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合集下载

地下水开采对土地沉降影响分析

地下水开采对土地沉降影响分析

地下水开采对土地沉降影响分析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不仅用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也对自然生态系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长期地下水开采可能导致地面下陷或土地沉降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地下水开采对土地沉降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预防和减轻措施。

一、地下水开采对土地沉降的原因1.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随着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是导致土地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地下水位下降,水分从土壤颗粒中排出,导致土壤体积缩小,从而导致地面下陷。

2. 压实和沉积作用:地下水开采后,原本被水填满的孔隙会逐渐变为空隙或被气体占据,导致土壤压实。

此外,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水分带走了一部分颗粒物,这些颗粒物沉积在孔隙之间,增加了土壤的密度,进一步引起土地沉降。

二、地下水开采对土地沉降的影响1. 土地沉降的程度:地下水开采对土地沉降的影响程度与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土壤类型有关。

通常情况下,沉积岩、黏土和淤泥等相对较密的土壤更容易发生较大幅度的沉降。

2. 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害:土地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坏。

当土地沉降超过一定程度时,建筑物的地基会变得不稳定,出现倾斜、开裂等现象。

此外,地下管道和道路也可能因为地面下陷而遭受破坏,给城市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

三、预防和减轻地下水开采对土地沉降的措施1. 合理地下水开采规划: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规划是减轻地下水开采对土地沉降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地下水的开采量和开采速度,可以有效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的幅度,降低土地沉降的风险。

2. 实施地下水补给措施:通过引入外部水源或采用雨水收集等方式,可以补充地下水资源,从而减缓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缓解土地沉降问题。

3. 加强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可以及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并提前发现和预警土地沉降问题。

这样可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避免或减轻可能的损失。

4. 推广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依赖,推广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用水措施。

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随着地下水开采的不断增加,其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最直接影响之一是地层的下沉。

由于地下水的抽取,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层上方的压力减小,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这种沉降现象不仅会导致建筑物、道路等设施的损坏,还会增加洪涝和土地沙化的风险。

此外,地下水开采还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当地下水位下降达到一定程度时,地层中的孔隙水会受到释放,并带走颗粒物质,导致地层的坍塌。

这种地质灾害不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地下水开采对水系统的影响地下水开采可能导致水系统的变化,进而对地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地下水开采会改变地下水的流向和水位,进而改变地下水对地层的维持作用。

这种变化会导致地质构造弱化,增加地震和地面沉陷的风险。

此外,地下水的抽取还会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使地表河流和湖泊的水位下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大量地下水的开采还可能引发地下水质的污染,进而影响饮用水和农田灌溉水的质量。

三、解决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

首先,应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合理的开采量,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

其次,应加强对地下水补给的保护。

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地下水的污染和过度使用,确保地下水系统的持续稳定。

此外,可以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来减轻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地下水开采区域进行地下注水或人工补给,以维持地下水位的平衡。

同时,在地下水开采区域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采取措施减小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总之,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地下水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研究

地下水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研究
于 经济的高速 发展 ,相应 的也提高 了人 民的生活质 量 , 迅
上 岗现象 的发生。 建筑企业要将人 才建设作 为推动施工质 量提 高的关键 因素 ,注 重对人 才的有效培 养和 个性化 关 怀。 企业应采取 多元化的措 施促进 施工 技术人 员技 能水平 的提升。首 先要关心和爱护职工人员 , 与他们建 立来 良好 的职 业感情 , 为他 们提供舒适 宽松 的工作 环境 , 提高工作 人 员工作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使其尽心尽 力为建筑 事业贡 献 力量 。其 次是加 大对 员工 的质量培训与教育 力度 , 培养 员工 的质量 意识 , 使 员工从 内心树立 “ 质 量第 一 ” 的观念 , 并积极 主动地参 与到企业质量 管理活动 中去。再 次 , 为员 工提供 更多的技能培训 机会 , 基于 员工 的施工技术和 以往 业绩 , 建 立技术激励体 系 , 适时奖励 那些 为企业做 出贡献
1 导致地面沉 降的因素 地面沉降也是一种环境地质 问题 , 其形成原 因是通 过 最 终形成 的一种严 重 作者简介 : 田青( 1 9 8 3 一) , 男, 山西太原人 , 初级工程师 , 本科 , 主要 各种因素对地面 高程缓 慢进行 降低 , 研 究 方 向 为地 质 工 程 类 。 的地质灾害。 地 面沉降的成 因很 多 , 天然 因素包括 : 新构造
中图分类号 : T U 4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4) 3 3 — 0 0 7 8 — 0 2
0 引言 速扩大 了城市 的建发展规模 ,资源和环境 问题 更加突 出, 地 面沉降具体 是指某 一地 区由于 各种原 因造成 的地 城 市增加 了承载 力 , 过度对 地下水 进行开采 , 造成迅 速 降 进 一步形成 地面沉 降 问题 , 严 重威胁 着我 表 浅部松散沉积 物加密压 实进而形成 的下 降地 面标 高 问 低 了地下水位 , 题, 这是 一种具 有缓慢 特点的地质 灾害 。 近些年来 , 我 国由 国地 区经 济发展 。

抽水地面沉降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_张云

抽水地面沉降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_张云

层厚度的变化量 Δb 为
Δb
=
Δσ′ γw Sskeb
0
式中 :γw 为水的重度 ;b0 为土层的初始厚度 ;Sske
为土层的弹性贮水率 ;Δσ′为土层的平均有效 应力
变化量 。土层厚度的变化与有效应力的变化成正比 ,
这一模型主要用于含水层的变形 , 即将含水层的变
形作为弹性的 、 可恢复的 。另外 , 在考虑土体的三
和研究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
ZHONGGUO DIZHIZAIHAI YU FANGZHI XUEBAO
2002 年
降计算中采用的水流模型主要有下列几种 :①含水
层中的地下水在水 平面内作二维 渗流 , 含水 层上 、
下的粘土 、 亚粘土层则视为绝对不透水 。这样只能
分析含水层内的孔 隙水压力变化 , 并根据与 粘土 、
因素 。 我国一些地面沉降严重的城市 , 如上海 、 天
津 、 无锡 、 苏州等地 , 它们的弱透水层还有个特点 ,
即水平状微层理发育 , 一层粉砂 , 一层粘土 、 亚粘
土 , 如此重复 , 单层厚度小于 1 cm , 因此具有明显
的各向异性 , 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远大于垂直方向
的渗透系数 。弱透水层中水流作垂向流处理的准三
亚粘土层相邻的上下含水层内的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来估算粘土 、 亚粘土层的压缩量 。 ②含水层中的地
下水作水平方向渗流 , 将粘土 、 亚粘土层中的压密
释水概化为水流模型的源汇项 。 如 Rolando Bravo 等 (1991)[ 3] 采用的含水层水流模型为
Δ(Ti ΔHi )+Hi
-Hi -1 σi
力);σ′为有效应力 ;其余符号同前 。 S .A .Leake

地面下沉情况汇报

地面下沉情况汇报

地面下沉情况汇报近年来,地面下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地面下沉是指由于地下水抽取、地下开采、地下挖掘等人类活动,导致地下土壤松软、坍塌,最终导致地面下沉的现象。

地面下沉不仅会对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损坏,还会对城市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对地面下沉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报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地面下沉的具体情况。

根据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市部分地区地面下沉的情况较为严重。

其中,市中心区域的地面下沉速度较快,已经引起了一些建筑物的倾斜和裂缝现象。

此外,一些地铁站、隧道等地下工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沉问题。

这些情况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地面下沉的原因。

地面下沉是一个复杂的地质灾害问题,其形成原因涉及地下水抽取、地下开采、地下挖掘、地质构造等多个方面。

在我市,地下水抽取是导致地面下沉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失去支撑力,从而引发地面下沉。

此外,地下开采和地下挖掘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地下工程施工不仅会改变地下土壤的物理性质,还会对地下水位产生影响,加剧地面下沉的问题。

针对地面下沉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地面下沉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面下沉的情况,为下一步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限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保持地下水位的平衡,减缓地面下沉的速度。

同时,加强地下工程建设的监管和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挖掘和开采的规模和范围,避免对地下土壤和地下水位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探索地面下沉的治理技术和方法。

通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调控、地下土壤加固等手段,寻求有效的地面下沉治理措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地面下沉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地质灾害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监测、分析、应对和科学研究,共同应对地面下沉带来的挑战,确保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2024年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范文

《2024年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范文

《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与思考》篇一一、引言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其平原区地面沉降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地面沉降是一种由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导致的地质灾害,对城市基础设施、建筑物安全以及城市防洪排涝等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梳理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研究进展,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思考与建议。

二、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研究进展1. 地面沉降现状分析近年来,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现象日益严重。

研究显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抽取地下水、工程建设等活动导致的土体固结和地基沉降。

此外,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对面沉降产生一定影响。

2. 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针对地面沉降问题,学者们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探测、卫星遥感、数值模拟等。

其中,数值模拟技术为地面沉降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可有效预测和评估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

3. 研究成果与发现经过多年研究,学者们对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成因、机理、影响因素等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建立了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实现了对地面沉降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三、思考与建议1. 加强综合研究虽然已有大量关于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的研究,但仍需加强综合研究。

应结合地质、水文、气象、工程等多学科知识,深入分析地面沉降的成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 完善监测网络建立健全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地面沉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应加强监测站点建设,提高监测精度和时效性,实现对面沉降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 强化人为因素控制人为活动是导致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严格控制过量抽取地下水、工程建设等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面沉降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 推进科技创新科技进步为地面沉降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应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提高研究水平和效率。

探讨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探讨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探讨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摘要:当中国的城市正竭力向上发展,农村正拼命追求高产的时候,却没想到脚下的土地,已不堪重负,正悄无声息地下降。

华北平原在下降、长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汾渭盆地也在下降,地面沉降的范围还在扩大。

不能承重的土地之下,是急遽下降的地下水水位。

而如何控制地下水的过度攫取,又牵涉到多个部门,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难题。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开采的矛盾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概述; 地面沉降;解决措施To explore the land subsidence caused by mining groundwater problems and solving measuresLiDeBiaoJiangsu province hydrology water resources suwey yancheng branch 22400Pick to: when Chinese cities are trying to up development, rural are desperately seek high yield, but didn't expect at the foot of land, is already crumbling, are quietly down. North China plain on the declin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some places, Fen Wei basin is also on the decline, the land subsidence in expanding the scope. Not bearing land under, is rapidly falling groundwater level. And how to control the excessive groundwater grab, and involves many departments, become social governance a difficult problem. The author discusses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to the ground settlement and the problem of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re discussed briefly. Keywords: introduction, The ground settlement; solutions0 概述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

关于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关于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关于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日益活跃,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稳定提高,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都离不开水资源,地下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造成了许多影响,如地面产生裂缝,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强烈重视。

本文主要针地下水开采工作常见问题与引发原因进行了介绍,对于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造成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能给相关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地下水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承载压力增大,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对我国的沿海地区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我国拥有的水资源总量居于世界第 6,但是由于人口数目,人均保有量排在了全球第 128 位,为了保证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的水源,不得不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力度,地下水的开采使得浅层地下水水位相对上升,导致大面积的地面沉降,使得部分建筑物下沉,开裂甚至破坏,农田的渍化现象、土壤流失严重,给城市的排水带来了挑战,进一步形成地面沉降问题,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的可持续发展,一、地下水开采出现的问题1.1地下水开采问题的提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与郊区中,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地基的不断加深,对地下水表层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进而产生地面沉降,早期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

地面沉降是一种环境地质现象,将导致区域地面高度降低,对陆面的设施造成很大的破坏性影响,同时还会改变地下的结构环境。

地下水的开采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浅层区,浅层地下水相较于深水域而言,层岩性较细,为亚粘土、粘土和粉细砂,松散流动条件相对较差,区域的流程适应性弱,如果在浅层区进行采矿作用,会导致该区的土壤更加紧实,将进一步导致更加严重的土体沉降问题。

1.2导致地面沉降的因素影响地面沉降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自然条件破坏,板块之间的运动碰撞导致地壳表面受压,或者是地震影响,从而造成区域的高度较低,是地基压缩变形缓慢的过程,再一个就是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石油等资源的开采,工程建筑的施工降水及荷重、地热的使用等人类的行为活动,都会给沉降也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发生在存在固结的新区域,土壤沉降是一场巨大的地质灾害,会对沿海地区的土地结构造成潜在性的影响,也改变了地下环境,对工业生产、航运交通、城市规划建设等造成严重危害,对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城市地下水位下降调查报告

城市地下水位下降调查报告

城市地下水位下降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某城市的地下水位下降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进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人口增长、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的不合理利用、地表水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

在报告中,我们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推广节水措施、加强污水处理和加强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等,以解决城市地下水位下降问题。

1. 研究背景城市地下水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行所必需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和影响,本调查报告将对该城市的地下水位下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

我们收集了该城市过去十年的水文数据,并结合城市规划、人口统计和气象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

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分析3.1 人口增长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对地下水的需求也呈增加趋势。

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等领域的用水量急剧增加,导致地下水的消耗加大,地下水位随之下降。

3.2 不合理利用在某些地区,由于用水管理不当和水资源的滥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加剧。

一些企业和居民滥用地下水资源,超过了其可持续利用的范围。

3.3 地表水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导致地表水的严重污染,从而影响到地下水的质量和水位。

3.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也对城市地下水位产生了一定影响。

降雨量减少和蒸发增加使得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加速了地下水位的下降。

4. 影响分析4.1 生态环境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湿地、河流和湖泊等水域的干涸直接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4.2 地质灾害风险增加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地下土层的松动和沉降,增加了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和地震)的风险。

4.3 水资源供应困难地下水位下降将导致水资源供应困难。

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

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作用专题——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现状、成因以及防治对策授课教师:杜广印教授班级:217152班学号:21715202姓名:孙旭升摘要:地面沉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面标高损失。

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具有形成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防治难度大、不易恢复等特点。

本文介绍的主要因素是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

地下水是我国有限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严重缺水的我国,地下水的开采关系重大。

本文先指出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降这一地质作用的原因,再主要以我国北方三个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的三个地区为例,通过对个案分析,从文献中提炼、总结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以及治理与防御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地面沉降;成因;合理开采;治理;预防。

Abstract:Land subsidence is the loss of ground elevation caused by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In the "Regulation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of slow chan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formation time, wide influence range, difficult to control and difficult to recov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fluid resources (groundwater, oil, natural gas, etc.).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first points out the cause of the ground subsidence geological processes of groundwater over exploitation, mainly in northern China three for three regions over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caused by ground subside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from the literature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governance and prevention measures.Key words: groundwater; land subsidence; causes; rational mining; treatment; prevention.目录一、前言 (4)二、概述: (5)2.1我国地下水开采情况 (5)2.2地面沉降概述 (5)2.3我国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的现状 (6)2.4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 (7)三:文献综述 (8)3.1贾口洼蓄滞洪区地面沉降分析 (8)3.2陕西省西安市地下水超采及生态修复量研究 (9)3.3广东省徐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居民水井超采地下水 (12)四、问题分析与对策 (14)4.1问题分析 (14)4.2具体方案措施整理 (15)4.2.1城市雨水渗透利用技术 (15)4.2.2加压式人工回灌 (15)4.2.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15)4.2.4改种低耗水农作物 (16)4.2.5推行农艺节水措施 (16)4.2.6管理节水措施 (16)五、综合防御治理方案总结 (17)5.1回灌地下水复原地面高度 (17)5.2南水北调工程减轻缺水状况 (17)5.3严格执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政策 (17)5.4加强地下水管理 (17)六、参考文献 (18)一、前言学生来自于黑龙江哈尔滨市尚志县。

浅谈抽取地下水诱发的地面沉降及塌陷

浅谈抽取地下水诱发的地面沉降及塌陷

( 1 ) 岩浆岩标志 : 花 岗斑 岩 和 花 岗 闪 长玢 岩 的 空 间定 位 与 铁 矿 体 密切 伴 生 , 是 寻找 铁 矿 的 指 引性 标 志 。 ( 2) 地层标志 : 砂质 绢云千枚岩 、 硅化灰 岩、 结 晶 白云 岩 、
然而 , 贵 州 岩 溶 区域 地 下水 资 源 丰 富 、 水质较好 , 对 此 可 采 取 存 高程 地 面 资料 出现 失 效 现 象 相应 措 施 有 效 利 用 地 下 水 , 以配 合 地 表 水 利 工 程 共 同解 决 贵 2 . 2 岩溶 塌陷 问题
州省 干旱 问题 , 推 动 区域 经 济稳 定 、 持 续 发展 。 据 统 计 .贵 州 省 岩 溶 区域 地 下 水 资 源 量 在 全 省 地 下 水 资
贵 州省 是 典 型 的喀 斯 特 地 貌 .这 就 导 致 其 一 旦 出现 地 下 水过 度 开采 , 极 易 出现 岩 溶 塌 陷 问题 , 甚 至 城 市地 区产 生地 裂
源 总 量 中所 占比例 达 8 O . 5 %。根 据 调 查 发 现 . 贵 州省 岩 溶 区域 缝 、地 面沉 降 等 地 质 灾 害 岩 溶 地 面 塌 陷 区属 于可 溶 碳 酸 盐 还 存 在 较 多的 地 下 河 、 大泉 . 其 中约有 1 1 3 0条地 下 河 的 长度 岩 , 因为 受 到 区域 构 造 以及 节 理 裂 隙 的控 制 , 使 得 地 区 中的 岩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5 ) 1 6 — 0 1 0 4 — 0 2
引 言
Hale Waihona Puke 超过 2 k r n . 1 7 1 0个 大泉 的 流 量超 过 1 0 L / s . 总 流量 可达 3 3 5 . 2 6 x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关系研究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关系研究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关系研究地面沉降是指地球表面在一定时间内向下沉降的现象。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地面沉降被视为一种普遍现象。

与此同时,地下水开采也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是复杂而长期的。

当地下水被过度开采时,地下岩石中的空隙被抽干,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而地面上的土壤则因为没有足够的水分支撑而发生压缩,从而引发地面沉降现象。

此外,地下水开采还会导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岩土层变得松散,加速了地面沉降的发生。

因此,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是预防地面沉降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解决地面沉降问题,一种常见的方法是进行地下水补给。

通过将水源引入地下水含水层,重新补充水分,可以增加含水层的水位,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从而减缓地面沉降。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一些沿海城市和干旱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此外,提高地下水开采效率也是减少地面沉降的重要手段。

过去,在许多地方,地下水开采主要依靠人工提取。

然而,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开采不均匀,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过快,从而诱发地面沉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地区开始采用现代化的地下水开采技术,例如地下水泵站、注入井等,以提高地下水开采的效率和均匀性。

除了控制地下水开采和提高开采效率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措施来减缓地面沉降。

例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布局,避免在地面沉降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开挖工作。

此外,加强地质勘探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地下水位、地面沉降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补给地下水以及提高开采效率是解决地面沉降问题的关键。

此外,采取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加强监测也是减缓地面沉降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我们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地面沉降问题,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地面沉降的现状、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的现状、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作者简介:薛天祥(1990-),男,土家族,贵州遵义人,中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沈春勇(通讯作者)(1968-),男,贵州锦屏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从事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0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地面沉降灾害日益严重,给不同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了限制。

近年来,国内先后有近百个城市或地区发生地面沉降,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及汾渭断陷盆地等为代表的地面沉降典型地区[1]。

地面沉降虽不至于直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地面沉降造成建筑物下沉、地下管道破损、洪涝及风暴灾害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2-3]。

目前全国已有7.9万km 2面积的地区地面沉降量累计超过20cm ,数据显示仍存在逐步扩大的可能性[4],经沉降中心统计结果表明,天津、上海、西安、无锡、太原、沧州等地区最大沉降量已超过2m ,天津塘沽的最大沉降量已达3.1m 。

根据相关部分调查评估,地面沉降已经造成长三角地区巨大的经济损失,数额达3000亿元。

上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是地面沉降导致经济损失最多的城市,其经济损失高达2899亿元;因地面沉降的影响,华北平原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04.42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2923.86亿元,累计损失约3300亿元[5]。

目前,很多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地面沉降成因分析工作,对地面沉降问题的治理措施也有了初步成效,但并未能有效的控制其继续恶化的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沉降破坏形势,日后的研究工作开展仍十分困难[3]。

因此,本文深入研究地面沉降的国内外现状,提出地面沉降的主要危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研究人员开展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现状分析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是指在人类及自然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地壳表层土体出现压缩,因而出现不同区域地面标高降低的地质现象,这是难以弥补的永久性资源损失及环境破坏。

地下水位与土地沉降关系研究

地下水位与土地沉降关系研究

地下水位与土地沉降关系研究地下水位和土地沉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地下水位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物理特性和力学行为,进而导致土地沉降的发生。

本文将从地下水位的影响因素、土地沉降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1. 地下水位的影响因素地下水位的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循环以及人类活动等。

在气候条件方面,气温和降水量是主要因素。

气温的升高会促使大气中的水蒸气增多,从而导致降水量的变化。

此外,地形地貌的不同也会影响地下水位的分布,比如山区的地下水位相对较高。

而地质构造是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重要因素,包括地下水储层的布局、岩性和裂隙等。

2. 土地沉降的机制土地沉降是指由于地下水位变化等原因,地面出现下沉的现象。

土地沉降机制可以分为自然沉降和人为引起的沉降。

自然沉降主要由于地下水抽取导致的孔隙水压力减小而引起的孔隙压缩,以及岩石的物理和化学变质过程所致。

而人为引起的沉降主要是由于地下水抽取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下水储层的压缩,以及地下采矿活动等人为干扰。

3. 地下水位与土地沉降的关系地下水位的降低会导致土壤的干湿程度发生变化,这对于土壤的物理特性和力学行为造成了影响。

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土壤颗粒间的接触变紧密,从而使土壤的孔隙度减小,压缩性增加。

同时,由于土壤骨架的受力特性改变,土壤的含水量也会相应减少。

这些变化进而导致土地沉降的发生。

在实际工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土地使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以避免由于土地沉降引起的损害。

此外,农业灌溉和地下水开采等活动也需要合理调节地下水位,以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地下水位和土地沉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土地沉降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土地沉降又反过来影响地下水位的分布和动态变化。

因此,在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地下水位与土地沉降之间的关系,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的现状与治理方法

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的现状与治理方法

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的现状与治理方法摘要:地下水是我国有限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严重缺水的我国,地下水的开采关系重大,能否科学、安全使用地下水资源涉及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乎千秋万代。

但目前我国北方地下水超采严重,不合理和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局部地区的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形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及地面塌陷现象关键词:地下水;地面沉降;保护;开采一、我国地下水开采情况及其引起的地面沉降状况(一)我国地下水开采情况调查显示,我国地下水资源分布呈现南多北少基本特征,且自然分配极不平衡,资源量最少和最多的地区分布量相差50倍,这也是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极度缺水并导致超采地下水的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华北平原地下水安全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成果,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京津唐地区每年平均超采地下水近6亿立方米。

该所领衔的另一项《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综合评价及专题研究》显示,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超采状况居全国之首,开采程度(以实际开采量与允许开采量之比来表示)达到177.2%。

其中情况最糟糕的当属海河流域,根据官方数据,累计超采水量已有1000多亿立方米,而这相当于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近70%的蓄水量。

“排空雪浪奔腾远,得水鱼龙变化多”,古人曾这样称赞海河的浩荡恣肆,而如今,海河流域可利用的全部地表水源中,有1/3靠黄河输入。

按照海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由于过度开采浅层地下水,虽然海河流域平原面积只有黄河流域的80%左右,但漏斗规模却是后者的15倍。

(二)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状况位于世界最大的漏斗区上的环渤海经济圈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近30%,有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等重要城市。

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地面沉降,已成为该地区发展不可忽视的掣肘。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艳在《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文中透露,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最大年沉降量达到137.51mm,最大累计沉降量1163mm。

国内外地面沉降现状与研究

国内外地面沉降现状与研究

国内外地面沉降现状与研究摘要: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地面沉降的现状、引起沉降的原因、地面沉降的机理和地面沉降灾害预测与监测。

特别针对上海地区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产生的由工程环境效应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其监测与研究做了阐述。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工程环境效应0、引言地面沉降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壳表层土体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是一种不可补偿的永久性环境和资源损失。

地面沉降具有生成缓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成因机制复杂和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是一种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

地面沉降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较为普遍的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

1、地面沉降现状第 1 页1.1、国外地面沉降现状现有文献资料表明,1891年墨西哥城最早记录地面沉降现象,但当时由于地面沉降量不大,危害也不明显[1],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平均沉降量达到0.3cm/a,最大累计沉降量超过7.5m,有的地区甚至超过15m。

日本于1898年在新泻最早发生地面沉降,至1958年地面沉降速率达530mm/a,1952-1956年新泻是日本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

日本产生严重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区还有东京、大阪和佐贺县平原,其它地区还有名古屋、川崎、山口、尼崎及西宫等[2]。

上个世纪意大利的Ravenna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地面沉降[324]。

起初沉降不大,每年数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以每年110mm的沉降量剧增。

美国于1922年最早在加州萨克拉门托SanJoaquin流域发现沉降,1920-1969年地下水位下降达137m,累积地面沉降达2.6m,影响范围9100km2。

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已有37个州因开采地下流第 2 页体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现象;至1995年,美国50个州均有地面沉降发生[5]。

据统计[6],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地面沉降,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墨西哥、意大利、泰国、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荷兰、越南、匈牙利、德国、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比利时、南非等。

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被广泛用于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等方面。

然而,长期的地下水过度开采可能会导致地表沉降,对地表建筑物、地表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抽取引起地下水位下降。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上覆的地层会因地下水的减少而失去支撑,导致地表沉降。

此外,地下水开采也会引起地下水体的压缩和地下水流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地表的沉降。

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地下水埋深、地层性质和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等。

一般来说,地下水开采量越大、地下水位下降速度越快,地表沉降的影响就越明显。

同时,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还与地下水开采的时间、地下水资源补给条件和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有关。

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会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地表沉降可能导致道路、桥梁、管道等基础设施的破坏,增加修复和维护的成本。

此外,地表沉降还会使建筑物产生变形和损坏,对城市的安全和稳定性造成威胁。

因此,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减轻地表沉降的影响。

减轻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量和开采时间,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过度下降。

其次,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可以采用人工补给地下水、利用天然补给系统、提高地下水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管理,如调整和优化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调节地下水位和地表水位之间的关系,减少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在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中,还需要加强相关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对地下水位、地表沉降、地下水流动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掌握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动态变化,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例析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

例析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

例析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1 概况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市区地势平坦,目前可供利用的含水层主要包括第Ⅰ至第Ⅳ含水组。

第Ⅰ含水组为无压浅水层;第Ⅱ含水组绝大部分为咸水,仅少量开发;第Ⅲ含水组是主要开采层,是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层位;第Ⅳ含水组作为后备水源,开采量相对较少。

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沧州地区地面沉降已相当严重,尤以沧州市、任丘、河间、黄骅、青县为最,而沧州市乃是最大的沉降中心。

2 地面沉降現状分析多年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常年持续下降,最终导致地面沉降。

地下水开采量与水位埋深、地面沉降量关系见图1。

沧州市区地面沉降始于1970年,当年沉降量9mm,至1986年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744mm,此阶段的沉降速率为45.94m/a。

至1990年,测得沧州市沉降中心(火车站附近)累计沉降量1131mm,此阶段的沉降速率为96.75mm/a,至2001年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已近2200mm,从1990~2001年沉降速率达100.45mm/a。

75~00年间,地面沉降量随开采量与水位埋深的增加而增加,79~86年地面沉降速率较之前明显增加,79年水位埋深值为地面沉降的一个拐点,约为50m;87~00年随开采量的大幅增加,86年的水位埋深值为地面沉降的另外一个拐点,约75m。

可见,沧州市要想避免地面沉降必须将水位埋深控制在50m 以上,减缓地面沉降须将水位埋深控制在75m以上。

图1 地下水开采量与地面沉降关系图3 地面沉降机理分析(1)主要沉降地层的确定目前可供开采利用的地下水层主要是第四系松散沉积地层,第Ⅲ含水组多年来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开采层,漏斗中心的水位埋深已达到95.17m,约占漏斗区有效弹性水头的五分之四,(漏斗区顶板平均埋深117m),埋深≥50m的面积已达5326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8%,可见其地层的压力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地面沉降主要是第Ⅲ含水组地层压密变形引起的。

(2)沉降机理分析由成井资料统计可知,区内第Ⅲ含水组厚度在150~200m,含水砂层累计厚度约占28%,弱透水粘性土层累计厚度约占72%,当开采地下水时,其含水砂层与粘性土层的压密变形具有不同的特点:a. 含水砂层的压密变形特性,当抽取地下水形成降落漏斗后,原来由孔隙水承担的压力转加给砂层颗粒骨架上而发生弹性压密。

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0 前言
降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
地面沉降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 表松散未固结土体压缩而引起的地面高程降低的地 质现象, 是 一 种 不 可 补 偿 的 永 久 性 环 境 和 资 源 损 失。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出现了这一问题,如意大利 威尼斯、日本关东、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华金谷、 中国的上海、天津、泰国曼谷等。其中圣华金谷的 沉降量达到了 9m,影响范围达到 9900km2 。地面沉
模型及模拟方法的发展过程及现状。最后对我国地面沉降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监测方法; 水流模型; 耦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 P641. 69
文献标识码: A
Present situation and advance problems on the land subsidence caused by groundwater pumping
Yang Yong1 ,Li Guomin1 ,Dou Yanbing2 ,Li Ming1 ,Yang Zhongshan2
(1.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2. Beijing Hydraulic Center,Beijing 100039,China)
而1970年以后由于对地下水开采的限制地面下沉速度趋于缓和到2000年下沉平均总幅度控制在了5cm左右79泰国曼谷地面沉降到1980年地面沉降达到2m总面积达到800km泰国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21世纪初采取强硬措施限制地下水的开采并对使用地下水收取更高的费用然而由于过去35年地下水的严重使用粘土层的滞后效应使得地面沉降仍在继续但与过去相比沉降速率小很多80通过人工回灌井直接对承压含水层进行人工回灌加压该方法成功用于控制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的威尔明顿油田的地面沉降从注水到1969地面沉降面积由1958减少到8km面回弹03m81结论与展望目前国内外地面沉降研究和防治工作已进入数学模型预测为主的动态微量控制阶段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杂地质问题大都通过数值手段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型及模拟方法的发展过程及现状。最后对我国地面沉降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P641. 69
文献标识码: A
Present situation and advance problems on the land subsidence caused by groundwater pumping
2010 年第 11 期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33
2. 1. 2 准三维流模型 准三维模型只对含水层建立相应的水流方程,
研究它 的 水 位 变 化。 对 含 水 层 之 间 的 弱 透 水 层 或 “隔水层” 作 一 维 垂 向 处 理, 如 墨 西 哥 城 模 型, 意 大利拉温纳区域地下水流模型,日本大鳄平原的模 型都属于准三维流模型。上海和天津所建立的地面 沉降模型 也 属 于 准 三 维 模 型。 近 年 来 李 勤 奋[17]为 弱透水层 建 立 了 垂 向 一 维 水 流 模 型。 朱 桂 娥[18]等 对弱透水层采用越流系数表征,并对有入渗补给的 非稳定潜水面进行处理来改进准三维模型。 2. 1. 3 三维流模型
Abstract: The land subsidence at home and abroad was studi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were summarized,the current status of la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methods were introduced,mainly including leveling,GPS,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easurements ( InSAR ) .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land subsidence caused by groundwater pumping were analyzed in recent decades,according to water flow model and the soil deformation model,land subsidence model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namely,the aquifer head chang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flow model,and then soil deformation was calculated by the head changes in the two-step model;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was considered only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changes in part of the coupled model;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change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oil deformation were considered in the full coupled model. The coupling of land subsidence and water flow numerical model and simul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ent conditions were described in the process of land subsidence. Finally,the study of land subsidence was suggested. Key words: la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methods; water flow models; coupled model
国内利用 InSAR 技术相对较晚,路旭等介绍了 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法进行天津市地面沉降监 测的试验[10]。于 军 等 基 于 ArcGIS 平 台 建 立 苏 锡 常 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为该地区实 现地面沉降监测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提出了可行 性方案[11]。叶 淑 君 等 根 据 上 海 大 量 地 面 沉 降 和 水 位观测资料,结合室内试验,系统分析了上海过量 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过程中各土层的变形特征 及地面沉降 在 时 间、 空 间 上 的 分 布 规 律[12]。 于 强 等介绍天津市地面沉降和地下水监测自动化系统的 设计和应用情况。采用实时采集分层标垂直位移和 地下水位变化的自动监测系统,监测不同深度地层 的垂直 变 形 以 及 地 下 水 位 的 连 续 变 化[13]。 高 照 忠 等对由于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采用了 GPS、RS 和 GIS (3S) 方法对昆明市地面沉降进行 监测[14]。张勤等 提 出 利 用 GPS 观 测 地 面 沉 降 和 地 裂缝,通过对西安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 GPS 监 测 , 得 到 了 很 好 的 精 密 度[15 ]。
0 前言
降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
地面沉降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 表松散未固结土体压缩而引起的地面高程降低的地 质现象, 是 一 种 不 可 补 偿 的 永 久 性 环 境 和 资 源 损 失。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出现了这一问题,如意大利 威尼斯、日本关东、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华金谷、 中国的上海、天津、泰国曼谷等。其中圣华金谷的 沉降量达到了 9m,影响范围达到 9900km2 。地面沉
Yang Yong1 ,Li Guomin1 ,Dou Yanbing2 ,Li Ming1 ,Yang Zhongshan2
(1.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2. Beijing Hydraulic Center,Beijing 100039,China)
32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2010 年第 11 期
护和人民生活带来危害。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者的 重视,到目前为止已经召开了七届地面沉降国际会 议,进行 专 门 的 交 流 和 探 讨。 目 前 主 要 从 监 测 技 术、渗流与变形模型、预测方法以及防治措施方面 对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研究。在国内上 海市、天津市对地面沉降研究最为系统。在渗流模 型研究 方 面, 陈 崇 希 等 提 出 的 “渗 流-管 流 耦 合 模 型” 较好地解决了国内外几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关于 混合抽 水 的 一 系 列 理 论 与 实 践 难 题。 国 际 上 以 美 国、日本地面沉降研究成果最多。地面沉降研究与 防治措施结合紧密,对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的水土耦合数值模拟的研究是其主要的发展方向。 因此,本文围绕地面沉降的监测、模型以及相关的 数值模拟做相应的阐述,介绍地面沉降中多孔介质 耦合理论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建 议。
用于模拟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数学模型,按照水流模型和土体变形模型将地面沉降模型分
为三种类型,即由水流模型获得含水层的水头变化,再由水头变化计算土体变形的两步模型; 仅
考虑垂直方向的变形和孔隙水压力变化的部分耦合模型; 考虑孔隙水压力变化和土体变形的相互
影响和作用的完全耦合模型。对于地面沉降作用过程的研究,介绍了地面沉降与水流的耦合数值
巴黎、美国的圣克拉流域、拉斯维加斯等。日本的 S. Murakami 等利用 GIS 技 术 描 述 了 日 本 观 孔 平 原 北部地区的地面沉降现状,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且在图上实 现 了 可 视 化 成 果[5]。 D. L. Galloway 等 利用 INSAR 监测技术对加利福尼亚州的莫哈韦沙漠 羚羊 谷 的 含 水 层 压 缩 及 地 面 沉 降 进 行 了 监 测[6]。 Jorn Hoffmann 通过 雷 达 干 涉 法 观 测 美 国 内 华 达 州, 拉 斯 维 加 斯 谷 的 区 域 地 面 沉 降 和 回 弹[7]。 T. J. Burbey 利用 Cooper-Jacob 方 法, 根 据 实 际 抽 取 地 下 水时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反演弱透水单元中的给水度 和水力传导系数,并将此方法应用到维吉尼亚东南 部的富兰克林附近的沿海平 原 区[8]。 Alex 介 绍 了 合 成孔径雷达差 分 干 涉 测 量 ( DInSAR) 和 永 久 散 射 体 ( Permanent Scatterer) 两种方法, ( DInSAR) 用 于短期地面沉降的监测,Permanent Scatterer 用于长 期 地 面 沉 降 的 监 测[9 ]。
1 监测与试验
由于城市的发展,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 沉降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大多数城市开始建立地 面沉降监测网,监测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包括变形 测定仪,水准仪,全站仪,土层压缩性测试,放射 性分层标监测技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监测技 术,GPS 测量技术及 GIS 技术。
Steven J. Deverel 利 用 变 形 测 定 仪 对 加 利 福 尼 亚州的圣保金三角洲的三个岛的地面沉降和水量、 二氧化 碳 量 进 行 了 测 定, 并 分 析 了 三 者 之 间 的 关 系[1]。Bankher 描述 了 沙 特 阿 拉 伯 西 部 城 市 由 于 人 为抽水引起的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利用变形测定仪 和 GPS 技术对地面沉降进行监 测[2]。 Hasanuddin 应 用水准仪和 GPS 系统,测定了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 达的地面沉 降,在 1991 ~ 1997 年 间, 地 面 沉 降 达 到了 160cm。通过对比水文数据显示雅加达的地面 沉降与过 量 抽 取 地 下 水 相 关[3]。 英 国 G. Gassiani 和意大利 C. Zocoatelli 通过对实验室测定的松散土 层压缩系数 Cm 和在波河三角洲天然气用放射性分 层标测定的野外压缩系数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实 验 室 压 缩 系 数 要 比 现 场 压 缩 系 数 大 几 个 数 量 级[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