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进课堂优质课活动教案

《声声慢》李清照

课题与教学: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积累的优

秀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支柱。中国文学和语文教学历来有“文以载道”、“文道并重”的传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美德施于潜移默化之中,让传统美德在语文课堂闪光。在本课教学中,我在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时,更关注的是“渗透”二字,不露痕迹地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女词人那种不输于男子的胸襟和抱负,从而使学生受到一种民族精神和博大胸襟的影响,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

地鉴赏诗歌。

2、在情景的自然结合中感受凄苦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深入文本,揣摩语言,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鉴赏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①情与景的自然结合,②凄苦意境的深切感受。

三、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词人愁情的厚重。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词坛上,有这样一位女子,她集“豪情、才情、悲情”于一身。说她豪情,因为她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说她才情,因她写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千古绝唱,说她悲情,因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丧这非常人遭遇的不幸。这位女词人是谁呢?(李清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后期代表作品《声声慢》。

(二)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朝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词人。北宋末期的李清照曾拥有过令人艳羡的生活,她出生在名门望族,父母知书能文,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秀外慧中。她和夫婿赵明诚是文学知己,两人情投意合,共同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可是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却随着金兵的入侵,北宋的灭亡,而被彻底毁灭。他们夫妇被迫逃难到江南,不久相濡以沫的夫君染病身亡。晚年的李清照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

(三)感知质疑

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本句说的是谁伤心?为什么伤心?-----词人、旧时相识。

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真可谓是“同是

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怎不令人越发伤感?

2、词人为什么和大雁是“旧时相识”?

旧时相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搂。)

往日丈夫在世时,大雁带来的是丈夫的温情与慰藉,如今丈夫已逝,见到大雁,引发的是绝望与伤心。失去了丈夫的词人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啊!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黄花堆积”究竟是指花儿开得茂盛还是指花已凋零?(凋零)

那憔悴指的是人还是花?

(1)憔悴的是黄花,实际上是双关语,以花喻人暗示自己韶华已去,青春不再。无人堪摘是指花无人怜爱,也暗示晚年的词人孤独寂寞,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守护,就象黄花一样,一朵朵、一瓣瓣地枯萎凋零。真是“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啊!

(2)憔悴的是人,黄花开得茂盛簇拥在枝头。往年词人有摘花装点案头的习惯,幸福的她曾充满"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而今年迈孤独的词人剩下的只有无心摘花的苦闷,不知窗外黄花,今年又为谁开呢?

小结:经过刚才的质疑环节我们初步感受了词人的愁,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继续鉴赏探究词人还有哪些愁情,是如何便表现的?请同学齐读全词,找出你最喜欢的或者感受最深的句子。

(四)鉴赏品味

1、第一句在形式(音韵)内容方面怎样理解?

音韵方面: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这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

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

内容方面:“寻寻觅觅”描写的是词人的动作和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幸

福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甜蜜爱情,还可能是曾经心爱

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

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

醒,感到周围环境的“冷冷清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

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

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提到天气,喻指人生变化无常。

(2)表面在写天气实际上写出了词人无所适从的悲寂心情。

3、如何理解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明确:这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

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4、主要意象

淡酒: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

黄花:

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也无人再会怜惜她。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啊!

梧桐:

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来看这句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