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外审准备及工作注意事项
TS16949审核准备要点
TS16949审核要点(准备要点)一、最高管理者审核要点:1. 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是如何制订出来的?制订的依据是什么?有书面的质量方针吗?是否沟通到组织的全体员工?2. 组织的质量目标有哪些?是否包含组织的总目标?各职能部门目标和各层级的目标为何?制订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目标是否可以测量?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在期限内达到?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3. 目前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对于未达成的质量目标是否采取了有关措施?4. 最高管理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把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沟通到组织的各个层级和全体员工的?我们是如何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5.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知道组织的资源需求?是否提供了适用的资源?6. 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了解顾客的满意度?对于顾客不满意项是如何处理的?7. 顾客投诉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没有发生顾客投诉,是否就意味顾客满意呢?8. 组织有哪些激励员工的措施?最高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满意度吗?9.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分配各个部门的职能?如何分配各级管理人员权责?10. 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持续改进?有哪些地方需要持续改进?是否有具体规划?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如何?11.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产品质量的?监控的结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2.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工作的绩效?目前采取的手段有效吗?13.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的工作质量?又是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14. 是否制订了经营计划?哪些人知道公司的经营计划?质量目标是否包含在经营计划中?15. 所有的生产过程、各个班组(包括白班与夜班),是否设置了质量控制人员?当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有停止生产的权力?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开具过生产停工单?最高管理者参与了吗?16. 当出现质量问题,该信息是否第一时间报告到有采取纠正措施权力的管理阶层?17. 是否设置了管理代表?管理代表的职责是什么?管理代表参加了哪些质量活动?18. 是否设置了顾客代表?顾客代表的职责是什么?顾客代表是否参加了组织内一些质量会议或质量活动?顾客代表是否就选择特殊特性、制定质量目标、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产品的设计等方面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采纳了吗?二、管理者代表审核要点:1. 组织是否建立了书面化内部审核程序?内部审核的相关记录是否被维持?2. 组织是否对审核的方案进行策划?方案是否考虑到过程的重要性,区域的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3. 是否规定了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内部审核是否涵盖了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4. 审核员是如何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审核员有无审核自己的工作?5. 受审区域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审核员是否跟踪及验证了纠正措施的有效性?6. 是否有制造过程的审核计划,是否已经进行了制造过程审核?审核结果如何?7. 组织是否规定了适当频率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对产品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如何?8. 管理者代表是如何提升整个组织对顾客需求认知水平的?9. 管理者代表是否不定期或定期的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了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提出了哪些改进的建议?10. 当组织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时,管理者代表是否参与了处理?三技术办的审核要点1. 是否建立了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否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是否规定了过程的顺序和过程的相互关系?2. 是否建立了书面的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与培训程序?3. 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如何控制?4. 文件发放前是否经过批准?文件变更时是否重新评审与批准?5. 文件的更改和文件现行版本状态是否能够识别?6. 使用场所是否能够得到文件的最新版本?现场有失效文件吗?7. 外来文件是否能识别?是否在受控下发布?8. 由于积累知识或法律需要而保留的旧版文件能否识别?9. 是否对记录标识,储存,保护,保管期限和处置方法做出了相关规定?10. 是否建立了文件总清单?文件总清单是否定期的更换?11. 对顾客的工程标准或工程规格,包括顾客提出工程标准变更,,是否在不超过两周工作日完成评审,分发与执行?12. 是否保存了工程标准变更后,生产实施的日期记录?13. 工程变更完成后,相关的控制计划,FMEA等文件是否有作相应变更?14. 顾客,法规和当地政府是否规定了某些质量记录的最低保存期限?是否按规定执行?15.对于不合格品,采取了哪些处理方式?不合格品被纠正是否进行重新验证?为避免类似不合格品再次发生,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16.对于让步使用的不合格品如何控制?是否经过顾客同意?17.当不合格品在交货或开始使用后被发现,是否根据其影响采取了适当行动?18.返工产品有控制吗?如何控制?返工作业指导书和相关人员容易得到吗?22.当产品或过程与目前已经被顾客批准的产品或过程不同时,是否向顾客报告并取得顾客特许或偏差许可?23.组织是否形成纠正措施的书面程序?有无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的时机与步骤?目前组织采用了哪些预防措施?效果如何?24.是否制定了预防措施的书面程序?有无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的时机与步骤?目前组织采用了哪些预防措施?效果如何?25.是否对顾客退回产品进行试验/分析,如何分析?分析之后是否及时报告顾客?退回产品分析的资料是否被保存?26.产品放行,产品交付和产品交付后的活动是否实施控制?是如何控制的?27.是否对产品的系统、子系统、零部件或材料的各层次制定了控制计划?33.是否有试产控制计划和量产控制计划?这些控制计划得到很好的执行吗?34.当出现过程不稳定或过程能力不足时是否采用了指定的反应计划?这些采取的反应计划效果如何?35.当有任何的变更影响到产品、过程、测量、运输、供应来源或变更FEMA时,是否重新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36.当顾客要求时,更新后的控制计划是否提交顾客评审与批准?37.在控制计划中规定的统计技术,组织是否在应用,是如何应用的?38.所有的生产过程、各个班组(包括白班与夜班),是否设置了质量控制人员?当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有停止生产的权力?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开具过生产停工单?四综合办的审核要点1. 是否建立并维持了书面的培训程序?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其能力是如何识别的?识别的依据是什么?2. 员工能力不够时,是否提供了适当的培训?培训的有效性有评价吗?3. 组织如何来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如何要求员工为达成质量目标做出贡献?具体有些什么有效的措施?4. 是否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临时工,合同工进行了培训?5. 是否对影响质量的岗位进行了资格鉴定,如:内审员,质量控制人员,实验室人员,设计人员,特殊过程人员,关键设备操作人员,量具校验人员,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的等?6. 有维持适当的教育,训练,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吗?7. 有哪些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设备目前的状况如何?能否满足使用的规定要求?9. 产品需怎样的工作环境?这些工作环境能满足要求吗?组织是如何管理这些工作环境的?工作环境是否考虑到人员的安全?10. 本部门有量化的质量目标吗?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11. 本组织的内部沟通有那些方式?这些方式沟通的有效性如何?12. 是否有激励员工的措施?是如何去激励员工的?这些激励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进行过程评估?13. 是否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即“项目管理方法”)来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的计划?是否针对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的有效性指定了评价操作和过程效果的方法?14. 当出现公共设施中断,劳工短缺,主要设备故障时,组织是否准备了紧急应变计划?这些应变计划启动后,是否确保准时交货?A、人力资源1. 人力资源规划2. 企业用工制度3. 核心人才建设4. 人员招聘、甄选与录用B、培训1. 岗位素质描述2. 实施素质现状调查3. 形成人员素质状况矩阵4. 编制年度员工培训计划5. 实施培训资料汇总6. 实施培训有效性评价7. 未达到培训效果的处理8. 新员工/转岗员工培训资料9. 新产品/新工艺的投产前培训10. 特殊过程人员清单→资格证明11. 特殊人员的顶岗计划12. 个人培训档案C、内部、员工满意度、激励机制1. 员工激励政策的策划2. 形成员工激励政策方案3. 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4. 员工满意度分析报告5. 员工满意的改进措施6. 内部(工序间)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改进措施。
TS16949审核要点(准备要点)
TS16949审核要点(预备要点)一、最高治理者审核要点:1.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是如何制订出来的?制订的依据是什么?有书面的质量方针吗?是否沟通到组织的全体员工?2.组织的质量目标有哪些?是否包含组织的总目标?各职能部门目标和各层级的目标为何?制订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目标是否可以测量?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在期限内到达?制订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3.目前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对于未达成的质量目标是否实行了有关措施?4.最高治理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把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沟通到组织的各个层级和全体员工的?我们是如何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5.最高治理者是如何知道组织的资源需求?是否供给了适用的资源?6.最高治理者如何理解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了解顾客的满足度?对于顾客不满足项是如何处理的?7.顾客投诉是如何处理的?假设没有发生顾客投诉,是否就意味顾客满足呢?8.组织有哪些鼓励员工的措施?最高治理者了解员工的满足度吗?9.最高治理者是如何安排各个部门的职能?如何安排各级治理人员权责?10.最高治理者如何理解持续改进?有哪些地方需要持续改进?是否有具体规划?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如何?11.最高治理者是如何监控产品质量的?监控的结果是否能到达预期的效果?12.最高治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匚工作的绩效?目前实行的手段有效吗?13.最高治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的工作质量?又是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14.是否制订了经营打算?哪些人知道公司的经营打算?质量目标是否包含在经营打算中?15.全部的生产过程、各个班组(包括白班与夜班),是否设置「质量掌握人员?当消灭重大质量事故时,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有停顿生产的权力?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开具过生产停工单?最高治理者参与了吗?16.当消灭质量问题,该信息是否第一时间报告到有实行订正措施权力的治理阶层?17.是否设置了治理代表?治理代表的职责是什么?治理代表参与了哪些质量活动?18.是否设置了顾客代表?顾客代表的职责是什么?顾客代表是否参与了组织内一些质量会议或质量活动?顾客代表是否就选择特别特性、制定质量目标、实施订正与预防措施、产品的设计等方面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承受了吗?二、治理者代表审核要点:1.组织是否建立了书面化内部审核程序?内部审核的相关记录是否被维持?2.组织是否对审核的方案进展筹划?方案是否考虑到过程的重要性,区域的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3.是否规定了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内部审核是否涵盖了全部与质量治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4.审核员是如何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审核员有无审核自己的工作?5.受审区域觉察的不符合项是否实行了订正措施?审核员是否跟踪及验证了订正措施的有效性?6.是否有制造过程的审核打算,是否己经进展了制造过程审核?审核结果如何?7.组织是否规定了适当频率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对产品进展审核?审核结果如何?8.治理者代表是如何提升整个组织对顾客需求认知水平的?9.治理者代表是否不定期或定期的向最高治理者报告了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提出了哪些改进的建议?10.当组织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时,治理者代表是否参与r处理?三TS办/技术治理部审核要点.是否建立了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否规定了质量治理体系的范围?是否规定了过程的挨次和过程的相互关系?1.是否建立了书面的文件掌握程序,质量记录掌握程序,不合格品掌握程序,内部审核掌握程序,订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与培训程序? 3.是否对质量治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展掌握?如何掌握?4.文件发放前是否经过批准?文件变更时是否重评审与批准?5.文件的更改和文件现行版本状态是否能够识别?6.使用场所是否能够得到文件的最版本?现场有失效文件吗?7.外来文件是否能识别?是否在受控下公布?8.由于积存学问或法律需要而保存的旧版文件能否识别?9.是否对记录标识,储存,保护,保管期限和处置方法做出了相关规定?10.是否建立了文件总清单?文件总清单是否认期的更换?11.对顾客的工程标准或工程规格,包括顾客提出工程标准变更,,是否在不超过两周工作日完成评审,分发与执行?12.是否保存了工程标准变更后,生产实施的日期记录?13.工程变更完成后,相关的掌握打算,FMEA等文件是否有作相应变更?14.顾客,法规和当地政府是否规定了某些质量记录的最低保存期限?是否按规定执行?15. 对于不合格品,实行了哪些处理方式?不合格品被订正是否进展重验证?为避开类似不合格品再次发生,是否实行了订正措施?16.对于让步使用的不合格品如何掌握?是否经过顾客同意?17.当不合格品在交货或开头使用后被觉察,是否依据其影响实行了适当行动?18.返工产品有掌握吗?如何掌握?返工作业指导书和相关人员简洁得到吗?22.当产品或过程与目前已经被顾客批准的产品或过程不同时,是否向顾客报告并取得顾客特许或偏差许可?23.组织是否形成订正措施的书面程序?有无规定实行预防措施的时机与步骤?目前组织承受了哪些预防措施?效果如何?24.是否制定了预防措施的书面程序?有无规定实行预防措施的时机与步骤?目前组织承受了哪些预防措施?效果如何?25.是否对顾客退回产品进展试验/分析,如何分析?分析之后是否准时报告顾客?退回产品分析的资料是否被保存?26.产品放行,产品交付和产品交付后的活动是否实施掌握?是如何掌握的?27.是否对产品的系统、子系统、零部件或材料的各层次制定了掌握打算?33.是否有试产掌握打算和量产掌握打算?这些掌握打算得到很好的执行吗?34.当消灭过程不稳定或过程力量缺乏时是否承受了指定的反响打算?这些实行的反响打算效果如何?35.当有任何的变更影响到产品、过程、测量、运输、供给来源或变更FEMA时,是否重评审和更掌握打算?36.当顾客要求时,更后的掌握打算是否提交顾客评审与批准?37.在掌握打算中规定的统计技术,组织是否在应用,是如何应用的?38.全部的生产过程、各个班组(包括白班与夜班),是否设置了质量掌握人员?当消灭重大质量事故时,负货质量的人员是否有停顿生产的权力?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开具过生产停工单?四人力资源部的审核要点.是否建立并维持了书面的培训程序?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其力量是如何识别的?识别的依据是什么?1.员工力量不够时,是否供给了适当的培训?培训的有效性有评价吗?2.组织如何来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如何要求员工为达成质量目标做出奉献?具体有些什么有效的措施?3.是否对进员工,转岗员工,临时工,合同工进展了培训?4.是否对影响质量的岗位进展了资格鉴定,如:内审员,质量掌握人员,试验室人员,设计人员,特别过程人员,关键设备操作人员,量具校验人员,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的等?5.有维持适当的教育,训练,技能和阅历的记录吗?6.有哪些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设备目前的状况如何?能否满足使用的规定要求?9.产品需怎样的工作环境?这些工作环境能满足要求吗?组织是如何治理这些工作环境的?工作环境是否考虑到人员的安全?10.本部门有量化的质量目标吗?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11.本组织的内部沟通有那些方式?这些方式沟通的有效性如何?12.是否有鼓励员工的措施?是如何去鼓励员工的?这些鼓励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进展过程评估?13.是否承受多方论证的方法(KP “工程治理方法来制定工厂、设施及设备的打算?是否针对工厂、设施及设备筹划的有效性指定了评价操作和过程效果的方法?14.当消灭公共设施中断,劳工短缺,主要设备故障时,组织是否预备了紧急应变打算?这些应变打算启动后,是否确保准时交货?A、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规划1.企业用工制度核心人才建设2.人员聘请、甄选与录用B、培训1.岗位素养描述实施素养现状调查2.形成人员素养状况矩阵编制年度员工培训打算3.实施培训资料汇总实施培训有效性评价4.未到达培训效果的处理员工/转岗员工培训资料5.产品/工艺的投产前培训特别过程人员清单一资格证明6.特别人员的顶岗打算个人培训档案C、内部、员工满足度、鼓励机制员工鼓励政策的筹划1.形成员工鼓励政策方案员工满足度调查(问卷、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治理信息)2.员工满足度分析报告员工满足的改进措施3.内部(工序间)满足度调查、分析、报告、改进措施。
TS16949质量体系外部审核前注意事项(精)
4
4. 回符问题时应避矢出现整掘现>1?
•
不1■装懂: ♦ 说别人的审;
・ 所说的不符合事实二
、品质部
• 1•产品隨址拧制il 划<QC 11程艮I )•检代示务是否识别 “符殊待性”并标识〜 • 2•足否制定返匸作业折示/ ・3•客诉□改售、追溯 ・4•檢総员闵前资硕认定资糾《培训及测试记录〉: • 5•对生产部门、供&商发岀的对第廿是否收回并有效关闭・ ■ 6•现有供曲商质垦、交期.价恪及服务定朗评分表: ・7 •各检购1二序的怆査插示书足否受:挖文件•足否放宜在对应的 脸验匸位: ・8 ■检査记录衣足否与实际相一致。
• 9•统il 万決的使用。
・10 •信恢性检测与产册环境檢测 • 11•检査员足否「解“特殊殊件”标识? ・12•是否在进行外观检直时.育充足的照明、标准的样件? ・13.甘件样板保存口 • 14•卞部门缄效目标及达成怙况
谋求带助工 对其他:
门或人员进行诋毀7 争论不休不札諛. 可館会导玫不好的结果 5•对文
件进行
清理和收起全部作废.不使用或与质量体系无关的文件的 记录:
使所有执各部n 管理利使用 的文件相对集 中在各
n ;
质:*
记录
4。
关于外审准备及注意事项
关于外审准备及注意事项外审是指对一个组织或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报表以及企业管理等进行审核和评估的一种行为。
外审在企业运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企业进行外审可以对企业的财务问题进行评估和解决,提高企业的财务健康水平。
外审准备是外审的关键步骤之一,在进行外审之前,组织或企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外审能够顺利进行。
以下是外审准备的一些重要事项和注意事项:1.确认外审的目的和范围:在进行外审之前,组织或企业需要明确外审的目的和范围。
外审可以有不同的目的,比如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现潜在的风险等。
同时,外审的范围也需要明确,包括审核的时间段、事务范围等。
2.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在外审之前,组织或企业需要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
这包括检查财务报表、确认财务记录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等。
同时,还需要确保财务记录的相关文件和凭证的保存完好,以便外审人员进行审核和评估。
3.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文件:组织或企业在进行外审时需要向外审人员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文件。
这些文件可能包括财务报表、财务记录、税务文件、合同和协议等。
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文件可以帮助外审人员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4.配合外审人员的工作:在进行外审期间,组织或企业需要配合外审人员的工作。
这包括提供所需的文件和信息、回答外审人员的问题等。
同时,还需要为外审人员提供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以便他们能够顺利进行外审工作。
5.检查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在外审准备期间,组织或企业还需要对其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确保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通过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6.预防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在外审准备期间,组织或企业还需要预防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财务记录的错误或疏漏、内部控制系统的问题等。
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确保外审的顺利进行,并提高企业的财务健康水平。
TS16949的审核流程及要点
TS16949的审核流程及要点审核流程第一步:品质竞争力调查与评估企业的顾客在哪里,品质竞争能力如何;这是贯彻ISO/TS16949依然要做的第一步,而且必须是正确地做。
在这一步的进程中,重点是要理解品质经营的概念与原理;并用SWOT分析法进行企业品质管制体系的评估。
第二步:品质差距与原因评估出顾客的需求与期望,比对企业实际的品质竞争力;得出企业的差距。
要用因素分析法,指导企业查找差距的原因;并用相关的管理方法弥补一些暂时性的技术差距。
对管理、观念等软体方面的差距,实现一一对应提升改进。
在这一步的进程中,主要是瞭解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现代资讯的功能作用;能用差距目标管理法快速提升企业的系统管理。
第三步:体系评估企业能进行实际品质经营状况的评估,确定企业体系与经营对应的一致;突出工作效率在经营中的保证作用。
在这一步的进程中,以组织机构、机制为重点;系统学习ISO9000标准中品质管制体系的功能性原理与概念。
第四步:用ISO9000夯实管理体系与基础不要以为通过了ISO9001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就健全了;实际相当多的企业是形式主义的通过,所以所有企业全部都要返工。
用ISO9000标准来健全企业的品质管制体系,实际上是拾遗补缺的方法来健全自己的体系;根本不是重新建立一个新体系。
第五步:对五个专业子体系进行全面提升ISO/TS16949是ISO9000标准在一个特定行业的深入,结合该行业的特点,整合了相关的多个标准,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
它主要增加的内容有MSA(测量系统分析)、PPAP(生产件批准程式)、SPC(统计程序控制)、FMEA(失效模式与後果分析)、APQP&CP(产品品质先期策划及控制计画)。
所以在实施中,要突出五个专业子体系的全面提升:1、产品品质先期策划与控制体系(用企业实际语言描述);2、潜在失效模式与後果分析体系(用企业实际语言描述);3、测量系统分析与控制体系(按企业实际描述与讲述);4、统计程序控制体系(按企业实际描述与讲述);5、生产件批准体系(用企业语言描述)。
外部审核的注意事项
外部审核前应检查的工作1、各级人员是否了解质量环境方针、目标、指标;2、各级人员是否掌握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思想;3、各级人员是否知道本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和其他岗位的关系;4、各岗位是否知道自己的职责权限以及与本岗位相关的岗位的职责权限;5、是否还有没有发放和受控的文件;6、本部门的文件、图纸是否是最新版本,向文控中心交回作废的文件;7、文件是否摆放混乱,是否有该有的文件不能随时得到的情况;8、现场是否有非受控文件,与质量有关的非受控文件应从墙上取下,放在找不到的地方或销毁;9、所有人员是否清楚了解文件规定的工作内容并能够清楚回答;10、文件规定是否都严格得到执行(应逐条逐字研究),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太注意的公共文件(如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纠正预防措施、管理评审、仪器校验)以及与本部门有关的其他部门文件,未得到执行的及时补齐;11、文件规定的记录是否按规定的表单填写并完整,是否有缺页、漏页,字迹清楚,按顺序摆放或装订成册,随时都能迅速查出(三分钟内);12、工作现场物料、半成品、成品、设备、设施是否整齐,现场是否打扫干净,标识、检验状态是否清楚;13、生产现场的各种参数是否与文件规定一致;14、确认所有的检测仪器(量具)都是经过校验,精度满足检测要求;15、各种不合格品是否都按文件规定要求进行处理并有记录;16、所有客户意见调查、客户投诉、内部运作出现的不合格等是否采取纠正预防措施17、所有纠正预防措施是否分析原因,是否针对原因采取措施,审核前决定完成的纠正预防措施是否能彻底解决问题,保证不再发生,纠正预防措施是否得到验证;18、纠正预防措施是否能提供必要的证据支持,如培训记录、文件更改记录等。
外部审核注意事项1、组织准备--可准备欢迎布条或欢迎牌:“欢迎XXX公司XXX先生、XXX小姐莅临指导”;--确定召开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的会议室及审核员办公室的准备;--选定审核员的陪同人员,陪同人员的选定原则:熟悉准备去审核部门作业程序及相关文件规定,并且善于解说最好对ISO比较熟悉、负责推动的人员、内审员或主管担任;--审核员食宿、交通安排;--组织全体人员迎接审核,保证全体员工在岗。
TS16949外审准备及工作注意事项
TS16949外审准备及工作注意事项第一篇:TS16949 外审准备及工作注意事项TS16949 外审准备及工作注意事项为迎接本年度ISO/TS16949换证审核,管理部就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作了如下明细要求,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一、各部门通用要求:一)KPI统计分析报告,请依据质量手册附件五项目补齐:各部门检讨更新本部门的KPI统计分析报告,尤其是KPI不合格改善报告,措施一定要具体、可操作、可举证。
(我们每月15日会开月度管理会议)二)文件和资料的准备1.各部门主管须熟悉本部门ISO/TS16949体系文件要求。
请大家集中学习并检讨程序文件,需要修改的请在本月修改完成(特别是品质与PMC)。
2.所有文件必须是受控的状态,非受控、作废、旧版一律撤除现场;各办公桌、台、墙壁、门窗、作业机台不准贴非受控、旧版、作废文件。
3.所有文件必须建立档案目录且为最新版本,标识清楚。
(需在三分钟内找到,有不清楚如何放置的,可到文管中心参考如何归类及存放文件)。
三)各种记录的整理(最近连续12个月,至少需要有从4月份开始的正式记录):1.业务/采购的质量记录可按客户单号或日期进行整理,分门别类,标识清楚,装订成册;内容务必完整,不得涂改;修改处用斜线划掉,并签上姓名和日期。
2.生产/品质部门的质量记录可按客户PO单号或批号或生产日期等进行分门别类。
所有务必检查各种记录的关联,嵌套关系,请慎重(依据业务提供的订单作)。
3.各种记录的遗漏与否须按作业流程整理检查,各项质量记录是否完整、规范,如填写、审核、批准是否符合要求等,至少最近半年的记录,确保基本没问题,并进行整理、标识,便于到时查找,所有检验记录需与控制计划/SOP上面描述的相一致。
四)人员1.所有人员必须理解本工位作业标准、质量方针、公司质量目标,公司质量目标为:1)客户退货批次为0;2)产品交付达成率100℅)、公司流程及分类和本部门各流程KPI。
2.回答问题的人员一定要清楚程序及所准备的文件资料及记录存放地点。
外部审核应对技巧及注意事项
审核应对1.目的利用自己的长处以适应认证公司的做法为顺利通过现场审核和认证大夏监视基础。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认证前的迎审准备及认证中的注意事项。
3. 迎审准备3.1对认证人员要热情大方;3.1.1 热情:友好地询问认证人员有没有忌口,有没有名字信仰,有没有机会以便在安排上予以注意。
3.1.2 大方:说话要注意礼貌,要尊敬长者,要尊重妇女。
3.2 要选择好安全卫生路线3.2.1 安全路线:根据企业特点,给认证人员佩戴劳保用品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响应程序,走不易发生事故(事件)的地点,选择不易发生事故(事件)的时间。
3.2.2 卫生路线:在认证人员必须走的路线、必须去的地方、视力所及的部位要彻底打扫卫生并保持住。
3.3 要对相关方做出妥善安排3.4对本组织的人员要强调纪律3.5 要注意现场人员的安排3.6在认证前要统一文件的版本4.开好首次会议4.1 与审核组商议参加人员范围4.2首次会议由认证机构主持,并注意:不喧宾夺主,安排好主宾席位;不迟到,要提前10分钟左右到场;“一把手”应参加,如确实参加不了要加以说明;管理者代表不缺席4.3记录参加会议的人员4.4明确认证范围4.5确认手册、程序、文件的有效版本4.6明确一旦发现严重不符合,立即告知管理者代表4.7确认审核准则5 .明确陪审人员及其责任5.1陪同人员的作用及注意事项5.2应由被审核方确定5.3陪同人一般是企业贯彻推动过程中的骨干;对标准了解、掌握或精通的人员;善于交往、应变能力强,能很快与审核人员沟通关系;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能控制自己;要注意说话的分寸,该说的说足,不该说的不多说一句。
5.4只起向导作用5.5能准确确认不符合项及性质5.6切忌为被审核者报班代替回答问题,可做必要的梯形,或运用形体语言5.7与审核人员不宜当面争论,气氛好时可恰当解释5.8切忌陪同人员与内部人员之间争论问题5.9始终不宜离开陪审现场5.10及时通知下一部门5.11找合适机会,现实自己的水平对误判,利用什么的机会现实水平;解释时多用标准语言;出现不符合时能立即确认,并表明所违背的标准条款,表现自己的水平;5.12 找到合适的人来回答问题5.13 必要时用身体语言提示被问审人员6迎审技巧6.1准备工作—最高管理者准备方针、目标、指标的含义,制定过程;贯彻标准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策划的,贯标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须持续改进的方面;机构设置、只能分配、资源等是否充分和合理;管理评审情况—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与权限;方针、目标如何使全体员工了解并贯彻执行;职责分配与组织机构设置的关系;标准推行的过程;标准建立、实施的步骤如何和最高管理者沟通。
TS16949质量体系外部审核前注意事项(精)
TS16949质量体系外部审核前注意事项TS16949质量体系是汽车行业的一种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和优化汽车企业的管理体系和流程,提高汽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达到客户满意度的最大化,并确保企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为了评估汽车企业是否达到TS16949质量体系标准,汽车行业内定期进行审核。
为了确保通过审核,必须按照以下注意事项进行准备。
审核标准在审核前,必须全面了解TS16949质量体系的标准和要求。
TS16949质量体系要求企业实行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包括质量保证、质量计划、产品设计开发、采购、生产、设备管理、岗位培训、内部审核、持续改进、客户投诉处理等所有方面,确保高品质产品完美交付给客户。
了解这些标准和要求有助于企业明确审核范围和重点,避免遗漏和虚假宣传。
内部审核在进行外部审核前,建议企业自己进行一次内部审核。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和短板,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企业的内部审核应对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发现所有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记录下来并及时进行整改。
审核团队准备外部审核时,确保原有审核团队资质及时更新,审核师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学历。
此外,在筛选审核团队时,必须考虑其专业技能和行业知识,比如质量管理、汽车制造、人力资源等。
风险管理在外部审核之前,企业应该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计划好应对措施和预案。
风险评估应当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内部风险通常涉及人员素质、流程和系统控制等方面;外部风险则涉及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等方面。
现场准备外部审核前,企业应该针对所有可能被审核的领域进行准备,并准备充足的相关文件。
这些文件应包括流程图、工艺流程、控制计划、标准操作程序和检测记录等。
所有文件必须真实,精确,完整无缺。
准备的现场资料应达到良好的布置和标识要求。
文件将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并设置手写记录的展示区域。
环境准备审核场地必须符合要求,以确保审核团队成员的安全和舒适。
TS16949审核前需准备的事项(范本)(共五则范文)
TS16949审核前需准备的事项(范本)(共五则范文)第一篇:TS16949审核前需准备的事项(范本)TS16949审核前需认真准备的事项:1.所有工作现场(所有车间、仓库、实验室/检验现场)必须提前一天打扫清洁干净、整齐;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摆放整齐,通道通畅、划线清晰;所有产品/材料均标识/状态/批号清楚。
2.审核当天生产量可减少,以达成生产井井有条,所有相关工作指导书必须放置工作现场,人员必须配上岗证上岗。
以下是审核前必须符合或有的最低要求:1、质量方针公告/意义解释2、2012年公司战略计划(经营计划)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3、各部门统计本部门的绩效指标定期检讨4、2012年内部审核资料完整(过程方法)5、2012年管理评审资料完整6、2012年产品审核/过程审核资料完整7、2012年合同/订单评审资料汇总8、2012年合格供方名单/相关资料汇总10、2012年检验记录(进料检验记录、首检/过程巡检记录、最终检验记录相关资料)归档11、2012年设备保养计划/执行,设备故障统计分析,及相关措施。
特种设备的年检。
关键设备的易损件安全库存表。
12、2012年顾客满意度计划/执行/统计分析及改善13、2012年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计划/执行(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考核资料及证书的整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规定,各岗位任职要求和岗位职责14、2012年检测仪器校正计划/执行15、每月缺陷收集/优先减少计划16、不合格品评审处理单(填N张以上)17、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填X张以上)18、持续改进单/合理化建议(分别填4/2张以上表格即共6个案例)19、防错措施列举20、APQP/PPAP资料汇总完整21、采购供方材料100%供货追踪记录,新供方的开发评审的完整资料。
22、所有供方的交付实际表现的监控(每月)23、公司产品100%交付记录24、各部门记录收集/汇总/归档25、X-R/ P图(2012年每月X张)26、文件受控清单/分发收回/作废记录完整,技术文件发放/回收/作废记录27、仓库整理、每月单据(出入库)收集、归档28、8D报告(填X张以上29、员工满意度/员工激励措施(机制)资料完整30、生产计划制定依据,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统计分析,及重大延误的整改措施31、每月质量损失成本的统计分析32、顾客投诉汇总分析及整改资料33、作业文件执行情况检查,有效性的检查以及与CP的一致性检查和整理。
质量认证的外审准备工作
质量认证的外审准备工作一、概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成为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质量认证外审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起到了监督和检验的作用。
因此,做好外审准备工作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确定外审计划为了确保外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首先要确定外审计划,明确外审的时间节点、范围和内容。
在制定外审计划时,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充分考虑各项工作的难易程度和耗时情况,合理安排外审的时间表。
三、准备相关资料在外审前,企业需要准备相关的文件资料,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程序(SOP)、记录文件等。
这些资料是外审的重要依据,企业应确保这些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外审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四、开展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企业自我检查和自我提升的重要环节。
在外审前,企业应开展内部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确保外审的顺利进行。
五、制定外审准备工作方案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外审准备工作,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外审准备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工作内容、时间节点等,确保外审准备工作有序进行,避免出现疏漏和纰漏。
六、培训相关人员外审人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着专业的要求,企业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和应对外审的能力,确保外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跟踪整改在内部审核和准备外审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要求之处。
企业应及时跟踪整改,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外审的合格通过。
八、建立外审准备文件在外审前,企业应建立外审准备文件,包括外审申请表、外审准备清单、外审自检表等。
这些文件有助于组织和管理外审准备工作,确保外审的顺利进行。
九、组织模拟外审企业可以组织模拟外审活动,邀请内部员工或外部专家扮演外审人员的角色,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和弱点,并及时进行改进和提升,为外审做好充分准备。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外审工作准备和注意事项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外审工作准备和注意事项一、管理体系外审准备工作⑴公司简介及各部门职责准备。
⑵环境的整理,5S的加强,死角的清理。
⑶工作服、安全帽的着装要求,体现公司的精神面貌。
⑷审核工作的配合:⒈审核期间,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务必在场,直至审核结束。
⒉各级人员应认真回答审核人员提出的问题,切忌与审核员冲突,避免强辩,明显的错误应谦虚接受。
⒊外部审核的每一位审核员,需安排一位主陪审员。
⒋对审核中的每一业务领域,需安排一个人主答。
⒌现场操作人员的筛选,要安排班、组长在场。
不熟练之人员可安排调班。
⑸审核时尽可能提供之前一个月的记录,并准备三个月内的记录,以便追踪时审核。
⒈对文件和记录进行归档,以便于调取。
确保各部门的文件和资料可随时找到。
⒉检查文件的修订与记录之间的符合性、配合性、修订之日起记录的相应改变。
⒊任何修改或涂改要有签名或盖章。
⒋各种记录均应加以签名确认,尤其是质量记录。
⒌电脑打印的质量记录,有打出姓名者,亦需签名或盖章。
⒍表单记录内容的空白处要划记“/”。
⒎不能剪贴,最好不要用涂改液涂改。
⒏确保表单记录的完整性,尤其是需要做持续追踪的记录。
⑹各级人员应熟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⑺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特别对以前发现的不符合项应举一反三,保证各项工作按GB/T19001-2016要求实施。
⑻对审核员可能会问到的问题,资料应事先准备好,或随身携带。
⑼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要求应熟悉并描述重要的参数、数据。
二、管理体系外审注意事项⑴受审核时,每一位员工必须要做到的⒈知道应做什么事;⒉知道如何做事;⒊知道做事的依据;⒋用记录证实所做的事;⒌任何事都应形成循环(即PDCA模式)。
⑵受审核时,应保持正常的心态⒈不怕出现不合格,发挥出最佳水平;⒉尽可能减少不合格,以提高认证通过的可能性;⒊尽快纠正不合格。
(3) 先确定了解问题后再回答⒈认真听,听不懂必然会回答不准确;⒉不懂就问,审核员会换一个角度询问;⒊一定搞清楚所问问题。
外审准备及工作注意事项样本
TS16949 外审准备及工作注意事项为迎接本年度ISO/TS16949换证审核, 管理部就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作了如下明细要求, 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一、各部门通用要求:一)KPI统计分析报告,请依据质量手册附件五项目补齐: 各部门检讨更新本部门的KPI统计分析报告, 特别是KPI不合格改进报告, 措施一定要具体、可操作、可举证。
( 我们每月15日会开月度管理会议)二)文件和资料的准备1.各部门主管须熟悉本部门ISO/TS16949体系文件要求。
请大家集中学习并检讨程序文件, 需要修改的请在本月修改完成( 特别是品质与PMC) 。
2.所有文件必须是受控的状态, 非受控、作废、旧版一律撤除现场; 各办公桌、台、墙壁、门窗、作业机台不准贴非受控、旧版、作废文件。
3.所有文件必须建立档案目录且为最新版本, 标识清楚。
( 需在三分钟内找到, 有不清楚如何放置的, 可到文管中心参考如何归类及存放文件) 。
三)各种记录的整理( 最近连续12个月, 至少需要有从4月份开始的正式记录) :1.业务/采购的质量记录可按客户单号或日期进行整理, 分门别类,标识清楚, 装订成册; 内容务必完整, 不得涂改; 修改处用斜线划掉, 并签上姓名和日期。
2.生产/品质部门的质量记录可按客户PO单号或批号或生产日期等进行分门别类。
所有务必检查各种记录的关联, 嵌套关系, 请慎重( 依据业务提供的订单作) 。
3.各种记录的遗漏与否须按作业流程整理检查, 各项质量记录是否完整、规范, 如填写、审核、批准是否符合要求等, 至少最近半年的记录, 确保基本没问题, 并进行整理、标识, 便于到时查找, 所有检验记录需与控制计划/SOP上面描述的相一致。
四)人员1.所有人员必须理解本工位作业标准、质量方针、公司质量目标,公司质量目标为: 1) 客户退货批次为0; 2) 产品交付达成率100℅) 、公司流程及分类和本部门各流程KPI。
2.回答问题的人员一定要清楚程序及所准备的文件资料及记录存放地点。
外审前准备工作及各公司需注意事项
外审前准备工作及各公司需注意事项一、审核过程:1.整个审核过程中切忌与老师顶撞,可以沟通和讨论,但要适可而止,关键是要注意方法和方式;2.提供资料时不允许提供整套的记录或文件,要那个给那个,而且在递给老师之前一定先审核,必要时可更换;3.陪同的人员要把路线安排好,既要符合流程规定,也要规避一些我们已知的风险;4.提前把审核计划发给各相关部门,让他们做好充分准备;5.陪同人员要做好时刻与老师沟通,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二、共性问题注意事项:1、文件管理:是否受控、是否有发放回收记录(如工艺标准是否回收),外来文件是否齐全(2760、食品安全法是否增加),一、二、三级各类文件目录是否齐全,有无编制审核;2、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各部门人员是否清楚?各部门每月达成情况是否填写实施实绩表?未达成部分是否进行分析改善(即填写C/A单)?3、各部门是否有相应的数据分析?改善?(可用每月的述职报告中的数据,如人员流失等,但提供述职报告时,尤其是生产与品保应规避部分严重问题点);4、各类记录填写要规范,如更改、签名等;5、记录保存时间要求:质量记录至少保存2年,进出口记录至少保存3年。
6、各工厂准备好充足的口罩、鞋套、干净的工作服、帽,另要保证审核当天员工工作服的清洁。
三、品保应注意事项:1、合格供方名录、原物料清单(供应提供,有供应与总经理人员签字)、供方考核等;2、每个验收标准中提到的相关的验证,如厂商的每批出厂报告(项目要提供全,频率要对)、定期的第三方验证、厂商的三证、照片等;3、进货检验的原始记录、检验单(抽查数量、检验项目要全,要有据可依)、不合格评审单等;4、库中产品状态的标识要清楚,封解库单开具要及时等;5、不合格品处理,回馈单、异常改善追踪单等,应该有相应的改善措施(原物料部分由供应商提供,成品部分由生产商提供),务必要将流程走完整,如各相关领导签批意见等。
6、制程的设计标准、工艺标准执行要与张贴、现行的一致,且应受控(现场张贴可以直接盖厂办的章,但要是红色);7、至少准备3-6份客诉处理的单子,要体现整个流程包括后继的改善的确认,客诉最好不要是同一类的;8、HACCP计划中确定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记录、频率要与规定相符;9、外部水质检验报告每半年检一次(项目尽量要体现安全指标);10、SSOP文件中规定的有毒有害物品(含清洗剂、消毒剂、润化剂)的双人双锁管理、领退登记要体现;11、SSOP中规定的自行对各出水口进行检测的,要有计划、有检测;12、添加剂的备案与管理;13、药品废液的处理。
TS16949质量体系外部审核前注意事项
生产现场
1.作业指导书是否与现场操作一致。 2.开机首件样板是否验正。 3.制程不良品是否放置不良品区域,不良品是否及时记录在相应表格 中。 4.制程不良统计报表(周报/月报,柏拉图)。 5.员工是否了解“特殊殊性”标识?(我公司特殊殊性标识为“△”, 一般体现在《QC工程表》、《控制计划》、《检查指示书》中) 6. 材料变更、作业变更、有否作作业准备验证 7.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8.是否识别“关键设备”,并制定易损工装更换计划。 9.生产计划监控,生产计划如何完成?若不能完成生产计划时,应急 方案有哪些? 10.产品环境是否满足? 11.不合格品返工,现场有无指导书。 12.是否对客供资产标识,是否制作客户财产清单 13.员工能力不足时如何处理方可满足生产 14.新员工、转岗员工、临时工和代理人员进行适岗培训?记录? 15.对于工作环境能否满足要求?考虑人身安全没有? 16.产品外包,是否参与评审?如何控制? 17. 本部门绩效目标及达成情况
1.只说自己的事,不说别人的事; 2.只说该说的事; 3. 用证据说明问题; 4.自信而又不失谦虚; 5. 解释,不争论; 6. 有误解时把解释权让给更明白的人(最好是上司)
2
4. 回答问题时应避免出现哪些现象?
不懂装懂; 说别人的事; 所说的不符合事实; 谋求帮助; 对其他部门或人员进行诋毁; 争论不休不礼貌,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1.产品质量控制计划(QC工程图),检查指示书是否识别 “特殊特性”并标识。 2.是否制定返工作业指示书 3.客诉与改善、追溯 4.检验员岗前资质认定资料(培训及测试记录); 5.对生产部门、供应商发出的对策书是否收回并有效关闭。 6.现有供应商质量、交期、价格及服务定期评分表; 7.各检验工序的检查指示书是否受控文件,是否放置在对应的 检验工位; 8.检查记录表是否与实际相一致。 9.统计方法的使用。 10.信赖性检测与产品环境检测 11.检查员是否了解“特殊殊性”标识? 12.是否在进行外观检查时,有充足的照明、标准的样件? 13.首件样板保存。 14.本部门绩效目标及达成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16949 外审准备及工作注意事项为迎接本年度ISO/TS16949换证审核,管理部就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作了如下明细要求,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一、各部门通用要求:一)KPI统计分析报告,请依据质量手册附件五项目补齐:各部门检讨更新本部门的KPI统计分析报告,尤其是KPI不合格改善报告,措施一定要具体、可操作、可举证。
(我们每月15日会开月度管理会议)二)文件和资料的准备1.各部门主管须熟悉本部门ISO/TS16949体系文件要求。
请大家集中学习并检讨程序文件,需要修改的请在本月修改完成(特别是品质与PMC)。
2.所有文件必须是受控的状态,非受控、作废、旧版一律撤除现场;各办公桌、台、墙壁、门窗、作业机台不准贴非受控、旧版、作废文件。
3.所有文件必须建立档案目录且为最新版本,标识清楚。
(需在三分钟找到,有不清楚如何放置的,可到文管中心参考如何归类及存放文件)。
三)各种记录的整理(最近连续12个月,至少需要有从4月份开始的正式记录):1.业务/采购的质量记录可按客户单号或日期进行整理,分门别类,标识清楚,装订成册;容务必完整,不得涂改;修改处用斜线划掉,并签上姓名和日期。
2.生产/品质部门的质量记录可按客户PO单号或批号或生产日期等进行分门别类。
所有务必检查各种记录的关联,嵌套关系,请慎重(依据业务提供的订单作)。
3.各种记录的遗漏与否须按作业流程整理检查,各项质量记录是否完整、规,如填写、审核、批准是否符合要求等,至少最近半年的记录,确保基本没问题,并进行整理、标识,便于到时查找,所有检验记录需与控制计划/SOP上面描述的相一致。
四)人员1.所有人员必须理解本工位作业标准、质量方针、公司质量目标,公司质量目标为:1)客户退货批次为0;2)产品交付达成率100℅)、公司流程及分类和本部门各流程KPI。
2.回答问题的人员一定要清楚程序及所准备的文件资料及记录存放地点。
3.陪同人员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理解审核员的提问,协助部门回答问题及提供资料。
二、开发部1.APQP、PPAP、供方PPAP资料整理归档。
(OEM产品资料)2.PFMEA中相关措施须有实施记录支持。
(如提到有培训,需有相应的培训记录,需重新核查,如提到验证的,需要有相关验证数据)3.OEM产品工程变更须有实施日期的记录。
(工程变更的清单及实施日期)4.客户工程更改的评审时间须在14个工作日完成。
5.新模具入厂验收记录。
(需有验收单,按模具清单一一核查)具体依据《PFMEA管理程序》、《工程变更管理程序》、《试产管理程序》、《新产品开发管理程序》、《PPAP管理程序》等执行。
三、品质部1.QC须正确使用经校正合格和测量系统分析合格的量规仪器,熟悉抽样方案、检验标准及图纸要求,不良品的处理流程。
(务必重点培训,并有相应的培训记录)2.返工产品须有返工作业的书面要求和重新检验的记录。
(生产线的返工产品,需经过QC重新检验,并有返工检验记录)3.半成品、成品特采时须有客户的签字认可。
4.合格品、不合格品均有检验状态标识,不合格实物上还有红色不合格标签。
5.超期库存产品、材料复检记录,复检合格品必须有复检标识。
6.准备好一款产品的追溯记录。
(可挑选最近的一款产品的记录,把从材料入库单一出库检验报告的所有记录整理一套)7.X bar-R Chart现场实施,须注明重大经过事项如材料/模具更换、设备维修事项,及异常波动、能力不足时的分析改进措施。
(SPC分析必须包括特殊特性值,现场审核时需看到并有以前的SPC记录)8.OEM产品的测量工具、仪器实施MSA分析报告。
9.来料不良供应商改进记录等(必须有供应商回复的VDCS,并有清单)10.建立OEM产品的成品标准(包括包装标准,另外每批出货的检验报告需汇总存放)。
11.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建立纠正预防措施(需要纠正预防措施记录表,所有异常需有回复对策情况)12.提供全套持续改进的资料13.所有客户投诉资料14.IQC的图纸/标准/C=0抽样标准15.IQC检验报告的保存16.IQC来料异常的跟进,供应商不良回复报告情况具体依据《MSA管理程序》,《SPC管理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持续改进管理程序》,《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检验管理程序》,《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客户投诉管理程序》,《实验室管理程序》,《品质成本管理程序》,《产品标识与追溯管理程序》等执行。
17.仪器校验及不合格时的追溯,仪器校验标准及操作指导;18.试验指导书与试验标准;19. 质量成本的统计(必要时找财务部协助)。
四、生产部(三车间同样要求)1.OEM线生产机台必须有“OEM”标识牌,(OEM标识的机台需在清单中体现出来,请与管理部核对)2.现场清洁、区域有地线和标识牌、物品定位放置并有清楚标识,包括合格、不合格标识。
3.所有OEM产品需告之在OEM机台上生产,非OEM机台不可生产OEM产品,切记。
4.各机台工艺参数设置必须与作业标准(作业指导书、控制计划等)一致,与作业员描述一致,与记录一致。
(务必教育好员工,所知悉的所有容,应与之对应的文件相一致,各部门主管做好部门培训)5.生产人员须了解返修或返工流程,返工后产品的流向及处理方式。
(至少先准备好一款返工产品的全记录,包括生产不良报表,MRB 记录表,返工记录,返工检验记录)6.生产数据分析日报1)不良产品/不良细目的统计2)报废产品统计7.不合格品全部存放到不合格品区域,无超期没处理的不合格品存放现场。
8.现场产品防护良好,产品标识完整清晰。
9.工装(模具、治具)使用后检查记录和使用登记记录。
(采用模具/工装履历表管理模具/治具的寿命及维修情况)10.应急计划,(各生产车间需了解出现应急时的处理方法)11.设备/模具的日常点检情况(点检人需要是在OEM人员的人员进行作业)具体依据《生产管理程序》、《生产计划管理程序》、《应急计划控制程序》、《模具及工装治具管理程序》、《产品标识和追溯管理程序》、《产品防护管理程序》等执行。
五、PMC(仓库)1.OEM材料区、成品区必须有专用标示牌2.仓库现场清洁、区域有地线和标示牌、物品定位放置并有清楚完整的标识,包括合格、不合格标识。
(必须做到三定5S)3.仓管员须熟知仓储作业文件,明确产品材料储仓条件、储存期限的规定和流程。
(主管进行培训)4.不合格品全部存放到不合格区(退货区),无超期没处理的不合格品存放现场。
5.库存产品材料防护良好,标识完整清晰。
6.清理仓库环境卫生,区域有标识,物品物资定位放置,物流顺畅。
7.先进先出实施记录。
8.卡、帐、物一致。
9.材料入库单、领料单等相关记录保存完好。
10.每月是否做了盘点(查每月盘点表)PMC(计划)1.所有OEM产品的物料计划记录;(需有物料计划清单,及一一对应的表单)2.OEM产品的达成情况统计(主要为每日、每周、每月统计状况);对未达成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否(需有相关记录体现)采购部1.所有OEM产品的采购明细表(按订单号核对,有清单,明细容与BOM表相符)2.合格供应商名录/采购周期表3.采购订单保存(易于查找,将前面讲到的文件保存方式一样,建议一个采购明细表后面,把所有该PO的订单付在后面)4.新供应商调查表,老供应商审核计划、供应商审核报告、(所有OEM产品的供应商都应鉴定质量协议)5.各供应商ISO9001证书6.每月供应商评估报告(按月存放)7.外发模具清单及与供方签定的模具使用协议具体依据《产品标识和追溯管理程序》、《采购管理程序》、《供应商管理程序》、《生产计划管理程序》、《产品防护管理程序》、《原材料、成品存储周期表》、《仓库管理办法》、《不合格品管理程序》等执行;8.供应商货物在客户处不合格的损失统计。
六、业务部1.客户满意度调查表,分析报告;2.OEM产品交付绩统计资料(产品交付统计,产品交付绩效表),包括统计数据、相关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等。
3.合同订单评审记录表(包括新、老两种订单的评审)4.客户要求评审记录5.客户财产清单6.审不合格项的全面改善。
具体《合同及订单评审管理程序》、《客户财产管理程序》、《产品交付管理程序》、《客户满意度管理程序》等执行。
七、管理部人事行政1.OEM产品相关岗位和特殊岗位人员培训资格要齐全。
(对重要工序人员的培训考核资料是否齐全,需在有培训记录及相关的考试题,并有相关的上岗证,与生产车间共同完成)2.员工满意度调查表,与相关的改进措施。
(针对有不满意的,进行如何改善或处理,需要有相关记录取证)3.年度培训计划的完成,并按计划进行实施培训,未在计划培训,有无相关变更说明(所有培训都应有培训记录,并与培训计划容相符,人员教育履历表上的培训状况同样需要一致)4.6S点检表,对不符合项,有无不符合项目单给责任部门,有无更进改善,(不符合项目有无在下次检查中进行确认,对6S点检表/不符合单需按周保存)5.各岗位是否都已有职务说明书;具体依《职位说明书》、《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员工激励管理程序》、《培训管理程序》、《6S管理程序》等执行。
八、开发部1.OEM产品的设备/模具清单,(需与生产车间的标识相一致)2.设备/模具的年度保养计划3.设备/模具定期保养记录4.对A类(关键设备)需做预测性维护,做一份10年-2011年的(做一份预测性维护记录表,如注塑机,需6个月更换一次油封)5.关键设备易损件清单的建立具体依据《设备管理程序》、《模具/工装管理程序》执行九、管理部文管中心1.OEM文件清单2.文件的发放记录表(需与实际一一对应)3.作废文件清单4.外来文件清单5.返工作业指导书文管中心资料必须做到资料保存的完整性与易于查找具体依据《文件管理程序》、《记录管理程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