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信心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信心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b9e10d02020740be1e9bad.png)
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信心(三信)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21世纪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我国人民的精神信仰状态也在不断变化。
许多外来思想、观念涌入,对我国人民的信仰、信念、信心产生巨大冲击,使得信仰多元化、信念不坚定、信心不足以及价值取向多样性等。
于是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那么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信心状态如何呢?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特作了本次调查,希望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状态作大致的了解。
二、调查方法和操作过程本次调查活动所用的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
1、调查对象: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部分学生。
其中团员占80%,预备党员占15%,党员占5%,2、调查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总分发问卷数:20份实际收回问卷数:20份有效份数:20份三、调查结果与分析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信心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信心不足的发展倾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同学是有信仰的,其中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占18.2%,远远小于其他信仰。
这反映出有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仰世俗化和功利化的现象。
他们崇拜和向往的经常是权力、金钱、名誉及其人格化的载体。
他们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当做自己的信仰,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重金钱实惠,其信仰显然是走入了误区,步入歧途。
首先,我们来谈谈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度下降的趋势及其原因:多数大学生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但同时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度下降的趋势。
这主要表现在:1.在信仰目标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是主流,但多元化趋势明显。
49.81%的同学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有宗教、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及其他方面信仰的合计占32.83%,还有17.36%的同学没有任何信仰。
2.在信仰的坚定性上:多数大学生(54.8%)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但42%的同学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现象,还有2.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情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c556b8f61fb7360b4c654a.png)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情况调查报告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班级:服装表演2班一、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中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的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第一、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第二、深入的哲学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呢?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二、调查简述[调查目的]:1、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2、从中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程度;3、为增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应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的调查(毛概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的调查(毛概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2a708fb9d528ea81c77968.png)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班级:机械九班姓名:刘永学号:2220123222202562013年10月20日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报告前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人们对这种理论的相信和信奉,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是信仰,而人们对这种理论的信仰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其实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的问题,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们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作为理论而存在,而且也作为信仰而存在。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这种理解无疑是必要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它是指信仰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
如果说,上面一点突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信仰态度,那么这里突出的是信仰者的信仰内容。
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们信仰的内容而被包含在他们的信仰之中。
一种理论或观念,它之作为信仰对象并不处在信仰之外,没有对象的信仰是不存在的。
没有作为信仰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没有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人们所相信和信奉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与作为自在的客观真理的马克思主义隔离开的,人们的信仰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不是别的信仰,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了他们的头脑和心中。
如果说,信仰者头脑中的马克思主义可能与实际上的马克思主义有一定差距,那么也正是随着这种差距越来越小,人们的信仰才越来越成为名符其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它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性或作为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里直接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时,指的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而是一种哲学社会科学,它是一种世界观的理论。
作为一种世界观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当其作为一种科学时,也同时必然具有价值性。
因为,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能,必须要有实践者,为此它必须要人们去信奉它,为人们所接受从而成为他们的信仰。
关于对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最新资料
![关于对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最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1eca2ffc4ffe473368aba3.png)
关于对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经济自由化、文化西方化思潮等对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精神生活和理想信仰的确立带来了负面冲击。
我校对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研”。
活动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89份,有效率98%。
通过统计分析,信仰危机的实质不是大学生没有追求,而是有的大学生缺乏明确的、稳定的、正确的价值追求。
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对当代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大学生理论自信,显得尤为迫切与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支柱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可以说,信仰是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种选择和持有。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理论,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信仰,一种科学的信仰。
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极度相信和尊敬,并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从我们调查数据比例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主流是积极的,绝大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坚定的态度。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从大一的50%、大二55.93%到大三78.85%、大四的80.77%,人数逐年上升。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随着年级增长而增长,体现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态度。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最深刻最高度也最精当的概括;它不但给予无产阶级和政党伟大的认识工具,而且赋予他们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崭新的信仰,它的产生是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
就基本价值取向看,马克思主义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就理论表现看,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与大道至简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推动和鼓舞人民群众和我们党前进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e1181d3968011ca30091fa.png)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调查报告篇一:马克思主义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信息全球化得环境中,多种外来思想、观念涌入,对大学生的认识和信仰有很大影响。
信仰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生活方式,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行。
作为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信仰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
信仰作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认识情况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与发展。
而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群体中已出现了信仰危机的现象,对理想、前途感到困惑和迷茫。
对此,我们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来分析大学生的认识和信仰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二、调查时间:20XX年5月18日-20XX年5月21日三、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
问卷发放是通过网络邮件等方式发布,由大学生填写,限期统计结果,共限定填写的调查问卷50份,有效回收统计50份。
五.问卷统计:附表(一)六.问卷结果分析与思考:(一)问卷结果分析1,受访人主要是大二年级的学生在我们所调查的50个人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差比较大,据数据统计分别为20%、70%、6%、4%2.当代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积极性有些欠缺调查结果中,58%学生为修学分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只有6%学生是因为个人兴趣学习马克思主义,28%学生认为马克思认为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了对时间有所帮助。
针对是否看过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40%学生表示不想看,没什么兴趣;24%学生表示看过,但是看不懂;26%学生表示想看,但是看不懂。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c42686e86294dd88d0d26bfd.png)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大学生学习方向、态度和选择职业以及如何保家卫国,使我国繁荣富强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根据对我校215名大学生的调查统计结果,就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信任程度以及学习、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大学生出现的信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所谓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或主义的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当代大学生的有无信仰、信仰什么,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调查发现:在回答“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有一种相信、信奉或崇拜什么的心态”一题时,青年大学生一般都形成了一定的信仰,有30%的大学生十分明显或强烈;57%的有但不突出。
总之有的占87%。
另外也有达10%的明确回答没有。
而仅3%的大学生回答时有时无,不十分固定。
回答“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崇拜的是”一题中,领袖人物占17%;明星占6%;科学理论占32%;知识占67%;财富占12%。
选择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比重较大,表明青年大学生崇尚知识和科学理论,积极上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另外,崇拜财富的人数逼近崇拜领袖人物,说明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较大。
上述两项结果表明当前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任重而道远,因为有22%的大学生尚未有明确的信仰,而且形成了信仰也不一定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2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主流是积极的.1.多数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较为坚定。
例如,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的看法时,有76.2%的学生作出了否定回答;有84.2%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2.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感兴趣。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7649a5f18583d0496459f3.png)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调查报告姓名:学号:学院:专业:一(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领会状况,以及对马克思注意的看法和态度,为马克思的发展与传播提供参考二(调查形式:问卷式。
本次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三(调查1.。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危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淡漠的倾向。
据调查报告,只有3.2%的人看过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的倾向。
例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
而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学生接受马列处于很被动的阶段。
2.100%的人都是通过教师的授课了解到马克思主义。
但也有通过过半的人通过各项途径其他途径了解到的,或是受朋友同学的影响,或是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
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不适应。
在问到“对于中学所上的政治课的总体印象”这个问题时,觉得一般的占快一半了,比例为45.2%。
这足以说明中学所上的政治课所学的内容都是片面的,都是为了应付教育,应付考试。
还有32.3%的人认为学校的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偏差大,大道理太多,一般不能接受。
只有19.4%的人认为形式多样,充分发挥了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大。
所以学校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4.在回答“你自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主要途径”这个问题时,竟然没有人选择“ 发组织”这个选项,这可以说明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不高,还没有真正了解到马克思对于中国化的重要性,大家都是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5.64(5%的人愿意将马克思思想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虽然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够,但是还是能够意识到它的好处。
在分析原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从内化与外化的辩证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五性”即民族性、实践性、时代性、互动性和价值取向性的基本特征。
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5f2a14770bf78a6429546f.png)
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问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学年、学期: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指导教师: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材料班组别:第1小组组长:宫丽杰联系:副组长:李润联系: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报告一、有关调查情况1调查目的: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变少,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数也在变少。
为了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课题组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进展了问卷调查。
2 调查内容:此次问卷调查涉及到的的对象是在XX理工:机械学院、生化学院、计科系、土木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国教,音乐学院等等同学中抽查。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就我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信任程度以及学习、运用情况进展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并形成坚决的信仰提出自己的思考。
3 调查方法: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本次调研采用自编的?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200份问卷。
回收19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97.5%,问卷涉及树立正确的信仰对学生是否重要、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什么看法、是否有加认为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是否认为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可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学生感觉学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否到位,以及马克思理论课的质量和学生是否愿意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等多个问题。
4 调查时间为2014年5-6月5 调查主旨:此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真实情况把握当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信仰,也为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1、您是否看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影片或者著作?A有B没有在此次调查中,有134位同学表示看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影片或者著作,大约占68.7%的百分比,在调查中也了解到大家读的最多的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等等,还有约占31.3%的同学却也表示没有看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影片或者著作,表示对其不是太感兴趣。
关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
![关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2537c2ac0029bd64783e2cf6.png)
关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赵杰山一、调查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我国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神圣使命,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党的建设以及中国的发展。
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初步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调查内容1、阅读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献,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2、编写调查问卷表,对一定范围内大学生进行对问卷调查;3、分析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的现状21世纪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我国人民的精神信仰状态也在不断变化。
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心中的认知力度,其情况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反映大学生的精神信仰状态。
通过调查得知,我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了解比较匮乏,基本上我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了解都是不完整的;据一些信息表明,有相当一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认识模糊。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认识,有的学生弄不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出现偏差,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还是金钱关系等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
而对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的观点,有些学生表示赞同但是却说不清楚。
当今社会,是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调查报告.1.04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调查报告.1.04](https://img.taocdn.com/s3/m/373a200d5fbfc77da369b19a.png)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把握方向、明辨是非,可以获得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获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素质,获得不断奋斗前行的动力,获得伟大的人格魅力,因此,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
但实际上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又有多少人真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这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课题,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面向常熟理工学院大二同学同学的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就我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信任程度以及学习、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并形成坚定的信仰提出自己的思考。
首先先简要报告一下我们的调查情况:调查主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调查对象:大二外国语学院男生宿舍楼9栋以及女生宿舍楼17栋部分宿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调查时间:2013年5月19日调查份数:100份有效份数:86份男生:18份女生:68份而对于问卷题目的设置,我们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小组成员的讨论之下,共列出了十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
除了有关性别,年龄之外,在问卷中我们还分别问到了大家对信仰的看法、是否有信仰以及有什么样的信仰。
因为我们知道,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或主义的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可见信仰对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进而制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
下面就是我对调查结果进行大概的分析和思考。
首先是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女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而且在这些人当中是学生干部的只是占了36%,但是共青团员却占了95%,由此可见,广大群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或者说是较好的政治素养。
而当被问及:认为树立正确的信仰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否非常重要的时候,83%认为非常重要,5%认为可有可无,还有12%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6473595f0e7cd1842536c6.png)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调查报告篇一:马克思主义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信息全球化得环境中,多种外来思想、观念涌入,对大学生的认识和信仰有很大影响。
信仰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生活方式,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行。
(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调查报告)作为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信仰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
信仰作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认识情况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与发展。
而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群体中已出现了信仰危机的现象,对理想、前途感到困惑和迷茫。
对此,我们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来分析大学生的认识和信仰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二、调查时间:XX年5月18日-XX年5月21日三、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
问卷发放是通过网络邮件等方式发布,由大学生填写,限期统计结果,共限定填写的调查问卷50份,有效回收统计50份。
五.问卷统计:附表(一)六.问卷结果分析与思考:(一)问卷结果分析1,受访人主要是大二年级的学生在我们所调查的50个人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差比较大,据数据统计分别为20%、70%、6%、4%2.当代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积极性有些欠缺调查结果中,58%学生为修学分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只有6%学生是因为个人兴趣学习马克思主义,28%学生认为马克思认为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了对时间有所帮助。
针对是否看过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40%学生表示不想看,没什么兴趣;24%学生表示看过,但是看不懂;26%学生表示想看,但是看不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03dc7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f.png)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研究文献综述第一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研究文献综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研究文献综述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
欲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必先了解大学生信仰的现实状况。
各级党委、各类高校及学术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但是这些调查中,从调查结果看,同一问题调查数据差异较大,如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生比重这一数据,分别有:64.6%(含信仰和基本信仰)、78.8%、64.5%、62.02%、55.5%等数据,最大相差22.3%;从调查方法上看,普遍缺少对比研究,特别是对不同专业年级、不同生源地、不同政治面貌等类别学生之间的对比,且在这些调查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调查问卷具有引导性、调查样本代表性不够等问题。
在已经形成的调研成果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对山东、广州、北京、吉林和四川等地一些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状况进行调研形成的报告质量较高,成为近几年研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论文最主要的数据来源,但仅“发放问卷272份,收回269份”1,且距今已7年之久。
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不同群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深入分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运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措施。
第二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一、前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把握方向、明辨是非,可以获得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获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素质,获得不断奋斗前行的动力,获得伟大的人格魅力,因此,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
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国。
今天的中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d8bf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e.png)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摘要】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通过调查方法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并提出问题与挑战。
在对策建议部分,本文将提出针对信仰困境的解决方案并制定实施计划。
结论部分将对研究进行总结评价,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刻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并为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水平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对策分析、调查方法、调查结果、问题与挑战、对策建议、实施方案、总结评价、展望未来、研究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代社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群体,其思想信仰状况备受关注。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人类前进的科学理论,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观念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现实中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信仰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和模糊认识。
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案,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观念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2 研究意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信仰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意识形态倾向。
通过这项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为我们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分析调查结果还可以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决策依据,调整政策和措施,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和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12fcf773453610661fd9f439.png)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大学生学习方向、态度和选择职业以及如何保家卫国,使我国繁荣富强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根据对我校215 名大学生的调查统计结果,就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信任程度以及学习、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大学生出现的信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所谓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或主义的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当代大学生的有无信仰、信仰什么,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调查发现:在回答“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有一种相信、信奉或崇拜什么的心态”一题时,青年大学生一般都形成了一定的信仰,有30%的大学生十分明显或强烈;57%的有但不突出。
总之有的占87%。
另外也有达10%的明确回答没有。
而仅3%的大学生回答时有时无,不十分固定。
回答“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崇拜的是”一题中,领袖人物占17%;明星占6%;科学理论占32%;知识占67%;财富占12%。
选择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比重较大,表明青年大学生崇尚知识和科学理论,积极上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另外,崇拜财富的人数逼近崇拜领袖人物,说明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较大。
上述两项结果表明当前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任重而道远,因为有22%的大学生尚未有明确的信仰,而且形成了信仰也不一定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2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主流是积极的.1 .多数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较为坚定。
例如,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的看法时,有76.2%的学生作出了否定回答;有84.2%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2.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感兴趣。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20883d64011ca300a6c390c3.png)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姓名:谭珊珊学号:2011091243年级:2011级新闻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摘要:思想多元背景下,信仰问题十分突出。
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理论淡漠,思想信仰多元发展态势,这些都急需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
具体对策包括:加强大学生信仰选择能力的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多元信仰的引导作用;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多元信仰教育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在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到来的结论,这一论断曾感召过世界范围内无数志士仁人为之奋斗。
如今,当代大学生中有一些人对这一结论持怀疑态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苏东巨变以后,对于什么是信仰,该信仰什么,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常常疑惑和探讨的问题。
调查中的显示中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割裂和对立起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种套话,仅仅是作为口头宣传之用。
(2)以非科学的态度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地位。
部分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缺乏正确理解,甚至有少数学生不知道“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再如,存在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及基本内容认识不清的倾向。
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持怀疑态度。
根据一些教师反映,有相当一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一些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认识模糊。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认识上,有的学生弄不清中国特色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还有的被访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是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
一些学生还提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主要以经济杠杆为手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金钱关系。
那么,我们现在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尤其是在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否趋同这一突出问题,就有个别学生认为趋同论正确,也有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fcfc8603d8ce2f006623fc.png)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目录一、前言二、研究方法三、数据结果与分析四、结论五、建议六、附件摘要:思想多元背景下,信仰问题十分突出。
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理论淡漠,思想信仰多元发展态势,这些都急需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
本次社会调查,我们就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信任程度以及学习、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就如何加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并形成坚定的信仰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一、前言马克思指出,“信仰的本质,在于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的把握。
”信仰就是人们对其认定的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渝的信赖和执著的追求,是一种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和对不朽精神的追求。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指对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奋斗方向坚信不移,并且愿意身体力行。
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的关注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现在“信仰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和流行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说的信仰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教育,即我国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的是在校大学生,共发放了50份问卷,收回50份,有效回收率100%。
通过对有效答卷的统计,被调查者大一占86%,大二占10%,大三占4%,大四占0%;男生占46%,女生占54%;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占6%,共青团员为90%,群众为4%。
三、数据结果与分析1.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情况。
针对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情况的调查,我们设计了3个相关问题。
(1)多数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只有基本了解。
对于问题:“你对马克思主义了解多少?”,调查结果显示,66%的学生表示了解一点,24%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10%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0%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d536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4.png)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因素。
文章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具体对策上,建议学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本文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总结了调查结果,展望未来,并提出了建议实施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状况,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对策分析、态度、因素分析、问题、挑战、建议、发展方向、总结、展望、实施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部分将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现状。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冲击和价值观念的碰撞,这不仅来自于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来自于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不足和理解偏差。
研究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认识,为引导大学生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支撑。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处,是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阐述的部分。
具体内容如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丰富理论内涵和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
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态度,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态度的调查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思想倾向和信仰趋势,还可以帮助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认同程度。
这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观念,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认知程度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认知程度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d3290f3b3567ec102d8ae8.png)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认知程度调查报告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和人民的指明灯,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然而,当代大学生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中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健康的发展,与当代中国大多数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
为此,我就“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的问题展开了一个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从中分析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的理解程度。
调查时间:2020年6月18日调查地点:合肥工业大学调查对象:大学生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主要报告内容: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认知程度主体部分:在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中,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オ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在当今发达本主义国家,虽然各种思想主张五花八门,甚至允许批评经本主义乃至宣传马克思主义,但任何主张改变私有制、改变经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思想,都会受到攻击和限制,更不允许其占主导地位,不可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況呢?这是因为,在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都是由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马克思说:“統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同时,指导思想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和灵魂部分,它既是上层建第的重要内容,又对维户上层建筑起着关键作用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指导思想或者主导意识形态持是供理论指导、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挥,它必然要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党在成立之日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不解奋斗。
关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 义信仰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 义信仰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bc1ac7c1c708a1284a44ef.png)
关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报告经济学院2011级国贸一班张亚男学号:2011101140一.调查背景21世纪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环境下,我国人民的精神信仰状态也在不断变化。
许多外来思想,观念涌入,对我国人民的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信仰多样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等。
于是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那么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态如何呢?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的调查,希望可以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态作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调查方法和操作过程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随机选取大学生)1.调查对象:西南政法大学部分学生。
其中:大一学生占76%,大二学生占16%,大三学生占8%,没有大四学生;文科专业学生占82%,理科类学生占16%,艺术类学生占2%;女生占66%,男生占34%。
调查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总发问卷数:50份实际收回问卷数:50份有效问卷数:50份三.调查结果与分析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态不容乐观。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有72%的人认为“学习树立正确的信仰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却只有28%的人目前是有信仰的;而当问到“人是要信仰的,要是可以选择,你愿意信仰什么?”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占34%;这些都已经反应当代部分大学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信仰世俗化和功利化的现象。
有一些大学生已经只从自身的实际利益出发,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当做自己的信仰,注重利益物质的追求。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上,有88%的人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一些”,只有6%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非常了解”;当问到“你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马克思主竟有高达96%的大学生回答的是“课堂教学”;而问其“如非必要,你会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吗?”60%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会”。
这些数据都表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通过学校开设的马克思理论课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的,几乎没有人是自己主动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调查
报告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把握方向、明辨是非,可以获得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获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素质,获得不断奋斗前行的动力,获得伟大的人格魅力,因此,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
但实际上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又有多少人真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这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课题,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面向常熟理工学院大二同学同学的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就我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信任程度以及学习、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就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并形成
坚定的信仰提出自己的思考。
首先先简要报告一下我们的调查情况, 调查主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
信仰状况
调查对象,大二外国语学院男生宿舍楼9栋以及女生
宿舍楼17栋部分宿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调查时间,2013年5月19日
调查份数,100份
有效份数,86份男生,18份女生,68份而对于问卷题目的设置,我们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小组成员的讨论之下,共列出了十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
除了有关性别,年龄之外,在问卷中我们还分别问到
了大家对信仰的看法、是否有信仰以及有什么样的信仰。
因为我们知道,信仰
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或主义的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可见信仰对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进而制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
下面就是我对调查结果进行大概的分析和思考。
首先是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女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而且在这些人当中是学生干部的只是占了36%,但是共青团员却占了95%,由此可见,广大群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或者说是较好的政治素养。
而当被问及,认为树立正确的信仰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否非常重要的时候,83%认为非常重要,5%认为可有可无,还有12%没有考虑过这个问
题。
而在进一步询问信仰是什么时,有71%的人还是选择的马克思主义,还有30%选择了西方宗教或是佛教等。
虽然值得推崇的是我们学生们的思想日趋多元化,信仰也变得的多样
但是很显然,这儿还存在一个矛盾之处。
既然大家都认为信仰对我们个人发展
很重要,并且绝大部分愿意信仰马克思主义,那么余下的30%甚至使更多的人为什么没有信仰呢,我想追根究底,不是他们没有,而是由于大多数人对信仰不是很了解,对什么是信仰、信仰的作用、为什么要树立信仰等等问题不是很明确。
其实通俗点讲,当一个人遇到大关过不去时,不由得就会念叨,佛祖保佑。
而某种意义来讲,这就是一种信仰,一种可以支撑他的信念,只不过自身没有意识
到罢了。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一种不断进步的思想,但虽是如此我
们还是列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发展前途,本来以为十拿九稳的问题,可当一看调查结果却还是大吃一惊。
只有54%的人认为非常有前途,27%的人认
为较有前途,3%的认为前途一般,还有16%直接就是不知道了。
虽然值得庆幸的是没
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没有前途的,但对马克思主义如此不具备信心还是让人值得深思的。
经小组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并不是学生不支持或是不认可马克思主义,只是因为没有真正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不理解它的理论,意义,它的先进性和进步性,由此才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缺乏信心,而不是真的认为它没有前
途。
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的最有效的途径,绝大部分人还是认为上思想政治课。
在问及马克思主义与自身品质的联系时,38%的认为联系非常紧密,35%认为是较为紧密,6%认为没有联系。
由这一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可能正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切身利益的联系,所有才有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不甚在意。
而就以上所述的一些问题我们做了以下总结,大致分为四点,
1.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自己的政治意识淡漠。
在西方多党制、多元化等资产阶级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一些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不坚定、不明确。
2.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足,学生对马
克思主义没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是很感兴趣,没有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3.学校老师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并未切实与实践相结合,教育脱离实际,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也力不从心。
4.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方式单一,学生们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也很单一。
对此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首先,要知道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
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信仰意识。
其次就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增加对其的教育强度,为学生树立根深蒂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同时,要注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理论教材应侧重实际。
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水平。
同时,
学校也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出大学生马
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我们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以及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同时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让我们成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信仰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