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形成在肿瘤临床中的意义
血管形成在肿瘤临床中的意义
血管形成在肿瘤临床中的意义实体肿瘤的生长及存活依赖血管形成,已为广大的肿瘤学家们所公认。
新生血管通过灌注形式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营养供给,也是肿瘤细胞代谢产物排泄的有效途径,同时新生的血管也是肿瘤向远处转移的重要途径;而在没有血管形成的情况下,肿瘤的营养供给及代谢物排泄仅能靠简单的物理弥散,这就严重地限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其向远处扩散的可能性。
临床的研究证明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临床前的研究证明抗血管形成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因此,肿瘤新生血管被认为是一个有价值的治疗靶点,抗肿瘤新生血管研究也是肿瘤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肿瘤生长依赖血管形成的依据1971 年,Folkman 博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首先提出了肿瘤生长依赖血管形成的观点(Tumor growth isangiogenesis dependent)。
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且研究发现了许多抗新生血管形成的技术及制剂,这些制剂及方法在体外及体内实验中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早在1945年,人们在研究创伤及肿瘤对血管的影响时,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将肿瘤细胞置于一个有半透膜的小室内,然后将此小室埋在小鼠的皮下,结果发现小室内的肿瘤细胞在新生血管形成前生长缓慢,而当小室内有新生血管形成后,肿瘤细胞生长迅速加快;同时也发现在小室的半透膜面,新生血管形成丰富,提示新生血管形成对肿瘤生长有利;而肿瘤细胞本身也有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早期的研究还发现,移植于离体的灌注脏器内肿瘤,因在灌注脏器是没有血管形成的,所以肿瘤在离体灌注的脏器内生长缓慢,肿瘤保持在1-2mm3 大小;当将离体脏器再移植回宿主体内后,新生血管形成明显,肿瘤则迅速长大至1-2cm3,并且将宿主动物致死。
动物实验发现,将肿瘤细胞团混悬于眼前房中,因前房中无血管形成,所以肿瘤体积始终保持在1mm3左右,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肿瘤仍然保持存活;然而,一旦将这些肿瘤移植到虹膜后,新生血管迅速形成,肿瘤生长迅速,在2 周内可从增加至原大小的1 600 倍。
血管生成素
血管生成素【摘要】血管生成素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在调控血管形成和维持血管结构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血管生成素的定义和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包括维持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和参与新血管形成等功能。
接着详细讨论了血管生成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以及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
还对血管生成素的研究进展以及潜在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
从血管生成素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的意义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力等方面进行结论总结。
这些内容展示了血管生成素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其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定义、重要性、分类、作用机制、疾病、研究进展、临床应用、未来发展方向、意义、临床实践、潜力1. 引言1.1 血管生成素的定义血管生成素是一类能够促进新血管形成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们在维持正常生理状态,如在生长发育、创伤愈合和女性月经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管生成素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从而促进新血管的生成。
在发育过程中,血管生成素通过调控胚胎内血管形成的时空模式,为胚胎器官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在创伤愈合中,血管生成素可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促进伤口愈合。
血管生成素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因为肿瘤组织需要大量供应营养和氧气的血管来维持其高速生长。
血管生成素在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性和保持机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血管生成素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血管生成的机制,为治疗多种疾病和发展新型药物提供重要参考。
1.2 血管生成素的重要性血管生成素是一类能够促进血管生长和再生的生物活性分子,对于维持正常的血管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血管生成素可以通过刺激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从而促进新的血管形成和修复受损的血管。
血管生成素在组织再生、损伤修复、炎症反应、肿瘤生长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影响血管通透性和血管增殖,调节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保持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引言:血管生长是一种复杂的生物过程,涉及多种细胞、生理和生化因素的相互作用。
血管生成在许多疾病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且在组织再生和修复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血管生成的机制以及发现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测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血管生成的机制和调控因素血管生成是指新的血管形成过程,它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以及血管周细胞(如平滑肌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的招募和分化。
血管生成的过程受到多种生理和病理因素的调控。
一种重要的调控机制是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的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是调节血管生成最重要的因子之一。
VEGF 通过与其受体(如VEGFR-2)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除了VEGF家族外,其他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基础纤维生长因子(bFGF)等也参与血管生成的调控。
另一个重要的调控机制是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作用。
如血管抑制蛋白1(Angiostatin-1)和血管抑制蛋白2(Angiostatin-2)通过干扰VEGF的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血管生成过程。
二、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的分类和检测方法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是指可以用于检测和评估血管生成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根据其来源和类型的不同,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可以分为细胞因子、激素、蛋白质、基因等多种类型。
最常用的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是细胞因子,如VEGF、PDGF、bFGF等。
这些细胞因子在血液和组织中的水平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或其他免疫检测方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用于评估血管生成的活性以及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除了细胞因子,一些激素如雌激素和甲状腺素在血管生成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对这些激素的水平进行检测可以了解其对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
蛋白质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在血管生成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血管生成拟态和血管生成及其意义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3年6月第30卷第3期血管生成拟态和血管生成及其意义张诗武1,高欣1综述孙保存2审校(1天津武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天津3001622.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天津300060)摘要:血管生成拟态(vascu[ogenk:mimicry)是近雨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肿瘤内血管生成模式。
其特点为: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和基质重塑产生血管样通道,通道内无内皮细胞衬覆,通道外基底膜PAS染色为阳性。
该血管样通道生成机制、管壁结构等都与传统的肿瘤内血管生成不一样,因此通过血管生成拟态构建的血管样通道有可能成为某些肿瘤新的治畹靶§.jj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血管生成;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圈分类号:R73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25(2003】030180031999年美国Iowa7s大学的Maniotis等”。
研究人的眼葡萄膜黑色素瘤微循环而发现了一种与经舆的肿瘤血管生成(angiogenesis)途径完全不同的、不依赖内皮细胞的全新的肿瘤血管生成模式。
Maniotis等认为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黑色素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并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模仿血管壁结构形成可输送血液的管道系统,从而重建肿瘤的微循环,并在某个环节与宿主血管相连使肿瘤获得血液供应,并将这个过程命名为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y)。
Mani—otis和Folberg等|“认为可以通过…些无创伤的检蠢和诊断于段对眼葡萄膜黑色素瘤进行确诊,以避免对肿瘤组织的刺激而造成肿瘤的扩散。
同时因葡萄膜黑色素瘤有其独特的微循环发生机制,用一些抑制血管生成拟态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1葡萄膜黑色素瘤微循环PAS阳性图案及其临床意义FHberg等”1采用UEA一1荧光标记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来检测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特殊的微血管,发现各种各样的血管图案都可以看见,包括长的、直的、环形、平行聚集的和十字交叉的血管样图案等。
抗血管生成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抗血管生成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概述抗血管生成作用是指一种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对血管生成过程的抑制作用。
血管生成是机体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在正常生长发育、组织修复以及病理情况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异常的血管生成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抗血管生成作用成为了生物药理学和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众多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作用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因此成为了抗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
此外,抗血管生成作用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与异常血管生成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定义、作用机制以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首先,将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让读者对血管生成及其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将从定义和作用机制两个方面系统地解析抗血管生成作用。
最后,将总结抗血管生成作用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对抗血管生成作用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启示。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抗血管生成作用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概览,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文中将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引言部分:介绍本篇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引发读者对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兴趣。
2. 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关于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主要包括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定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作用机制、以及与抗血管生成作用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发现。
3. 结论部分:对抗血管生成作用的重要性进行总结,总结已有研究的成果和发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通过以上结构,读者可以对抗血管生成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研究背景到具体的作用机制,再到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前景,使读者对这一领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 Jan 31 (1)•131 •相关。
吸烟是导致CHD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CHD 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长期吸烟的患者 机体氧化能力降低,血管调节功能变弱,促进血管内 膜增生,从而促进ISR的发生W。
糖尿病会引起机体 代谢紊乱并损伤血管内皮,致使内皮功能不全,是导 致ISR发生的重要因素[9]。
高血压是指血压异常升 高的慢性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狭窄组中有30 例患者有合并高血压,占比78.95%,提示高血压是 诱发ISR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壁压 力持续升高,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ISR的发生%。
由此可见,戒烟、合理饮食,控制血糖、降压是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发 生风险的关键所在。
此外,狭窄组支架直径显著小于 非狭窄组,提示置人较大直径的支架可降低ISR的发 生风险。
吴小朋等[12]研究发现,支架直径是ISR的影 响因素,置入较长直径的支架可有效减少ISR的发生 率。
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接受p e r冶疗期间对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置入支架直径等相关危险因 素提前做出干预,可有效降低ISR的发生风险,对患 者术后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高润霖.进一步改善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治:浅谈"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亮点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1):833- 836.[2] 高立建,陈纪林.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争⑴.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2):1159-1161. [3] 王聪霞,范雅洁.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与血管重构的研究进展⑴.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9⑷:455-458.[4] 吴天源,李韶南,罗义,等.血清醛固酮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2):227-230.[5] 王洪涛,余文华,盛燕.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及静息心率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2):2841-2844. [6;|熊青,陈集志,王洪如.684例冠心病患者P C 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 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4):4024-4026.[7]廖成标,蒋爱忠,乐建华,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植人后的预后效果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 14):2638-2639.[8:]王娟,许浩博,乔树宾,等.吸烟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长期预后评价[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1〇53-1058.[9] 李强,李新阳,冯文化.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J].中国 糖尿病杂志,2018,26(5):394-397.[10] 杨珍珍,赵存瑞,张锦,等.从血脂控制状况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看心脏康复管理的重要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7,33(7):650-652.[11] 刘越,姚懿,宋莹,等.入院收缩压升高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 志,20丨8,33(5):429-434.[12] 吴小朋,孙慎杰,张娟,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6):1918- 1921.收稿曰期:2019-03-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曹娟(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连云港222100)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
毛振彪:肿瘤治疗的新思路:抗血管生成与肿瘤血管正常化
肿瘤治疗的新思路:抗血管生成与肿瘤血管正常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毛振彪肿瘤的生长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从无血管的缓慢生长阶段转变为有血管的快速增殖阶段,血管生成使肿瘤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是促成上述转变的关键环节。
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会超过 1~2 mm3。
肿瘤侵袭转移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在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的多步骤过程中,血管生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传统的抗癌治疗相比,抗血管生成治疗具有许多优点:(1)正常成年人的血管形成基本停止,内皮细胞常处于不分裂状态,只有在妊娠、月经周期、炎症、外伤和肿瘤等特殊情况,血管形成才被启动,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对正常内皮细胞影响不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2)血管内皮细胞暴露在血液中,药物能够直接发挥作用,无需渗透 Endostatin,所用药物剂量小、疗效高;(3)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相对稳定,不易产生耐药;(4)作用具有放大效应,因为一个内皮细胞支持 50~100个肿瘤细胞生长。
一、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发展历史1907年,Goldman发现血管围绕着肿瘤生长,提出肿瘤的生长依赖邻近的毛细血管。
1968年,有学者提出肿瘤能产生弥散性血管生成物质促进新血管的生成。
1971年,Folkman首次提出肿瘤生长和转移是血管依赖性的,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是遏止肿瘤生长的有效策略。
1987年,Folkman和他的同事从肿瘤细胞中分离出第一个血管生成因子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这激起了科学家对促血管生成因子(pro-angiogenesis factor)与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nti-angiogenesis factor)的积极探索。
贝伐单抗(Avastin)于2004年2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
2005年9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得到SFDA的批准。
自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理论由实验室走入临床。
二、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Folkman 曾提出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存在"血管生成开关机制",揭示了肿瘤微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
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
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马 军 李家增1865年Trousseau观察到一例疑诊为恶性病的有胃肠症状的患者伴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6个月后诊断为胃癌。
Trousseau的这一观察结果在以后的几个回顾性的广泛基础的研究和良好设计的前瞻性研究得以证实,因此也称为Trousseau症侯群。
从而确定恶性肿瘤与止血障碍之间的联系,肿瘤发生的止血异常有血栓形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与其它原因发生的血栓有所不同,它一般影响下肢深静脉,而且是孤立的,肿瘤的静脉血栓可以是游走性的,可累及浅静脉和深静脉,及一些少见的部位,如:上臂和胸部。
有些病例对抗凝治疗无效,在一些癌症患者,静脉血栓可以是首发症状,在患者还无任何其它症状时出现,直到数月甚或数年才发现肿瘤,静脉血栓是癌症的重要并发症大约可在4%~20%患者中发生动脉血栓少见可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
一、流行病学(一) 癌症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在癌症患者尸体解剖中经常见到血栓栓塞,与4%~20%的临床发生率相比尸检静脉血栓发生率可高达50%,癌症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胰腺、胃、脑、卵巢、肾和肺,以及出现转移瘤时最高,近来更发现淋巴瘤中静脉血栓发生率高,患者接受化疗时静脉血栓发生高6.5倍,还发现应用抗血管增生药者静脉血栓高,应用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导致大约7%~10%的下肢静脉血栓。
住院的癌症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高,癌症患者手术比非癌症患者同样手术术后深部静脉血栓增加2倍致死性肺栓塞增加3倍,通过前瞻性研究对癌症患者临床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比较清楚的是乳腺癌患者在I或II期乳腺癌者应用他莫昔芬(Tamoxifen)治疗者血栓栓塞的危险约1%,在一组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估价Tamoxifen对乳腺癌的预防,将高危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Tamoxifen或安慰剂历时5年,深部静脉血栓的危险在Tamoxifen组每年为0.314%而安慰剂组为每年0.084%,与此相关的肺栓塞为0.069%和0.023%,而且在年龄大于50岁的妇女血栓发生率最高。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抗血管生成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抗血管生成治疗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展迅速且易于转移,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和化疗,但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效果有限。
抗血管生成治疗通过靶向肿瘤血管的形成和发展,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该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活性或阻断其受体来干扰肿瘤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临床应用中,抗血管生成治疗已经显示出显著的效果。
研究表明,与传统治疗相比,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此外,抗血管生成治疗还具有较少的毒副作用和较好的耐受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抗血管生成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结直肠癌患者。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合适的患者选择是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的关键。
因此,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抗血管生成治疗,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和发展,该治疗方法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适当的患者选择是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的关键。
概述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它通常起源于结肠或直肠的黏膜细胞,并以恶性肿瘤形式生长和扩散。
发病率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增长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许多国家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居前列。
其发病率因地理位置、环境因素和个体遗传等多种因素而异。
病理特征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包括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结直肠癌可分为腺癌、粘液癌、鳞状细胞癌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V GF N C [表 达 明 增 高 , E 在 SI } C l 并 N C C的 发生 、 展 及 淋 巴结 转 移有 关 , SL 发 血清 VE 足 N C 生 和转 移的 重 要指 标 。 GF SI C增
[ 关键词] i F +细胞肺蛹 ; L 内皮生 长 子; 巴结转移 m管 淋 [ 中图法分类号 ] f74 2 t3 . [ 文献标识码] A
zmel kdin onbn asy E A) eeue odt th ees f E ntetsea dsFm o 1 ae twt N C C.n e y —n e m mnsre t sa( 1S w r sdt ee el lo GFi h su n eu f 2pt ns i S L adt i i I ct v V i 1 i h hr
, 岛( 0 O ) If 有淋 巴结转移组的 VE F水平 显著高于无淋 巴结转移组 ( O 0 ) S 1 卜 P< . I ;4r  ̄, t G P< . 1 。N C . C患行) 许 随肺 癌 分 期 I、 Ⅲ ~Ⅳ助 的顺 序 明 P< .1 , Ⅱ、 论 升( P<0 0 ) 淋 巴 结转 移 组 明 高 于 尤 淋 巴结 转 移 组 ( .1, P<0 O ) . 1 。结
nf at ihrhni tecn ru n l cesdi acrac i l i t g P< . 1 . eu G ; i icnl h hr ienl hge a n h om4gopadas i rae n cod newt ci c s  ̄n ( 0 0 ) Srm VE Fwks nf at i e i y t on h na a l  ̄ gi q y g
Exp e s o nd is s g f c c f v s u a n t e i lg o h f c o n n n-m a l c l u g c c r r s i n a t i nii a e o a c l r e do h la r wt a t r i o s l e ll n a e n n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在心血管疾病等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多个细胞和分子信号通路的调控。
通过检测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更有效地评估疾病进程,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是指血管生成过程中参与信号传导和调节的一类特定分子。
这些分子可以分为激活血管生成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FGF等)和抑制血管生成的抑制血管生成因子(如TSP-1、Ang-1等)。
血管生成的失衡常常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皮肤血管病变等。
因此,检测这些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有力的依据。
以肿瘤为例,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肿瘤组织释放大量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刺激附近的血管增殖和扩张,从而为肿瘤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检测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可以对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进行评估。
此外,一些抑制血管生成的药物,如VEGF抗体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已经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预测患者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肿瘤,其他一些疾病也与血管生成的异常有关。
例如,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检测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及早发现这些并发症的存在和发展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还有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高血压,也与血管生成的异常有关。
检测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的决策。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组化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检测方法正在不断涌现,如蛋白芯片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FLTl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福壁医 药杂志 20 年第 2 卷第 4 07 9 期 Fi n dJ o 2 , o4 07 ua V 1 9N . 0 i Me . 2
1 7
血 管 内皮 生长 因 子及 受体 F T1在 大 肠 癌 中的 表 达 及 意 义 L
为差 异 具 有 统 计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义 。
2 结 果
癌 血 管 形 成 、临 床 病 理 因素 及 预 后 之 间 的关 系 。 1 材料 与 方 法
11 材 料 : .
11 1 标 本 :取 19 ~ 1 9 .. 9 l 9 3年 手 术 切 除 大 肠 癌 标 本 1 2 0
例 。术 后 标 本 均 常 规 展 平 , 1 中性 甲醛 溶 液 浸 泡 固 定 。在 O
<O0) . 1 。VE GF表达 和 MVD 与肝 转 移 相 关 ( < 0 0 ) 但 F T1与 肝 转 移 无 关 。F T1及 VE P .1 , L L GF表 达 阳 性 或 高 MV 的 大 肠 癌 患 者 5年 生存 率较 低 ( < 0 0 ) D P . 1 。VE GF表 达 与 F T1 达 密切 相 关 ( L 表 P< 0 0 ) 结 论 F T1及 . 1。 L V G 与大 肠 癌 的血 管 生成 密 切 相 关 , 对 大 肠 癌 的生 长 和 浸 润转 移 有 促 进 作用 。 E F 【 关键 词 】 结 肠 直 肠 肿瘤 ; 内皮 生长 因子 ; 受体 ; 新 生 血 管 化 ; 肿 瘤 转 移
与大 肠 癌 组 织 学 分 级 、浸 润 深 度 、D ks分 期 、 淋 巴结 转 移 、肝 转 移 和 预 后 的 关 系 。结 果 F T1及 VE ue L GF 阳 性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肿瘤中的检测和意义
着不 同的发 生途 径 。Whl 这 项 观察 描述 不 同在 V G m N it s E F R A转 录它能 够产 生相 同 的结 果 在 不 同 的 mR A稳 定 性 。这 种 稳 _ N
定 性 可 以通 过低 氧诱 导 因 子 l - 节 , 是 一 个 重 要 的机 制 包 a调 这
括 缺 氧诱导 的生 长 因子和 血 管 新 生 _。 因此 , 膀胱 肿 瘤 中这 8 ] 在
种 机制 与 临床观 察不 完全 一致 。因为在 这 里 ( r —4 最有 可能 P2 )
缺 氧 和 最 低 的 V G m A表 达 。 E F RN
显 示 预 后 不 良 , 强 了 这 个 标 增
来, 尽管 在 膀胱 癌 的 诊 断 和 治 疗 水 平 上 有 很 大 提 高 , 是 危 害 仍
人 民健 康 的 一 个 严 重 问 题 。最 近 人 们 正 从 分 子 水 平 “ 管 新 血 生” 理论 来 探讨 膀 胱 肿 瘤 的发 生 , 依 此 选 择 治 疗 方 法 和 判 定 并
维普资讯
河北 医药 2 0 02年 1 1月第 2 4卷 第 1 期 1
H bi dcl oma, o 0 2 V l 4 N .1 ee Mei u lN v20 , o 2 , o 1 aJ
8 67
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在 膀 胱 肿瘤 中的检 测 和 意 义
李 文 平
膀胱 癌是 一 种 常见 的恶 性 肿 瘤 , 泌 尿 系 统居 首 位 。近 年 在 VG m N E F R A的 表 达 和 免 疫 组 化 染色 P 3的异 常 表面 的相 互 5 关 系 。另 外 也 有 学 者 支 持 这 个 观点 J 。在 这 项 研 究 中 P 3 5 免疫 组 化 学 杂 色 阳性 残 留 最 强 的 可 作 为 独 立 的 预 后 因 子
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是全球死亡人数最高的癌症之一。
早期的胃癌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直到癌症发展到晚期才会发现。
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其中微血管密度已经成为胃癌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测定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以及它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什么是微血管密度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又称微血管计数,是指在单位面积内血管数量的统计。
在肿瘤等组织中,血管的生成和分化异常,血管的密度也会相应改变。
因此,通过测定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可以反映血管的新生和可塑性,进而评估肿瘤的侵袭和生长。
如何测定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目前,常用的测定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方法主要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电镜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进行染色和计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得含癌细胞的组织标本,并将其嵌入蜡块中;2.制备组织切片,并用适当抗体进行染色;3.扫描数字图像,对图像中的血管进行计数。
电镜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电镜对组织中的微血管进行观察和计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得含癌细胞的组织标本,并将其固定和分割;2.制备样品薄片,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中的微血管;3.计算单位面积内微血管的数量。
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胃癌脱离原位后,需要通过新生血管的生成来获取养分和氧气。
因此,微血管密度已成为了肿瘤生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预后判断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胃癌的分期和转移相关。
常规治疗后血管密度的变化情况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
治疗选型低微血管密度的患者可能对放疗、内分泌和化疗等非手术治疗更为敏感。
因此,微血管密度也可以作为评估治疗选项的指标。
治疗效果评价在联合放化疗后,微血管密度的变化也可以用来统计肿瘤治疗的有效性。
肿瘤与血液系统的关系是怎样的
肿瘤与血液系统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我们探讨肿瘤与血液系统的关系之前,首先要对肿瘤和血液系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肿瘤,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内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它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如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较少,一般不会转移;而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生长、容易转移等特点,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血液系统,包括血液、造血器官以及涉及到造血和免疫功能的相关组织。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造血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脾脏、淋巴结等。
那么,肿瘤与血液系统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一方面,血液系统可以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正常的免疫系统在机体中起着监视和清除异常细胞的作用。
当免疫系统出现功能障碍时,比如免疫细胞的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就可能无法有效地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从而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此外,血液中的一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也可能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炎症因子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为肿瘤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肿瘤也会对血液系统产生诸多影响。
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它们可能侵犯骨髓,影响正常的造血功能。
这可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异常。
贫血会使患者感到乏力、气短、头晕等;白细胞减少会削弱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增加感染的风险;血小板减少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一些肿瘤还会释放特殊的物质进入血液,被称为肿瘤标志物。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以辅助诊断肿瘤、监测治疗效果以及评估肿瘤的复发情况。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肿瘤,某些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其水平升高;而某些肿瘤患者的肿瘤标志物也可能在正常范围内,因此,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血管生成和炎症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和炎症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血管生成和炎症是两个生物学过程,它们在许多生理和病理情况中相互作用。
血管生成指的是血管的形成和生长,炎症则是一种免疫反应,具有局部组织破坏和病理变化的特征。
血管生成和炎症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和难点。
本文将介绍血管生成和炎症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探索它们在疾病中的意义。
一、炎症对血管生成的调节炎症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血管生成过程。
炎症因子在炎症和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IL-6、TNF和IL-1等。
IL-6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炎症因子,在人体内广泛分布。
研究表明,IL-6通过调节血管生成过程对炎症和肿瘤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TNF和IL-1也能诱导血管生成,该现象可归因于它们激活了一系列血管生成的信号转导途径。
另外,炎症反应能够调节血管生成模式。
在炎症过程中,血管生成祖细胞开始发生转变,它们从血管内皮细胞向基质支持的细胞的转化。
这种转化会导致血管生成的不正常,如更多的毛细血管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过度增殖。
二、血管生成对炎症的影响血管生成作用能够影响炎症进程。
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对炎症的反应与特定类型的血管密切相关。
例如,在肿瘤和关节炎中发现了新生的不正常血管。
这种血管对肿瘤细胞和炎症细胞的供应非常重要,通过获得氧和营养物质,它们支持肿瘤细胞和炎症的快速生长。
这会导致炎症和肿瘤细胞的增加,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健康。
此外,血管生成能够改变炎症细胞的迁移。
新生血管能够诱导炎症细胞聚集,加速病理创伤愈合。
但是,过度或异常的新生血管会导致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妨碍治疗。
三、血管生成和炎症在疾病中的意义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和炎症在各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肺动脉高压中,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受到炎症反应的影响,从而导致血管重构。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血管生成和炎症互相作用,形成可怕的病理过程。
此外,脂代谢紊乱会影响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导致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管形成 转移前生态位
血管形成转移前生态位一、背景介绍血管形成是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在胚胎发育中,血管形成是组织器官形成的基础。
在成体中,血管形成参与了伤口愈合、组织再生以及肿瘤生长和转移等过程。
转移前生态位是指肿瘤细胞在转移前所处的特定微环境。
研究表明,转移前生态位对于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和侵袭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深入理解血管形成和转移前生态位的关系对于肿瘤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管形成的过程血管形成是由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所驱动的复杂过程。
以下是血管形成的主要步骤:1.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血管形成的第一步是内皮细胞的增殖。
增殖的内皮细胞会形成血管内皮细胞的原基。
2.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的内皮细胞会通过迁移向血管形成的目标位置移动。
这个过程中,细胞会依靠细胞外基质的支持,通过细胞-细胞相互作用来进行迁移。
3.内皮细胞的分化:迁移到目标位置的内皮细胞会开始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周细胞等。
这些细胞类型的分化是血管形成的关键步骤。
4.血管管腔的形成:内皮细胞的分化过程会导致血管管腔的形成。
这个过程中,细胞会形成管状结构,并形成完整的血管管腔。
三、转移前生态位的特点转移前生态位是指肿瘤细胞在转移前所处的特定微环境。
转移前生态位的特点如下:1.营养供应:转移前生态位为肿瘤细胞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供应。
这包括氧气、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必需物质。
2.细胞间相互作用:转移前生态位中的细胞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3.细胞外基质:转移前生态位中存在着丰富的细胞外基质。
这些细胞外基质可以提供支持和引导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4.细胞信号通路:转移前生态位中的细胞信号通路对于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和侵袭性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四、血管形成与转移前生态位的关系血管形成与转移前生态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血管形成可以为转移前生态位提供必要的营养供应和细胞间相互作用。
血管侵犯的判读
血管侵犯的判读一、引言血管侵犯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侵犯血管壁,进入血管内并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现象。
血管侵犯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肿瘤的分期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血管侵犯的判读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二、血管侵犯的判读方法1. 组织学判读组织学判读是目前最常用的血管侵犯判读方法之一。
通过肿瘤组织切片的形态学观察,可以判断肿瘤细胞是否侵犯了血管壁。
常见的组织学判读指标包括:•血管内癌栓:肿瘤细胞在血管内形成血栓状聚集物,常见于肺癌、肾癌等肿瘤。
•血管内侵犯:肿瘤细胞直接侵犯血管壁,可见肿瘤细胞位于血管内或血管壁内。
•血管周围浸润:肿瘤细胞紧密包绕在血管周围,形成浸润性生长。
组织学判读需要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进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2. 免疫组织化学判读免疫组织化学判读是通过检测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情况,间接判断肿瘤细胞是否侵犯了血管壁。
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包括CD34、CD31、CD105等。
这些标记物主要用于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当肿瘤细胞表达这些标记物时,可以提示血管侵犯的可能性。
免疫组织化学判读具有定量化和客观性较强的优点,但需要针对不同肿瘤类型选择适当的标记物进行检测。
3. 影像学判读影像学判读是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如CT、MRI等,观察肿瘤与血管的关系,间接判断血管侵犯情况。
常见的影像学判读指标包括:•血管扩张:肿瘤周围的血管扩张,提示可能存在血管侵犯。
•血管壁增厚:肿瘤周围血管壁增厚,提示可能存在血管侵犯。
•血管破坏:肿瘤周围血管出现破坏性改变,如断裂、闭塞等,提示存在血管侵犯。
影像学判读可以直观地观察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但对于微小的血管侵犯往往不够敏感。
三、血管侵犯的临床意义血管侵犯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肿瘤的分期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1. 分期评估血管侵犯是肿瘤分期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不同肿瘤类型和分期系统,血管侵犯可能被纳入分期评估的指标之中。
例如,肺癌的TNM分期系统中,T分期中的T2期和T3期包括了不同程度的血管侵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形成在肿瘤临床中的意义实体肿瘤的生长及存活依赖血管形成,已为广大的肿瘤学家们所公认。
新生血管通过灌注形式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营养供给,也是肿瘤细胞代谢产物排泄的有效途径,同时新生的血管也是肿瘤向远处转移的重要途径;而在没有血管形成的情况下,肿瘤的营养供给及代谢物排泄仅能靠简单的物理弥散,这就严重地限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其向远处扩散的可能性。
临床的研究证明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临床前的研究证明抗血管形成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因此,肿瘤新生血管被认为是一个有价值的治疗靶点,抗肿瘤新生血管研究也是肿瘤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肿瘤生长依赖血管形成的依据1971 年,Folkman 博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首先提出了肿瘤生长依赖血管形成的观点(Tumor growth isangiogenesis dependent)。
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且研究发现了许多抗新生血管形成的技术及制剂,这些制剂及方法在体外及体内实验中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早在1945年,人们在研究创伤及肿瘤对血管的影响时,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将肿瘤细胞置于一个有半透膜的小室内,然后将此小室埋在小鼠的皮下,结果发现小室内的肿瘤细胞在新生血管形成前生长缓慢,而当小室内有新生血管形成后,肿瘤细胞生长迅速加快;同时也发现在小室的半透膜面,新生血管形成丰富,提示新生血管形成对肿瘤生长有利;而肿瘤细胞本身也有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早期的研究还发现,移植于离体的灌注脏器内肿瘤,因在灌注脏器是没有血管形成的,所以肿瘤在离体灌注的脏器内生长缓慢,肿瘤保持在1-2mm3 大小;当将离体脏器再移植回宿主体内后,新生血管形成明显,肿瘤则迅速长大至1-2cm3,并且将宿主动物致死。
动物实验发现,将肿瘤细胞团混悬于眼前房中,因前房中无血管形成,所以肿瘤体积始终保持在1mm3左右,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肿瘤仍然保持存活;然而,一旦将这些肿瘤移植到虹膜后,新生血管迅速形成,肿瘤生长迅速,在2 周内可从增加至原大小的1600 倍。
鸡胚尿囊膜模型研究证明,在无血管期肿瘤生长通常受到明显的限制,肿瘤的直径多在0.93 ±0.29mm,当进入血管期后,肿瘤在血管形成的24小时内迅速增长,通常在7天左右长达直径8.0 ± 2.5mm。
尿囊膜通常发生在鸡胚发育的第5 天,其血管内皮细胞3H-TdR 的掺入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降低,在第八天时急速下降。
按时间顺序连续在尿囊膜上移植肿瘤发现,随着时间推移,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速率在下降,血管形成在减少,甚至血管萎缩,肿瘤的生长亦与之相应的降低。
1989年Folkman等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个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结果,在鼠胰腺β细胞中转入S V 4 0 Toncoprotein基因后,β-细胞在4-6周时,即出现增生现象,39.5 周时约50% 的胰岛出现增生的β细胞;但仅有一小部发生癌变。
通过体内外的研究发现,能引起新生血管形成的增生细胞与肿瘤的发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良性增生往往不伴有诱生新生血管的能力。
提示血管形成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的研究都证明,肿瘤与血管形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未能直接地证明肿瘤的生长是依赖血管形成的,但是间接地提示了这一现象中的一种必然联系的存在。
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从80年代末开始,人们找到许多肿瘤的生长依赖血管的直接证据。
1993年K im等发表的一个裸鼠体内的研究结果证明,有三株人肿瘤细胞生长是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新生血管形成的促进作用,应用抗VEGF的抗体阻断VEGF 的效应后,肿瘤的生长即受到明显的抑制。
Gross 及Hori等分别报告,腹腔内注射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后可以刺激原发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而使用抗bFGF 的特异性抗体后,可以抑制70% 依赖bFGF 刺激的血管形成而生长的肿瘤。
烟曲霉素的衍生物TNP-470是一个作用明确的血管形成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动物体内的研究发现,它可以明显抑制原发肿瘤及转移灶的发生。
TNP-470 抑制肿瘤呈剂量依赖性。
使用TNP-470 后,B16BL6 黑色素瘤、M5076 视网膜细胞肉瘤、Lewis 肺癌及walker256肿瘤的大小分别减少到对照相的16%、10%、17%及4%。
同时,TNP-470 还抑制可以M5076 肉瘤的肝转移。
Millauer 等使用逆转录病毒将突变的位点缺陷VEGF受体FLK-1转导至脑胶质瘤中,结果肿瘤的血管形成受到抑制,肿瘤生长亦受到明显抑制。
血管形成的临床意义以上的研究从直接及间接的方面都证明了血管形成在肿瘤的发生及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上新生血管形成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1992 年,Macchiarini 报道了肺癌中血管形成研究的结果,作者计数手术切除的87 例T1N0M0 的NSCLC 患者的癌组织平均血管密度及数量,发现微血管密度和转移的发生明显相关。
在放大200 倍的显微镜下,微血管数为0~9/HP显相关。
在放大200 倍的显微镜下,微血管数为0~9/HP时,肿瘤转移发生率为9.2%;10~19/HP时,为62%;20~30/HP 时为100%。
如果以0~9/HP者发生转移的相对危险度为1,那么,10~19/HP 者则为2.42;2 0~30/HP 者则为20。
Giampietro研究了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密度与预后的关系,发现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及复发率与微血管密度呈正比。
血管密度超过100/HP 者,有39%复发,其中20.7%的患者死亡;相反,微血管密度低于33/ HP 者仅4%复发及死亡。
Saclarides 研究大肠癌患者,血管密度与预后的关系发现,血管密度在病变已穿透粘膜及5年内死亡的患者中明显高(P = 0.002 及P= 0.013).血管形成的发生机制迄今人们对血管形成的机制仍不甚明了,血管形成是一个极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许多的环节。
通常认为肿瘤血管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血管内皮下基底膜溶解及内皮细胞活化;②内皮细胞向肿瘤组织迁移;③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细胞条索;④形成新生血管。
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了肿瘤细胞与正常内皮细胞间、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相关细胞的参与及大量细胞因子的调节,使得新生血管得以形成。
在正常的情况下,血管形成是受到严格地调控的,而在肿瘤组织中这种平衡则完全倾向血管形成一方。
胞可以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
其中活性较强的因子包括酸性及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aFGF及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等。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VEGF往往大量存在于肿瘤坏死与活跃长生的细胞之间的区域,提VEGF可能是这些肿瘤血管生成中重要的介质。
内皮细胞表面存在有大量的VEGF受体(VEGFR、flki/flt-1)许多因子是通过调节VEGFR的表达来调控血管的形成。
抗血管形成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血管形成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了条件,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有血管形成,而血管的增生亦为肿瘤转移提供了条件,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不成熟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流形成远处转移。
所以人们选择了血管形成作为一个肿瘤治疗的靶点。
同时,血管形成作为靶点,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在正常的成人中,除了创伤愈合及生殖周期外,几乎所有的新生血管形成都是病理性的,如肿瘤、风湿性关节炎及糖尿病眼底病变等。
所以选择这一靶点也是更安全、毒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法。
如何阻断血管形成这一病理过程,从理论讲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抑制蛋白降解酶的活性,防止内皮细胞活化;②干扰血管生成因子的合成、释放及生物效应的发生;③阻止内皮细胞的增殖;④阻止内皮细胞的迁移。
近十余年来,人们寻找抗血管形成药物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已使很多的临床医生看到了它们的前锦。
在美国已有近百种的制剂在进行临床验证,有的已经到了Ⅲ期。
在研究的药物中包括有化学合成的药物、有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的产物,如内皮细胞的抑制因子、人源化的抗体等以及反义的核酸等。
1994年,O'Reilly博士等在Folkman 博士的实验室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荷Lewis 肺癌的小鼠,一旦Lewis 肺癌从移植部位切除后,在肺内会很快出现转移的现象,其肺内转移灶的数目,可以达到原发灶未切除鼠的10 倍。
他们推测Lewis 肺癌细胞产生某种抑制肿瘤转移的物质。
Folkman 等使用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鼠的模式,同样证实了这一结果,说明免疫功能在这一现象中不是重要的。
后来发现荷Lewis肺癌小鼠的血清及经过透析与浓缩的小便均可以抑制小鼠体内转移癌的发生,并且发现他都可以明显抑制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而正常小鼠的血清及尿液则无此作用。
为了找到这一抑制血管形成活性的物,Folkman博士及其同事们终于从荷Lewis肺癌小鼠的血及尿液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38kb 的蛋白质,并证明了它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
通过对此蛋白质进行测序后发现,该蛋白质与人纤维蛋白酶原的片段有98%的同源性。
他们为这一蛋白质命名为血管抑素(Angiostatio n)。
为了证明人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来的血管抑素确有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他们在小鼠的模型中使用了血管抑素,结果发现使用血管抑素组的1/18(P〈0.00 1 )。
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又发现了内皮抑素(endstatin),并证明血管抑素与内皮抑素联合使用将更加有效。
虽这两种药品已由美国恩特利医药公司生产,但此药物都还未上临床。
从基因水平看,癌基因的活化使细胞具备一些促血管形成的能力,如释放一些蛋白酶,化学趋化因子及促血管形成因子等,而抑癌基因则可以抑制肿瘤的转移能力,如P53,nm-23等。
肿瘤内的新生血管是从原有的血管基础上“芽生”而来的,肿瘤细胞及由化学趋化因子招引来的巨噬细胞等释放蛋白降解酶,如金属基质蛋白酶家族(M a t r i xMetaloproteinases,MMPS),它们可以降解基质、基底膜等,使静止的内皮细胞被活化,同时,基质降解后,一些储于基质中的生长因子被释放出来,可进一步刺激内皮细胞增殖。
促进血管形成的因素中,各类生长因子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肿瘤细胞可以产生一部分,更主要的是招引来的细5自然产生的血管生长抑制因子是体内调节血管形成的重要组成成份,PF4,IL-12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因子已经开始进入Ⅱ期临床。
还有一些拮抗刺激血管内皮增殖、移动及小管形成的生长因子的药物亦开始的临床应用研究,RhuMabVEGF已进入Ⅱ / Ⅲ期临床SU5416 正开始进行Ⅰ期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