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肌肉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ppt课件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ppt课件
22
23
针对肩胛提肌损伤者的训练与建议:
肩胛提肌的训练: 哑铃耸肩(图1):双手各握轻重量哑
铃做耸肩,15次至20次一组,组间歇60 秒,总共做4组。 杠铃耸肩(图2),双手握杠铃位于身 体前侧,向上耸肩,慢放,15次至20次 一组,组间歇60秒,总计4组。
242526对于损伤者的建议:21
肩胛提肌损伤表现:
1,、肩颈背部疼痛不适。慢性损伤的患者局部以酸痛 为主,损伤侧肩胛骨内上方和颈部肌肉有僵硬紧张 感,转头不便。急性损伤者,颈侧肿胀明显,疼痛 剧烈。
2、睡眠时翻身困难,白天可有高低肩情况,疼痛可 延受损肌肉的走向放散,上肢后伸及耸肩动作受限 或使疼痛加重。
3、肩胛骨疼痛、酸胀,另向枕骨旁及太阳穴的放射 性疼痛。损伤者常因肩痛不能持续坐姿看书,时间 一长即不能保持原有的姿态。
49
竖 脊 肌
50
竖脊肌的功能与相应支配
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后伸, 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 故又名竖躯干肌。一侧竖脊肌收缩, 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竖脊肌受全 部脊神经后支支配。
51
竖脊肌损伤
竖脊肌因负担重而易损伤,当你站着或坐着, 习惯性驼背、弯腰以及头前伸,竖脊肌就必 须持续用力而劳损。临床统计发现,多数腰 痛、背痛,臀部疼痛,甚至严重的头痛头晕 都是竖脊肌劳损引起的。竖脊肌病变会引起 相应位置的脊柱活动受限,后背、后腰像一 整块僵硬的铁板,你甚至无法翻转身体。而 中老年人无法纠正的驼背畸形及腰无法直立 等问题都可能是竖脊肌严重损伤的表现。
52
竖 脊 肌 的 易 于 损 伤 点
53
按摩对竖脊肌的恢复
我们根据临床统计数据,通过上图标识 了竖脊肌最容易出现的劳损痛点,顺着 脊柱两旁,横向拨动竖脊肌,找到明显 酸痛、胀痛的点,多停留些时间,每天 几次,每次重复按压拨动60次就能让痛 点减轻直到让它们消失。竖脊肌的痛点 有些可能自己按摩不到,你需要借助家 人、朋友的帮忙,或者你需要一些工具 来实现竖脊肌压痛点的按压。

2024版人体解剖学肌学ppt课件

2024版人体解剖学肌学ppt课件

2024/1/30
17
平滑肌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
食管下括约肌
位于食管下端和胃连接处,平时保持紧张性收缩, 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胃肠道的蠕动
胃肠道的平滑肌在进食后会发生蠕动,推动食物在 消化道内向前移动。蠕动波的传播方向与消化道的 纵轴一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024/1/30
胃的容受性舒张
02
心肌细胞构成心脏的基本单位,是心脏实现泵血功能的基础,它的功能状态直接 影响到心脏泵血功能。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的结构基本相似,也有横纹,但在结构 上心肌细胞为短柱状,一般只有一个细胞核,而骨骼肌纤维是多核细胞。
2024/1/30
12
心肌收缩机制及影响因素
心肌收缩机制
心肌细胞兴奋时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一样,首先发 生去极化过程,使膜外电位由正变负,膜内电位由 负变正。兴奋传导过程中的电紧张电位的形成和兴 奋在骨骼肌中的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骨骼肌收缩类型
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前 者肌肉长度缩短,后者肌 肉长度不变。
9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
1 2
骨骼肌的协作关系 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等共同完成运 动动作。
骨骼肌的协调控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实现肌肉间的精确配合和 协调运动。
3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通过有氧和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支持肌肉收 缩和运动表现。
05
神经系统对肌肉调控作用
Chapter
2024/1/30
19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传导至神经末梢
接头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至神经肌肉接头处, 引起接头前膜去极化。
接头前膜中的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钙离子 内流触发乙酰胆碱释放。

解剖学肌肉学PPT课件

解剖学肌肉学PPT课件
平衡原理
肌肉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需要与其他肌肉和骨骼 的力量保持平衡,以保持身体的稳定。
协调原理
多块肌肉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复杂的运动功能。
肌肉的能量代谢与疲劳
ATP-CP系统
短时间内提供大量能量,但持续时间短。
有氧氧化系统
在有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和脂肪酸产生能量, 持续时间长但功率较低。
糖酵解系统
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能量,但会产 生乳酸堆积导致疲劳。
疲劳机制
包括能量耗尽、代谢产物堆积、神经传导受 阻等多种因素导致肌肉收缩能力下降。
06 肌肉疾病的诊断 与治疗
常见肌肉疾病介绍
肌肉萎缩
肌肉体积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 导致肌力减退。
肌肉炎症
肌肉组织发炎,表现为肌肉疼痛、肿 胀和功能障碍。
肌肉痉挛
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导致疼痛和运动 障碍。
肌肉损伤
01
02
03
04
兴奋性
肌肉细胞受到刺激时,具有产 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收缩性
肌肉细胞受到刺激后,能够缩 短并产生张力,使身体部位产
生运动。
伸展性
肌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 被拉长并产生弹性回缩力。
弹性
肌肉在去除外力后,能够恢复 到原来的长度和形状。
肌肉的生物力学原理
杠杆原理
骨骼作为杠杆,肌肉作为动力来源,通过关节的 支点产生运动。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肌肉疾病, 如肌肉肿瘤、严重的肌肉损 伤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治 疗来解决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01
平滑肌细胞呈长梭形,含有一个细长的细胞核,胞质内含有丰
富的线粒体和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
02

医学-肌肉解剖PPT演示课件

医学-肌肉解剖PPT演示课件
• 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
• 起点:胸骨柄和锁Βιβλιοθήκη 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 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面使头伸,肌肉 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面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 廓,助吸气。
2020/3/22
7
2020/3/22
和脊柱伸。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2020/3/22
11
2020/3/22
12
背阔肌
•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
10~12肋外侧面。 •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
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2020/3/22
21
2020/3/22
22
• 肱三头肌
• 部位: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 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
•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 后壁的腰方肌
2020/3/22
3
●上肢肌
•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 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 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 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2020/3/22
17
• 小圆肌
• 部位:冈下肌下方。
•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 止点:肱骨大结节。

人体系统解剖学-肌学PPT课件

人体系统解剖学-肌学PPT课件
肌肉中的结缔组织包括肌内膜、肌束膜和肌外膜,起到连接和保 护肌肉的作用。
血管和神经
血管为肌肉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神经支配肌肉的运动。
03
骨骼肌
骨骼肌的结构
骨骼肌纤维
01
骨骼肌纤维呈细长圆柱状,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每个肌原纤
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按一定规律排列形
肌肉系统的研究意义
医学诊断
治疗与康复
通过对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 有助于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了解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治疗 肌肉相关疾病和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指导。
人体工程学
运动科学
在人体工程学领域,对肌肉系统的研究有 助于设计和改进各种工具、设备等,使其 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和需求。
理解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和机制。
熟悉常见肌肉疾病的病理和诊 断方法。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02
人体肌肉系统概述
肌肉的基本功能
运动功能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产 生力量,使人体能够进
行各种运动和活动。
维持姿势
肌肉通过持续的微弱收 缩来维持人体的姿势,
使身体保持稳定。
保护内脏
成。
肌纤维束
03
多个肌纤维束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肌束
膜。
骨骼肌的功能
01
02
03
产生运动
骨骼肌通过收缩和舒张产 生力量,使人体能够进行 各种运动。
维持姿势
骨骼肌在人体姿势的维持 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站立、 行走等。
保护内脏器官
骨骼肌能够保护内脏器官 免受外力伤害。
骨骼肌的分布与作用
人体系统解剖学-肌 学ppt课件

解剖学肌肉(课堂PPT)

解剖学肌肉(课堂PPT)

部,止于桡骨近端内侧缘。其作用为屈肘关节。
22
23
(四) 前臂及前脚部肌
1.背外侧肌群
(1) 腕桡侧伸肌(M.extensorcarpi radialis):位于桡骨的背侧面。 (2) 腕斜伸肌(M.extensorcarpiobliquus):起自桡骨外侧下半部,斜伸延向腕 关节内侧,有伸和旋外腕关节的作用。 (3) 指总伸肌(M.extensordigitaliscommunis):起于肱骨外侧上髁(浅头)和尺骨 外侧面(深头),其腱向下伸延至掌骨远端分为两支,分别沿第3指和第4指背侧 面下行,止于蹄骨。 (4) 指外侧伸肌(M.extensordigitalislateralis):在指总伸肌后方,起自桡骨近 端外侧,其腱经腕关节外侧面下延,至掌部,则沿指总伸肌腱外侧缘下行, 马的止于系骨,牛的止于第4指的冠骨和蹄骨,又称第
4指伸肌。有伸指和腕关节的作用。 (5) 指内侧伸肌(M.extensordigitalismedialis):又称第3指伸肌,它位于腕桡侧
伸肌和指总伸肌之间,起于肱骨远端背侧,肌腱止于第3指冠骨近端和蹄 骨内侧缘。有伸第3指作用。马无此肌。
24
2.掌侧肌群
(1)腕外侧屈肌(M.flexorcarpilateralis):又称尺外侧肌,位于指外侧伸肌的 后方,起自肱骨远端,止于副腕骨和第4掌骨近端。作用为屈腕、伸肘。
部,止于桡骨近端内侧缘。其作用为屈肘关节。
21
(三) 臂部肌
1.伸肌组
(1) 臂三头肌(M.tricepsbrachii),位于肩胛骨和肱骨后方的夹
角内。肌腹大,分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的起点不同,
但均止于肘突。主要作用为伸肘关节。
(2) 前臂筋膜张肌(M.tensorfasciaeantebrachii):位于臂三头肌 的后缘及内侧面。以一薄的腱膜起于背阔肌的止端腱及肩胛骨的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06
肌肉损伤与修复
常见肌肉损伤类型及原因
肌肉拉伤
由于过度拉伸或急剧收缩导致肌 肉或肌腱损伤,常见于运动过程
中。
肌肉挫伤
由钝性外力作用于肌肉导致的闭合 性损伤,常见于撞击、跌倒等情况。
肌肉撕裂
肌肉纤维部分或完全断裂,通常由 强烈外力引起,如运动中的猛烈撞 击。
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与机制
01
02
03
急性期
损伤后立即发生,包括止 血、炎症和肿胀等反应。
修复期
损伤后几天至几周内,主 要涉及再生和修复过程, 包括血管生成、纤维母细 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重塑期
损伤后数周至数月内,通 过改建和重塑使受损组织 恢复结构和功能。
运动在肌肉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可以增加局部血液流量,有 助于清除坏死组织和炎症介质, 同时提供修复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04
平滑肌结构与功能
平滑肌细胞形态与分布
形态
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
内脏器官壁内,如血管、胃肠道、支气管 等
特点
细胞间连接少,收缩时细胞长度缩短,宽 度增加
平滑肌收缩机制及调节
01 收缩机制
依赖于肌浆网内Ca2+的释放和 细胞外Ca2+的内流
02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 节
02 03
横桥摆动
横桥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结构,具有ATP酶活性。在肌肉 收缩过程中,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并摆动,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使肌 肉缩短。
肌肉舒张
当刺激停止时,钙离子被重新摄入到肌浆网中,肌钙蛋白与钙离子分离, 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肌肉 舒张。

肌肉解剖图PPT课件

肌肉解剖图PPT课件
肌肉解剖图ppt课件
目录
• 肌肉解剖概述 • 骨骼肌的解剖 • 心肌与平滑肌的解剖 • 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 肌肉疾病与损伤 • 肌肉解剖图谱展示
01
肌肉解剖概述
肌肉系统的基本组成
01
肌肉系统由骨骼肌、心肌和平滑 肌组成,其中骨骼肌是人体运动 系统的主体,心肌和平滑肌则分 别负责心脏和内脏器官的运动。
总结词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展示骨骼肌的解剖图谱,可以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 。
VS
详细描述
骨骼肌解剖图谱应包括人体各个部位的骨 骼肌,如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等。图 谱应详细标注骨骼肌的起止点、纤维走向 以及与骨骼、关节的关系等,以便学生更 好地理解骨骼肌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02
骨骼肌的解剖
骨骼肌的分布与特点
分布广泛
肌肉纤维类型
骨骼肌遍布人体全身,主要附着在骨 骼上,通过关节活动来驱动身体运动。
骨骼肌包括红肌、白肌和中间型肌纤 维,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特点多样
骨骼肌的形状、大小、厚薄和排列方 式因部位而异,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
骨骼肌的纤维结构
单个肌纤维
骨骼肌纤维呈长圆柱形,由许多 肌原纤维组成,是肌肉的基本单
平滑肌的分布与特点
平滑肌的分布
平滑肌广泛分布于人体血管壁、胃、肠、胆囊和膀胱等内脏 器官。
平滑肌的特点
平滑肌细胞呈长梭形,没有横纹,不受中枢神经支配,为不 随意肌。平滑肌细胞相互交织成网,形成管腔壁的衬里,因 此也称为内脏肌。平滑肌细胞间有神经末梢分布,可感受机 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信息。
平滑肌的结构与功能
03
心肌与平滑肌的解剖
心肌的结构与功能

肌肉课件 ppt

肌肉课件 ppt
高强度间歇训练
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训练,然后进行短时间的休息,这种训练方式 能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和肌肉生长。
离心训练
在肌肉收缩的过程中,缓慢地降低重量,使肌肉有更多的时间对抗重 力,这种训练方式能更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长。
增肌训练的营养补充
01
02
03
04
蛋白质
蛋白质是肌肉生长的重要营养 素,建议每天摄入1.5-2克/公
03
肌肉的损伤与恢复
肌肉拉伤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提高肌肉温度和柔韧性;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 过度疲劳和肌肉负荷过大;加强肌肉力量和平衡性止运动,冷敷受伤部位,压迫包扎,抬高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轻度拉 伤可进行适当的按摩和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严重拉伤需及时就医 ,遵从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
斤的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能够帮助恢复体力并支持肌
肉生长。
脂肪
适量的脂肪能提供能量、维持 内分泌稳定,并促进脂溶性维
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持身体 健康和促进肌肉生长也是必不
可少的。
06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专业运动员的肌肉训练经验分享
01
专业运动员的肌肉训练经验
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等抗 氧化维生素能够减少肌肉损伤和疲劳 。
多样化的饮食能够提供足够的维生素 和矿物质,如果缺乏某种营养素,可 以适当补充营养补充剂。
05
肌肉的力量训练与增肌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
渐进性原则
训练强度和重量应逐渐 增加,以适应肌肉的增
长和力量的提升。
超负荷原则
训练应超过肌肉的日常 负荷,以刺激肌肉生长

肌肉详细讲解ppt课件

肌肉详细讲解ppt课件

运动肩、肘、腕关 节的肌肉名称小节
24
二、下肢肌
(一)盆带肌
前群—髂腰肌
位置:腰椎两侧及髂窝内 (1)腰大肌 形态:单羽状肌 起点: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止点:股骨小转子
(2)髂肌 形态:扇形 起点: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25
髂腰肌
26
后群—臀大肌
位置: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 起点:髂骨翼外面,骶、尾骨背面 止点: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髋关节伸、外旋
53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54
(五)头颈肌
胸锁乳突肌
位置: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功能:上固定—上提胸廓,助吸气
下固定—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 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屈或伸
55
胸 锁 乳 突 肌
56
第三节 体育动作的 解剖学分析
动作分析方法 动作分析步骤 常见体育动作
分析
远固定—屈膝
33
半腱肌和半膜肌
34
(三)小腿肌
后群—小腿三头肌 位置:小腿后部浅层 起点 腓 肠 肌—股骨内外上髁
比目鱼机—胫骨和腓骨的后上部 止点:跟骨结节 功能:近固定—屈踝
远固定—协助伸膝
35
小腿三头肌
36
运动髋、膝、踝关 节的肌肉名称小节
37
三、躯干肌
(一)背肌 背浅层肌—(1)斜方肌
13
2.冈上肌 位置:冈上窝内 形态:羽状肌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外展
14
3.冈下肌和小圆肌 位置:冈下窝内 形态:三角形/圆柱形 起点:冈下窝内2/3;肩胛骨外侧缘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伸、内收、外旋

《肌肉解剖》ppt课件

《肌肉解剖》ppt课件
中间型肌纤维
介于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之间,具有两者的部分 特点。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兴奋-收缩耦联
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通过横 桥机制引起肌原纤维收缩。
肌丝滑行理论
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 使得肌节缩短,从而实现肌肉收 缩。
能量供应
肌肉收缩需要能量供应,主要来 自ATP水解和肌酸磷酸等高能磷 酸化合物。
肌肉舒张
当兴奋停止后,肌球蛋白与肌动 蛋白分离,肌节恢复原状,肌肉
舒张。
03
心肌的结构与功能
心肌的基本组成
01
02
03
心肌细胞
包括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 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是 心脏活动的基础。
心肌间质
位于心肌细胞之间,含有 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 和神经纤维,为心肌细胞 提供营养和支持。
心肌纤维
05
肌肉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神经肌肉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
包括胞体、树突和轴突, 负责处理和传导神经冲动。
肌纤维
即肌肉细胞,包含许多肌 原纤维,是肌肉收缩的基 本单位。
神经肌肉接头
神经元轴突末梢与肌纤维 膜形成的特殊结构,负责 传递神经冲动给肌纤维。
神经肌肉系统的传导机制
兴奋-收缩耦联
01
神经冲动到达肌纤维时,通过兴奋-收缩耦联机制引起肌肉收缩。
肌丝滑行理论
02
肌原纤维中的粗细肌丝相互滑行,导致肌肉长度缩短和张力产
生。
能量代谢
03
肌肉收缩需要能量支持,主要通过ATP水解提供能量。
神经肌肉系统的调节功能
神经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控制肌肉的收缩 和舒张。
体液调节
激素等体液因子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肌肉代谢 和功能。

人体解剖学-肌肉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肌肉ppt课件

34
(三)后群 1、浅层 小腿三头肌。
腓 肠 肌
2、深层 包括腘肌、 趾长屈肌、 长屈肌、 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比目鱼肌
母长屈肌
35
36
主 动

腔静脉孔:第8胸椎 腔静脉孔

水平,通过下腔静脉。

作用:主要的呼吸肌。与腹
肌同时收缩,增加腹
压,协助排便。
膈脚
20
五、腹肌 (一)腹外斜肌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
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
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 连于髂前上嵴与耻骨结节之间。
腹 外 斜 肌
(二)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位置: 位于背的下半部及胸的 后外侧。
背阔肌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 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16
(三)竖脊肌erector spinae 位置: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 的沟内。 作用: 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竖脊肌
17
三、胸肌
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中医一附院金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阿诺施瓦辛格
2
3
4
5
6
了解 : 肌的起止、配布,筋膜和腱鞘 的概念。颅顶肌的形态、位置。舌骨上、 下肌群中主要肌肉的名称。腹直肌鞘的构 成、腹股沟管的位置、内容。除三角肌外 的其他上肢带肌的名称、作用。髋肌后群 其他各肌的名称,大腿肌内侧群各肌的名 称。
咬肌masseter
翼内肌 medial pterygoid
13
一、颈肌
第二节 躯干肌
颈肌可依其所在位置分为颈浅肌群、颈前肌群(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肌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肱肌brachialis: 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 伸肘关节,长头尚可使上臂 后伸和内收。
额腹
一、面肌facial muscles (一)颅顶肌
帽状腱膜 枕额肌 额腹
枕腹 (二)眼轮匝肌
(三)口周围肌
口轮匝肌、颊肌
(四)鼻肌
ppt课件
帽状腱膜 枕腹
眼轮匝肌 orbicularis oculi 口轮匝肌 orbicularis oris
颊肌
14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颞肌、翼外肌和翼内肌,均配布于下颌关节周 围,参加咀嚼运动。
2、肋间内肌 肋间内膜
肋间外肌
间 内 肌
位于肋间内肌的深面, 可降肋助呼气。
ppt课件
21
四、膈diaphragm
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 腔的底和腹腔的顶。
三个裂孔:
中心腱
主动脉裂孔:第12胸椎高度, 降主 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食管管裂和孔迷:走第神经10通胸过椎。高度,食管裂孔
主 动

腔静脉孔:第8胸椎 腔静脉孔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内容: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及作用。胸锁 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 位置和作用。胸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腹肌前外 侧群的名称、位置和作用。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 臂肌前、后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使前臂旋 前、旋后的肌肉名称。臀大肌、梨状肌、髂腰肌的 位置和作用,大腿肌的分群和作用,大腿前、后群 肌的名称、位置。
23
(二)腹内斜肌
(三)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
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 在腹外斜肌深面。
在腹内斜肌深面。
腹 内 斜 肌
腹 横 肌
ppt课件
24
(四)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
腹肌的作用:
1、共同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内 压,保持腹腔脏器位置的固定。
作用:一侧肌收缩使
二腹肌
头向同侧倾斜,
脸转向对侧; 两侧收缩可使
胸锁乳突肌
头后仰。
(二)舌骨上、下肌群
下颌舌骨肌
甲状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ppt课件
16
(三)颈深肌群 外侧群 前、中、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 是前中斜角肌于第1 肋之间的空隙,有 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通过。
前斜角肌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
阿诺施瓦辛格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颞肌temporalis
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
咬肌masseter
ppt课件
翼内肌 medial pterygoid
15
一、颈肌
第二节 躯干肌
颈肌可依其所在位置分为颈浅肌群、颈前肌群(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肌群。
(一)颈浅肌群
胸锁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位置:斜列于颈部两侧。
(一)前群
1、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屈肘关节;当前臂处于 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 还能协助屈上臂。
肱二头肌
ppt课件
26
三、前臂肌 (一)前群
肱桡肌
旋前圆肌 掌长肌 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
指浅屈肌 拇长屈肌
指深屈肌
ppt课件
27
2、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 协助上臂前屈和内收。

位置:覆盖胸廓前壁的 大部,呈扇形。 胸大肌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前
屈。如上肢固定可上提

躯干,也可上提肋以助

吸气。

2、胸小肌pectoralis minor 3、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
ppt课件
20
(二)胸固有肌
1、肋间外肌 肋间外膜
位于各肋间隙的浅
层,能提肋助吸气。

2、增加腹压以助排便、分娩、

呕吐和咳嗽等功能。


3、降肋助呼气。
4、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
(五)腰方肌
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
ppt课件
25
第四节 上肢肌
一、肩带肌
三角肌diltoid: 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作用:使上臂外展。前部肌束可 使上臂屈和旋内,后部肌 束可使上臂伸和旋外。
三角肌
二、臂肌
二、背肌
(一) 斜方肌trapezius
斜方肌
位置: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
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 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 降。如果肩胛骨固定,一侧肌收缩 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 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二)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位置:和后伸。当上肢
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ppt课件
18
(三)竖脊肌erector spinae 位置: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 的沟内。 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竖脊肌
ppt课件
19
三、胸肌
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一)胸上肢肌


1、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ppt课件
11
第一节 概述
一、肌的形态和结构
肌腹 肌腱
腱划
阔肌 腱膜
轮匝肌 二腹肌
ppt课件
12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附着在固定骨上的为起点、也称定点;附着在移动骨上 的为止点、也称动点。 定点和动点是相对的。
肌的配布方式与关 节的运动轴有关。
肌收缩带动骨产生运动。
ppt课件
13
第二节 头肌
ppt课件
9
熟悉:肌的形态、构造。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颊肌的位置和 作用。斜角肌间隙的构成及内容。手肌的分群、拇收肌、骨间肌和蚓 状肌的位置和作用。小腿肌的分群、作用,小腿三头肌的位置、作用。
ppt课件
10
了解:肌的起止、配布,筋膜和腱鞘
的概念。颅顶肌的形态、位置。舌骨上、 下肌群中主要肌肉的名称。腹直肌鞘的构 成、腹股沟管的位置、内容。除三角肌外 的其他上肢带肌的名称、作用。髋肌后群 其他各肌的名称,大腿肌内侧群各肌的名 称。

水平,通过下腔静脉。

作用:主要的呼吸肌。与腹
肌同时收缩,增加腹
压,协助排便。
膈脚
ppt课件
22
五、腹肌 (一)腹外斜肌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
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
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 连于髂前上嵴与耻骨结节之间。
腹 外 斜 肌
腹股沟韧带
ppt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