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拉京胡
京胡演奏技法(27种左手指法)
京胡演奏技法(27种左手指法)1.揉弦:用手指压住琴弦,以手指的贴靠度来调节琴弦的音高。
2.推弦:用手指从低音弦弹向高音弦,使琴弦振动产生音响。
3.勾、挑、拨弦: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弹奏琴弦,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4.顶弦:用手掌或手指顶住琴弦,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调节音高或音色。
5.拔、挟、搓弦:用手指和琴弦之间的摩擦力产生音响。
6.挂弦:用手指压着琴弦不松开,流畅地弹奏。
7.压弦:用手指压住琴弦,改变琴弦的振动长度,产生不同的音高。
8.指轮弓:用手指滚动扳动琴弓,产生连续的音响。
9.拇轮弓:用拇指滚动琴弓,产生柔和的音色。
10.双指轮弓:使用两个手指同时滚动琴弓,使琴弦产生连续的音响。
11.塞弓:利用特殊的装置将琴弓固定在琴身上,以方便进行其他演奏技法。
12.滑音:用手指滑过琴弦,产生连续音响,创造音乐的连贯感。
13.手指滑音:用手指滑过琴弦,产生连贯的音响变化。
14.快速滑音:手指快速滑过琴弦,产生连贯音响的效果。
15.跳音:手指在连续按弦中间迅速离开琴弦,产生跳跃的音响效果。
16.切音:手指轻敲琴弦,产生清脆的音响。
17.支撑音:彈弦时,用其它手指按在琴弦上,产生重新振动的音响。
18.合音:用两个手指同时按在琴弦上,使两个音同步发生。
19.弦颤:用手指按住琴弦后迅速抖动,产生颤音效果。
20.弦颤演奏:用两个手指按住琴弦后迅速抖动,产生双声部的颤音效果。
21.弦颤击奏:用手指按住琴弦,同时用另一只手指用力击击琴弦,产生强有力的颤音效果。
22.手指滚动:使用多个手指按弦,形成连续、流畅的音响。
23.预备音:用左手琴指轻触琴弦,瞬间制造出的音响。
24.突击音:用弓弦时用大力压弦,瞬间制造出的音响。
25.拨颤音:用右手琴弓快速拨动弦,并用左手指轻轻按弦,使音响处于颤动的状态。
26.攀音:用一个手指压住一条琴弦,另一个手指上下滚动,形成变音效果。
27.揉指弦:用多根手指同时揉弦,产生丰富的音响。
以上就是京胡左手指法的27种技法。
初学京胡的人,都要认真读一下关于京胡弓法的经验之谈
初学京胡的人,都要认真读一下关于京胡弓法的经验之谈1 松放松是弓法的首要条件,好比立定跳远,先要全身放松,人就自然蹲下了,然后才可纵身一跳,否则必然像赶尸一般。
我还真见过这种“赶尸弓法”其人右手食指上必有两个肉茧,加上拇指上一个,“三星堆”是其特征,琴声硬而愣,没有弹性,快弓不灵。
持“赶尸弓法”不改的人,说句不好听的“是从喜三拉顶歇三”也拉不出来的。
(何谓喜三:分娩前三天宫房躁动也,何谓歇三:死后停尸三天)专家说左手放松要到别人一下子能把胡琴偷走,右手一碰弓子能掉。
我开始练习放松时胡琴在腿上打转,右手一松,琴声不正常了。
究竟度在何方。
现代科学讲究数据说话。
我以为左手以虎口夹持力为计量标准,以夹持力和左臂放松后的自然重力平衡为度。
为了进一步减少夹持力可将在虎口上抹松香粉,增加静摩擦。
右手应以琴音正常为准,越是初学越是要买好胡琴,好琴易出音,也增加拉琴兴趣。
质量差的琴只能增加拉琴毛病。
指力的放松更有讲究。
拉京胡的精髓在左手指的“小动作”林宗缇左手7法,和我的扩展27法只是小动作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小动作目前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指力放松应以适应“小动作”为度。
2 弓序分配初学者追求标弓法之琴谱,用来练习弓法分配,自然受益匪浅,花钱学胡琴,板正弓序是主要教学内容。
可是同一个戏谱,弓序标注不同,也是司空见惯。
我请教过专家,我问杨宝忠拉胡琴有固定弓序吗,专家告诉我,琴拉到那个份儿上,随心所欲没有固定弓序。
我体会弓序安排是一个既有规律可循又无固定模式的协调手动的随机事件。
初学者只有掌握其中精髓,不必拘泥于此。
何谓弓序的精髓,林宗褆说的“顺”就是。
弓序错误,自己会感觉别扭。
3 浮点后连弓这个概念为林宗褆首先提出,事件是原本存在的,许多圣手都在用。
小孩子爱问为什么,我们的琴技同大师比自然是小孩,我就爱问为什么,为什么专门提出浮点后连弓,而且林大师还专为此开了一课。
学胡琴到今天我才有些许明白。
浮点后连弓只存在用于伴奏乐器的京胡。
京胡西皮指法
京胡的西皮指法包括滑、抹、泛、垫、打、击、闪等技巧。
这些指法是京胡演奏中的基本技巧,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音效和表现手法:
1. 滑:分为上滑、下滑、回滑三种,主要用于连接两个音符,使音乐流畅。
2. 抹:包括上抹和下抹两种,用于快速改变音高。
3. 泛:有标准泛指、移位泛指、原位泛指三种,通过不同的泛音位置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4. 垫:一指垫和隔指垫两种,用于加强某个音的力度或产生特殊的音效。
5. 打:同步打和拖后打两种,用于强调节奏和增加音乐的动感。
6. 击:直击、弹击、沾击三种,通过不同的击弦方式产生不同的音色。
7. 闪:一种特殊的指法,用于产生快速的装饰音效果。
除了上述“林宗褆左手七法”,还有其他常用指法如粘、饰、揉、保留指等,这些指法共同丰富了京胡的表现力。
在实际演奏中,这些指法可以根据乐曲的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音乐效果。
京胡知识汇总
京胡知识汇总京胡伴奏京剧百余年,由于长期处在伴奏从居地位,缺乏演奏技法研究和规范,呈现出演奏只追求个人感性模仿、各人各异的混乱状态。
也许因我是学理工出身,追求理念是我的天性,因此,在积多学科知识、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京胡演奏“二十法”,力图促进京胡演奏的科学化、规范化地进展。
(一)京胡演奏“音乐法”(1法):任何器乐演奏音准和节奏是它演奏的命脉,它比演唱更应重视音准和节奏的训练!绝对音准和稳定匀速节奏(匀减速、匀加速、突加速、突减速)伴奏是拉好京胡的首要条件。
(二)京胡执琴“直角法”(1法):长期以来京胡执琴姿态各异,我认为采用直角(90度)规范执琴较好,其要点是:1、琴身安放高低、前后位置,以右手小臂大臂成直角为准;2、二黄调式左手手指按弦应与琴弦成直角(不可锐角和钝角),西皮手指应与琴弦成锐角(小于90度)不可成钝角大于90度;3、拉外弦弓毛与外弦及蛇皮成直角;拉里弦弓子弓毛运行轨迹为与担子接点和里弦成直角。
(三)左手“四指法”(4法):四指法为:揉打碰滑。
揉弦主音不能变,要揉得均匀流畅;打弦心中要有数,一下、二下、三下、四下……要打得均匀圆润响亮:滑弦要求食中无名指都能(二黄或西皮)掌握上滑、下滑、下回滑等技法,要滑得连贯并掌握虚实轻重。
(四)右手运弓“捧、捋、挤、按”(4法):我借用陈式太极手法,拉外弦用捧劲,拉里弦用捋劲,推外弦用挤劲,推里弦用按劲。
这样用力科学合理,能获得运弓用力的支点。
(五)右手运弓“开合摆法”(1法):由于京胡琴弦张力比较大(尤其是高调门),要想把京胡拉出最强音,单用臂力和腕力远远不够,必须激发全身爆发力,这就是拉弓用太极“开劲”,推弓用太极“合劲”及“摆劲”!右手运弓“四腕法”(4法):1、正腕子——腕子运动方向与运弓方向一致(推弓腕子同时向里运动,拉弓腕子同时向外运动);2、反 (六)腕子——腕子运动方向与运弓方向相反;3、圆动腕子——腕子能作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运弓;4、死腕子——腕子固定、运弓靠大小臂快速暂短颤动,用它来演奏极短弓和超快弓!(七)右手“五当运弓法”(5法):因为京剧五大行当(老生、青衣、花脸、小生、老旦)演唱音响和音色软硬虚实亮暗均不相同,为了使京胡伴奏能与其匹配,我采用了:1、青衣使用虚长弓为主;2、小生使用虚实刚长弓为主;3、老生使用刚实短弓为主;4、老旦使用虚实硬长短弓为主;5、花脸使用硬实长弓为主。
京胡知识汇总详解
京胡伴奏京剧百余年,由于长期处在伴奏从居地位,缺乏演奏技法研究和规范,呈现出演奏只追求个人感性模仿、各人各异的混乱状态。
也许因我是学理工出身,追求理念是我的天性,因此,在积多学科知识、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京胡演奏“二十法”,力图促进京胡演奏的科学化、规范化地进展。
(一)京胡演奏“音乐法”(1法):任何器乐演奏音准和节奏是它演奏的命脉,它比演唱更应重视音准和节奏的训练!绝对音准和稳定匀速节奏(匀减速、匀加速、突加速、突减速)伴奏是拉好京胡的首要条件。
(二)京胡执琴“直角法”(1法):长期以来京胡执琴姿态各异,我认为采用直角(90度)规范执琴较好,其要点是:1、琴身安放高低、前后位置,以右手小臂大臂成直角为准;2、二黄调式左手手指按弦应与琴弦成直角(不可锐角和钝角),西皮手指应与琴弦成锐角(小于90度)不可成钝角大于90度;3、拉外弦弓毛与外弦及蛇皮成直角;拉里弦弓子弓毛运行轨迹为与担子接点和里弦成直角。
(三)左手“四指法”(4法):四指法为:揉打碰滑。
揉弦主音不能变,要揉得均匀流畅;打弦心中要有数,一下、二下、三下、四下……要打得均匀圆润响亮:滑弦要求食中无名指都能(二黄或西皮)掌握上滑、下滑、下回滑等技法,要滑得连贯并掌握虚实轻重。
(四)右手运弓“捧、捋、挤、按”(4法):我借用陈式太极手法,拉外弦用捧劲,拉里弦用捋劲,推外弦用挤劲,推里弦用按劲。
这样用力科学合理,能获得运弓用力的支点。
(五)右手运弓“开合摆法”(1法):由于京胡琴弦张力比较大(尤其是高调门),要想把京胡拉出最强音,单用臂力和腕力远远不够,必须激发全身爆发力,这就是拉弓用太极“开劲”,推弓用太极“合劲”及“摆劲”!(六)右手运弓“四腕法”(4法):1、正腕子——腕子运动方向与运弓方向一致(推弓腕子同时向里运动,拉弓腕子同时向外运动);2、反腕子——腕子运动方向与运弓方向相反;3、圆动腕子——腕子能作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运弓;4、死腕子——腕子固定、运弓靠大小臂快速暂短颤动,用它来演奏极短弓和超快弓!(七)右手“五当运弓法”(5法):因为京剧五大行当(老生、青衣、花脸、小生、老旦)演唱音响和音色软硬虚实亮暗均不相同,为了使京胡伴奏能与其匹配,我采用了:1、青衣使用虚长弓为主;2、小生使用虚实刚长弓为主;3、老生使用刚实短弓为主;4、老旦使用虚实硬长短弓为主;5、花脸使用硬实长弓为主。
学京胡作文
学京胡作文学京胡作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学京胡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三年级起,整整过了三个春秋,我再也没拉过二胡了,而爷爷呢,乐此不疲地练习京胡,从未间断。
印象中,在这三年里,我的成绩一直下滑,我沉沦在一个虚浮的世界中,似乎完成作业就无所事事。
临近毕业,我还是老样子,直到有一天,我又想起了我的二胡。
那段时间我没有老师,于是就把一些二胡演奏的曲子在吃饭及空闲时用收音机播放,天天听。
专业二胡演奏者技艺高,二胡发出的声音或是激昂或是平淡婉转。
二胡是中国古代民间音乐之一,是较古老的乐器。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古人把二胡发明出来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像我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对待吗?我愈发觉得自己没有毅力,同时又想到了爷爷对待京胡的溺爱,爷爷也是位心强的人啊!岁月吧饶人,我不能再像原来持着的态度。
趁现在年少,要赶紧学习二胡,它可是祖国多么伟大的传统啊!一定得有人继承这传统才行啊!那天,我就下定了决心,一定得学号二胡,哪怕再难,时间再紧。
我找到的老师愿教我京胡,而不经常拉二胡。
我心想,爷爷练了六十年京胡了,在那仅仅两根弦与一撮弓毛中“修炼”成了一位有修养,节然自好,心静如水的'老人。
好,既然这样,我也愿意成为一个像爷爷一样的人,就算要“修炼”六十年也心甘情愿。
我决定学京胡。
教我京胡的是一位满头白发,热心肠,双眼炯炯有神的老前辈,比爷爷小十来岁。
第一节课,老师向我介绍京胡,一开始就提到了京胡是国粹。
国粹,祖国的文化精华啊!这更加坚定了我学习京胡的信心。
几天后,我就得到了来自爷爷的两把京胡,抚摸它,就像是与几百年前的古人相逢了一般。
第二节课,老师教我一个“摇板”,是学习京胡的基础,老师拉一句,我练一句。
我拉得很慢,可老师却是越来越快,我不够熟练,但老师忽快忽慢,收放自如。
我挺直腰板,揣紧了胡弓,使劲,可最终心急吃补了热豆腐,搞得我手忙脚乱。
学好京胡的要素及练习过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长 , 弓尖 弓根 处个 保 留十 五公 分左右 即可 。 ( 三 )短 弓练 习 。 短 弓 的 练 习 。 在 演 奏 唱 腔 中 , 音 符 , 是 有 快 弓, 弓慢 , 长
练好 京 胡 ,走 上更 高 的层 次选 择 好老 师是 关 键 。一 个好 老 师 的教 学水 平 和教 学态 度 ,直 接 决 定 了他 的学 生 的水平 。什 么 叫 好
如 气 息 一 样 , 轻釜顺 畅 ,让其 声 音好 听, 让声 音松 弛地 震 动 出 的练 习 。只 有 把 空 弦 拉 好 京 胡 的 基 本 声音 拉拉 出来 音 质 结实 , 来 ,让 人们 爱听和 喜 欢 。就 必须 练 习右 手 的运 弓。运 弓包 括 ,慢 松 弛 、 明亮 、 清 脆 、 有 力度 , 声 音 结 实 了 ,才 有 穿透 力 ,才 能 弓、 快 弓 、 强 弓 、硬 弓、 弱 弓 、 顿 弓、 换 弓、 换 线 、 抖 弓 、 弓 传 的 远 ,才 能 从 众 多 的 大 乐 队 中 传 出 来 ,绕 梁 委 婉 才 有 余 音 袅 法 、 等 一 系 列 运 弓的 技 巧 ,使 右 手 在 演 奏 的过 程 当 中 ,能 够 达 袅 的 效 果 ③ 弓序 。 即 弓法 。 练演 奏 ,就 必 须 有 合 适 的 弓序 。这 到 乐 曲的 要 求 , 能够 控制 其乐 曲 的 强弱 快 慢 , 阴 阳顿 挫 也 就 是 对 唱 腔 有 着 极 其 重 要 的 作用 。 弓序 的运 用 能使 唱 腔 婉 转 流 畅 , 说 京 剧 唱 腔 的 尺 寸 、 板头 、劲 头 等 要 求 。所 以 ,行 内里 有 一 句 铿 锵 有 力 , 强 弱 分 明 , 节奏 鲜 明准 确 。反 之 。唱 腔 旋 律 不 顺 节 话 , 就 是 七 分右 手 ,三 分 左 手 。可 见 ,京 胡 的演 奏 ,右 手 的 运 奏 强弱 不准 确 。 弓是 多 么 重 要 。 反之 ,人 们 在 演 奏 和 学 习当 中 ,注 意 左 手 的 技 巧 , 而 忽视 右 手 的练 习 ,使 之 在 演 奏 中 ,达 不 到 伴 奏 和 演 奏 的
拉京胡的音头技巧
拉京胡的音头技巧拉京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之一,也是胡琴家族中的一员。
它是由京胡和拉弦胡演奏技巧发展而来的,音色独特,演奏技巧丰富多样。
拉京胡的音头技巧包括在音乐演奏中的技巧手法和表现方法,下面我将为您介绍拉京胡的音头技巧。
1.弓法技巧:弓法是拉京胡演奏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拉京胡弓法主要分为分弓、全弓、滑弓、颤弓等多种。
其中,分弓是拉京胡常用的一种弓法,它使得演奏者能够在演奏中清晰地表达每个音符的强弱音色变化。
滑弓则用于表达连音的效果,颤弓则可以使演奏更具有情感和表现力。
2.顿弦技巧:顿弦是拉京胡独特的技巧之一,它通过用弓头顿弦的方式产生特殊的音效。
顿弦技巧的运用可以模拟打击乐器的声音,使演奏具有更加生动的音色变化。
3.各种滑音:滑音是拉京胡常用的一种表现技巧,它能够使乐曲更具感染力。
在拉京胡演奏中,滑音可以通过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来产生,或者通过高速移动弓杆实现。
滑音技巧不仅可以用于乐曲的连续音符之间的过渡,还可以用于表达音乐中的各种情感。
4.颤音技巧:颤音是拉京胡演奏中表现感情的一种技巧。
它可以通过快速的指法变化来产生连续的音符振动效果。
颤音技巧在拉京胡演奏中常用于表现激昂或温柔的情感,使乐曲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拉京胡的音头技巧还包括音量的控制、音调的变化、音符的延长或压缩等。
演奏者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巧,可以使音乐更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
总之,拉京胡的音头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弓法、顿弦、滑音和颤音等是比较常用的技巧。
通过合理的运用这些技巧,演奏者可以使拉京胡演奏更加生动、表达力更强,使乐曲更具艺术魅力。
学京胡的“五难”
学京胡的“五难”
(来源:梦笔山人的博客)
学京胡六七年了,琴龄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拉到这个程度,还真应了那句话:越拉越觉得难拉,越拉越不敢拉。
我的体会:
一、右手比左手难。
行家都说“三分左手,七分右手”,原来我还不以为然,现在却深有体会。
琴声是靠右手运弓奏出来的,右手功力不到,想要的音出不来,出来的音不瓷实,不流畅,磕磕巴巴的。
二、西皮比二黄难。
西皮用的是切把法,左手食指要管4、5两个音,无名指要管7和高音1、2三个音,音准的掌控比较难。
三、高调门的比低调门的难。
高调门的,如老旦唱腔,京胡弦绷得紧,硬度大,手指摁弦的力度和弓子与弦的摩擦力相应要大,声音要拉得饱满不易,技巧的运用也难以得心应手。
四、拉内弦比拉外弦难。
难也难在运弓上,总感到内弦运弓没有外弦顺畅,有时显得疙疙瘩瘩。
五、慢长弓、快弓比中速弓难。
张派唱腔、京胡独奏曲较多地用到慢长弓,一弓下来,既要达到规定的时值,又要有适当的音量,还要保持声音的平稳、均衡。
运弓过快,时值不够;过慢过轻,音量太虚,甚至两根弦一齐出声。
如果要求由强转弱,或由弱转强,那就更难了。
快弓也难,我现在可能只达到16分音符每分钟160拍左右,必须达到每分钟180拍,而且音符清楚,有颗粒感,才是真正过关。
拉京胡的小窍门:怎样解决好这些经常碰到的问题
拉京胡的小窍门:怎样解决好这些经常碰到的问题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有些京胡爱好者拉琴时,都会遇到噪音问题,这种情况应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演奏者自身演奏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演奏姿势不正确,运弓角度不佳,擦弦力度大小不均,音定不准,都会出现噪音。
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可随着演奏者运弓能力的提高,噪音会逐步加以克服。
现在,主要谈一下由于京胡乐器本身所造成的噪音问题,乐器如同手中的武器,它质地好坏及制作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京胡的演奏效果。
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准的京胡演奏者,更需要重视京胡乐器本身的出音质量。
噪音的出现,我们首先从筒子后口观之前口,观察乐器制作师在蒙皮时是否会有多余的胶溢出口外,是否沾附于蛇皮的四周,胶过多或过稠时,这种悬浮于皮面周围上的胶按行话说属于大膘,它是产生噪音的一个原因。
因此,挑选京胡时要挑选“缩口膘”适度的为好。
减少噪音,还应注意在蒙皮时乐器制作师要按实际调门来进行蒙皮。
尤其在筒担材料上要做到因琴而择皮,因调而择皮。
因演奏者运弓“功力”而择皮。
在蒙制蛇皮当中,横竖拉力是否严格按照京胡所要求的调门进行“上劲”这一关很重要,其次在揉化“皮板儿”时且不可急,“脆板儿”皮、厚皮则需要加倍的时间揉之。
这些过程处理好了,噪音就会大大减少。
蒙皮时,京胡调门可按京胡实际调门高半个调或1/4调进行蒙皮,蒙好后自己进行“调整”处理,可安装底盘稍大的琴码,做五度定弦并高于原调半个调的定弦办法来紧压蛇皮,这样做的目的是给京胡皮面形成较大的压力。
这个压力过程,实际就是琴担与琴筒和蛇皮主要系统做一静态下的磨合过程。
因担子长短不一,筒子大小各异。
所以这种静止磨合状态都是依据京胡本身琴体的“弦长”条件来进行的。
经过大约一个多星期的“紧弦处理”自然磨合,蛇皮弹性就会适应了这个自身“弦长”条件的张力和拉力了。
经过这样的“松解”处理,蛇皮会降到自己所需要的半个或1/4调,达到真正所要京胡调门的高度,这时将大码撤掉,换上小码,继续试琴调音,当调门及音色,音量达到令人满意状态时,就可以不再天天紧压皮子了。
【费玉平说琴】拉京胡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费玉平说琴】拉京胡该知道的那些事儿费玉平教授谈艺专辑(1)京胡的琴风流派费玉平京胡,中国民族拉弦乐器,胡琴的一个种类。
经过200多年的不断舞台实践,最终形成了弓序紧密,指法“吟揉滑抹” 的独特演奏风格。
京胡,从民间到宫廷,从伴奏到独奏,凭这一根名竹、两根弦,不仅拉开了京剧艺术形成的序幕;也拉动了贯穿中国古典音乐美学的精神风韵;奏出了京剧皮黄声腔的衍变发展和演奏艺术流派纷呈的历史画卷。
早年间,京胡琴杆短、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张丝弦,用软弓拉奏,称软弓胡琴,代表人物王晓韶。
随后,将软弓改为硬弓,演奏技法吸收了梆子胡琴的特点,代表人物李春泉。
京剧的演唱流派艺术,发端于“老三杰”即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时期,当时的名琴师有:王晓韶、沈湘泉、李春泉、樊景泰等,他们都为京剧声腔的发展和京胡主奏地位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京胡的“私房伴奏”和演奏个性化的流派纷呈,则崛起于“新三杰”即以谭鑫培为代表的时期。
当时以胡琴四大名家:梅雨田、孙佐臣、陆彦庭、王云亭,盛极一时、名震京都。
梅雨田、孙佐臣两位琴坛巨匠,奠定了京胡演奏风格化的基础。
梅雨田的操琴体现了运弓沉稳、指法娴熟、音色纯净等特点。
胡琴本无奇音,自梅弄之,凡喉能所至,弦亦能至,他开创了儒雅琴风的先河。
而孙佐臣操琴则是耳聪手快、繁音密节、善断险奇,他可算得是京胡演奏快弓双音的先驱。
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京胡艺术出现了流派纷呈、争奇斗艳的局面。
《立言画刊》就按当年的说法,把菊坛上有成就并傍过“大角”的专业琴师分为:“三杰、四义”。
“三杰”即徐兰沅、杨宝忠、王少卿;“四义”即赵喇嘛、陈鸿寿、李佩卿、贾贤英。
后又有八大金刚之说:(前四位)王瑞芝、周文贵、费文治、李慕良;(后四位)汪本贞、何顺信、沈玉才、黄天麟。
以上京胡历史,记载了京剧鼎盛时期名琴的繁荣景象。
近些年,社会上经常有人提到谁是京剧历史上最好的琴师?其实,京胡这玩意儿和其他艺术种类一样无法评价谁是最好?因为每个名琴家的演奏特色不同,每个欣赏者的审美观也无法强求一致。
京胡伴奏训练方法
京胡伴奏训练方法我折腾了好久京胡伴奏训练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这京胡伴奏训练,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拿着京胡胡拉乱拽,以为只要能把音拉出来就行,结果可想而知,那简直是噪音,完全没有起到伴奏的韵味。
我尝试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跟着京剧的音频练。
心想,这不就跟唱歌跟着原唱学一个道理嘛。
可是我发现这京胡的音准把握太难了。
比如说在拉一段西皮流水的时候,节奏老是跟不上趟,演员的唱词像骏马奔腾,而我拉的京胡像个瘸腿的小马,一瘸一拐的根本配不上。
而且我老是纠结在把音拉准上,都顾不上啥韵律节奏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了。
后来我参加了一个小的京剧票友会,看到那些前辈拉京胡拉得特别好。
我就厚着脸皮去请教。
人家告诉我啊,京胡伴奏,基础是把琴弦调好音准,但更关键的是熟悉各种京剧板式的节奏特点。
我就开始专门针对节奏做训练。
我把每个板式,像慢板、原板、快板这些的代表曲目都找出来,先不跟原唱拉,就自己打着拍子,慢慢地熟悉节奏。
这就好比你学跳舞,得先把舞步的基本节奏吃透。
就像西皮原板,它那是一板一眼的,我就在心里默默数着节拍,什么时候该长音,什么时候该短音,反反复复地在京胡上试验。
还有啊,我发现指法对京胡的音色影响也特别大。
我一开始就乱按指法,根本不管啥指法规则。
后来看了些资料,又请教了老师,才知道不同的指法组合能让京胡发出不一样的音色。
就好比画画时,不同的笔触组合画出不同的效果。
我就从最基本的指头开始练,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去熟悉它们在琴弦上的位置和按弦方式。
比如说我的无名指,它就不够灵活,我就单独给它开小灶,天天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比如固定住其他手指,只用无名指按弦,滑动等。
我还犯过只注重技术,不注重与演唱者配合的错误。
有一次排练的时候,我自顾自地拉着京胡,也不管人家演唱者的状态和临时调整。
结果整个表演就乱套了。
现在我知道了,在伴奏的时候得时刻关注演唱者的细微变化,根据他的节奏快慢、强弱去调整自己的演奏。
这就像两个人跳舞,得互相配合照应。
京胡快弓训练方法
京胡快弓训练方法
京胡快弓那可真是个厉害的技巧!就像一阵旋风,能让音乐瞬间充满活力。
那怎么训练京胡快弓呢?首先得慢练,这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打牢地基。
你想想,要是地基不牢,房子能稳吗?慢练的时候要注意每个音都清晰干净,就像一颗颗珍珠,不能有瑕疵。
然后逐渐加快速度,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循序渐进。
要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下子就想拉得飞快,那肯定不行。
在训练过程中安全吗?当然啦!只要你方法正确,就不会有问题。
就像开车一样,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出事故。
稳定性也很重要,拉快弓的时候手要稳,不能乱晃。
这就像走钢丝,得保持平衡。
京胡快弓的应用场景可多了去了。
在京剧表演中,快弓能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氛围,让观众的心也跟着提起来。
你说厉害不厉害?它的优势也很明显,能让音乐更有感染力,更能打动人心。
我认识一个京胡爱好者,他以前快弓拉得不好,后来通过刻苦训练,现在拉得可棒了。
就像一只蝴蝶破茧而出,变得美丽动人。
这就是实际应用效果啊!
京胡快弓训练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有耐心、有毅力,就一定能成功。
所以,还等什么呢?赶紧拿起京胡练起来吧!。
京胡教学目标计划学习方法
京胡教学目标计划学习方法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京胡的热爱和兴趣,培养优美的音乐情操,提高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
2. 掌握京胡基本演奏技巧,能熟练演奏一些简单的京胡曲目。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加强对京胡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的认识。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安排1. 了解京胡的基本知识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京胡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及其音乐特点,深入了解京胡的发音技巧和演奏方法。
2. 学习京胡的演奏技巧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初步掌握京胡的左手、右手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包括如何正确握持琴弓、如何发声等。
3. 学习京胡曲目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京胡曲目,如《赛马》、《平湖秋月》、《二泉映月》等,通过这些曲目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4. 针对性的练习老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表现情况,针对性的设计练习内容,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
5. 集体排练和表演学生们进行集体排练,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合作演奏京胡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通过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1. 设置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情景,创设一些真实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思维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4. 紧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进程,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得到有效地学习。
5. 视听结合的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视听媒体的辅助,让学生通过观看演示视频、听取专业演奏音频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京胡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 以学习过程为主要评价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学习成果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京剧知识:京胡怎样拉好快弓?
京剧知识:京胡怎样拉好快弓?快弓的难还就难在左手上,因为两只手对比,左手的动作要复杂得多,而且按指、换把、跳把等动作,都必须在弓子音与音之间极为微小的间隔中完成,还要保证其音准,这确实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只有通过大量严格的训练后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练习快弓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先练习弓子用较大的贴弦度演奏保持音,可在空弦上练。
方法是:将弓子的触弦点放在中弓部位,右臂微微左旋以加大对弦的压力,突然起弓,奏出音头,弓子拉出10公分左右骤然停住,但贴弦的压力要始终保持,所发出的音响是:“嘎― ! ”再突然推弓,仍然要奏出音头,弓子推回原位后骤然停住,贴弦的压力仍要始终保持,发出与拉弓同样“嘎― ! ”的一声。
如此反复进行练习,直至熟练掌握为止。
进行这项练习时要特别注意,①贴弦要紧;②运弓速度要快;③弓毛对弦的压力要自始至终保持而不可松开,当弓子骤然停住时亦然;④运弓时要感觉有较大磨擦力,弓毛不可滑过琴弦;⑤发音要头尾一致,奏出刀切般的效果,而不可是枣核状。
第二步,右手不拿弓子,空手练习扇扇子的动作。
练习时要有意识地将运动的“轴”在小臂中间,使肘和手成为平衡的两端均匀地左右摆动。
反复练习至动作正确、自然为止。
第三步,右手拿弓作空弦快弓练习。
先练动作,做到与空手扇扇子的动作一样正确、自然,并使其纯熟;再练发音,要做到音质饱满、清晰,十六分音符时值准确;然后再练习每八个音和每四个音加一个重音,练至熟练掌握为止。
第四步,练习两手的配合。
选择一个简单的音型,如:l = D ( 15弦)先从每个音重复八次开始,左手动作要有意识地与右手每八个音一次的重音对齐,奏成:l = D ( 15弦)练熟后变为每个音重复四次,左手要注意与右手每四个音一次的重音对齐,奏成二l = D ( 15弦)练熟后再变为每个音重复二次,左手可对右手八个音一次的重音,也可对右手四个音一次的重音,奏成:l = D ( 15弦)练熟后变为每个音一次,左手可对右手八个音一次的重音,最后取消重音,奏成:l = D ( 15弦)然后将音型逐渐复杂化来加以练习,如:加上快速换把、跳把、快速换弦等,熟练掌握后即可进入快弓练习曲的训练。
王鹤文教你拉京胡
王鹤文教你拉京胡展开全文中国著名京胡演奏家、教育家,著名京胡演奏大师杨宝忠先生最优秀的传承人。
他自幼天资聪敏、悟性极高,受古朴诚厚、勤奋进取的家风熏陶,他嗜琴如命、刻苦钻研,幼年师从天津京胡名家王昌世先生学习京胡曲牌,十岁即被称为“京胡神童”誉满津门。
十二岁拜著名昆曲笛师白宗浩大师学习昆曲(白先生为尚小云笛师、三弦大师),同年进京作为专业琴师,在杨宝森、尚小云剧团操琴。
1957年3月,由京胡大家黄金陆先生力荐,年仅18岁的王鹤文即成为中国戏曲学校(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最年轻的京胡、京二胡和演唱教师,并得到了徐兰沅等诸多名家的赏识和器重。
著名京胡大师杨宝忠先生收其为弟子,倾力授艺、爱护备至。
他深得恩师真传琴艺猛进,名声大振。
从艺从教60年来,他从未离开舞台和教学第一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益求精,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被誉为继杨宝忠之后的“京胡圣手”、一代演奏大师。
他技艺广博、精湛,不论是老生、小生、青衣、花脸等各种行当的伴奏样样精通,集诸伴奏名家之长于一身。
他还精通各大流派的特色,拉杨派戏,深得其恩师杨宝忠之神韵,刚柔并济、舒展流畅;拉余派戏,极具李佩卿的气派,稳如泰山;拉马派戏,深得李慕良之精髓,琴音似语,韵味隽永,楚楚感人;拉梅派戏更有徐兰沅大师华丽醇美的大家风范。
60年来他先后为童祥苓、尚长荣、姜妙香、叶盛兰、雪艳琴、杨荣环、张学津、马长礼、谭元寿、李鸣盛、梅葆玖等诸多名家操琴伴奏,驰骋京剧舞台,尽展才华,红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外。
京剧样板戏时期,王鹤文先生还担任大型管弦乐队指挥八年,使其音乐艺术造诣更趋炉火纯青,他一直遵循恩师杨宝忠先生将西洋乐法洋为中用的教诲,如小提琴的弓法及指法,使其京胡演奏技艺更加娴熟,琴音铿锵悦耳。
1986年,王鹤文先生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演出,成为中国演奏京胡协奏曲第一人。
换弓无迹、换指无痕,他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已经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在梨园界享有“严、足、帅、博”的盛誉。
京胡内弦的训练方法
京胡内弦的训练方法
(来源:京胡网)
拉内外弦本无难易,但是方法确实不同。
一,内弦用右手无名指拉住弓子马尾的动作技术性较强,不要仅用手掌的肌肉,要用小臂内侧的肌群做主要拉力来源。
仅用手掌肌肉使无名指勾拉马尾,拉出的声音比较干瘪。
小臂肌肉主要作用,会使声音通透有力度。
二,并且感觉肘部好像有向身体后面移动而遇到阻力(马尾接触内弦产生阻力)的意味,感觉肘部向后移动,实际上是背阔肌参与动作的效果。
这种力量配合小臂力量。
三,大指和食指捏住弓杆,并不用力于“捏”的动作,而是大指和食指形成一个像叉子一样的夹角,和无名指向内拉勾马尾的用力方向相反,捏弓杆的那个夹角向前方顶,能和无名指的力量平衡就够了,不可多用力。
四,在弓子移动中,由于小臂内侧肌肉拉住无名指前两个关节,而无名指又勾住了马尾,所以,感觉在肘和小臂内侧与内弦的摩擦点之间有一个三角形的受力关系:小臂是一个边,弓杆是一个边,再有一个边就是从内弦摩擦点到肘,小臂之间虚拟的着力边,这个边要放
松着着力,而且,弓子运动中,这个边不能有松动和用力不匀。
因为弓子的移动,这个虚拟边的长短会不停地变化,运行到弓尖时,这个边变长,运行到弓根时,这个边变短。
在这个变化中,要保持住这个边受力均匀,需要多加练习。
五,训练要领在:一定是先把虚拟边做好,再拉动弓子。
这样,弓子移动就会发出“撞钟”似的声音。
以上是对空弦练习的描述。
到了唱腔伴奏或独奏应用,变化很多,但是基本方法不变。
拉京胡手松与劲头的关系
拉京胡手松与劲头的关系
“手松出好音”,是京剧琴界的经验之谈。
但手怎么松?手松与手上的劲头是什么关系等等,都是要在操琴的实践中才说得清楚的问题。
我认为拉京胡,无论持琴运弓姿态,还是速度力度的变化,都应强调“自然”二字,做到松紧有度,发乎自然。
京胡是高音拉弦乐器,产生共鸣的琴筒很小,要有足夠的弓力使马尾与琴弦紧密摩擦,才能拉出京胡应有的音质与音色。
应此,强调拉京胡要满弓满调,运弓要大开大合,就是这个原因。
唱京戏,拉京胡,要有劲头,没有劲头不值钱。
这个劲头在不同行当间区别还是很大的。
拉花脸戏,娃娃调没有足夠的暴发力,劲头和韵味是出不来。
我认为所谓拉京胡手要松,首先心态要沉得下来,不紧张,右手手腕要松,使运弓流畅自然,发力的部位主要是小臂,兼有大臂。
小臂的用力通过手腕及无名指撑住马毛紧贴琴弦(拉内弦),或紧贴琴筒,使马尾呈s形,咬紧琴弦而发出有劲头的声音。
不少琴票不能正确处理手松与劲头的关系,要么强调拉琴姿态的潇洒,运弓轻漂,手上无力,摇头晃脑自我淘醉。
要么拉琴故作十分投入之态,尤如耍关刀,运弓粗燥,声音发横。
这两种情况都是较普遍的。
京胡演奏是门科学。
科学是对实践正确认识的总结。
只有勤于实践,善于总结的人,才能真正掌握演奏京胡的规律,提高自已的琴艺水平,达到拉艺术京胡的境界。
把京胡拉响—看起来简单的事,会做做好却很难
把京胡拉响—看起来简单的事,会做做好却很难
把京胡拉响,拉出足够的音量,并且出音正,具有京胡特有的音质音色,是学琴开蒙的起码基本功。
这话虽只有两句,要会做做好却非常难。
我听一位专业琴师讲,他四十几岁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开学第一周就是拉空弦。
当时很多人想不通,专业都干了二十多年了,到北京来进修居然开课就是练拉空弦。
直到后来戏校的教授讲了,拉空弦是最能检验运弓质量和水平的方法。
只有每一弓无论速度快慢,内外倒弦如何复杂,都能百分之做到高水平运弓,才能音量足,出好音。
京胡是高音拉弦乐器,共鸣体(筒子)小,音域窄,高把位取音难,穿透力又极强,故而极易出燥音,这是京胡自身的天然局限性。
不少专业琴师,甚至是名琴师在清拉京胡的时候,都无法做到绝对没有燥音,只是严重与否的程度问题。
当京胡有了燥音,音不正,它的艺术审美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京胡的舞台伴奏,由于有了中低音的京二,中阮,大阮及月琴,三弦的参与伴奏,就大大中和抵消了京胡的燥音,使之不显了。
但是,努力提高京胡运弓质量,追求音质,音色的艺术美,仍应是优秀琴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在票界不少人对这些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的基本功很不重视,胡琴都还拉不响,一响就是燥音,却急于求成地去追求京胡伴奏的韵味,追求脱谱拉琴的本领,认为这些才是琴票的水平,这是大错特错了。
京胡演奏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足印地循序渐进,才能真正掌握。
因此老实的学习态度和吃得苦的精神是缺一不可的。
学京胡到底难不难?
学京胡到底难不难?
最近收到一些网友的短消息,其内容大体一致,都是想学京胡或想提高京胡演奏水平的请教请求信,情之急之切之诚令人感动,权且撇开大道理不谈,只想以一网友的口吻说点儿亲身经历过的往事及体会。
十几年前我下岗回家,半为生计半为娱乐,重操久”钉“于壁的旧琴,在家附近的一公园亭中拉京胡,京胡之声日渐招来了一个接一个欲学京胡的爱好者。
他们大都或多或少受过”样板戏“的影响,但不懂板眼不懂乐理,基础很差,他们开门见山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京胡难不难”——说难吧,恐怕都被吓跑、说不难,那是哄人家的。
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若难字当头,就难学成,若知难而进,一步一个脚印,离追求奋斗的目标自然日渐靠近。
记得我初学琴时,连一把胡琴也没有,全仗邻家一小子的琴,他有老师有胡琴但没兴趣,他是他老子逼他学的,而我正好相反,我父教我学书法,我感觉枯燥无味,心思“盯”在邻家壁上挂着的那把琴,不时偷来过把瘾,并借邻家小子之口“剽”到一点演奏常识,从小学练到中学,从中学练到下乡,恰逢“样板戏”热火,正巧赶上用场,几年乡下生活,竟是以拉琴为业,东演一场西演一场,吃香的喝辣的好不快活,也许是与种田的知青相比,我们这群草台班的“演员”太有幸福感了,成天吹拉弹唱还不尽兴,居然又做起写剧本的梦,这梦一直延续人到中年以后才慢慢醒来,我转而重操旧琴,还自制京胡,眼下我拉的这把京胡就是自制的,成本几十元,虽远比不上专业名师少则几千高达上万的京胡,但好在我是业余没心理负担,只要多从'功夫硬'去努力,用低档的胡琴尽心尽力炼成'高档'的演奏水准——“难”正在于此,'苦'亦在于此,'乐'恰在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朱者里赤,近墨者黑,话说的一点不错。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高中毕业曾在本村小学当了近两年“民办教师”,学校有一李姓老师善拉二胡,课前或课后,常拉上一曲;一王姓老师会拉京胡,除在校拉,逢年过节,经常被村中的戏班子请去帮忙。
王老师是个仔细人,胡琴不用了就锁进橱子内。
李老师则不同,过足琴瘾后往墙上一挂,来人一看,便知是个拉家,其实,李老师并非有意显示自己多才多艺,只是个人习惯不同。
当时学校有老师七八人,唯我是单身汉,所以一进校门校长就让我住在学校里,星期日无事也在校死守。
时间一久,一人就觉得烦闷,一烦闷便想寻乐子,这时李老师挂在墙上的那把二胡便引起我的注意。
一日,我从墙上将胡琴取下,便试着摆弄。
拉胡琴这玩意儿看似轻松易学,其实真操作起来并非易事。
更可笑的是自己根本不是那种无师自通的料儿,一连数日,无论怎么摆弄总是找不着调儿(不会给胡琴定调)。
一日,我终于憋不住对李老师说了,没想到李老师不仅没有说啥,倒满腔热情的教我。
教我如何持弓、把位,如何定调等等。
那时,李老师的指教虽说仅是皮毛(主要是自己无心真学,只是想玩玩而已),但要论起来他要算我学胡琴的启蒙老师了。
后来我学拉京胡,与二胡并非同类,但二者毕竟同宗,说自己无师自通不免有吹牛之嫌,但从技法演奏方面确无名人指点也是事实。
最初学拉二胡时,记得我是从最普通、最简单的曲子《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学起的。
后来,我又用二胡学拉样板戏的唱段,半载之后,看着唱本竟能拉出调来,真叫人有点激动。
一九七四年我到烟台上学,学校乐器俱全,文艺人才济济,节假日经常搞些文艺演出,我之所以没有参加,一是觉得自己技艺差,拿不出门;二是学习紧张,怕误了学业。
有几次文艺演出我虽参与,也纯粹是滥竽充数。
一九七六年我毕业分配到德州工作,平时由于工作很忙,加之所工作过的单位领导都不重视文艺活动,一去二十年再没摸过胡琴儿。
其实,我不仅是“五音不全”,骨子里也无什么音乐细胞。
上小学、中学时,我最讨厌的就是音乐课,那些粉脂味极浓的女音乐老师一走进教室我就头疼。
当年我摆弄胡琴纯粹是一时新鲜取乐而已,内心并无浓厚兴趣。
我喜欢京戏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京剧的普及,我渐渐爱听起京戏,觉得这曲儿入耳、入心,与听流行歌曲的感觉大不一样。
按理说歌曲与戏剧都属于曲,以类而论,其同源同宗,人对它的感受应趋同或趋近,而我却是恰恰相反,对两者的感觉却是水火不溶。
这就怪了。
到了不惑之年,随着电视事业的广泛普及和生活的现代化:电视变大了,效果变好了,频道变多了,特别是中央戏曲频道的开播和各省市戏曲节目的增多,京剧对我来说变得愈来愈具感染力、诱惑力了。
这时,我听京戏的感觉不仅是入耳、入心,而是入血、入骨、入细胞了。
由此,我曾深思细想,京戏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我觉得这除与人的习性、品性有关外,京戏的魅力在于它有一套洗炼了数百年、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身心的曲牌!而优美的曲牌靠的是一把好京胡来盖顶和引领。
快弓如疾风骤雨,慢弓如力拨千斤;或清脆挺拔,或深沉苍凉,或委婉悠长,其节奏感,其穿透力,都具有摄人魂魄的魅力!------有人说京腔如陈年老酒,京韵如百鸟欢歌,是的。
京戏的曲调与中华民族的身心骨血相通相融,与中国人的心灵和颤共鸣,所以,她传统了数百年,所以,她才有资格被称之为国粹!难道说不是如此?
我非常相信与赞赏“缘份”这个词。
我觉得有些事情确如“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行”所言。
十年前我在一旧书摊觅书,在买下一套齐鲁出版社出版的《醒世姻缘传》后,一本《京剧传统曲牌选》的旧书突然跳入我的眼帘。
这是一本关于京剧曲牌如何演奏的乐谱书,载各种曲牌三百余篇,类分二黄反二黄,西皮反西皮,及大唢呐、笛膜曲牌等,是一本很专业的书。
我问过卖价,翻看着,放下又捡起,觉得有用又无。
摊主见我犹豫,就说这么厚一本书才两块钱,值得如此掂量吗?我一想也是,便掏钱要了。
之后几年,我在一些旧书摊上看到
《杨宝森唱腔选》、《京胡演奏法》等书,便也有意无意的买了。
我逛书摊目的是看有无早版的文史方面的名著,买乐谱这些东西纯粹是偶然为之,即买之无用,不买又似乎有点可惜。
其实,当时我脑海中已经多多少少有了将来得闲时拉拉京胡自娱的臆想。
近年来,工作无了重压,听京戏又有点入迷,特别对京剧曲牌更是痴醉有加。
一次,我出差武城,遇一高中同学,姓杨字宝桐,在县银行工作,京胡拉的极好,常为剧团或票友操琴。
说了我的乐趣和想法,他说我有京胡数把,想玩送你一把就是了。
后来回想,若不是同学相送,当时我还真舍不得掏数百元买把京胡拉。
我曾去胡琴店看过,最便宜的京胡不下百元,中档五六百元,上品千元以上、甚至几千元。
也并非买不起,而是感觉比此重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再说人过四十,有什么好学的?
宝桐同学高中时与同舍,无课时他经常拉胡琴,特别是早晚休息时,同学们都烦的够够的。
一日晚,我说杨宝桐你再拉这*****玩意儿我就给你砸了,大家也跟着叫给他砸了。
第二年高中毕业他当了兵,部队首长听说他有此特长选他进了文工团。
为找出路,我高中同学当兵者不少,可成为军官的却无几个,宝桐便是其一。
我想,宝桐同学得利于他的琴艺,我也因与之同窗而受了惠泽,难道说这不是缘份?胡琴有了,乐谱有了,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二十七八年前,我虽摆弄过几天二胡,可京胡与二胡操作却大不一样,所以我学拉京胡可谓是从零开始。
所谓从零开始就是从最初的定弦学起。
我开始苦苦搜寻二十多年前脑海中留下的音符。
然而,此时大脑却是空白的,手指是僵硬的。
寻找记忆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重新练习与寻求的过程。
果然,月余之后丢失的音符终于被找到。
她们带着一种羞色,带着一种愠怒与怨恨。
我还是先从5.2弦拉起,因为过去我拉二胡时学的就是5.2弦。
5.2弦用于演奏京戏的二黄曲类,音调低沉而宽厚,京剧唱腔中使用较多,我也自感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