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两栖类爬行类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课件第七节两栖类和爬行类

初中生物课件第七节两栖类和爬行类
性强
爬行类:生 活在陆地上, 具有坚硬的 外壳和四肢,
适应性强
两栖类:皮 肤湿润,呼 吸器官发达, 适应潮湿环

爬行类:皮 肤干燥,呼 吸器官不发 达,适应干
燥环境
两栖类:卵 生,孵化后 生活在水中, 适应水生生

爬行类:卵 生,孵化后 生活在陆地 上,适应陆
地生活
06
两栖类和爬行类的生态价值
两栖类和爬行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两栖类的繁殖和发育
繁殖方式:两栖类通常采用体外受精的 方式繁殖,雌性将卵产在水中,雄性将 精子释放到水中,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结 合形成受精卵。
变态发育:两栖类的发育过程中,蝌蚪和 成蛙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 这种现象被称为变态发育。
发育过程:两栖类的发育过程包括卵、 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卵在水中 孵化,蝌蚪在水中生活,幼蛙和成蛙在 陆地上生活。
态平衡等
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保护意义
生态平衡:两栖类 和爬行类在生态系 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有助于维持生态平 衡
生物多样性:两栖 类和爬行类是生物 多样性的重要组成 部分,保护它们有 助于保护生物多样 性
科学研究:两栖类 和爬行类在科学研 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如药物研发、基 因研究等
教育意义:两栖类 和爬行类是重要的 教育资源,有助于 提高公众对生物多 样性的认识和保护 意识
生命周期:两栖类的生命周期包括卵、蝌 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生 活习性和生理功能都有所不同。
04
爬行类的特征和分类
爬行类的特征
身体结构:具有鳞片或甲壳,四肢发达,尾巴长 生活习性:生活在陆地上,部分种类可以生活在水中 繁殖方式:卵生或卵胎生,部分种类可以孵化 食物来源:主要以昆虫、小型哺乳动物、植物等为食 分类:分为蜥蜴、蛇、龟、鳖等几大类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免费课件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免费课件
(五)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食用 2、 药用 3、捕食害虫
恐龙曾称霸地球,但大都灭绝了。
生活环境 身体分部 运动方式
皮肤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幼体水中,成体陆地和水 陆生
头、躯干、四肢
头、颈、躯干、四肢、尾
游泳、跳跃 皮肤裸露,湿润
爬行
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 鳞片或甲
1、青蛙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是 ( B )
一、两栖动物
自学指导2 P26
1.青蛙有哪些特点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2.有哪些特点与陆生生活相适应? 3.乌龟、鹅、鸭等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它们 都是两栖动物?
一、两栖动物
1.青蛙有哪些特点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1.头部呈三角形; 2.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 3.后肢趾间有蹼等;
2.有哪些特点与陆生生活相适应?
★比较蝌蚪和青蛙 认识两栖动物
讨论
1、青蛙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青蛙身体表面绿色,与周围绿色植物相一致。
2、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时有什么感觉? 有黏滑的感觉
3、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的差异,想一想这与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前肢短支撑,后肢长跳跃、有蹼可划水。
4、青蛙为什么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⑴前肢短支撑,后肢长跳跃、有蹼划水; ⑵能用肺呼吸 。
A、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B、有利于体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D、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
2、某同学捉到一只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 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 A )
A、无法呼吸
B、饥饿
C、惊吓
D、水质有问题
3、青蛙的四肢善于 ( B )

两栖类和爬行类PPT(共32张PPT)

两栖类和爬行类PPT(共32张PPT)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呢?
抱对:
受精卵
孵化: 蝌蚪
尾巴的根部开始膨胀,外鳃消失,长出后 肢,末端分化出5趾
长出了前肢,和后肢相似,但后肢较为强 壮,尾巴还未脱落
尾巴消失,和青蛙相似
长成青蛙
幼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体有着
较大差异的发育叫变态发育。
思考巩固
请你说出蝌蚪生长的正 确顺序。



扬子鳄生活在水边的芦苇丛中,皮肤上覆盖着大 的角质鳞片。陆地产卵
是我国特产的珍惜动物,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被 称为“活化石”,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建立了扬 子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爬行类的主要特征
1.皮肤表面覆盖有 角质的鳞片或 甲 ; 2.用 呼肺吸;3.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 的卵壳。
练习3
• 都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较大,内部 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长出了前肢,和后肢相似,但后肢较为强壮,尾巴还未脱落
什么感觉? 所以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2、身体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
皮肤表面覆盖有
或;
后肢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鸣叫和抱对有什么意义?
头部还有眼睛和鼓膜,鼓膜可感知声波。
所以,蜥蜴的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四肢短小,不能跳跃,只能爬行。
皮肤: 皮肤光滑,裸露,能分泌黏液。 3、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皮肤表面覆盖有
或;
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鸣叫和抱对有什么意义?
蛇的身体圆长,没有四肢,体表有角质鳞片。
蛇的身体圆长,没有四肢,体表有角质鳞片。
有辅助呼吸的功能。 呼吸器官是肺,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类和爬行类PPT精品课件

两栖类和爬行类PPT精品课件

秋装
冬装
不同地方的人们为适应不同气候,创造了千姿百态的食物。
蔬菜 火锅
雪糕 水果
不同地方的人们为适应不同气候,建造了千姿百态的住所。
竹楼 窑洞
雪屋 四合院
不同地方的人们为适应不同气候,采用了千姿百态的交通方式。
驼队
汽车

雪橇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也不同。
小麦
水稻

茶叶
香蕉
一旦气候发生异常,常常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B
答案
4.避役呼吸的特点是( ) A.完全用肺呼吸 B.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用体表呼吸 D.用鳃呼吸
1
2
3
4
关闭
A
答案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适 宜不同的农作物生长
寒冷的气候
龙卷风
洪水
干 旱
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气候对衣食住行的影响
春装
夏装
不同地方的人们为适应不同气候,制造了千姿百态的衣饰。
1
2
3
4
1.下列哪种动物是两栖动物?( )
A.蟾蜍
B.龟
C.避役
D.扬子鳄
关闭
A
答案
1
2
3
4
2.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 主要用肺呼吸 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雪灾
水灾
干旱
龙卷风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农田防护林
人工降雨
人们可以改变局部的气候条件
人类的某些活动,会导致气候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伦敦烟雾事件

两栖类、爬行类PPT课件

两栖类、爬行类PPT课件

的依赖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27
(二)比较鲫鱼、青蛙和蜥蜴的主要不同 特点。
类别
特征
鲫鱼
青蛙
蜥蜴
栖息环境 水中
两栖
陆地
皮肤和覆盖 覆盖鳞

角质层
呼吸
鳃 肺或皮肤 用肺呼
(辅助) 吸
体温 体温不恒定 体温不恒定 体温不恒定28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8
青蛙的生长发育.swf
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 成体和幼体有很大区别, 区别在哪里?
9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 呼吸; 成体营水陆两栖 生活,用肺呼吸的动物。
10
青蛙的口腔和舌与捕食昆虫相适应
1.口腔宽阔,可容纳较大的 食物 2.上颌生有小齿,可防止食 物从口腔内滑脱出去 3.舌倒生。舌根生在前端, 舌尖生在后端 4.舌长面宽,表面布满黏液 5.舌软多肉,富有弹性,伸 缩力强,能将昆虫拉入口中 11
14
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 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是皮肤腺, 眼晴后面有一对大型的毒腺,能分 泌白色毒液,可制中药蟾酥
15
两栖动物有什么主要特征呢?
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 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少数 种类成体生活水中,一般用肺呼吸; 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有辅助呼 吸的作用,体温不恒定。
6
呼吸系统:青蛙在陆地上
生活,主要靠肺呼吸,能
从空气中吸收氧气,皮肤
湿润,在水中有陆地均可
呼吸.皮肤裸露,分泌黏液,
游泳时减少阻力;皮肤内
有丰富的血管,可辅助呼
吸,这是对陆上生活的适

7
头部:呈三角形,可减少水中 游泳时的阻力;头部有口、鼻 孔、眼、鼓膜等发达的感觉器 官,是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

4.2两栖类、爬行类PPT课件

4.2两栖类、爬行类PPT课件
第四章 生物的类群
第2节 动 物 2、两栖类 3、爬行类
1
鱼类的共同特征
生活环境 水生 结 体表特征 鱼鳞 构 呼吸器官 鳃

征 运动器官 鳍 生殖方式 卵生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两栖类
• 是首次登陆的脊椎动物 • 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 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典型
3
两栖类 第一节 常见的脊椎动物
1、外形:头、躯干、尾和四肢
外 鼻 孔
眼 睑鼓

鸣囊 4
两栖类
2.呼吸系统 咽式呼吸
空心囊状肺
5
两栖类
3、皮肤:黏液腺丰富、裸露、湿润 皮肤辅助呼吸
4、体温不恒定。
6
两栖类
5、生殖方式为卵生
蚓螈型
蛙蟾型
7
两栖类 6.体型
蚓螈型
鲵螈型
蛙蟾型
8
两栖类的共同特征
生活环境
结 体表特征 构 呼吸器官 特 征 运动器官
生殖方式
水生到陆生的一种过渡形式 皮肤裸露
结构的进化——运动器官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鳍型附肢 五趾型附肢
五趾型附肢
16
最古老的爬行类
恐 龙
17
爬行类
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特征
名称
头部

牙齿
毒蛇
三角形 聚细 有毒牙、基部有毒腺
无毒蛇
椭圆形 渐细
无毒牙和毒腺
18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11
爬行类
12
爬行类的共同特征
生活环境 陆生
结 体表特征 有鳞片,或者骨板
构 呼吸器官 特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ppt课件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ppt课件

盐腺
鳄鱼的眼泪
17.5 爬行类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雷克斯属霸王龙
风神翼龙
沧龙
17.5.1 神经系统
• 具有颈弯曲; • 大脑开始出现新脑皮; • 脑神经12对
鱼类与爬行类脑的比 (示脑较弯曲)
鱼类
爬行类
17.5.2 感觉器官
• 感觉器官更趋发达 视觉:可调节晶体位置和曲度以调节视距;具眼 睑、瞬膜、泪腺、顶眼等结构。 听觉:具有内耳、中耳,蜥蜴听觉尤其发达,鼓 膜内陷形成雏形的外耳道。 嗅觉:出现鼻甲骨、犁鼻器 其它感受器:红外线感受器
• 鳄类有完整的次生腭,鼻腔和口腔完全分隔。
颞窝-头骨类型
无颞窝型:龟鳖类 合颞窝型:哺乳类
上颞窝型:只见于化石 双颞窝型:爬行类和鸟类
17.3.1.2 脊柱
(1)脊柱进一步分化: 颈椎(多枚:寰椎、枢椎、其他)
胸椎、腰椎、荐椎(2枚)、尾椎
• 颈椎:数目加多,第一为寰椎、第二为枢椎,颈椎 数目不定。枢椎前方具齿突,可插入到寰椎的椎孔 中。
血液循环仍为不完全双 循环
多氧血
晒太阳
17.2.8 具有羊膜动物式的排泄器官 -肾后
(1)羊膜动物为后肾动物。 (2)后肾完全失去体腔联系,以血管收 集废物, 后肾管输尿。
(3)排泄产物为尿酸,可减少体内水分 的损失。 在干旱地区的种类膀胱具有吸收水分的 功能。 (4)许多种类在鼻部或眼部附近具有盐 腺,能排 出浓度很高的盐溶液。
• 荐椎:2块,加强承重,横突发达,通过腰带关节 使后肢承受体重的机能加强。
• 椎体:低等双凹型,其余后凹或前凹
形成胸廓(胸椎、肋骨、胸骨)
• 由胸椎(背面)、 肋骨(侧面)、 胸骨(腹面)围 成,保护内脏, 增强了肺呼吸。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课件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课件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爬行动物
蜥蜴的形态特点
呼吸: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 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生殖: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爬行动物
青蛙与蜥蜴生殖特点的比较
产卵场所:雌蛙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 水中,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蜥 蜴为体内受精,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爬行动物
青蛙与蜥蜴生殖特点的比较
受精卵的结构:蜥蜴的受精卵较大,卵内养料较 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还有坚韧的卵壳保 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大多数种类在陆地 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随堂练习
5. 【新情境·生产生活】(河南洛阳汝阳期末)巴西龟是一种水栖龟,被不
少家庭当作宠物来饲养。下列说法中支持巴西龟属于爬行动物而不属于
两栖动物的是
(C

A. 巴西龟为卵生
B. 巴西龟靠四肢爬行
C. 巴西龟终生用肺呼吸
D. 巴西龟既可在水中生活,也可在陆地上生活
随堂练习
6. (湖南衡阳期末)爬行动物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D
C. 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D. 青蛙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肺不发达,结构简单
随堂练习
3. (广东汕尾海丰期末)青蛙被称为“农田卫士”,一只青蛙一年可吃掉 5 万~
40 万只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 前肢发达,有利于跳跃
B. 皮肤裸露,表面有黏液,可辅助呼吸
C. 后肢趾间有蹼,能划水

《两栖类和爬行类》课件

《两栖类和爬行类》课件
鳞片或甲等。
爬行类动物的分类
01
龟鳖目
如乌龟、鳖等。
02
喙头目
如喙头蜥等。
03
有鳞目
如蜥蜴、蛇等。
04
鳄形目
如鳄鱼等。
03
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 比较
生活环境比较
总结词: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生活 环境存在显著差异。
两栖类动物通常在水边或靠近水源的 地方繁殖,而爬行类动物则可以在陆 地上繁殖。
两栖类动物通常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 ,如沼泽、湿地、雨林等,而爬行类 动物则更适应干燥的环境,如沙漠、 草原、森林等。
爬行类动物的特点
适应陆地生活
爬行类动物是真正的陆 生脊椎动物,具有适应 陆地生活的各种特点。
卵生和卵胎生
爬行类动物都是卵生或 卵胎生,受精作用在体 内完成,因此繁殖方式
较原始。
体温不恒定
爬行类动物体温随外界 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
于变温动物。
适应环境
爬行类动物具有适应陆 地生活的各种器官和结 构,如四肢、爪、角质
生态旅游资源
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是生态旅游 的重要资源,能够吸引游客前来
观赏和学习。
科学研究的价值
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在科学研究 中也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为生物 学、生态学等领域提供研究行类动物的 保护与利用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为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提 供安全的栖息地,防止人 类的破坏和开发。
立法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捕 杀、贩卖、饲养等行为进 行严格限制,确保动物种 群的稳定。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教育机构等途 径,提高公众对两栖类和 爬行类动物保护的意识,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利用价值
生态旅游

两栖类和爬行类-PPT课件

两栖类和爬行类-PPT课件
抗透性与皮肤呼吸对立 3、繁殖问题 繁殖及发育过程还须在水中完成。
5/27/2020
.
16
爬行动物
5/27/2020
.
17
提问:你曾经在什么环境下见 到过蜥蜴?你知道蜥蜴吃什么 吗?
5/27/2020
.
18
• 蜥蜴生活在田野和山 坡的草地上,在温暖 有阳光的日子特别活 跃。它们白天出来捕 食昆虫、蜘蛛和其他 小动物,夜间住在洞 穴里。到了冬季,就 用草把洞口封闭,潜 伏在洞里过冬。蜥蜴 的一生都是在陆地上 生活的
5/27/2020
.
29
外形特征
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全身皮肤革制化,尾部长 而侧扁是自卫和攻击敌人的武器,在水中还起到推动身体前进 的作用。
生活环境
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 山涧长满乱草蓬蒿的潮湿地带。以鱼、蛙、田螺和河蚌等作 为食物。
5/27/2020
.
30
5/27/2020
.
23

5/27/2020
.
24
蛇目
• 最早的蛇类化石发现于白垩纪早期, 但蛇类的出现可能还要较早一些,大 概在侏罗纪。这时地球上出现了很多 品种的蜥蜴,所以生物学家认为蛇类 生物是起源于侏罗纪中叶时期,由某 些蜥蜴品种演变而成的。现时在地球 上蛇类约共有十大家族,约四十八属 和约有二千七百种。
5/27/2020
↑著名的五步蛇,又叫蕲蛇,属蝰科 毒蛇,剧毒。被咬后会产生剧烈难忍 的疼痛,弄不好还会留下后遗症。这 种蛇是珍贵的药材,为我国特产。
← 这个是眼镜王蛇,长达5米
以上,是世界上最长最大最危
险的毒蛇。它是唯一筑巢而居
的毒蛇,常主动攻击对象,在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优质课件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优质课件

知识讲解
观察与思考
3.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 的差异,想一想,这与前后 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 肢发达,趾间有蹼,适于跳 跃和游泳
知识讲解
两栖动物 青蛙的形态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
鼻孔 眼睛 鼓膜
头部有一对鼻孔、一对眼睛,眼 睛后面具有鼓膜,可以感知声波
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适于跳跃和游泳
常见 种类
主要 特征
与人 类生 活的 关系
蜥蜴、乌龟、 蛇等
①鳞片或甲 ②肺呼吸 ③卵生,卵表 面有卵壳
①食用 ②药用 ③捕食害虫 ④危害: 毒蛇能伤人
当堂练习
1.蛙的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B ) A.肺、鳃 B.鳃、肺与皮肤 C.皮肤、鳃 D.肺、皮肤
当堂练习
2.下列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C ) A.乌龟、青蛙、鳄鱼 B.大鲵、小鲵、乌龟 C.蝾螈、大鲵、蟾蜍 D.蟾蜍、鳄鱼、水獭
主要
中游泳,用肺呼吸, 特征
皮肤可辅助呼吸
是很多农田害虫的 天敌,能有效减轻 农作物的虫害,以 减少施用农药对环 境的污染
与人 类生 活的 关系
代表 代表 动物要区别:爬行动物的生殖 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属 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而两栖动 物处于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阶段
当堂练习
5.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B )
A.人工养殖的鳖可以食用和药用
B.毒蛇会伤人,对人只有危害
C.变色龙能捕食害虫 D.恐龙曾经称霸地球
蛇毒能治病
知识讲解
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工养殖的鳖可以食用, 鳖甲可以入药。
知识讲解

两栖类与爬行类ppt 人教版优秀课件

两栖类与爬行类ppt 人教版优秀课件

❖ 呼吸系统 肺呼吸更加完善,不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 排泄系统 开始用后肾作为排泄系统,排泄既能更加完 善,并有辅助排泄 器官——盐腺
羊膜卵是早期爬行类
适应陆地生活的一个必 要条件。他们不再被产 于水中,但不会干掉, 而且利用空气中的氧气 供应胚胎发育羊膜卵外 包一层保护性的卵可以
防止体内水份蒸发 羊膜卵得有供应胚胎
❖ 一种游泳方式---蛙泳
❖ 3青蛙的体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青蛙体表无羽毛,毛等专 门的保温结构,它像鱼一 样,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
变而改变,属变温动 物
❖ 青蛙冬眠
❖ 4青蛙的眼睛 ❖ 5青蛙的听觉器官
❖ 一对眼睛位于头部两侧,突出,有 眼睑(鱼没有),眼能闭上,青蛙的眼 睛只对活动的物体有发应,对静止 的物体视而不见,所以只捕食活动 的昆虫.(仿生学,研制成电子蛙眼, 监视飞机起落,有相撞及时发出警 报.)
爬行类对环境的进一步适应
❖ 皮肤 很少
皮肤高度角质化,背负鳞片或盾片,皮肤腺
❖ 骨骼系统 脊椎骨更加完善,出现多枚颈椎便于头部灵 活运动,出现颞窝——便于咬肌附着,加大摄食能力
❖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更加完善,出现次生腭 ,鼻腔和口 腔进一步分开有助于吞食体积庞大的食物
❖ 生殖系统 出现羊膜卵,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在陆地生活.(属变态发育).
青蛙的食物
❖ 如蝗虫,螟蛾,蝼蛄,稻飞 虱,苍蝇,蚊子等.
❖ 一只青蛙每天要吃60多 只害虫.
❖ 同时青蛙也是人类与其 他生物的食物.
❖ 青蛙对庄稼丰收和人的 健康有利,我们应该好好
保护青蛙!
❖ 蟾蜍(又叫癞蛤蟆),黄昏和
夜间出来活动,捕食害虫,眼 后有一对大型毒腺,能分泌 白色毒液,可制成中药蟾酥.

两栖类和爬行类23页PPT文档

两栖类和爬行类23页PPT文档
两栖类 和 爬行类
一、两栖类
一、生活环境
青蛙生活在池塘和沟渠边的潮湿 环境中。
二、形态结构
头、躯干、四肢
1、头部 眼睛: 视觉 鼓膜: 感知声波(听觉) 鼻孔: 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二、形态结构
2、四肢 前肢: 短小 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适于跳跃和划水
3、体表 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辅助呼吸。
三、生活习性
1、呼吸 肺,皮肤 2、生殖和发育 鸣叫:求偶 抱对:提高卵的受精率
受精: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
三、生活习性
2、生殖和发育
幼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 体有着较大的差异的发育叫做变 态发育。
比较幼体蝌蚪和成体蛙:
比较 幼体蝌蚪
成体蛙
呼吸 器官
四肢
尾 生活 环境

无 有 水中
肺和皮肤
有 无 陆地和水中
1、颈: 使头可以灵活转动 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二、形态结构
2、四肢 短小 贴地迅速爬行
二、形态结构
3、皮肤
干燥,覆盖角质鳞片 • 保护身体; • 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龟甲
三、生活习性
1、呼吸
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 2、生殖和发育 产受精卵于陆地上 受精卵:卵大,养料多,
含有水分, 具有坚韧的外壳。
四、其他爬行动物




五、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 用肺呼吸 •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
的卵壳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六、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捕食害虫等 • 蛇:可伤人,也可入药 • 食用 • ……
课堂检测
谢谢!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两栖类和爬行类 课件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两栖类和爬行类  课件

两栖类
实验:视察青蛙
1.视察青蛙的体形、体色, 青蛙背腹两面颜色一样吗? 体形:身体分头、躯干、四
肢三部分 体色:背部呈黄绿色,间有黑
色斑纹,腹部呈白色
青蛙身体表面的颜色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青蛙身体表面呈 黄绿色,与周围环境 颜色类似,为保护色。
2.视察青蛙的前肢和后肢各有什么特点,趾间有 什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多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少 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皮肤裸露、湿润,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体温不恒定。 两栖类是动物进化中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两栖类与人类的关系
(1)青蛙主要以农业害虫 为食,是动物界著名的捕 虫能手。
两栖类和爬行类
你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 吗?虽然乌龟爬得慢,但是在 动物界里,论寿命当推乌龟最 长了,所以龟有“老寿星”之 称。科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探索 和研究龟的长寿之因,至今也 没能达成一致,你知道乌龟的 其他特点吗?
1.了解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描述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3.举例分析两栖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青蛙的形态特征
鼻孔 眼睛 鼓膜 前肢
后肢
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1.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类似,为保护色。 2.皮肤:裸露,分泌黏液,游泳时减少阻力;皮肤内有 丰富的血管,可辅助呼吸,这是对陆上生活的适应。 3.头部:呈三角形,可减少水中游泳时的阻力;头部有口、 鼻孔、眼等发达的感觉器官,是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 4.四肢:后脚强大,前脚短小,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后 肢五趾,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5.呼吸系统: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 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思考
如果在青蛙的全身皮肤上都涂上不透气的 凡士林。一段时间后,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鼻 孔
眼 睑鼓

鸣囊 4
两栖类
2.呼吸系统 咽式呼吸
空心囊状肺
5
两栖类
3、皮肤:黏液腺丰富、裸露、湿润 皮肤辅助呼吸
4、体温不恒定。
6
两栖类
5、生殖方式为卵生
蚓螈型
蛙蟾型
7
两栖类 6.体型
蚓螈型
鲵螈型

结 体表特征 构 呼吸器官 特 征 运动器官
生殖方式
水生到陆生的一种过渡形式 皮肤裸露
结构的进化——运动器官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鳍型附肢 五趾型附肢
五趾型附肢
16
最古老的爬行类
恐 龙
17
爬行类
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特征
名称
头部

牙齿
毒蛇
三角形 聚细 有毒牙、基部有毒腺
无毒蛇
椭圆形 渐细
无毒牙和毒腺
18
第四章 生物的类群
第2节 动 物 2、两栖类 3、爬行类
1
鱼类的共同特征
生活环境
结 体表特征 构 呼吸器官 特 征 运动器官
生殖方式
水生 鱼鳞

鳍 卵生
2
两栖类
? 是首次登陆 的脊椎动物 ? 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 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典型
3
两栖类 第一节 常见的脊椎动物
1、外形:头、躯干、尾和四肢
11
爬行类
12
爬行类的共同特征
生活环境 陆生
结 体表特征 有鳞片,或者骨板
构 呼吸器官 特

征 运动器官 四肢
生殖方式 卵生,羊膜卵
13
结构的进化——皮肤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鱼)鳞
(蛙)皮肤 裸露
(蛇)鳞 (乌龟)骨板 14
结构的进化——呼吸器官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鱼)鳃
(蛙)肺
(变色龙)肺
15
幼体:鳃;成体:肺。
幼体:鳍;成体:四肢。 卵生
9
爬行类
从图中的爬行类动物你能说出爬行类有哪些特点吗?
鳄鱼
变色龙
乌龟
10
爬行类
爬行动物是 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 真正征服陆 地脊椎动物 ,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
※体表覆盖鳞片或骨板 ※用肺呼吸 ※体温不恒定 ※体内受精,产羊膜卵 ※卵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