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贸易理论.pptx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新理论PPT参考课件

国际贸易新理论PPT参考课件
1.从各行业的商品结构来看,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通 常是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差异的制造品之间的贸 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产品差异化)
2.从各国制造品生产者的规模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力来 看,现在生产和出口商品的大多都不是小企业,企业 的数目也不多,而是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少数 几家大企业。例如汽车行业。(市场垄断)
例如纺织品、家用电器和汽车行业。20世纪初,美国 在这三个行业处于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是这些产品的 净出口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几乎退出了这些 产品的生产,成为这些产品的净进口国。
2021/3/10
授课:XXX
7
5.2 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5.2.1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
2021/3/10
授课:XXX
8
二、不完全竞争、价格歧视与国际贸易
价格歧视是指厂商针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 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不完全竞 争行业,即企业有能力决定其销售价格;第二,市场 必须是分割的,即低价格市场的消费者不能把产品倒 卖到高价格的市场上去;第三,在不同的市场上,厂 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不同。
思考:为什么垄断
竞争厂商要以较低
的价格将产品出口
到国外市场?
2021/3/10
授课:XXX
10
三、品贸易的重要性
在现代经济中,大部分产品是有差别的,而不是 同质的。例如,一辆雪佛莱汽车与丰田、大众、沃尔 沃或雷诺汽车都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使得国际贸易 中有很大一部分包含了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 差别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s)的交易。在现代国 际贸易中,完全不同的商品之间的国际贸易所占的比 重不大,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是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 易。

新新贸易理论(UIBE)

新新贸易理论(UIBE)
国内企业数量降低
28
新新贸易理论模型的政策意义
落后地区应该参与国际分工,从而提高自己的生产率 地方政府的出口导向政策,有助于行业生产率的提高 落后地区引进的企业,应该是能带动贸易出口的、优质的
企业,而不应仅仅是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29
新新贸易理论的启示
新新贸易理论界定了新的比较优势来源:企业 异质性和企业组织选择,单个企业行为会影响 所在产业的结构变化。
无论是“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出口学习”效应,一个 显性的共同结果是:口企业生产率高于内销企业。
❖ “出口-生产率”关系的国内外文献使用不同国家的企业 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经验研究,包括发达国家企业数据、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企业数据、拉美新兴市场国家企业 数据、东欧转轨国家企业数据、非洲欠发达国家企业数据 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企业数据。
由于进入出口市场需要支付比进入国内市场更高的固定进入成本和 贸易成本,决定了仅有高生产率企业会自选择进入出口市场( Melitz,2003),称为“自我选择”效应。
出口企业进入国外市场能够学习别国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获得学习 提高的机会,称为“出口学习”效应。
这两种效应决定了出口企业将具有更高的生产率。
6
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进展的潮流
经济研究的微观化趋势:包括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愈来愈多的研究从地区和产业层面转向微观的企业和家庭 层面,研究其行为和决策 引入异质化趋势:家庭和个人的差异,企业的差异引入分 析中,打破了经济学的同质化假定
7
2 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当前 新新 贸易 理论 的理 论体
国际贸易理论从微观层面出发,更好的解释贸 易现象和指导企业选择。
30
新新贸易理论的局限
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生产率、技术和拥有异质技术工人间具 有普遍的联系,所以有必要将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 内生边界模型结合起来共同分析贸易模式的选择。

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课件

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课件
严格的假设前提影响到理论的应用性。 从理论的实践性看,政策的实施途径难以把握;存在贸易报
复的风险;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14
案例
案例分析: 日本以半导体为目标产业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产业政策转向以高技
术产业为重点。最著名的、也最有争议的例子是半导体工业。
•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被看作是对传统幼稚产业理论的发展
战略贸易理论:是寡头垄断条件下的贸易优势培植主张,扶 植有规模利益递增特点的战略性产业
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理论:自由贸易条件下的贸易保护主张
10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适用性分析:
适用条件:
• 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和规模收益递增; • 经济约束条件(寡头企业以古诺方式竞争、寡头数目不能太
18
案例分析 :
日本以钢铁为目标产业(1960年-70年代早期)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把钢铁工业作为发展的 优先目标。从1963年到1970年,日本的钢铁生产增长了3倍, 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使日本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
考虑到日本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钢铁工业所需的原料都 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一发展格外引人注目。
16
然而,大约到了1990年,人们普遍认为,日本以 半导体为目标的战略获得巨大成就。
这种观点基于两个方面的预期: 第一,人们预期日本对存储芯片市场的统治会持续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半导体的这一部分市场中,相对于 市场规模来说,规模经济一直在稳定上升。随着每一代 新技术的产生,市场中竞争的数量都在下降。因此,观 察家预计,在1990年已占领这一市场的日本企业以后仍 然会保持这种地位。
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

《新新贸易理论》课件

《新新贸易理论》课件

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Melitz 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奠定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

03
近年来,新新贸易理论在研 究企业生产率、出口决策和 组织结构等方面取得了重要
进展。
02
理论框架与模型
不完全竞争市场
03
不完全竞争市场定义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影响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结构中存在一定 程度的垄断力量,使得市场价格不是由供 求关系完全决定的。
,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贸易政策的制定原则
符合国家利益
贸易政策应当符合国家长远利益 ,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综合国
力提升。
平衡各方利益
贸易政策应当平衡国内各利益相关 方的利益,避免产生过多的负面影 响。
遵循国际规则
贸易政策应当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 规则和原则,维护国际贸易秩序。
贸易政策的实施方式
关税措施
规模经济的实现方式
实现规模经济的方式包括企业合并、垂直整合、水平 整合等。
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的定义
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与 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以区别于 其他竞争对手,从而获得竞争优 势。
产品差异化的实现
方式
产品差异化的实现方式包括品牌 建设、产品设计、质量保证、售 后服务等。
产品差异化的影响
案例研究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深入研究, 总结经验和教训。
实证研究结果
企业出口决策受市场需求、生产成本、 竞争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出口企业的成长与国家政策支持、技术 创新等因素密切相关。
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差异较大, 部分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诸多挑 战,如知识产权保护、贸易壁垒等。

第四章——新贸易理论ppt课件

第四章——新贸易理论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2
可见:
❖随着一国经济的增长,行业内贸易也不断增加。 ❖1989年,美国动力设备的出口与进口之比达到99%, 办公用品设备的进出口比是98%,其它电器、化工、 通讯产品的进出口比都超过50%。 ❖“行业内贸易”在许多国家都超过其贸易总额的 50%以上。
以上理论均基于国家间的差异,尤其是生产要素 的相对差异来解释贸易。然而大量的世界贸易是在生 产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进行的。而且,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以来的大部分年份,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这些 国家收入的比例均在上升。ຫໍສະໝຸດ 可编辑课件PPT3
二战以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 强,多边贸易体制形成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传统国际 贸易理论遇到挑战,国际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无法用 传统的贸易理论来解释,甚至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悖 。
第四章、新贸易理论
本章学习重点: 1、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相 比,有何创新?有何继承关系? 2、产品差别理论 3、规模经济理论 4、外部经济理论 5、产品周期理论
一、新贸易理论概述
传统的贸易理论包括:
①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相同产业生产 成本存在差异,贸易可使按各国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 排生产,从而使各国获利。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相似国家同
类产品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
理而发展专业化生产的结果,与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
异关系不大。在规模经济和收益递增的驱动下,产出
规模扩大带来成本下降。各国通过发展专业化生产和
贸易,提高其收益。 可编辑课件PPT
7
其次,从理论基础上看,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 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 上,而古典贸易理论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 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章新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章新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章新贸易理论第⼆章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产业内国际贸易)偏好——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的⽣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新贸易理论产⽣的时代背景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及世贸组织(WTO)的统计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约2/3甚⾄更多的世界贸易是发⽣在技术、资源和偏好均⽐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重则不⾜1/3。

新贸易产⽣的理论背景绝⼤多数国际贸易量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且⼤部分贸易具有在同⼀产业内进⾏的性质,甚⾄还出现相同产品的互相买卖。

这些都是要素禀赋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所⽆法解释的。

新贸易理论的产⽣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劳艾德、克鲁格曼等⼈进⼀步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并指出产业内贸易发⽣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异质性(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需求偏好。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国同时存在着进⼝和出⼝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或者说贸易两国彼此买卖着同⼀产业所⽣产的产品。

同类产品指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产上⼜投⼊相近或相似的⽣产要素的产品,它还有同质和异质的区分。

同质产品:性质完全⼀致因⽽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如同样的⽔果、砖等。

国际贸易交易同质产品的原因:1、运输成本(靠近原材料地)2、季节性问题(⽔果)3、经济合作需要(海峡两岸的农产品)异质产品:指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产品。

垂直差异:产品的质量不同(⽐如特殊的⽣产⼯艺所致)。

⽔平差异:质量相同,特征不同(颜⾊、款式、性能、售后服务)。

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运输成本等⼀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赫⼀俄学说加以说明。

因此,异质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政府政策:政府授予的垄断地位(专利)对进⼊的限制(许可证);信息:潜在竞争者缺乏技术信息会阻碍它们的进⼊(可⼝可乐);消费者缺乏新进⼊的产品的信息使他们对购买新产品没有积极性(361)规模经济:对⾃然垄断⽽⾔,规模经济使⼀个⾏业只有⼀家⼚商是最有效率的。

新贸易理论ppt课件

新贸易理论ppt课件
26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 不完全竞争和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市场
.


.
B
图6-4
完全竞争市场
❖ 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模型
27
一、垄断竞争市场特征
❖ 允许差异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存在,原来 的完全竞争市场就转变为垄断竞争市场;
❖ 假设消费者偏爱消费多样化,即消费者希望供 选择的消费商品种类越多越好;
❖ 产品差异性使同类厂商的产品之间不具有完全 替代性,每个厂商都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 曲线 ;
❖ 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下,厂商在扩大规模和产 品多样化之间做出平衡;
❖ 市场可自由进入,市场平均利润为零时,厂商 数目达到均衡,差异产品的种类也随之确定。
28
二、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目 ❖ 假设在一共同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和
10
产品周期理论的国际贸易演变图示
图5-2
11
每一个周期的特点总结:
新生期

成长期

成熟期

→ 研发费用较高,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 出口国外市场

→ 国外开始模仿,竞争加剧

销售下降期 → 本国出口下降,国外生产增加


让与期 → 劳动力成本成为竞争优势
12
本章小结
❖ 重叠需求理论是从消费者行为,即需求方面,解 释国际贸易的起因的。两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越 接近,则这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重叠部分就越大, 因而两国的贸易关系就越密切。
❖ 既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也可导 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与主要内容.pptx

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与主要内容.pptx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1966年提出, 该理论分析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是解释工业制品贸易流向最有说服力 的理论之一。
一、主要论点
理论认为凡是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 在此期间,产品的创新国在开始时出口这种新 产品,但随着产品技术的成熟与标准化,创新 国逐渐丧失优势,最后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易量大大增加; 产业领先地位在不同国家之间快速转移。 上述现象无法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
禀赋理论来解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 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发展。
新贸易理论产生
在传统贸易理论上的改变:
– 假设条件 – 分析框架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特点: 贴近现实,强调可操作性;动态分
析,多角度探索;
– 规模效益; – 贸易壁垒; – 后进国收入水平和市场大小
掌握滞后
取决于: 创新国的技术转移意愿; 后进国的国内需求强度; R&D经费; 技术基础; 生产条件
结论
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 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 产生国际贸易。
期理论
反应滞后: 创新国生产、出口新产 品——后进国感到其对本国产品的威 胁——决定开始模仿生产该产品。
掌握滞后:后进国开始模仿该产品—— 达到与创新国同一水平而停止进口。
模仿滞后:反应滞后+掌握时滞
反应滞后
若后进国自行生产效益不大,反应时滞 就长,创新国可以长期保持出口优势。 因此,反应时滞取决于:
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内容
技术差异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的比较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问题 垄断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问题 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新理论ppt课件

国际贸易新理论ppt课件
性需求
•这两种差异都可以形成各个不同的生产者在消费市场的垄断地位,产业内 贸易由此而发生。
.
23
2)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 产品的长期平均成本会受生产规模的影响:
➢ 如果生产规模太小,产品的平均成本会较高。 ➢ 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
the Product Cycle 。1966年。
• Theory of Product Cycle.动态理论。
• 工业制成品的生命和贸易周期:
➢ 新生期(new product phase)
•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
➢ 成长期(product growth phase) 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 成熟期(product maturity phase)
主要贡献
•大量经验性研究
•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 •著作:《产业内贸易》
•70年代中期之后
•格雷(Gray) •戴维斯(Devies) •克鲁格曼(P.Krugman) •兰开斯特(Lancaster)等
•大量理论性研究,使产业内 贸易理论日趋丰富、成熟。
.
20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
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17
偏好相似理论:另一种图形表达
•A、B:不同的收入水平; •OP: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a 、 b: A、B收入水平下消费商品 的典型加工深度; •两国的消费区间:a ±、 b±; •交叉区域为双方都消费的加工深度, 即贸易的基础。
•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对应一定的消费区间
.
18
4.3 产业内贸易理论
.
8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示意图:

新国际贸易理论概述.pptx

新国际贸易理论概述.pptx
生命周期循环不是国际贸易普遍的、必然 的现象。
创新与模仿者的地位有某种程度的固定。
14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规模经济概念 在H—O理论中,由于假定两国的生产是在规模收 益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就把可能引起贸易的 规模经济因素给假定掉了。在现实中,存在着三种 类型的生产,即: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和 规模收益递减。事实上,生产的规模收益可以用微 观经济学中的平均成本曲线来表示。如图中,平均 成本的下降阶段代表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 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平均成本不 变(平坦)阶段代表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 to Scale),而平均成本的上升阶段, 则代表规模收益递减(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3、一国潜在的出口品是该国国内市场具有代表性 需求的产品
4、一国潜在的进口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取决于该国 的国内市场需求。
不同禀赋国家间的贸易可以用H-O理论来解释而 禀赋相近的国家之间,则需要从需求的角度来考 虑。
7
重叠需求理论
三、简评
1、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从需求的角度解释 了战后发达国家间制成品的贸易。
17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二、规模经济形式:
(1)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产生于单个厂商规模变化而非行业规模变化;
(2)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产生于行业规模变化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调整。 两种形式下的规模经济均表现为单位产品成本下 降。 内部的和外部的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 影响。
。2020年10月18日星期日下午6时17分40秒18:17:4020.10.18

《新新贸易理论》课件

《新新贸易理论》课件

结论
新新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其实践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 践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实 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以更好 地发挥新新贸易理论的作用。
启示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新新贸易理论的深入研 究,不断完善相关理论和政策体系。同时,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各国在新新贸易理论方 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国际贸易的健康 发展。
特点
该理论强调企业的异质性,认为企业 在生产率、规模、技术等方面存在差 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企业在国际市场 上的竞争优势和出口行为。
理论背景与发展历程
理论背景
新新贸易理论是在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和继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贸易 理论强调国家间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差异,而新新贸易理论则关注企业层面 的异质性。
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贸易自由化
新新贸易理论主张贸易自 由化,有利于降低贸易壁 垒,促进全球贸易的增长 和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
新新贸易理论引导企业向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 型,有助于推动全球产业 升级和结构调整。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新新贸易理论鼓励各国加 强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挑战,促进世界经济 的稳定和发展。
引入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对企业行为和贸易模式具有重要影响,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将制 度因素纳入新新贸易理论模型,以更全面地解释国际贸易现象。
实证研究的深入开展
扩大样本范围
深化微观数据研究
拓展实证方法
目前新新贸易理论的实证研究 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未来研 究可以尝试扩大样本范围,包 括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以检验理论的适用性和普适 性。
跨学科研究的融合与创新

经管类新贸易理论PPT精品课件

经管类新贸易理论PPT精品课件
该国是大国: 产品供应量增加 产品价格下降
贫困化增长
出口量增加,收入减少
贫困化增长
C1
C2
S2
S1
P1
P2
说明:
1、贫困化增长是有条件的。
2、某些产品的增长不一定对一国总收入增长有积 极作用,相反它有消极作用。
二、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
1、技术进步的类型
技术进步使同样数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净出口
创新国
其它发达国家
t0
O
t1
t2
t3
发展中国家
t4
时间
净进口
产品生命周期与贸易方向变动
经典案例:美国和日本在收音机制造方面。
真空管收音机
晶体管
印刷电路
3、雁行模式
日本纺织业发展过程象三只飞翔的大雁,因此把这一过程 为产业发展的雁行模式。
第一只大雁为进口浪潮; 第二只大雁为国内生产浪潮; 第三只大雁为出口浪潮。
中性技术进步
生产原来产量所需的劳动和资本以相同 的比例减少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生产力的提高大于劳动生产力
的提高
资本节约技术进步——劳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大于资本生产力
的提高
2、技术差距理论
波斯纳提出的,认为国与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
类贸易发生的原因。
创新国生产 /消费/ 出口
创新国消费
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最开放 的国家,出口增长最快,经 济增长率最高。
由此可见,国际贸易不仅是国际间的商品交换,而且 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结:
1、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与国际贸易中,要掌握产业内 贸易的贸易基础、贸易模式并要与产业间贸易区别。 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要掌握外部规模经济 的贸易模式。 3、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解释的贸易基础、贸易模式。 4、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新贸易理论
新新贸易理论
区别: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都将“产业” (industry)作为研究单位,而“新新贸易理论”,则将 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层面,研究企业层面变量 (firm-level variations),从而开拓国际贸易理论和 实证研究新的前沿。新新贸易理论更关注企业的异质性与 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关注企业在国际生产中对每种组 织形式的选择。
新新贸易理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从单个企业的组织选择 问题入手,将国际贸易理论和企业理论结合在一个统一框 架下。Antras(2003),Antras和Helpman(2004)探讨 企业的异质性对企业边界、外包(out-sourcing)以及内 包(in-sourcing)战略的选择的影响,为研究企业全球 化和产业组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两个代理商
• 最终产品制造商H:提供总部服务,只在北国存在 • 厂房经营者M:提供中间投入品,在南,北国存在
固定组织成本:wNflk
所有权结构:一体化和外包 K {V,O} M的选址:南国和北国 l {N,S}
不考虑所有权结构时,把M设在南国的固定的组织成本高 于北国
给定M的地点,外包产生的固定组织成本大于一体化
国际化过程决策中的作用,并验证了这一决策对公司内贸易类型的含义。
四种决策
• 中间投入品生产整合 国内:标准的垂直统一管理 国外:FDI(Intel)或者公司内贸易
• 中间投入品生产外包 国内:国内外包 国外:国外外包或arm’s-length trade(Nike)
• 第二部分:模型
消费者的偏好
司的国内外包趋势的上升 • Melitz (2003) and Helpman, Melitz and Yeaple (2003):公司生产力的异质对国内外
市场的服务影响 • Grossman and Helpman (2002):研究了对于一种投入品的产品,选择外包还是一体
化策略的一般均衡框架 • Helpman and Krugman (1985):贸易国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 • Antràs (2003) :借鉴了上述研究成果,强调了资本密集度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在企业
分支:新新贸易理论有两个分支: 一是Melitz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主要解
释为什么有的企业会从事出口贸易而有的企业则不从事出 口贸易; 另一个是Antras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主 要解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会选择公司内贸易、市场交 易还是外包形式进行资源配置。
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两个关键选择:一是是否进入 国际市场,是继续作一个本土的企业还是选择进入国际市 场;二是以何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是选择出口还是FDI 的形式?
原有模型能解释为什么一家本土企业有在外国进行生产的 激励,但是这些模型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海外生产会发生 在企业边界之内,而不是通过常见的市场交易、分包或许 可的形式进行海外生产。
• 第三部分:均衡分析
利润函数
H
k=O
K=V
M
M
agree
fail agree
fail
(βR,(1- β)R)
(0,0) (βR,(1- β)R)
β——最终制造商在议价后得到的事后利润份额 δ——如果合作失败,H 获得的产品份额
βlk·R ——表示H的利润
意味着: 1,最终制造商H在一体化下的利润大于外包:residual rights of control
• 第一部分:介绍
文献综述
垂直化分工 • Citing Tempest (1996), Feenstra (1998):以芭比娃娃的制造公司美泰的全球采购策
略分析了国际化分工的主流趋势: • WTO 1998 年度报告:制造一辆美国汽车,30%来源于韩国,17.5%来自日本,7.5%
来自德国,4%来自台湾和新加坡,2.5%来自英国。。。来自美国的价值只占37% • Feenstra and Hanson (1996) • Campa and Goldberg (1997) • Hummels, Ishii and Yi (2001) and Yeats (2001):发现国际贸易中组件的增长速度大
• S or N ? N: 固定成本低,但可变成本高 S: 可变成本低,但固定成本高
• V or O ? V: β大,但是影响M的供应服务 O: 固定成本低,但是β小
于最终产品
中间投入品的公司内贸易形式的重要性 • Hanson, Mataloni and Slaughter (2003)
一体化和外包,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 • The Economist (1991), Bamford (1994) and Abraham and Taylor (1996):美国公
x0--------对同类产品的消费量 Xj--------部门j的总消费指数
u-------参数
工资 产品多样性 可投入生产要素 进入市场的固定成本
南国 WS 不能生产 m fE·WS
北国 WN(> WS) 可以生产
m,h fE·WN
产出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eadquater service成正比 θ——公司生产率参数
2,在北方的利润大于南方: δN 大于等于δs
利润最大化
• H: max βlk·R(i)-WNh(i) • M: max (1-βlk)·R(i)-Wlm(i)
Wl,flk对于 对于β:
都是单调递减的
图一
Free entry condition
• 第四部分:组织形式
Trade Off
主要思路
• 模型:基于南北 • 决策: 异质企业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
选择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中间投入品的生 产地点。 • 结论:生产率差异较大的产业中主要依赖 进口投入品,在总部密集度高的产业中一 体化现象更为普遍;一个产业部门的总部 密集度越高,就越不会依赖进口获得中间 投入品。
文章结构
• 第一部分:介绍 • 第二部分:模型 • 第三部分:行业均衡 • 第四部分:不同组织形式的公司均衡 • 第五部分:各种组织模式的普及 • 第六部分: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