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视角共17页
社会学第二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ppt
-预备阶段:模仿他人的行为。 -嬉戏阶段: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游戏阶段:不仅了解自己的角色,也开始了解他人的
角色,使自己成为团体的一分子。
哈伯特•布鲁默(H.Blumer)
人类社会应该被看成是由行动着的人构成的,社会生 活应该被看作是由人们的行动构成的。
人类互动的两个特征:
经济子系统——适应环境(adaptation) 政治子系统——实现目标(goal attainment) 法律子系统——社会整合(integration) 亲属子系统——模式维持(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
-不仅每个社会都有这四个问题要解决,而且社会里的每个子系统也有四
个问题
-人类互动是以符号为基础的 -符号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它还牵涉到对行动的解释。
批评主流方法论,倡导质性研究的方法(生活史,个 案研究,参与观察和非结构性访谈等)
功能论
冲突论
互动论
分析层次
宏观社会学——考 宏观社会学——考察大 微观社会学——考察小规
察大规模社会模式
规模社会模式
模社会互动模式,籍由个
4. 冲突和变迁存在与任何社会体系的内部。
刘易斯• 科塞(L • A•Coser)
1. 致力于把功能论与冲突论结合起来的可能性。 2. 集中探讨冲突在社会体系中的功能。 3. 社会体系内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必然存在紧张、失调和冲突现
象。 4. 冲突的起因主要是由于社会报酬的不均衡分配以及人们对社会合法性
默顿对功能理论的修正
宏
过去的 大
功能理 抽
论
象
理
论
功能统一性观点: 功能普遍性观点: 功能不可替
福柯的社会学理论
三、自我、权力与知识
进入70年代以后,福柯逐渐开始对权力问题进行深 入的历史分析,揭示权力与真理是如何不可分离的 结合在一起,对自古以来希腊从知识论定位的西 方真理观给予极大批判,极为深刻地描述了权力 的“微观物理学”。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 在《规则与惩罚》中。他将此前分析的”知识” 与权力问题明确地结合在一起考察。
2、 思想主旨
福柯力图突破当时法国知识界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 形态的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的支配,探究西方社会特有
的“姿态”(gesture)。这里所谓的“姿态”指的是“一种 文化的条件或组织原则”。 在各种“文化的条件或组织 原则”中,福柯主要关心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我们自身”与真理的关系、 “我们自身”与权力的关 系、“我们自身”与伦理的关系
文凭(1949)。 1970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讲座教 授。1984 年6月25日患艾滋病去世。 主要著作: 《疯癫与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1961
《知识考古学》(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1969
《词与物》(The Order of Things) 1966
福柯的社会学理论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8页
第六讲 福柯的社会学理论
一、福柯社会学理论的特征
二、谱系学与知识考古学
三、自我、权力与知识
四、监狱与性 五、福柯的影响与评价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8页
1926年10月保罗-米歇尔·福柯出生在普瓦利埃。1946年考入巴黎
高等师范学院,获索邦大学哲学毕业文凭(1948)和心理学毕业
管仍然保持与主体问题的联系,但似乎脱离了与权力问题的关联。
社会学第二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一、宏观社会学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冲突论
二、微观社会学
符号互动论
奥古斯特· 孔德 (1789-1857) 卡尔· 马克思 (1818-1883) 马克斯· 韦伯 (1864-1920) 乔治· 赫伯特· 米德 (1863-1931) 埃米尔· 涂尔干 (1858-1917)
乔治• 米德(G.H.Mead) 哈伯特•布鲁默(H.Blumer)
查尔斯•库利(C.H.Cooley)
“镜中我”概念
—通过符号互动,人们
彼此成为对方的镜子,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取 决于我们与他人的关 系。
乔治• 米德(G.H.Mead)
—符号互动论的创始者
心灵• 自我• 社会
-心灵:表示我们对符号的理解,完全产生于他人重复进行的互动。 -自我:对他人对我们行动所做的反应的了解和认识。“扮演他人的角色”。
什么是互动论的视角?
互动论关注社会的微观方面—社 会互动和作为社会存在的个 人。
互动论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 如何交往的,他们又是如何 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 的。互动论研究人的行为、 思想和感觉,探索人们的动 机、目的、目标和他们理解 世界的方式。
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
查尔斯•库利(C.H.Cooley)
默顿对功能理论的修正
宏 过去的 大 功能理 抽 象 论 理 论 功能统一性观点: 社会系统的任何 局部都对整个社 会具有功能。 功能普遍性观点: 社会的任何活动或 仪式都完成了某些 对社会有益的功能。 功能不可替 代性观点: 把某些制度 看成是不可 替代的。
默 顿
中 观 理 论
现代社会中,有 许多东西并不具 有全社会的功能, 而仅仅对社会的 某个部分具有功 能。
社会学第二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社会学理论(孔德、斯宾塞和迪 尔凯姆)
早期功能主义思想通过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努力得到发展。 —前者认为“社会制度之起源乃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每一种风俗、概念、
默 顿 观 有全社会的功能, 有功能,而对社会 的社会制度 理 而仅仅对社会的 的其他部分则可能 来满足同样
论 某个部分具有功 不具有任何功能, 的功能性前
能。
甚至可能有负功能。 提。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适用性:适合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有 助于理解这类的社区中人们怎样形成了有秩序 的生活,表现出了强大的合作精神和高度的团 结性。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观点
他把社会秩序作为社会理论的中心议题,确立了结构功能主义理 论取向。
社会系统论
-任何社会在满足其基本需求的过程中都分化出四个子系统,并分别满足 四种功能(AGIL模式)。
经济子系统——适应环境(adaptation) 政治子系统——实现目标(goal attainment) 法律子系统——社会整合(integration) 亲属子系统——模式维持(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预备阶段:模仿他人的行为。 -嬉戏阶段: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游戏阶段:不仅了解自己的角色,也开始了解他人的
角色,使自己成为团体的一分子。
哈伯特•布鲁默(H.Blumer)
人类社会应该被看成是由行动着的人构成的,社会生 活应该被看作是由人们的行动构成的。
社会学第二讲:社会学主要理论视角
-不仅每个社会都有这四个问题要解决,而且社会里的每个子系统也有四
个问题
3. 这些利益冲突终将引起控制这部分稀缺资源的人与 不控制它的人之间产生公开的斗争。
4. 以上冲突造成社会体系的重新组织。
齐美尔(G • Simmel)(形式社会学)
1. 冲突既能引起社会动荡,也能促进社会整合。
2. 冲突给敌对行为提供一个安全阀,实际上增 加了社会的稳定因素,而不是破坏整合。
3. 分析了除了阶级冲突以外的各种冲突—男女 之间,不同年龄之间,体力劳动者和经营管 理者之间以及少数民族集团之间的冲突。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社会学理论(孔德、斯宾塞和迪 尔凯姆)
早期功能主义思想通过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努力得到发展。 —前者认为“社会制度之起源乃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每一种风俗、概念、
物质、思想和信仰都有很重要的功能,是社会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 —后者则强调“整合是每一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所有社会的组织与结构都是为 此而存在的、运动的”。
什么是互动论的视角?
互动论关注社会的微观方面—社 会互动和作为社会存在的个 人。
互动论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 如何交往的,他们又是如何 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 的。互动论研究人的行为、 思想和感觉,探索人们的动 机、目的、目标和他们理解 世界的方式。
什么是结构功能主义视角?
功能主义是对共同利益的一 种理论探讨:社会的一部分 和另一部分或和整个社会体 系的关系。
第二章 理论视角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理论研究是的人的一种观念, 一种态度,即人们如何看待、认识或者运用 不同的符号因素,并由其产生何种反应行为。
三、符号互动论
个人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操纵各种符号因 素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同时融入到其他 的群体当中。
三、符号互动论
通过对特定符号形式或者互动方式的研 究,可以对社会层次进行区分,对社会的变 迁有一个基本的预判。
社会学 的理论视角
社 会 学
社会学的想象力
Come
starbucksLeabharlann DiscussGo
第二章 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1 2
3 功能论
冲突论
符号互动论
一、功能论
假想社会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这 个有机体的每个部门,都是为了维护这个有 机体的生存而存在。 ——功能论的观点
一、功能论
社会是一个由各个部门相互连结而形成的巨大 网络,而每一个部门都参与、协助并维持整个体系 的工作。 假如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对社会的稳定与存 在并没有贡献——假如它没有特别的功能,或是无 法促进社会价值观的公式,这个社会面就会很快被 淘汰。
三、符号互动论
三、符号互动论
三、符号互动论
三、符号互动论
三、符号互动论
三、符号互动论
三、符号互动论
四、各种理论视角的关系
这几种观点在社会学界中都被广泛地使 用。即便是针对同一个议题,这些观点也各 有所长。简单的了解各个观点的基本内容, 有助于我们对社会有更为完整的认识。 对于理论观点的取向,会影响到研究问 题的途径,包括主题、方法等。
五、社会学的想象力
冲突论: 1.体育产业化后,运动的初衷与最求利润的矛 盾。 2.过多关注胜利者对人产生的错误引导。 3.体育中的种族歧视。 4.体育竞技中与日常生活中对性别定位(尤其 是女性)的分歧。
社会学的三大视角
(四 )对三种视角的简要评价
① 社会学理论视角的多样性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 社会学并不是一门有着严格定义和统一的世界观 的学科。但是这种多样性也说明了,社会学也不 是一门追求狭隘性、封闭性的学科。 ② 这三种视角所显示的差异性并不是起源于矛盾 或对抗,而是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决不是说一 种视角是对的,另一种是错的;每一种视角都考 察了同一社会现实的相关方面,而给对方以补充。
两种理论的共同之处
都首先关注宏观社会,或大规模的社会结构,研究它们是如 何相互联系的。有时候被称为宏观社会学家的研究人员,运 用上述理论视角研究社会的主要结构单位,如组织、制度、 社区、民族国家;研究诸如城市化、社会流动等社会过程; 以及研究诸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社会信仰体系。 这两种理论视角,在关于人类社会、人类行为的结构主义观 上也是相同的。结构主义观的前提是:第一,社会结构应被 视为这样一种社会事实,即它在个人之外却又控制着个人的 行为;第二,个人行为主要是非个人所能造成的社会结构和 社会力量的产物。这些理论视角强调社会对于人类思想和行 为的强制力量,缩小了自由意志和个人自治的重要性。
(三)互动论的视角
பைடு நூலகம்
① 模式。互动论视角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的, 他们又是如何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 例证——校园中的互动。互动论者既不用合作也不用冲突 来解释校园生活,他们关注于这样一些问题:学生们刚入 学的时候如何看待校园生活,高校的经历对他们的意义是 什么,宿舍里的社会互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互动论者并 不很关心大学校园的组织、运转,而是关心校园中日常互 动的性质,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是如何看待这种互动的。 互动论者并不把校园看成是其成员必须与之相适应的一成 不变的组 织。相反,他们认为,校园的组织通过参与者 的互动而发展和变化。
社会学视角
第一节 社会学发展简史
引言:学科界定的困境与作为视角的社 会学 1、分析的困境 2、综合的困境 3、作为视角的社会学
一、 经典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的历史回顾)
社会哲学阶段
1、 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 与社会学的诞生
1)社会学产生的时代与精神条件
A 经济革命 B 政治革命 C 精神革命
A 工具理性行动 B 价值理性行为 C 情绪行动 D 传统行动
(4)理想类型 (5)社会科学中的价值问题 2)西方理性化的起源与发展 (1)理性化 (2)宗教理性化与资本主义起源 (3)科层制:社会制度的理性化
3)对韦伯的评价
经典社会学学科建立阶段学习要 点
1、韦伯对社会学的定义 2、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方法论 3、韦伯的行动类型理论 4、韦伯对西方理性化发展的观点 5、杜尔凯姆的自杀研究如何表现出他
强调这样一种模式,即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 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孔德、 斯宾塞、杜尔凯姆)
B 冲突论的视角
强调 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 争斗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马克思、科赛)
C 互动论的视角
更关注于社会的微观方面——社会互动和作为个 人存在的人(米德)
(1)历史唯物论
(2)社会分层与阶级理论
(3)知识社会学
马克思的知识社会学谱系:
马克思——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
|
|
|
\
|
曼海姆 社会冲突论 批判论
|
(知识社会学)
列宁——————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学
2)对马克思的评价
3、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个人主义的进化论者
社会学的视角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
社会学的视角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社会学的视角: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探讨社会学在理解和解决社会现象中的重要性。
一、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成员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整体,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和社会角色等。
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结构,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的组成和运作方式,以及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1.1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等。
社会学家通过研究这些组织的组成、目标和功能,揭示出不同组织对个体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例如,家庭是社会组织中最基本的单位,研究家庭结构可以认识到家庭在社会化、性别平等等方面的作用。
1.2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建立的规范和机构。
例如,教育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等。
社会学家通过研究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运作,揭示不同制度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例如,教育制度的性别歧视问题,政治制度的权力分配问题等。
1.3 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各种身份和角色。
社会学研究发现,个体在不同角色中的行为和期望都不同,而这些角色又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化,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二、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动和演变。
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过程,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2.1 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指的是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化和进步。
社会学家通过研究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历史事件,揭示社会变迁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例如,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产生的深远影响,让我们了解到社会变迁是如何塑造社会的。
2.2 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角色等发生重大改变的过程。
社会学研究社会转型的原因和影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社会在转型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一、关于社会的划分尽管许多经典社会学家都以对社会的划分来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石,但他们却从未在划分社会类型的方式上达成过共识。
而这些不同分类框架常常由于对划分出的社会类型所持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而带有缺陷。
如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将所有社会分成三组:原始社会、野蛮社会和文明社会(言下之意,非西方社会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原始、野蛮社会);孔德将社会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主义(科学)阶段;而马克思则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及其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波普诺在其著作《社会学》一书中则从社会成员如何生存(即他们的生存方式)为基础,考察了由伦斯基发展出来的分法。
即:狩猎采集社会(Hunting and gathering society)、园艺社会(Horticultural society)以及几乎同时代出现的游牧社会(Pastoral society)、农业社会(Agrarian society)、工业社会(Industry society)、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 society)。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Structural Functionalism)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在生物学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并深受物种进化论的影响。
孔德和斯宾塞提出了功能主义最基本的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
后来的追随者更坚持任何社会系统都回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
因此,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实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涂尔干常常被视为当代功能主义的奠基人。
他把社会看做是一个由道德价值观上的共识来规范的特殊有机体。
他对以机械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和以有机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做了区分。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理论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理论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行为、组织和结构的学科。
社会理论是对这些现象的系统性分析和解释。
社会实践是通过社会理论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
在社会学的视角下,社会实践和社会理论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社会实践和社会理论的关系。
一、社会实践的意义社会实践是指为改善社会现实、促进社会进步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和实践。
其意义在于:1. 实现个人的价值与权利社会实践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个人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和知识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权利。
2. 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实践可以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探索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发现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更科学、系统的社会理论,并探索出针对不同社会问题的应对策略。
二、社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相互关系社会理论是对社会现象的系统分析和解释,是为社会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撑的理论依据。
社会实践则是对社会问题和情况的实际观察和干预,是为社会理论提供反馈和验证的实验场。
社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1. 同步关系社会理论和社会实践是同步的,即社会实践推动了社会理论的发展,而社会理论也为社会实践提供支持和指导。
比如,社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会成为社会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而社会理论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又能为社会实践提供更科学的解决方案。
2. 不同步关系社会理论和社会实践有时会有一定的时间滞后,即社会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距,社会理论并没有及时反映和应对当下的社会问题。
而社会实践则通过直接干预改善社会问题。
这种不同步的关系也提醒我们,在学术研究中需要关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及时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理论的发展。
3. 相互推动和互相促进关系社会理论和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相互推动和互相促进的。
社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推广互相促进,而社会实践的实现又为社会理论的验证和更新提供基础。
社会学评论社会现象的深度分析视角
社会学评论社会现象的深度分析视角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学科,通过深度分析社会现象,为我们提供了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和解读的视角。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度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背后的社会意义。
一、社会现象的定义和分类社会现象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行为、事件和现象。
它可以涉及到社会制度、社会行动、社会问题等。
根据研究对象和性质的不同,社会现象可以分为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等多个类别。
二、社会现象的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时常采用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不同的分析框架,以便从多个角度全面理解其意义。
1.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将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各个部分和组织相互关联、协调配合的系统。
它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关注社会现象的功能和效果。
比如,对于家庭暴力这一社会现象,结构功能主义可以分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和对家庭和社会的功能影响。
2.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和冲突构成的。
它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权力、阶级和利益关系,通过分析社会现象中的矛盾和冲突,揭示社会背后的深层结构和利益分配关系。
以贫富差距引发的社会不平等为例,冲突理论可以解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因资源分配不均而产生的冲突。
3. 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角色扮演和意义构建。
它关注人们的观念、符号和交流,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微观观察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产生和演变。
例如,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现象进行符号互动主义的分析可以揭示个体在虚拟社会中自我表达和身份建构的关键角色。
三、社会现象的影响因素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考虑。
1. 宏观因素宏观因素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政策等。
社会结构指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社会制度指社会中各个领域的规范和规则,社会政策指由政府制定的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