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极圈之间
纬 66.5°
北极圈以北
北纬 66.5°~北
纬 90°
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 获得
南极圈以南
南纬 66.5°~南 的太阳热量最少,终年 寒冷 纬 90°
【例题 2】如图:当地球公转至①位置时,南半球是______(季节),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______ 现象。公转至②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日;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意义。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 季,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等长。①位置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②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
答案:冬季 极昼 春分 昼夜等长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以后不断改进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 确立。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阳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 天文位置。 有人误认为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有 关。其实,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它根据太阳在黄道(地 球绕日公转轨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划分为 24 个段落,每段相隔约半个月(15 天),每一段叫一个节气。 每月月首者称“节气”,包括立春、惊蛰、 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节气;在月中者称“中气”,包 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十二中气。二十四节 气就是 12 个节气和 12 个中气的总称。在全年 24 个节气中,最重要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合称 二分二至。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因而纯属阳历,只是形式上不同于通常所说的阳历。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而太阳通过每等分的时间大致相等,因而在公 历中,每年各节气的日期基本上变化不大,最多相差一两天,但在农历中的日期却不固定。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季节性气候变化
季节性气候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四季更替,使得地球表 面的气候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季节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动物迁徙和人类生活等方面 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夏季是作物生 长的季节,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冬季则是休眠的季节。
地球的偏转力
地球的偏转力: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 力会对地球表面的运动物体产生影响 ,使其运动轨迹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由于地球的 自转,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在地球上某一特 定地点,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圈,就会经历一次昼夜交替 。
四季变化现象
总结词
四季变化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倾斜 角度和距离太阳远近的变化,导致太阳 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从而形成四 季变化。
公转的பைடு நூலகம்期
总结词:一年
详细描述: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回归年。这个周期是地球公转的 基本单位,对于地球的气候、季节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0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昼夜交替现象
总结词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时,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
详细描述
月相的变化
总结词
月相的变化是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的证 据,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导致月球在地球 上的位置和形状不断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月 相。
详细描述
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时地球也在自转,这导 致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形状和位置不断变 化,形成了不同的月相,如新月、上弦月、 满月、下弦月等。通过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和 记录,可以证明地球的运动。
02 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定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5 N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0
0
北寒带
终年严寒
北极圈
23.5 N
北温带
四季分明
北回归线
无 极 昼 极 夜
有 太 阳 直 射
0
0 0
热带
0
终年炎热 赤道
南回归线
23.5 S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南温带
南寒带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南极圈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5 S
P15活动题: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P12)
同学们, 我们生活在地球 上,每天都会看到太阳东 升西落,那么究竟是太阳 在动还是地球在动呢?
(哥白尼)
一、地球的自转
北极
1、概念: 地球绕着 地轴 的旋转运动。 ____ 2、方向:
南极
西 东 自______向______
地轴 3、旋转中心:________ 24 4、周期:为______小时,也就 是 一 天。

转轨
9月22或23日
秋分
直射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 最长。12、1 、2月为冬季
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9、10、11月为秋季。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23.5º N
夏至
北回归线 赤道

春分 南回归线
秋分
春分
23.5º S
冬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直射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直射
太阳直射点:是指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 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的地点。
北半球地球公转示意图
春分
3月20或21日 6月21或22日 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3、4、5月为春季 12月22或23日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章地球的运动——自转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章地球的运动——自转
• 1、问两个地区,谁先看到日出?
北京
• 2、哪个地方的时间比较早,早几 个小时?
北京 (120-90)/15=2(小时)
想一想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在自 转,古代人知道么?
是天转还是地转,回答一下问题:
提示(天转:日月星辰和地球绕太阳转,地转:日月 星辰绕地球转。)
1、古代人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 天转
4.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 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 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 上空俯视呢?
(一)地球的自转
1、自转围绕中心
地球围绕地轴的 旋转运动,称为 地球的自转。
北极星
地球自转的 自 向 。
从赤道上空看: 自 向 。
从北极上空看:
2、16世纪,谁提出了“日心说”? 哥白尼
3、到底是天转还是地转? 天转
1、地球自转知多少?
自转
方向 周期 旋转轴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西向东 一天(约24小时)
地轴 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
2、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点拨:
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
3、在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 未、 被照亮的部分是______。它们的分界线称
? .
从南极上空看:

.
一、 自转运动
1、赤道和地轴上 空看:
从北极南极上空看地球:
北逆南顺
N
S
逆时针
顺时针
自转方向


南北极俯视图
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 表示地球的自转?
A
B
C
N
S
D
思考
假设地球是个透明 的球体,太阳照射地 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自学指导二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课件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课件
生物钟紊乱影响
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 代谢紊乱等多种健康问题。
动植物迁徙行为适应性分析
动物迁徙
动物为寻找食物、繁殖场所或躲 避不利环境而进行的周期性、定 向性移动,如鸟类迁徙、鱼类洄
游等。
植物迁徙
植物通过生长、繁殖等方式适应 环境变化,如向光性、向地性等
生长特性以及种子传播等。
迁徙行为适应性
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地球自转的认 知和应用情况,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 意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思考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或减慢对全球气候、生态系统
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
极端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02 探究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以
及这些现象对当地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球自转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03
了解地球自转对航空航天器发射、轨道设计和回收等
方面的影响。
跨学科知识融合应用前景展望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地球自转基本概念与特点 • 地球自转对地表形态影响 • 地球自转对气候环境影响 • 地球自转对生物圈影响 • 实验探究:观察并验证地球自转现象 • 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
01 地球自转基本概念与特点
地球自转定义及方向
定义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称为 地球自转。
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 极点上方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 极点上方看呈顺时针方向。
周期与速度变化规律
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4秒, 称为一个恒星日。
速度变化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向两极 逐渐减慢;同时,由于地球形状的不 规则性,自转速度也存在微小变化。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

气候与天气
自转引起的地球形状和地表温度 差异对气候和天气模式有重要影 响,进而影响农业、交通等人类
活动。
导航与定位
地球自转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如GPS)的精度和稳定性产生 影响,对现代导航和定位技术至
关重要。
在科学研究领域重要性
天文学
地球自转是天文学研究的 基础之一,有助于理解天 体运动规律和宇宙演化。
恒星日
以遥远恒星为参考点,地球自转 一周所需的时间,是地球自转的
真正周期。
太阳日
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 需的时间,通常用于日常计时。
比较
恒星日略短于太阳日,因为地球在 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一个 太阳日内地球自转了稍多于一周。
傅科摆实验原理介绍
01
02
03
实验装置
一根长而重的金属杆,一 端固定,另一端自由摆动。
实验原理
地球自转使得傅科摆的摆 动平面相对于地面发生转 动,从而证明地球的自转。
观测结果
傅科摆的摆动平面在一天 内会相对于地面转动约 360度,从而验证了地球 的自转。
现代科技在观测中应用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01
利用卫星定位、激光测距等手段,精确测量地球上各点的位置
变化,从而推算出地球的自转参数。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
极昼极夜现象解释
极昼现象
在地球的极地地区,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会出现一段时间内太阳始终在地 平线之上的现象,称为极昼。
极夜现象
同样在极地地区,也会出现一段时间内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的现象,称为极 夜。极昼和极夜现象在极地地区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因纬度高低而异。
04
地球自转观测方法和技术
恒星日与太阳日观测比较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独特星球,它的运动方式包括自转和公转。

了解和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于初中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文,我们将详细介绍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1. 自转:地球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一圈需要24小时,这个运动被称为自转。

地轴是垂直穿过北极点和南极点的虚拟轴线,地球绕着这个轴线旋转。

由于自转造成了白天与黑夜、日出与日落的交替。

(a)白天与黑夜:当你站在地面上时,会看到太阳冉冉升起和渐渐下山。

这正是因为地球不断自转所引起的现象。

当你所处位置正好在太阳光照射范围内,你会经历白天;当你离开那个范围,就会进入黑夜。

(b)日出与日落:日出发生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之际,在此之后日光会逐渐覆盖地球的各个部分。

日落则是太阳从地平线下降时,天空将逐渐变暗。

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因地点和季节而异,这是因为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有所不同。

2. 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地球除了自转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运动叫做公转。

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公转,一次公转周期约为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我们通常称之为一年。

这个运动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a)季节交替: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而非圆形,使得离太阳更近(近日点)的时候极端温暖,远离太阳(远日点)时寒冷。

这就是造成四季交替的原因。

当北半球朝向太阳时,它会经历更多的光照和热量,这是北半球的夏天;而当南半球朝向太阳时,则是南半球的夏天。

(b)昼长夜短与昼短夜长: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不同纬度上白天和黑夜长度的差异。

在靠近北极或南极的地区,由于地球倾斜角度的影响,夏季白天会很长而晚上很短;在冬季则正好相反。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意义认识和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都有深远的影响。

(a)时间计算:我们的日历是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来制定的。

了解自转和公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计算时间、安排生活和活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

(D)
A.春季
B.秋季
C.冬季
D.夏季
3. 我国十一国庆节放假的时候,澳大利亚悉尼的季节为
(A)
A.春季 B.秋季
C.冬季
D.夏季
节气名称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 及度数
3月21日 前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月22日 前后
赤道0° 北回归线 23.5°N
9月23日 12月22日
前后
前后
赤道0°
南回归线 23.5°S
亚悉尼的房子一般 D 面朝阳。
A.东 B.西
C.南 D.北
2.我们这里冬季和夏季正午时分,你站在阳 光下身体的影子长度一样吗?
不一样,冬季影子比夏季长一些。
公转产生的现象:
1.四季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 名称
日期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南温带 南寒带
热带 、南北温带 、南北寒带
南回归线 (3)划分界线:
南极圈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你的家乡位于 哪个温度带?
北温带
五 带
无 极

昼 极
征夜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50N北寒带 终年严北寒极圈
既无太阳
直射又无
北温带
极昼极夜
0
23.5 N
四季分明



0
0


0
23.5 S
热带
终年炎热
既无太阳
观察讨论
晨 昏

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球的自转(共2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球的自转(共20张PPT)
5
地球的自转还造成了那些影响?
❖ 昼夜的交替 ❖ 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的变化 ❖ 不同经度的地区的时间不同等等
6
读图思考:地球上昼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地球本身不发光 地球是不透明体
太阳照射 昼夜现象
7
晨 线
读图思考: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的运动
昼夜交替
8
晨线: 即将进 入白昼
北极
A
夜 半B 球
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1
1
2
概念:地球围绕转轴不停的的旋转, 叫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3
从不同半球看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自转一周的周期: 24小时(一太阳日) 4
有什么现实中例 子来证明地球在 不停地自转吗?
想一想:
每天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东时区: 12个
中时区: 1个(也称零时区)
西时区: 12个 (注:东12区与西12区重合) 区时:每个时区均采用其中央经线上的地 方时,就是该时区的“区时”。相 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 (东增西减)。
12
N


西 二
西 一
区区
中 时 区
东 一
东 二


区区

7.5° 7.5°
S
13
14
点拨:A、C、D都是地球公转造成的
18
课堂练习
❖ 3、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 ( B )
A.逆时针方向 B.顺时针方向
点拨:南顺北逆
19
课堂练习
4、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B
点拨:南顺北逆,自西向东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自转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自转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根据以上事例,可知有两种观察地球(dìqiú)转动有两种方法:
1 在地球 外 (dìqiú) 2 在地球上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在赤道上空看地球运动(yùndòng)自西向东自转
在地球(dìqiú)外观察地球(dìqiú)的运动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探究:地球(dìqiú)自转方向
提出问题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建立 假 (jiànlì) 设
1、地球可能(kěnéng)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2、地球可能是自东向西自转的。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参照书本设计实验(shíyàn)方案 (建立(jiànlì)模型)
北 西
南东

西


体会 地球自转 。
半球,旋转方向会相反。请问你在赤道
地区会怎样呢?
。这种现象
的产生与地球的
运动有关。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地球是静止的还是(hái shi)运动的?如果是
运动的,地球在做怎样的运动?你是如何
知道地球在运动的?
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
张三和李四两位同学在校门口等车,这时来了一辆公共汽车 (gōnggòngqìchē);张三上了车并朝前开去;这时李四想,汽车、司 机和张三是运动的,而他是静止的;而张三却在想,他和司机、 汽车是静止的而李四是运动的,在离他远去。他们俩人谁对谁 错?
: (hēi yè)
太阳 照不 到的 一面
白昼:
太阳
(tàiyáng)
照到 的一 面
思考:地球自转一周有什么(shén me)变化?周期为多少?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24小时.地 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昼夜交替现象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地球的自转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地球的自转
什么叫
北极星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 地轴不 停地旋 转,叫 做地球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绕转中心:地轴 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方向:
北极星
西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绕转中心:地轴 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绕转中心: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周期:约24小时
二、地球自转的影响
太 阳 光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是 如何产生的?
1.如果地球是透明的
太 球体,那会产生昼
阳 光
夜吗?
2.如果地球是静止的 球体,那会产生昼 夜交替吗?
西
W W WWW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代 号为E,越往东东经度越大

EEE E E
东西半球的划分
W W W WW
E EE E E
西半球


西 半


200W
1600E



请问A与B一样长吗?

A
线
B

太平洋
西
赤道

西半球
北冰洋
印度洋
东半球
200W
1600E
3、纬线的形状是 圆,指示 东西方向;经 线的形状是 半圆,指示方向 南北。
4、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自转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自转


3.结论: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昼夜更替、
时差等都是由地球的__自__转____运动带来的。
晨线





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 逆时针方向旋转
“北逆南顺”
►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的自转
晨昏线是什么?
晨昏线
晨昏线
夜昼 半半 球球
晨昏线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
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绕 转 自转方向 轴心
自转周期 自转产生的现象
地球的自转 地轴 侧向 自西向东
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更替 Nhomakorabea昼夜现象
昼夜更替 地球在不停地进行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更替
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相互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
广 州 塔 的 日 出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总是 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地球的自转
1.2.1 地球的自转
1.自转中心 ——地轴
(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极星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
东升西落视觉图
是天转还是地转?
结合课本12页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每天的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一、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
地球自转的同时, 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二、地球的自转
(一)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地轴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二、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产生昼夜的原因是什么?
在光线昏暗的房间,我们用光源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因为地球仪是一个 不透明的球体,被光源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光源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 第一章 地球的自转PPT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 第一章 地球的自转PPT

西 十 一 区
西
西




172.5ºE
172.5ºW
时区
180° 东西 十十 二二 区区

22.5ºW 7.5ºW 7.5ºE 22.5ºE
西 中东 一 时一 区 区区
180° 东西 十十 二二 区区
180°
东经度、 西经度、

东时区 西时区

线
早晚
原则上以____1__8经0 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思考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 么会日行八万里呢?
想一想
我们看到太阳每天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__地__轴_不停的旋转, 叫做地球自转。
观察 讨论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 间吗?
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
这条线叫作____国___际___日__期__,变简更称线______。日界日线界西线侧的东十
二区和东侧的西十二区时刻______,日相期同正好相差___天。


求时区、时差及地方时的方法:
1.求中央经线:时区数×15°。如:北京时间采用的是_______经线(中央经1线2)0º的E 地方时 。
2.求时区:经度除以15°(能整除,在商数时区;余数>7.5,商数加一时区;<7.5,在商
全为白昼
全为白昼
一半白昼,一半黑夜
地球不透明且不发光会产生_昼__夜__现象






夜晨 昼 半线 半 球球
夜半球 晨线 昼半球 昏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地球 的运动 (dìqiú) --自转
第一页,共二十页。
1、能够说出地球自转(zìzhuàn)的方向、周 期,
2、能够解释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昼夜更 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3、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 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第二页,共二十页。
自主(zìzhǔ)研读,初步感知
地球的自转
1、含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 地轴的旋转运动。
的旋转运动。3、周期: 小时,也就是。4
、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地
自转,昼夜也就。5、地球自转产生的的地理意义:
第二十页,共二十页。
昼夜(zhò uyè)更替现象 是如何产生的?
• 1.如果地球是透明
太 的球体,那会产生
昼夜 吗? 阳

(zhòuyè)
• 2.如果地球是静止
的球体,那会产生
昼夜更替吗?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zhòuyè)更替 现象
夜 S
N 阳 光

仔细观察 什么(shén me) 地方全天 都是白天, 什么(shén me) 地方全天 都是黑夜?
2、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 24 小时,也就是 一天。(yī
4、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tiā是n)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
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
(báizhòu),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也就产生了昼
5、夜地。球地自球转不产停生地的的地理意自义转:,昼自夜西也向就东
第九页,共二十页。
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地球 自转的特点 (dìqiú)
绕转中心 地轴 (zhōngxīn) (dìzhóu) : 方向:自西向东, 南顺北逆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特征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的运动,而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行的两个基本运动,也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概念。

1.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自身中心轴线从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地球向赤道两侧略为鼓起,形成了地球的赤道膨胀和极圈压缩现象。

地球每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称为地球的自转周期,通常约为24小时。

地球的自转不仅使得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也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文现象。

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使得地球上的生物有规律的活动时间。

同时,地球的自转还导致了离心力的存在,形成了地球的地理现象,如大陆风系、赤道气候等。

2. 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进行公转运动,形成了太阳系。

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地球的公转轨道并不是圆形,而是近似一个椭圆,其离心率约为0.0167。

地球的公转轨道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起着重要影响。

由于地球轨道离心率的存在,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也有所不同,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在公转过程中,地球的南北半球交替接受到太阳直射的区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季节的交替。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生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天文、地理到气候,都受到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1. 影响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地球的自转给地球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的某一部分转到太阳照射的区域时,就是白昼;而当这一部分转到太阳没有照射的区域时,就是黑夜。

昼夜交替对生物活动、气温和植物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

2. 形成地球上的风系和气候地球的自转对大气运动起着重要作用,形成了地球上的风系。

由于地球赤道部分转速较快,高纬度部分转速较慢,造成了大气的流动,形成了赤道气候和温带气候。

地球的自转课件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自转课件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速度测量
天文观测: 天文学家通过恒星观测来确定地球自 转速度。 现代技术: 现代仪器能够更精确地测量地球自转 速度。
0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区域时间差: 地球自转对不同地区时间的影响。 气候差异: 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及差异。
区域时间差
时区划分: 时区的设立与地球自转有关。 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自转导致时间差距造成日期变更 线。
THANKS
地球自转的影响
气候变化: 自转导致气候分布不均,形成不同的 气候带。 地球形状: 自转使地球呈扁球体的形状。
02
地球的自转速度
地球的自转速度
自转速度变化: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及影响。 速度测量: 测量地球自转速度的方法及工具。
自转速度变化
自转加速度: 地球自转速度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产 生微小变化。 历史变化: 自转速度随地质时期有微小变化。
生物钟
生物节律: 生物的活动与地球自转周期有关。 生物适应: 生物演化与地球自转有一定关系。
05
地球自转的未来展望
地球自转的未来展望
气候预测: 地球自转对气候未来的影响与预测。
气候预测
气候模型: 科学家通过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进行气候预测。 全球变暖: 自转异常可能加剧全球变暖现象。
THE END
地球的自转课件地 理人教版七年级上 册
CONTENTS
• 自转的概念及影响 • 地球的自转速度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地球自转的环境影响 • 地球自转的未来展望
01
自转的概念及影响
自转的概念及影响
自转运动: 地球的自转运动介绍。 地球自转的影响: 自转对地球的影响及意义。
自转运动
自转速度: 地球自转速度为每小时约1670公里。 自转轴倾角: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的倾角为23.5 度。 日夜交替: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的现象发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共2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共20张PPT)

自转方向: 西 东 自西 向东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对的
太阳东升西落: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在北极上空和 在南极上空观 察地球的自转 方向有何不同? (逆时针还是顺 时针)
地轴
从地轴北端或北 极上方观察,地 球呈逆时针 _______方 向旋转。
北逆( N i),南顺(shun )
从地轴南端或南 极上方观察,地 顺时针 方 球呈_______ 向旋转。
地球的运动
自转
1. 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
2. 人们白天工作、学习,夜晚休息,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3. 2012年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于当地 时间2012年7月27日21点举行,我们 为什么看到的现场直播却是北京时间 7月28日凌晨4点?
一、地球自转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 地轴
观察地球的 自转动态模 型图,地球 自转方向是 怎样的? 北
24小时,也就是一天。
精确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
日本
自转产生的现象(二)
时间的差异
A
B
东边B点先看到日出
方向 周期 旋转轴 地轴 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 时间的差异
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24小时,即一天
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 太阳东升西落。 3. 当大连已是旭日东升,新疆帕米尔高原还是 满天星斗。 4. 在家里凌晨起床观看欧洲当地19:00举行的 足球比赛直播。 5. 小明给远在美国纽约工作的爸爸打电话,通常 在晚上22:00,却跟爸爸说:“上午好”。 6. 大连夏天白昼长。
北逆南顺
N N S
S
面对赤道
北极俯视 南极俯视
北半球植物的茎大多是
逆时针方向向上缠绕的.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一、知识讲解1.地球绕地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地球绕太阳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是昼夜交替,2、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等。

3.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更替、地球上的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4、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为例)(1)A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是冬至日,季节冬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长短情况昼短夜长(2)B点:太阳直射赤道,时间3月20或21,节气是春分日,季节春季,昼夜长短情况昼夜平分(3)C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6月21或22日,节气是夏至日,季节夏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昼夜长短情况昼长夜短。

(4)D点:太阳直射赤道,时间9月22或23,节气是秋分日,季节秋季,昼夜长短情况昼夜平分(5)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阳光直射。

南半球的节气、季节等均与北半球相反。

一年中,绵阳每天正午太阳夏季节升得高些,冬季较低;一年中,绵阳白昼的时间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日,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日。

5、地球上的温度带五带:北寒带——(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终年炎热。

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南寒带——(南极圈以南)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二、跟踪训练一、单项选择题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B.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C.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D.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2.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D.影子长短的变化3.北京球迷杨洋深夜收看在美国当地中午举行的一场NBA篮球比赛的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D.纬度的差异4.读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关于B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方时为7点B. 正值日落时刻C. 经度为60°ED. 全年昼长夜短5.下列主要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是():①太阳东升西落②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③当烟台的学生早晨去上学时,新疆的学生还没起床④正午物体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读“地球上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自转教学实录
一、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分为8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利用6分钟的时间自学本节。

然后抽签选一个小组上讲台边演示边讲解,要求:①讲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自转产生哪些自然现象?②其他小组对该小组演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⑶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指定任一个小组进行解答。

二、学生边演示边讲解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天,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半球就是昼半球;另一面未被照亮的半球就是夜半球。

请大家看演示,(学生转动地球仪,指着地球仪)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昼夜也就在不断更替。

三、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感受昼和夜
⑴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看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不断转动地球仪,感受昼夜更替。

⑵假设你的眼睛就是太阳,把地球仪上南京的位置转到大概中午12时,看这时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处于白天,哪些国家处于黑夜?
四、学生自由提问、师生讨论交流
师:下面我们进入自由提问阶段,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欢迎同学们解答,老师抛砖引玉,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不自转,还会有昼和夜吗?
生:仍会有昼和夜,但受到阳光照射的一半将永远是白昼,另一半永远是黑夜。

师:那样地球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学生讨论交流。

生: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将很热,未被照亮的部分将很寒冷,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

生:教材上为什么强调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它和昼夜的形成有必然联系吗?
教师做演示实验:用手电筒分别照在地球仪和“透明地球仪”(用透明塑料纸制成)
大家看有什么不同?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如果地球是透明的,地球将永远是白天,没有黑夜。

生:昼夜的形成和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有必然联系
生:“在汽车上我们能感觉得到汽车在运动,可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呢?”
师:“哪位同学能谈谈坐火车或轮船时的感觉?”
生:“火车很平稳,火车的速度很快。


师:“你在火车上是怎样感觉到它的速度很快的?”
生:“我看到路两旁的树木、房屋等迅速地向后移动。


师:“如果不看窗外的物体,你还能感觉到火车在运动吗?”
生:“不能。


生:“我从钢轨的声音也可判断出来。


生:“我有一次随妈妈旅游,在火车上睡着了,醒来后以为在家里的床上呢!”
师:有坐过轮船的同学吗?能谈谈感受吗?
生:“我坐过轮船,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周围水天一色,其他什么也看不见,几乎感觉不到船在航行。


师:“为什么在火车上不看窗外就几乎感觉不到火车在运动?为什么在大海上感觉不到轮船在航行呢?”
学生讨论交流。

生:“因为我们没有可以对比的东西。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

地球就像在宇宙中航行的一艘大船,运行的速度非常平稳,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东西,都被地球带着在自转,另外,在运行的轨道周围找不到可以对照的东西,所以地球上的人是感觉不到它是在运动的。

生:老师,那我们有什么方法知道地球在运动呢?
师:当然有,有许多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有哪些?
生:“昼夜更替。


生:“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生:“北半球河流南岸比北岸陡一些。


生:“我们在洗菜、洗澡放水池里的水时,水的漩涡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生:“老师,我这有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上面说,傅科摆也可以证明地球是自转的。


生:“过去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行试验,结果是:自井口中心下落的物体,总是在一定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碰撞,这就从另一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师:我非常佩服同学们广博的知识和善于独立思考问题的探究精神。

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甚至为之做出了无畏的牺牲,哪位同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个认识过程?
学生介绍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曲折过程。

师:我们从刚才同学的介绍中得到什么启发?
生:任何事情都不能只从表面上去断定它的性质,而要去深入透彻地去勘察、了解才能作出结论。

成功=大胆地假设+不懈努力+无数次实践。

只有无所畏惧的人才能发现真理。

生:如果地球自东向西转,产生的现象与现在又有哪些不同?
生:日月星辰将西升东落。

生:为什么东方的时间总比西方的早?东边总是比西边先看到太阳?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大家看地球仪上的AB两点,哪点在东?(A)哪点在西?(B)(转动地球仪),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哪点?(A点)。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了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说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早,例如,现在我们南京已经是下午了,但纽约却还是黑夜。

生:老师,我认为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

去年七一我和爸妈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当时北京凌晨5点左右太阳就出来了,而我的老家上海此时要5点30分左右才看到日出。

上海在北京的东南方向,按照课本说法北京应该比上海晚看到日出,但事实恰恰相反,课本中的理论不是和事实相矛盾吗?”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很有深度,说明这个同学善于观察和思考,让我们为他敢于挑战权威观点的勇气鼓掌。

生:我曾经在书里看过,一个地方看到日出的时刻除了受经度影响外,也与纬度有关,有的时候可能越往北日出越早。

生:北半球夏至的时候,越往北白昼越长,北极出现白昼,可能与这个有关。

师:同学们,这个问题很深奥,牵扯到高中地理知识,但我相信同学们具有不怕难不服输的勇气,下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阅资料,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下节课解释给我们听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