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餐饮业前厅安全管理制度
![餐饮业前厅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265035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3.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餐饮业前厅安全管理,保障顾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职责1. 餐饮业前厅主管:负责全面负责前厅安全管理工作,对前厅安全负总责。
2. 餐饮业前厅员工:严格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三、安全管理制度1. 防火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2)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定期检查、维护、更换。
(3)禁止在前厅使用明火,严禁在厨房、餐厅等区域吸烟。
(4)员工必须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火场逃生技能。
2. 交通安全管理(1)确保停车场、门口等区域交通畅通,避免拥堵。
(2)规范车辆停放,引导车辆有序进入停车场。
(3)加强夜间巡逻,确保停车场安全。
3. 人员安全管理(1)员工必须持证上岗,遵守工作纪律。
(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确保员工在岗。
(4)加强顾客安全管理,确保顾客人身财产安全。
4.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设备设施,确保正常运行。
(2)发现设备设施故障,立即报修,不得擅自操作。
(3)加强电梯、消防通道等关键部位的安全管理。
5. 食品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品卫生。
(2)加强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
(3)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检,确保食品安全。
四、安全检查与考核1.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
3.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降职等处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餐饮业前厅主管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餐饮业前厅主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本制度如有变更,应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3篇)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30e3b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d.png)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以下各项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一、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所有餐饮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餐厅领班等)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新参加或临时参加从事食品操作与服务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体检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部门经理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及晨检。
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统一保管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或复印件),以备检查。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一、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
三、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
四、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五、建立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最新餐饮管理制度(7篇)
![最新餐饮管理制度(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efa90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0.png)
最新餐饮管理制度最新餐饮管理制度(7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餐饮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新餐饮管理制度1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各种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二、未用完的点心馅料、半成品,应冷冻或冷藏,并在规定存放期限内使用。
三、各种工具、用具、容器生熟分开使用,用后清洗干净,定位存放。
各种熟食面点改刀要在专用的熟食板上进行,不得在面案上直接改刀。
四、当餐未用完的面点,应妥善保存,糕点存放在专用柜内,水分含量较高的含奶、蛋的`点心应当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贮存,注意生熟分开保存。
五、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
使用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六、各种食品加工用具、设备如:面板、面案、容器、绞肉机、馒头机、豆浆机、和面机、面条机等,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定期消毒。
各种用品如盖布、笼布、抹布等要洗净、晒干备用。
七、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面点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用具、设备清洁。
各种容器、用具、刀具等清洗干净后定位存放。
最新餐饮管理制度2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二、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三、植物性食品原料要按“一择、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彻底浸泡清洗干净,做到无泥沙、杂草、烂叶。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位置进行,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加工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要有明显标志并分开使用。
五、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
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餐饮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15dee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2.png)
餐饮安全管理制度餐饮安全管理制度篇1一、坚决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
二、建立食品安全组织,落实管理人员,单位设立专职或兼职管理员,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网络,责任到部门每人。
三、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包括:环境保洁制度,食品采购保管制度,个人卫生及操作卫生制度,餐具、工具、容器洗涤消毒制度,食品粗加工、切配、烧煮烹调(加工)、熟菜加工操作等卫生制度和奖惩制度。
四、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经常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规和卫生知识教育,定期考核,提高职工的素质。
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先经过食品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五、做好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先进行体检,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餐饮安全管理制度篇2一、保持餐厅环境整洁。
纱窗、纱门、纱罩、门帘、风幕、灭蝇灯等设施运转正常,鼠、蝇、蟑螂、蚊子密度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要求。
保证供用餐者使用的洗手设施运转正常。
二、必须使用消毒后的餐饮具,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摆台上桌。
做好台面调料、牙签、台布、餐巾、餐具等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更换破损的调料盒、台布、餐巾、餐饮具等。
三、供顾客自取的调料,应当符合相应的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
并做到及时更换,防止过期、霉变。
四、摆台后或有顾客就餐时不得清扫地面,餐具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应收回保洁。
五、端菜时手指不得接触食品,分菜工具不接触客人餐具。
六、客人用的小毛巾,必须及时回收清洗消毒,最好使用一次性消毒毛巾。
七、食品上桌距开餐时间不超过2小时。
八、当发现或被顾客告知所提供的食品确有感官性状异常或可疑变质时,应立即撤换该食品,并同时告知有关备餐人员,备餐人员要立即检查被撤换的食品和同类食品,做出相应处理,确保供餐安全。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7篇)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306e2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c.png)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7篇)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篇11、在食堂管理员领导下进行工作。
协助食堂管理员负责学校仓储食物保管,做到离开库房及时关门上锁。
2、对采购回来的食品严格把关、做好食品的入库验收、登记工作。
每日对入库食品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勤进快销,并建好三级管理台账(采购、供货商、领料人签名)。
台帐中应有食品采购日期、数量、单价、生产厂家、保质期、出厂日期、供货人、以及供应商的卫生许可证、身份证号、采购合同及检疫证等。
3、规范食品添加剂管理,认真执行卫生部门精神,建好台账,严格把关,做好“五专”管理要求。
4、认真学习食品保管与食品卫生知识,能够辨识腐败变质、失效、过期等伪劣食品,懂得学生营养配餐知识。
5、入库食品做到分类、分架、隔墙、离地、标示存放;上报计划要少报勤报,做到食品先进、先出;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过期食品。
6、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7、讲究个人卫生,不用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熟食入库及时加盖。
8、搞好室内外清洁卫生,做到湿式清扫,每日保洁,保持室内食品堆放整齐。
9、严格监督工作人员及非工作人员在库房及各操作间、餐厅内抽烟。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库房)。
10、加强食堂防盗防毒管理,出入库房及下班时要及时上锁,不能将钥匙随便交他人保管,保障师生安全、健康。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篇2一、明确各部门、各工作人员食品卫生安全岗位职责。
二、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根据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各项制度,不同岗位职责,追究相应的责任。
三、根据事故情节不同的严重程度,学校按照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对有关工作人员给予批评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由执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学校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一、学校要对全体师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的防范自我保护及救助方法的宣传、教育。
二、食堂一旦发现食品、饮水等有问题,要求学生马上停用,并立即向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协助学校争取急救措施和补救办法。
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餐饮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5280ee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6.png)
餐饮安全管理制度餐饮安全管理制度(通用6篇)现如今,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餐饮安全管理制度(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餐饮安全管理制度1为规范餐饮服务烹调加工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浙江省食品经营许可实施细则(实行)》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用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二、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
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油炸食品时避免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随时清除煎炸油中漂浮的食物碎屑和底部残渣,煎炸食用油不得连续反复煎炸使用。
三、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
使用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四、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清洁操作区凉透后及时冷藏,并标注加工时间等。
五、隔餐隔夜熟制品、外购熟食品必须在食用前充分加热煮透。
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加工后再次销售。
六、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各种工具、容器标识明显,分开使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加工后的直接入口食品要盛放在消毒后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和容器。
七、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干净。
不用抹布擦拭已消毒的碗碟,滴在碟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擦净。
按规定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理抽油烟机罩。
八、工作结束后,调料品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餐饮业安全管理制度及预案
![餐饮业安全管理制度及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b914d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0.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餐饮业安全管理,保障顾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餐饮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及预案。
二、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1)餐饮业法定代表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2)各级负责人、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及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
(3)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到人。
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1)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4.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1)对餐饮业内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运行。
(2)禁止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
5.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1)为员工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
(2)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 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1)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
(2)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7.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1)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调查处理。
8.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1)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2)会议纪要应及时传达至全体员工。
9.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定期开展隐患排查。
(2)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10. 各岗位人员操作规程(1)制定各岗位人员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规程操作。
(2)定期对员工进行操作规程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八项制度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八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4055a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a.png)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八项制度在餐饮业中,食品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餐饮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餐饮业食品安全的八项管理制度,以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原料采购制度餐饮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原料采购制度,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其中包括:•严格选择供应商:企业应与有资质的供应商合作,并确保供应商持有相关的证照和检测报告。
•规范采购程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采购程序,包括验货、检测和记录等环节,以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食品安全档案:企业应建立供应商的食品安全档案,并对其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
二、仓储管理制度餐饮企业应建立科学、规范的仓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和变质。
以下是仓储管理制度的几个重要要点:•区分储存区域:根据食品的性质和储存要求,划分不同的储存区域,并进行标识,以防止不同类别的食品混杂。
•温度控制:根据食品的储存要求,合理控制储存温度,防止食品过热或冻结。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并及时清理和消毒。
三、加工制度在餐饮企业的加工环节,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来确保食品的加工过程安全可靠。
以下是加工制度的几个方面:•人员卫生要求:餐饮企业应对加工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建立健全的个人卫生制度,如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洗手、佩戴工作帽和口罩等。
•工艺控制:建立明确的工艺流程,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操作流程符合相关标准。
•检测监控:加强对加工过程的监控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餐具清洗制度餐具清洗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下是餐具清洗制度的几个要点:•分区分用:根据餐具的用途,将其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分别进行清洗、消毒和储存。
•清洗程序:制定清洗程序,包括刷洗、漂洗和消毒等环节,确保餐具的清洁度和卫生安全。
•消毒监测:定期进行餐具消毒效果的监测和检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相关标准。
五、人员培训制度餐饮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培训制度,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9篇)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d05e9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0.png)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9篇)餐饮食品安全最新管理制度(精选9篇)关于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餐饮食品安全最新管理制度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餐饮食品安全最新管理制度精选(篇1)一、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健康体检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三、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每年参加一次体检,每年到期前一个月参加健康复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四、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体检的情况发生。
五、凡忠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参加直接入口食品的餐饮服务工作。
六、定期检查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发现无有效健康证明者,交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餐饮食品安全最新管理制度精选(篇2)一、公用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未经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
二、洗刷餐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鱼类等其他水池混用,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三、消毒后餐饮具必须存放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
已消毒合未消毒餐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存放处有明显标记。
四、洗刷消毒是餐饮加工过程中防止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洗刷的目的是除去食品残渣、油污和其他污染物。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治病性微生物。
洗刷是消毒的基础和准备,凡需要消毒的物品必须首先进行洗刷,洗刷可除去大部分微生物,洗刷不好将影响消毒效果,因此必须重视洗刷的重要性。
公用餐具一定要洗刷彻底。
五、为保证有较好的洗刷效果,应使用流动水。
最好使用热水进行洗刷,应对物品反复冲洗或反复洗刷,特别是一些表面粗糙有缝隙的`物品,还必须用刷子刷。
洗刷带油污的物品,必须加入洗涤剂,并与无油污的物品分开进行,刷洗后的物品应保持干燥。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九项
![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九项](https://img.taocdn.com/s3/m/86f2a02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a.png)
一、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1. 餐饮服务单位应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全面负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制定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各项食品安全措施落实,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向上级报告食品安全状况等。
3.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拔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并经过专业培训。
二、餐饮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 餐饮服务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掌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2. 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食品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等。
3.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三、餐饮从业人员健康及卫生管理制度1. 餐饮从业人员应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 餐饮从业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并严格执行洗手、戴口罩等个人卫生规范。
3. 餐饮服务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确保从业人员工作环境整洁。
四、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1. 餐饮服务单位应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采购食品原料,并索取相关证明文件。
2. 采购食品原料时,应查验供应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等。
3. 采购记录应详细记录食品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产地、供应商等信息。
五、食品仓储管理制度1. 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2. 食品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3. 定期检查食品储存条件,确保食品在适宜的环境中储存。
六、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不得随意增减剂量。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添加剂的名称、剂量、用途等信息。
七、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1. 餐饮具应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清洁卫生。
餐饮管理安全管理制度
![餐饮管理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dd7ad5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b.png)
餐饮管理安全管理制度餐饮行业作为服务大众的重要领域,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餐饮管理安全不仅关系到顾客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着餐饮企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餐饮经营活动的安全有序,特制定以下餐饮管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食品原材料采购安全管理1、选择合法、正规的供应商,要求其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和产品检验报告。
2、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对采购的食品原材料进行仔细检查,包括外观、气味、保质期等,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严禁采购变质、过期、假冒伪劣及来源不明的食品原材料。
4、对易变质的食品原材料,要按照其储存要求进行采购和运输,确保新鲜度。
二、食品储存安全管理1、设立专门的食品储存区域,分类存放不同的食品原材料和成品。
2、仓库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除虫。
3、严格遵守食品储存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对需要冷藏、冷冻的食品要及时放入相应的设备中。
4、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三、食品加工制作安全管理1、食品加工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严格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如洗手、戴口罩、帽子等。
2、加工场所要保持清洁卫生,加工设备和工具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3、严格按照食品加工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食品熟透,避免生熟交叉污染。
4、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和用量。
四、餐饮具清洗消毒安全管理1、配备足够数量的餐饮具,并设立专门的清洗消毒区域。
2、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清洗消毒方法,如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
3、消毒后的餐饮具要妥善存放,避免再次污染。
4、定期对餐饮具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五、厨房消防安全管理1、厨房内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毯、烟雾报警器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对厨房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灭火技能和逃生方法。
3、严禁在厨房内违规使用明火,电气设备要符合防火规定。
4、定期清理厨房内的油烟管道,防止火灾隐患。
餐饮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餐饮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7becb3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f.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餐饮业安全生产管理,保障顾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餐饮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餐饮业所有部门、岗位和员工,是餐饮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遵循。
第三条餐饮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餐饮业安全、有序、稳定运行。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四条餐饮业安全生产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第六条员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三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一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第七条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八条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节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第九条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无隐患。
第十条安全生产检查包括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燃气设备、食品加工设备、厨房设施、餐饮服务设施等方面。
第三节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第十一条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设备设施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停机维修,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第四节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第十三条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更换。
第十四条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五节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第十五条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
第十六条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依法进行处罚。
第六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第十七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按照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七节安全生产例会制度第十九条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餐饮店管理制度(8篇)
![餐饮店管理制度(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ba64d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0.png)
餐饮店管理制度(8篇)餐饮店管理制度(精选8篇)餐饮店管理制度篇1为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查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营业后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
三、各岗负责人应跟随检查、指导,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四、单位卫生管理人员每周 1-2 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五、建立加工操作设备及工具清洁制度,各岗位相关人员按规定开展清洁工作,使场所及其内部各项设施随时保持清洁。
用于食品加工的设备及工具使用后应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进行消毒(推荐的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的清洁计划,清洗消毒时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
六、应建立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维修保养制度,并按规定进行维护或检修,以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七、品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存放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各项设施也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
八、用化学消毒的.设备及工具消毒后要彻底清洗。
已清洗和消毒过的设备和工具,应在保洁设施内定位存放,避免再次受到污染。
九、食品加工操作的设备及工具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
十、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无毒无害,便于洗刷、消毒、保洁。
十一、用具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一次,运行过程要有序、保持清洁、无污垢、见本色。
十二、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十三、冷藏、冷冻工具应每天保洁一次,每周洗刷、消毒一次,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十四、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
餐饮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餐饮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bae02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7.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餐饮业安全管理,保障顾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餐饮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餐饮企业所有员工,包括厨师、服务员、收银员、清洁工等。
第三条餐饮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第二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四条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六条员工在上岗前,应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员工参加培训的情况。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第八条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第九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第十条员工应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管理,积极参加安全活动。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第十三条企业应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第十四条企业应做好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第十五条企业应加强用电安全管理,杜绝私拉乱接电线,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第五章安全事故处理第十六条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上报,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八条对事故责任人,根据事故性质和情节,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七章安全生产奖惩第二十一条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
餐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篇)
![餐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94db8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4.png)
餐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餐饮企业的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二、安全生产组织机构1. 餐饮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者安全生产管理职务,负责全面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安全生产工作。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职务的职责包括:负责编制和改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负责组织并指导安全生产培训;负责检查并监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岗位责任制1. 餐饮企业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 各岗位应按照分工明确的职责进行工作,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四、安全生产培训1. 餐饮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等。
2. 新员工应在入职前进行入职培训,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熟悉自己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五、安全防护设施1. 餐饮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消防设施、通风设施、排烟设施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2. 餐饮企业应设置紧急出口和应急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
六、生产设备和工艺管理1. 餐饮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2. 餐饮企业应对工艺过程进行管理,确保操作规范,防止事故的发生。
七、事故报告和处理1. 餐饮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并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追究责任。
2. 对于较大的事故要进行事故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八、安全检查和评估1. 餐饮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2. 对于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要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其安全可靠。
九、处罚和奖励1. 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停职、辞退等。
2. 对于安全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包括物质奖励、荣誉奖励等。
餐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精选篇)
![餐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精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faa18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f.png)
餐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精选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餐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和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餐饮企业全体员工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和管理规定,以及规范餐饮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和工作过程中的行为。
第三条餐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四条餐饮企业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生产组织与管理第五条餐饮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六条餐饮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七条餐饮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事故处理制度等。
第八条餐饮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章安全生产措施第九条餐饮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辐射、防倒塌等。
第十条餐饮企业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和检查。
第十一条餐饮企业应加强员工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管理,确保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第四章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第十二条餐饮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处理制度,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
第十三条餐饮企业应根据事故调查结果,依法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并对事故进行总结和整改。
第五章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第十四条餐饮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十五条餐饮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使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餐饮业安全管理制度
![餐饮业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fab0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3.png)
一、总则为了保障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餐饮业的正常运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餐饮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餐饮业的安全工作。
2. 餐饮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为部门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
4. 各岗位员工应遵守本制度,履行岗位职责,确保餐饮业安全。
三、安全管理制度1.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采购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
(2)食品加工过程应严格执行卫生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卫生。
(3)餐具、厨具、设备等必须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4)建立健全食品留样制度,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2. 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员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技能和知识,持证上岗。
(2)员工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及顾客安全。
(3)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3.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储存、使用。
(3)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
4.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餐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2)员工应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学会灭火、疏散等应急处理措施。
(3)餐厅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5.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餐厅周边应设置明显的交通警示标志。
(2)员工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全。
(3)餐厅应制定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交通安全教育。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餐饮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员工应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3. 餐饮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考核,确保员工安全素质。
五、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1、单位负责人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由专(兼)职人员负责。
2、制定各食品安全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
4、定期检查食品卫生安全,并有记录及处理结果。
5、定期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6、每年组织餐饮服务人员健康体检,对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和病症的人员调离相关岗位。
7、接受和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人员对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情况。
二、采购员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不得采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采购食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购货凭证,并做好采购记录,建立规范的采购食品索证台账。
3、向食品生产、批发经营单位等批量采购食品的,还应索取食品生产或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检验(检疫)报告证明等资料。
4、采购食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并作好记录。
三、库房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保持食品仓库通风、干燥。
2、食品和非食品库房分开设置。
3、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分区存放,需低温存放的食品应置于冷藏设施存放。
4、入库食品应分类逐项登记,定期检查核对。
5、库房内的食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定期检查库房食品安全,对无标识、标识不全或超过保质期限等不符合相关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予以销毁。
四、粗加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加工食品前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不加工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2、蔬菜类、畜禽肉类和水产品类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将外壳洗净,必要时进行消毒。
3、易腐败食品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者冷藏。
4、食品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根据性质分类存放。
5、已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接触地面,且生熟食品的加工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五、冷菜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冷菜间内设有专用工具清洗消毒、空气消毒、洗手消毒、独立冷藏设施,确保冷菜间内的温度不高于25℃。
2、操作人员进入冷菜间前更换整洁的工作衣帽,并将手清洗、消毒,工作时戴口罩。
3、加工前认真检查待配制的成品凉菜,不加工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4、供加工冷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未经清洗不得带入冷菜间。
5、不在冷菜间内从事与冷菜加工无关的活动。
6、每餐加工冷菜之前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和操作台消毒,紫外线灯在无人时开启不少于30分钟。
7、加工冷菜的工具和容器用前消毒,用后洗净并保持清洁。
六、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杜绝使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中物品的现象。
2、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了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
本店加工经营食品为现制现售模式,尽可能不用食品添加剂,确须使用的,应在限量范围内使用。
3、采购使用的明矾、泡打粉、小苏打、臭粉等食品添加剂包装标签上应注明中文“食品添加剂”字样。
4、购入食品添加剂时,须索证索票,索取生产许可证明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并登记台账,详细记录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使用方法、数量等内容。
5、严禁违法使用硼酸、硼砂、罂粟壳、废弃食用油脂、工业用料等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6、油条、糕点、面食等常用的泡打粉等含铝膨松剂,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防止铝含量超标;应首选使用不含铝的酵母粉、塔塔粉等食品添加剂。
7、本店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严格按限量标准使用,每次使用食品添加剂须有使用记录。
存放食品添加剂,必须做到专柜、专架,定位存放,并上锁,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不得与非食用产品或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七、餐饮具消毒安全管理制度
1、餐具用完后应及时清洗,定位存放,餐具清洗人员应掌握消毒液的配制等食品安全知识。
2、餐具清洗消毒应按照一刷、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顺序操作。
3、消毒后的餐具应贮存在专用的保洁柜内备用,并有明显标记;不使用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重复使用一次性餐具。
4、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期测定有效消毒浓度;定期开展餐饮具消毒效果风险监测评价。
5、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存放其他物品。
八、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加工经营场所内环境(包括地面、排水沟、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应保持清洁和良好。
2、餐厅内桌、椅、台等应保持清洁。
3、废弃物至少应每天清除1次,清除后的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4、废弃物放置场所不得有不良气味或有害(有毒)气体溢出,应防止有害昆虫的孳生,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水源及地面。
5、食品加工过程中废弃的食用油脂应集中存放在有明显标志的容器内,定期按规定处理。
6、场所内如发现有害动物存在,应追查和杜绝其来源。
扑灭方法应以不污染食品为原则。
九、从业人员个人卫生
1、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专间操作人员还需戴口罩),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2、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3、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1)、开始工作前。
(2)、处理食物前。
(3)、上厕所后。
(4)、处理生食物后。
(5)、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
(6)、处理动物或废物后(7)、处理动物或废物后。
(8)、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
(9)、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
(10)、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活动(如处理货币、执行清洁任务)后。
4、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宜再次更换专间内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双手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
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5、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6、食品处理区内不得有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7、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加工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