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畜牧业
生态畜牧业模式介绍
生态畜牧业模式介绍作者:尹丽辉刘钦云来源:《湖南农业》 2013年第3期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尹丽辉刘钦云在传统畜牧业中,人们为追求畜产品的高产出,最大限度地向畜牧生产投入化学品,在增加畜产品产出率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应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畜牧业,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统一。
发展生态畜牧业对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模式原理与特点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指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体现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以畜禽等动物养殖为主,辅以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土地,通过清洁生产技术生产出优质、无污染和健康的农畜产品。
根据饲养动物的种类可以分为猪、草食家畜(牛、羊)、禽和其他动物(兔、貂等)为主的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
二、技术内容1.畜牧业生产优质化实行畜牧业优质化生产,按照无公害饲料基地建设标准,利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生物环境建设,达到畜禽生产的优质、无污染。
再通过禽畜舍干清粪技术和疫病控制技术,使畜禽生长环境优良,无病或少病发生,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资源利用无污染化通过采用先进的固液分离技术,分离出畜禽生产过程中的液体部分,在非种植季节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或贮藏,在作物生长季节可以充分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进行农田灌溉。
三、适用范围生态环境较好,水资源丰富、无污染,电力、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齐全的农村。
四、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生态畜牧业模式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原理,减少了农业投入,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
2.生态效益生态畜牧业模式合理地循环利用物质和能量,解决了燃料、肥料、饲料之间的矛盾,改善和保护了生态环境,从而保证了畜牧养殖业的生态效益。
3.社会效益生态畜牧业模式,有“高产、高效、优质”的特点。
大力推广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畜牧产品的竞争力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策略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畜牧养殖是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但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深入探讨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策略。
首先分析了畜牧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包括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并指出其中的主要原因。
随后提出了解决策略,包括加强科技手段应用、制定更严格的政策法规等建议。
文章最后对解决策略的效果进行了展望,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引起人们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关注,促进环保意识的提升,共同建设更加清洁、健康的环境。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原因、解决策略、科技手段、政策法规、总结、展望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畜牧养殖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奶制品等动物产品。
随着畜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如畜禽粪便、养殖废水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发了空气、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影响生态平衡的稳定。
解决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资源,维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和科技手段,制定健全的政策法规,成为了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问题意义畜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周围的居民健康,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对整个地球环境造成了持续性的影响。
畜牧业的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
畜牧业的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1.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安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畜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 资源消耗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饲料等资源。
过度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饲料资源匮乏等问题,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2.2 环境污染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以及抗生素、激素等残留物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恶臭、噪音等,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2.3 生物多样性丧失过度开发和利用畜牧资源,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3. 畜牧业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策略3.1 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适应性强的畜牧品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 推广绿色养殖技术采用低碳、环保的养殖技术,如发酵床养殖、生物防控等技术,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3.3 建立健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对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如粪便发酵制肥、废水处理等,降低环境污染。
3.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建立健全畜牧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畜牧业的环境监管,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3.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畜牧业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畜牧业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4. 结语畜牧业的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
只有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5. 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5.1 改进饲养管理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例如,引入科学的饲养制度,合理调配饲料,提高畜牧业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循化县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地方纵览2020.22 畜牧业环境17摘 要:海东市委、市政府在“两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菜蓝子工程的总体要求,为了实现循化县现代生态畜牧业的长足发展,使其成为沿黄经济带发展龙头,本文阐述了县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思路,以期为循化县畜牧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现状;思路1 畜牧业发展现状循化县以农业生产为主,畜牧业是全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全县草地面积广阔,牧草资源丰富,但在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下,草地牧草产量低下,据测定,天然草场平均鲜草产量208.09kg(亩·年),全县年产牧草40 684万kg,人工种草12.76万亩(其中:多年生7.37万亩,当年生5.39万亩),产草量达156 080万kg,包括农副产品等各类饲草料理论载畜量达45.74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45.76万羊单位,有限的草地资源,仅能满足当前传统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为实现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多赢目标,最有效的措施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耕地种草,推行舍饲圈养,积极实行生态养畜,促进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1.1 取得的成效1.1.1 畜牧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畜禽出栏和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2019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存栏35.84万头(只),出栏各类畜13.81万头(只),商品数达12.13万头(只),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达48.79%和42.85%,肉类总产量达到4 602t,鲜奶产量10 187.95t,鲜蛋产量达到626.87t,实现牧业总产值2.43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万元。
1.1.2 发展机制日益完善。
坚持以“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饲养生态化、设施现代化”的标准,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起了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
依托白驼、达山、化青等肉制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努力降低农户养殖风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提高养殖效益。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畜牧业养殖,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态养殖是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第一种:猪-沼-菜模式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
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在0.8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
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
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
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
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
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
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的特点。
第四种:种-养-加模式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
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2023-2029年中国生态畜牧业行业发展动态及市场前景规划报告
生态畜牧业行业分析报告2022年生态畜牧业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_智研瞻产业研究院生态畜牧业,生态畜牧业行业分析报告,生态畜牧业市场规模,生态畜牧业行业发展前景相关报告:《2023-2029年中国生态畜牧业行业发展动态及市场前景规划报告》生态畜牧业的定义生态畜牧业是指模拟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共生循环再生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把食物链加环、生物共生“边缘效应”混牧利用等生态技术组合对接,充分发掘生产潜力,进行无废物无污染生产,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生态经济效益,它是生态工程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生态畜牧业的主要内容有:(1) 建立完备的复合系统结构。
即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比例协调,饲料和畜产品加工与生物生产衔接。
(2) 发挥系统优化功能。
即物质的多层利用,节约能量,减少废物,控制污染,扩大积累,实现高产。
(3) 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管理。
图表:生态畜牧业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生态畜牧业产业链结构分析生态畜牧业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禽畜苗种、饲料、疫苗等,中游为养殖,下游为屠宰、产品加工等。
图表:生态畜牧业产业链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生态畜牧业发展所处阶段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可分为传统化、工业化、生态化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畜牧业的传统化阶段其特点是在村庄里庭院内进行零星养殖,是“老太太养鸡”、“老大爷养猪”、“老爷爷养牛”,这是原始的传统的落后的发展阶段,现已逐步萎缩淘汰。
第二个阶段是畜牧业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是畜牧业领域的一场革命,由于采取了优良品种,全程配合饲料,先进的设备工艺等。
极大地提高了畜牧业的效率,大幅度地增加了新产品的产量。
在短时间内就迅速改变了中国肉蛋奶短缺的局面,历史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规模化、工厂化畜牧业,严重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等环境,是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导致畜禽疫病、农药与抗生素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奶类等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畜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畜牧业的生产特点,产业链条相对复杂,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1. 饲料问题。
饲料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点之一,目前国内饲料品种并不是非常丰富,加之质量无法保证,所以减缓了畜牧业的发展。
2. 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畜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突出。
许多农户为了节省饲料成本,会将畜粪随意堆放,导致了废水、废气的产生,加剧了环境污染。
3. 防疫问题。
畜牧业的疫病问题比较普遍,特别是遇到鸟流感等疾病时,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4. 种养结构不合理。
畜牧业的结构就像农业一样,需要科学规划。
但现实情况是,农户往往重视利润最大化,采取种植短周期、进口高产的优良品种,特别是动物品种的铲育,造成种养结构不合理。
1. 饲料问题解决对策。
饲料可分为天然饲料和人工饲料两种,天然饲料不受药物污染而且便宜,人工饲料不易受天候影响并且进口饲料品质有保障。
例如,可以培育优质玉米、优良大豆等可以作为比较便宜的饲料品种,进口一些其他种类的饲料或添加剂,达到提高肉、蛋、奶产量的效果。
2. 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对策。
畜牛制品生产过程中,难免产生各种污染物质。
要加强对污染的监控和管理,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提高环境卫生,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同时还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将产生的废弃物,如畜粪、油脂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3. 防疫问题解决对策。
在畜牧业的生产中,要加强对生病畜生产的管理,培训技术人员,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
同时,可以增加消毒设施、试验室等设施来实现全程监控和减少疫病的发生。
4. 种养结构不合理解决对策。
畜牧业的种养结构必须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地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并做好品种的缔造,推广典型品种。
同时,通过农业产业与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方式,促进畜牧业的稳步发展。
生态畜牧业宣传标语
生态畜牧业宣传标语1.保护环境,从畜牧业做起,共创美丽家园。
2.绿色畜牧,全家共享健康。
3.畜牧业绿色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4.爱护动物,崇尚生态,共建和谐社会。
5.绿色畜牧,赢在未来。
6.畜牧业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7.关注畜牧业,关爱生态环境。
8.生态畜牧业,创造美好未来。
9.保护生态,关爱畜牧业。
10.科技兴畜,创新引领未来。
11.优质畜牧,健康生活,幸福家园。
12.共建绿色畜牧,共享生态福。
13.畜牧业与绿色发展,携手共进。
14.生态畜牧,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15.品质畜牧,贴心选择,健康生活。
16.弘扬生态理念,实现畜牧繁荣。
17.绿色畜牧业,构建和谐社会。
18.保护前哨,助力畜牧业发展。
19.生态畜牧,品味健康,享受幸福。
20.以生态为本,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
21.畜牧业发展,绿色可持续。
22.环保畜牧,追求卓越。
23.推动畜牧业产业化,保护生态环境。
24.优质畜牧,满足人民需求。
25.共建绿色畜牧,创造美好未来。
26.生态畜牧业,发展在你我手中。
27.保护生态,传承畜牧业文化。
28.尊重动物,倡导爱心,创建美好世界。
29.生态畜牧,共享天地,共创未来。
30.绿色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畜牧业中,我们需要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爱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绿色畜牧,我们将带给人们健康、美丽的家园,共建和谐社会。
绿色畜牧业是赢在未来的战略选择,我们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畜牧业发展。
优质畜牧,健康生活,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幸福。
让我们一起弘扬生态理念,共同实现畜牧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生态畜牧业交流发言材料
生态畜牧业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同行: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就生态畜牧业进行交流和发言。
生态畜牧业作为现代畜牧业的一种新兴形态,是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融入了生态环保理念,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畜牧产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质量的要求逐渐增加,畜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挑战。
但传统畜牧业模式存在着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生态畜牧业注重合理的养殖环境规划和科学的养殖方法。
通过充分利用合理的土地资源,建设生态畜牧场,可以改善和保护畜牧场周边的生态环境,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提高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生态畜牧业还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畜牧产品。
采用绿色、无公害的饲料和养殖方式,可以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背景下,优质的畜牧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发展生态畜牧业还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如精准养殖和精准管理,可以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和生产力。
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推动畜牧业向高效、低碳、节能的方向转变。
此外,生态畜牧业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经济和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力资源,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而社会各界也可以加强对生态畜牧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生态畜牧业的认知和接受度。
综上所述,生态畜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畜牧业形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意义。
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优化养殖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增加产品质量,才能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谢谢大家!。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态畜牧业是指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生态平衡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利用合理的方法和技术开展畜牧业生产活动。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加深,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
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1. 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往往存在过度放牧、乱排泄等问题,导致草原退化、水源污染等生态问题。
而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养殖场的排泄物、畜禽粪便等也通过排放进一步污染了环境,造成土壤、水源污染。
2. 生态畜牧业生产效益低由于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相对复杂,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来说,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导致了养殖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3. 生态畜牧业的市场推广不足二、对生态畜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1.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加大对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管力度,推行畜牧业环境保护治理,限制过度放牧、乱排泄等行为,加强对养殖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加大对生态畜牧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升生态畜牧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提高生态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各种方式,如举办生态畜牧业产品推介会、参加相关展览展销等,加强对生态畜牧业产品的市场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消费者对生态畜牧业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增加市场需求。
4. 政策扶持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提供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等,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生态畜牧业生产,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生态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影响生态环境、生产效益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
对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畜牧业效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态畜牧业是指在尊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开展畜牧业生产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畜牧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 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规模化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普及,畜牧业养殖大规模集中化,导致了对土地、水资源、大气环境等的严重污染。
畜牧业废弃物的排放,过度的草场放牧等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 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手段滞后相对于工业、农业的环境治理技术,畜牧养殖业的环境治理手段和技术相对滞后,缺乏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技术和设备,导致了环境保护难度加大。
3. 生态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传统畜牧业所依赖的草场、饲料、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而生态畜牧业所面临的环境保护成本也逐渐增加,导致了生态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较低,难以持续发展。
4. 畜牧业生态标准缺乏目前,生态畜牧业生产并没有统一的生态标准,导致了各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差异,难以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
二、生态畜牧业发展对策1. 推动畜牧业生态化转型政府应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畜牧业企业和养殖户进行生态化转型,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的集中化、规模化养殖向生态化、循环化、绿色化转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和设备,加强对畜牧业废弃物处理和能源利用的技术支持,提高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水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立健全生态畜牧业相关标准,包括畜牧业环境保护、畜产品质量安全、畜牧业草场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引导和规范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其整体管理水平。
4. 加强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生态畜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确保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增加生态畜牧业宣传力度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畜牧业从业者和消费者对生态畜牧业的认识和支持,引导消费者选择生态畜产品,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市场发展。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态畜牧业是指在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畜牧业的功能,推动农畜产品生产方式向生态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畜牧业在我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态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平衡和畜牧业可持续性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以下将对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传统畜牧业生产模式存在着大量的粪便、尿液、兽医用药品等废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周围的土壤、水体、空气的污染,从而影响着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
2. 资源浪费问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模式中,养殖户通常会大量使用化肥、饲料和农药等资源来生产畜禽产品,而这些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大的资源浪费问题,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3. 生态平衡问题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可能导致土地的草地变化,蓝藻水华和水质恶化等,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4. 可持续性问题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模式往往是无序的发展,缺乏长期的规划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养殖方法无法长期得到保障,不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1. 推行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应该推行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模式,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废物减量和资源节约的方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 强化环保意识需要加强畜牧业从业者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鼓励他们采用更加环保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3. 加强政策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持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4. 加强技术创新加强生态畜牧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5. 强化监管执法加强对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环保和资源利用的监管执法,加大对环保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畜牧业向绿色环保发展。
草原生态畜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 畜牧经济158 ·2022.030 引言西藏可利用的天然草原资源丰富,不仅为牧民生产生活、畜牧业产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还为国家环境和安全建设提供生态屏障。
随着西藏草原牧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畜牧产业结构都得到了有效调整,但是牧区人口增长、牲畜增加和工业发展也激化了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牧民的收入来源仍主要依靠放牧或政府补贴,增收渠道狭窄,加大了牧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
因此,加强牧区草原保护与建设,利用生态畜牧业为牧民创收。
1 加强草地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1.1 有利于保护草原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由于草地是许多珍稀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草原资源保护不当,许多珍稀动植物就得不到保护,我国的种质资源就会匮乏。
1.2 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天然草场上养殖的牲畜不仅绿色环保,而且肉质鲜美可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若草地开发过度,这些绿色动物产品缺乏天然食物,那么草原畜牧业就会“断粮”,无法有序运转[1]。
2 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定义和特色2.1 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定义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草原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对草原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在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的基础上,参考生态位和食物链原理,构建农、草、牧、林、副、渔等全方位立体化的经营模式。
作者简介:次仁拉姆(1990-),女,本科,助理畜牧师,研究方向:农牧业。
草原生态畜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次仁拉姆1,古巴2(1.西藏山南市错那县卡达乡人民政府(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 山南 856700;2.西藏山南市曲松县罗布沙镇人民政府(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 山南 856300)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各类草场面积达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0%。
草原是地球上重要的陆地生态保护系统,不仅能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也为牧民生产生活提供各种物质资料。
我国农村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义及措施
殖场模 式 , 利用 粪 便处 理 生态 系统生 产 沼气 , 对 术 法规 的制 定和 实施 .加
我 国应 尽快 建 立 和完善 符合 我 国 国情 与 国际通 行 做法 相 一致 的 畜牧 业法 规 、 定 和标 准 , 快 建立 规 尽 起 畜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标 准 化 生 产 监 测 体 系 和 保 障 体
生沼 气过 程 中的产 物 直接 或 间接 再 利用 。 同时加 大 对 在 畜禽 饲 养过 程 中的畜 技 人 品 的 监 首 , 提 倡 米 (
用 无污 染 、 无残 留 、 毒 副 月 , 无 三 J 生物 制 剂 作为 促 生 长 剂和 防病 药 品 。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 1 0 01
转变 , 推动构 建资 源节 约和 环境 友好 的社 会 。
24 全 程 生 态安 全 饲 养 .
对 环境 指 数 不 达标 的 养殖 场 要 求 限期 改进 , 新 建养 殖场 必 须 选择 环 境 指数 达标 的地 区 。不 断加 强 养殖 场兽 医卫 生 管理 工作 , 造 适宜 的生 态 环 境 , 创 减
无公 害 的生态平 衡 的环境 中。 可采用 “ 殖场 +粪便 养
降低 了生 产 系统 的 投入 ,生 产 出的绿 色 健 康生 态 畜
产 品具 有 较 高 的品 质价 值 , 高 了畜 产 品 的产 量 、 提 质
畜牧业的生态化与绿色发展
畜牧业的生态化与绿色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畜牧业的生态化与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人类追求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的同时,如何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畜牧业的生态化发展和绿色发展两个层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畜牧业的生态化发展1. 生态畜牧的意义生态畜牧是指在生态系统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畜牧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生态畜牧的意义在于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畜牧的关键技术(1)精细饲养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减少养殖排放物的排放,合理利用畜禽粪便,减少环境污染。
(2)畜禽饲料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高效营养的饲料,降低饲料转化率,减少畜禽养殖对农田土壤的侵蚀。
(3)强化环境监测:通过建立畜牧业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预测环境变化,科学合理地调整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3. 生态畜牧业的案例分析以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畜牧业为例,该地区山地资源丰富,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为了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鼓励养殖户采用轮牧方式,倡导有机肥料的使用,并建立了生态畜牧业示范区。
通过这些努力,当地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畜牧业的生态化与绿色发展。
二、畜牧业的绿色发展1. 绿色畜牧的概念绿色畜牧是指在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实现绿色畜牧的关键在于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减少化学农药和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保证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2. 绿色畜牧的关键技术(1)养殖环境控制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环境控制设备,如温度调控系统、排污处理装置等,实现养殖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减少环境污染。
(2)疫病防控技术:采用先进的疫病防控技术,如疫苗接种、消毒和检疫措施等,控制疾病的传播,保证养殖动物的健康和质量。
生态畜牧业模式介绍
时间太久或方法不当袁 其中的氮素营养物可能 少亚硝酸盐污染遥
2013 年第 3 期
35
.cn. All生R产i袁gh按t照s 无R公es害e饲rv料e基d.地建设标准袁 利用先
进的养殖技术和生物环境建设袁 达到畜禽生产
3.社会效益 生态畜牧业模式袁 有野 高产尧 高效尧 优质冶 的特点遥 大力推广畜牧业生态养
绿
色 环
的优质尧 无污染遥 再通过禽畜舍干清粪技术和 殖技术袁 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尧 增加农民收入尧 保
一遥 发展生态畜牧业对节约资源尧 减少环境污 排放或贮藏袁 在作物生长季节可以充分利用污
染尧 增加农民收入尧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尧 实现 水中的水肥资源进行农田灌溉遥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袁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遥
三尧 适用范围
一尧 模式原理与特点
生态环境较好袁 水资源丰富尧 无污染袁 电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袁 是指在畜牧业生产 力尧 交通尧 通讯等配套设施齐全的农村遥
根据饲养动物的种类可以分为猪尧 草食家畜 增加了收入遥
(牛尧 羊)尧 禽和其他动物(兔尧 貂等)为主的生态
2.生态效益 生态畜牧业模式合理地循环
养殖场生产模式遥
利用物质和能量袁 解决了燃料尧 肥料尧 饲料之
二尧 技术内容
间的矛盾袁 改善和保护了生态环境袁 从而保证
1.畜牧业生产优质化 实行畜牧业优质化 了畜牧养殖业的生态效益遥
过程中体现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袁 以畜
四尧 效益分析
禽等动物养殖为主袁 辅以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
1.经济效益 生态畜牧业模式实现了农业
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土地袁 通过清洁生产 资源的野 减量化袁 再利用尧 再循环冶 的循环经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态畜牧业是指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开展的畜牧业,它采用了生态化的畜牧技术,在保证畜牧业生产效益的同时,还注重环保和生态效益。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前途的,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改进和解决。
问题一: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在土地利用上往往存在浪费和低效的情况,使得草原和其他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对策:增加草原利用比例,采用生意营造草业、草林联产和旱作草套等多种草地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农牧业的联合作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问题二:饲料供应不稳定。
由于草地资源的时间性、地域性,饲草的产量影响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导致饲料供应难以保证。
在冬季季节更会出现严重的饲草短缺问题。
对策:在前期,选择合理的区域,不断发展草业资源,通过合理的林草经营和种草造林的方法,加强饲草地的管理和维护。
在饲草供应不足的时候,可以通过购买饲草和调配饲feeds一种方式解决。
问题三:畜牧业粪污排放问题。
生态畜牧业会产生一定的排放,如果排放不当会造成污染环境。
排放过程中粪污中的氨气、脱氮和脱磷等污染物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对策:合理隔离和清理畜环境,整理建设合理的生态养殖场,加强粪污处理和绿色环保建设,加强猪粪、肥料和土壤资源循环利用,推动资源的延伸利用,同时培育绿色环保意识,推进生态养殖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四:产品质量和品种不合理。
在现实中,畜牧业的发展面临品种不足或者品种单一,品种的质量无法保障,造成畜产品质量不稳定,只能留待市场神按品质来进行决定。
对策: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的实践人员和科研专家共同研发、培育适应不同区域和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品种,采用现代加工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总之,随着环保和绿色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畜牧业将在未来得到持续的发展和推广。
解决问题,规范畜牧业管理,提升技术水平,做好环保和生态保护,保障健康畜产品,助力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畜牧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畜牧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畜牧业在全球农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畜牧业对于提供人类的肉类、奶制品以及其他动物产品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意识的增强,畜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展望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可持续畜牧业的兴起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增加,可持续畜牧业将成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可持续畜牧业强调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动物福利,并通过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在可持续畜牧业中,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水资源的使用以及改善动物饲养条件等问题将成为关注的重点。
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也将加速引入新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例如,智能传感器可以监测动物饮食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管理饲养过程。
同时,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运用可以帮助农民预测疾病爆发和饲料供应需求。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效益,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生态畜牧业的崛起生态畜牧业强调动物饲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通过合理规划放牧区域和保护自然栖息地,生态畜牧业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同时提供健康的畜牧产品。
在生态畜牧业中,农民将更注重草原草地的保护和恢复,避免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
因此,生态畜牧业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四、动物福利的提升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意识的增强,畜牧业也将逐渐注重动物福利的提升。
这意味着改善动物饲养条件,确保动物充足的运动空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同时,减少人工激素的使用和提高饲料的质量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提升动物福利,畜牧业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和安全的畜牧产品。
五、全球畜牧业合作的加强由于畜牧业的供应链通常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将成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技术和经验的交流,提高全球畜牧业的整体水平。
生态畜牧业交流材料
生态畜牧业交流材料生态畜牧业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与会领导、专家和同仁: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各位进行生态畜牧业的交流。
我代表我所在的生态畜牧业团队,今天向大家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思考。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生态畜牧业的重要性。
如今,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在食品供给、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畜牧业模式却给环境、生态和动物福利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转型为生态畜牧业成为了当务之急。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们团队在生态畜牧业方面的实践和成果。
首先,我们注重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们通过引入循环农业原则,将畜禽养殖与农作物种植相结合,实现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
同时,我们注重生态系统保护,倡导生态农牧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其次,我们注重提升畜牧业的动物福利。
我们积极推动畜牧业的科学管理,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疫病防控。
同时,我们也致力于培养畜牧业从业人员的素养和专业技能。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生态畜牧业的推广需要消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加强对新模式的理解和认同。
其次,由于生态畜牧业所需的技术和设施投入较多,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供给面临一定的压力。
再次,生态畜牧业的市场认可度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宣传和宣传。
最后,我想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专家和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我们希望能够与各位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活动,能够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智慧,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实践和理论。
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的聆听!祝愿我们的交流活动圆满成功!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 沙质荒地
沙漠
2003年春出现的大范围沙尘暴导致: 1000万吨沙尘量被刮起 190万km2 的面积受影响 3000万人受影响
生态经济学精品 草课原程
退化 沙化
沙化荒地
沙漠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6、草原自然灾害 雪灾 旱灾 水灾 火灾 鼠虫害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干旱的土地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我国的对策思考:
• 实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推进草原可持续管理(借鉴国外的经验
)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讨论:草原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态经济分析
• 游牧在生产方式上与农业有很多不同的特点, 其生态经济特点体现在哪里?
• 草原游牧的生产方式存在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这一点如何体现?
• 游牧业可能的生态经济问题和解决思路?
草原资源保护战略 草原生态建设战略 草业经济发展战略 草业科技教育发展战略 草产业化发展战略 草原防灾减灾战略 草原保障体系发展战略 草业重大工程战略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草原保护建设重大工程:
退牧还草工程 人工饲草地建设工程 南方草地开发工程 牧草种子工程 草原灾害防治工程 草原保护支持体系建设工程 风沙源治理工程 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3、人对草原的经营利用效率低
草原的实质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它由草原生 态系统和草原经济系统交叉渗透形成。草原生 产力除取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外,同 时也取决于人们经营利用整个草原生态经济系 统,充分发挥其总体运行效率的高低。而我国 草原地区,基本上都是利用天然草原,靠天养 蓄,人工饲草地只占草原总面积的5%,而且 是粗放经营,同时还受到许多人为的破坏。由 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巨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因此我国草原生产力水平低下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第十一章 生态畜牧业
教学课题:生态畜牧业是生态经济学的 重要应用领域,本章以我国草原生态系 统的生态经济剖析为重点, 讲授生态畜 牧业的原理和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策 略 ,并介绍专家对草原生态经济改革的 相关研究动态。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教学目的和教学安排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同学在了解我国草地资 源利用总体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
1/3 ~2/3 “人—畜—草”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4、水土流失
我国草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230万公顷 每年有成亿吨泥沙输入长江、黄河 泥沙淤积造成洪灾频发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5、沙尘危害
退化、沙化草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
生态经济平衡,由此造成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 坏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2、超载过牧问题
其实质是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草蓄生态经济平 衡问题。由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自己的系 统结构,其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 关系,如果这个正常的要素组合关系和要素间 的比例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就要受到损伤, 甚至可能造成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2、牲畜利用牧草的转化效率低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牲畜作为食草动物,是“ 第二性生产”,它是以草为基础,进行草原生 态系统“食物链”物质和能量循环转换运动的 产物。我国由于天然草原的质量低和人为造成 草原破坏等原因,就使我国的牧草的转化利用 效率与草原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存在 很大差距。它是我国草原畜牧业不能较快发展 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第三阶段:2021~2050年
草原植被恢复、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草业 健康发展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3、草业战略布局
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蒙、陕、宁、甘、
新、黑、吉、辽、冀、晋10省、区 ,草原面积 17192万公顷
青藏高寒草原区:青、藏、川、滇、甘等5
个省、区,草原面积13703万公顷
点不同于农区的舍饲圈养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3)草原游牧所造成的生态损失成本远远大于牧民的产 值和收益。其收益与损失比,大约为1:5;(目前牧民 年总纯收益不足100亿元,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 例大约只占千分之一,但其生态损失10多年前的统计 就已超过540亿元)
• 如何确定转型的路径与目标;从单独的经济类别中逐 步退出,但作为重要的文化形态保留。在经济统计上 逐步纳入一种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体育事业相融合 ,创造一种新型的“游牧文化”产业,总体上不再统 计为牧区畜牧业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水灾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7、治理工程与措施
2003年开始启动退牧还草的试点工程,投入12亿 元的国债资金,2亿亩草场的规模,平均按每亩草场 补贴5公斤陈化粮食的标准,每斤按0.45元计算。 2004年,继续投入20亿元扩大试点范围
2005年开始,全面推开退牧还草工程,计划规模 为10亿亩,投入250亿元左右。工程措施主要包括: 禁牧、休牧、轮牧、(目前这部分已经达到可利用 草场的20%)围栏、移民、建设人工基本草场、飞 播、畜种改良、加大出栏率、强化草原监理,等等 ;工程区与非工程区相比,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22 %,草群高度平均提高了55%,单位面积产草量平 均提高了65%
产业规模:总养殖量,2亿个羊单位左右 ,年出栏在3000万个羊单位左右,牧业 产值大约120亿元左右,纯收入80亿元左 右。个体经营规模一般每户大约在150个 到200个羊单位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生产与经营制度:产权公有,个体经营。目 前草场70%以上已经分包到户,牧业税收到 2005年已经基本取消。草场总产草量93784 万吨,载畜能力达到23031万个羊单位(可 能在计算方法上有争议)。草原超载过牧的 现象突出。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四川等省 区的天然草原家畜超载达40%以上。一般牧 民个体的平均养畜规模为每户150个羊单位 左右。
本节提示:草原生态系统是畜牧业发展 的第一性生产力基础,通过对草原生态 系统的分析,可以反映出生态畜牧业发 展的必然性,了解我国草地资源的现状 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学习和理解生态经济学方法如何应用于 草原生态经济分析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一、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概况
1、草原对我国畜牧生产的重要性
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京、津、黑
、吉、辽、晋、冀、鲁、豫、陕等10省、区、市 ,草原面积2788万公顷
南方草山草地区:川、贵、渝、滇、桂、苏
、浙、皖、湘、鄂、赣、琼、粤、闽、沪等15省 、区、市,草原面积6121万公顷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战略布局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4、战略重点
加快实施八大战略: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超载过牧问题表明, 利用草原生态系统发展畜牧业,不但存在着利 用方向的问题,而且也存在着利用程度的问题
在草原畜牧业中必须坚持“蓄草平衡”这一生 态经济原则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二)、草原的生态经济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1、草原的植物生产效率低
许多发达国家草地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 产值的60%以上,而我国只有9%左右, 极低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力,不仅极大地 牵制了我国经济发展,降低人民的生活 水平与质量,而且是造成我国荒漠化与 环境恶化的主要动力与原因
拥有各类天然草原4亿公顷 占陆地国土面积的41.7% 占全国植被面积的64% 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3%
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 主要类型为:干旱荒漠化草原,典型草
原,草甸草原,高山草原,高原草原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人口:350万到500万之间。(指基本上以 天然草原游牧为生的牧民)人均年纯收 入目前在1500元左右;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中国院院士:张 新时
张新时说,建立稳定、优质、 高产的人工草地是减轻草地放 牧压力、促进退化草地自然恢 复的根本出路。建立6亿亩高产 优质人工饲草基地,将极大地 推动我国建立先进畜牧业产业 链的进程 ,形成我国现代化畜
牧业的第一生产力基础,并使 占国土面积1/3以上的天然草地 得以退牧还草,将发挥巨大的 生态保育功能
2、草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总体目标:草原绿起来、草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 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6-2010年
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亿公顷 改良草原达到--4000万公顷 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2000万公顷 牧草良种繁育基地达到--60万公顷 年产草种--18万吨 新建草原自然保护区--10处 禁牧、休牧和轮牧面积达到--1.3亿公顷 家畜超载下降到--25% 草业及相关行业经济产值--4000亿元 从事草业及相关行业的劳动力--6000万人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三、我国草原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草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政策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 高度重视
法律保障:草原法等相关法规相继完善出台 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 发展空间:国家高度重视食物安全和能源安全 良好环境: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5、草原保护与建设战略对策
“突出一个中心环节”
贯彻落实草原法 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草原退化趋势
“推进两大还草工程”
• 退牧还草 • 退耕还草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4、解决思路:
世界上的先进国家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 ,已先后完成了从原始的天然草地放牧 到人工饲草地与农业支持的现代化畜牧 业的转变,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草地畜牧 业的生产力,形成先进的产业链与发达 的畜牧业经济,而且使天然草地得到充 分的恢复和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讨论题思路:
(1)其中最明显的特点是:该产业对自然生态的依赖程度要 大大高于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