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作业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知识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知识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知识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对汉语言和文学进行深入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涉及语言、文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知识点。

在大一阶段,学生们主要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阶段的知识点。

一、汉字和汉语言文字学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发展历程。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学习汉字的基本构造、笔画和组合规律,初步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与发展。

此外,还会学习汉字的音韵学知识,如声母、韵母、声调等,了解它们对汉字的影响。

二、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代文学作品为对象进行研究。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等,通过阅读和解析这些作品,学习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三、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以来的文学作品,它与社会、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重要的现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骆驼祥子》、《活着》等,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四、文化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方向之一,它与语言、文学等密切相关。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如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

此外,还会学习一些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文化批评、文化比较等,为以后的文化研究打下基础。

五、写作与修辞写作与修辞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功之一,它涉及到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基本的写作和修辞技巧,如排比、夸张、比喻等。

通过练习和写作作业,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修辞技巧。

六、口语与演讲口语和演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能力之一,它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在大一阶段,学生会进行口语演练和演讲训练,通过模拟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和演讲技巧。

以上介绍的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阶段的一部分知识点,这个学科是非常广泛和综合的,还包括词汇学、方言学、古代小说、现代戏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业解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业解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业解析引言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汉字的起源、演变、用法和语言变化规律,以及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鉴赏和批评的学科。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各个时期的中国文学作品,深入了解汉字的结构和演化,并且进行文学批评和分析。

本文将解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作业要求和目标,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学生们成功完成这些作业。

作业解析1. 文学作品赏析这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一部文学作品,了解其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

学生们需要撰写一份文学作品赏析报告,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建议与方法: - 阅读文学作品时,应注重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用词技巧,注意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描述。

- 在撰写赏析报告时,可以使用文学批评的方法,例如揭示作品的象征意义、主题的深层含义等。

- 可以参考一些著名文学评论家的观点,辅助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2. 诗歌创作这类作业要求学生以某一主题创作一首诗歌,并附上创作说明。

学生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汉字和韵律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建议与方法: - 在创作诗歌时,可以先确定一个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与韵律进行构思。

- 可以参考中国古代的诗歌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同时也可以尝试创造新颖的形式。

- 创作说明应当清晰明确地解释诗歌的主题、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3. 文学评论这类作业要求学生选取一部文学作品,并撰写一篇文学评论。

学生们需要对作品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建议与方法: - 在评论时,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可以参考一些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对类似作品的评价和解读,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评论。

- 在撰写评论时,可以采用逻辑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方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观点。

4. 汉字演化研究这类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汉字进行研究,了解其起源、演化和用法变化,并进行文字报告。

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介绍

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介绍

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介绍展开全文一、现代汉语(Modern Chinese Language)(6学分,108学时)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主要介绍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汇、语法、语用以及现行汉字。

教学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言现象、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的鉴赏和运用能力。

使用教材: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考查或考试参考书目: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增订三版。

二、文学概论(Literary Theory)(5学分,90学时)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和接受论四大板块,具体讲授文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的体裁、风格和流派,创作活动、创作主体、文学类型、创作方法、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等内容。

使用教材: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含课程论文),考查或考试参考书目:王元骧:《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三、写作(Writing)(4学分,72学时)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写作基本理论,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既掌握写作的基础理论,又具备较强的写作实践能力。

课程讲授内容主要包括写作主体、写作客体、表达手段与文本构成要素、写作主要环节、文体写作知识等。

使用教材:梁中杰主编:《现代基础写作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含课程论文),考查或考试。

参考书目:赵大军、陈广林主编:《大学写作教程》,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四、中国现代文学史(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5学分,90学时)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状况和重要作家作品,课程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文学思潮和运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体的发展和不同流派的特点,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等作家的创作历程及其作品的艺术成就等。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课程作业(1—4)含答案

汉语言文学《心理学》课程作业(1—4)含答案

《心理学》课程作业评讲(1)一、名词解释1、正后象和负后象——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时叫正后像;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时叫负现象。

2、韦伯定律——说明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叫韦伯定律。

3、知觉: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4、感觉适应——指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刺激感觉性的变化。

5、单眼线索——人即使只使用一只眼睛,也能感受到深度线索,这样的线索叫做单眼线索6、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类似睡眠而又是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因人而异。

7、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把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内外刺激的觉知及其心理状态。

8、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二、简答题:(一) 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

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内外世界、调控行为、预测未来、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具体来说有以下的功能:(1) 认识内外世界:心理学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帮助人们认识外部世界,也能帮着人认识精神世界。

人有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观察看到的是人的外显行为,而推论探究的是人的内隐行为,这是看不见的心理历程,心理学能帮助人认识到人的内隐行为,这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功能。

(2) 调控行为:预测是表现在思维层面上的心理现象,而调控是落实于行为层面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强调通过他控和自控两个子系统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人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宰者,参与者。

(3) 预测未来:心理学家依据研究所获得的规律,对某一现象作出预测,告诉人们一种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

并以此提出一些预防性的措施。

(4) 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类解决问题的历程,为人类思维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二) 举例说明意识的几种主要的状态答:1、睡眠:个体的肌肉是放松的,很多器官也暂时休息,个体意识已经不再像白天那样清晰。

汉语言文学2020年自考本科《写作一》考试重点讲解:第十四章

汉语言文学2020年自考本科《写作一》考试重点讲解:第十四章

汉语言文学2020年自考本科《写作一》考试重点讲解:第十四章给大家整理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汉语言文学2020年自考本科《写作一》考试重点讲解:第十四章,科学宅家,高效备考!
第十四章报告文学与纪实性写作
1、报告文学定义: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2、纪实文学定义:是以事实和现实内容为依据,但仍然运用想象与虚构的文学手段的一种文体形式。

3、报告文学分类:人物性报告文学和事件性报告文学。

4、纪实文学分类:纪实性较强文体和有点虚构倾向和情感色彩。

5、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新闻的功效、文学的风格、政论的色彩。

6、纪实文学的美学特征:纪实性(允许一定虚构)、文学性(比报告文学色彩更浓厚)和论说性(报告文学是站在社会时代的理性层面进行判断、纪实文学较多表现出个人的社会见识和情感倾向性)。

7、报告文学写作的步骤与过程:深入体验生活、收集写作材料;对材料进行筛选、甄别和加工;掌握具体的撰写方式。

8、报告文学的撰写方式:
标题:公文式标题《×××报告》、新闻式双标题《世界大串连——中国出国潮纪实》、一般文学作品式《扬眉剑出鞘》。

公文报告正文:报告缘由(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报告内容、报告结语(特此报告)。

文学性报告开头:说明式、叙述式、描写式、议论式、提问式、数据摘要式。

9、报告性文学结构:历时性(按时间发展顺序)、共时性(围绕一个主题同时报道几个人物或几件事情)、时空交错式结构(历时性线索中穿插共时性事件)。

以上就是汉语言文学2020年自考本科《写作一》考试重点讲解:第十四章相关内容
1。

汉语言文学《逻辑学》在线考试作业复习资料1—3含答案(名词解释填空题推理分析题逻辑应用题论述题)

汉语言文学《逻辑学》在线考试作业复习资料1—3含答案(名词解释填空题推理分析题逻辑应用题论述题)

汉语言文学《逻辑学》在线考试作业复习资料1—3含答案-1-《逻辑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1.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2.真包含于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同的关系。

3.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

4.复合判断:是自身中包含着其他判断的判断,或者说,它是由简单判断和逻辑联项结合而成的判断。

5.联言推理: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判断,并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而进行的演绎推理。

二、填空题1.“p或者q”中,逻辑常项是p,变项是q。

2.根据逻辑方阵,O真,则A假,E可真可假,I可真可假。

3.“角是由一点引两条射线而成的图形。

”这个定义的被定义项是角,定义项是由一点引两条射线而成的图形,定义联项是是。

4.如果◇P假,则□P假,□¬P真,◇¬P真。

三、推理分析题(判断以下各题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所有作案者都是到过案发现场的,经查李明没有到过-1-案发现场,所以,李明不是作案者。

正确。

运用的是三段论的第二格。

所有P都是M,所有S都不是M,所以,S不是P。

2.如果地球有翅膀,那么地球会飞,地球没有翅膀,所以地球不会飞。

不正确。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p→q)∧¬p)→¬q,是无效式。

3.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我们坚持了改革开放,所以我们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

不正确。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p←q)∧p)→q,是无效式。

4.共产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他能起模范带头作用,所以,他是共产党员。

不正确。

违反了三段论推理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5.有些作品是现实主义作品,所以,有些作品不是非现实主义作品。

正确。

I判断的换质推理。

6.如果不认真复习,就不能考得好成绩,他没有考得好-2-。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资料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资料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资料中国的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汉语言文学更是独具特色,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汉语言文学本科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批评意识和创作能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汉语言文学本科的相关内容。

汉语言文学本科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批评和创作等多个方面。

其中,学生需要熟悉文学的概念,理解文学的本质和特征,掌握各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

同时,还需要熟悉古代文学,如诗、词、曲和小说等,了解中国文学的源流和历史演变。

此外,还需要熟悉现代文学,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掌握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征,了解各种文学流派和作者。

学生还需要具备文学批评的能力,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文学创作的能力,能够自主完成一定量的文学作品。

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面授、自学和网上课程等多种方式。

学生可以参加各种文学研讨会和国内外的文学讲座,了解最新的文学动态和思潮。

同时,还可以参与文学交流和创作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学实践能力。

此外,还可以参考国内外著名作家的经验和创作方法,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水平。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从事文化、出版、广告、媒体等多个行业。

有些学生还可以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继续从事文学研究或文学创作。

此外,还可以从事文学教育工作,从事高校或中小学的文学教学工作,传承、弘扬中国的文化。

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本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批评意识和创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多加学习和实践,成为具有文学素养和才华的人才。

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 基础知识简介

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  基础知识简介

目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 (2)现代汉语(上、下) (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 (3)语言学概论 (5)文学概论 (6)古代汉语(上、下) (7)外国文学史(上、下) (8)中西文论史 (9)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10)现代汉语语音研究 (11)文字学 (12)中国古典文献学 (13)语用学概论 (14)语言学方法论 (15)比较文学 (16)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17)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18)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 (19)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 (19)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研究 (20)台港文学 (21)影视文学 (21)英美文学名著选读 (22)语言学经典著作选读 (23)中国古代文论经典选读 (25)西方文论经典选读 (25)作家作品专论 (27)文学经典精读 (28)楚辞研究 (29)法律语言学 (29)大众文化 (30)文学与法律 (31)戏剧研究与实践 (32)鲁迅研究 (33)小说艺术研究 (34)涉法影视作品个案分析 (35)中国现当代涉法文学个案分析 (36)文学批评 (36)文学创作与实践 (37)出版物策划与编辑 (38)阅读与写作 (39)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40)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课程编号: 307050424、307050433英文名称: C h i n e s e M o d e r n a n d 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t u r e(I.I I)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开课学期: 1、2开课单位: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姓名:赵文彤、金莉莉、董燕周学时: 4、3总学时: 114学分: 7课程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内容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是中文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文学性和思想性的课程,能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和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文学知识。

本课程通过对作家作品的讲解和大量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对文学的感受能力,为进入到文学研究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主观题复习资料(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主观题复习资料(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目录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1)第二章词类分析 (2)第三章短语分析 (5)第四章句子分析 (7)第五章语法病误分析 (8)第六章语法研究的新视野 (9)第七章现代汉语修辞概述 (9)第八章修辞与语言符号要素间的关系分析 (10)第九章辞格分析 (10)第十章话语分析 (12)第十一章语体分析 (12)第十二章网络语体 (13)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述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二节语法学体系介绍传统语法学★★1、传统语法(名词解释题)传统语法理论将语法看作一套具有规范价值的规则系统,研究语法的目的在于指导人们如何说话、写作,在于纠正言语实践中的错误,强调规范性、纯语主义、文学至上等观点,采用拉丁语模型,注重对书面语的研究。

因此有人称这种语法为规范语法。

传统语法学的主要内容有:(1)突出形态与范畴的关系,强调形态的重要性,并根据形态归纳语法范畴。

(2)中心词分析法(也叫成分分析)。

(3)按意义标准划分词类。

2、什么是功能(分布)分析法?(简答题/论述题)法学中,分布指一个单位所出现的全部环境的总和,即这个单位的所有(不同)位置(或者出现的场合)的总和。

根据一个单位的分布,我们可以得出该单位的功能和特点。

现代汉语中词类的功能划分标准实质上就是词语的分布特征的反映。

第三节语法单位语素与词的区别★★1、语素和词有什么区别?(简答题)(1)性质上,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的音义单位,也是更高一级单位——词的构成材料,它总是属于构词层面。

词则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是直接构成短语和句子的材料。

(2)意义上,语素的意义多是不明确的。

而词就不同,无论是意义实在的,还是意义虚泛的,一般都能给以比较明确的界定。

一般特点★1、简述汉语词的一般特点。

(简答题)(1)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

(2)表达特定的意义。

(3)它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短语★★1、词组(名词解释题)词组即短语,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句法单位。

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

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

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摘要:一、引言1.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2.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的概述二、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的内容1.古代文学2.现代文学3.文学理论4.语言学5.修辞学6.古代汉语7.现代汉语三、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的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2.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体现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4.突出我国文化特色四、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的使用与评价1.教师与学生的互动2.教材的更新与完善3.评价体系的建设五、展望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的发展1.适应新时代的需求2.注重跨学科的整合3.培养国际化视野正文: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涉及我国古代与现代文化、语言、文学等多个方面的学科。

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对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进行概述,并分析其特点及发展方向。

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理论、语言学、修辞学、古代汉语以及现代汉语等内容。

古代文学部分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重点介绍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则着重于介绍新文学运动以来的著名作家和作品。

文学理论涉及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创作等方面的知识。

语言学主要研究汉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问题。

修辞学则关注如何运用语言手段进行有效表达。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分别为古代和现代的汉语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

汉语言文学本科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系统地梳理我国古代与现代的文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

同时,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阅读、写作、分析、评价等。

此外,教材还突出了我国的文化特色,使学生能够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

在教材的使用与评价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专本科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一讲义

专本科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一讲义

教材介绍自考专科/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一课件讲义写作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行为,是人类社会聚思想、表达情感、加工与传递知识的基本手段,写作是人类精作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和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必备的一项二、写作活动的主要特征: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1.综合性:写作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复杂的思维与表是写作技巧,而是作者的思想认识、知识水平、研究思考、教导其儿“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讲的就是写作活动的综2.实践性:写作能力是一种将个人的所思、所想、所得、所获作为一种技能,它具有自己的操作规律和技巧,但这些需要在真题演练3.主体性:写作是一种带有鲜明个体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每个从而使文本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因为写作主体具有强大的主熔铸了作者独特的经验、思维、才情等而呈现出鲜明的创造的主体性;同理,每一部作品的优劣成败也都与写作主体的修【2018年04月】每一篇作品都熔铸了作者独特的经验、思维、才情活动具有鲜明的()。

【答案】D 主体性【解析】由于每一个写作主体在生命体验、思想、情感、心理素写作活动必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一篇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情、品格、见解和语言风格而呈现出鲜明的创造性。

【考点】写作活动的特征【2016年04月】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

A文化交流行为 B.信息记录行为C.表达情感行为 D.思想传播行为【答案】A【解析】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行为,是人类【考点】写作活动的特征【2016年04月】判断说明题一部作品内容的优劣、表达水平的高低都与撰写者的文化修养、【答案】正确【解析】写作不只是一种纯粹的语言运用技能,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平和效用的不单是,甚至主要不是写作技巧,而是作者的思想认识、知综合表达与体现。

因此,一篇好的文章或作品的完成,一个作者写作水思想、情感以及对生命感悟的综合体现。

【考点】写作活动的特征写作行为的环节:从操作层面看,可以将写作过程分解为写作准备阶段1.写作准备阶段:包括素材的积累、写作动机触发与选题的形成真题演练3.行文阶段:指从落笔起草文本到最后修改定稿的整个过程,语言传达、修改润色诸环节。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提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提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提纲毕业论文是电大各专业每位学员都必须完成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免修。

要求每位学员在学校指定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的写作。

一、论文选题的要求和范围1.要求:(1)论文的选题限定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内;(2)要尽可能选择课程范围内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课题;(3)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题;(4)选题要考虑论文所要求的理论性和深刻性:(5)选题宜小不宜大,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按要求完成,切忌选择内容空泛、大而无当的问题。

2.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题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古代文学方面;(2)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3)语言学方面;(4)汉语方面(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5)文学理论方面(包括文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6)外国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7)比较文学方面;(8)美学方面。

(可参考《汉语言文学专业选题参考》)二、论文程序和时间分配从2006年x月x日开始,x月x日前结束。

以下是具体程序和时间分配建议:1.确定一个适当的选题(x月x日至x月x日)。

所谓“适当”,是指符合选题要求的课题。

选题要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并经指导教师认可。

论文选题的程序和方法是:首先在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范围内尽可能广泛地浏览相关研究资料,并向他人请教,了解这一范围的研究状况,同时进行积极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

真正选好课题的标志是形成解决这个课题的设想。

2.收集资料和写出提纲(x月x日至x月x日)。

在选题阶段广泛浏览的基础上,确定重点阅读的资料,对有的资料要精心研读。

需要记录的资料,要根据资料的性质、特点和重要程度,采用摘录、提要、心得札记、复印、网上下载等形式随时记录下来。

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对课题进行积极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结束,就应该形成解决课题的思路,就应该知道怎样运用这些材料,就应该能写出论文提纲。

提纲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认可。

2024年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重点考点

2024年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重点考点

2024年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重点考点一、古代汉语基础知识1. 古代汉语的定义和特点:古代汉语是指古代的书面语言和文字,包括古代的诗歌、散文、铭文、铭文等。

古代汉语的特点包括用字规范、用词准确、语法结构严谨等。

2. 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规则。

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也有很大的不同。

3. 古代汉语的音韵学:古代汉语的音韵学是指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

了解古代汉语的音韵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

二、古诗词赏析1. 古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包括山水、田园、离别、怀古等。

古诗词的体裁包括诗、词、曲等。

2. 古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古诗词的语言优美、精炼,表达方式多样,包括抒情、叙事、描写等。

3. 古诗词的意象和意境:古诗词中常常出现一些意象,如山水、花鸟、明月等,这些意象可以帮助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古诗词的意境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其语言特点包括用字生僻、用词简练、语法结构复杂等。

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2.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断句、语气、语调等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同时,还需要注意文言文的用词和语法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以上是2024年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重点考点的一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自考。

更多内容请参考官方教材及相关资料。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考前冲刺笔记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考前冲刺笔记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第一节尚书•舜典(节录)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

“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

2、诗言志的观点: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

“志”指意志和感情。

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3、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答:从《尚书•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这种对于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认识,成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批评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主导性认识。

4、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

《尚书•舜典》中的描述,也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5、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答:①帝命令夔主管音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官办的乐队,也可能就是后代“学在官府”的前身。

②“教胄子”说明当时已经把音乐作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就是后世“诗教”的前身。

③文中指出诗(歌辞)、歌(演唱)、声(音乐)、律(伴奏)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开启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研究和探讨的先河。

④文中“击石拊石”和“百兽率舞”描绘,说明当时歌舞可能已经有了统一指挥的形式以及简单的化装。

有可能出现的综合性的大题一、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学在官府”“诗教”“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统一指挥形式及简单化装。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知识讲义整理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知识讲义整理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知识讲义整理 1、语言的三要素是指哪三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2、语言包括哪两种表现形式? 书面语、口头语 3、王力的《汉语史稿》把汉语的发展分为哪四个时期? 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 4、现代汉语从什么时候开始? 1919年五四运动 5、汉语口语的共同语在汉代扬雄的《方言》里使用的名称是什么? “雅言” 6、什么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 “白话文运动” 7、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叫什么? 民族共同语 8、普通话的定义是什么?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

9、现代汉语的方言一般分为哪几大类? 七大类: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10、湖南人一般说哪几种方言? 湘方言、客家方言、北方方言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2001年1月1日 12、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什么语言?说这种语言的人占全国人口的多少? 汉语,占95% 13、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括哪几种? 汉语、英语、阿拉伯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 14、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什么? HSK 15、汉语构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词根复合 16、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词序和虚词 17、关于汉字起源的问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说法是哪种? 仓颉造字说 18、世界上的汉字基本上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表音文字、表意文字 19、汉字的形体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20、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古代文字叫做什么? 金文以上就是“2020年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知识讲义整理”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汉语言文学本科(函授)班第三学年作业语言学概论1.名词解释: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组合关系也称句段关系,可比作横向水平关系,指一个语言元素与另一语言元素同时排列在言语链条上,构成语言要素在现场的组合,如在“快来”这个句子中,“来”和“快”的关系。

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研究语言状态关系的两大主轴之一.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2.试说明语言的符号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

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

语言符号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这种任意性联系,其根源就在于语言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社会决定的。

如果我们把这个特点与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结合起来认识,理解或许会更深刻一些。

第二章 3.语言的构造是怎样的?音位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Phoneme)是语言中能表示语义的单位。

根据国际语音学协会的定义,音位是 "某个语言里不加分别的一族相关的声音"。

它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近年来出版的北京大学叶蜚声、徐通锵著的《语言学纲要》则指出"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素: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依次是短语、词、语素。

人类的语言是有声音、有意义的,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这便是语法单位基本的特点。

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这句话说明了词在语言中的作用,一是说词是能独立运用,二是说在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中,它是最小的。

但说到独立运用,实词和虚词有不同的情况。

就实词来说,它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

句子和句子中间有较大停顿。

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

4.举例说明语言的预设机制和补偿机制。

第三章5.名词解释: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

音标是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而一个音标并不只表示一个音素(双元音就是由2个音素组成的,相对于单元音来说。

由2个音素构成的音标我们称之为双元音)。

如汉语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

音位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Phoneme)是语言中能表示语义的单位。

音节在英文里就是:音标中由一个元音几个辅音组成的在中文里就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即,平,扬,拐,降。

7.名词解释:划分,可以分成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合成词,英文文法上的直接翻译过来的名词,指的是由两个或以上的英文单字构成的英文字。

例如英文字today、ice cream等,本由两英文单字合并而成。

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屈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

格是一个常用字。

数学中格是指一种代数结构。

在语法和修辞中也有格的概念。

此外,格也是一个姓氏。

体,汉字,发音有tǐ,tī,bèn三种。

可当名词和动词使用。

作为名词时常见意思为身体,也可指手脚、四肢,形体,实体,规格、法式等。

作为动词时表示亲身经验,体察;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表现,体现;效法等。

屈折语屈折语(fusional language,或称inflecting language)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8.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法手段。

1、选词:进入结构的词首先要在语法的词类中选择。

如“读书”之所以是述宾结构,是从“读”和“书”的词类确定的。

2、词序:例如汉语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日语的宾语在后,主语在前。

3、虚词:例如联合结构中,用“和”、“或”等连词;又如偏正结构中,用“的”做连词。

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

4、词形变化词形变化的主要形式:9.举例说明怎样进行句子的结构分析。

主语:是句子中的称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称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料、数量等。

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

第五章10.词义的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词义的概念内容和联想内容。

词义可指词的所指意义。

例如,cat这个词有意义是因为英语的使用者习惯性的使用该词去指称该动物。

词义也可指词的概念意义。

cat一词指的是所有的同类动物,不考虑它的大小、颜色、所在地、主人以及其他因素。

cat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猫。

词义可以由使用者在时间地点等因素中得到具体确定。

11.举例说明词义的关系有哪些类型。

⑴词义的扩大,即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

如汉语的“江”“河”原来只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⑵词义的缩小,即演变后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

如“臭”原指一切气味,包括香味和臭味,现在只指臭味。

⑶词义的转移,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象。

如“步”原来指“行走”,现在指“跨出一脚的距离”。

12.举例说明主要有哪些情况造成书面语言中出现歧义。

歧解指言语层面动态的具体多义,歧义可能导致歧解,但歧解并非都是由歧义引起的。

歧解即语境歧义,歧义常指句法歧义。

第六章式,既可指称语言、方言或语体(style),也可指称单个的语音、语法或词汇项目。

14.社会方言是哪些社会变异构成的?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没有直接的渊源,它是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或由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语言差异。

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

在语言学中,社会方言指的是在某一社会团体,社会阶层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语言。

第七章15.怎样理解言语行为?举例说明整个言语过程有哪些不同阶段。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说话者说话时可能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a)陈述愿望b)询问愿望1a)陈述能力1b)询问能力2a)陈述意愿 2b)询问意愿3a)陈述将来的动作3b)询问将来的动作以动作为出发点:a)陈述理由 T.b)询问理由16.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分别可得出的会话含义是怎样的?它是指交际双方为使会话、合作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的沟通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某些准则。

"会话含义"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

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理论"。

词汇系统中的词义发展演变主要包括:灌注式引申、裂变式引申产生新词;单音词素、双音合成词素重组新词;词义转嫁;词义类聚的发展演变情况:等义词、近义词的分化和发展,对称式引申、"词义渗透"、类属词的丰富发展、亲属词的社会化、象征化发展倾向等;词汇成员的词义发展与身份的转化。

文字是人类语言的可视平面符号(盲文虽是可触摸符号,但它是为盲人以手代目设置的)。

与此相对而言,语言就是可听的信息符号。

人类的任何一种语言,都应当而且可以有一种与之科学地对应起来的文字的。

所谓“科学对应”,就是像电工学上说的“匹配”,当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完全匹配了,可以达到用最省的能量实现最好的效果。

如果匹配不好,效果就不佳:要么输出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要么窝存下过多的能量被闲置无用,造成浪费。

如果文字与语言完全匹配了,那么这种文字对讲该种语言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就会易学好用,普及时间短,所花费用少;文字和其对应的语言可以同步地无限扩张,即单词、词语可以无限扩张。

反之,就是匹配不好。

每一种文字要达到与其语言最好地匹配,并不是很容易的,往往需要经过千百年的千万人的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才能实现。

《美学》一、名词解释1.心理距离说2.丑3.崇高4.意象的物态化与物化5.寓教于乐6.美学研究的对象7.生命的机械化8.集体无意识说二、简答题1、简答中和的审美特征。

2、简答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

3、阐述一下劳动说对劳动与艺术和审美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4、从审美活动方面说说为什么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5.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6.简述喜剧性的效果7.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8、从审美活动方面说说为什么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教学法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2、义务教育课程结构的特点有哪些?3、试述新课程标准颁布的重要意义。

4、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5、现代教学方式有哪些?6、试述自主学习的内涵、必要性、策略、方法及定位。

7、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是什么?8、课程资源的类型有哪些?9、试述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方式。

10、试述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步骤。

11、校本课程管理都有哪些? 12、认识教师角色的拓展。

13、试述课程的文化本质。

唐宋文学精读背诵作品: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从军行》,骆宾王《在狱咏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晓》;王维《山居秋暝》《使至塞上》;高适《燕歌行》;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甫《春望》《自京赴奉贤县咏怀五百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钱塘湖春行》;杜牧《过华清宫》《泊秦淮》;李商隐《无题》二首(相见时难别易难)《登乐游原》;李煜《虞美人》;范仲淹《苏幕遮》;晏殊《浣溪沙》《蝶恋花》;欧阳修《踏莎行》《蝶恋花》;贺铸《青玉案》王安石《明妃曲》;柳咏《雨霖铃》;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秦观《鹊桥仙》;周邦彦《苏幕遮》;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姜夔《扬州慢》(怀左名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