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论语》中的管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们思想和言行的书,其中的思想便是中国管理思想的源头。我们知道,《论语》是中国哲学的颠峰之作,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誉,其中的管理哲学和方法才是其精髓。并且这种管理哲学是基于对人的研究和影响的,也就是说,《论语》所显示的管理哲学正是适合《论语》所塑造的人群的。一个深受《论语》思想影响的民族,必然适应《论语》所推行的管理哲学。

《论语》中的管理思想历来为众多政治家所运用,尤其是自西汉儒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以《论语》为核心的儒学便始终占据着政治管理的中心地位。然而,历来《论语》中的管理学都是被用来治天下了,并没有被企业界所广泛研究和利用。但是我相信在当下的企业管理之中,《论语》管理思想同样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也许我们做不到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我们肯定能够从《论语》中寻找到适合当下企业管理的思想。

大略地说,《论语》是一部政治管理哲学著作。不过,《论语》的政治管理核心理念是以德治为内涵的人治思想,并且对于在位者、从政者和立志从政者都从个人修为上提出具体的要求,所以从表面上看,《论语》更多的内容像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规范。而正是这些治国的道理、从政的原则和为人的规范为现代企业管理带来极大参考价值。

《论语》末章《尧曰》,明确提出治国的方法、途径和心态。方法基本是采用带有法家思想的制度来约束人,途径则是纯粹仁儒思想的爱护人,而所谓“宽、信、敏、公”则是对执政者心态上的要求。三个方面无不是关乎一个“人”字;至于从政的原则,即所谓“尊五美,屏四恶”,也都是就人的好的品质和坏的行为而言;最后一章讲个人修为的目标时,很明确地说是“知命”、“知礼”和“知言”,更是直接是解决得人的事了。而最后一句“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更加直接地回归到“知人”的本源上来。

为何“知人”是本源问题?我们可以回到《论语》开篇的《学而》第一章来。“学而时习之”,是讲自身所学能够运用于社会的发展,是最高形式的利用;“有朋自远方来”,是自身所学能够得到世人的认可并使其受到教化影响;最不理想的是“人不知”,世人不理解,那么也可退而修为自身。很明显是“利世、利人和利己”的三个层次,也确实如朱子之所言的“入道之门”,看《论语》全文,其实无外乎一个“人”字。个人修为是人的问题,有所功用则为了影响世人,而济世又何尝不的为了人呢?并且,所有这一切的实现,都是建立在个人修为的基础上,以一个修为高尚的人或者这样的群体来影响整个社会。

这其实已经揭示出孔子所倡导的管理原则,即以高尚品德的人群来带领和影响普通的人群,以实现全人类的素养提升,从而达到整个社会以最和谐的方式来发展。现代企业管理里有个寓言,说“企”字

乃是无“人”则“止”的寓意,同样高度重视人的主体作用,这和孔子的思想的吻合确实让人感到惊喜。

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取得出色的管理业绩。在孔子看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修己”——提升自身的修养;而管理业绩则是能不能够做到“安人”——让他人获得安居乐业。

这就是现代管理的特征所在:一方面注重管理者的品德提升,一方面追求管理效益。这与一切以经济绩效为导向的西方管理思维是存在本质区别的。在当今这个唯利是图的商业社会,现代管理所强调的品德提升无疑是富有价值和意义的。

任何一个人要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必须从自身做起,提升自己的修养。当然,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为促进大家的安宁。如此一来,我们便会发现现代管理分为两个部分:修己——自我管理;安人——管理他人。

“修己”强调管理者对自身的要求,“修”什么?无外乎两个方面:品德和能力。作为管理者,不但需要出色的管理才华和能力,还需要具备完善的品德。

“安人”,意思很明确:让他人感到安乐。这是政治家的目的,更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的目的。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说的很清楚:管理层的首要职责是创造经济绩效。经济绩效的重要性体现在:惟有获得经济绩效,企业

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企业成员们才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和工作。一旦成为管理者,“安人”便已经成为其无法回避的责任。也许杰克·韦尔奇的说法更为直接一些:“在成为管理者之前,每个人的成功只与自身的成长有关;而成为管理者之后,成功则与他人的成功有关。”而科学管理的开创者弗雷德里克·泰勒的愿望则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工人们享受更好的生活。

企业管理理念中的“以人为本”,首先是由西方管理思想家提出来的,今天被众多的中国企业奉为管理的宗旨,它的当代性似乎不容怀疑。的确如此,随着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的盛行,管理者不得不考虑到员工们的个性、思想和价值,脱离了这一切,管理无疑将会失去效用。

“条条大路通罗马”,也许存在着众多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管理的本质与原则——“修己安人”与“以人为本”却始终不曾改变。所以,读《论语》,有助于我们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资源,帮助我们的企业家把我们的企业的薄弱环节修补起来,从而使中国的企业制度更加合理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