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与芝加哥学派

合集下载

芝加哥学派摩天大楼发展史

芝加哥学派摩天大楼发展史

芝加哥学派摩天大楼发展史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下半叶,它标志着手工业时代的结束,引入了蒸汽机驱动的机械进行大规模生产,世界的面貌因此而改变。

在一众革命性产品中,钢铁通过大规模生产达到了惊人的产量,钢铁的实用性也让建造师们憧憬着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高楼”。

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高达10层!结构工程师们畅想着遍布高楼的世界,世界上的第一座摩天大楼于1884年竣工了。

建筑师兼结构工程师威廉·勒巴隆·詹尼设计了高42米的家庭保险大楼,这是第一个使用钢制框架的高层建筑。

该建筑有10层,7年后增加到了12层,整个建筑的高度也达到了54.9米,在1931年被拆,在原址新建了一座更高的建筑,Field大楼——又名拉萨尔银行大楼。

家庭保险大楼的建成引发了一股至今仍在蓬勃发展的潮流,彼时,工业革命也拉动了对高层商业建筑的需求。

大批量生产意味着有更多的商品要出售,因此需要足够的商业空间。

在垂直方向上扩展多个空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些商业风格的建筑理应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使得它们在当时看起来整齐划一;但事实却是,这些建筑之间展现出了更多的多样性而非相似性。

因此,历史学家Carl W. Condit将这一运动命名为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引发了一场辩论。

怎么判断一座建筑属于芝加哥学派?1 建筑的整体形式参照了古典石柱的结构,较低的楼层作为基座或裙房,外观也与其他建筑不同——一般会装有更多玻璃。

中间的楼层类比石柱的柱身。

最后,顶层作为柱顶,饰有飞檐,露出了一些简单的装饰。

2 所有建筑都采用了钢框架结构,这些特制结构钢能够防火,以免再发生1871年芝加哥大火那样的灾难。

3 建筑外部覆有砖石,例如Terra Cotta陶砖,装饰很少,为建筑表面大扇的窗户留出空间。

4 窗户的设计可保证光线充足,通风顺畅,典型的窗户形式包含有一大块固定的玻璃窗,两侧则是两个较小的双悬窗。

这些窗户通常会在整座建筑中重复出现,形成一个规则的网格。

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3)

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3)

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3)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在现代建筑中设计中,将实用作为美学主要内容、将功能作为建筑追求目标的一种创作思潮。

芝加哥建筑师沙里文是功能主义的奠基者。

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

早期功能主义的重点是解决人的生理需要,其设计方法为“由内向外”逐步完成。

在功能主义发展的晚期。

人的心理需要被引进建筑设计之中,建筑形式成为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

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工程师詹尼(williamle baron jenney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

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rancr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包豪斯学派(bauhausschool)20世纪20年代德国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与发展的建筑学派。

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核心人物,他与包豪斯其他成员共同创造了一套新的、以功能、技术和经济为主的建筑观、创作方法和教学观。

他们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和建造方式联系起来;提倡以新的技术来经济地解决好新的功能问题。

包豪斯的教学特点是:反对模仿因袭,将产品设计同机器生产、社会发展及各门艺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

芝加哥学派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   Chicago School

1873年10月 1873年10月8日,美国中西部城市芝加哥发生了一场火灾,熊熊大火 美国中西部城市芝加哥发生了一场火灾, 烧毁了全市近1/3的建筑。所谓祸兮福所倚,这场大火带来的重建, 1/3的建筑 烧毁了全市近1/3的建筑。所谓祸兮福所倚,这场大火带来的重建, 诞生了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诞生了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这是一个主要从事高层 商业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群体, 商业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群体,他们的出现无疑促进了现 代化大城市的诞生和发展。 代化大城市的诞生和发展。
Your company slogan
作为最早解决高层办公楼设计的芝加哥 学派, 学派,既树立了高层建筑早期造 型风 又给后来的建筑设计留下楷模, 格,又给后来的建筑设计留下楷模,在 统一。 技术上和艺术上寻求有机合理的 统一。 这不仅仅是对美国, 这不仅仅是对美国,而且是对整个世界 建筑艺术的贡献。 建筑艺术的贡献。1893 年在芝加哥 举办的哥伦布博览会上, 举办的哥伦布博览会上,展览的建筑除 沙利文设计的交通馆外, 沙利文设计的交通馆外,全部被折衷主 义建筑作风所控制。 义建筑作风所控制。社会的爱好一下子 的罗马檐柱、 转向古色古香 的罗马檐柱、板条石膏 粉刷的假古典式, 粉刷的假古典式,以及各种各样的历史 风格, 风格,这无疑 是对芝加哥学派的沉重 打击。在芝加哥学派面临打击的时候, 打击。在芝加哥学派面临打击的时候, 学派内带有新艺术倾向的莱特担当起了 重振芝加哥学派的历史责任。 重振芝加哥学派的历史责任。
Your company slogan
沙利文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形式 沙利文有一个著名的论断“ 跟从功能” 跟从功能”,这句话既是美国的实 用主义哲学的一种反映, 用主义哲学的一种反映,也是时代 的精神。现代派建筑理论自此始。 的精神。现代派建筑理论自此始。 沙利文还为高层建筑的设计制定了 一些规则:动力、取暖、 一些规则:动力、取暖、照明等设 施在地下室; 施在地下室;底层用于商店或银行 等服务机构,空间要宽敞、 等服务机构,空间要宽敞、采光要 二楼是底楼功能的延伸, 好;二楼是底楼功能的延伸,要有 直通的楼梯与底层相连; 直通的楼梯与底层相连;二楼以上 是相同结构的办公室; 是相同结构的办公室;最上面一层 是包括水箱等的设备间。事实上, 是包括水箱等的设备间。事实上, 目前的摩天大楼从布局上来说几乎 都是芝加哥学派的翻版。 都是芝加哥学派的翻版。

西方近现代设计史

西方近现代设计史

第七章1.美国工业设计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快速增长和消费社会的形成2.芝加哥学派代表: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后来,“形式追随功能”变成了“设计追随市场”3.美国工业设计迅速发展的因素:雄厚的经济力量、强烈的商业意识、广阔的消费市场4.名词解释“流线型”:原始空气力学中的一个名词,用来描绘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但在工业设计中,他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5.最早引入流线型工业设计人:意大利设计师塔格纳6.由美国发端的流线型设计风格作为一种时尚,很快就在世界各国流行开来。

如: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师平尼法尼拉于1947年设计的西西塔利亚车7.流线型的评价:流线型设计风格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和设计的主要导向。

流线型设计是一种时尚样式,深刻形象了世界各国的设计风格,同时也为现在主义艺术设计在五六十年代走向国际化铺平了道路8.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工业是耳机的职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美国较早出现的职业化的工业设计师有:沃尔特·提格、雷蒙·罗维、诺曼·盖茨和亨利·德雷福斯9.沃克特·提格: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平面设计师,在广告等商业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10.罗维所创作的巨大经济效益证明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他成为第一个荣登美国最畅销杂志《时代》周刊封面的工业设计师,他早期的舞台设计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1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建筑、产品设计领域的领袖:米斯、马谢·布鲁尔、格罗庇乌斯12.世界上第一座玻璃盒子大厦:西格莱姆大厦第八章13.乌尔姆设计学院:1953年由原包豪斯的毕业生、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建立,1956年,托马斯·马尔多纳多接任。

14.乌尔姆设计学院风格体系:在艺术设计理论方面提出了系统艺术设计原则,设计的关键是模数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沙利文

沙利文

卡森,皮,斯科特大楼
沙利文中心 (以前称为 卡森,皮,斯科特和公司大楼 或卡森,皮,斯科特和公司 店 )是一幢商业大厦在伊利 诺斯州芝加哥市南方国家街。 是芝加哥地标 ,建筑的设计 是由路易斯沙利文 ,建于 1899年的零售公司施莱辛格 &罗迈耶,扩大和出售给卡森 皮斯科特于1904年。
2012-3-15
路易斯•沙利文(Louis H.Sullivan,1856-1924)是芝加哥学派的 中坚人物。沙利文早年就学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巴黎美术学院,当过绘图 员,合开事务所,设计了100多幢摩天大楼。在设计史上,沙利文第一个 提出了著名的"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这一简明扼要的短语,几乎成为在 美国所听到、看到的设计哲学的唯一陈述,也成为日后德国包豪思索信 赖的教义。沙利文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 由一种形式,一种外观造型,于是就告诉我们,这是些什么以及如何和 别的东西区分开来","哪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他认为"装饰是精神上的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恰恰是为了美学利 益,他要完全避免壮实的使用,一是人们高度集中于体态裸露、完美的 建筑,就想那些强劲有力的体育健儿般的简单形式给我们带来梦寐以求 的自然从容感。对沙利文来说,大自然通过结构和装饰而不需要人为添 加就能显示出自己的艺术美来。这些观点,后来由他的学生莱特进一步 发挥,成为20世纪前半叶工业设计的主流--功能主义的主要依据。
他回到芝加哥,开始了对约瑟夫约翰斯顿和约翰爱德曼公司作为 他回到芝加哥, 绘图员的工作。约翰斯顿和Edleman被委托的穆迪幕,这是由沙利文 绘图员的工作。约翰斯顿和 被委托的穆迪幕, 被委托的穆迪幕 完成的室内设计。1879年Dankmar阿德勒聘请沙利文。 完成的室内设计。 年 阿德勒聘请沙利文。 阿德勒聘请沙利文 一年后,他成为合伙人。这标志着沙利文的最具生产力的一年开 一年后,他成为合伙人。 而正是在这个公司,沙利文会深深得影响了年轻设计师名为赖特, 始。而正是在这个公司,沙利文会深深得影响了年轻设计师名为赖特, 谁拥抱来作为他自己的创作灵感沙利文的设计和原则。英国保诚大厦, 谁拥抱来作为他自己的创作灵感沙利文的设计和原则。英国保诚大厦, 也称担保大厦。 也称担保大厦。 他们这个公司的历史阶段的高潮项目是1889年在芝加哥大厦礼堂, 他们这个公司的历史阶段的高潮项目是 年在芝加哥大厦礼堂, 年在芝加哥大厦礼堂 一个特殊的混合用途的楼宇,其中不仅包括一个3000个座位的剧院, 一个特殊的混合用途的楼宇,其中不仅包括一个 个座位的剧院, 个座位的剧院 也是宾馆、写字楼等。 Adler和沙利文的保留自己的办公室塔的顶层。 也是宾馆、写字楼等。 和沙利文的保留自己的办公室塔的顶层。 和沙利文的保留自己的办公室塔的顶层 1889年后成为该公司的办公楼,特别是1891年温赖特大厦圣路易斯 年后成为该公司的办公楼,特别是 年温赖特大厦圣路易斯 年后成为该公司的办公楼 和1899年卡森皮里斯科特街百货关于国家在芝加哥, 年卡森皮里斯科特街百货关于国家在芝加哥, 年卡森皮里斯科特街百货关于国家在芝加哥 路易斯沙利文被许多人认为是美国首个现代主义建筑师,充分想 建筑师, 象和实现丰富的建筑语汇为一革命性的新种建筑:钢铁高楼。 象和实现丰富的建筑语汇为一革命性的新种建筑:钢铁高楼。

芝加哥建筑学派

芝加哥建筑学派
现代感,是芝加哥建筑学派泰 山北斗的大师密斯·凡·德·罗 (Mies van der Rohe)的两个学生
设计的。
芝加哥学派
The Chicago Spire由国际 著名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 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设计,是全球最 高的住宅大厦,高达600米 ,150层楼。
栏 栅 圈 围 着 。 从
会 , 连 接 各 建 筑Βιβλιοθήκη 筑 , 构 成 了 一 座
芝 加 哥 当 时 有
6
些民市的无万
芝 加 哥 大
.
房宅中街规多 宅也心道则幢

外均区全的木
围为向用大质
1871年芝加哥“浴火重生”之后,开始 一系列大规模的重建,城市得到迅速扩张, 一个全新的建筑学派因随诞生。“那就是 因为出于防火的需要,芝加哥在大火之后 诞生的高层商业办公楼纷纷以强调耐火作 为其第一属性,由此摆脱了纽约的高楼复 古式样的窠臼,开创了基于工程技术与实 用需求考量的芝加哥学派。”
15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
路易斯·沙利文美国现代建筑(特别是
摩天楼设计美学)的奠基人、建筑革新
的代言人、历史折衷主义的反对者、芝
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
他在高层建筑造型上的三段法,即将建 筑物分成基座、标准层和出檐阁楼的手
1856-1924 美国波士顿
代表作:
法,流传很广,而且很久。他重视功能, 芝加哥C P S百货公
17
沙利文的芝加哥会堂大厦
1867-1959 美国 威斯康星州
第二代芝加哥学派中最负盛名的人物是弗 兰克·劳埃德·赖特
赖特(1869—1959)生于威斯康星州。曾 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工程。19世纪 80 年代 后期开始在芝加哥从事建筑活动,并在沙 利文的建筑事务所工作过。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在美国中西部设计了不少小住宅 和别墅。

路易斯沙利文

路易斯沙利文

路易斯·沙利文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

生于波士顿。

在美国现代建筑革新中起过重要作用。

强调装饰对建筑的重要性。

重要作品有圣路易斯的温莱特大厦(1890)及芝加哥施莱辛格与迈耶百货公司大厦(1899)。

生平沙利文1894年作品-纽约布法罗担保大厦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 ,也翻译为路易斯·亨利·苏利文(Louis H.Sullivan) ,芝加哥学派建筑师。

1856年生于波士顿(Boston),只受到过一种短期的和非系统化的培训。

从16岁起,他开始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但是一年后就离开了学校。

在费城(Philadelphia)弗兰克·弗尼斯处短期工作后,随父母去了芝加哥。

在那里,他受雇于素有“摩天大楼之父”之称的威廉·勒巴隆·詹尼——在他的建筑师事务所工作了几个月。

1874年他去了巴黎的美术学院,1876年回到芝加哥。

成为约翰·埃德尔曼( John Edelman )的绘图员,后者奢华有机的装饰设计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79年,L.沙利文成了自力更生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丹克马尔·阿德勒(Dankmar Adler)的同事,并于1881年成了他的合作者。

D.艾德勒集中精力于技术,L.沙利文则致力于设计的艺术方面。

最初,他们的公司仅局限于住宅和小型的商业建筑,譬如:伊利尔住宅( Eliel House )、珠宝商大楼( Jewelers' Building )、考夫曼商店与公寓( Kaufmann Store and Flats )等。

然而,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公司所设计的项目逐渐扩大,涉及摩天大楼和剧院等。

1893年的芝加哥艺术学院大门在H.H.里查森(Henry HobsonRichardson)的建筑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芝加哥马歇尔·菲尔德批发商店(Marshall Field Wholesale Store,1885-1887)的影响下,他们的建筑艺术选择了一种新方向。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莱特的家具设计:他强调简洁的几何形态只是对于机器生产的欣赏,而没有考虑到现代及其技术更广泛的潜力,他对于建筑工业机器化就不感兴趣。莱特机器地把他的美学原则应用到他后来的设计之中,结果产生了一些及不舒适的几何性家具。
பைடு நூலகம்
十三、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建筑界却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精神。
特点:芝加哥学派包括了众多的建筑师,他们建筑设计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
代表人物:(1)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和理论家。他最先提出的的“形式追随功能”口号,成立了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立的信条之一。(代表作)1899年设计了芝加哥施莱辛格-马耶百货公司大厦完整体现了他建筑理念,达到了19世纪高层建筑设计的高峰。
(2)莱特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莱特吸收和发展了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上的有机整体概念,即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融合为一体,形成一种适于现代的艺术表现,并十分强调建筑艺术的整体性使建筑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与整体相协调。家居设计与他的建筑一样,是以一系列简单的部件构成的,构图十分洗练。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梅耶· 梅住宅 1920年
梅耶· 梅住宅
1920年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梅耶· 梅住宅
1920年
梅耶· 梅住宅 1920年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2)Unity Temple Oak Park,伊利诺伊州,美国,1904-1907 Unity Temple是为芝加哥郊区Oak Park的一位派教徒而设计的教堂。赖特


路易.沙利文 Louis Sullivan 1856~1904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代表建筑:
第一拉埃特大厦 First Leiter Building, Chicago 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79
6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纽约的这个古根海姆艺术馆属于赖特最后的设计之一。早在1943年最早的
草图就出来了,而建筑却直到1959年赖特死后一会儿才建成。
这个展览馆的的主动机是一个绕中心大厅螺旋而上的画廊。游客从入口大厅 坐电梯达顶层然后慢慢顺着画廊溜达下来。内部空间靠中央大厅顶端的大玻 璃穹顶和画作顶部的狭缝采天光。与赖特那些融汇在风景中的住宅设计相对, 这个建筑不朝其周围环境开放。它将游客的注意力全部引向内部空间。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3)所罗门•R•古根海姆艺术馆 纽约,美国,1943-1946,1955-1959

路易斯沙利文人物研究

路易斯沙利文人物研究
另一方面,随着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等新的设计 理念的兴起,一些建筑师和学者也开始重新审 视这个理念。他们认为,在面对复杂的社会、 环境和文化问题时,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之间需 要有一种更加灵活和适应性的关系
THANKS!
XX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感谢所有教导我的老师和陪 伴我一齐成长的同学,他们在我的大学生涯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本论 文能够顺利完成,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XXX老师,XXX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

总的来说,芝加哥学派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学 派,它的贡献不仅在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 还在于推动了一种新的设计思潮和理念,对于后
来的建筑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芝加哥学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地 区的一群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设计师和理论家 所组成的团体。这个学派以创新、实用和经济为 核心价值观,强调建筑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追随关系
总的来说,“形式追随功能”这个理念仍然 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需要根据时代的需求进 行重新思考和不断发展。未来的建筑师需要 在继承这个理念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设计方 法和思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
和文化问题
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理念在现代建筑中 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然而,随着社会和 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理念也受到了挑战和重 新思考
除了沙利文之外,芝加哥学派还有其他杰出的建 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如丹尼尔·哈德森·伯纳姆 (Daniel Hudson Burnham)和卡斯帕·富勒 (Cass Gilbert)。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也影响了 全球的建筑设计和社会发展
一方面,一些现代建筑师认为这个理念过于 简单化和功能化,忽略了人的情感、文化和 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影响。他们认为建筑的形 式和功能之间应该有一种更加复杂和有机的

沙利文

沙利文

路易斯, 路易斯,他童年最开心的是在他的祖父母的农场里 学习自然。在他的小学教育的晚年, 学习自然。在他的小学教育的晚年,他的经历相当多的 变化。他独自在波士顿周围度过、徘徊了很多时间。 变化。他独自在波士顿周围度过、徘徊了很多时间。他 在探索每条街道看周围的建筑。这是身边的时候, 在探索每条街道看周围的建筑。这是身边的时候,他发 现了建筑得魅力,并被它吸引。于是他决定, 现了建筑得魅力,并被它吸引。于是他决定,他有一天 会成为一个结构工程师或建筑师。在高中时, 会成为一个结构工程师或建筑师。在高中时,沙利文遇 见摩西伍尔森,其教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熏陶, 见摩西伍尔森,其教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熏陶, 直到他去世。高中毕业后, 直到他去世。高中毕业后,学建筑沙利文在美国麻省理 工学院学习, 工学院学习,并通过由年初的一系列考试以前两名的成 绩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绩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沙利文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 时只有十六岁。经过一年的学习, 时只有十六岁。经过一年的学习,他搬到费城和说服建 筑师弗兰克弗内斯让自己的工作。 年大萧条, 筑师弗兰克弗内斯让自己的工作。 1873年大萧条,经 年大萧条 济枯竭的弗内斯不得不让沙利文出去。 济枯竭的弗内斯不得不让沙利文出去。
2012-3-15
1887年至 年至1889年,在芝加哥设计的礼 年至 年 堂是沙利文的第一个杰作。 堂是沙利文的第一个杰作。它由集成到一 个单一的量三个不同的部分: 个单一的量三个不同的部分:大剧院之间 的酒店坐落在东和关于西办公大楼。 的酒店坐落在东和关于西办公大楼。每个 结构设备提供给其策划者是呼吁, 结构设备提供给其策划者是呼吁,但这个 复杂的结构都不是从内地可见。 复杂的结构都不是从内地可见。沙利文视 为由雕梁画栋飞机或椭圆形拱顶弯曲的表 面封闭开放卷的内部空间。 面封闭开放卷的内部空间。

芝加哥学派简介

芝加哥学派简介

建筑实例
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
建筑实例
熨斗大厦
建筑实例
马凯特大厦
建筑实例
第二拉埃特大厦
建筑实例
纽约布法罗担保大厦
建筑实例
温莱特大楼
建筑实例
芝加哥施莱辛格和迈耶百货 商店 建筑实例联合信托大厦
细部处理
细部处理
1873年,路易斯·沙利文受雇于詹尼,开始在芝加哥工作,随后沙利文进入 巴黎美术学院,1876年回到芝加哥。沙利文为芝加哥学派奠定了理论基 础,提出“形式追随功能”这一口号,沙利文比较成功地找到了用于这种新钢 架建筑的非同寻常的适当形式。他放弃了立面的古典式水平划分,并通过 垂直划分,表现出了相同的、绝大多数功能得以安排的楼层的累积。
建筑实例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建筑实例熨斗大厦建筑实例马凯特大厦建筑实例第二拉埃特大厦建筑实例纽约布法罗担保大厦建筑实例温莱特大楼建筑实例芝加哥施莱辛格和迈耶百货商店建筑实例联合信托大厦细部处理细部处理
美国芝加哥学派简介
基本概况 建筑实例 细部处理
基本概况
1、产生背景 美国芝加哥学派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1871年10月8日,因一头奶牛踢 翻了干草堆上的油灯,酿成了惨绝人寰的芝加哥大火。大火烧了几天几 夜,以木质房屋为主的芝加哥化为一片灰烬,仅留下老水塔,成为芝加哥 过去的象征。灾难过后的重建过程中,耐火、经济、高效成为关键词,工 程师们寻求新的解决之道,芝加哥学派应运而生。
2、主要特征 芝加哥学派建筑特点是以高层为主、铸铁框架、占满整个开间的横向大 窗(芝加哥窗)、立面简洁;同时保留了部分古典手法,如三段式构图 (底座——中间楼层——顶层),重点细节进行装饰。
2、发展过程 第一栋芝加哥学派建筑——第一拉埃特大厦,7层,砖与铁梁柱混合结构 设计者:工程师詹尼 。1885年他完成的位于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 办公楼,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这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

芝加哥建筑学派

芝加哥建筑学派


有机建筑 这种思想的核心是“道 法自然”,就是要求依 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 理行事,而不是模仿 自然。自然界是有机 的,因而取名为“有机 建筑”。

有机设计
建筑的结构、材料、 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 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 的有机整体。有机设 计其实就是指的这个 综合性、功能主义的 含义。

赖特对于传统的重新解释,对于环境因素 的重视,对于现代工业化材料的强调,特 别是钢筋混凝土的采用,和一系列新的技 术(比如空调的采用)。为以后的设计家们提 供了一个探索的、非学院派和非传统的典 范,他的设计方法也成为日后新探索的重 要借鉴。
流 水 别 墅





1902年 芝加哥威利茨住宅 1904年 纽约州布法罗市拉金公司办公楼 1907年 伊利诺州罗伯茨住宅 1908年 芝加哥罗比住宅 1911年 威斯康星州普林格林建造居住与工作 总部塔里埃森 1915-1922年东京帝国饭店 1936年 流水别墅 年代不详 约翰逊公司总部 1938年 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 1959年10月建成开幕古根海姆博物馆

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是美 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 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 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 值的瑰宝。




1、崇尚自然的建筑观 2、属于美国的建筑文 化 3、活的有机的建筑 4、技术为艺术服务 5、表现材料的本性 6、连续运动空间 7、有特性和诗意的形 式
‘摩天楼’‘功能主义建筑’

沙利文是美国现代建 筑的先驱,是第一个 提出“形式追随功能” 设计原则的建筑家, 是美国公开反对历史 折衷主义的第一位建 筑家,在建筑史上地 位显赫。
是沙利文设计成熟的标志

芝加哥学派沙利文的建筑特点

芝加哥学派沙利文的建筑特点

芝加哥学派沙利文的建筑特点
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初期在美国芝加哥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和
理论。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

芝加哥学派的建
筑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芝加哥学派注重功能性。

建筑师们在设计建筑时将功能性
置于首位,致力于为人们提供舒适、实用的空间。

他们运用创新的材
料和工艺,优化建筑的布局和内部空间,使建筑物更加适应不同的用途。

其次,芝加哥学派追求纵深感。

他们常常使用垂直的线条和高耸
的建筑,以增强建筑物的垂直感,并在建筑外立面运用多种装饰手法,如浮雕、壁龛和窗户的排列等,以创造更多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另外,芝加哥学派的建筑追求透明性。

他们善于运用大量的玻璃
材料,以及开放式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明亮、通透的空间。

这种透
明感不仅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还使内外空间产生了更强烈的联系。

此外,芝加哥学派主张“形式追随功能”。

他们认为建筑的形式
应该直接由其功能和结构来决定,而非仅仅依赖于传统的装饰和形式。

他们在设计中注重建筑元素之间的协调与统一,追求整体性和合理性。

最后,芝加哥学派的建筑体现了现代性和实用性的理念。

他们推
崇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艺,尝试新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方法,致力于打
破传统的束缚,创造独特的空间和形式。

总的来说,芝加哥学派沙利文的建筑特点是注重功能性、追求纵
深感和透明性,倡导“形式追随功能”,并体现现代性和实用性的理念。

这些特点使得芝加哥学派的建筑成为当代建筑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并对后来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沙利文

沙利文

古埃尔公园


在古埃尔公园这里,高迪成 功地将大自然与建筑有机地结合 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这里的一 切——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 瓷片的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 漂荡流动着似的,构成诗一般的 意境。按建筑师的意图将成为未 来居民休憩场所的中央广场,建 有柱廊,但其中的柱子没有一根 是笔直的,全像天然森林中的树 干。 这里处处能带给人惊喜。整 座公园像一个童话世界,又像一 件悬挂在空中的巨型艺术作品。 即使高迪不曾建造任何其他建筑, 单单这座公园就足以使他名垂青 史了。
巴特罗公寓




巴特罗公寓(也译为巴特罗之家)与米拉之家 相去不远,它虽然不是高迪所建,但却经过高 迪从外到里全部改头换面的工程。 巴特罗之家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以圣乔 治和恶龙的故事为背景的屋顶及正立面,上釉 的波状麟片瓷砖如恶龙背部,使得刺在龙脊上 的十字架格外耀眼;而屋子的外观,则以受难 者的骨头为窗饰,增添童话故事般的氛围。 再以海蓝缤纷的磁砖拼贴出“海洋”的主 题,所营造出的海洋味儿正象征加泰罗尼亚人 与海为伍,冒险犯难、追寻自由和乐观进取的 民族精神。 屋子内部的设计,同样令人惊奇。高迪利 用不同深浅的蓝色瓷砖、陶瓷,拼凑出如在深 海中的天井,而以流线的柚木,做为家具、楼 梯扶手、窗框、书桌、椅子等豪华家俱,雍容 华贵。
安东尼奥· 高迪


艺术特色:作为用建筑表达思想的哲学家,高迪对西班牙传统建 筑进行了解构,建筑就是雕塑,就是交响乐,就是绘画做诗。在 这一思想指导下,高迪的风格既不是纯粹的哥特式,也不是罗马 式或混合式,而是融合了东方伊斯兰风格、现代主义、自然主义 等诸多元素,是一种高度“高迪化”了的艺术建筑, 1、他拒绝在建筑物上使用直线,他认为直线是人为的,曲线才 是自然的。 2、高迪最偏爱的几何形体是圆形、双曲面和螺旋面。 3、反功能主义立场,追求 建筑的精神力量和纯粹形式, 被认 为是一位充满幻想的浪漫 主义建筑家。

中外设计史复习提纲(1)

中外设计史复习提纲(1)

1.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大师(沙利文)将“形式追求功能”作为自己设计的标准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风格。

2. 浙江(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与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组成中国瓷业发展的两大体系和窑场。

3. (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青铜器)取代陶器成为主要器物,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4. 西方设计进入现代的标志性设计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5. 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发端于(俄国)6. 格罗佩斯、密斯、赖特以及(柯布西耶)等四人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第一代大师。

7. 丹麦设计师保罗·汉宁森于1925年设计的(PH灯具)被世界公认为北欧设计的典范之作。

8. 国立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9.针对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提出的“少则多”的减少主义思想而针锋相对地提出“少则烦”的后现代设计大师是(文丘里)。

10. 世界现代设计的三大中心是德国、美国和日本。

11. 在西方现代设计史中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生的设计运动是(装饰艺术运动)。

12. “塔帕布”是古代(大洋洲)的设计艺术。

13.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是(阿尔瓦·阿尔托)。

14.(卡尔·马姆斯登)被公认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 。

15. 分离派运动发端于(维也纳)。

16. 国立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是(格罗佩斯)。

17.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是(高技派)风格的典型代表。

18. 德意志工业联盟成立于(1907)年,其倡导的设计风格在欧洲范围内取代了新艺术运动风格,是年标志着新艺术运动的结束。

19. 中国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定窑、汝窑、哥窑、钧窑以及官窑。

20. (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建筑传统经验的珍贵文献。

21. “正身侧面律”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它首先出现于(古埃及)。

22. 意大利的马略卡式陶器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器。

23. “水晶宫”的设计者是(帕克斯顿)。

沙利文与芝加哥学派

沙利文与芝加哥学派
温赖特大楼芝加哥会堂大厦施莱辛格和迈耶百货商店放弃传统的石头承重墙采用一种轻型的铸铁结构和石头或陶砖外墙框架与外墙分离信托大楼第一个采用大面积玻璃外墙芝加哥交通大厦
沙利文与芝加哥学派
路易斯· 沙利文 :1856年生于波士顿
,芝加哥学派建筑师。1873在威 廉·勒巴隆·詹尼(“摩天大楼之 父”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的建筑 师事务所工作,是芝加哥学派的一 个得力支柱。 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 强调装饰对建筑的重要性。 “形式追求功能”,两者是自由和有机 的。事物的外在形式反映出内在生命活动 的形态。 重要作品有圣路易斯的温莱特大厦 (1890)及芝加哥施莱辛格与迈耶百货公司 大厦 (1899)。
19世纪以前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1837 年仅有4000人。由于美国的西部开拓,这个位于东 部和西部交通要道的小镇在19世纪后期急速发展起 来,到1890年人口已增至100万。经济的兴旺发达、 人口的快速膨胀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而1871年10 月8日发生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场毁掉全市1/3建筑 的大火灾,更加剧了以新建房屋的需求。在当时的 这种形势下,芝加哥出现了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 建筑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的群体,后来被称作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 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 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师和工程师 们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 技术,认真解决新高层商业建筑 的功能需要,创造了具有新风格 新样式的新建筑。但是,由于当 时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它们缺少历 史传统,也就是缺少文化,没有 深度,没有份量,不登大雅之堂 ,只是在特殊地点和时间为解燃 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使这个学派 只存于芝加哥一地,十余年间便 烟消云散了。路易.沙利文本人也 由于任务稀少,竟致破产,于 1924年在潦倒中故去。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 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 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 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 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 公楼(Lnsv rancr uilding),标志芝 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 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 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 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 道路。




这是一个技术超前于艺术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哲学和艺术观念急剧变化的时 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和产品的发展都空前加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也空 前加速,人们不再有时间对艺术品精细地品味,精雕细琢也就失去了意义。 对古典艺术的简化成为一个潮流,在绘画中,印象派和现代主义流派不再强 调细节的精细刻画,雕刻也对细部进行大幅度的简化,建筑同样顺应这个潮 流,对大量古典的细节进行简化。 事实上,建筑表现细节的简化、抽象化和象征化在新古典主义时代就开始了, Schinkel的希腊复兴不仅去除了巴洛克的繁琐装饰,还对正宗希腊风格作了 提炼。Semper也提出建筑的形式、材料和功能应该统一,而不应该过于拘泥 于建筑的艺术性。社会经济现实的改变,艺术观念的改变,都为强调形式和 功能统一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创造的条件。自然地,现代主义建筑的先声 就在芝加哥产生,并蔓延到其他地方,史称芝加哥学派(Chicar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不再拘泥于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形制,从实用出发,建筑以矩形 立方体为主。早期有用全砖结构的,不久就转为用钢铁框架作为基本承力结 构加砖贴面。立面用网格分割,和钢铁框架达成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很大的 窗户及有利于通风、采光,也和立面的设计呼应,本身就构成了一种韵律。 在芝加哥学派强盛的1883年~1893年之间,他们创造了独特的“芝加哥窗户” (Chicago windows),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中间采用固定的大玻璃窗和两 侧较小但可以上下拉动的滑窗,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 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在功能上满足采光、通 风的要求,由避免向外开的窗可能受到高空阵风的影响。

沙利文

沙利文

栩 栩 如 生 的 雕 像 …… , 庞 大
的建筑显得十分轻巧,有如
孩子们在海滩上造起来的沙
雕城堡。不过教堂显得有些
令人恐怖,难怪有的民众称
之为“石布支持建筑这一教堂时,
巴塞罗那人马上便喜欢上这
座教堂,也爱上它的建筑师
高迪了。
者的骨头为窗饰,增添童话故事般的氛围。

再以海蓝缤纷的磁砖拼贴出“海洋”的主
题,所营造出的海洋味儿正象征加泰罗尼亚人
与海为伍,冒险犯难、追寻自由和乐观进取的
民族精神。

屋子内部的设计,同样令人惊奇。高迪利
用不同深浅的蓝色瓷砖、陶瓷,拼凑出如在深
海中的天井,而以流线的柚木,做为家具、楼
梯扶手、窗框、书桌、椅子等豪华家俱,雍容
三层使用质朴的花岗岩石块,
在四层以上使用沙岩,从而
强调了建筑墙的垂直感。
安东尼奥·高迪
艺术特色:作为用建筑表达思想的哲学家,高迪对西班牙传统建 筑进行了解构,建筑就是雕塑,就是交响乐,就是绘画做诗。在 这一思想指导下,高迪的风格既不是纯粹的哥特式,也不是罗马 式或混合式,而是融合了东方伊斯兰风格、现代主义、自然主义 等诸多元素,是一种高度“高迪化”了的艺术建筑,
代表作品

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设计
作品是卡森皮里斯科公司商场
设计,描述了“高层、铁框架、
横向大窗、简单立面”等建筑
特点,立面采用三段式,底层
和二层为功能相似的一层,上
面各层办公室为一层,顶部设
备层。以芝加哥窗为主的网络
式立面反映了结构功能的特点。
商场最下面两层是商店,上面
十层为办公楼,在钢铁架上挂
满白色的陶砖,并有成排的大
代表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放弃了立面的古典式水平划分,并通 过垂直划分,表现 出了相同的、绝大 多数功能得以安排 的楼层的累积。
温赖特大楼
.
芝加哥会堂大厦
.
施莱辛格和迈耶百货商店
放弃传统的石头承重墙,采用 一种轻型的铸铁结构和石头或 陶砖外墙,框架与外墙分离
.
信托大楼
第一个采用大面积玻璃外墙
.
芝加哥交通大厦
.
谢谢欣赏
.
的形态。
重要作品有圣路易斯的温莱特大厦
(1890)及芝加哥施莱辛格与迈耶百货公司
大厦 (1899)。
.
19世纪以前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1837 年仅有4000人。由于美国的西部开拓,这个位于东 部和西部交通要道的小镇在19世纪后期急速发展起 来,到1890年人口已增至100万。经济的兴旺发达、 人口的快速膨胀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而1871年10月 8日发生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场毁掉全市1/3建筑的 大火灾,更加剧了以新建房屋的需求。在当时的这 种形势下,芝加哥出现了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 筑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的群体,后来被称作“芝 加哥学派”。
.
芝加哥学派: 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 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 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
“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和工程师 们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 技术,认真解决新高层商业建筑 的功能需要,创造了具有新风格 新样式的新建筑。但是,由于当 时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它们缺少历 史传统,也就是缺少文化,没有 深度,没有份量,不登大雅之堂 ,只是在特殊地点和时间为解燃 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使这个学派 只存于芝加哥一地,十余年间便 烟消云散了。路易.沙利文本人也 由于任务稀少,竟致破产,于 1924年在潦倒中故去。
沙利文与芝加哥学派
.
路易斯·沙利文 :1856年生于波士顿
,芝加哥学派建筑师。1873在威
廉·勒巴隆·詹尼(“摩天大楼之
父”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的建筑
师事务所工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芝加哥学派的一
个得力支柱。
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
强调装饰对建筑的重要性。
“形式追求功能”,两者是自由和有机
的。事物的外在形式反映出内在生命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