验后,直接让学生回答:“某同学实验结果小于1/5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对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讲难度过高,学生不知道从哪个方面来解决,多数会胡乱猜测,起不到思考的目的。所以对这些问题要把握好其难度,教师不妨作一些处理,如:先让学生分析一下做这个实验有哪些注意点,如果这些注意点没把握好会有什么后果,等等。学生经过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回答。
3.问题要有科学性。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明了本节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明晰考纲要求,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突出章节知识重点,又明确易懂无歧义,能反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科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化学王国里遨游;科学的提问,需要教师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自然界中的水》中,在学习课题2“分子和原子”时,教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电解水可以得到‘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这一结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
二、问题的有效提问
1.提问后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完成教学计划,在提出问题时,没有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给学生,这是很多老师存在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要给学生思考后回答的,但有的老师按捺不住,在问题提出后很短的时间内就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忘却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必须把课堂的重心从“自己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上来”,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多听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在与学生的反馈交流中,检验自己提问的效果。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随意而答,教师也就不能从中发现问题设置的效果,问题的有效性也就无法得到落实。
2.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想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如:在教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1)在实验中你观察到哪些现象?(主要针对中下学生)(2)水为什么会倒吸?通过实验得到什么结论?(主要针对中下学生)(3)你认为对红磷的用量应该有什么要求?对实验装置有什么要求?(主要针对中等生)(4)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木炭、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主要针对中等生)(5)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小于空气体积的1/5,你能分析可能的原因吗?(主要针对中上等生)(6)从实验中你还能推知氮气的有关性质吗?(主要针对中上等生)
总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要求,巧妙设疑,提问各层次的学生,方可营造一个全
体学生参与的、积极进取的课堂氛围,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水平,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提问要有启发性。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法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启发性的内容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问时要善于运用多种导语,如“根据……联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事实能证明……”“你能举出……的应用实例吗?”“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等等。如:探究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根本原因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你能说出盐酸中存在哪些粒子吗?(2)你认为是什么粒子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呢?请猜猜看。(3)是否有可能是水分子作用的结果呢?为什么?(4)为了验证你的猜想,你能设计出实验方案吗?(5)你还能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吗?通过层层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究盐酸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根本原因。
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善于发现问题、掌握提问技巧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化学课堂提问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好问题,常常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有效地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更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二、化学课堂提问的基本模式
1.回忆性提问
这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低级的提问,易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其缺点是容易限制学生的思考,不宜多用。
1.1选择型提问
即回答“是”或“不是”。例如提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对吗?”学生回答:“对”或学生回答“错”。但是不管哪种回答,显然都是集体回答,这就不利于发现个别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虽然这种提问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课堂气氛,但我觉得这仍然是一种“弱智游戏”。那么,诸如此类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如:第一种问法:“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对吗?”第二种问法:“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第三种问法:“水是由什么组成的?”这显然是同一个问题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提问,而尤以第三种提问最具有启发性,它不仅能使学生展开想象,也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而且也易使教师将问题拓展开来,进而引出物质的组成、构成,分子、原子等概念性的描述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找到知识的生长点而且要找到知识的延伸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提问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2温故型提问
指要求学生背书上的公式、定理、定义或概念,虽然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提问,但对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如常见物质的颜色,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伴随的现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符号的书写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做出准确判断或回答。
1.3开放型提问
此类提问是让学生凭自己学习后的感受来回答。因此往往不会因答案的不同而引起争论。如提问:你觉得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哪个更易掌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回答。或说氢气更容易学或说氧气更容易掌握,这完全是学生个人的学习经验题。教师只能从大多数学生的回答中抽象判断出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效果。这种提问是一种临时性的调研测试,也是检测教师本身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以便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2.理解性提问
2.1一般理解性提问
其实是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某一个问题描述出来的过程。如提问: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如何配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做实验过程中的印象来回答。教师可以这样来提问,如“先算,算什么?再称,怎么称?最后如何配?”按照这个提问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这部分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也易使学生回忆旧知识。
2.2深入理解性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