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计算(二)教案

合集下载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简便计算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利用简便计算方法快速计算数字;
3. 能够熟练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重点:
1. 理解简便计算方法;
2. 掌握使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通过简单例题引导学生认识简便计算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加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近似相加和交换律简便计算加法;
3. 学习减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近似减去和借位简便计算减法;
4. 学习乘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分解乘数和合并乘数简便计算乘法;
5. 学习除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倍数法和估算商数简便计算除法;
6.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的简便计算方法;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简便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

教学辅助:
1. 教案PPT;
2. 课堂小板书;
3. 计算题练习册。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简便计算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乘法中的简便计算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a×b=b×a2. 乘法结合律:(a×b)×c=a×(b×c)3. 乘法分配律:a×(b+c)=a×b+a×c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引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二)新知讲解:1. 乘法交换律:通过举例说明两个数相乘,无论怎样排列,结果都是相同的。

例如:3×4=4×3;5×7=7×52. 乘法结合律:通过举例说明三个数相乘,无论怎样组合,结果都是相同的。

例如:(2×3)×4=2×(3×4);(5×6)×7=5×(6×7)3. 乘法分配律:通过举例说明一个数分别与另外两个数相乘,再把乘得的积加起来,等于这个数与另外两个数的和相乘。

例如:5×(2+3)=5×2+5×3(三)课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检验他们对乘法简便计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简化计算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学生还不能灵活运用这些定律。

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五、作业布置: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可以用到乘法简便计算的例子,并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化计算。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简便运算 (2)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简便运算 (2)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授课类型C-小数乘除法C-分数加减法T-巧算授课主题五年级数的运算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小数乘除法(★★★)知识结构5min.1、小数乘以整数: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①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小数除法:1、把小数除法转化整数除法计算,一般只需把除数转化为整数。

2、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计算,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被除数比除数小,整数部分不够商1,这说明商是零点几的小数。

这样个位上要写o,表示商是小于1的小数。

这与整数除法不同。

4、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4、求近似数(1)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是什么?(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

也可观察保留位的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2)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点。

如:现实生活中买东西需要带多少钱的问题,一般要估算高一点,可以用“进一法”。

5、循环小数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能够除尽的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我们把它叫做有限小数;永远也除不完的商的小数部分是无限的,我们把它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的小数位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20 min类型一:小数乘整数例(★★★):笔算下列算式:(1)3.3×5 (2)0.56×13答案:(1)16.5;(2)7.28。

《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第一篇:《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简便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人民路小学刘长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简便算法中,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感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

难点:在简便算法中,把一个数改成两个合适的数的积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你们知道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介绍高斯是如何解决1+2+3+…+100 的。

问: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增加了学生探究的乐趣,让学生明白只要勤思多想,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为新课做了铺垫。

】(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

1、出示问题:25⨯ 7 ⨯4 问:如果按照计算顺序,会先算什么?简便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25和4是什么关系?25×4 =100。

所以可以列式为: 25⨯ 7 ⨯4 =25 ⨯4 ⨯7 =100 ⨯7 =700 25和4是一对好朋友,还有哪些数互为好朋友?125和8、2和5。

我们把这种方法命名为:找朋友法。

练习:125 ⨯5 ⨯2 ⨯82、出示问题:567+55 -67 问:哪两个数之间有关联?可以先算。

计算时,我们可以将有关联的放到一起,就是给数字搬家。

此法叫:搬家法。

练习:123+65+267+35368—49+32—51(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共同探索方法:123+65+267+35368—49+32—51 =(123+267)+(65+35)=368+32—(49+51)=390+100 =400—100 =490 =3003、出示问题:137+98 问:98接近哪个整百的数,还差几?可以如何列式。

加100会多2,就应该减去2。

数学秋季全国版教案 5年级-4 简便计算(二)

数学秋季全国版教案 5年级-4 简便计算(二)
(你能又快又正确的计算出来吗?胜利果实可是一人2枚荣誉标记哦。)
(1)比赛开始,方法同上。
(2)通过上节课的比赛,学生们都已意识到要用简便方法。教师巡视。
(3)教师记录完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之后,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用课件公布正确答案。
本题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先计算26÷0.26和9.4÷0.94就会简便很多。
难点:熟练运用运算定律及性质解决各式简便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
复备内容及讨论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都知道“智慧树”吧!据说,智慧树的叶子上藏着许多金点子,谁要是能得到这些金点子,就能拥有巨大的智慧!这也就是智慧树神秘之所在。
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今天的挑战吧,每挑战成功一关,选手就可以获得一张荣誉标记!
教案
教材版本:全国版. 学 校:.
教 师
某某某
年 级
五年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时
2课时
课 题
第4讲—简便计算(二)
教材分析
本讲中重点让学生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除法的性质灵活解决各式计算。在例3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积不变的定律使式子先变成每个乘法中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再进行简便计算。
本节例题与习题难度不大,其中,例1和例2可以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例3或例4可作为学生分组生生互动教学。
三、完成大胆闯关练习
师:收获那么多,老师要考验考验大家,看看谁可以把大胆闯关完成的perfect!一样,惊喜大礼等着你哦!
(一)大胆闯关1
1.用简便方法计算
7272.72÷0.9÷0.8
8.25÷0.125
5×2.6+1.7×26+80×0.2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6简便计算(二)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6简便计算(二)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6简便计算(二)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2.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 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计算器。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定律在计算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例如:2 3 = 3 2,(2 3) 4 = 2 (3 4)。

(2)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例如:2 × (3 4) = 2 × 3 2 × 4。

(3)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进行计算,利用加减乘除的互逆关系进行计算等。

3. 课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以及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5.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以及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运算定律 第4课时 加法的简便运算(2)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运算定律 第4课时  加法的简便运算(2)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运算定律第4 课时加法的简便运算(2)1.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性质。

2.培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灵活计算加、减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

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性质。

难点:加、减法计算的灵活应用。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一、复习导入1.口算(出示口算卡)。

18-8120+70+8079-10-19 34+50+662.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56+41-56 23+79+21-1345+62+28 70+80+30+20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理解数量关系。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算法,分别请学生板书。

方法一:234-66-34=168-34=134(页)方法二:234-66-34=234-(66+34)=234-100=134(页)方法三:234-66-34=234-34-66=200-66=134(页)学生汇报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

方法一:从这本书中先去掉昨天看的页数,再去掉今天看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

方法二:从这本书中去掉昨天和今天看的页数和,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

方法三:从这本书中先去掉今天看的页数,再去掉昨天看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

你是用哪种算法计算的?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自己再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方法的不同。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种算法,它们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这三种算法各不相同,但解答结果都相同。

计算方法的选择:计算时首先要看数的特点,如果减去的两个数能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那就选择用第二种方法,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如果减去一个数后,能得到整十数或整百数,那么就运用第三种方法,交换位置。

简便计算(参考教案二)_五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简便计算(参考教案二)_五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简便计算(参考教案二)_五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一)学会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难点:根据算式特点,自觉、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并说说哪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为什么?25×40=2600÷100=24×9+24=8×125= 2.5×3.6= 2.4×0.5+0.5×3.6=1300÷100=50×9×2=15.31-(0.31+3.5)=21×100=4×7×25=(16.8+1.47)÷0.7=2.小结并引出新课我们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性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可以使一些运算简便。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能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呢?(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4 1.8×2.58+1.8×1.42+0.5=(1)观察:上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思考: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2)学生试做。

(3)投影打出学生试做的过程,并由学生讲出简算的依据。

1.8×2.58+1.8×1.42+0.5=1.8×(2.58+1.42)+0.5(根据乘法分配律)=1.8×4+0.5=7.2+0.5=7.7。

2.试做:1.56×1.7+0.44×1.7-0.7=学生试做后,订正,学生讲解。

1.56×1.7+0.44×1.7-0.7=(1.56+0.44)×1.7-0.7(根据乘法分配律)=2×1.7-0.7=3.4-0.7=2.7。

3.小结: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某一部分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应该怎么办呢?(局部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就要在局部进行简便计算。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人教版

按特长评语1. 优秀的成绩,娟秀的书法,逼真的绘画,优美的舞姿,娓娓动听的播音,落落大方的小小主持人,博得师生的好评,是我们学校的骄傲。

这都是你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愿你获得新成绩。

2. 你是个受老师与同学们喜欢的好班长,也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上课时你聚精会神的听讲,下课时你的眼睛总是关注着班集体。

同学们遇到困难都找你,你总是乐意帮助解决。

每次评选三好学生时,你总是全班同学全体举手通过。

你的上进心很强,我曾经说你要是字再写的好一些就好了,你就暗下功夫练字很快就大有进步了。

要是你发言讲话,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3. 如果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是夜空的繁星,那么你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看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推举你当班长;看着你俨然一位小老师,热心地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看着你犹如一匹活泼的小马驹,奔驰在操场上……我真为你而感到高兴,但老师要提醒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谦虚谨慎永远是成功的法宝。

4. 你是个文静的女孩。

默默地学习,作业本上那工整的字迹,是你文静开出的花朵。

课间活动,体育场上,你文静有余而活动不足。

愿你多一些活泼,多一些微笑。

5.你是个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女孩,每天都可以看到你为净化校园弯腰扫地的身影。

桌椅歪了,你主动摆好,字纸篓满了,你主动到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你不怕困难,勤奋学习,你也能把学习搞好。

6.你是一个聪明漂亮、文静可爱的小姑娘。

你能坚持培养自己健康的兴趣爱好,学画画能吃苦,多次为班为校争光;你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表现堪为同学表率,作为班干部你能积极主动搞好本职工作,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支持,本学期被光荣地评为武昌区优秀少先队员。

望你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数学春季精英版教案 四年级-6 简便计算(二)

数学春季精英版教案  四年级-6 简便计算(二)

第6讲计算高手“孙大圣”——简便计算(二)[教学内容]:《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春季精英版,4年级第6讲“计算高手“孙大圣”——简便计算(二)。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与除法的性质,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考:借助运算律或性质优化计算方法,增强数感,提高学生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1、通过较丰富的教材,现实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数学本身的魅力。

培养学生运用概念、性质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

2、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1.使学生在体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简便计算意识;2.在突出简便计算应用价值的同时体会简便计算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乘法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能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算法生1:直接乘生2:因为125×8=1000,所以把32拆成8×4 125×32=125×8×4=1000×4=4000。

(2)学生比较师:哪种方法简单呢?为什么?这个简单的计算对你有什么启发?①解析:动画依次出示。

答案:125×32=125×8×4=1000×4=4000(3)小结在乘法中运算中,有几对关系特别要好的好朋友,分别有哪些呢?②2×5=10, 25×4=100,125×8=1000当算式中出现了其中的一位时,找一找它的好朋友,把它们进行凑整可以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

本题中出现了125,虽然没有8,但我们可以从32中拆出8来再进行凑整,这样的方法叫做拆分凑整。

简便计算练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简便计算练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简便计算练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简便计算的方法,包括乘法分配律、除法的性质、以及一些特殊运算规律的运用。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除法的性质等简便计算方法。

2. 学会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计算器、教学PPT、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计算器、草稿纸、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些简便计算的实际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乘法分配律、除法的性质等简便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1. 简便计算练习课2. 乘法分配律、除法的性质等简便计算方法。

3. 练习题和答案。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简便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节课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通过讲解、练习、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简便计算的实际例子,如购物时如何快速计算总价,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参考教案二)四年级数学教案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参考教案二)四年级数学教案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参考教案二)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加上或者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算法。

(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难点: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

教具和学具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下面的数各接近几百、几十?比接近的几百、几十多还是少?多多少或少多少?79581983974012.在□里填合适的数。

80=78+□100=89+□300=297+□90=87+□200=198+□100=101-□3.口算下面各题。

574+200476-300247+20352-200615+300113+60(二)学习新课1.导入:利用复习中的口算最后一道题113+60。

教师叙述:同学们会很快地计算出113+60的得数,因为60是一个整十数。

那么,怎样很快计算出113+59的得数呢?今天我们要研究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2.教学例1:113+59=?提问:你能用简便算法很快地口算出这道题吗?(相邻的两位同学讨论一下,全班交流。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13+59=113+60-1=172提问:(1)为什么加60,你是怎样想的?(2)为什么减去1?根据同学的发言,教师小结:加一个接近整十的数,可以先按整十算,然后多加了几就减去几。

这样直接用口算,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2.教学例2:276+98=?提问:(1)哪个数接近整百数?(2)把98看作多少?(3)加100多加了几,怎么办?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76+98=276+100-2=374练一练(1)156+87=156+90○□=□(2)86+97=86+100○□=□(3)127+59=127+□○□=□(4)99+46=100+□○□=□(5)74+198=□+□○□=□全体学生在本上做,指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以便反馈订正。

简便计算教案范文

简便计算教案范文

简便计算教案范文课题名称:简便计算课时数:1课时教材版本:任意版本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简便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简便计算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加强学生对简便计算的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习题和实际应用问题。

2.学生准备好课本和纸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简便计算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通常使用哪些简便计算方法?步骤二:讲解(10分钟)1.教师给学生讲解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如:快速算术、近似计算、折扣计算等。

2.授课结束后,教师通过例题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步骤三:练习(30分钟)1.学生自主完成习题集中关于简便计算的练习题。

2.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及时纠正错误,解决疑惑。

步骤四:拓展应用(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要求学生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给出答案。

3.学生代表分组展示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

步骤五: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简便计算的重要性及应用。

2.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板书设计:简便计算基本概念:快速算术、近似计算、折扣计算、百分数计算等基本方法:平方定律、平方和差定理、积因子法等实际应用问题:XXX(问题示例)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简便计算为主题,通过简单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讲解和练习建立学生对简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拓展应用环节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

四年级《简便计算》教案

四年级《简便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口算能力。

3.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加法和减法口算能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1.加法和减法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课1.向学生提问:你会做加法和减法吗?加法和减法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和减法的异同,并概括加法和减法的定义。

Step2: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1.通过幻灯片展示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向学生解释,加法是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减法是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得到一个差值。

2.利用多媒体教具呈现加法和减法的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规则。

Step3:数学游戏1.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答案,并纪录在黑板上。

如:12+10=56-8=33+12=74-23=2.引导学生归纳加法和减法的规律,并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Step4:小组合作练习1.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的学生轮流进行口算题练习,其他同学互相监督并纠正错误。

2.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将计算结果写在黑板上,让其他小组检查答案。

Step5:应用练习1.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加法和减法求解。

如:小明去超市买了一本书,花了12元。

他给了收银员一张20元的纸币,需要找多少钱?2.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回答问题,并解释他们的思维过程,分析他们的思维逻辑。

Step6:课堂小结1.回顾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让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技巧和方法。

Step7:课后作业1.布置相关课后习题,要求学生用口算解答。

2.鼓励学生编写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题目,并交给老师和同学互相做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简便计算》教案

《简便计算》教案

《简便计算》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2.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在具体探索过程中,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简便计算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验证归纳等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电脑、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律?师: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生1:加法、乘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a+(b+c),生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 (b×c)生3:加法、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 +b = b + a生4: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a ×b = b × a[设计意图]以引入对旧知识的复习,增强了复习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谈话:同学们对运算律掌握得真不错!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出可以进行简便运算时,教师导入新课学习: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乘法运算律应用广泛,在学习运用加法运算律能使计算简便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的想到乘法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使计算简便?然后教师直接到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简便计算》教案

《简便计算》教案

《简便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运用简便方法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三、教学难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由复习计算入手:(投影分别出示)325+497=482+507=113-98=325+500=678+200=825-400=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你是怎样计算的。

根据学生回答可以得到有些题目计算起来很简单。

比如:325+500=678+200=825-400=引出本课课题:简单计算。

(二)、例题讲解:1、教师投影出示例题图片2、先让学生读题,通过画面你能得到那些信息,给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创设情境,同时也感觉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3、启发学生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试着列式。

4、小组内成员先交流自己的算法,在说说自己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巡视,维持小组讨论的纪律,同时对需要帮助的小组给予指点。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情况展示多媒体课件。

5、展示问题1:198+96=198+100-4=294(本)让这样小组做的同学解释为什么减4。

展示第二种列法时也让学生解释为什么减2 。

(注意让多个小组都得到发言的机会)教师适时给予小结,让学生得到肯定的回复。

还可以为了竖式进行计算验证简便方法计算的对误。

根据生答,教师适时板书。

6、展示问题2:展示解法:406-198=406-200 +2小组讨论并反馈加2的原因。

同时对537-299=537-300+1也作出相应的讨论和解释。

教师再次给予小结,让学生得到肯定的回复。

(三)、习题巩固。

练习1: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需要学生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练习2: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反馈,注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情况。

练习3:教师给予讲解并举例,再让学生思考得出其他答案。

(四)课外拓展及小结:1、展示拓展练习,并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简便计算》教案

《简便计算》教案

《简便计算》教案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简便运算(复习)。

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白得运算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依照具体情形,选择简便算法的意识和能力,进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简便运算带来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点: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忆。

归纳整理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加法交换律:a+b = b+a加法结合律:a+b + c = a+(b + c )乘法交换律:ab = ba乘法结合律:ab c = a(bc )乘法分配律:a (b + c )= ab+a c减法性质:a - b - c = a -(b + c )除法性质:a b c = a (b c )一、应用知识,教学经历方法。

1、加法、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75+29 +25+171 连续加,结对子25 13 4 2 连续乘,找朋友2、减法性质的应用。

221-35 -65221-35 -21221-(21+24)连续减,减去和减去和,可连减3、除法性质的应用。

4700 25 44700 25 474700 (475)连续除,除以积除以积,可连除4、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8(125 +7)8896 +88 488102 -88 2乘和差,分别乘积加减,莫慌张公因数,提出来5、专门数的拆分。

7510275981253225专门数,巧拆分6、总结简便运算的经历方法(三字经)。

做简算,是享受。

细观看,找特点。

连续加,结对子。

连续乘,找朋友。

连续减,减去和。

连续除,除以积。

减去和,可连减。

除以积,可连除。

乘和差,分别乘。

积加减,莫慌张。

公因数,提出来。

专门数,巧拆分。

合法理,任我行三、巩固复习。

1、请你做法官:3516 = 35 2 8326-72 +28 = 326-(72 +28)88 99 +88 = 88 10073 37-73 37 = 073 +37-73 +37 = 083 99 = 83 (99 +1)2、解决问题:学校预备为田径运动会购买一些奖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简便计算(二)◆教材分析例5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共安排了2道小题。

第1小题是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第2小题是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运算律可以正向应用,也可以逆向应用,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和应用,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积极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正确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2.填空。

25×6+75×6=(□+□)×□ 12×(5+20)=12×□+□×□3.师: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对乘法分配律的复习与回顾,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16页,例5。

用简便方法计算(100+2)×45,32×27+32×73。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1)①(100+2)×45 ②(100+2)×45=102×45 =100×45+2×45=102×(40+5)=4500+90=102×40+102×5 =4590=4080+510=4590(2)①32×27+32×73 ②32×27+32×73=32×(27+73)=864+2336=32×100 =3200=3200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巩固新知:1.教材第17页,课堂活动2。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再集体汇报。

2.教材第18页,练习五,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达标反馈习题:1.教材第17页,练习五,第3题。

2.教材第18页,练习五,第8题。

答案:1.11000;1150;1700;1000;840;3800。

2.﹥;=;﹤;=。

(五)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六)布置作业第6课时:1.教材第18页,练习五,第7题。

2.教材第18页,练习五,第9题。

3.教材第18页,练习五,思考题。

答案:1.3060;100000;7200;3800;6700;6237。

2.90元。

3.1000×1000。

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传授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设计教案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解读教材,加强知识与生活、知识与学习者个人之间的联系,努力把“静态的”知识赋予“生命”。

因此我们要善于将教材的知识“过程化”,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教学资料包说课设计:《运算律》说课稿(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第一课时的内容。

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

教材中实际情境中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例举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练习中安排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把乘法分配律延伸到它的逆应用和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使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在学生已经学过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乘法分配律,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数范围类的基本运算律,而且有利于他们更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思维活泼,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观察、操作、归纳等方式自主建构新知识。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4)重点、难点重点: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认为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5)教法、学法教法: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动手实践等教学方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6)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无锡市少儿书法大赛”了,书法组的张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漂亮的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交流算法,初步感知。

(1)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再问:买5件上衣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再算一算。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再分别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解释。

谈话:两个算式解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它们的计算结果也相等,那你会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3)谈话:如果老师不这样选择,还可以怎样选择?(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提问: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根据学生回答,列出算式:32 × 5 + 45 × 5 和( 32 + 45 )× 5。

(4)再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启发:比较这两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感悟和发现乘法分配律,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

先组织学生通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两个不同的算式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到了两个等式,并比较这两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2. 深入体验,丰富感知。

引导:现在请每个小组拿出信封中写有算式的纸条,想一想在这几组算式中,哪些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哪些不能?分组汇报、交流。

要求:你能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吗?学生举例并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符合乘法分配律和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五组算式,引导学生在小组辨析与争论中,进一步形成清晰的表象。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再写出一些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等式,既为概括乘法分配律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又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3. 揭示规律。

(1)提问: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等式中存在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2)反馈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学生可能用语言描述,可能用字母表示……)小结:a加b的和乘c,与a乘c的积加b乘c的积的和是相等的。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板书:(a + b)× c = a × c + b × c]你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请同桌再交流一下。

4.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稍等)简洁、明了。

这就是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实践运用,巩固内化1.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回答下面各题:①(32+25)×4 = □×4+□×4②(64+12)×3 = □×□+□×□③25×(4+9)= □×□+□×□④75×64 = □×□+□×□【设计意图:前面三题,学生很快根据乘法分配律正确地填数。

由于第④题是开放的,有的把75写成两个加数的和再乘64的形式,也有的将64拆成两个加数的和再乘75的形式等,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填数。

】2.选择。

请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

与 25×(4×8)相等的算式是()。

①25×4+25×8;②25×4×25×8;③25×4×8【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及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3.完成第3、4题,比较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渗透简便计算的思想4.做第5题,重点提示学生第2题 48×3-45×3可以写成(48-35)×3。

把分配律中的加法类推到减法。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形式活泼,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这些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改善学习方式。

】(四)回顾再现,升华新知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设计意图:在本节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畅谈学习收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将所学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梳理和巩固。

】四、提纲挈领——说板书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65 + 45)× 5 = 65 ×5+45× 5( 32 + 45 )× 5=32 × 5 + 45 × 5(a + b)× c = a × c + b × c【设计意图:良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的教案,是课堂教学的缩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