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摘录及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摘录及思考

大安镇中心学校邢丹凤

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责任是重大的,使命是光荣的,教师有教师的压力,教师的痛苦,但也有教师的乐趣、教师的意义。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善良的心、美丽的心,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教育眼光,全面的教育技能,崇高的教育理想,阳光的教育行动。让我们以此为目标做为对自己的鞭策。

利用假期及周末时间,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不少的教学建议,每一条建议都是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遇到的问题,其中有的是用实际事例,有的是一些的理论分析,最多的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亲身遇到的问题和真实教学案例,阅读这本书,对教师教学大有益处,也是我开阔眼界,启发非浅。

以下是摘录及感悟:

◆摘录:从“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这个问题。注意是伴随各个心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没有注意的参加,不可能有比较稳定的心理反映,也就难以完成认知过程。然而要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必须调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新旧结合,才更利于“新芽的营养生长和机体内养分的充分供给”。对于首次接触的新知,该放开孩子手脚,推荐给他们相关的书籍,教给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去自主了解,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在学习新知时,再将储存的意识加以调动出来,再次感知,理解,针对事实现象进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从而轻松学习。

只有当随意注意、随意识记与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时,才能点燃学生意识中的“思维引火线”。

▲感悟:上课时,学生能做到专心致志地听讲,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思维随着老师的要求转,或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双边”活动,这样的学生成绩肯定拔尖,但全班几十个学生,难保个个能做到这一步,我班就有一部分学生,全班齐读他不开口,点名回答问题他不知所云,这时,怎样使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呢?

过去我采取的办法是在三个大组中进行竞争,回答对一个问题加一分,搞小动作或不知读到什么地方就倒扣一分,一节课下来,哪一组获胜就做相对奖励。这个办法刚采用还行,能约束学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但用久了,觉得学生越是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理解和识记教材,就会越疲劳,越是努力,反而越难控制自己的思想。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个建议》中的《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后,才知道控制注意力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而且研究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要能控制注意力,必须做到如下两点:

1、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的年龄特点。

2、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我认为可以采取多鼓励的方法。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且要鼓励得恰到好处,“帽子”不能戴得过高,过高了学生容易产生沾沾自喜或骄傲的情绪,也不能太低,太低了学生的情绪不会高涨,难就难在教师要把握合适的度。

智力振奋是注意力持久的关键,如何让学生智力振奋呢?

1、所授内容事先应了解学生有没有一些能跟教材“挂起钩来”的思想。学生事前有所了解,他就会把毫无趣味的教材看成很有趣的教材。如果学生课前对所学的知识毫无了解,教师就要推荐他们读一些有关的书。上课讲解时,教师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才能在学生的意识里引起兴趣。

2、注意力持久的关键是学生上课会思考,即学生一边听讲一边在头脑中积极地思考,把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结合起来,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保持高度集中,才不会感到疲惫不堪,因此也就不会走神。

◆摘录:《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会遇到落伍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 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 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 5 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 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 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得快,在记忆中保持得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得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得不久而且不牢固。

▲感悟:说到这里,我脑中出现一个问号,我们真的“认识”自己的学生了吗?曾经以为知道学生的姓名、知道学生的家庭,大概了解他们的家庭成员情

况,并且随着学习生活逐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就算是认识了学生,其实这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的自身素质条件,智力条件以及学习生活的能力,比知道他的姓名更加重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所有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非常优秀,总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同样的水平,我们忽略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我们会承认学生之间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但是往往到了真正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又会把这重要的一点忽视了,这就导致我们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毫无疑问,对能力较差的孩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时候,我会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允许他犯错呢?只要他比以前有进步了,哪怕进步的不是特别明显,这看似小小的进步或许对他来说已经非常了努力了。现在认识到这一点,我也开始有意识的对不同的孩子说不同的话提不同的要求了,我想,这样对某些学生来说,在心理上会减轻一定的负担,会变得更积极更正面。

◆摘录:从《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我想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不管你教的是哪一门学科(文学或历史、物理或制图、生物或化学),你都应当(只要你想成为学生的真正的教育者)使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学生而言,让读书成为爱好并且成为习惯是受益终生的事。为此,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是义不容辞的。”

▲感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明白阅读的重要性。现在学校的读书氛围比较浓,每天晨读的时间里,学校的一大半同学都在专心致志地看书。但是也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