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综合基本方法
浅谈地图制图综合方法

浅谈地图制图综合方法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空间信息分析应用的主要工具,但空间信息在GIS中的最好表示方式仍然是地图。
本文以地图制图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图制图综合的几种方法,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标签:地图自动综合概念模型模型算法1前言地图自动综合的研究从上世纪60 年代就开始了。
最初的研究内容是将地图目标看作简单的几何实体进行操作,如Douglas 和Peucker 进行的线目标化简算法;Topfer 和Pillewizer 的对点、面群目标的选取等。
这些算法使得地图综合的问题得到简化,使得计算的运算量大大的减少;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不能反映制图综合的约束条件以及不能完全满足基于GIS 下的地图综合的需要。
此后,众多的制图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理论和方法。
2地图自动综合方法2.1交互式综合在交互式综合中,低层次的任务由软件执行,高层次的任务由人来实现和控制。
交互式方法基于友好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在系统选项中轻松地漫游,选择要被综合的对象和综合所用到的工具。
一个交互式综合方法要成功,最重要的是它不仅仅代替了制图员的笔,而且真正使用户能够在一个高层次上对综合做出决策,也就是说,系统必须能够放大人类的智能。
因此这种方法又叫做“放大智能方法。
”2.2批处理式综合地图自动综合主要批处理方法:面向信息综合、滤波法、启发式综合和分形学方法、小波分析法等。
面向信息综合的基本思想:在原图上找出信息密度(单位面积信息量)太大且因此不能保证缩小后的地图的视觉易读性的位置。
通过在该处改变制图目标,使目标概率增加,从而使信息量减少。
面向信息的综合大都是研究地图的总体信息,甚至基本上只涉及关于一幅图的平均信息量,然而对于具体的综合操作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单个制图目标的信息。
滤波是对以周期振动为特征的一种现象的一定频率范围的减弱或抑制。
当低通滤波时,地图信息的局部高频被消除;当高通滤波时,地图信息的局部低频被消除。
综合制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共32页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你的阅读
地图制图综合的数量分析方法

地图制图综合的数量分析方法导读隐藏文本加配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应用了现代数学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地图概括的规律,提供了分类的数量指标,指导了制图作业。
这里要介绍的是在一般制图中行之有效的几种数量分析方法:图解计算法、等比数列法、区域指标法、回归分析法以及开方根规律。
一、图解计算法1、定义这是通过前苏联霍夫(B.H.CyxoB )的著作介绍过来的,是一种以地图符号的面积载负量确定符号选到数量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确定居民点选取数额。
2、一般公式居民点的面积载负量S 由两部分组成,即居民点符号的面积q 和居民点注记的面积p ,一般公式为:)(p q n S +=式中,n ——每平方厘米的居民点个数;每个字的面积为宽×高=d 2,汉字地名注记平均由3个字组成,连同字间隔占0.5个字宽,则上式可表示为:)5.3(2d r n S +=居民点的组成动画演示衡量一个地区内居点面积载负量,即为每100m 2内居民点所占面积(mm 2)的总和,即:∑∑∑+=222100/)5.3(100/mm d r mm Si i i3、 举例1、定义这是苏联学者鲍罗金(A.B.Bopo )提出的用等比数列确定地图要素选取的方法。
2、等比数列的模式以河流为例应用等比数列法选取支流时,将河流的长短用等比数列分级,表示为A i ,而河流间的平均距离也用等比数列分级,表示为B i ,能够入选的河流最小间隔用二维的等比数列C ij 表示。
等比数列的模式表中:①选取间隔的对角线(nn C C ,,11 )为全取线,若在此线外侧的河流全部选取;距离小于左列(21~B B )及长度短于下行(21~A A )的地物全部舍弃。
②从1A ,2A ,…到n A 或从1B ,2B 到n B 数值间应符合等比关系,即:11-⋅=i i r A A11-⋅=i i p B B式中r,p 为辩认系数,是一种经验数据,可令3.1=r 及5.1=p 。
第六讲 成图方法和制图综合

• 注:室内制图并不排除少量野外工作,野外制图也不可能排除 室内图件加工工作。
主要通过图例的合并简化现象的分类。例如,在地质图上,把太古代 、元古代地层综合为前寒武纪地层;寒武、奥陶、志留纪地层综合为 下古生代地层;泥盆、石炭、二叠纪地层综合为上古生代地层;三叠 、侏罗、白垩纪地层综合为中生代地层;第三纪、第四纪地层综合为 新生代地层。
2020/5/19
简化现象时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式: ①在小的轮廓面积聚集区,把它们合并到高一级的轮廓中去。 ②舍去一些小的、次要的轮廓面积 ③夸大一些重要的过小的面积 ④归并一些同性质的小轮廓面积 ⑤对轮廓很小的面积,可以改为非比例符号或以概略范围法表示
学取舍和概括,也就是“表示主要的,舍弃次要的”,将制 图区域中的制图物体(或现象)的基本特征和典型特点反映 在新编地图上的方法。 • 总的来说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符号数量的选取(取舍)和 图形的化简。 • 地图概括与简化,不是简单的、纯技术性的方法,而是一个 科学的、创造性的劳动。
2020/5/19
2020/5/19
2.航空遥感制图工艺方法
• 航空摄影和航天遥感技术是遥感制图的基础,是遥感专题要 素解译成图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现代数字专题制图的主要 技术基础。图3.2
2020/5/19
三.制图综合概述
1. 基本概念 2. 制图综合方式
2020/5/19
三.制图综合概述
1. 基本概念 • 制图综合,又称地图概括与简化,专指对地图内容进行的科
地图设计与编绘——制图综合

3、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4、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 5、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Here comes your footer
25
五、制图综合对地图精度的影响
• 1、地图上的图形是有误差的,误差的来源:
① 资料图的误差; ② 展绘地图数学基础的误差(使用的仪器和
• 3、编图时点状符号也会与线状符号发生矛盾,
要用符号矩阵来判断。
Here comes your footer
16
四、地图符号矩阵
•
地图符号的编码,不仅是建立数据库时所
必需的,也可以用来确定该符号所代表的物体
的重要性。
01010302
亚类
同一符号中的细目
要素的大类
图式中有编号的符号
• 符号的重要性基本可以通过编码反映出来,
Here comes your footer
5
2、 概括
a、含义:指的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数量和 质量特征进行化简。分为如下三类:
b、形状概括:去掉复杂轮廓形状中的某些碎 部,保留或夸大重要特征。
c、数量特征概括:是引起信息数量标志发生 变化的概括。
d、质量特征概括:表现为制图表象分类分级 的减少。
需要夸大一些本来按比例应当删除的碎部。
Here comes your footer
13
• 2、 数量特征的概括
制图物体的数量特征指的是物体的长度、面积、 高度、深度、坡度、密度等可以用数量表达的标 志的特征。
数量特征的概括是隐含在选取和形状概括之中 的结果,并不需要制图者采取任何的综合动作。
• 3、质量特征的概括
质量概括的结果,表现为制图物体间质量 差别的减少,以概括的分类分级代替详细的分类 分级。
第四章 制图综合

➢ 资格法选取,标准明确,简单易行;
➢ 缺点:以一个指标作为衡量选取的条件,有 时不能全面衡量地物的重要程度;不易体现选 取后的地图容量,难以控制各地区图面载负量 的差别。因此,需要按区域情况规定出不同的 选取标准。
➢ 弥补方法:不同的区域确定不同的选取标准 或对选取标准规定一个临界标准。图面负载量 的控制需要以定额法作为补充配合使用。
二、 制图对象的概括
➢ 制图对象概括,系指根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要求, 确定地图内容各要素的分类分级原则,以及对地物的形 状、数量和质量特征所进行的化简。
➢ 地图内容各要素的分类分级原则是因图而异的,随 机性强,无固定模式,只能因图而定;现仅介绍对地物 形状、数量质量特征化简的基本方法。
(一) 地物形状概括
二、制图综合的目的
突出 抽象
类型特征 基本规律
清晰
传递信息
三、概况与取舍
概括: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 的化简,通过去掉轮廓形状的碎部代之以总的形状 特征,缩减分类分级的数量,以减少制图物体间的 差别。
选取:是从大量的制图物体中选出较大的或较 重要的物体表示在地图上,而舍弃次要的物体。
图形碎部的删除与夸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合并与分割
✓ 当地图比例尺缩小后,某些图形及其间隔随之缩小 到难以区分时,可对同类要素的细部加以合并,以表 示出它的总体特征。
✓ 例如两块林地图形间隔很小,合并成一片林地;在 中小比例尺地图上概括城镇居民地平面图形,可舍去 次要街巷,合并街区,以反映该居民地的主要特征, 所以删除与合并是互相联系的。
(2) 定额法 系指按规定图上单位面积内应选取
表示地物的总数或密度,依选取的顺序进行选取, 以不超出总量指标为限的一种选取方法。
综合制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
统一的地图数学 与地理基础—— 反映各专题内容 之间的联系,同 时也是保证地图 精度的重要条件。
3
共同的地图分类分级与 图例设计的原则——综 合制图要考虑统一的综 合性指标;图例是阅读 地图的钥匙,是内容的 具体限定。
综合制图的基本环节
1
选题内容与指标 的综合性、系统 性与完整性—— 即确定编制哪些 图幅、哪些内容、 哪些指标。才能 形成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的有机 整体。
在一幅地图上同时表示多种要素和 现象,或是一种要素的多项指标
组合地图:点线面结合,直接表示关系密切的多种 要素和现象。如经济地图,利用点线面的表示方法 分别表示工业(点状)、交通运输(线状)、农业 (面状),并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合成地图:多种要素或多项指标合成 之后的结构。如环境评价地图、经济 区划图、土地类型图。
A
指导作用
综合制图的理论依据
研究自然综合体及各要素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规律的具体 表现、区域特点及其形态结构、地理基本单元的图形特 征。对上述三个不同层次地图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并以 此作为分类、分级及轮廓界线统一协调的重要依据。
研究自然综合体与区域经济综合体的形成与结构、 区域分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制图范围内形成 不同区域特点的主导因素及其具体影响。
防灾减灾,全球变化与环境监测、治理,为资源、人口、环境、发
展的相互协调和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Part
综合制图的理论依据
综合制图的理论依据
出发点
A
研究自然综合体与区域经济综合体的形成与结构、
区域分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制图范围内形成 不同区域特点的主导因素及其具体影响。
综合制图的理论依据
测量与地图学第五章制图综合

本科生课程:测量与地图学_第五章制图综合
(三)选取的方法
1、资格法:
以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指标作为选取的资 格,凡达到资格标准的就选取表示,达不到的 则予以舍去的一种方法。 选取标志:
数量标志:长度、面积、产值等 资格(标准)
质量标志:等级、品种、性质等 优缺点 优点:标准明确,简单易行; 缺点:① 一个标志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 要程度;
本科生课程:测量与地图学_第五章制图综合
一、地图比例尺的影响
是制图综合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表现在: (一)影响图上表示地物多少的变化 (二)影响图上对地物碎部特征的表达 (三)影响地物重要性的变化
本科生课程:测量与地图学_第五章制图综合
本科生课程:测量与地图学_第五章制图综合
二、地图用途与主题的影响
当符号定位发生矛盾时,特别是 当同类符号碰到一起时,一般舍弃其中 较低一个。 2、移位
①双方移位:两者同等重要时,采用 相对移位方法。
②单方移位:两者重要程度不同时, 符号之间保持正确的拓扑关系的情况下, 移动级别低的一方。 3、压盖:点状符号或线状符号与面状 符号定位发生矛盾时,有时需采用压盖 方法处理。
规定选取标准和选取程度都不能千篇一律。其决定因素: (1)首先要考虑地图的具体用途。 (2)要考虑区域特点。 (3)要考虑该地图上所表示内容和指标的重要性。
本科生课程:测量与地图学_第五章制图综合
二、制图对象的概括
制图对象的概括:是指根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要求,确
定地图内容各要素的分类分级原则,以及对地物的形状、
② 合并: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制图物体的图形极其间隔小到不 能详细区分时,可以采用合并同类细部的方法,来反映制图物体的主 要特征。
试述制图综合

试述制图综合【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地图生产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但是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是不能改变的,本文介绍了传统地图编制中制图综合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制图综合地图、选取、概括1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制图的基本目的是以缩小的图形来显示客观世界。
但当简单缩小地球表面的现象时,我们想要看到的地理现象的特性和分布规律并没有出现,却会产生那些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地物的间距、宽度、长度都以同等比例缩小了,相邻的离散物体挤在一起,复杂的地物轮廓显得很混乱、拥挤。
为了使读者能清晰地阅读地图上的图形,这些图形又能反映出地理现象的特性和分布,就需要引进制图综合的概念。
为了达到制图综合目的,需要对制图现象进行两种基本处理——选取和概括。
选取又称为取舍,指选择那些对制图目的有用的信息,把它们保留在地图上,不需要的信息则被舍掉。
实施选取时,要确定何种信息对所编地图是必要的,何种信息是不必要的,这是一个思维过程。
这种取舍可以是整个一类信息全部被舍掉,如全部的道路都不表示;舍掉的也可能是某种级别信息,如水系中的小支流,次要道路等。
在思维过程中取和舍是共存的,但最后表现在地图上的是被选取的信息,因此,学术上称这个过程为选取。
概括指的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选取了的信息,在比例尺缩小的条件下,能够以需要的形式传输给读者。
概括分为形状概括,数量特征概括和质量特征概括。
形状概括是去掉复杂轮廓形状中的某些碎部,保留或夸大重要特征,代之以总的形体轮廓。
数量特征概括是引起数量标志发生变化的概括,一般表现为数量变小或变得更加概略。
质量特征概括则表现为制图表象分类分级的减少。
所以概括也统称为简化。
概括和选取虽然都是去掉制图对象的某些信息,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选取是整体性的去掉某类或某级信息,概括则是去掉或夸大制图对象的某些碎部及进行类别、级别的合并。
制图综合是在完成了选择后对选取了的信息进行概括处理。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制图是一种将信息以图形形式呈现的技术,它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制作图表的情况,比如统计报告、数据分析、学术论文等。
因此,掌握制图的基本方法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制图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用制图技术。
首先,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是制图的第一步。
不同的数据类型适合不同的图表类型,比如柱状图适合展示数据的数量关系,折线图适合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饼图适合展示数据的占比关系等。
因此,在制图之前,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数据的特点,然后选择最合适的图表类型来展现数据。
其次,设计图表的布局和样式也是制图的重要环节。
一个清晰、美观的图表可以让人一眼就能够理解数据的含义。
在设计图表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字体大小、颜色搭配、线条粗细等方式来突出重点数据,同时保持整体的统一和美感。
另外,合理的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图表的各个元素有条不紊地排列,让人一目了然。
此外,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也是制图的关键。
在制图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所使用的数据是准确无误的,避免因为数据错误导致图表失真。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避免因为数据造假而影响图表的可信度。
最后,图表的解读和分析也是制图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图表不仅能够清晰地展现数据,还能够引发人们对数据的思考和分析。
因此,在制图之后,我们需要对图表进行解读,分析数据的含义和趋势,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表的作用,为决策和沟通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制图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掌握制图的基本方法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设计清晰美观的图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及对图表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制图技术,为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帮助。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制图的基本方法。
实施制图综合的四个步骤

实施制图综合的四个步骤1. 确定需求在实施制图综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需求。
这是制图的基础,也是整个制图过程的起点。
确定需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根据需求来制定制图的目标和范围。
•对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研,了解用户的具体要求和期望。
•确定制图的目标和范围,明确要呈现的内容和形式。
•与相关的人员(如客户、设计师、领导等)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需求的明确和一致性。
2.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确定了制图的需求之后,下一步是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是制图的基础,只有获取到准确、完整的数据,才能进行有效的制图工作。
•收集相关的数据来源,包括调查数据、统计数据、实地勘测数据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去除冗余和错误的数据。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类,并进行必要的转换和处理,以满足制图的需求。
3. 制图设计与制作在数据收集与整理完成之后,下一步是进行制图设计与制作。
制图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和数据,确定制图的内容、风格和布局。
制图制作则是将设计好的制图内容转化为最终的图形形式。
•根据需求和数据设计制图的内容和风格,确定制图的布局和各个要素的排列方式。
•使用专业的制图软件或工具,将设计好的制图内容转化为图形形式。
•对制作好的图形进行检查和修改,确保准确无误,清晰易读。
•如果需要,可以将制图与其他信息进行结合,如添加图例、标注、说明等。
4. 制图输出与分享制图的最后一步是进行输出与分享。
制图输出是指将制作好的图形输出为可视化的形式,方便用户查看和使用。
分享则是将制作好的图形分享给需要的人员或机构。
•将制作好的图形输出为常见的图片格式(如PNG、JPEG等)或矢量图形格式(如SVG、PDF等)。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输出方式,如打印、保存到电子文档、上传至网站等。
•对输出的图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确保图形的清晰度和可视性。
•将制作好的图形分享给相关的人员或机构,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使用。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的实施,我们可以高效地完成制图综合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Fundamental method of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一、地图内容的选取 Selection of map contents
目的: 减少制图对象的种类; 目的:①减少制图对象的种类; ②减少同类对象的数量。 减少同类对象的数量。 ㈠选取的关键问题(key problems) 选取的关键问题 1.选取的数量 适合地图载负量; 选取的数量----适合地图载负量 选取的数量 适合地图载负量; 2.选取的对象 确定具体对象; 选取的对象----确定具体对象 选取的对象 确定具体对象; 3.选取的程序 分次选取。 选取的程序----分次选取 选取的程序 分次选取。
将一种目标本来的质量概念转换为另一种。 将一种目标本来的质量概念转换为另一种。
㈢图形等级转换法
同类地物的 质量差别通过相应 图形符号来表示。 图形符号来表示。
四、位移 Displacement
比例尺缩小后,地物符号相互覆盖。 比例尺缩小后,地物符号相互覆盖。 1.位移的关键问题 位移的关键问题 ⑴位移地物的顺序;⑵位移方向;⑶位移量。 位移地物的顺序; 位移方向; 位移量。 2.位移地物的条件 位移地物的条件 ⑴相邻地物符号间距过小; 相邻地物符号间距过小; ⑵加粗的线条和加宽的符号; 加粗的线条和加宽的符号; ⑶必须放大的地物轮廓; 必须放大的地物轮廓; ⑷保持相互的拓扑关系。 保持相互的拓扑关系。
2.按定额指标选取 按定额指标选取(quota index) 按定额指标选取 定额指标:地图上单位面积内选取的地物数量。 定额指标:地图上单位面积内选取的地物数量。 ⑴回归模型法(Regression model) 回归模型法 根据出版的地图大量统计, 根据出版的地图大量统计,测得某要素 实地(或大比例尺地图) 1种或 种变量(X 种或2种变量 实地(或大比例尺地图)以1种或2种变量(X1, X2),及该要素在某种比例尺地图上的对应选 , 取数(Y),建立其回归模型。 取数 ,建立其回归模型。
㈡选取方法(selecting methods) 1.按分界尺度(最小尺寸)选取 按分界尺度(最小尺寸) 按分界尺度 分界尺度:确定制图对象取与舍的数量标准。 分界尺度:确定制图对象取与舍的数量标准。 ⑴线性地图的分界尺度----表12-1; 线性地图的分界尺度 表 ; ⑵面积地图的分界尺度----表12-2 ; 面积地图的分界尺度 表 ⑶实地分界尺度----表12-3 ; 实地分界尺度 表 ⑷线性地图与实地两种配合----表12-1 。 线性地图与实地两种配合 表 ⑸分界尺度----有条件与无条件选取。图12-7。 分界尺度 有条件与无条件选取。 。 有条件与无条件选取
化简-删除 化简-
化简-夸大 化简-
化简-合并 化简-
化简-分割 化简-
㈡外部轮廓的化简(simplification of outlines)
1.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保持弯曲形状或图形轮廓的基本特征; ⑴保持弯曲形状或图形轮廓的基本特征;
外部轮廓的化简
⑵保持弯曲转折点的精确性; 保持弯曲转折点的精确性;
位 移(1)
位 移(2) )
位 移 ⑶
位 移(4) )
位 移(5) )
地图综合
地 图 综 合
地图综合
㈠等级合并法(grade combined)
1.质量等级 质量等级 制图对象有明确质量差异,但无先后顺序。 制图对象有明确质量差异,但无先后顺序。
大队 乡镇 县
扩大级差,减少级数。 扩大级差,减少级数。 用新点代替原来5 用新点代替原来5点。
概括(数量与质量) 概括(数量与质量)
《1:100万地形图居民地选取定额》 100万地形图居民地选取定额》 万地形图居民地选取定额
二、地图要素的化简 Simplification of map elements
图形形状化简 ----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 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 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 用途: 用途: 线状地物(线河、沟渠、岸线、道路、 线状地物(线河、沟渠、岸线、道路、等高线 减少弯曲; 等)----减少弯曲; 减少弯曲 面状地物(居民地、湖泊、植被、土质等) 面状地物(居民地、湖泊、植被、土质等) ----化简外部轮廓或内部结构。 化简外部轮廓或内部结构。 化简外部轮廓或内部结构
⑶保持不同地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保持不同地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2.外部轮廓形状的化简方法 外部轮廓形状的化简方法 按分界尺度化简----弯曲宽度 弯曲宽度w,弯曲深度d。 ⑴按分界尺度化简 弯曲宽度 ,弯曲深度 。
⑵按下去规律公式来化简形状 将弯曲点的数目作为地物数,按指标选取。 将弯曲点的数目作为地物数,按指标选取。
Y = f ( X ) Y = f ( X 1 , X 2 )
ex1 某次居民地定额选取的单回归模型 1/10万~1/20万: 万 万
Y = 5.77474 X
0.352314
1/20万~1/50万: Y = 4.463956 X 0.350280 万 万 1/50万~1/100万: Y = 16.598540 X 0.539150 万 万
2.顺序等级 顺序等级 制图对象的质量 或数量特征有明确的先 后顺序。 后顺序。 ex: 公路的宽度、 公路的宽度、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行驶 速度等分级; 速度等分级; 居民地的行 政、人口等分级。 人口等分级。
数
人口分7 人口分7级
量
分
级
分级越多, 分级越多,地图概括的程度越小
㈡概念转换法
㈠形状化简的基本方法
1.删除 (Deletion):小尺寸碎部图形; 删除 :小尺寸碎部图形; 2.夸大 (Exaggeration):表现主要特点; 夸大 :表现主要特点; 3.合并 (Combination):几部分合并; 合并 :几部分合并; 4.分割 (Partition):保持整体特征。 分割 :保持整体特征。
C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 D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 主要用途 居民地、湖泊群、建筑物符号群的选取。 居民地、湖泊群、建筑物符号群的选取。
湖泊的选取
谷地的选取
河流的选取方法
河 流 的 选 取
道路的选取
居民地的选取方法
Ma Nb = N a ⋅ Mb
N M
——为图上地物数; 为图上地物数; ——为比例尺分母; 为比例尺分母;
a —— 原始图; 原始图; b —— 新编图。 新编图。
扩展的方根公式 扩展的方根公式 以比例尺为主, 以比例尺为主,地物选取还受其他多种 因素的影响。 因素的影响。
Ma Nb = N a ⋅ C ⋅ D Mb
ex2 某河流定额选取的复回归模型 1/10万~1/20万: 万 万
Y = 0.36 X − 0.4 X
11
20.3
⑵方根模型法(root model) 方根模型法 制图学家Topfer F (Germany)提出。 提出。 制图学家 提出 利用资料图与新编图的比例尺分母的不 同方根指数来确定制图对象的选取数量指标。 同方根指数来确定制图对象的选取数量指标。
弯 曲 的 河 道
㈢内部结构的化简(inner structure)
内部结构的化简
三、地图要素数量与质量的概括
generalization of quantity & quality 关键问题 制图对象的分级分类。
数量特征: 数量特征: 其长度、面积、高度、深度、坡度、 其长度、面积、高度、深度、坡度、密度 等。 质量特征: 质量特征: 对象的性质。 对象的性质。 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 等级合并法、概念转换法、图形转换法。 等级合并法、概念转换法、图形转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