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与练习(一)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与练习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与练习对于即将升入初中的小学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可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部分。
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就能轻松应对这一难题。
一、文言文阅读技巧1、多读多背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培养语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表达方式。
同时,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如《论语》《孟子》中的片段,有助于积累词汇和句式。
2、掌握字词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
要重点学习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如“之”“乎”“者”“也”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走”“亡”“顾”等实词的多种含义。
可以通过制作字词卡片,随时进行复习和记忆。
3、理解语法文言文有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如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等。
了解这些语法规则,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如,“何陋之有”就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
4、结合注释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充分利用文中的注释。
注释通常会解释一些生僻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5、了解背景很多文言文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6、逐句翻译在初步阅读时,可以尝试逐句翻译文言文。
这样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每个字词和句子的含义,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二、文言文阅读练习1、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可以从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小故事入手,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
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相对浅显易懂。
2、练习题目类型(1)字词解释:给出文中的某个字词,要求解释其含义。
例如:“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中的“陷”是什么意思?(2)句子翻译:将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内容理解: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主旨的理解。
像:“《郑人买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文化常识:涉及古代的称谓、官职、历法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被称为_____。
小升初衔接讲义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4、尽力在课堂上背诵全文。有时可以在预习时就把文章背熟。
(四)自我总结
2、虚词:之乎者也其 夫乃且焉然 则以为而于
3、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五)自我检测
自己出题检测或同学之间互相出题检测。也可以自己做辅导书上的同步自测题目。
示例:《童趣》自我检测
一词多义:
3、《智子疑邻》节选自《》,作者,末期家着名的思想家。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4、故事叙述简洁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是“”,被盗的原因是“”,盗贼行窃凭借的条件是“”,行窃的时间是“”。
5、你觉得“智子疑邻”对吗?为什么?
6、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7、你读了这则寓言后一定有诸多感受,当别人给你提出意见时,你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邻人之父( )何遽( )将胡马( )堕( )
折其髀( )跛( )塞翁失马( )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下列各组中与“人皆贺之”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近塞上之人 B.人皆吊之
C.此独以跛之故 D.而疑邻人之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6、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文中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但是为什么不能删去?
7、文中表时间的词语有哪些?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8、本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9、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着名的诗歌?
(四)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 )讲论文义
( )。俄而( )雪骤,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 )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二、1①窃入学舍:偷偷溜进学校。
②辄默记:立即默默记住。
③痴:愚笨。
④XXX不见:安静地似乎什么也没看到。
⑤挞:打。
⑥曷:为什么。
①王冕者,诸暨人:XXX是诸暨人。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XXX明灯读之:夜里偷偷溜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拿灯笼读书。
3XXX因为小时候的好奇心和勤奋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功底,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画家。
三、①席而XXX:坐下来吃菱。
②去热也:为了去除菱的热气。
XXX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菱生长在水中,却被人们误称为土产,这是因为人们对它不了解而强行认为它是土产。
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对南方的事物不了解,缺乏正确的知识和认识,因此会出现这种误解。
四、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就是我的剑掉下来的地方。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船已经开走了,剑怎么可能跟着走呢?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选问中前两句的是问句,最后一句是陈述句。
五、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描写方法,突出了他的固执和迷信的特点。
六、这寓言叫做《船剑》。
它说明了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方法,不能因为迷信和固执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二、在蜀地有两个僧人,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贫穷的僧人对富有的僧人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有的僧人回答:“你凭什么去?”贫穷的僧人说:“我只带了一瓶和一个碗就够了。
”富有的僧人说:“我数年都想买船去旅行,但一直没有实现。
你凭什么去?”过了一年,贫穷的僧人自南海回来,告诉富有的僧人他的经历。
富有的僧人感到惭愧。
三、这个北方人不懂的事情,却自夸知道,结果闹出笑话,充分反映了他的愚昧。
要虚心求教,不要自以为是。
四、寓言《郑人买履》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五、文中的“度”字指的是尺寸或尺码。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过分相信尺码而没有试穿鞋子,最终没有买到鞋子的故事。
202X年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在阅读小升初文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提高阅读理解力量。
下面给出一些技巧,并附上一些习题供练习。
一、了解常用文言文词汇文言文中有很多独特的词汇,了解和生疏这些词汇对理解文言文格外重要。
例如,对于表示动作的动词,可以了解其常用的意义,例如:“伏”表示下蹲;“凌”表示跳动等。
习题:试着解释以下文言文中的词语意思。
1. 子弟射者纷纷纷皀2. 溲疏而不掠二、生疏文言文的常用句型和句式文言文有一些独特的句型和句式,例如“以……为……”,“不仅……而且……”,“虽然……但……”等等。
生疏这些句型和句式可以挂念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习题:试着将以下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断袖之癖,人所共仰。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三、留意语境推想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想词语的意思。
例如,假如我们看到“朝于乡党,不饮酒”这样的句子,通过“朝于乡党”可以推想出“朝”在这里的意思是“早上”,而不是其他意思。
习题:试着推想以下文言文句子中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 彼岂真为我心荡也哉?四、看懂标点符号文言文的标点符号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我们需要学会看懂标点符号的用法。
例如,“,”在文言文中表示从句的分割点,而“。
”表示句子的结束。
习题:试着给以下文言文句子加上现代汉语的标点符号。
1. 君子之道,转身背后;小人之道,背地随行。
五、留意常用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意思,例如比方、夸张、排比等等。
我们应当留意这些修辞手法,以挂念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习题:试着解释以下文言文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1. 卧龙诸葛亮,纵横四海。
2. 春风送暖,花开满园。
以上是一些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期望能对你有所挂念。
假如你还有其他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2020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 (1)

2020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阅读理解,并回答。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
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1)用自己的话写出这段古文的意思:这时正赶上一家人起来做早饭,急忙跑到他家,说是遇到了鬼。
不大一会儿,又见一个全身沾满水的人踉踉跄跄跑来,嘴里喊着“有鬼”,也投奔到这家。
这两个人相见后大为惊讶,心里都明白了,于是都笑了。
(2)读了这段话你明白了什么?【分析】这段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是讲有一个人早上起来做饭,有人跑来说遇到鬼了,一会儿又有一人跑来,也说遇到鬼了,这两个人一见面,就都笑了。
其实世上并无鬼神之说,只是自己疑神疑鬼罢了。
【解答】(1)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是以古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读文言文要弄清楚每个字的意思和每句话的意思。
“值”是正好的意思;“炊糕者”做早饭的人;“亟”急忙;“奔”:跑;“俄顷”一会儿;“复”又;“号呼”嘴里喊着;“亦”也;“愕然”惊讶。
根据字义,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这时正赶上一家人起来做早饭,急忙跑到他家,说是遇到了鬼。
不大一会儿,又见一个全身沾满水的人踉踉跄跄跑来,嘴里喊着“有鬼”,也投奔到这家。
这两个人相见后大为惊讶,心里都明白了,于是都笑了。
(2)考查了学生对这段话所揭示的道理的掌握情况。
这段话通过讲有一个人早上起来做饭,有人跑来说遇到鬼了,一会儿又有一人跑来,也说遇到鬼了,这两个人一见面,心里就明白了,于是就都笑了。
短文告诉我们,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会闹笑话。
故答案为:(1)这时正赶上一家人起来做早饭,急忙跑到他家,说是遇到了鬼。
不大一会儿,又见一个全身沾满水的人踉踉跄跄跑来,嘴里喊着“有鬼”,也投奔到这家。
这两个人相见后大为惊讶,心里都明白了,于是都笑了。
(2)明白了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会闹笑话。
小升初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技巧

小升初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技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字书写体系,它是一门丰富而独特的语言形式,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阅读文言文可能会带来一些困难。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呢?以下是一些技巧和策略,希望能对小升初学生有所帮助。
1. 注重词汇积累文言文是由古代汉字组成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
小升初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积累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和短语。
可以从一些经典著作入手,如《史记》、《论语》等,逐渐熟悉其中的词汇用法和意思。
2. 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常常比现代汉语复杂,包括前后句、并列句、主谓宾等。
小升初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句子的结构,理解每个成分的作用和关系。
可以通过划分各个成分或在文本中标注不同的句子成分,以便更好地把握句子的意义。
3. 掌握常用句式和修辞手法文言文中有许多常用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小升初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和精选文言文文章,了解不同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用法和特点。
在阅读过程中,尝试找出这些句式和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注意上下文的关系在阅读文言文时,尤其是长篇文言文,上下文的关系非常重要。
小升初学生需要注意前后句之间的逻辑推理、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等,以便理解整个篇章的内容。
可以通过对关键词和句子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推测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旨。
5. 多读多练阅读是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小升初学生可以多读一些文言文的故事、典故和名人言行等,提高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同时,多做一些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增加对文言文的灵活运用和理解能力。
总之,小升初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关键是积累词汇,分析句子结构,掌握常用句式和修辞手法,注意上下文的关系,并进行多读多练。
通过这些技巧和策略的应用,相信小升初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会得到提高。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完整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翻译法(一)翻译文言文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
“信”的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达”的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一般做到“信”、“达”即可。
(二)文言文翻译五字法: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具、时间名词等,可照录不翻译。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
3、删古文中有的虚词现在已不用,不译也不影响表达,可删。
例“夫”,相当于顿号的“之”等。
4、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相应的现代词。
5、调古汉语的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须调整词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
文言文阅读方法首先,内心不要怕,要有信心去战胜这一困难,文言文阅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只要有好方法,是能够学好它的。
然后在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下,多多强化训练。
因为文言文同现代文是有很多区别的。
特别在理解句子意思上要去努力搞通意思。
(1)注释研读法。
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
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猜读法。
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由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
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和练习

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和练习文言文是我国传统的文学语言,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
掌握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对研究、提高语言能力非常有益。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可以采用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和练方法:技巧:1. 注重字词理解:文言文中常有一些生僻字词,学生需注重理解其意义,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来加深理解。
注重字词理解:文言文中常有一些生僻字词,学生需注重理解其意义,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来加深理解。
2. 理解句子结构:学生需要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包括主谓宾等,从而理解句子的整体含义。
理解句子结构:学生需要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包括主谓宾等,从而理解句子的整体含义。
3. 辨析句子成分:学生需能辨析句子中各个成分的作用,包括主语、宾语、定语等,进而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
辨析句子成分:学生需能辨析句子中各个成分的作用,包括主语、宾语、定语等,进而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
4. 注重上下文联系:文言文阅读理解需要学生具备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通过上下文中的线索去推测词意和句意,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注重上下文联系:文言文阅读理解需要学生具备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通过上下文中的线索去推测词意和句意,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5. 多做练:文言文阅读理解需要不断的实践,学生应该多做一些练题,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多做练习:文言文阅读理解需要不断的实践,学生应该多做一些练习题,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练: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可以用来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方法:1. 阅读故事:选择一些简单的文言文故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提高理解能力。
阅读故事:选择一些简单的文言文故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提高理解能力。
2. 阅读课文:学生可以选择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练,逐渐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阅读课文:学生可以选择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练习,逐渐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一)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③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注】①遽(jù):急忙、立刻。
②契(qì):用刀子雕刻。
③契者:雕刻的地方,④惑:迷惑、糊涂。
④“不……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
(1)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________。
(3)你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①难之②。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③。
既已纳其自托④,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①辄:就。
②难之:对这件事感到为难。
③耳:罢了。
④既已纳其自托: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俱乘船避难________③后贼追至________④携拯如初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一句的意思。
(3)从文段内容看,你认为华歆和王朗谁优谁劣?写写你的理由。
【精品】小升初语文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阅读题一(5篇,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精品】小升初专项总复习文言文阅读题一(一)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①身:自己。
②屦(jugrave;):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③缟(gǎo):白绢,周时人用缟做帽子。
④履:鞋。
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⑤跣(xiǎn):赤脚。
⑥被:同“披”。
1.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1)或谓之曰 ( )(2)屦为履之也( )(3)而越人被发( )(4)以子之所长( )2.下面句子中的“穷”字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子必穷矣B.欲使无穷,其可得乎C.穷困潦倒D.无穷无尽3.翻译句子。
(2分)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4.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
(2分)5.简要概括这篇寓言的主要故事情节。
(2分)6.本文的主题可以有多种理解,请写出来(至少三种)。
(2分)(二)不责僮婢唐临性宽仁,多恕。
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
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
”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
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
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
及奴觉,谢罪。
城曰:“寒而饮,何害也!”1.解释。
(1)尝: (2)向:(3)扬: (4)过:(5)易: (6)负:2.翻译。
终不扬其过也。
3.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三)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
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③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④,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⑤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注释]①中山:即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202X年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升初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对于孩子们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是202X年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
一、了解基本的文言文语法知识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如代词、连词、助词等;2. 熟悉文言文的基本句式结构,如主谓宾、主谓、主谓补等;3. 学会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特别是生僻字的意思。
二、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文言文中常有一些生僻的词语,需要我们注意其含义。
对于不熟悉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请教老师来解释其意思。
三、理解上下文的关系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多样,常常通过上下文的对比、转折等方式来表达意思。
读文言文时,要注意抓住上下文的关系,理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四、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文言文笔法独特,常常需要我们通过分析和推理来理解文章的意思。
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动词、名词的运用,通过推理来推断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五、多读多练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读本,多读一些篇章,同时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以下是一些文言文练习题,供你进行练习:1. 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意思正确的对应句?A. 行至破门,行至庙门。
B. 到达破门,到达庙门。
C. 到了破门,到了庙门。
2. “期”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是?A. 此时此刻B. 动身去C. 等待3. 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意思正确的对应句?A. 吾爱汝心,敢用稚工之语欺汝哉!B. 我爱你的心,敢用幼稚的语言欺骗你吗!C. 我爱你的心,敢用儿童的语言欺骗你吗!4. 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意思正确的对应句?A. 夫子何为居上世而谓听以讼斧阜,当听而未決用以爲優劣哉。
B. 夫子为何在世界上居高位,却说听以制裁罪人不多,要听而不决定用来做好坏呢。
C. 孔子为何在世界上占据高位,却说“听以制服凶恶,决不多之”,就是要听而不决定用以好坏。
(完整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

八、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 “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 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七、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 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 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 庆《世说新语》)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九、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 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 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 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选自《江西古 文精华丛书笔记卷》
5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参考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①书遂大进(终于) ②平生于书(对于) ③或答人简札(有时)(书信)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稍微有些不满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满足。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文征明勤奋习字,获得很大的进步。 二、铁杵磨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老妪) 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4略 三、日攘一鸡 一、解释加点字: 1、(这)(做法) 2、已(停止) 翻译下面句子(4 分)译文: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3、译文: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四)薛谭学讴 1.①未穷青之技(学尽)②秦青弗止(不)③响遏行云(遏止) 2.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把师傅的本领完 全学尽了。 4.答: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 且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眉、眼、口、鼻》 1.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2.C 3.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 4.示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 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与练习

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与练习1. 技巧- 词义推测: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推测出它的大致意思。
关注文中核心词语的修辞手法和句子的结构,有助于帮助理解词义。
词义推测: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推测出它的大致意思。
关注文中核心词语的修辞手法和句子的结构,有助于帮助理解词义。
- 独立思考:阅读文言文时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思考作者表达的意图和要传达的信息。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思辨和分析。
独立思考:阅读文言文时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思考作者表达的意图和要传达的信息。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思辨和分析。
- 背景知识:研究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历史和文化知识,了解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文本。
背景知识: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历史和文化知识,了解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文本。
- 缩写和词序:文言文中常见的缩写和特殊的词序也需要注意。
研究一些常用的缩写和词序规律,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词义。
缩写和词序:文言文中常见的缩写和特殊的词序也需要注意。
学习一些常用的缩写和词序规律,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词义。
2. 练1. 阅读以下文言文短文,并回答问题:庄子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其卧与?问题:- 庄子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这段话的含义是什么?2. 阅读以下文言文短文,并回答问题:昔者庄子傲世,与世人客共说。
趋者进曰:“世有人其瓢泼而善者乎?”傲曰:“否,今之世人皆多而不肖,未有可言者。
”趋者退,以告庄子。
庄子曰:“入父之墓而子不自哀,非子孝也。
入友之门而友不见怜,非友情也。
入世人之门而世人不言悔,非世人也。
”问题:- 庄子对世人持有什么态度?- 这段话中表达了什么道理?3. 编写一篇关于庄子思想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3. 结语通过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和进行相应的练习,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技巧及习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翻译法(一)翻译文言文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
“信”的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达”的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一般做到“信”、“达”即可。
(二)文言文翻译五字法: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具、时间名词等,可照录不翻译。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
3、删古文中有的虚词现在已不用,不译也不影响表达,可删。
例发语词“夫”,相当于顿号的“之”等。
4、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相应的现代词。
5、调古汉语的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须调整词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
文言文阅读方法首先,内心不要怕,要有信心去战胜这一困难,文言文阅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只要有好方法,是能够学好它的。
然后在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下,多多强化训练。
因为文言文同现代文是有很多区别的。
特别在理解句子意思上要去努力搞通意思。
(1)注释研读法。
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
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猜读法。
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由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
这种方法即称“猜读”。
(3)片段或全篇抄读法。
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 第 1 辑

废弈向学【明】何良俊魏甄琛①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②执烛,或时③睡顿,则杖之。
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④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⑤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许⑥,假书研习,闻见⑦日优。
(选自明·何良俊《何氏语林》注释①甄琛:北魏人,字伯思。
文中“赤彪”也是北魏人。
②苍头:仆役,仆人。
③或时:有时。
④即:那就。
⑤向京:来京。
⑥许:处所,地方。
⑦闻见:原指听到看到的,这里指学问。
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举.秀才入都至通夜不止.令苍头执.烛则杖.之假.书研习闻见日.优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①颇以弈棋废日。
②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3.理解与表达,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希望做官的人认真读书,不要弈棋废日。
B.赞扬甄琛知错能改,迷途知返。
C.称赞甄琛能虚心听取下人的意见,没有官架子。
D.讽刺那些做官的人贪图玩乐,不务正业。
古人铸鉴①【宋】沈括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②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比③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④所以伤知音也。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鉴:镜子。
②纳:获得。
③比:一旦。
④师旷:春秋时期著名乐师。
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古人铸.鉴鉴.大则平故.令微凸故令.微凸皆.刮磨令平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①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②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3.理解与表达“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1 辑《废弈向学》答案参考答案1. 【答案】举荐,这里指参科举考试;止,休止;执,拿;杖,用杖责打;假,借;日,一天天。
【解析】】注意名词作动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上文“或时睡顿,则杖之”中的“杖”原本是名词,在这儿用作动词,意思是“用木杖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 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 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 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 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1.想想加点字的意思。 ⑴席上啖菱。( ) ⑵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⑶仕于南方( )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翻译方法
留、删、补、换、调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 句式。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升初文言文考题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 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 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地 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 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 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①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水果可以吃。 ②仕:做官 ③坐:因为。
5、熟读成诵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
1、一词多义 例如,“说”读shuō时,有当说、说明的意思。
“说”读shuì时,当游说讲,如“苏秦以连横说
秦”。 “说”读yuè时,当高兴讲,比如《论语》中的“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
③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
2、读注解词 3、串讲文意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的帮 助下,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 整体把全首诗的意思弄清楚,串讲全诗、全文。
文言文
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
4、体会情感(道理)
在理解全首诗和整篇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结合 时代背景,体会诗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文言 文中讲明的道理等。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翻译方法
留、删、补、换、调 3、“补”,就是增补。 ①、 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必细察其纹理”
“必”——“必定” “细” —— “仔细”;
“察” ——
“观察”;
“必细察其纹理” —— “必定仔细观察它的 纹理”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翻译方法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 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 ,(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 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 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 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 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 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 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 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 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 道的。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翻译方法
留、删、补、换、调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 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 有的文章在句子的结尾会一些语气词,它的作用是增强语 气,这样的词语我们就可以不翻译。
文言文
2、古今意义不同 ①词义的扩大。
如:“河”在古代专指黄河,而现在泛指一般河流。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
2、古今意义不同 ②词义的缩小。
比如:“穷”在古代有阻塞不通、生活困难、不 得志、不显贵以及穷尽、穷究等多种义项,“穷则独 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的“穷”,用的就是不得 志、不显贵这个意思。 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了。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小升初语言积累与应用 ——文言文
北人识菱 愚人食盐、曾子杀猪
文言文
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
1、正音读文。
①要读音正确。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有通 假字、多音字,课文注释中对这些字都注明 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 ②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 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 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通过 诵读来实现。
)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 ,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 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文言文
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
1、正音读文。
补充: 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 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若遇到这些情况要做 停顿。如: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2.捕蛇者/说。 3.汉/丞相/诸葛/武侯祠。
文言文
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
1、正音读文。
北人食菱的道理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 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护其短处 ,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 就难免露馅出丑。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 笑大方。 寓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 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 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 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 生活中极具普遍性补。 ②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如此痴人,(被)世人所笑”
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翻译方法
留、删、补、换、调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①、 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昂首观之”
“昂”—— “抬”; “首” ——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