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复习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1. 土壤圈是处于地球多圈层的界面,是地球多层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之一2. 施用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增加作物产量。

2:改善作物品质;3.提高土壤肥力;4.增强作物抗性3.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

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肥力指土壤不断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4. 土壤具有肥力就成为区别于自然界其他任何物质实体的本质特征5.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的三相多孔体;土壤固,液,气三相是构成土壤肥力的基础6. 自然肥力:指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

人为肥力:在人类生产活动下创造出来的肥力7. 我国在土壤肥料科学发展上的贡献:(1):查清了全国土壤资源状况,进行了土壤资源综合考察和全国性大规模土壤普查(2):在全国土壤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面积的土地开发利用(3):大面积治理盐渍化土壤(4):解放后先后进行了二次全国范围的化学肥效试验(5):各种肥料应用的研究(6):大力开展有机肥8. 土壤肥料在实现现代化中的主要任务:(1):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肥力。

(2):加强土壤质量与土壤环境的研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重视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4):提高化肥利用率,实行优化配方施肥措1.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的三相多孔体2.矿物:指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是构成岩石的基本材料。

3.成土矿物氧、硅、铁、钙、钠、钾、镁4.原生矿物;岩浆直接结晶形成的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其化学成分,矿物的晶格、结构未变。

仅受到不同程度的机械破碎而残留下来的原始成土矿物;常见的原生矿物:硅酸盐类(云母、辉石、角闪石、长石、橄榄石)氧化物类、硫化物类、磷化物类。

5.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经风化后的产物或由原生矿物彻底风化的产物重新合成的新的矿物6.白云母风化后形成水云母或高岭石等次生矿物并释放出钾,为土壤中钾素的主要来源。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一、引言土壤肥料学是农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研究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养分循环和养分供应等问题。

它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土壤的形成、肥料的分类和作用、养分循环等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总结。

二、土壤的形成土壤是由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而形成的,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作用三个阶段。

物理风化是指岩石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等导致的物理破碎;化学风化是指岩石中的矿物质与水、氧气等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物质;生物作用则是指植物根系的渗透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

这些过程共同作用,使得土壤中的颗粒结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得以形成。

三、肥料的分类和作用肥料是供给植物养分的物质,根据其来源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有机肥料是指由动植物的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形成的肥料,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无机肥料则是指由矿石、化学合成等途径获得的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等。

肥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

不同类型的肥料对植物的养分需求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在施肥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四、养分循环养分循环是指土壤中养分的来源、转化和归还的过程。

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元素,它们通过植物的吸收和代谢、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等过程在土壤中循环。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形式,进而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

而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

此外,养分还可以通过降雨和水流的冲刷作用进入土壤,形成养分的补充。

五、施肥技术施肥技术是指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类型和施肥方法的技术。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比例,从而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和施肥量。

同时,还需考虑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分配养分供应,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一、土壤学基本知识1、土壤的概念和剖面结构?土壤是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是地表植物生长的基础。

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并能为植物提供养分、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条件。

土壤剖面结构由上至下分为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表土层又可分为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和淋溶层;心土层可分为淀积层和母质层;底土层可分为风化层和母岩层。

2、土壤的肥力特征是什么?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力。

不同类型的土壤,其肥力特征也不同。

自然土壤剖面中,自上而下出现各种不同颜色和不同粒级的矿质颗粒,称为土壤剖面发生层次。

根据这些发生层次可把自然土壤划分为不同的土类。

按我国土壤分类系统,常见的有暗沃土、棕壤、黄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盐碱土等。

3、什么是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中不同粒级的矿质颗粒的相对含量。

一般把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粘粒,把直径大于0.002毫米而小于2毫米的颗粒称为砂粒,把直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称为砾石。

根据砂粒(0.002-2毫米)与粘粒(<0.002毫米)的相对含量,可将土壤质地分为以下几类:(1)砂土:砂粒含量在50%以上;(2)壤土:粘粒在20%以下,砂粒在40%以上;(3)粘壤土:粘粒在20-40%,砂粒在40-60%;(4)粘土:粘粒在40-85%,砂粒在15-50%;(5)泥炭质土:腐殖质层厚度大于30厘米。

4、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有何关系?土壤质地是决定土壤水肥供应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质地粘重的土壤,保水保肥力强,但通透性差,而质地疏松的砂质土壤,保水保肥力弱,但通透性好。

不同质地类型的土壤,其适种作物也有所不同。

二、肥料学基本知识1、什么是肥料?肥料是指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能,施入土壤中或喷洒于植物体表面,能为植物提供养分或为改善植物生育条件而产生效应的一种人工制品。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一、重要概念1、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分、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4、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5、土壤肥力:土壤在某处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6、矿物:一类产生于地壳中且具有一定组成、物理特性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7、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质量分数叫矿物质土机械组成,根据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叫土壤质地8、腐殖质:一类组成和结构都很复杂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主体是各种腐殖酸及其金属离子相结合的盐类,它与土壤矿物部分密切结合形成难溶于水的有无机复合体。

◎10、土壤容重: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含土粒及孔隙在内)干燥土壤的质量与标准状况下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11、母质:裸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壤的母体13、1:2型矿物:由两层硅氧片中障夹一层水铝片叠合而成的层状硅酸盐矿物(主要是蒙脱石类、蛭石类和水云母类)◎14、阳离子交换量:在PH为7时每千克干土所吸收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以cmol/(+)kg表示◎15、复混肥料:掻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是的肥料。

16、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17、同晶置换:是指硅酸盐矿物中的硅氧片或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近而电性符号相同的离子相取代,但其晶层结构未变。

18、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19、土水势:土壤水在各种力如吸附力、毛管力、重力等作用下,与同样温度、高度和大气压等条件下纯自由水相比(即以纯水作为标准,假定其势值为零),其自由能的差用势能来表示,称为土水势20、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21、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的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变化而变化的,其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2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中的氧化态物质几还原态特制在氧化还原电极上达到平衡时的电极电位23、植物通过叶片等地上部分吸收养分的方式,称为植物的叶部营养或根外营养◎24、草木灰是各种作物秸秆、杂草、枯枝落叶及木柴燃烧后的残灰25、根据矿质土粒(单粒)粒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二,可能选择题或填空题1、成土五要素:时间、地形、生物、母质、气候2、土壤基本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水分、土壤空气3、腐殖质的划分:黄腐酸(富里酸)、褐腐酸{胡敏酸}、黑腐素(胡敏素),其中主要组成是褐腐酸和黄腐酸,占总量的60%4、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粘土5、卡庆斯基分级中,将的1~0.01mm粒级划为物理性砂粒,小于0.01mm的粒级则划为生理性粘粒6、生物开始参与风化作用也就意味着土壤成土过程的开始7、生物对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是:机械破碎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8、风华作用的类型有:生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9、土壤矿质有:层状硅酸盐的粘土矿物和铁、铝、硅等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粘土矿物10、主要成土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形成土壤的母质的主要岩石,特性是一般具有成层性,常含有化石)、变质岩(特征是在构造上具有排列性)11、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残体和有机肥料12、酸性土壤通常用石灰来改良。

土肥复习资料

土肥复习资料

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绿色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面2.土壤肥力:土壤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同时不断的提供给植物需要的水肥气热的生活条件的能力3.原生矿物:土壤中原来就有,风化时未被分解转化的矿物4.次生矿物:风化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矿物5.自然成土因素有:母质(岩石风化后残留原地或搬运后的风化产物)气候(温度和湿度)生物因素,地形(水的再分配)时间(强迫因素)6.岩石风化:物理风化(岩石矿物在自然因素下的物理变化)化学风化(岩石矿物在自然因素下的化学变化)生物风化(生物作用下岩石矿物的分解作用)7.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百分比的组合8.土壤类型:砂土类,粘土类,壤土类9.砂土类:大孔隙,排水能力弱,保肥能力弱,易干旱,养分含量低施肥见效快,昼夜温差大,春天热性土已出苗,适合栽种薯类地瓜块茎及瓜果类植物10.粘土类:小孔隙,保水性强,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昼夜温差小,冷性土春天不利于种子发芽,利于后期生长,适合栽种玉米水稻等生育期长的植物11.土壤质地的改良:增施有机肥料,客土改良,翻淤压砂翻砂压淤,引洪放淤,根据不同的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12.有机质(生命活动的产物)的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丹宁素,油脂,粗蛋白13.有机质的作用:提供作物需要的氮磷硫,提高土壤保肥能力,促进微生物的生存,减少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产起调节和刺激作用14.腐殖质:经微生物分解再合成的一类深色含氮有机物15.腐殖质组成:富里酸(浅)胡敏酸(深)胡敏素16.补充有机质的方法:大力发展畜牧业,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广开肥源17.活性酸度:土壤容易中氢离子造成酸度18.潜性酸度: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所产生的酸度19.土壤缓冲性:外来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土壤,土壤具有抵抗和降低ph变化的能力20.缓冲机理:弱酸和盐形成的缓冲性,胶体离子的吸收作用,两性物质的作用21.重力水:土壤中充满所有孔隙的水分,其含水量是土壤全蓄水量22.整体交换:在温度气压风灌溉水的影响下,整体排除土壤的同时大气进入土壤23.气体扩散作用:土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大气中的,大气中的氧气高于土壤中的,土壤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到大气中的过程24.长效氮肥:控制氮的溶解速度,使N缓施,达到与作物生长规律相适合25.如何提高氮的利用率:跟据作物特性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都可在生长初期施肥)根据土壤特性施肥(砂性土少量多次施肥,粘性土多次少量施肥,盐碱土深施肥)根据氮的特性施用,铵态氮肥要深施,N肥与有机肥磷肥钾肥配合使用,加强水分管理,施长效肥26.铵态氮肥的共性:易溶于水利于植物吸收迅速发挥肥效,施入土壤以胶体粒子进行交换被吸附在土壤胶体上成为交换态养分,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转换为硝基,发生硝化作用便于作物吸收但易造成氮的损失,遇碱易分解变成氨气易造成挥发损失肥效27.氮肥的施用:可做基肥种肥追肥,水田使用易黑根要排水晒田改良空气条件,适合葱姜蒜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土壤易板结28.酰胺态氮肥的施用:做基肥(一般在耕翻前与有机肥混用,蔬菜时与有机肥混施,果树施肥一般是秋天施肥)种肥,追肥(强度营养期深度7-10cm 灌水同时提前48天)根外追肥29.水溶性磷肥的施用:集中深施,分层施用,与有机肥混合施用,酸性土壤配施石灰之后施磷肥,根外追肥30.弱酸溶性磷肥的施用:适合喜欢钙的豆科植物绿肥植物需施比较多的禾本科植物,根据土壤的性质施用钙镁磷肥ph小于5.5的酸性土壤,细度要细,做基肥要深施与有机肥混合施用31.难溶性磷肥:(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弱酸骨粉磷矿石)做基肥(施用在吸肥作用能力强的植物上)根据土壤条件ph小于5.5的缺磷土壤,细度小于100目,与其他肥料配合32.磷肥的合理施用:(磷肥移动性差异反应)根据作物的特性施用,根据土壤条件(难溶性磷肥施在缺磷的酸性土壤)根据磷肥特性,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33.钾肥的合理使用:根据土壤的调节施用,根据作物的特性施用(钾肥:油料作物薯类糖类作物棉花植物)养分均衡(氮肥磷肥供应不足钾肥的增产效果受到限制)采用合理施肥技术(深施早施集中施)34.钾肥的施用:基肥追肥盖种肥根外追肥拌种肥,适合喜钾作物,不能与铵根离子混合,等钾量施肥要比化学钾施肥好35.复合肥:NPK三元素中至少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表示方法(N)-(P2O5)-(K2O))36.基肥:基础肥料主要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37.种肥:主要满足种子萌发对养分的需求38.追肥:主要满足植物在强度营养期对养分的需求39.人类肥尿:人粪(食物消化未被利用的残渣)人尿(新陈代谢后排出的废液)保N(加入泥炭干土秸秆)除臭(H2S加入硫酸铁)无害化处理(加盖沤制密封堆积药物处理)40.厩肥:以家畜粪尿为主混合各种垫圈材料及饲料残渣积制而成的肥料41.堆肥;用秸秆青草绿肥树叶和其他废弃物加入人粪尿(发热育温降温腐熟保肥)42.沤肥:秸秆绿肥垃圾掺入河泥人粪尿低温发酵而成43.绿肥:凡是把正在生长的绿色植物体直接耕翻或割下运到另地块做肥料44.生物肥:土壤中益生菌剂不含营养素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改善营养条件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肥料45.微量元素肥料:锌肥(硫酸锌,局部叶片明显,玉米白苗病植物小叶病)硼肥(硼酸硼砂,油菜花儿不是,上部叶及生长点表现突出棉花蕾而不花)钼肥(钼酸钠,柑橘黄斑病,全株可见)铁肥(缺乏会使李子树上的叶子呈亮黄白色,幼叶明显可使用硫酸亚铁)铜肥(禾本科植物易缺铜)46.营养诊断:外诊断喷施诊断化学诊断47.微量元素的施肥:施于土壤(作为底肥施用用量少均匀与大量元素肥料混合使用)施与植物体(拌种浸种根外追肥枝干注射)48.注意事项:适合缺乏敏感的植物,北方缺乏金属离子南方土壤缺钼(改善土壤环境适量施用石灰等措施可改善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的状况)施用大量元素放在首要位置,使用要均匀严格控制用量49.施肥原理:①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率: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是一样的②最大效率期(强度营养期):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③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某种营养不一定多,但是必须得有④养分归还学说:随着作物生长,土壤的养分可能减少,造成如让养分贫瘠,以致颗粒不,这是将植物带走的养分归还给土地⑤最小养分率:决定作物产量的是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而不是绝对最小的养分⑥报酬递减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效益逐渐下降⑦因子综合作用率50.配方施肥: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物为基础的前提下产前提出NPK和微肥的适宜用量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施肥措施51.配方施肥方法:地理分区配方法,目标产量配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法。

土壤肥料营养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营养学复习资料

绪论一、土壤的概念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自然土壤:自然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壤。

农业土壤:而在自然土壤基础上,人类开垦耕种和培育的土壤。

二、土壤组成三、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在某处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供给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四、有效肥力:土壤肥力因土壤本身性质、环境条件及土壤管理(耕作、施肥、栽培管理)的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一部分可以被植物利用并通过土壤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性状表现出来,称之为“有效肥力”而没有被直接反映出来的肥力称之为“潜在肥力”。

五、根据肥料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分为有机肥料(农家肥料)和无机肥料两大类六、农业化学派、农业地质学派、土壤发生学派七、土壤肥料科学面临的挑战与任务(一) 土壤肥料科学面临的挑战。

8大问题即“农业安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紧缺,全球变化,灾难突发,经济危机及人类生命健康”(二) 土壤肥料科学的任务。

1.土壤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是土壤学新时期的重要任务。

2.土壤与环境质量是现代土壤学的研究核心。

3.深入研究土壤圈物质组成、性质、类型及其循环规律 4.土壤肥力培育和土壤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是现代土壤肥料学解决掉关键问题。

5.建立和完善土壤肥料信息系统是土壤肥料科学研究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章一、 矿物的概念(了解)二、 矿物的类型:原生矿物和此生矿物1.直接来自火成岩或变质岩的矿物叫做原生矿物。

2.原生矿物,火山玻璃或各种风化产物通过化学、生物作用而转变或重新合成新的黏土矿物和氧化物矿物,叫此生矿物。

三、 岩石的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四、 风化作用的类型:1.物理风化作用。

2.化学风化作用:a.溶解作用;b.水化作用; 土壤 固相 粒间孔隙 固体土粒 土壤生物 矿物质 有机质 占固体部分重量的95%-99%,站土体容积的38%左右,为岩石风化而来或成土过程中形成。

“土壤骼” 占1%-5%,占整个土体容积的12%左右,由生物残体及其腐解产物构成。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为比较偏僻的名次解释,太简单的没有发。

第二部分为突然学填空题。

最后是重点推荐的大题资料。

第一部分2-10、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2-11、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2-14、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2-22、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2-2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3-1、土壤腐殖质: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合成的一类分子量很大的、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称为腐植质。

3-2、腐殖质化系数:单位重量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碳的分数,称为腐植化系数。

3-4、有机质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耗的土壤有机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率。

3-5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一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质的过程。

4-1、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在静电引力、离子本身的热运动或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可以和土壤溶液或其它胶体表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

4-2、交换性阳离子:能互相交换的阳离子就称为交换性阳离子。

4-3、离子的解吸过程:吸附的离子从胶体表面转移到溶液去的过程。

4-4、离子的吸附过程:离子从溶液转移到胶体表面的过程。

4-5、永久电荷:指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产生的剩余负电荷。

这种负电荷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

4-7、土壤胶体吸收交换性能:一部分被吸附的离子,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的现象。

4-8、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率。

4-9、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简称CEC。

4-10、阴离子配位体交换吸附: 指阴离子取代氧化物表面羟基而被吸附的过程。

土壤肥料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一、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是土壤能经常适时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条件的能力。

2.肥料: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

3.化学肥料:指在工厂里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或采用天然矿物生长的肥料。

4.田间持水量:在不受地下水影响的自然条件下, 土壤所能保持的水分含量最大值,是土壤毛管悬着水达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

5.土壤通气性:土壤中空气与大气相互交换的能力。

6.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

又称土壤机械组成。

7.土壤含量:是指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质量。

8.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

9: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在耕作时和耕作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性质。

10.土壤质量:是指土壤在生态系统中保持生物的生产力、维持环境质量、促进动植物及人体健康的能力。

11.土壤退化:因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

12.土壤资源: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从事农、林、牧业等所有土壤类型的数量与质量。

13.最小养分率:指植物的产量由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支配的定律。

14:配方施肥: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15.复(混)合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16.混合肥料:是各种基础肥料经二次加工的产品。

17.掺混肥料(BB肥):把含氮、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基础肥料按一定比例掺混而成的混合肥料。

18.有机肥料:指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

19.绿肥:指栽培或野生的植物,利用其植物体的全部或部分作为肥料。

(完整word版)土壤肥料学 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土壤肥料学 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一、土壤和肥料的概念(一)土壤的概念及特点1、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2.、特点:(1)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不仅具有自己的发生发展历史,而且是一个形态、组成、结构和功能上可剖析的物质实体,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性(2)具有土壤剖面:土层:指由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土层(土壤发生层)土壤剖面:具有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称为土壤剖面。

(3)具有物质组成(4)是自然界具有再生作用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以重复利用资源不合理利用:土壤质量发生变化,地力下降,散失可再生性。

因为:地球表面形成的土壤,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破坏土壤只需一瞬间。

(二)、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soil fertility and soil productivity)1、土壤肥力:土壤具有供应与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2、土壤生产力(soil productivity):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包括土壤肥力、发挥肥力的环境条件及投入成本(三)肥料的概念及分类1、肥料定义(fertilizer):凡是直接提供给作物生产发育所必需养分和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料。

2、可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两大类。

肥料分类可依据:肥料中营养元素种类(氮肥、磷肥、钾肥等)、肥料水溶液pH、肥料对土壤pH影响、肥效快慢(1)生理酸性肥料(physiological acidic fertilizer):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升高的肥料。

(2)生理中性肥料:(physiological neutral fertilizer)(3)生理碱性肥料: (physiological alkaline fertilizer)二、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1. 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2.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肥料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 :1、肥料是粮食的粮食 2、培肥土壤 3、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4、补偿耕地不足肥料与环境:1、农田N 、P 与水体富营养化 2、农田N 素向水体迁移和人体健康 3、农田N 素向大气迁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NO3-浓度不断增加NO 3-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癌症三大温室气体 CO 2、CH 4、N 2O N 2O 的排放与化肥氮的施肥量紧密相关硝酸盐反硝化作用对大气的影响(1) 破坏臭氧层:反硝化作用产生的NO 2,在平流层参与重要的大气反应而消耗臭氧。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土壤肥力:土壤具有供给与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肥料:凡是直接提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养分和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料。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液相(土壤水分)和气相(土壤空气)。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占95%~98%),构成了土壤的骨骼。

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母质:裸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壤的母体,称为母质从岩石到母质的过程: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母质;从母质到土壤的过程:母质通过成土作用形成土壤土壤中最主要的四种化学组成:氧、硅、铝、铁化学风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风化方式:水解作用母质与岩石、土壤的区别:与岩石相比母质初步具备了水肥气热条件,但是与土壤相比,母质水肥气热条件还不能很好的协调统一海南土壤中的主要的次生粘土矿物类型是高岭石矿物质土粒的机械组成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数,也称颗粒组成。

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各质地土壤的土壤肥力特点:砂质土:蓄水力弱、养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土温变化快,但通气性、透水性好,易耕作。

粘质土:保水、保肥性好,养分含量丰富,土温比较稳定,但通气性、透水性差,耕作比较困难壤质土:介于砂质土和粘质土之间的土壤类别,在性质上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即它既有砂质土的良好通透性和耕性,发苗小等优点又有黏土对水分、养分的保蓄性、肥效稳而长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土壤类别。

耕地土壤的有机质来源有两个方面:(1)栽培作物的残留物(2)施用的有机肥。

其中后者起主导作用。

矿化作用:有机质被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CO2、H2O、NH3等),并释放出矿质营养的过程。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严选内容)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严选内容)

名词解释1.土壤:是地球表面能生长的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P12.土壤肥力:是土壤能连续地、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P33.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P374.土壤质地: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P375.土壤密度:单位融合剂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P416.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壤体(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P417.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指土壤中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并释放矿物质的过程P548.田间持水量:指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重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其水分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P699.土水势:在一些力的作用下,与相同条件下的纯自由水相比土壤水的势能(或自由能)降低,其差值即为土水势P7010.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P8211.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NO3-的作用P9212.闭蓄态磷:是由氧化铁或氢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

土壤中的闭蓄态磷在各种土壤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酸性土壤中,往往超过50%,而在石灰性土壤中也可达到15%~30%以上,但这时包被的胶膜可能是难溶性的钙质化合物。

P9513.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P11214.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PH为7时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即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简称CEC P11415.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P115填空1.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水分、养分、空气、热量P32.肥力的分类:1)按照土壤肥力的发展过程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2)按照土壤肥力的发挥程度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P33.世界土壤肥力科学的发展概况中的农业化学学派是以“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主P114.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绪论名词解释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肥料:是指施用于土壤和植物地上部,能够改善植物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和无机物质. 填空题1.土壤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5种物质组成。

(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水分空气)2.土壤肥力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或________ 和________ .(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

(水肥气热) 问答题什么是土壤自然肥力、人工肥力?什么是有效肥力,什么是潜在肥力?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肥力;人工肥力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土壤肥力,农业土壤的肥力就是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是指水、肥、气、热都能够发挥作用,满足当前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能力;而潜在肥力则是指土壤中某些肥力因子,在当前条件下没有发挥作用,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发挥作用。

第二章名词解释粒级:大小、成分及性质基本相近的矿质土粒。

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矿质化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内(一般为一年)土壤中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数量。

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物质数量.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1. 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由于含游离酸,在潮湿条件下吸水,使磷酸一钙与肥料中的硫酸铁、硫酸铝起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铁铝,降低了磷肥的有效性。

过磷酸钙与碱性肥料混合生成不溶性或难溶性磷酸盐而降低肥效。

2. 氮肥利用率:指当季作物吸收肥料氮的数量占施氮量的百分数3. 离子的主动吸收:又称为代谢吸收,是一个你电化学势梯度且消耗能量的吸收过程,有选择性。

4. 离子的被动吸收:又称非代谢吸收,是一种顺电化学势梯度的吸收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

5. 硝酸还原作用:硝态氮转化成铵态氮的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指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分子态氮和氮氧化物)的作用过程。

6. 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指土壤中的铵或氨在微生物得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7. 微量营养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钻、氟等,称为微量元素。

就是指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8. 植物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虽不多,但很迫切,这时养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显著的不良作用,这个时期称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植物对养分供应不足或过多显示非常敏感的时期,不同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临界期不同。

9.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作物生长快,吸收养分多,施用肥料能产生最大效能的时期。

10. 离子颉抗作用: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养分主要是土壤中的无机态离子养分。

某一离子的存在,抑制另一离子的被吸收,这种关系叫做离子间的拮抗作用。

11. 根外营养:是作物吸收养分的另一种方式植物通过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12. 养分共质体运输:靠胞间连丝把养分从一个细胞转运到相邻的细胞,借助原生质体流动,带动养分运输到中柱、木质部。

主动运转、扩散。

P、K、Cl、S13. 有机肥:有机肥料是农村中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

土壤肥料学考试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考试复习资料

自我复习材料生理酸性肥料: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残留部分导致生长介质酸度提高的肥料。

生理碱性肥料: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残留部分导致生长介质酸度降低的肥料。

必需营养元素:指对所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其他化学元素不能代替其作用,对植物其直接营养作用的营养元素。

非必需营养元素(有益元素):指不是所有高等植物都需要的,但对特定植物生长发育有益,或者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根际营养:通过根系吸收养分,维持其正常生长的方式。

根外营养:通过叶面和嫩茎吸收养分,为植物营养的铺助方法。

被动吸收:介质中的养分,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进入植物细胞或通过离子交换方式而被吸收的过程。

主动吸收:介质中的养分,逆着电化学势梯度进入根胞的过程。

诘抗作用:指某一离子的存在,能够抑制植物对另一离子的吸收。

协助作用:指某一离子的存在,能够促进植物对另一离子的吸收。

营养临界期:由于营养元素的过多或过少者不平衡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时期。

营养最大效率期:单位重量的养分所产生的干物质最多的时期。

复合肥料:采用一定的工业流程和化学反应而制得的,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

复混肥料:将几种单质肥料机械地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

沤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动物性有机废弃物,在嫌气条件下,经微生物的作用,沤制成的肥料。

堆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动物性有机废弃物,在好气条件下,经微生物的作用,堆制成的肥料。

厩肥:家畜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饲料残屑一起混合,积制而成的肥料。

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营养元素所代替。

硝化作用:由于硝化细菌的作用,将氨转化为硝酸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使硝酸还原为NO及N等气体而挥发损失掉的过程。

肥料: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品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土壤的物质组成四部分组成成分相互混合构成极其复杂的单个土体:矿物质(土壤固相)38%有机质(土壤固相)12%土壤空气(土壤气相)25-30%土壤水(土壤液相)12-25%第一节土壤矿物质1.主体物质——“骨骼”——95%~98%2.土壤母质1经风化成土作用2形成3.对土壤的物理性质3和化学性质4以及生物与生物化学性质5均有深刻的影响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一)主要的成土岩石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一)主要的成土岩石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一)主要的成土岩石沉积岩和岩浆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岩浆岩和变质岩通过母岩的风化、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

变质岩和沉积岩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二)岩石的风化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分解和崩解的过程。

可分为:a.物理风化:物理崩解、 T、结冰、水流、风b.化学风化: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H2O, CO2 ,O2c.生物风化:生物作用+分泌+有机产物物理+化学作用▪1. 物理风化▪因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冻融以及盐类的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只有物理形状的改变,由大变小,而不会引起岩石的成分和性质的改变。

▪ 1) 热力作用受热因昼夜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因而气温与地表温度均有相应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 2) 冰劈作用在寒冷地带、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由于体积的膨胀,产生960㎏/cm2的压力,使岩石逐渐崩解为岩屑。

▪ 3) 盐崩作用随着水分的蒸发,浓度逐渐达到饱和,对周围裂隙壁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岩石崩裂。

物理风化是机械力作用的结果流水的冲击、风、冰川等自然动力对岩石的磨蚀,树根生长时对岩石造成的挤压作用,均能加速岩石的破碎。

物理风化的结果,产生许多岩石碎屑和细粒,获得了岩石所没有的透水性和通气性。

但由于物理风化只是岩石在机械力作用下的破碎,产生的岩屑一般都大于0.1mm,没有毛管作用,所以对水的保蓄性能很差。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水势:土壤水分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势能的变化。

2.土壤导热率:指厚度为1cm,两端温度相差1℃时,每分钟通过1cm2土壤断面的焦耳数。

3.养分归还学说: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4.作物营养临界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阶段对某种养分需要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多,但要求却很迫切,此时如果不能满足作物对该种养分的需求,作物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即使后期大量补给含有这种养分的肥料,也难以弥补,这个时期称之为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5.复合肥料:同时含有氮、磷、钾三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

6.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7.非必需营养元素:一些特定的元素,对多数植物是不需要的,但对特定的植物是必需的,这些元素为非必需营养元素。

8.报酬递减律:在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的总产量是增加的,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量却是依次递减的。

9.厩肥:是指以家畜粪尿为主,加入作物秸秆、草炭或泥土等垫圈材料集制而成的有机肥料。

10.高温堆肥:是以高纤维的秸秆、杂草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人畜粪尿,堆腐温度较高,时间短,适合集中处理大量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成肥。

11.土壤容重: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内土体容积的烘干质量。

12.总孔度:土壤孔隙的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总孔隙度。

13.土壤结构:土粒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团聚成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各种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

14.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动物、微生物的遗体、植物的残体以及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15.人粪尿药物处理:给粪便中加入农药、氨水、尿素、石灰氮、漂白粉等化学物质。

二、填空题1.土壤中的铁、锰、铜、锌、硼的有效性随土壤pH升高而降低,而钼的有效性随土壤pH升高而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肥料学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注:带*的为重点中的重点)*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作物并能获得收获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土壤肥力狭义上的定义:土壤供给植物必需养分的能力)*3.土壤粒级:根据单个土粒的当量粒径(假定土粒为圆球形的直径)的大小,可将土粒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级。

*4.土壤质地:指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也叫土壤的机械组成。

*5.肥料: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的物料。

6.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7.矿质化: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碳、水、氨和矿质养分(磷、硫、钾、钙、镁等简单化合物或离子),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8.腐殖化: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9.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

10.有机质转化:土壤有机质在水分、空气、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极其复杂的转化过程。

11.土壤盐基饱和度(BSP):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比。

*12.土壤活性酸度:指土壤溶液中游离的的H+所直接显示的酸度。

*13.土壤潜性酸度:指土壤溶液中吸附的的H+、Al3+离子所引起的酸度。

*14.土壤缓冲性:狭义:土壤抵抗酸碱物质,减缓pH变化的能力。

广义: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缓冲体系,包括对氧化还原、污染物质、养分等。

指抗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15.生理酸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阳离子比阴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阴离子过剩,生成相应酸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酸化。

这类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

16.生理碱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阴离子比阳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阳离子过剩,生成相应碱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碱化。

这类肥料称为生理碱性肥料。

17.根外营养(叶面肥):植物通过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18.有机肥料:广义:含有有机质,既能为农作物提供各种有机、无机养分,又能培肥土壤的一类肥料狭义: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农家肥)19.化学肥料:以矿物、空气、水为原料,经化学及机械加工制成的肥料。

20.绿肥:直接用作肥料的新鲜绿色植物体。

21.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22.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23.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

24.*土水势:土壤水分在土—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的能态。

*25.植物营养临界期: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期。

*26.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营养物质在植物生育期中能产生最大效率的那段时期。

(或指植物生长最旺盛、吸收养分能力最强并形成产量的时期。

)27.成土因素: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

28.闭蓄固定:指磷酸盐被溶解度小的氧化铁胶膜包被起来而降低磷的有效性的现象,这种包被的磷酸盐被称为闭蓄态磷。

*29.磷的固定:土壤液相中的无机磷酸盐等有效态磷转变为无效态磷的过程。

*30.钾的固定:指水溶性钾或交换性钾进入黏土矿物层间空穴转化成缓效性的过程。

二.论述题*1.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答:(1)供给作物营养物质(2)改善土壤理化性质(3)减轻环境污染(4)改善作物产品品质(5)提高难溶性磷酸盐及微量元素的养分有效性(6)缓和能源和资源紧张的矛盾(详见课本320页)2.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②气候:主要决定着成土过程中水热条件③生物:通过生物小循环作用于土壤的形成,是形成土壤的主导因子,它使母质飞跃成土壤。

④地形:(1)影响母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2)影响水分和热量分布(海拔、坡度、坡向)⑤时间(年龄):土壤的形成过程随着时间的进展而不断加深。

3.各级土粒特性石砾:多为岩石碎块,直径较小,山区和河漫滩土壤中常见,矿物组成与母岩基本一致,速效养分很少,吸持性很差,通透性极强。

砂粒:矿物组成主要是石英等原生矿物,颗粒较粗,比表面较小,吸持性能较弱,矿质养分较低,无粘结性和粘着性,表现松散,粒间孔隙较大,通透性良好。

粉粒:颗粒中次生矿物含量增加,石英含量减少。

比表面比砂粒大,吸持性能增强,养分含量比砂粒高,具有一定的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和涨缩性,通气透水能力比砂粒差。

粘粒:是化学风化的产物,矿物组成以次生矿物为主,粒径小,比表面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涨缩性和吸附能力均很强,矿质养分丰富,粒间孔隙小,通透性能差,粘粒多的土壤常表现为湿时粘韧,干时坚硬。

4.砂土,壤土,粘土的肥力特点(1)砂土类质地特点:松散的土壤固相骨架,砂粒多,粘粒少粒间空隙大。

肥力特点:通气性、透水性强,易耕作、蓄水弱,抗旱能力弱养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分解快,养分供应快、温变化快对植物生长影响:“发小苗不发老苗”(2)粘土类质地特点:孔隙小,多为极细的毛管孔隙。

肥力特点:保水保肥性强,养分含量丰富(肥效缓慢,劲长),土温较稳定,温差小。

透水、透气性差,耕作困难,宜耕期短。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老苗而不发小苗”。

(3)壤土类质地特点:含有适量的砂粒、粉粒和粘粒,兼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农业土壤肥力特点:含水量适宜,耕性好,通透性好,相当的毛管孔隙。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适宜种植各种植物,既发小苗又发老苗。

*5.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①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家畜粪便,绿肥,秸杆还田②掺砂掺粘、客土调剂(遍掺、条掺、点掺)③翻淤压砂、翻砂压淤④引洪放淤、引洪漫沙(出水口的调节)6.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类型,组成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1)植物残体:包括各类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植物体及根系(2)动物、微生物残体:包括土壤动物的残体,及各种微生物的残体.(3)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4)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肥料*8.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一.、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2)促进植物生长发育(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4)促进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5)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6)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的作用二.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1)有机质可降低或延缓重金属污染(2)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固定作用(3)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

9.简述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的作用答:①营养库作用②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③雨水涵养④起机械支撑作用⑤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11.如何调节土壤酸碱性(1)土壤酸性的调节:土壤酸度过强(pH过低),不利于作物生长,因此需要提高土壤pH。

一般采用施石灰的办法。

使用的石灰材料是生石灰(CaO),和熟石灰(Ca(OH)2)。

(2)土壤碱性的调节:用石膏来改良,一般在酸性土壤上宜施用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钠等),碱性土壤则宜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等)。

(3)无论在酸性或碱性土上,多施有机肥者有好处。

*12.不良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哪些?答:①增施有机肥料②掺砂掺粘、客土调剂③翻淤压砂、翻砂压淤④引洪放淤、引洪漫沙⑤根据不同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13.判断必需元素的依据答:如缺少该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该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营养元素所能代替(不可替代性或专一性)该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

如为植物体的必需成分或参与酶促反应等(直接性)14.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16+1):天然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氮N、磷P、钾K);中量元素(钙Ca、镁Mg、硫S);微量元素(铁Fe、锰Mn、锌Zn、铜Cu、硼B、钼Mo、氯Cl、(镍Ni)*15.各种营养元素的营养生理功能(主要掌握N.P.K)一.氮的营养生理功能蛋白质的重要组分。

(蛋白质中平均含氮16%-18%);核酸的成分。

(核酸中的氮约占植株全氮的10%)叶绿素的组分元素(叶绿体含蛋白质45~60%,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许多酶的组分(酶本身就是蛋白质);氮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如维生素B1、B2、B6等)--辅酶的成分,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如IAA、细胞分裂素)--生理活性物质 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如烟碱、茶碱、可可碱、胆碱--卵磷脂--生物膜)总而言之:氮对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氮被成为“生命元素”。

二.磷的营养生理功能1、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分主要包括:核酸和核蛋白、磷脂、ATP、植素、辅酶等2、磷参与和影响植物体内许多代谢过程(1)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2)磷能促进氮素代谢(3)磷参与脂肪合成3、磷增强植物抗逆性(1)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等能力(机理)(2)增强作物对酸碱变化的适应能力(缓冲性能)三.钾的营养生理功能1.促进酶的活化:在生物体内,钾作为60多种酶(包括合成酶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的活化剂,能促进多种代谢反应。

2.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3.改善能量代谢4.促进糖代谢(1)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2)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5.促进氮素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1)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2)促进蛋白质和核蛋白的形成(3)促进豆科根瘤菌的固氮作用6.增强作物的抗逆性7.钾对植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16.各种营养元素的缺素症状一.氮缺乏(1)外观表现整株:植株矮小,瘦弱叶片:细小直立,叶色转为淡绿色、浅黄色、乃至黄色,从下部老叶开始出现症状。

叶脉、叶柄:有些作物呈紫红色。

茎:细小,分蘖或分枝少,基部呈黄色或红黄色花:稀少,提前开放。

种子、果实:少且小,早熟,不充实。

根:色白而细长,量少,后期呈褐色。

补充:氮肥过多,群体太大,遇风倒伏;实例:玉米氮过量,成熟时缨为绿色二.磷缺乏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或分枝少 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水稻等叶色暗绿(症状从茎基部老叶开始)实例:“一株香”、“锅刷”,“玉米秃尖”补充:磷素过多,无效分蘖增加、早衰,造成锌、铁、锰的缺乏等三.钾缺乏:通常茎叶柔软,叶片细长、下披;老叶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逐渐枯萎;在叶片上往往出现褐色斑点,甚至成为斑块,严重缺钾时,幼叶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根系生长停滞,活力差,易发生根腐病实例:玉米缺钾时,所形成的果穗尖端呈空粒,四.钙缺乏:甘蓝、莴苣和白菜出现叶焦病和干烧心;番茄、辣椒和西瓜出现脐腐病;苹果出现苦陷病和水心病;五.铁缺乏:果树“黄叶病”中毒症状:水稻亚铁中毒“青铜病”六.硼缺乏: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萝卜“黑心病”,“腐心病”等过多症状:棉花、油菜“金边叶”七.锰缺乏:燕麦“灰斑病”、豆类“褐斑病”、甜菜“黄斑病”八.铜缺乏:不结实或只有秕粒果树“郁汁病”或“枝枯病”九.锌缺乏: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柑桔“小叶病”、“簇叶病”十.钼缺乏: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豆科植物“杯状叶”且不结或少结根瘤*17.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合理施肥)答:略(详见课本)涉及到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测土施肥法及化肥与有机肥相配合原则等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