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0 纸的发明》研讨课教案_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教案设计【教学设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过程】一、质疑揭题1.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
(出示课题)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0分)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2.交流。
(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
3.根据课后习题1的图表,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
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10分)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3)3.轻声读一读这几节,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4.交流。
抓住以下句子:(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帛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竹片————帛笨重贵5.同桌相互说,6.齐读1-3自然段。
7.师生对读1-3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15分)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看课件理解)(2)(课件练习3)。
把下面相关的内容填入方框里。
世界上最早的纸东汉时代的纸棉絮和麻做成的蔡伦树皮和破布为原料西汉时代的纸轻薄便宜比较粗厚价钱有点贵一千九百多年前(3)重点理解:蔡伦发明的纸是什么样的纸?点击课件(它以树皮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3.指导朗读。
(1)自由读,想想:你觉得该怎样读?为什么?(2)理解“自豪”,思考:为什么是自豪的?(3)抓关键句体会。
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
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已经有纸了。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第十课《纸的发明》教案
(三)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第 3单元第 10 课共 2 课时课题10.纸的发明设计者课程标准1.识字写字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识字写字重在方法寻找规律。
2.阅读教学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体会关键字词作用。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4.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5.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纸的发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文章,本单元主要讲的是深厚的传统文化。
《纸的发明》主要描写了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
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
蔡伦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张。
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
同时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学情分析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阅读分析能力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文章大意的能力。
教学生用默读、略读、指明读等方式展开教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 会认本课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5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11个生字, 会写12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累、鲜”。
3.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11个生字, 会写12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累、鲜”。
教学难点:
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纸的家族吗?来说一说吧!(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纸)
2.出示“资料袋”——纸的家族。读一读,认一认。
第3自然段:讲了西汉时期出现了麻纸,但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第4自然段:讲了东汉时期蔡伦造纸,并且传承到了现在。
第5自然段:讲了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词组,想一想:在每一个时间段里,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1,照样子抓住关键字词填一填。
“术”读“shù”;“洲”“社”“创”是翘舌音;“册”“蔡”是平舌音;读准多音字“累”“鲜”,用不同读音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录:上下结构,下半部分不是“水”,而是“氺”,最后一笔是捺。
洲: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意思是水中的陆地。
社:部首是“礻”,不是“衤”。
(4)学生练写生字各一遍。
3.指名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我们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 纸的发明》(教案)
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懂得纸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教育学生珍惜纸张,节约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纸的发明过程、纸的用途、纸的制作方法。
2. 生字词:蔡伦、东汉、宦官、树皮、麻头、破布、渔网、改进、便宜、携带、学问家、普遍、珍惜、伟大。
3. 传统文化知识: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理解纸的来之不易。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2. 教学难点:(1)纸的制作方法及原理。
(2)教育学生珍惜纸张,节约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实物:一张纸。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纸是怎么来的吗?(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纸的发明过程的了解。
(3)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纸的发明》,了解一下纸的由来。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纸的发明过程、纸的用途、纸的制作方法。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纸的发明过程。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掌握纸的制作工艺及用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纸的发明》2. 相关资料:蔡伦的生平事迹、纸的制作工艺、纸的用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掌握纸的制作工艺及用途。
2. 教学难点: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古代书写材料,引导学生了解纸的发明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圈画出关键词语。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蔡伦的贡献。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造纸术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造纸的乐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7. 课后作业:布置与纸的发明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课文结构:背景——发明过程——蔡伦的贡献——造纸术的意义3. 关键词语:蔡伦、造纸术、改进、意义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查阅关于蔡伦和纸的发明过程的资料,深入了解造纸术的发展。
2.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蔡伦》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蔡伦的敬仰之情。
3. 手工作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简易的纸张,体验造纸的乐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纸的发明》
(1)纸张发明过程的理解:学生需要掌握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以及这种改进对社会的影响。
举例:解释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术比之前的纸张更优越,以及这种改进对当时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2)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将纸张的发明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举例:讨论在现代生活中,纸张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书籍、报纸、文件等,以及如何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3)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理解发明创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举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生活在蔡伦的时代,他们会如何改进造纸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纸的发明》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无处不在的纸张是如何制作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纸张发明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纸张的发明过程、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纸张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纸张的节约使用和环保。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纸的发明》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纸的发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朗读与理解;《纸的发明》故事内容解析;重要词汇认知与运用;了解纸张发明的历史意义;探讨发明创造对人类文明的作用;结合实际,讨论纸张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朗读与理解能力,培养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以及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10纸的发明》公开课教案_4
什么重大意义?
拓展延伸。
1.结合生活实际,说 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 哪些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 后习题第一题。
3.作业:收集资料了 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二大发 明。
1.交流纸给我们带来的 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 一题,深入了解纸的发明过 程。
3.收集资料了解指南针、 火药、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6.选取一个古代发明,说说 它的发明过程。
板书设计
八/f咗祸抠曲”龟甲*善臂中膏铜器\ /一、
广pf痩杵片霁木耳⑹1广社会进步、
5^Sy明fJ债)I\丈化"]
X2T/!发[经1西汉—麻纸{粗糙》1J辭哺世界/
备豐八统\东汉一尉&遭飯(轻低好用飞宜才
\建址术的椿播和彫响/
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
3自然段。
3.与我们现在用的纸
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并用绳
龟甲和兽骨—()—
张进行比较。
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再
()—()
板书:竹片、木头—
后来,把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
笨重
上。西汉时代,用麻造纸。
帛一价钱太贵
2.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书、
麻—粗糙
纸的缺点。
1.自由读第4自然段,了
解蔡伦发明纸的过程及其发
谈话导入,揭 示课文。
1.教师拿出课本和各 种作业本,提问:这是用 什么做的?
2.小结,揭题。
这一张张纸是谁发明 的?是怎样发明的?今天 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3.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回答:课本、 作业本是用纸做的。
2.小组讨论交流对纸的 了解。
3.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 读生字。
1.要求学生自读课 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优秀教案
10纸的发明【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10 纸的发明伟大贡献之一发明过程影响了全世界【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本文首先“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与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随即把它们进行正音。
然后“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段落大意,从而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课时目标】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板书设计】10纸的发明竹片:笨重帛:轻便、太贵不能普及麻纸:粗糙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传承下来【课后反思】成功之处:除了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外,在主要内容的把握上,还通过主要内容填空、理清课文的条理,从而为品读课文奠定基础。
在对比阅读蔡伦发明的纸和他之前的那些纸,了解蔡伦纸发明的伟大,以及被传承普及的原因,从而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由衷的赞叹之情。
教师在最后又设计了写话训练,这样就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把握,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对语文产生兴趣。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纸的发明》教案
这段写的是纸发明前人们记录、阅读、携带、保存文字的不便,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在“纸”上的探索不断,也使得纸的发明显得非常迫切,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使得后来的纸的发明水到渠成。也与后文“……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呼应,为后面蔡伦改进造纸术做好的了铺垫。
孔子学琴,他首先学会了曲谱,然后掌握了弹奏技巧,再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最后琴艺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句子中“首先……然后……再……最后……”就是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这样写就将孔子学琴的四个步骤表达清楚了。
五、课堂小结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经过,明白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赞颂了我们祖先的创造业绩。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能按时间先后顺序理出课文的条理。
(三)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
第 3单元 第10课共2课时
课题
10.纸的发明
设计者
课程标准
1.识字写字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识字写字重在方法寻找规律。
2.阅读教学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体会关键字词作用。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六、当堂检测
作业
板书
造纸方法发明之前—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后来
先是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写在“帛”—懂得用麻造纸—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发展。
教
学
反 思
3.分享多音字
累(lei二声 果实累累)
(lei四声 劳累)
切(qie一声 切断)
(qie四声 真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
会写“录、册、欧、社”等13个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字左边是“礻”不是“衤”。
能正确读写“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孩子们表达)2、板书课题。
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
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吗?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
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2、检查生字和词语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
(字)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1、形近字辨析“洲”和“州”“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说课稿【第1篇】《纸的发明》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纸的发明》,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七个方面来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纸的发明》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纸的发明》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们用文字记录事情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过程,说明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说学情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阅读分析能力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认“创、携”等9个生字;会写“欧、洲”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蔡伦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对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造纸术发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理解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
我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学法:我采用品味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那么基于此首先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电灯、孔明灯、地动仪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纸的发明》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纸的发明》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找依据《纸的发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历代文字记录方式的演变,以及蔡伦在西汉用麻造纸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
这不仅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本单元以讲述深厚的传统文化为主,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引领主题,深化情感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重实际三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强。
四大发明这一话题自然能引起他们好奇和探究欲。
教师要适时地抓住契机,在与语言文字对话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教育。
三、教学目标定方向1、认识“携、蔡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历代文字记录方式的演变和造纸术的成就。
(同时,这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也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四、教学方法明理论基于本课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利用图表清晰、直观的特性,配以朗读法、演示法、探究法;学法上以学生合作学习、迁移实践为主。
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
五、教学过程重激趣纸上得来终觉浅,下面我将具体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环节一:谜语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伊始,我会提问学生:生得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
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
这是什么?明确这是生活中很重要的纸后,请学生谈谈对纸的了解,进而引出情境:博物馆馆长特邀大家前去做“纸的发明”讲解志愿者,鼓励学生设想讲解所需信息。
进而引入课题《纸的发明》。
这样可以触碰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为下文教学铺垫。
环节二:厚积薄发,为有源头活水来本环节引入“五星级队伍”这一荣誉,并贯穿始终。
首先,开展A号同学比。
明确规则:小组内给成员编号,将学困生定为A。
在组内分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以帮助A同学为主,稍后交换小组长到其他的小组检查A号同学掌握程度。
接着,学生交流讨论,互帮互助。
在此基础上,小组长交换验收成果。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第1篇】[教材简析]1、文体视角。
这是一篇科学说明文,文章叙述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达严密。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发明造纸术的几个阶段,及它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赞扬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2、语言特色。
课文对数字的运用十分严谨,比如“两千多年前”“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因为造纸术的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没有确切的历史年代记载,所以课文使用了约数。
3、能力训练。
“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本单元要求在此基础上,继续延续和发展“提取关键词、整理信息,口头表达”。
[学情分析]到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独立识字能力。
初步学会默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复述作品大意。
[教学目标]1、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础上,默读课文。
2、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明白“围绕着一个意思”构段的方法,正确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1、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2、明白“围绕一个意思”构段的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提供语言运用平台;利用图表的方法,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提取关键信息的方式,交流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构建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
[学法]以自主学习方法,填充表格,提取关键信息;以讨论交流的方法,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梳理要素1、情境导入,引出课题A.同学们,大家一起来瞧瞧,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纸,假如我们生活没有了纸,那会怎么样呢?(不能写字,没有书看,不能打印东西)B.博物馆的馆长听说咱们正在学习《纸的发明》一课,特意邀请我们去做《纸的发明》讲解员。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单元10 《纸的发明》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读准“累、切、便、鲜”4个多音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自然段大意。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9个生字,读准“累、切、便、鲜”4个多音字,会写“伟、录、保、存”4个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你知道四大发明指的是什么吗?2.互动交流。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3.板书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
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4.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1)多种形式检查: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轮流读。
(2)正音:创(chuànɡ)、存(cún)。
(3)结合语境识记多音字“累、切、鲜”。
3.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梳理。
三研读课文,感受演变1.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课后生字。
(指名读,齐读。
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3.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纸的发明”的。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0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起源和发明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
2.研究8个新词汇,掌握13个词汇的发音和部首,并能区分形近字。
3.能够说出纸的发明过程,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写出赞扬中国人的话。
教学重点:通过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预课文,划分自然段,标注生词,查找相关资料。
2.预新词汇,确定部首,注音并查字典。
3.布置查找纸的起源和发明过程的资料。
二、导读问题:1.了解学生对纸的知识掌握程度。
2.自读课文,划分有关纸的知识点,记录并反馈。
3.再次阅读课文,加深对不熟悉的知识点的理解,齐读课文巩固。
4.了解纸的发展过程,完成课后练1,并按顺序介绍纸的发展过程,结合课文和自己的补充。
三、研究生字:1.确定部首,解决生字难点。
2.以“创”为例,讲解部首查字法,学生跟随老师或同学示范。
四、课堂检测:1.听写生词:竹片、笨重、丝织、方便、价钱贵。
2.讲解纸的历史,填写表格:纸的代替品、朝代、特点、发明人、别称。
五、试讲:A:在纸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是什么代替品呢?这些代替品很笨重,不方便携带,而且价格贵。
后来,人们开始在竹片上写字,但这样做书很不方便。
B:通过自己组织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C:在自己组织语言的基础上,可以补充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指名学生自己再说一遍或与同桌互动。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纸的起源和发明过程,感受到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研究了8个新词汇,掌握了13个词汇的发音和部首,并能够区分形近字。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们还能够写出赞扬中国人的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教师资格证面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反复朗读,能够说出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讲解重点生字词齐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三、品读课文,探究深意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同的造纸术小组讨论,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的造纸术流传了下来教师总结四、布置作业并结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逐字稿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一、课程导入提问: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引起兴趣:那有谁知道造纸术是怎么发展的?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纸的发明》。
二、学习生字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引导学生找出生字引导学生在老师范读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小组内互相学习生字。
小组比赛,分别从生字的读、组词和写法学习生字。
小组回答后给予肯定表扬。
三、分析课文,深入探究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提问: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概括全文,这篇文章讲了造纸术的发展过程。
接着提问:纸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4个阶段,分别是造纸术发明之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现代。
提问: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是在哪书写文字的呢?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这时候人们都在哪书写文字?指名回答: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蚕丝制成的帛。
通过PPT分别展示写在这些东西上的文字。
提问,用这些东西写字有什么问题呢?指名回答,得出:不方便、贵、难以运输。
引导想象如果大家穿越回战国时代大家是怎么上课的?如果还像现在一样一天要学习6节课程需要每天带多少书?怎么带,会发生什么。
时间来到了西汉时代。
这时候人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回答,这时候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造纸。
提问,用麻造纸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粗糙、不好书写。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二、学情分析经过三年部编教材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的识字、认字的方法,学生能够在语言环境中独立的认识生字,并且通过默读训练能够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纸的发明》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按照时间的顺序,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们用文字记录事件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过程,由此说明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设计理念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构建学生“独立、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对文本中关键信息的提取与整理,在共同的探讨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并积累对于说明文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四、教学目标1.认识“创、携”等9个生字,能认读“创造、携带”等词语,会写“册”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能初步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准确性4.初步感受纸的发明过程,尝试说清纸在没有发明前是如何记录的。
五、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六、教学难点:初步感受纸的发明过程,尝试说清纸在没有发明前是如何记录的七、教学准备:1.教学用PPT八、教学过程:(一)猜一猜,激趣导入1.出示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图片。
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2.出示四大发明的图片,请生一起读一读。
3.揭示课题:纸的发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第10课,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4.在你的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纸?他们又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用我搜集到的是()纸,我知道它的作用是()。
5.课件出示资料袋:纸的家族相关知识。
6.师小结:同学们关于“纸”的知识了解得可真多!(二)初读感知,检查词句1.你知道人们把文字记录在什么上的?(指名学生回答,相机贴词卡: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麻、纸)你真能干!那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纸的发明的?2.出示初读课文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37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词,把句子读通读顺。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10纸的发明》研讨课教案_4
新⼈教版(部编)三年级语⽂下册《三单元10纸的发明》研讨课教案_4《纸的发明》第⼆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纸的发明》是部编版⼩学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化”主题下的⾸篇说明性课⽂,⽂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历程及它的作⽤,让我们感受纸的发明对⼈类社会发展所产⽣的影响和意义,赞扬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化”这⼀鲜明的主题。
本单元的语⽂要素是“了解课⽂是怎么围绕⼀个意思把⼀段话写清楚的”,基于单元整体性教学,遵循“感知——理解——运⽤”这⼀思路,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引导学⽣根据动作流程图,围绕⼀个意思把⼀段话说清楚,提升语⾔⽂字的应⽤能⼒。
学情分析本单元所选编的⼏篇课⽂都与中国传统⽂化有关,且每篇课⽂的学习都设计了查找资料,延伸拓展等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浓厚的探究学习兴趣。
在第⼀课时感知课⽂内容,初步了解纸的发展过程及造纸术发明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问卷星”的形式,学⽣提出⾃⼰最想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法,本课时主要引导学⽣探究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知道纸的重要作⽤及其对推动世界⽂明进程的巨⼤意义,激发对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明的⽆限⾃豪之情。
因此,在教学中我⼤胆放⼿,充分利⽤教材和信息技术,让学⽣带着任务进⾏⾃主探究学习。
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对于如何处理资料、整合资料还不太明晰,这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帮助。
教学⽬标:1.课前引导学⽣以课⽂为载体,⾃主搜集“纸的发明”相关资料并在班级群中共享,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及资料的丰富,扩展了书本知识,拓宽了学习空间。
2.课前通过“问卷星”反馈学情,课堂上顺学⽽导,引导学⽣运⽤图表、抓关键信息等⽐较阅读,探究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赞扬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同时,转变学习⽅式,引导学⽣合理利⽤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让学⽣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对信息进⾏⽐较、分析、探究,培养科学精神。
3.梳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作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纸的发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传统文化”主题下的首篇说明性课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历程及它的作用,让我们感受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赞扬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一鲜明的主题。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基于单元整体性教学,遵循“感知——理解——运用”这一思路,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根据动作流程图,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提升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本单元所选编的几篇课文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且每篇课文的学习都设计了查找资料,延伸拓展等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学习兴趣。
在第一课时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纸的发展过程及造纸术发明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问卷星”的形式,学生提出自己最想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探究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知道纸的重要作用及其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巨大意义,激发对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的无限自豪之情。
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充分利用教材和信息技术,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如何处理资料、整合资料还不太明晰,这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1.课前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自主搜集“纸的发明”相关资料并在班级群中共享,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及资料的丰富,扩展了书本知识,拓宽了学习空间。
2.课前通过“问卷星”反馈学情,课堂上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抓关键信息等比较阅读,探究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赞扬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同时,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培养科学精神。
3.梳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作流程。
同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学生在课前自学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课中运用微课中学到的方法,观看老师剪纸视频,并围绕一个意思口头介绍老师剪纸的过程,实现迁移运用,提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互动协作,学会借助图表、抓住关键信息、利用网络资源等多种方式探究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创设学习分享平台,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口头介绍老师剪纸的过程,实现迁移运用,提升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一、展示成果,激趣导入1.展示学生课前制作的各种各样“纸”制优秀手工作品。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纸?它们都有什么用途?3.观看班级同学和家长共同搜集整理的视频《百变的纸》,认识各种不同的“纸”。
4.出示课后资料袋“纸的家族”,学生默读了解,补充“纸的家族”其他成员。
设计意图:这是本堂课的链接点之一。
在导入环节展示学生课前制作的“纸”制优秀手工作品,播放《百变的纸》视频,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纸的用途,不断丰富对造纸术这一伟大发明的意义的感知,并自然激发出他们内心对于祖国的自豪与热爱之情。
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展示孩子自己收集到的视频,不仅让学生得到视觉的冲击,激发阅读兴趣,而且会更加激发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兴趣与能力。
二、梳理问题,探究方法1.出示学生课前在“问卷星”中提出的最想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问卷星”分析截图),展示学生查阅资料的情况(班级群截图),感受资料的丰富,肯定学生查资料的学习方法。
2.学生分享课前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已经解决的问题,肯定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梳理问题,交流: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让学生明白“利用图表”是探究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这是本堂课的创新点之一,实现了课前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巧妙链接,以学定教。
课前通过“问卷星”了解学情,在课堂的反馈中,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认知能力,顺学而导,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同时,在交流反馈中,肯定学生课前学习的成果,激活学生“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即将完成的学习任务具有了很大的挑战欲望,并且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达成“利用图表”的方法探究解决问题,避开了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弊病,因而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文的能力。
三、借助图表,探究原因1.出示表格,比较阅读2.出示合作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2-4自然段。
(2)圈画关键信息。
(3)自主查阅桌面资料包。
(4)四人小组合作填表。
3.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桌面资料包中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如点击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麻纸、蔡伦制造的纸等书写材料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这些书写材料优点和不足之处。
4.四人小组合作填写课堂学习单中的图表。
设计意图:这是本堂课的创新点之二。
本课全文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纸的发明历程及它的作用,课堂上利用图表,引导学生找出关键信息,通过对比研读,让学生从中获得对造纸术发明意义的准确感知,体悟说明性文章思维的精妙,习得阅读的方法。
同时,教师分类整理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极域软件向学生机发送到桌面资料包中,供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时自主选择查阅,并且在课堂上通过思维导图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桌面资料包中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资料。
这样,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拓宽学习空间,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
5.交流汇报。
(1)通过希沃授课助手展示两个小组学生填写的图表,引导有不同意见的学生通过文中的关键信息或桌面资料包中获取的信息说理由,学生自主修改答案。
(2)适时引导学生抓住“刻、铸”体会用龟甲、兽骨、青铜器进行记录费时费力的特点,抓住“笨重、不方便”体会竹片、木片书写记录的不足之处,抓住“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体会用帛书写的弊端,再抓住“粗糙”体会麻纸的不好书写。
(3)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学生修改前后填写的图表,获得共同的认识。
6.引导学生纵向观察对比图表,发现蔡伦是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不足之处,从而明白了“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同时解决了课前提出的“蔡伦为什么要改进造纸术?”和“蔡伦会重点从哪些方面去改进造纸术?”板书:轻便好用、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设计意图:这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一。
借助希沃授课助手平台的交流,每位学生都获得了参与思考、呈现答案和老师指导的机会,扩大了学生参与面。
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学习、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并存教学模式。
同时,通过纵向对比,探明原因,有效地完成说明文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目标,那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的观察、比较、分析、探究等思维训练,以及对语言的比较、研读,培养科学的精神。
四、聚焦过程,体会生动1.那么,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句子,用“——”画出来,并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自读体会。
2.全班齐读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术句子,指名说动词。
3.用箭头把这些动作词连起来,就是蔡伦造纸的流程图: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4.指名学生根据流程图说一说蔡伦是怎么造纸的。
5.观看视频:蔡伦造纸。
设计意图:这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二。
通过默读思考,了解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及蔡伦造纸的流程之后,课中播放蔡伦造纸的视频,使静态、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动态、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为下个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6.迁移:观看老师剪窗花的视频,记录老师剪窗花的动作流程。
7.对照课前微课《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微课中的三个小妙招:(1)紧扣中心;(2)准确用词;(3)运用修辞。
围绕一个意思介绍老师剪窗花的过程。
8.同桌练习说话,教师巡视指导。
9.指名学生上台介绍,其他学生根据课前微课中的三个小妙招点评。
(预设:(1)是否有围绕一个意思或紧扣中心介绍;(2)动作流程介绍是否完整有条理?(3)是否使用修辞手法?)设计意图:这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三。
正如第二学段的重点阅读目标,说明文的学习也要注重体会词句的运用,并从段的理解出发感受说明文结构上的条理性。
利用信息技术,课前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明白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的方法;课中播放老师剪纸的视频,把《语文园地》“词句段训练”中的第一题放到这里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口头介绍老师剪纸活动的过程,实现迁移运用,提升表达能力。
在同桌练习中,同桌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在互帮互助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表达。
在全班交流中,全班同学和老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学习环境中有效地突破了本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写)清楚的”的重点和难点。
五、总结延伸,精彩不断1.总结:这节课我们利用图表,通过对比阅读,探究解决了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练习了怎样根据流程图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清楚。
我们课堂结束了,我们对纸的探究却可以不断延续。
比如课后资料袋中提到的“再生纸”、信息数字化形式的探究,你们知道怎么延续吗?(互联网)是的,借助强大的互联网平台,我们的学习就可以永不中断。
2.推荐相关视频和网站探索与发现“纸的故事”、“中国纸业网”3.作为华夏子孙,我想大家一定为我们祖先了不起的智慧感到骄傲和自豪。
孩子们,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的推动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老师希望大家能在课下继续查找关于它们的资料,相信你们会了解更多有趣有价值的知识。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教师应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我的设计主要借力信息技术,扩展教学内容,转变学习方式,创新教学形式,形成课前预学、课上共学、课后延学的模式,我们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将大大提高。
板书设计:10.纸的发明蔡伦轻便好用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折→画→剪→摊(展开)→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