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课堂
相信许多高中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苦恼: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你眉飞色舞,他呆若木鸡;你和风细雨,他酣然入睡:你大发雷霆,他沉默是金。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面对90后,我们要把语文从四面楚歌的境遇中解救出来,让活跃的语文课堂不再是个传说。那到底怎样做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拙见:
一、充分预习、做到胸有成竹
我们老师整天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那到底预习什么,怎样预习?我觉得这里面大有学问。要想课堂活跃,一定要明确预习目标,并落到实处。比如文言文预习,首先要做到字音句读朗读准确,然后结合注释、辅导资料译读全文,留下疑难问题。有了这样的准备,何愁学生不回答问题?何愁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何愁学生提不出问题?现代文的预习就更需老师提出具体要求了,有的老师就一句“预习xx课,课文读三遍”完了,我们读三遍的目的是什么呢?在预习《记念刘和珍君》时,我的要求是:第一遍初读感知课文:第二遍解决生僻字、多音字、成语,如“桀骜”“抹杀”“长歌当哭”等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第三遍带着三个问题去读①刘和珍君是谁?②为什么要纪念她?③怎样去纪念?通过这
几个问题让学生对课文结构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如果每节课的预习都能这样落到实处,相信大多数的学生在上课时都会胸有成竹,张开秀口,积极发言。
二、积极调动、学生龙腾虎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课堂活跃起来首先要让学生活动起来。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
1、课前演讲、热身运动
从高一我就安排了每天的“课前5分钟”。主题有①“自我介绍”。学生互相了解基本情况:②“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展示个人魅力,深入了解同学:③“热点追踪”,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④“诗词鉴赏”,学生课前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查阅资料,上课抄在黑板上带着同学一起欣赏,并可以提出问题共同探讨:⑤“写作素材积累”,学生准备一些小故事跟同学分享,并说出自己的感悟……活动按班级学号轮流,每个同学都会精心准备,因为这既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很多学生从中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从而找到了学习的自信和动力,并且在演讲过程中与同学会产生共鸣和互动,活跃了气氛,为上课做好了热身准备。
2、精心导入、身临其境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课的导入能吸引学生,那接下来就会水到渠成。比如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篇文章,老师读起来都觉得枯燥难懂,那怎么能吸引学生呢?我从学生喜欢的周杰伦入手,播放了他的《青花瓷》《兰亭序》,学生很兴奋,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我趁热打铁地问:这两首歌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说这都是周杰伦“中国风”系列歌曲,我又问两首
歌的mv有哪些中国元素?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青花瓷、书法、武术……我作总结: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导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再比如在苏教必修五中节选了周国平的《直面苦难》,首先“苦难”就让90后的孩子觉得很遥远,更何谈让他们去“直面”?我选了学生共同经历的汶川地震中一首感人至深的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所有同学看完mv都泣不成声。但也明白了苦难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当苦难来临时我们要直面它。以情动人,身临其境。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的语文课堂不缺少知识的灌输,不缺少动情的表演,最最欠缺的也是最最基本的——朗读,一定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有的老师认为上课读书是浪费时间,但如果学生连文本都不熟悉,那问题探讨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针对不同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读书方法,比如文言文教学可以老师范读,然后学生跟读,主要目的是明字音,断句读:散文教学可以自由朗读,体会情感意境;诗歌则可以配乐朗诵,开展诗歌朗诵会:演讲词就更容易了,在学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两个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演讲比赛,竞争激烈,氛围热烈,课堂效果非常好;小说、话剧就更需要学生用“读”来揣摩人物形象了,在讲《雷雨》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一句“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把周朴园的恐惧、冷酷、虚伪、卑
鄙展现的淋漓尽致,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懂了课文,读出了精彩,“读”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4、小组讨论、真知灼见
我所带的班级在开学初都划分好了学习小组,这样有助于学生找到学习伙伴,增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上高尔斯华绥的《品质》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格斯拉是一个‘怪人’,他有什么‘怪事’?”。学生紧扣文本筛选信息,通过组内的合作探究,自己就把问题回答得很全面了,老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掌握人物形象、文章主旨了。在上《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我让学生探讨欧,亨利小说结尾的合理性,小组讨论异常激烈,甚至出现了质疑和辩论,有的小组认为贝尔曼画在墙上的叶子会被雨水冲掉,第二天早晨不可能看到,有的小组认为琼珊是画家,不可能识破不了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等等这些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兴趣。
三、真诚鼓励、教学事半功倍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特级教师李凤遐说:如果你觉得面对的是魔鬼,那你每天都生活在地狱:如果你觉得面对的是天使,那你每天都生活在天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肯定,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内心很敏感很脆弱,有时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学生莫大的动力,学生只有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才会变被动为主动,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学生找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乐趣即是动力,相信语文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不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