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合同法总则重点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2023年最新版)4篇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2023年最新版)4篇篇1《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2023年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关于确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第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集体谈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平等协商,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第四条本法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成立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
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国家保护劳动者享有依法选择、公平竞争的权利。
第七条国家促进劳动合同履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用人单位未履行生产安全保护义务,致使劳动者受到伤害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与工作有关的信息,逐条明确载明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中不得约定违反法律、法规、国家规定的任何内容。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工资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支付,并承担迟延支付工资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需要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体劳动者说明理由,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法律适用合同,并具有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补偿劳动者,赔偿不超过一个月的工资。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未依法履行提供劳动合同的义务,将劳动者作为非正式员工使用的,应当依法承担非正式员工劳动者享受的待遇和保障。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可以采取试用期的形式聘请劳动者。
试用期不得超过3个月。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自双方签订协议生效的日期起生效,期满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成就,或者劳动者退休、去世的,劳动合同终止。
标准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标准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章总则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规范合同行为,制定本法。
第二章合同的成立第一节通则合同是自愿订立的、相互依存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节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第三节合同的解释和修订合同的解释和修订应当遵循公平原则,解释应当根据合同的字面意思、交易目的和公平原则确定。
第三章合同的履行第一节履行义务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确保合同的实施。
第二节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合同的内容,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规定。
第三节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况包括履行完毕、当事人协商一致、法律规定等。
第四章合同的违约责任第一节违约责任的基本原则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包括履行义务、赔偿损失等。
第二节违约责任的形式当事人可以选择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支付违约金等方式履行违约责任。
第三节违约责任的免除和限制根据法律规定,违约责任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免除或者限制。
第五章特别合同本章规定了一些特殊类型的合同,如房屋租赁合同、劳动合同等。
第六章合同的效力确认和撤销第一节合同的效力确认合同的效力确认主要通过签订合同、交付合同标的物等方式进行。
第二节合同的撤销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撤销权利行使等方式撤销合同。
第七章不当得利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应当返还不当得利。
第八章附则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暂行条例》。
以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标准全文。
全文公布:2024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官方版)

全文公布:2024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官方版)第一章:总则本法旨在规范劳动合同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第一节:劳动合同的订立1. 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劳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劳动合同内容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主要条款。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解除1. 劳动合同解除应遵循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程序。
2. 劳动合同解除的事由包括劳动者自愿辞职、劳动者退休、劳动合同期满等。
第三章:劳动报酬第一节:劳动报酬的确定1. 劳动报酬应当公平合理,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
2. 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可以是货币支付、实物支付或者其他形式。
第二节:劳动报酬的支付1. 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劳动报酬。
2.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报酬支付凭证。
第四章:劳动时间和休假第一节:劳动时间1. 法定劳动时间为每周不超过40小时,超过部分应按照加班工资标准支付。
2.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保障合理的工作休息时间。
第二节:休假制度1. 劳动者享有带薪年假、婚假、产假、病假等休假权利。
2. 休假期间,劳动者享有相应的经济待遇和保障。
第五章:劳动保护第一节:劳动安全与卫生1.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2. 劳动者有权拒绝危害自身安全和健康的工作任务。
第二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1. 用人单位不得歧视女职工,应当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2. 未成年工应当接受教育培训,不得从事超出其身心承受能力的劳动。
第六章:劳动争议处理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机构1. 设立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负责调解和裁决劳动争议。
2.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组织和工作原则应当公正、公平。
第二节: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1. 劳动争议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2. 各方应当积极配合劳动争议解决机构进行调解或裁决。
以上为2024年最新劳动合同法的官方版全文,供参考使用。
最新劳动合同法(精选2024)

最新劳动合同法(精选2024)正文:第一章:总则根据《最新劳动合同法(精选2024)》,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特制定本法。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的原则。
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即为双方共同遵守的法律文件。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的履行应当依法全面、及时地履行。
雇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工作岗位、工作条件、工资报酬等。
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完成工作任务,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双方都有权利要求对方履行劳动合同的约定。
如果一方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对方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变更劳动合同时,雇主应当尊重劳动者的权益,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变相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缩短工作时间等。
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双方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解除手续,并支付相应的赔偿或补偿。
双方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劳动争议的处理对于劳动争议,双方应当通过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的,可以寻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的解决。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依法公正、及时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人民法院在收到劳动争议案件后,应当依法开庭审理,并作出公正判决。
第六章:附则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相联系的经济关系。
雇主和劳动者都应当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共同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根据最新劳动合同法,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处理。
违法行为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为了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相关部门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和雇主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
同时,将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劳动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结论:《最新劳动合同法(精选2024)》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根据该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的原则。
最新合同法全文

最新合同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合同订立和履行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合同是自愿订立的,各方当事人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合同,履行合同义务。
第三条合同订立自愿原则是指合同的订立必须基于各方当事人的自愿,并不受任何强制、欺诈、威胁或者非法影响。
第四条合同订立平等原则是指各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应当互相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第五条合同订立等价原则是指合同各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交换相对等的价值。
第六条合同订立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合同各方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第七条合同法适用于市场交易、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等合同行为中产生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
第二章合同的成立第八条合同的成立是指各方当事人通过双方或者多方的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互相订立合同。
第九条合同的成立应当符合法定形式和法定条件,可以采取书面、口头、电子等形式。
第十条双方当事人通过口头、书面、电子等方式表达了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即视为合同的成立。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十一条合同效力是指合同在成立后发生法律效果,各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合同的效力自合同成立之日起生效,但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合同的约定可以确定其他时间。
第十三条合同的效力受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限制,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十四条合同的效力受合同的约束,各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内容履行合同义务。
第四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十五条合同的变更是指在合同成立后,各方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合同的内容或者方式。
第十六条合同的变更应当经过各方当事人的协商一致,并达成书面变更协议。
第十七条合同的转让是指合同的一方或者多方将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
第十八条合同的转让应当经过各方当事人的协商一致,并达成书面转让协议。
第五章合同的履行第十九条合同的履行是指各方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的内容和方式,履行各自的义务。
最新劳动合同法:2024年全文版

最新劳动合同法:2024年全文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适用本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遵循劳动者的意愿,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劳动关系。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第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六条: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具备以下内容:(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第八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低于本法规定的最低劳动报酬。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开始工作前,向劳动者说明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制劳动合同。
第十条:劳动者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六)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2024版经济法合同法

2024版经济法合同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合同行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指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第三条合同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第四条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适用本法。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五条合同订立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六条合同订立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第七条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第九条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有争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十条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十一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十三条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
第六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二)合同解除;(三)债务相互抵销;(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五)债权人免除债务;(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第七章违约责任第十五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十六条当事人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八章特别规定第十七条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九章附则第十八条本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注:以上内容为示例性质,具体法律条款应由法律专业人士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合同的定义本法所称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建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第二条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当事人,是指建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三条合同的自由原则当事人依法享有订立、变更、终止合同的自由。
当事人的合同行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诚信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当事人不得以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履行合同,不得恶意拖延履行合同义务,损害对方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合同的成立第五条合同的要件合同应当具备下列主要内容:(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标的物或者服务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或者酬金、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等;(三)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四)合同签订日期和地点。
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补充、变更或者约定其他条款。
第六条合同的形式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经过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采取特定形式的合同,依照其规定办理。
第七条表示意思的真实性当事人应当对其表示的意思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所订立的合同无效,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八条广告作为要约广告是指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方式发布的,以介绍、宣传商品或者服务为目的的宣传行为。
广告作为要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明确商品或者服务的种类、性能、质量、价格、销售方式、履行条件等内容;(二)可被广告收件人接受;(三)广告中所述内容构成要约;(四)广告中的内容不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解。
第九条订立合同的要求订立合同,当事人应当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过特定程序订立合同的,按照其规定办理。
第十条不当得利当事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合同条款所规定的利益,造成另一方损失的,该利益无效,另一方有权要求恢复损失。
合同法总则的主要内容

合同法总则的主要内容
合同法总则的主要内容概括了中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合同法总则是中国合同法的核心部分,对各种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首先,合同法总则规定了合同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自愿原则,即合同是自愿订立的;平等原则,即合同各方在订立合同时具有平等地位;自由原则,即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由各方自由决定;诚实信用原则,即合同各方应当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履行合同。
其次,合同法总则明确了合同的要素和效力。
合同要素包括合同当事人、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等。
合同的效力则指合同作为法律文件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即约束合同各方履行合同义务的效力。
此外,合同法总则规定了合同的履行义务和不履行责任。
合同的履行义务是合同各方在合同成立后应当履行的责任,包括支付货款、提供服务等。
而不履行责任则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或双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所引起的责任和违约责任。
最后,合同法总则还对合同的变更和终止进行了规定。
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各方在签订合同后经协商一致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
合同的终止则是指合同各方根据合同约定、法律规定或者协商一致提前终止合同关系。
总的来说,合同法总则是中国合同法的核心部分,涵盖了合同的基本原则、要素、效力、履行义务、不履行责任、变更和终止等方面。
合同法总则的目的是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最新解读(官方版)

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最新解读(官方版)引言本文是对2024年最新发布的劳动合同法全文进行解读,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法律,以确保劳动者和雇主的权益得到保障。
第一章总则劳动合同法的总则部分明确了该法律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内容。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本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
包括劳动合同的形式、内容、期限、试用期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章劳动报酬该章节规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报酬的计算、支付和调整方式。
此外,还规定了加班工资、绩效工资等特殊情况下的支付规定。
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假本章详细说明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的安排。
包括法定工时、加班、休息日、法定假日、年假等方面的规定。
第五章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该章节重点关注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包括劳动安全卫生、职业病防治、女职工和未成年劳动者的保护等内容。
第六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本章详细说明了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
包括劳动合同的解除事由、解除程序、经济补偿等方面的规定。
第七章劳动争议解决该章节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和程序。
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等方面的规定。
第八章法律责任本章详细说明了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结论以上是对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的最新解读,该法律对于保障劳动者和雇主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在遵守该法律的前提下,合理落实劳动合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2023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

2023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和劳动法律法规,制定本法。
第二条劳动合同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
第三条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鼓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五条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书应当载明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依法履行以下程序:(一)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明确告知劳动合同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等事项;(二)劳动者应当如实告知用人单位有关劳动合同订立的情况;(三)双方当事人应当自愿达成劳动合同,并签订书面合同。
第七条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以下内容:(一)劳动合同的期限;(二)劳动合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三)劳动合同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四)劳动合同的劳动报酬和支付方式;(五)劳动合同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六)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方式;(七)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
第八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九条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约定为固定期限或者无固定期限。
第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约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满后享有优先继续就业的权利。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第十一条劳动合同的履行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双方当事人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应当继续执行原劳动合同的约定;双方当事人未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但继续劳动关系的,应当依法认定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继续办理劳动合同手续的,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约定为固定期限或者无固定期限。
第十四条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满前三十日提出与用人单位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无正当理由拒绝。
2023年最新版劳动合同法全文

2023年最新版劳动合同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法律目的本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和谐。
第二条法律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境内的劳动关系。
第三条定义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采用自愿协商的方式,约定劳动条件和权益的合法、平等、自愿的协议。
第四条平等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应遵循平等协商的原则。
第五条公平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原则,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第六条自由职业者自由职业者是指依法自愿选择自己从事劳动的人员。
第七条合同期限劳动合同可以约定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
第八条应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九条意向条款劳动合同可以安排意向条款,但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十条职工中介服务机构职工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依法提供劳动者就业服务,不得从事非法用工。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第十一条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公开公正、合法合规的原则。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书面形式第十三条书面劳动合同的内容第十四条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经劳动双方同意后,可以进行变更。
第十五条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应当依法执行。
第十六条经济补偿和赔偿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和赔偿。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争议处理劳动合同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
第三章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第十八条劳动条件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劳动保护条件,劳动者应当遵守相关规定。
第十九条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第二十一条加班和加班费用人单位应当遵循国家规定,合理安排加班工作,并支付加班工资。
第二十二条试用期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试用期。
我国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

我国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劳动关系,激励用人单位创新发展,促进全体劳动者共同富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实行劳动力市场化的基本方针,促进就业,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第四条劳动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劳动合同自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成立。
劳动合同载明下列主要内容:(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四)劳动报酬;(五)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六)劳动纪律和劳动争议解决办法;(七)其他劳动合同内容。
第五条劳动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开始工作之日起为试用期,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商谈劳动合同的变更,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后,应当书面变更劳动合同内容。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法解除。
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八条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办法,依法仲裁。
第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一)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二)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的;(三)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工资的;(四)未为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第十条劳动合同中的其他条款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具体规定。
否则,无效。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个人尊严。
第十二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新合同法全文

最新合同法全文最新合同法全文(附合同法全文司法解释)总则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五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六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第七章违约责任第八章其他规定分则第九章买卖合同第十章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第十一章赠与合同第十二章借款合同第十三章租赁合同第十四章融资租赁合同第十五章承揽合同第十六章建设工程合同第十七章运输合同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客运合同第三节货运合同第四节多式联运合同第十八章技术合同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技术开发合同第三节技术转让合同第四节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第十九章保管合同第二十章仓储合同第二十一章委托合同第二十二章行纪合同第二十三章居间合同附则总则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五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一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最新合同法全文

最新合同法全文合同法是中国的一部法律,最新修订于2021年3月1日实施。
全文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和促进合同订立自由,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提供的民事活动中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合同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三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条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有明确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
第五条政府和组织通过市场竞争采购产品、服务等需要订立合同的行为,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当事人订立和履行合同,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有欺诈、恶意串通、恶意投诉、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等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和履行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不公平的交易条件。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八条合同的订立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九条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条款,但是不得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自由约定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以外的内容,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订立的特定形式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并不影响该合同的效力。
第十二条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合同的其他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可以参照通行的国际惯例和商业惯习。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十三条合同自开始生效时发生效力,自合同的生效时起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产生,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
第十四条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合同,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约定不明确的,根据合同的性质、交易习惯和公平原则确定。
第十五条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不得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二)违背公序良俗;(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23 最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23 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23最新版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之一。
合同法的目的是规范和保护市场经济中的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本文档将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23最新版的主要内容。
二、合同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23版明确了以下合同的基本原则:1. 自愿原则:合同的订立应当基于自愿、平等和公平的原则。
2. 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3. 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在权利和义务方面应当平等对待。
4. 公平原则:合同的内容和方式应当公平合理。
5.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合同法旨在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合同的成立和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23版对合同的成立和效力进行了明确规定:1. 合同成立:以当事人达成一致为基础,依法订立书面或者口头合同。
2. 合同效力: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并对合同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3. 异议通知:合同一旦成立,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对方存在的异议。
4. 合同附条件:合同可以附加合同条件,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合同的履行和变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23版明确了以下关于合同履行和变更的规定:1. 合同的履行:合同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2. 合同的变更: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合同内容,但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
3. 合同的停止和解除:合同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协议停止或者解除。
五、合同的违约和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23版规定了合同违约和责任的相关规定:1. 合同违约: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的,视为合同违约。
2. 违约责任:当事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包括履行义务、赔偿损失等。
3. 违约赔偿:当事人违约时,应当按照损失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赔偿。
六、合同的解决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23版提供了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和方式:1. 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全文3篇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全文3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合同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实体及形式合同,包括国内合同和涉外合同。
第三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共利益原则。
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订立、修改或者终止合同的权利和自由,不得违法干涉、阻碍。
第五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当事人约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六条订立合同,应当有明确的标的、内容及条款。
第七条当事人应当对合同标的和内容作真实、完整的陈述,不得隐瞒有关事实。
第八条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形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九条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附条件,但是所约定的附条件应当是明确的、能够成就的。
第十条订立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办理。
第三章合同条款的解释和变更第十一条合同的条款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予以解释。
第十二条合同的条款不明确、不完整或者含有重大瑕疵的,应当依照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解释。
第十三条当事人约定的有关合同的基本事项之外的具体内容,适用有关法律的规定。
第十四条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的性质、交易习惯、当事人之间事先行为或者有关法律规定的,变更合同内容。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十五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条件履行合同。
第十六条履行合同应当遵守合同约定,保持真实、完整。
第十七条当事人履行合同,应当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第十八条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的内容约定支付违约金,但是应当合理。
第十九条当事人的履行方式、程度应当符合合同约定。
第二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提供责任担保,保证合同能够按照约定履行。
第五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的条款约定,变更合同内容。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可以在合同生效前约定合同的转让;但是不得违背公共利益。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可以在合同生效后约定合同的转让,但是需要经过对方当事人同意。
最新经济合同法全文参考5篇

最新经济合同法全文参考5篇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规范经济活动中的合同行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合同定义)本法所称经济合同,是指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第三条(合同原则)经济合同的订立、履行、修改、终止,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四条(要约与承诺)合同由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组成。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要约接受方对要约的同意。
第五条(合同内容)合同内容包括:当事人名称、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第六条(格式条款)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
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使用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文本。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七条(生效条件)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八条(无效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 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2.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3.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且损害国家利益的;4.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
第九条(可撤销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1.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十条(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十一条(抗辩权)当事人一方在履行义务过程中,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并及时通知对方:1.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2. 转移财产或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3. 丧失商业信誉。
第五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十二条(合同变更)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变更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民法典合同编总则司法解释重点

民法典合同编总则司法解释重点合同编号本合同的编号为:[合同编号]。
签署日期本合同的签署日期为:[签署日期]。
合同双方信息甲方(合同方一):姓名/公司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合同方二):姓名/公司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同目的本合同的目的是明确甲乙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合同内容合同标的合同标的为:[具体标的物或服务的详细描述]。
合同金额合同总金额为:[金额],以货币单位表示。
支付方式支付安排首期付款:合同签署后支付的首期款项为:[首期付款金额或比例]。
中期付款: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支付的中期款项为:[中期付款金额或比例]。
尾期付款:合同履行完毕后的尾期款项为:[尾期付款金额或比例]。
履行期限合同履行的开始日期为:[开始日期]。
合同履行的结束日期为:[结束日期]。
履行地点合同履行地点为:[具体地点]。
权利与义务甲方的权利与义务甲方应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合同款项。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合格的标的物或服务。
甲方应提供履行合同所需的配合与协助。
乙方的权利与义务乙方应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质量标准履行合同义务。
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款项。
乙方应对其提供的标的物或服务负责,确保其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合同变更合同的任何修改、补充或变更均需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经双方签署确认。
修改、补充或变更后的合同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合同解除若任何一方严重违反合同条款,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违约和不可抗力。
官方发布: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最新版

官方发布: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和劳动法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协议。
第三条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四条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书面形式,也可以口头形式。
但是,劳动合同期限不超过三个月的,可以口头形式。
第五条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岗位工资、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等有关情况,并向劳动者说明劳动合同的权利义务。
第六条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依法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进行。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第七条劳动合同履行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履行劳动义务。
第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经劳动者同意,可以订立不超过十年的劳动合同。
...第六章劳动合同的解除第三十七条劳动合同解除,应当依法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劳动合同解除,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三十九条劳动合同解除,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十章其他第五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人民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
...以上是《2024年劳动合同法》的全文内容,该法规旨在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并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根据该法规,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进行,劳动合同的履行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当依法采取合法的方式,并给予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
违反劳动合同法规的用人单位将承担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法总则重点合同法第一部分《合同法》总则一、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订立程序举例:A企业向B企业发出传真订购一台设备,列明了数量、质量、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等,但要求B报价,该传真属于邀约邀请。
B企业收到传真后,又向A企业发传真,列明了设备的单价,B向A发送的传真中包括订立合同所需要的全部条款,因此属于要约。
A收到传真后向B发出传真,对单价进行了调整,这属于A作出实质性变更的行为,因此原要约失效,该传真属于新要约。
B企业向A企业发出传真,同意了A指明的价格,该传真则属于承诺。
实际履行原则1.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1)要约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如果缺少某一主要条款(如数量、价款),则属于要约邀请。
(2)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而要约邀请没有法律约束力。
【例题1】要约是只能向特定的人发出的,邀请他们与自己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答案】×【例题2】甲公司7月1日通过报纸发布广告,称其有某型号的电脑出售,每台售价8000元,随到随购,数量不限,广告有效期至7月30日。
乙公司委托王某携带金额16万元的支票于7月28日到甲公司购买电脑,但甲公司称广告所述电脑已全部售完。
乙公司为此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公司的广告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公司不承担违约责任B.甲公司的广告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C.甲公司的广告不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公司不承担民事责任D.甲公司的广告构成要约,乙公司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公司不承担民事责任【答案】B2.要约的生效、撤回、撤销和失效(1)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2)要约在发出后、生效前,要约人可以撤回要约。
(3)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承诺前,要约人可以撤销要约。
但《合同法》规定,下列情形要约不得撤销:①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②要约人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得撤销;③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例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要约中,不得撤销的有()。
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的要约B.要约人明示不可撤销的要约C.已经到达受要约人但受要约人尚未承诺的要约D.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并且为履约做了准备的要约【答案】ABD【例题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得撤销要约的情形有()。
A.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B.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C.要约人明示要约不可撤销D.受要约人已对要约作出承诺【答案】BCD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1)拒绝要约的通知达到要约人;举例:A向B发要约,4月1日发出,4月3日到达B,B收到要约后,明确表示拒绝,则原要约失效。
(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举例:A向B发出要约,期限是4月1日至4月10日,B在4月10日之前未作出承诺,由于超过了期限,因此原要约失效。
(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3.承诺期限(1)要约以信件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
要约以电话、传真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举例:A向B以信件的形式发出要约,信件载明的日期为4月1日,当天发出,4月3日到达B,如果承诺期限是10天,那么应该从信件载明的日期4月1日开始计算10天的期限。
(2)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为新要约。
举例:A向B发出要约,承诺期限为4月1日至4月10日,B如果4月15日发出承诺,那么视为新要约,原要约失效,但A及时表示同意的,那么A的行为属于承诺。
如果B收到信件为4月3日,当天发出承诺,在通常情况下4月5日该信件可以到达,但信件4月20日才到达,这种情况下,该承诺是有效的,但如果A及时表示反对的,视为新要约。
(3)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况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4.承诺内容(1)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视为新要约。
(2)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例题1】美达家具厂得知Z机关所建办公楼要购置一批办公桌椅,便于1997年2月1日致函Z机关以每套1000元的优惠价格出售办公桌椅。
Z机关考虑到美达家具厂生产的家具质量可靠,便于2月2日回函订购300套桌椅,提出每套价格800元,同时要求3个月内将桌椅送至Z机关,验货后七日内电汇付款。
美达家具厂收到函件后,于2月4日又发函Z 机关,同意Z机关提出的订货数量、交货时间及方式、付款时间及方式,但同时提出其每套桌椅售价1000元已属优惠价格,考虑Z机关所订桌椅数量较多,可以按每套桌椅900元出售。
Z机关2月6日发函表示同意。
2月7日,美达家具厂电话告知Z机关收到2月6日函件。
该合同的要约为()。
A.2月1日美达家具厂发出的函件B.2月2日Z机关发出的函件C.2月4日美达家具厂发出的函件D.2月6日Z机关发出的函件【答案】C【例题2】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要约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是()。
A.撤回要约的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B.撤销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C.同意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D.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答案】A(二)实际履行原则举例:A、B两个企业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事先约定了采用合同书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成立日期应该为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时间为成立日期,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A向B发货,B接受了该货物,但由于该货物的价格持续下降,B向A提出,由于尚未签字盖章,合同并未成立,请A把设备取回。
根据实际履行原则,由于B接受了货物,因此该合同成立的。
1.合同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并且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2.合同当事人约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并且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相关链接1】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经履行或者已经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响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
举例:A、B两个企业签订了100万元的买卖合同,双方事先约定,A向B交付10万元定金,并且以交付定金作为合同成立条件,在实际履行过程中,A并未向B交付定金,但B 向A发货,A接受了该货物,那么根据实际履行原则,该合同成立。
商品房的认购、订购、预订等协议具备《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并且出卖人已经按照约定接受购房款的,该协议应当认定为商品房买卖合同。
二、合同的效力代理问题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一)合同的成立与生效1.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2.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举例:(1)A、B企业在4月1日签订了100万元的买卖合同,合同4月1日成立,事后经查合同的标的是走私汽车,该合同是无效。
(2)双方4月1日签订合同,事先约定合同在6月1日生效,该合同属于附生效期限的合同;如果4月1日签合同,签订一个附生效条件的合同,那么条件成就时该合同成立。
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合同成立的,并不一定生效。
【例题1】甲、乙公司于2001年11月1日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一旦乙收回其应收账款,立即给甲的银行账户汇款,并约定如果1个月内不能履行,则合同失效。
2001年11月14日,乙的银行账户上收到了10万元的应收账款,乙于当日即向甲汇款,履行了合同。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甲、乙公司的买卖合同的生效日期为()。
A.11月1日B.11月14日C.12月1日D.12月14日【答案】B【例题2】甲于2月14日向乙发出签订合同的要约,乙于2月28日承诺同意,甲、乙双方在3月13日签订合同,合同中约定该合同于3月25日生效。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该合同的成立时间是()。
A.2月14日B.2月28日C.3月13日D.3月25日【答案】B3.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不能转移。
举例:A企业向B银行贷款100万元,A以设备抵押,根据《担保法》规定,以企业设备提供抵押的,必须进行登记,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如果企业和B银行在4月1日签订了抵押合同,双方在4月10日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那么该抵押合同自4月10日开始生效。
A、B签订了买卖二手车的合同,如果双方4月1日签订了合同,则4月1日合同成立。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买卖二手车辆必须进行登记,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如果双方5月1日办理登记过户手续。
该买卖合同自4月1日合同成立之日起生效,但汽车的所有权只有在登记后转移。
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当事人约定以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生效条件的,从其约定,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除外。
举例:A开发商与购房人B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如果双方4月1日签订合同,合同成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商品房预售合同必须登记,法律未规定只有登记才生效,因此双方4月1日签订合同时就已经生效。
举例:A开发商与购房人B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时,双方事先约定,5月1日登记,合同从登记之日起生效,那么该合同就从登记之日起生效。
(二)代理问题1.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举例:甲授权A购买设备,约定价格不能超过80万元,A以甲的名义与乙(非善意)签订了100万元的设备买卖合同,在无权代理(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实施的代理)的情况下,乙作为相对人有催告权,有权催告被代理人甲在1个月内对合同的效力进行追认,如果甲表示同意,合同对甲就有约束力。
如果甲表示反对,对甲没有法律约束力。
乙催告甲时,甲未作表示,视为拒绝追认,合同对甲没有约束力。
2.表见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3.表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