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一二三单元知识要点
九年级新版语文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新版语文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697bd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8.png)
九年级新版语文上册知识点第一章:文学常识
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文学的分类和体裁
文学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文学鉴赏的要素和方法
第二章: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
古代文学的创作特点
古代文学各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古代文学与历史、哲学、宗教的关系
第三章: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和影响
现代文学与社会、科技的关系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
第四章: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修辞手法对作品意境的塑造和效果的体现修辞手法的辨析和运用
第五章:阅读与鉴赏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文学作品的主旨和主题的把握
文学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审美价值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评论和评析的技巧
第六章:写作与表达
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写作的风格和语言的运用
写作的结构和逻辑的构建
写作的技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七章:口语与演讲
口语和演讲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口语与演讲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口语与演讲的议论和辩论能力的培养口语与演讲的实践和应用
第八章:语言文字知识
字词的认识和运用
短语、句型和句子的结构与变化
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和语言规范的遵循
总结:
九年级新版语文上册的知识点包括文学常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手法、阅读与鉴赏、写作与表达、口语与演讲以及语言文字知识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为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上第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九年级上第一二单元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1b3ae4998fcc22bcd10d42.png)
第一单元1、白杨礼赞1、主题:本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2、文章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3、结构及内容要点:第一部分(1):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作用: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2—4):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黄土高原的特点: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雄壮、伟大——单调描写黄土高原的目的: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作铺垫。
第三部分(5—6):描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第5段:第一层(……淡青色):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赞美它的外形不平凡(描写)○1“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外形特征。
○2分别从干(笔直)、枝(笔直靠紧)、叶(向上)、皮(有光泽)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
③“泛.出淡青色”——“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层(这是……西北风):揭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不平凡(议论)○1“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
○2“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第6段,过渡段,由“远指”到“近指”,白杨树的外形和神韵愈加清晰,作者感情也愈加强烈。
第四部分(7—8):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①第7段,运用拟人、对比,将“好女子”与“伟丈夫”对比,先抑后扬,突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不平凡。
②四个反问排比句,由外向内,逐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地讴歌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展示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
③第一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引人深思人和白杨树的联系,为下文作铺垫;第二个反问句,肯定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品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联系,使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明朗;第三个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使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深化;第四个反问句肯定了白杨树的精神面貌,指出它象征了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明确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31102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f.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古文阅读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古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古文,了解古代人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
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1. 古文的特点:形式上包括对仗、平仄、夸张等,内容上多涉及礼仪、道德、哲学等方面的思想观念。
2. 古文的阅读方法:理解古文的基本方法包括通读全文、研读词句、把握句意和理解作者意图。
3. 古文的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仗、排比、反问等。
4.古文名篇鉴赏:学习古代文化名篇,如《论语》、《孟子》等。
第二单元:诗词鉴赏与创作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古代诗词的鉴赏和创作技巧。
通过学习优秀的古代诗词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1. 诗的基本结构:诗的形式包括韵脚、格律、押韵等,并且要注意诗的韵律和节奏。
2. 诗的鉴赏方法:诗的鉴赏应包括了解诗的背景和作者,品味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并注意揣摩作者的写作技巧。
3. 古诗名篇的赏析:学习古代文化名篇,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4. 诗的创作要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感悟,运用丰富的词语、修辞手法和想象力进行诗歌创作。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通过阅读和分析现代文的形式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现代文的特点:现代文的语言更为接近现实生活,内容上涉及到社会、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问题。
2. 现代文的阅读方法:理解现代文的基本方法包括抓主题、读细节、推理判断和把握作者意图。
3. 现代散文的鉴赏:学习优秀的现代散文,如《记忆的石头》、《雾都孤儿》等。
4. 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选择写作主题、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第四单元:修辞与说明文阅读本单元主要学习修辞和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通过学习修辞手法和说明文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九年级上册语文一到三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一到三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5ccc7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9.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重点字词1.第一单元-妖娆(yāo ráo):娇艳美好。
-风骚(sāo):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用来泛指文学。
也指人举止轻佻。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2.第二单元-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3.第三单元-阴晦(huì):阴沉昏暗。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谋食:谋生。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二、文学常识1.第一单元-《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词的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现代诗人。
这首诗以“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假设自己是一只鸟,通过鸟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2.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这是一篇演讲词,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本文通过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行为进行谴责,表达了对被侵略国家和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人类文化遗产的珍视。
3.第三单元-《故乡》作者鲁迅,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闰土、杨二嫂等人的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苦难生活。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
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态度的变化,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三、课文重点内容1.第一单元-《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对北国雪景的描写,又引出下文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评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至十二单元知识点大全(语文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至十二单元知识点大全(语文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4b0cb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0.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至十二单元知识点
大全(语文笔记)
第一单元
- 课文:《一封信》
- 内容简介:本课以一封现代人写给古人的回信为主线,介绍了古人物及其传奇故事,并引发了对古人的思考。
- 重点词汇:古人、传奇、思考
- 课文:《七步诗》
- 内容简介:本课以著名诗人曹操的《短歌行》为基础,介绍了古代文化和历史,并通过研究七言绝句的韵律与押韵规律,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 重点词汇:短歌行、七言绝句、韵律、押韵
...
第十二单元
- 课文:《花千骨》
- 内容简介:本课以现代小说《花千骨》的片段为主线,讲述
了女主角花千骨的生命经历和成长,通过对人物情感和命运的描写,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和生命的思考。
- 重点词汇:花千骨、人物情感、命运、思考
- 课文:《月下独酌》
- 内容简介:本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中的一篇,
通过诗人的描写和抒发感受,让学生领略到了诗歌的美和哲理。
- 重点词汇:月下独酌、诗人、美、哲理
...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至十二单元的知识点大全,希望
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内容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6b7071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4.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内容第一单元:诗歌。
- 文学常识。
-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等。
- 沁园春,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式、字数、平仄等。
- 字词积累。
- 妖娆(ráo):娇艳美好。
-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 内容理解。
-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从远到近描写雪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
- 下阕由对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的描写转入对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的评论,最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惜”字统领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将超越他们。
- 文学常识。
- 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
- 字词积累。
- 嘶哑(sī yǎ):声音沙哑。
- 内容理解。
- 诗中“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以鸟自喻,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正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大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人民心中的悲愤,“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怒吼声,“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第二单元:议论性文章。
- 文学常识。
-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思想家、学者。
- 字词积累。
- 亵渎(xiè dú):轻慢,不敬。
- 强聒不舍(qiǎng guōbù shě):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 内容理解。
- 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文章开头提出论题,然后分别论述有业之必要、敬业的重要性和乐业的重要性。
论述有业之必要时,引用孔子的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和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事例;论述敬业时,引用朱子的话“主一无适便是敬”,并列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说明职业不分贵贱,都要敬业;论述乐业时,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等方面进行论述。
九年级上册各科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各科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b8b66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c.png)
九年级上册各科知识点一、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 古诗词。
- 文学常识:作者毛泽东。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 思想内容:描绘了北国雪景,纵论历代英雄,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 重点词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表达了诗人超越历史人物,创造空前伟大业绩的坚定信念。
- 文学常识: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 思想内容:诗中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重点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千古名句,表现出诗人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实现理想。
2. 文言文。
- 文学常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重点实词:如“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越明年”(到了第二年)等。
- 重点虚词:“之”“其”“而”等的用法。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的“之”可译为“的”。
- 思想内容: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 文学常识: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 重点实词:“蔚然”(茂盛的样子)、“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等。
- 重点虚词:“者”“也”等。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也”表示陈述语气。
- 思想内容: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3. 现代文阅读。
- 小说单元。
- 议论文单元。
二、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 一元二次方程。
-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九上语文知识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九上语文知识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a8bcd5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a.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九上语文知识提纲第一单元: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 说明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列举并解释修辞手法的常见种类- 分析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和效果- 探讨修辞手法对表达技巧的影响第二单元:秦始皇与两汉文化- 追溯秦朝的历史背景和秦始皇的生平事迹- 解读《焚书坑儒》对两汉文化的影响- 探究两汉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分析两汉文化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第三单元:唐宋诗词与散文- 介绍唐宋时期的文学繁荣和诗词散文的兴盛- 分析唐宋诗词和散文的特点和风格- 探讨唐宋文学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分析唐宋文学对人们情感和审美的启迪第四单元:明清小说与戏曲- 解读明清时期小说的兴盛和戏曲的发展- 分析明清小说和戏曲的特点和题材- 探讨明清文学对社会生活的表现和批判- 分析明清文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启示第五单元:现代文学与传媒- 介绍现代文学与传媒的关系和互动- 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探讨传媒对现代文学的传播和推动作用- 分析现代文学与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和评价第六单元:语言与交际- 说明语言与交际的关系和重要性- 分析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和功能- 探讨语言在社交场景中的表达技巧和应用- 分析语言交际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影响第七单元:修辞与鉴赏- 介绍修辞与鉴赏的定义和关系- 分析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和效果- 探讨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修辞与鉴赏对文学欣赏的提升和影响第八单元: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 追溯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分析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统- 探讨古代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分析古代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创新第九单元:文学鉴赏与人生感悟- 解读文学鉴赏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文学作品对人生的启示和感悟- 探讨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和欣赏方法- 分析文学鉴赏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第十单元:写作技巧与实践- 介绍写作技巧的分类和应用- 分析写作技巧对优秀作品的影响和作用- 探讨实践对写作技巧的提升和发展- 分析写作技巧在不同文体和领域的差异和应用第十一单元:古典诗词与韵律之美- 介绍古典诗词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分析古典诗词的韵律和美学特点- 探究古典诗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分析古典诗词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第十二单元:公众演讲与表达技巧- 说明公众演讲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公众演讲的要素和技巧- 探讨语言和声音在公众演讲中的作用- 分析公众演讲对个人能力和社会影响的价值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九上语文知识提纲》的大致内容和框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详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详细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8758f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6.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详细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将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详细知识点进行汇总。
以下是各单元的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写作基础
- 研究写作的基本要素和原则
- 了解提纲式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方式
第二单元:古代诗歌
- 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
- 研究古体诗的韵律和格律
第三单元:现代散文
- 了解现代散文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 掌握散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第四单元:古代小说
- 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了解古代小说的结构和叙事方式
第五单元:现代小说
- 了解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 掌握小说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第六单元:古代散文
- 研究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和作品特点
- 掌握散文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第七单元:修辞与韵律
- 了解修辞和韵律的定义和分类
- 研究修辞和韵律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第八单元:写景描写
- 掌握写景描写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 研究写景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第九单元:人物描写
- 研究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和要素
- 了解人物描写在小说和散文中的重要性
第十单元:议论文写作
-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 研究论点的提出和论证的技巧
以上为该语文教材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概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语文各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37b61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5.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各知识点第一章诗歌鉴赏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诗歌的基本形式、特点以及相关的鉴赏技巧。
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到如何理解、欣赏和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形式。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与鉴赏本章着重介绍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阅读方法。
学生将学习到文言文的特点、语法结构、常用词汇等,同时也要通过大量阅读文言文的经典作品来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三章现代文阅读与鉴赏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现代文的阅读和鉴赏技巧。
学生将学习到如何理解现代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特点和意义。
同时,通过阅读现代作家的优秀作品,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第四章古代文学名著阅读本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阅读与理解。
学生将研究《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第五章修辞与表达这一章重点介绍了修辞技巧和表达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修辞的理解和应用。
第六章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本章主要讲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通过比较传统与现代思维方式的差异,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考角度。
第七章中国古代文化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点。
学生将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艺术形式等,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渊源和联系,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语文各知识点的简要概述。
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知识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以上所述,就是九年级上册语文各知识点的内容要点。
一二三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二三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b2d10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4.png)
一二三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词语搭配1. 词语搭配是指语言中词语之间相互搭配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是表达思想和交际的基本方式。
2. 词语搭配的确定往往受到语境和习惯的制约,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合适的搭配。
3. 词语搭配的准确使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精准、丰富和生动,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修辞手法1. 比喻是修辞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是通过对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比较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2. 拟人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将非人的事物或抽象概念拟人化,使其具有人的特性和行为。
3.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系列意义相近的词语或短语排列在一起,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节奏感。
三、修辞格1. 反问是一种修辞格,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陈述性的意义,常用于疑问、反驳或强调的语气。
2. 夸张是一种修辞格,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表现来达到修辞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3. 对比是一种修辞格,通过对两个相对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标点符号1. 逗号是一种用于分隔语句中成分的标点符号,可以起到连接或分隔句子中不同成分的作用。
2. 句号是一种用于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通常在陈述句、祈使句或句子结尾使用。
3. 问号是一种用于表示疑问句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结尾。
五、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是指通过阅读文章、故事或其他文本来获取信息、理解内容和提炼主旨。
2. 在阅读理解中,可以通过掌握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和重点内容来提高阅读效果。
3. 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可以帮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作文写作1. 作文写作是指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是一种语言表达和思维独立的能力。
2. 在作文写作中,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话题、构思清晰的结构和用词精准的语言来提高作文质量。
3. 作文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全册中心思想归纳:九年级部编语文上册
![全册中心思想归纳:九年级部编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a5e4a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0.png)
全册中心思想归纳:九年级部编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课文1:《草原》《草原》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描绘草原的变化,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课文2:《背影》《背影》通过讲述作者与父亲在火车站的离别,表现了父爱的深沉。
同时,通过父亲背影的消失,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念。
第二单元:人与社会课文3:《藤野先生》《藤野先生》通过讲述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展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文章强调,只有真诚相待,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实现和谐社会。
课文4:《我的叔叔于勒》《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讲述作者的叔叔于勒的故事,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
文章呼吁关注社会底层人群,追求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单元:人与自我课文5:《秋天的怀念》《秋天的怀念》通过讲述作者与母亲之间的亲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文章强调,学会感恩,珍惜亲情,是人类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课文6:《散步》《散步》通过讲述作者与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谐。
文章倡导,在忙碌的生活中,要学会关爱家人,享受家庭的温暖。
第四单元:人与历史课文7:《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通过选取古代诗人创作的十九首诗歌,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
文章强调,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课文8:《司马光》《司马光》通过讲述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崇高品质。
文章呼吁,以史为鉴,研究先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五单元:人与科技课文9:《呼兰河传》《呼兰河传》通过讲述呼兰河地区的发展变化,反映了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
文章强调,科技的发展要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课文10:《我的战友邱少云》《我的战友邱少云》通过讲述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展现了他在科技领域的杰出贡献。
文章呼吁,青少年要热爱科学,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总结九年级部编语文上册的全册中心思想归纳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历史、人与科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6db4a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0.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古人给我们的启示- 了解古代文化和智慧- 研究古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领悟古人的人生哲理第二单元:翻译与交流- 研究翻译的基本技巧- 掌握对文本进行逐句翻译的方法- 研究有效的交流和表达技巧第三单元:天下大家庭- 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增强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研究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和行为第四单元:情感的表达- 研究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培养情感交流的能力- 加深对情感的理解和体验第五单元:关爱生命- 了解生命的珍贵和脆弱- 研究关心和保护生命的态度和行动-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六单元:经典诗词赏析- 研究古代诗词的鉴赏和理解- 培养对诗词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抱负第七单元:影视文化- 研究欣赏电影和影视剧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影视文化的发展和特点- 探讨影视作品对人们的影响第八单元:历史的记忆- 研究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理解历史对现在的影响和意义- 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观的能力第九单元:当代生活与文学- 了解当代社会的生活现象和问题- 探究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感受文学作品中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价值第十单元:阅读策略与应用- 研究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阅读兴趣和惯第十一单元:文言文阅读- 研究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欣赏文言文的优美和独特之处第十二单元:古籍与古代文化- 了解古籍的分类和特点- 探究古籍对古代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研究古代文化的精神和观念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和目标,学生将会学习和掌握不同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记考点汇总:全册课文主题及中心思想
![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记考点汇总:全册课文主题及中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74c1e4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0.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 必记考点汇总全册课文主题及中心思想第一单元:诗歌鉴赏与创作本单元主要围绕诗歌展开,通过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以及穆旦的《我看》等经典诗歌,引导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技巧,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通过诗歌朗诵和尝试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单元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诗歌鉴赏和创作的能力。
沁园春•雪作者是毛泽东。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词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我爱这土地作者是艾青。
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以象征的手法,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自己对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乡愁作者是余光中。
诗人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是林薇因。
这首诗歌咏“四月天”的种种美好,意象美丽,意境朦胧又温馨,抒发了诗人心中的爱、暖和希望。
我看作者是穆旦。
这首诗描写了“我”眼中的大自然的美好温馨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也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愿以热血青春报效祖国的深情。
第二单元:思想与品德本单元主要探讨的是思想与品德的主题,包括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以及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等文章。
这些文章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敬业精神、教养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本单元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思想与品德的重要性,并努力成为有思想、有品德的人。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b51915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1.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笔记一、第一单元。
1. 文学常识。
-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词牌名“沁园春”,“雪”是题目。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2. 字词积累。
- 字音:分外(fèn)妖娆(ráo)稍逊(xùn)风骚(sāo)成吉思汗(hán)- 词义。
- 妖娆:娇艳美好。
-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3. 内容理解。
-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先总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概括描写了北方雪景的总体特点。
然后具体描写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的雪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通过“望”字统领,写出了视野的广阔。
- 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最后得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结论,表达了诗人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认为当今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才是真正的英雄。
1. 文学常识。
- 字音:嘶哑(sī yǎ)汹涌(xiōng yǒng)- 词义。
- 嘶哑:声音沙哑。
-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3. 内容理解。
- 诗中“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以鸟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即使喉咙嘶哑也要歌唱的鸟,象征着诗人即使遭受苦难也要为祖国歌唱的决心。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大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的愤怒与反抗;“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1. 文学常识。
- 作者余光中,当代诗人、散文家。
2. 字词积累。
- 字音:邮票(yóu piào)坟墓(fén mù)海峡(hǎi xiá)3. 内容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二三单元知识要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二三单元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5f71690740be1e650e9acf.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二三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自然物语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斗笠lì襁褓qiǎng bǎo点拨:“滞”不要误读为“dài”。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2)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3)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4)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2024九年级上册语文
![2024九年级上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a71ce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7.png)
2024九年级上册语文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内容概览。
(一)课本单元结构。
1. 第一单元:诗歌。
2. 第二单元:小说。
- 在学习小说时,要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入手。
同时,要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理解环境对人物和情节的烘托作用。
3. 第三单元:议论文。
-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确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学会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并能分析其作用。
4. 第四单元:戏剧。
- 在学习戏剧时,要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要素,如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让他们更深入地体会戏剧的魅力。
5. 第五单元:古典白话小说。
- 可以让学生比较古典白话小说与现代小说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古典白话小说的理解。
6. 第六单元:古代诗词曲。
- 在学习古代诗词曲时,要让学生掌握诗词曲的基本格律知识,如律诗的对仗、词的词牌格式等。
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古代诗人词人的情感世界,通过诵读、赏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二)重点课文解析。
- 创作背景。
-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当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词。
- 内容赏析。
-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的壮丽。
其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通过对长城、黄河等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雪景的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群山和高原以动态美。
- 下阕议论抒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由写景过渡到议论英雄人物。
词人列举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历史人物,指出他们虽然有雄才大略,但都有不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超越前人的伟大抱负。
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梳理
![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83248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d.png)
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梳理本文主要内容是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的全册单元梳理,涵盖诗歌鉴赏、议论文写作、文言文阅读、叙事类文章分析等核心技能。
通过“五步学习法”:即:单元导读、单篇精读、整合联读、读写共生和单元小结等环节进行全面梳理,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适合人群:致力于提高文学素养的初中生、寻求教学资源的语文教师、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
第一单元梳理一、单元导读目标:•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征。
•通过朗诵和赏析,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与情感美。
•探索诗歌创作,培养文学想象力。
计划:1.核心学习内容:教材提供的六首诗歌(《沁园春·雪》《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
2.任务目标:o学习鉴赏:分析意象、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
o诗歌朗诵:注重重音、停连和节奏,体验情感表达。
o诗歌创作:借助具体意象表达个人情感。
二、单篇精读1. 《沁园春·雪》(1)内容解析:描述北国雪景,以豪迈气概纵论历史英雄,最后表达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自信。
(2)艺术特点:•比喻与对比: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押韵与节奏:音韵流畅,气势磅礴。
(3)思考问题:•Q1:诗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意象有何特点?o参考答:表现了雪后北国壮丽风光,赋予自然以生命力。
•Q2:结尾为何突出“还看今朝”?o参考答:强调新时代的英雄和伟业,体现诗人自信。
2. 《周总理,你在哪里》(1)内容解析:通过对自然与人类的呼唤,表达对周总理的深切思念与敬爱。
(2)艺术特点:•反复修辞:强化思念情感。
•抒情叙事结合:展现人民对总理的无尽怀念。
(3)思考问题:•Q1:为什么诗中多次使用“他刚离去,他刚离去”?o参考答:通过反复强调,表达失去总理后的震撼与怀念。
3. 《我爱这土地》(1)内容解析:通过“鸟”的形象,讴歌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2)艺术特点:•意象鲜明: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象征祖国。
初三语文九年级(上)1-3单元知识要点概要
![初三语文九年级(上)1-3单元知识要点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b6235afb7f1922791688e85e.png)
初三语文九年级(上)1-3单元知识要点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鼎湖心听泉一、字音泠.泠(líng)淙.淙(cóng) 迸.(bèng)跳佯.(yáng)作楹.(yíng)联拾.(shè)级古刹.(chà) 污垢.(gòu)二、字形雀.跃声誉鹊.起安详.祥.和绿阴.如盖遐.想繁花似锦.万籁俱.寂三、整体感知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按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的。
作者把山泉当做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四、标点1、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2、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
五、文中名句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
(二)林中小溪一、字音颤.(chàn)动涟漪..(lián yī) 吝.(lín)啬惬.(qiè)意阻塞.(sè) 粼.粼(lín) 蹿.(cuān)出簌.簌(sù) 花蕾.(lěi)二、字形障.碍悬崖.杜鹃.分道扬镳.翩然而至.百花争艳.三、整体感知本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四、标点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三)飞红滴翠记黄山一、字形殷勤.千峰竞.秀浮想联.翩望.而生畏娇娆.万古长.青如愿以.偿二、文中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四)画山绣水一、字音褒.贬(bāo) 攒.聚(cuán) 积攒.(zǎn) 嶙峋..(lín)(xún) 精髓.(suǐ)恍.惚(huǎng) 恬.静(tián) 贮.藏(zhù) 譬.如(pì) 黑黝黝.(yǒu)二、字形清奇峭.拔玲珑剔透瞭.望仗.势欺人三、整体感知:这篇散文从漓江上观赏山水自然风景出发,去发掘由于奋斗而取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二三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自然物语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斗笠lì襁褓qiǎng bǎo点拨:“滞”不要误读为“dài”。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2)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3)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4)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2、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
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星星变奏曲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朦胧méng lóng 覆fù盖冻僵jiāng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2)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3)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2、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第4课外国诗两首一、重点字词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ī) 栖息 (xuān) 喧响沉(jì) 寂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2) 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蛔在草茸茸的山上呜叫。
2、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2、《夜》的作者是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第二单元哲思华章第5课敬业与乐业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赦shè旁骛wù佝偻gōu lóu 承蜩tiáo亵渎xiè dú骈pián进强聒guō不舍2、解释下面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写出下列句子的出处并解释句意。
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出处:《论语·阳货》解释: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出处:《论语·卫灵公》解释: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3、主一无适便是敬。
出处:《论语·学而》解释: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出处:《庄子.达生》解释: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5、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出处:《礼记·中庸》解释: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解释: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处:《论语·述而》解释:他(孔子)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陨yǔn落诅咒zhòu 灵柩jiù睿ruì智怜悯mǐn 恪kè尽职守2、解释下列词语。
(1)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2) 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3)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4)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2、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3、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l、《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
2、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3、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
主要著作有《忏悔录》、《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
4、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
组织编纂《百科全书》。
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庸碌yōng、lù廓kuò然无累灰烬jìn谀yú词枘凿ruìzáo 羲xī扶掖yè涕泗sì横流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2)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3)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人—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2、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3、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4、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本文选自《傅雷家书》。
2、书信包括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结尾)、署名、日期等五部分。
第8课致女儿的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忐忑tǎn tè繁衍yǎn 刹chà那间一抔póu黄土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幼(zhì) 稚(bó)勃然大怒(shǔ) 曙光(zhù) 伫立(niǔ) 纽带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我心灵中所获取的一切美好的、智慧的、诚实的东西都应该归功于她。
(2) 是她在我面前打开了)童话、祖国语言和人类美德的世界。
(3) 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
这种美使上帝迷惑不解,惊慌不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杯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3、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
4、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致女儿的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国别)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第 9 课故乡一、字音、字形辨析。
1、生字词汇编加注音瓦楞(léng)猹(chá)胯(kuà)祭(jì)祀(sì)弶(jiàng)小毡(zhān)帽鹁(bò)鸪(gū)獾(huān)猪颧(quán)骨髀(bì)愕(è)然嗤(chī)笑寒噤(jìn)廿(niàn)年惘(wǎng)然恣(zì)睢(suī)阴晦(huì)二、词语积累与运用1、生词语、成语的解释汇编阴晦:阴沉昏暗。
家景:家境。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鄙夷:看不起。
无端:无缘无故。
如许:这么些。
苏生:苏醒,重视。
瑟索: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恣睢:放纵,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