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设计资料

电缆设计资料
电缆设计资料

设计资料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2

(一).导体部分--------------------------------2

(二).押出部分--------------------------------4

(三).芯线绞合--------------------------------5

(四).斜包部分--------------------------------7

(五).编织部分--------------------------------9

(六).其它部分-------------------------------10

第二部分:电气性能计算部分-----------------13

(一).等效介电常数-------------------------13

(二).对称电缆-------------------------------14

1.一次传输参数-----------------------14

2.二次传输参数-----------------------17

(三).同轴电缆--------------------------------20

1.一次传输参数-----------------------20

2.二次传输参数-----------------------21

设计资料

前言部分

前言

此数据主要是把一些有关产品设计的技术数据加以集总归纳,作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参考数据,为设计者提供方便.也可作为设计人员的培训资料.

数据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电缆各组成部分的结构设计及各组成部分的物料用量.第二部分电气性能计算部分,主要是讲述通信线材的主要电气性能与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数据的最后列出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表格.

设计资料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是把线材各组成部分参数书面化.在设计过程中,主要

是根据线材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厂的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并把结

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为生产提供依据.

物料用量计算是根据设计线材时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参数,计算出各种

材料的用量,为会计部计算成本及仓储发料提供依据.

一.导体部分有关设计与计算:??

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等.

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

1.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序加工方式.

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张强度.加工性.弹性系数等.

1.导体绞合节距设计:

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 电源线,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下面的节距表选择表是针对UL电子线.

2.多根绞合导体外径计算:

导体绞合采用束绞方式进行,绞合外径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D N d

.*

=*1154

设计资料(一). 导体部分方法2:

D

N

d =

-

*

41

3

*

d----单根导体的直径

D---绞合后绞合导体外径?

N---导体根数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较适合束绞方式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3导体用量计算:

1.单根导体

W

d

=

π

ρ

*

*

2

4

2.绞合导体

W

d

N

=

π

ρλ*

***

2

4

d----单根导体直径

ρ—导体密度

N---导体绞合根数

λ---导体绞入系数

注:用量计算为单芯时导体用量,当多芯时须考虑芯线绞合时的绞入系数.

4.导体防氧化.

为防止导体氧化, 可在导体绞合时,加BAT或DOP油.

设计资料

(二). 押出部分

(二) 押出部分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押出部分包括绝缘押出.内被押出及外被押出,在押出过程中,因对线材要求不同采用押出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绝缘押出采用挤压式,内护层与外护层采用半挤管式.有时为了满足性能要求采用挤管式.其具体选择方法,参照押出技术.

1.押出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押出料的选择主要根据胶料的用途.耐温等级.光泽性.软硬度.可塑 剂耐迁移性等来选择.

2.押出外径: D2=D+2*T

D------押出前外径 D 2----押出后外径 T------押出厚度

押出厚度(T )主要根据线材有关标准,结合本厂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

3.胶料用量:

采用不同的押出方式,押出胶料用量计算公式也有不同. 挤管式 ρπ*4

)

2(*22D D W -=

挤压式

W =(S 成品截面-S 缆芯内容物)*ρ ρ-----胶料密度.

考虑到线材的公差, 现期线缆企业一般采用下面计算方法. W=3,14159*1.05*T*(2*D +T)* ρ

设 计 资 料 (三). 芯 线 绞 合 部 分

(三).芯线绞合有关设计与计算:

芯线绞合国内称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由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绞合成缆芯的过程称芯线绞合.其原理类似如导体绞合,芯线绞合的一般工艺参数计算及线芯在绞合过程中的变形与绞线相似.

芯线绞合根据绞合绝缘线芯直径是否相同分为对称绞合和不对称绞合.

因为芯线在绞合过程中有弯曲变形,有些较粗绝缘芯线在绞合过程采用退扭.如部分UL2919,CAT.5,IEEE1394芯线及其它高发泡绝缘芯线.

以下分几个方面叙述芯线绞合的工艺参数计算:

1.对绞:

对绞线的等效外径:

D=1.65d或1.71d

(软质用1.65d,硬质用1.71d),sometimes D=1.86d?

复对绞线等效外径﹕

D=2.6d ?

多对数绞线等效外径﹕

D N d

19

*.*

对绞节距.

根据对绞组对数,芯线外径选取.

2. 多芯绞合:

绞合外径.

当芯线根数不多时,按正规绞合计算.见下表.

当芯线根数较多并线径较小的情况下,可按束绞近似计算(导体绞合外径计算公式).

绞合节距.

一般绞合节距取绞合外径的15~20倍.有时为了改善线材性能,可选择合适的节距.如为了改善线材的弯曲性能降低绞合节距.USB电缆为了减小芯线变形,采用大节距.

3. 有关绞合中的基圆直径.节圆直径.绞合外径

基圆直径:对于某一绞线层,绞线前芯线直径称基圆直径.

节圆直径:单线绞合在直径为D0的圆柱体上,以单线轴线至绞线轴线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为节圆,其直径为节圆直径.

绞合外径:该层绞线的外接圆直径为绞线外径.

(三). 芯线绞合部分

图示说明如下:

图中对于第三层绞合: 基圆直径为D0(即第二层(1+6)绞合的绞合外径)

节圆直径为D’D’=D0+d

绞合外径为D D=D’+d

4.绞入系数:

芯线绞合的绞入系数为1+(圆周率X绞合外径/绞合节距)的二次方.

λ

π

=+

12

(

*

)

D

H

D----绞合外径.

H----绞合节距.

在绞线过程中,对于多芯并芯线分层的情况,虽然为束绞,各层芯线绞入系数并不相同.为了保守起见,增大安全系数,并且减化计算,所以在上述绞入系数的计算中D采用芯线绞合的绞合外径(理论上,

设计资料

(四). 斜包部分

(四).斜包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斜包在线材中主要起屏蔽作用,有时作为同轴电缆的外导体.

屏蔽目的是将外界干挠消除.对于同轴电缆,由于有屏蔽层而使阻抗得以匹配,降低信号或传输能量之损失.

从屏蔽效果来讲,斜包不如编织,其屏蔽效果具有方向性,弯曲时屏蔽特性发生变化但其具有完成

外径小.线材柔软.价格也比较低特点.适用于低频屏蔽.

以下从几个方面叙述斜包结构设计:

1.斜包的铜线根数近似计算:

N

D

d

=

π*

整数部分

D-----斜包前外径.

d------斜包铜线的直径.??

如果是二.三芯绞合,绞合后不圆整,D(斜包前)外径为等效外径.

此设计中的D斜包前外径,相当绞线中基圆直径.从理论计算上讲,要达到100%斜包D应采用节圆直径,但为了防止有时因节距选取较少及其它因素而产生过满(容易起股).所以D采用斜包前外径(基圆直径).在实际生产中,因斜包铜丝一般为0.10mm,0.12mm的细线,其值在上述计算中忽略影响不大.采用上面公式计算,其斜包满度可达90%以上,对线材的性能影响很少.

2.斜包节距的选择:

斜包节距根据斜包前外径大小选择,一般按下面优化节距选取(此优化节距考虑到成本,附着力,外观等方面,并通过长时间生产验证).

3.绞入系数:

斜包的绞入系数为1+(圆周率X斜包后外径/斜包节距)的二次方.

λ

π

=+

12

(

*

)

D

H

D----斜包后外径.

设计资料

(四). 斜包部分

H----斜包节距.

4.斜包铜线的用量:

W

d

N

=

π

ρλ*

***

2

4

d----斜包导体直径

ρ—斜包导体密度

N----斜包导体根数

λ---斜包导体绞入系数

5.斜包方向选择.

斜包一般采用与成缆的反方向:斜包线材生产过程中,斜包铜丝与斜包前线材转动方向相反,如果斜包方向与成缆方向相同时,斜包过程中会先把成缆线材先反扭, 使线材松散,以致斜包易出现不良. 不过采用反方向斜包线材相对较硬, 弯曲性能差. 对于那些成缆芯线少,芯线线径较大,没有隔离层的线材

只能采用与成缆反方向.

6.斜包线材外被押出:

斜包线材在外被押出前需通过倒轴, 防止断丝在过押出眼模时引起断线.

设 计 资 料

(五). 编 织 部 分

(五).编织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编织与斜包相似,在线材中主要起屏蔽作用,防止外界电场与磁埸的影响,提高线材的干挠防卫度.与斜包.铝箔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屏蔽无方向性.

2.高频屏蔽特性良好,适用于高频屏蔽.

3.通过多层屏蔽,屏蔽效果可达100%.

4.弯曲时屏蔽特性无变化.

1.编织有关的计算公式:

编织角正切: )

2(*d D H

Tg +=

πα ?

编织系数: F a n d

H =

***cos()

α

编织密度: M F F =-22

* 编织用量:

W d a n =

παρ**sin()

****2

42 h-----编织节距. d-----编织单线直径. a -----编织半绽子数. n----编织并线根数. α—编织角 2.编织各参数的确定:

1.根据缆芯外径大小,及编织密度大小选定编织机类型(16锭或24锭高低速编织机)

2.选定适应编织机的编织单根铜线(镀锡或裸铜线Φ0.08mm,Φ0.10mm,Φ.12mm )通常Φ0.12mm 适应于高速编织机;Φ0.08mm,Φ0.10mm,Φ0.12mm 适应于低速编织机.

3.密度M.编织角度α.节距H的确定.

注:每锭中的根数应在3-9根的范围内,因为根数少编织易断线,而根数太多则使得编织层同层内的铜线重迭,.编织角度通常在50-70的范围内,为提高生产效率则编织角度去接近70的值,由上

述公式预算各参数,采用凑算法确定的适当的编织根数,编织角度,编织节距,编织密度.计算部分中的编织计算便是采用上述公式,采用枚举法计算得出.

设计资料

(六). 其它部分

(六).其它结构设计与计算:

在线缆设计中,有时为了改善线材质量需加入其它的材料.为了使线材圆整,在芯线绞合时加入填充物.为了防止导体氧化在导体绞合时表面涂B.T.A,为了改善线材附着力绝缘押出时在导体表面涂DOP 或硅油,外被押出时在芯线表面拖滑石粉或云母粉.

下面根据其作用不同分类叙述:

1.填充物设计与计算:

填充物主要有棉纱线和PP绳,设计时主要根据填充空隙大小,线材性能要求及材使用场所,选择填充棉纱.PP绳或其它.

填充物根数计算

N=(S空隙/S单根填物)整数部分

填充物用量

W=单根重量*N*λ

λ-----为芯线绞合的绞入系数.

2.隔离层的设计与计算:

隔离材料的选择

纸带在线材中只起分隔作用.铝箔在线材中有分隔作用与屏蔽作用.当线材只需分隔开时,选用纸带.否则选用铝箔.有时在一些高性能的通信线中隔离层采用无纺布或发泡PP带(如SISC).

工艺方式

在分隔层的制造过程中,为了节约工时,可根据情况采用绕包.拖包.纵包三种不同方式.(注绕包.拖包时角度α=40-60;纵包时角度α=90).

物料用量

W

D n t

K

n t

=

+

-

π

ρ*(*)

***

纜芯

1

n-----为隔离层数.

t-----为隔离带厚度.

ρ---为隔离材料密度.

k-----为隔离带重迭率.??

3.有关的绞入率计算:???

λ==

l H/

(六). 其它部分

m H d

=

m -----为节径比. h------为节距.

d ------线材的绞合外径.

说明1:上面的绞入系数计算都为一个工序的计算,在实际计算物量时,应考虑整个个生产过程,所以总的绞入系数可能为多个工序的绞入系数的乘积.

说明2: 设计计算时应取节距范围的下限值,以在定额中争取最大之绞入系数(而生产中采用接近最大之节距值,则既利于提高效率,又可减低正常生产中的材料消耗).

设 计 资 料 (一).等效介电常数

第 二 部 分 电 气 性 能 计 算 部 分

随当代电气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传输信号用的电线电缆电气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通信线材结构设计时,线材的电气性能应为重点考虑对象,下面部分主要介绍常用的通信线材基本的电气性能理论计算方法.

(一).发泡绝缘的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公式:?????

发泡绝缘是一种组合绝缘,主要是为了降低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提高线材的电气性能.发泡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介于空气绝缘与塑料绝缘的介电常数之间,在设计的过程中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对发泡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进行计算.

方法(1): εεεεεe P P =+--++-2121211**()

**()

? p e e

e =+---+-2211εεεεεεεε***()*()

?

ε-介质的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 ?

?P-发泡度%,它表示泡沫介质内,所有小气泡的体积与绝缘总体积之比.

方法(2):

?P D D =-1泡沫

材料

??D泡沫-----泡沫介质的比重

D 材料-----介质材料本身的比重 ? ln()ln()*()εε=-e P 1 ??

?εe----- 实心绝缘的介电常数 ?

??ε------ 发泡绝缘的介电常数 ??

设 计 资 料

(二). 对 称 电 缆

(二) .对称电缆的结构计算:

对称通信电缆是由许多绝缘线芯,经绞合成电缆芯后再包以护层所组成,电缆一对或多对具有相同外径及相同结构的两根绝缘线芯对地对称的排列,因此称为对称电缆.对称电缆的导电线芯是用来引导电磁波传输方向的,因此首先要求导电性能好.要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同时也应考虑其加工,敷设及使用上的方便.

下面分一次传输参数与二次传输参数来叙述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性能.

?

1.一次传输参数?

R.L.C.G 称为电缆线路的一次传输参数.这些参数与传输电磁波的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而与电缆的材料结构及电流的频率有关. ? 1.1有效电阻.

有效电阻就是当交流流过对称回路时的电阻,包括直流电阻和由通过交流而引起的附加电阻.

R 有=R 直+R 交???

?R l

s

直=

2***λρ ?

?R 交=R邻+R 集+R金

R R F X G X d

a

H X d a

R 有直金=++

-+(()()*()()*()

)112

2

? R R F X G X d a

H X d a

金直=++

-(~)%**(()()*()

()*()

)1520112

2

λ----总的绞入系数

ρ----导电线芯的电阻率 奥姆*平方毫米/米

? l ------电缆长度 米?

? s ------导电线芯的截面积 平方毫米? ?d -----导电线芯的直径 毫米

?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 毫米

X Kd

=

2

K u =ωσ**

K------为涡流系数?

设计资料

(二).对称电缆

u------为磁导率

σ----为电导率?

有关 H(X)F(X) G(X) K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50页?

?

1.2对称电缆的电感

当回路通以交流电后,则在回路的导电线芯中和回路周围产生磁通?,在导电线芯内的称为内磁通,在导电线芯外的称为外磁通.而电感为磁通?与引起磁通的电流之比,所以相应于内磁通与外磁通有内电感L内与外电感L外,总电感为L=L内+L外.当对称电路有屏蔽层时,对称电缆屏蔽回路,除了有电感L内与电感L外,还有屏蔽体给传输回路带来的附加电感.

1.2.1.无屏蔽:

L

a d

d

Q X

=

-

+-

λ*(ln()())*

4

2

104 (H/Km)

λ----总的绞入系数?

? d-----导电线芯的直径毫米???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毫米????

X

Kd =

2

K u

=ωσ

**

K------为涡流系数?

? u------为磁导率

σ----为电导率??

有关Q(X)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54页????

1.2.2.有屏蔽:??

L=*[4*ln(2*a d

λ*

()

()()*

*

*

*()

()

]*

*

r

a

r a

Q X

u

K r

r

a

r

a

s s

s

s

s

s

22

22

2

22

4

4

2

2

8

2

2

4

10

-

+

+-

-

- (H/Km)

?λ----总的绞入系数??

d-----导电线芯的直径毫米??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毫米?

X

Kd =

2

K u

=ωσ

**

设 计 资 料

(二). 对 称 电 缆

K------为涡流系数? ? u------为磁导率

σ----为电导率 ? 有关 Q(X)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54页 .

??

1.3对称电缆的电容

??

电缆回的电容与一般电容器的电容相似.两根导电线芯相当于两个电极,导电线芯间的绝缘相当于电容器极板间的介质. ??

当回路两导电线芯带有等量异性电荷时,此电荷的电量Q 与两导电线芯间的电位差U 之比,为该回路的电容,即C =U/Q.

对称电缆回路的电容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电缆中往往包括很多线对,而且外面又有屏蔽层或

金属套,所有任何相邻的线芯间或线芯与屏蔽层.金属套都会有电容的存在.回路间的电容指各部分之和.

对称电缆回路的电容有两种: 工作电容和部分电容.一次传输参数中的电容指工作电容(工作电

容为部分电容所组成).

无屏蔽对称电缆(UTP)的电容可按下式计算﹕

? ??

??C a d d

e =--ε**ln

*103629

?F /m

适用于两导体相互平行,并且周围无其它线对的理想情况. ?

?? a -两导体的中心距(mm)

d-中心导体的直径(mm)??? ? εe-绝缘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 ???? ?? ?对于多对结构的对称电缆,应考虑线对

绞合的影响以及邻近线对等因素, 其电容 ?计算公式为﹕??

?C a d

e =-λ?***ln(*)

ε103626

? F/m ?

? λ----绞合系数 ? ???? ?

φ----校正系数,考虑邻近线对或线对屏蔽层对于电容的影响. ?

校正系数φ与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

?屏蔽对绞组

?=-+D a D a

S

22

22

? ???

(二). 对 称 电 缆 ??

无屏蔽对绞组?

?=+--+-+()()d d d a d d d a 212122

22

??

a-------对称电缆导体的中心距

D S----屏蔽层内径(m m)??

? ? ?d 2-----对绞后的外径(m m) ???

???

? d1-----绝缘芯线的外径(mm)

?? ? ??

1.4.对称电缆的绝缘电导. ?

???????

? 绝缘电导G 这个参数说明电缆线芯绝缘层的质量和电磁能在线芯绝缘中的损耗情况. 绝缘电导是由绝缘介质的特性决定的,也就是由绝缘介质的体积绝缘电阻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来决定的.绝缘电导G是由直流绝缘电导G0和交流电导G ~组合的.计算公式如下: G=G0+G~????

?

??G R 01

=

??? ?

?

??G ~=ω*C tg(δ)?? ?? ??G0------直流损耗

??

? G~------交流损耗? ? ?

ω------电流频率??????

?C-------工作电容??

? ?

??tg(δ)---介质损耗角正切?

??

2.二次传输参数? ? ? ?二次传输参数是用以表征传输线的特性的参数,它包括特性阻抗ZC ,衰减常数α,及相移常数.

2.1特性阻抗

?

?特性阻抗是电磁波沿均匀电缆线路传播而没有反射时所遇到的阻抗,其值仅与线路的一次传输参数和电流的频率有关,而与线路的长度无关,也与传输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及负栽阻抗无关:

无屏蔽对称电缆(U TP)﹕??

?

?

ZC a d

d

e

=

-120

2εln(

*)? ? 欧

设 计 资 料 (二). 对 称 电 缆 ?? ZC a d

d

e

=

-276

2εlg(

*)

屏蔽对称电缆(S TP )﹕ ???

?ZC a d D a D a e

S S =-+12022

2

22εln(**) 欧 ?

?

??ZC a d D a D a e

S S =-+276

22

2

22

εlg(**) 欧? ?

??当对称电缆的中心导体是绞线结构,屏蔽为编织时,公式为﹕???

ZC K a K d D a D a e

S S =-+276

3212

2

22

*lg(***)ε 欧? K3为编织影响的经验修正系数,取值为0.98~0.99? ? K1为导体修正系数,导体结构修正系数K!与导体根数之间的关系:

?

? 2.2衰减

:

衰减是射频电缆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反映了电磁能量沿电缆传输时损耗的大小. 电缆的衰减表示电缆在行波状态下工作时传输功率或电压的损耗程度. 对称电缆在射频下的衰减可按高频简化公式如下计算:

2.2.1.无屏蔽对称电缆:

αεεδ=-++--26102291106128

.*lg(*)

*(**).****()e e e

s p e e f a d d K K d d a

f tg

2.2.2.有屏蔽对称电缆:

设 计 资 料

(二). 对 称 电 缆

αε=-++--+--261032214462222

122224422

244

.****lg(**)

[***(****)****]e s s s p s p B s s p B s f K a d D a

D a K K d d a a D K K D a a D K K D a +-91108

.***

()f tg e e εδ

f -----频率

? ??

de ---绞合导体的电气等效直径 ? ???? ? ? d----绞合导体外径

? ? ? ??

Ds--屏蔽内径???

???

?

? a-----对称电缆导体的中心距? ?

? ?

εe--绝缘的等效

介电常数? ????

??

tg (δ)---绝缘的等效介质损耗角正切 ???? ??? K p1-----导体的射频

电阻系数 见射频电缆结构设计中表4.5 ? Kp2-----屏蔽的射频电阻系数

见射频电缆结构设计中表4.5? ? K s-------绞线导体的电阻系数 1.25

???????? KB ------编织屏蔽的电阻系数 2.0

?

? K 3------编织对阻抗影响的系数 0.98~0.99

?

设 计 资 料

(三). 同 轴 电 缆

(三)同轴电缆的电气参数计算:

???

?同轴电缆的一个回路是同轴对,它是对地不对称的.在金属圆管(称为外导体)内配置另一圆形导体(称为内导体),用绝缘介质使两者相互绝缘并保持轴心重合,这样所构成的线对称同轴对.

同轴电缆可用于开通多路栽波通信或传输电视节目,也可用同轴电缆传输高数码的数据信息.现期厂内生产的同轴电缆主要传输高数码的数据信息(如U L2919屏幕线).

1.一次传输参数:

? 同轴电缆的一次传输参数主要随电流的频率及电缆结构尺寸D/d变化而变化.

(1) .有效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与内外导体直径比没直接的关系.

(2) .电感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内外导体直径比增大而增大. (3) .电容与频率无关,随直径比的增大而减小. (4) .电导与频率基本上成正比,随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1.有效电阻:

同轴电缆的有效电阻包括内导体的有效电阻及外导体的有效电阻,当内外导体都是铜导体时,总的有效电阻为:

R d f d

D

有=++

-55

830101

1

2

7

..***(

) (奥姆/公里)

1.2有效电感:

同轴回路的电感由内.外导体的内电感和内外导体之间的外电感组成,当内外导体都是铜时,回路的电感为: L D d f d D

=++-(*ln()*())*213211

104 (亨/公里)

1.3同轴电缆电容﹕? ??

同于同轴电缆无外部电场,所以同轴对的工作电容就等于同轴对内外导体间的部分电容,电

容计算可按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公式来计算: C D Dw k d

e

=

+555611.*ln(*)

ε

设 计 资 料

(三). 同 轴 电 缆

?? ?

?

C D Dw k d

e

=+241311.*lg(*)

ε?? ?

Dw-外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理想外导体D w=0,非理想外导体Dw=编织 外导体中的单线直径) ? ?

K1-内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 ??????

? D1-同轴线外导体内径(mm)

?

1.4绝缘电导:

同轴对的绝缘导体G 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由绝缘介质极化作用引起的交流电导G ~,另一个部分是由于绝缘不完善而引起的直流电导G 0: G=G 0+G~??? ???

?

? G R 01

=

???? ? ? G~=ωC tg(δ)??

G 0------直流损耗????

G~------交流损耗 ?? ω------电流频率 ?

? C-------工作电容????

?

tg(δ)---介质损耗角正切

?

2.二次传输参数:

二次传输参数是用以表征传输线的特性参数,它包括特性阻抗ZC,衰减常数α,及相移常数.

2.1.同轴电缆特性阻抗﹕ ??

? 2.1.1.对于斜包,铝箔纵包可近似看作是理想外导体,计算如下: ZC D

d

e

=138

ε*lg(

)??

ZC D

d e

=60

ε*ln()?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临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汁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1994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增加了中、高正电缆;冰数选择要求: 2.增加了电缆绝缘类别选择要求,取消了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相关内容: 3.增加了主芯截面400mm2<S≤800mm2和S>800mm2的保护地线允许最小截面选样要求; 4.增加了大电流负荷的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时对电缆截面、材质等要求; 5.增加了电缆终端一般性选择要求: 6.增加了自接电缆实施金属层开断并作绝缘处理内容: 7.增加了交流系统三芯电缆的金属层接地要求: 8.增加了城市电缆系统的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相关规定: 9.增加了架空桥架检修通道设置要求; 10.增加了电缆隧道安全孔设置间距要求; 11.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F。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埋,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风路18号.邮编:610021),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1 总则 1.0.1 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删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设计 高中课程设计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依据,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遵循高中课程应体现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原则,建构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满足高中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我个人认为应该重点考虑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习目标的制定与检测都应根据学情而定。我们要以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的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大多数学生身上,收到实实在在的课堂效果。 二.学习目标的制定 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目标的主语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应该考虑怎么解决重难点,通过什么过程解决重难点,重难点解决到什么程度,学生能学会什么,怎么学的,教师怎样帮助学生学会。三.从课时到单元 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核心素养就像一栋大楼,原来我们都是按照知识点进行教学的。一扇门教一下,一扇窗教一下,水泥教一下,钢筋教一下,这样的教跟整栋大楼难以建立关联。这是基于知识点教学的缺陷。在新课程下,我们要改成按单元进行学习设计。单元就是一间房子,既有窗子又有门,把门、窗、水泥、钢筋等结构化就变成一个单元。当然,单元是个学习单位,不能仅局限在教材里的单元。学生们学了运动才知道什么叫运动观念,学了细胞才知道什么叫生命观念,价值观念是这样出来的。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先把单元进行整合和规划,再具体的设计每个课时内容。这就是新课程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变化。按章节来设计课程,能在设计的过程中包括情境和观念。把知识结构化,有助于知识的记忆,有助于知识的迁移,有助于理解学科的本质,学以致用,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设计应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自身没有核心素养。何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本学科需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简单地说,核心素养就是教师怎么依据课标,分解课标,把课程标准落实到具体的课堂上。我们的教学实践就是把知识和技能在课堂这样的情境中运用,使学生形成学习能力。教师的业绩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把我们教的东西,留在学生身上,留下的那个东西就是素养”。 五.教学与评价二合一 教学与评价一致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技术。怎么知道学生有没有学会呢?这就是评价问题。没有评价就没有课程:教与学就如买与卖。目标写出来不能评价就是正确的废话。一堂课学习目标可以设几个,老师最好教一个评一个。教学与评价二合一,分小步骤,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的抓落实,所以每个老师都是目标达成的质量监督员。 新课程改革为每位教师提供了新的机会,但愿每位老师都能抓住新课改的契机,认真的研究教学设计,早日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模板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 规范

5 电缆敷设 5.1 一般规定 5.1.1 电缆的路径选择, 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较短。 ( 3) 便于敷设、维护。 ( 4) 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 5) 充油电缆线路经过起伏地形时, 使供油装置较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 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 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 允许弯曲半径可按 电缆外径的20倍计。 5.1.3 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配置, 应符合下列 规定: ( 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排列。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 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 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 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 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 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 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 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 宜适当配 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5.1.4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 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 三叶形) 配置外, 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 不宜迭置。 (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 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空 隙。 5.1.5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 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 并使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 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 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 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 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 ( 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 且计入其它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 响。

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ables of electric engineering 2007—10—23发布 200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一~二00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20217-1994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增加了中、高压电缆芯数选择要求; 2.增加了电缆绝缘类型选择要求,取消了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相关内容; 3.增加了主芯截面400mm2<S≤800mm2和S>800mm2的保护地线允许最小截面选择要求; 4.增加了大电流负荷的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时对电缆截面、材质等要求; 5.增加了电缆终端一般性选择要求; 6.增加了直接对电缆实施金属层开断并作绝缘处理内容; 7.增加了交流系统三芯电缆的金属层接地要求; 8.增加了城市电缆系统的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相关规定; 9.增加了架空桥架检修通道设置要求; 10.增加了电缆遂道安全孔设置间距要求; 11.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F。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理,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风路18号,邮编:610021),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参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李国荣熊涛张天泽齐春陶勤万里宁王鑫王聪慧

网站课程设计报告

第1节课程设计题目及背景 (3) 1.1 设计题目 (3) 1.2 设计背景 (3) 第2节网站设计的开发工具 (3) 第3节网站建设过程 (4) 3.1 网站系统分析 (4) 3.2 数据库的设计 (5) 3.3 功能模块介绍 (8) 第4节网站工作流程 (11) 4.1 连接数据库 (11) 4.2 用户登录 (12) 4.3 歌曲显示,以最新歌曲为例 (12) 4.4 音乐搜索 (12) 第5节网站显示效果 (15) 5.1 网站主页 (15) 5.2 歌曲分类页面 (16) 5.3 音乐搜索页面 (17) 5.4 用户留言页面 (17) 5.5 音乐播放器页面 (18) 5.6 后台管理主页面 (19) 5.7 用户管理页面 (19) 第6节总结和设计体会 (21)

第1节课程设计题目及背景 1.1 设计题目 构架一个音乐网站,要求网站必须包含音乐网站的一些基本功能,即前台的用户申请登陆功能,听歌功能,音乐搜索,音乐收藏功能,提交留言和后台的用户管理,歌曲管理,留言管理,系统管理。 1.2 设计背景 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今天,我们无时无刻不与网络接触,可以从中查找我们需要的信息,可以发布想让别人知道的信息,可以找到你不认识但真心的朋友,也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当我们无事可做的时候,便开始了娱乐方式的搜索,由此,很多音乐网站和视频网站应运而生,服务大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随着我国网民的增加,也促进了音乐网站的开发。 第2节网站设计的开发工具 2.1 Dreamweaver 8.0 2.2 Flash 8.0 2.3 Firework 8.0 2.4 Access数据库 2.5 IIS服务器 说明:Dreamweaver用于网站的开发,Flash用于网站flash 效果的制作,firework对图片进行处理,IIS作为我们的asp 网站服务器,数据库则采用微软的Access数据库。 第3节网站建设过程

电缆设计

设计资料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2 (一).导体部分 --------------------------------2 (二).押出部分 --------------------------------4 (三).芯线绞合 --------------------------------5 (四).斜包部分 --------------------------------7 (五).编织部分 --------------------------------9 (六).其它部分 -------------------------------10 第二部分:电气性能计算部分-----------------13 (一).等效介电常数-------------------------13 (二).对称电缆 -------------------------------14 1.一次传输参数-----------------------14 2.二次传输参数-----------------------17 (三).同轴电缆 --------------------------------20 1.一次传输参数-----------------------20 2.二次传输参数-----------------------21

设计资料 前言部分 前言 此数据主要是把一些有关产品设计的技术数据加以集总归纳,作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参考数据,为设计者提供方便.也可作为设计人员的培训资料. 数据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电缆各组成部分的结构设计及各组成部分的物料用量.第二部分电气性能计算部分,主要是讲述通信线材的主要电气性能与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数据的最后列出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表格.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六)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电缆选择时对电缆芯线材质有何要求 控制电缆应采用铜芯。 用于下列情况的电力电缆,应采用铜芯: (1)电机励磁、重要电源、移动式电气设备等需要保持连接具有高可靠性的回路。(2)振动剧烈、有爆炸危险或对铝有腐蚀等严酷的工作环境。 (3)耐火电缆。 用于下列情况的电力电缆,宜采用铜芯: (1)紧靠高温设备配置。 (2)安全性要求高的重要公共设施中。 (3)水下敷设当工作电流较大需增多电缆根数时。 除限于产品仅有铜芯和规范所确定宜采用铜芯的情况外,电缆缆芯材质应采用铝芯。控制电缆额定电压的选择 控制电缆额定电压的选择,应不低于该回路工作电压、满足可能经受的暂态和工频过电压作用要求。且宜符合下列规定: (1)沿较长高压电缆并行敷设的控制电缆(导引电缆),选用相适合的额定电压。 (2)在22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敷设的控制电缆,宜选用600/1000V,或在有良好屏蔽时可选用450/750V。 (3)除上述情况外,一般宜选用450/750V;当外部电气干扰影响很小时,可选用较低的额定电压。 直埋敷设电缆的外护层选择 直埋敷设电缆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或有机械损伤危险时,应有加强层或钢带铠装。 (2)在流砂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移的土壤中,电缆应有钢丝铠装。 (3)白蚁严重危害且塑料电缆未有尼龙外套时,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除上述外的情况,可采用不带铠装的外护层。 弱电信号、控制电缆选择应注意什么? 下列情况的回路,相互间不宜合用同一根控制电缆: (1)弱电信号、控制回路与强电信号、控制回路。 (2)低电平信号与高电平信号回路。 (3)交流断路器分相操作的各相弱电控制回路。 弱电回路的每一对往返导线,宜属于同一根控制电缆。 弱电信号、控制回路的控制电缆,当位于存在干扰影响的环境又不具备有效抗干扰措施时,宜有金属屏蔽。 强电回路控制电缆,除位于超高压配电装置或与高压电缆紧邻并行较长,需抑制干扰的情况外,可不含金属屏蔽。 电力电缆缆芯截面选择的基本要求(1) 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缆芯温度,不得超过按电缆使用寿命确定的允许值。持续工作回路的缆芯工作温度,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最大短路电流作用时间产生的热效应,应满足热稳定条件。对非熔断器保护的回路,满足热稳定条件可按短路电流作用下缆芯温度不超过附录A所列允许值。 连接回路在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 电力电缆缆芯截面选择的基本要求(2)

电缆设计规范

电缆设计规范
1.导线材料选择 电缆一般采用铝芯线。 下列场合应采用铜芯电缆及电缆: (1)需要确保长期运行中连线可靠的回路。如:重要电源,重 要的操作回路二次回路,电机的励磁,移动设备的线路及剧烈振动场 合的线路。 (2)对铝有严重腐蚀而对铜腐蚀轻微的场合。 (3)爆炸危险环境或火灾危险环境有特殊要求者。 (4)特别重要的公共建筑物 (5)高温设备 (6)应急系统,包括消防设施的线路。 此外,经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确证宜用铜芯电缆及电缆的,如有高 层建筑,大、中型计算机房的建筑,重要的公共建筑等以及国外工程 和外资工程等适应国外要求者。 2.电缆芯数的选择 (1)电压 1KV 及以下的三相四线低压系统,若第四芯为 PEN 线时,应采用四芯型电缆而不得用三芯电缆加单芯电缆组合成的回路 的方式。当 PE 线作为专用而与带电导体 N 线分开时,则应用五芯型 电缆。若无五芯型电缆时可用四芯电缆加单芯电缆电缆捆扎组合的方 式;PE 线也可利用电缆的护套,屏蔽层,铠装等金属外护层等。分

支单相回路带 PE 线时应采用三芯电缆。如果是三相三线制系统则采
用四芯电缆,第四芯为 PE 线。
(2) 3-35KV 交流系统应采用三芯电缆.
(3)在水下或重要的较长线路中为避免或减少中间接头或单芯电
缆比多芯电缆有较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性时,可选用单芯电缆。但应注
意用于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不得采用钢带铠装,应采用经隔磁处理的
钢丝铠装电缆。
3.电缆绝缘水平选择
表 1 电缆绝缘水平选择
单位 KV
系数
标称电压 U
0.22/0.38
3
6
10
35
N
电缆 的额 定电 压 U /U
0
U
0

Ⅰ 类 0.6/1
(0.3/0.5)
U
0
(0.45/0.75)



1.8/3 3/3 3/6 6/6 6/10 8.7/10
21/35 26/35
缆芯之间的 工频最高电 压 Umax
3.6
7.2
12
42
缆芯对地的 雷电冲击而 授电压的峰 值 Up1
60 75 75
95
200
250
注:括号内数值只能用于建筑物的电气线路,不包括建筑物电源

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经济管理课程实习 题目:二手书店创业计划 专业: 指导老师: 成员: 二手书店创业计划书

一.项目背景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如今,书籍依然是我们获取智慧而能厚积薄发的力量源泉。在全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是,资源的循环使用成为我们充分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可谓是个好东西。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新书上市,当然亦有好多旧书被当做废纸处理掉,就这样直接把旧书处理掉,是不是太浪费资源了呢?是不是不利于环保呢?要知道纸的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林木资源,而且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污染等等,在印刷的过程中也不仅容易造成大气的污染而且危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花大量的金钱去制造,然而把它处理掉又太便宜了,太不划算了。另一方面,师哥师姐们在为他们如何处理旧书而烦恼,而学弟们在为新书没有笔记看不懂而烦恼。那么如何减少书籍的浪费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渠道就是旧书的回收与利用。在这我们的公司从事的也主要是旧书的收购、筛选、出租或出售。可谓是既克服了旧书贵的特点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学校大学生大部分经济条件并不好,同时,现在大学书籍非常的多,很多都是只需要有书看就行了,不必在乎输的新与旧。购买二手书刚刚好,使用二手书也符合国家提倡的“低碳经济”的要求。所以本公司是采用合伙经营的模式,开了一家二手书店为广大的学生们提供方便。 二.创业项目构想 1.产品与服务: (1)市场热销书籍(新购),该板块包括各种工具书、教材、辅导书、杂志、报刊、小说等,是辅助赢利项目,由于出售书籍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书店对于该类书籍的进购将实行严格把关制度,可根据其他书城相关商品在市场中

高频连接器设计必看

电缆的阻抗 本文准备解释清楚传输线和电缆感应的一些细节,只是此课题的摘要介绍。如果您希望很好地使用传输线,比如同轴电缆什么的,就是时候买一本相关课题的书籍。什么是理想的书籍取决于您物理学或机电工程,当然还少不了数学方面的底蕴。 什么是电缆的阻抗,什么时候用到它? 首先要知道的是某个导体在射频频率下的工作特性和低频下大相径庭。当导体的长度接近承载信号的1/10波长的时候,good o1风格的电路分析法则就不能在使用了。这时该轮到电缆阻抗和传输线理论粉墨登场了。传输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源阻抗必须和负载阻抗相同,以使功率转移达到最大化,并使目的设备端的信号反射最小化。在现实中这通常意味源阻抗和电缆阻抗相同,而且在电缆终端的接收设备的阻抗也相同。 电缆阻抗是如何定义的? 电缆的特性阻抗是电缆中传送波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之比。(伏特/米)/(安培/米)=欧姆 欧姆定律表明,如果在一对端子上施加电压(E),此电路中测量到电流(I),则可以用下列等式确定阻抗的大小,这个公式总是成立: Z = E / I 无论是直流或者是交流的情况下,这个关系都保持成立。 特性阻抗一般写作Z0(Z零)。如果电缆承载的是射频信号,并非正弦波,Z0还是等于电缆上的电压和导线中的电流比。所以特性阻抗由下面的公式定义: Z0 = E / I 电压和电流是有电缆中的感抗和容抗共同决定的。所以特性阻抗公式可以被写成后面这个形式: 其中 R=该导体材质(在直流情况下)一个单位长度的电阻率,欧姆 G=单位长度的旁路电导系数(绝缘层的导电系数),欧姆 j=只是个符号,指明本项有一个+90'的相位角(虚数) π=3.1416 L=单位长度电缆的电感量 c=单位长度电缆的电容量 注:线圈的感抗等于XL=2πfL,电容的容抗等于XC=1/2πfL。从公式看出,特性阻抗正比于电缆的感抗和容抗的平方根。 对于电缆一般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来说,和2πfc相比,G微不足道可以忽略。在低频情况,和R 相比2πfL微不足道可以忽略,所以在低频时,可以使用下面的等式: 注:原文这里是Zo = sqrt ( R / (j * 2 * pi * f * L)) 应该是有个笔误。阻抗不应该是反比于感抗.实际上低频时应该是电阻和容抗占主导地位。 如果电容不跟随频率变化,则Z0和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在接近直流的状态下有一个-45'的相位角,当频率增加相位角逐渐减少到0'。 当频率上升时,聚氯乙烯和橡胶材料会稍微降低电容,但聚乙烯,聚丙烯,特氟纶(聚四氟乙烯)的变化不大。 当频率提高到一定程度(f足够大),公式中包含f的两项变的很大,这时候R和G可能可以被忽略。等式成为

电力工程电缆允许的载流量表

3565175 交朕聚乙烯绝缘≤1090 250>1080 聚氯乙烯绝缘——70160 自容式充油63~50075160 注:1、对发电厂、变电所及大型联合企业等重要回路铝芯电缆,短路最高允许温度200℃。 2、含有锡焊中间接头的电缆,短路最高允许温度为160℃。 附录B10kV及以下常用电力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建议性基础值) B.0.11~3kV常用电力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见表B.0.1-1~B.0.1-4。 表B.0.1-11~3kV油纸、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空气中敷设时允许载流量 注:1、表中系铝芯电缆数值;铜芯电缆的允许持续载流量值可乘以1.29。 2、单芯只适用于直流。

表B.0.1-21~3kV油纸、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直埋敷设时允许载流量

注:1、表中系铝芯电缆数值;铜芯电缆的允许持续载流量值可乘以1.29。 2、单芯只适用于直流。 表B.0.1-31~3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空气中敷设时允许载流量

注:①允许载流量的确定,还应遵守本规范第3.7.4条的规定。 ②水平形排列电缆相互间中心距为电缆外径的2倍。 表B.0.1-41~3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直埋敷设时允许载流量

注:水平形排列电缆相互间中心距为电缆外径的2倍。 B.0.26kV常用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见表B.0.2-1、B.0.2-2

表B.0.2-16kV三芯电力电缆空气中敷设时允许载流量 注:①表中系铝芯电缆数值;铜芯电缆的允许持续载流量值可乘以1.29。 ②缆芯工作温度大于70℃时,允许持续载流量的确定还应遵守本规范第3.7.4条的规定。表B.0.2-26kV三芯电力电缆空气中敷设时允许载流量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征求意见稿)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ND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ND XXXXX—XXXX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 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for working drawing desig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s Part 2: cable distribution line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3) 4.1 应遵守的规定和程序 (3) 4.2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含的内容 (3) 4.3 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 (3) 5 施工图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4) 5.1 图纸目录 (4) 5.2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4) 5.3 设计图纸 (5) 5.4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6) 6 计算书 (7) 7 施工图预算 (7) 7.1 预算内容及深度 (7) 7.2 工程量计算原则 (7)

前言 为提高公司配电网建设水平,贯彻落实公司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根据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求,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公司组织编制了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本系列标准共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配电部分 ——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 ——第 3 部分:配网架空线路部分 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 2 部分。 本标准是按照DL/T 800-2012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单位):配电网建设办公室、鄂尔多斯电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凯、袁海、樊海龙、何平。 本标准2018年01月首次发布。

课程设计报告与开发

任务导向式课程设计与开发方法培训 解决任何问题的核心是:学习成长改变 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学力 成长:当你的成长速度跟不上爱人时,婚姻就出现问题 当你的成长速度跟不上学生时,教育就出现问题 当你的成长速度跟不上老板时,工作就出现问题 当你的成长速度跟不上下级时,管理就出现问题 当你的成长速度跟不上市场时,公司就出现问题 改变:改变才是最伟大的历练。 情商和平台:一根绳子可以卖五块,但绑在螃蟹上就值五十块,这就是平台。想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 进入课程: 小组讨论: 问题: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知识点如何体现? 开发目标 信息化 标准定位 到底对学生有没有帮助? 一、课程开发是什么? 开发一门课,包含什么 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出现?

1.没有统一的方法论。 2.每一个任课教师永远站在局部,不知专业标准是什么。 3.其实课程开发的能力是教育部对每一个教师的要求。 二、为什么是企业的人来分享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 1.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变化不同步二是毕业生毕业找不工作,企业找不到人 2.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无法支撑整个经济的转型, 3.面对新机遇,我们能做些什么 三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 行为的改变是达成业务结果的fcwt 三、基于行为改变的课程设计开发模型--MADDIE Management课程开发项目管理 Analyses需求分析 design课程架构设计 deveiopment课程内容开发 Evaluation课程评估

提问:MADDIE 课程设计开发方法论的好处是什么? 一是提高课程质量;二是减轻开发难度;三是缩短开发周期;四是降低教学难度。 小结:概念;意义和好处。 四、课程开发项目管理 提问:在课程开发项目启动阶段,你曾经遇到哪些问题? 做好统筹规划, 做好三件核心事:A 需求分析、D 课程架构设计、D 课程内容开发。 课程开发项目管理 团队、时间和预算是三个要素 (一)课程开发计划 团队、时间和预算 团队: 1.需要什么角色的人(项目经理、教学设计者、业务内容专家、图形美化师、文档开发者、种子讲师);

线缆设计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是把线材各组成部分参数书面化.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线材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厂的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并把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为生产提供依据. 物料用量计算是根据设计线材时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参数,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为会计部计算成本及仓储发料提供依据. 导体部分有关设计与计算: 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等.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 1.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序加工方式. 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张强度.加工性.弹性系数等. 1.导体绞合节距设计: 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 电源线,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下面的节距表选择表是针对UL电子线. 美制线规对应截面积及绞线节距 2.多根绞合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导体绞合采用束绞方式进行,绞合外径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方法2: d----单根导体的直径 D---绞合后绞合导体外径 N---导体根数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较适合束绞方式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3.导体用量计算: 1.单根导体

2.绞合导体 d----单根导体直径 ρ—导体密度 N---导体绞合根数 λ---导体绞入系数 注:用量计算为单芯时导体用量,当多芯时须考虑芯线绞合时的绞入系数. 4.导体防氧化. 为防止导体氧化, 可在导体绞合时, 加BAT或DOP油(如电源线,透明线)。 押出部分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押出部分包括绝缘押出.内被押出及外被押出,在押出过程中,因对线材要求不同采用押出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绝缘押出采用挤压式,内护层与外护层采用半挤管式.有时为了满足性能要求采用挤管式.其具体选择方法,参照押出技术. 1.押出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押出料的选择主要根据胶料的用途、耐温等级、光泽性、软硬度、可塑剂耐迁移性、无毒性能等来选择. 2.押出外径: D2=D+2*T D------押出前外径 D2----押出后外径 T------押出厚度 押出厚度(T)主要根据线材有关标准,结合厂内设备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 3.胶料用量: 采用不同的押出方式,押出胶料用量计算公式也有不同. 挤管式 挤压式 W=(S成品截面-S缆芯内容物)*ρ ρ-----胶料密度. 考虑到线材的公差, 现期线缆企业一般采用下面计算方法. W=3,14159*1.05*T*(2*D+T)* ρ 芯线绞合有关设计与计算: 芯线绞合国内称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由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绞合成缆芯的过程称芯线绞合。其原理类似如导体绞合,芯线绞合的一般工艺参数计算及线芯在绞合过程中的变形与绞线相似。芯线绞合根据绞合绝缘线芯直径是否相同分为对称绞合和不对称绞合。因为芯线在

课程设计题目学习资料

题目一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2.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1、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要求画出完整的企业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2、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要求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 3、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书写相应的设计书及实现的过程纪录。 题目二 某学院有1900台个人计算机,50台服务器,其中办公用计算机60台,教学用计算机60台,科研用计算机120台,研究生计算机200台。其余为学生实验电脑。 分配的IP地址为: 服务器:172.16.1.1—172.16.1.61/26 网关为:172.16.1.62/26 个人计算机:192.168.0.0—192.168.7.255 学院现在三层交换机6台,每台三层交换机可划VLAN(虚拟局域网)个数为100。24口二层交换机若干台。 1.请为学院的全部计算机分配IP地址,并使用上述设备为学院设计网络。 2.要求: a.画出网络拓扑图。 b.给出每个网段的IP范围,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c.为三层交换机规划VLAN。给每个VLAN接口分配IP地址。 d.做好三层交换机之间的路由设计(可使用静态路由和RIP)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oc

5 电缆敷设 5.1 一般规定 5.1.1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较短。 (3)便于敷设、维护。 (4)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使供油装置较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允 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 5.1.3 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排列。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 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5.1.4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 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迭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空隙。 5.1.5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使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 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 (1)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2)对电缆隧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行钢筋网焊接连通。 (3)沿电缆线路适当附加并行的金属屏蔽线或罩盒等。 5.1.1 明敷的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管道上部。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相互间距应符合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的规定(表5.1.7)。 表5.1.7 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mm)

课程设计选题背景及目的

选题背景及目的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为了检验我们的所学是否能够真正应用到实际当中,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为我们安排了这次毕业设计。用半年时间完成一个设计方案。设计开始之前我们去过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的国内先进的生产线,对整个轧钢设备有个初步了解。热轧厂的师傅细心的讲解了轧机的工作原理。轧机是现代钢厂中最常见的一种冶金设备。因此,轧机设备的好坏对轧钢厂的效益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年产480万吨热轧车间工艺设计。因为实际条件有限,我们的设计只是经过相关理论与经验公式的推导来设计我们所选的冶金设备,经过理论校核检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 综述 1.1 热轧板带钢生产状况 热轧带钢是重要的钢材品种,对整个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发达国家热轧带钢产量约占热轧钢材的50%以上,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但高附加值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较低。我国一般热轧带钢产品厚度下限是1.8mm,但实际上只生产很少厚度小于2.0mm的热轧带钢,即使窄带钢,产品厚度一般也大于2.5mm。因此,相当一部分希望使用厚度小于2mm带钢作原料的用户,只得使用冷轧带钢。如果能开发薄规格的热轧带钢,则可代替相当一部分的冷轧带钢使用,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1]。 1.1.1 热轧宽带钢生产状况 国外热轧宽带钢生产的技术进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热带钢无头轧制技术[2]。无头轧制技术能稳定生产宽薄带钢及超薄热轧带钢,其宽厚比可由传统热连轧的800∶1提高到1 000∶1,并能应用润滑轧制及强制冷却技术生产具有新材料性能的高新技术产品。②薄板坯连铸

电线电缆设计规则

电线电缆设计依据 第1章、电线电缆分类 ?电气装备用电缆 用做电气装备的连接线,有内部接线或外部接线 ?电力电缆 又称力缆,用于传输电能:常做地下敷设(城市电力传输). ?架空线(裸电线) 又称裸电线,用于专输入电能;常做架空敷设,成本低. ?通讯电缆 用于传输入电信号;常敷设于地下或架空。 ?漆包线(绕组线) 又称绕组线,用于电机绕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光织光缆 用于传输光信号,因具有低衰减性能,常用作长途通讯的主干线。 第2章、电线的常规设计依据 电线电缆的各种标准 -国际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美国保险商实验所标准UL。 ?美国军用标准MIL-C-17G。 ?日本工业标准JIS等。 ?德国工业标准DIN。 ?英国国家标准BS。 ?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IEEE。 ?澳洲标准AS -国内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XXXX-XXXX,GB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讯行业标准YD/T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XXXX-XXXX。 -企业标准 ?企业制订的演示文稿有关省市部门批准的各类企业标准。 客户规格书或实样 客户提供的各种产品技术规范,条件及规格书,或是电线各种 实样。 客户提出的技术要求 -电线使用温度,电压等级要求。 ?使用温度是60℃,80℃,90 ℃,105 ℃, 125 ℃, 150 ℃, , 200 等级;使用电压等级(要求是低压还是高压) -电线敷设及使用环境要求 ?首先要告知所需电线的使用场合及用途情况。 ?有否耐热、耐寒、耐油、耐化学溶剂、耐辐射、防水等特殊性能要求,如用在室外敷设,还要耐日光及耐紫外线的性能要求等。 ?电线在敷设和使用中有否经常受较大机械力作用 (如拉伸和挤压 )。?电线在使用中要经受频繁移动和弯曲的要求,则电线要求柔软,弯曲性能要好。

课程设计背景资料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背景资料 xx新建工业项目财务评价资料 xx新建项目,其主要技术和设备拟从国外引进。厂址位于某城市近郊。占用农田约30公顷,靠近铁路、公路、码头,水陆交通运输方便。靠近主要原料和燃料产地,供应有保证。水电供应可靠。项目基准收益率为10%,基准投资回收期为8年。 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该项目年产A产品55万吨。 二、实施进度 项目拟两年建成,三年达产,即在第三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60%,第四年达到80%,第五年达到100%。生产期按8年计算,加上2年建设期,计算期为10年。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集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含涨价预备费)为60000万元,其中:外币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9000万元(1美元=6.38元)(第一年、第二年金额分别为12000、7000万元)全部通过中国银行向国外借款,年利率9%,宽限期2年,偿还期4年,等额偿还本金。人民币部分(41000万元)包括项目自有资金23000万元,向中国建设银行借款18000万元(第一年、第二年金额分别为10000、8000万元),年利率5.06%(小数点后两位是学号后两位),国内借款本息按等额偿还法从投产后第一年开始偿还。国外借款建设期利息按复利累计计算到建设期末,与本金合计在一起,按4年等额本金法偿还。 2、流动资金估算为9600万元,其中:项目自有资金为3600万元;向中国工商银行借款6000万元,年利率为4.06%(小数点后两位是学号后两位);三年投产期间,各年投入的流动资金分别为3600万元、2400万元、3600万元(设定年初)。 四、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全厂定员为200人,工资及福利费按每人每年48000元,全年工资及福利费为1094.4万元,其中: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 五、销售收入: 经分析预测,建设期末的A产品售价(不含增值税),每吨为1000元,投产第一年的销售收入为33000万元,第二年为44000万元,其后年份均为55000万元。产品增值税率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山东交通学院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EIQ分析法在物流中心规划中的 应用研究 院(系)别北方国际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北物071升 学号071321117 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十二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EIQ分析法在物流中心规划中的 应用研究 系 (部) 北方国际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北物071升 学生姓名李雅洁 学号 071321117 11 月 22 日至 12 月 3 日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2010年 11 月 18 日

EIQ分析是一个很好的进行物流中心定量分析的工具。无论是企业物流项目还是3PL 企业的合同物流项目,如果能在物流中心规划设计时利用EIQ方法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则能确保物流中心投入运营后的正常运行,既不至于浪费设施资源,又不至于出现设施不够用的情况。物流中心的进出货具有出货时间不确定、前置时间短、出货量变化大等特点。面对这些品项繁多、数量庞大的订单,一般分析者都用平均值来概括估计相关需求条件,其结果往往与实际的需求变动产生很大的差异。如果能掌握数据分析的原则,通过有效的资料统计和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就会使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也确保经营单位的投资回报率最大化。本文对EIQ分析在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做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EIQ分析,物流中心规划,订单品项分析

1 背景 (1) 1.1 国内外物流中心规划现状 (1) 1.1.1 国外物流中心发展 (1) 1.1.2 我国物流中心发展 (1) 1.2 我国物流中心规划研究现状 (1) 1.3 EIQ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2) 1.4 EIQ分析相关统计方法 (2) 2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3) 2.1 物流中心基本功能及作业范围 (3) 2.1.1 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 (3) 2.1.2 物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 (4) 2.2 物流中心作业区域分类 (4) 2.2.1 物流作业区 (4) 2.2.2 周边辅助活动区 (4) 2.3 物流中心系统规划的内容 (5) 2.3.1 物流中心系统规划 (5) 2.3.2 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中心设施规划) (5) 2.4 物流中心规划流程 (5) 3 EIQ分析方法基础理论 (6) 3.1 EIQ分析方法概述与作用 (6) 3.1.1 EIQ分析方法概述 (6) 3.1.2 EIQ分析方法作用 (6) 3.2 EIQ分析方法的订单资料取样 (7) 3.2.1 有效的订单资料取样 (8) 3.2.2 订单资料的有效分解 (8) 3.3 EIQ图表分析应用 (9) 3.3.1 柏拉图分析 (9) 3.3.2 次数分布 (10) 3.3.3 ABC分析 (10) 3.3.4 交叉分析 (10) 4 EIQ方法在物流中心规划中的应用实例 (10) 4.1 物流中心规划要求 (10) 4.2 配送中心规划资料(EIQRSTC)分析 (11) 4.3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分析 (11) 4.3.1 配送中心管理作业 (11) 4.3.2 物流作业功能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