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课件(部编版五四制)(上海专用)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课件(部编版五四制)(上海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29953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e.png)
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 大大加剧 地半封建化程度 中国的民族危机
战争背景 战争经过 战争结果 战争影响
民
族
鸦 《南京条
危
片 约》
甲
午
中 日
《马关条 约》
机
战
争 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战 争“两大半大”加程深度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 实由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
八国 《辛丑条
联军 约》
侵华 战争
完全沦为 “两半”社会
1840年
1842年 19世纪60年代
救
亡 两组矛盾: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康有为 梁启超
维新变法之路
孙中山 革命之路
本课小结
日本 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
朝鲜东学 党起义
蓄意挑起 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割台湾、澎湖列岛 赔2亿两白银
开放沙、重、苏、杭 设工厂
刺激列强掀起 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抢夺利权 强租海港 划分势力范围 门户开放
旅顺大屠杀
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
海卫,北洋舰队全 军覆没。
战争背景 战争经过 战争结果 战争影响
黄海海战
此
日
漫
挥
天
下
泪
,
有
公
足
壮
——
海
光军
绪 皇 帝
威
。
战争背景 战争经过 战争结果 战争影响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我见一人跪在兵前, 口头求命。兵一手以 枪尾刀插入其头于地, 一手以剑斩断其首。
丁汝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de717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0.png)
中国
满蒙 朝鲜
亚洲乃至全世界
一、日寇蓄谋战火起—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
双方在战场上相遇会发生什么?
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
(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
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
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
为继。
——李鸿章
为迎接慈禧六 十大寿(1894年), 修建颐和园,挪用 海军经费,耗资三 千万两白银。
二、甲午风云英雄祭——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894—1895)
4.黄海海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 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日本趁机夺取制海权
在“致远”舰被击中、邓世昌入海 后,其平日里养的名为太阳的爱犬 也跟着跳入海中,紧紧咬住邓世昌 的衣袖,不让主人下沉。邓世昌想 赶走爱犬,但是爱犬仍不肯离去, 就在邓世昌转身沉海的片刻,狗又 紧紧咬住了邓世昌漂浮在海面上的 辫子,还发出“呜——呜——”的 悲泣声,仿佛在哀求邓世昌上岸。 一只狗与他的主人,在激烈的海战 后,就这样僵持在100多年前中国的 黄海海面上……
俄德法干预
德俄合作干涉之结果,可能由中
国获得一海军军港或煤站之割让。法
中
国也想借此向中国邀功,取得南海岛
国
日
旁中国一小岛… …
辽
本
——梁启超 著《李鸿章传》
东
三、丧权辱国任宰割—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代表清政府 的三个人物
2.表现:列强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租
熊代表俄国
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一、日寇蓄谋战火起—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
2、导火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6314941ed9ad51f11df242.png)
(2)“门户开放”:
“门户开放”:1899年, 美国 向英、俄、德、日、 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早中国的 “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 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个长
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的势力范
围;虎,代表英国,吞食我最源自富庶的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
人物:李鸿章(中)、伊藤博文(日)
《马关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割三地——割辽东半更岛严、重台湾破全坏岛主及所权有,附刺属岛激屿、 澎湖列岛列给强日瓜本 分中国野心
清财政不堪重负,更加 赔二亿——赔偿日重本兵人费民白负银2担亿,两 列强控制
中国经济 开四口——增开沙市、列 中重强 国庆、侵 内苏略 地州势、杭力州深为入商埠到
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
威海卫战役
1895年,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 督 丁汝昌 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 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失败的原因:
清朝的腐败是失败的根源; 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一部分清军将领贪生怕死; 武器装备落后等。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895年 地点:日本马关
第5 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三、“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
1894 年,朝鲜发生 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派兵镇压, 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 战。史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肠,代表德国,象一条七寸毒
蛇一样把我国的山东紧紧缠住;
狂奔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
“门户开放”:1899年, 美国 向英、俄、德、日、 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早中国的 “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 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个长
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的势力范
围;虎,代表英国,吞食我最源自富庶的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
人物:李鸿章(中)、伊藤博文(日)
《马关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割三地——割辽东半更岛严、重台湾破全坏岛主及所权有,附刺属岛激屿、 澎湖列岛列给强日瓜本 分中国野心
清财政不堪重负,更加 赔二亿——赔偿日重本兵人费民白负银2担亿,两 列强控制
中国经济 开四口——增开沙市、列 中重强 国庆、侵 内苏略 地州势、杭力州深为入商埠到
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
威海卫战役
1895年,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 督 丁汝昌 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 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失败的原因:
清朝的腐败是失败的根源; 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一部分清军将领贪生怕死; 武器装备落后等。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895年 地点:日本马关
第5 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三、“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
1894 年,朝鲜发生 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派兵镇压, 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 战。史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肠,代表德国,象一条七寸毒
蛇一样把我国的山东紧紧缠住;
狂奔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25张PPT)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fc47b70975f46527d3e1c0.png)
1894.11
旅顺
日军路线
黄海海战 1894.9.17 平壤 1894.9.15
清军路线
威海卫
1895.2.2
1894.7.25 丰岛
黄海大战
致远舰直冲敌舰 致远舰部分官兵
邓世昌
此
有
日
公
漫
足
挥
壮
天
海
பைடு நூலகம்
下
军
泪
威
生于1849年,卒于1894 年,近代 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黄海 海战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 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
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明治维新后 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 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 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 甲午中日战争经过 • (1)1894年7月,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
探讨: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 么?
帝国主义( 日俄)瓜分 中国矛盾激 化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割占和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 称为 甲午中日战争。 • (2)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 海海域 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下令冲向 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英勇牺牲。 • (3)日本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的 旅顺 大屠杀 ,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 (4)1895年,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 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169d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4.png)
一、甲午中日战争
2.经过:
(4)辽东战役
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 一路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 等地,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 直逼大连、旅顺。旅顺守将 徐邦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 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一、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研读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 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 了野蛮的真面目。”
割地增多
赔款 2100万银元
800万两白银
2亿两白银
赔款增加
通商 其他
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汉口、南京、天津等 十一处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
开设工厂
势力深入 设厂新增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 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2.经过: (5)威海卫战役
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 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 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 舰队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 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一、甲午中日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的中国失败原因
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 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美国纽约《世界报》 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旅顺屠城是在日军高层将领的直接命令和间接煽动下对无辜的普通中 国民众的野蛮屠杀。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 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材料说明日军的罪行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暴本质,是对人 类文明的严重践踏。
材料三: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42张PPT)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f8c3092af90242a995e51e.png)
三、甲午战争结果
中国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 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慈禧:哪管国家 兴亡 ,生日非过 不可。 继续兴建颐和园, 筹办万寿庆典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 的精神,一天只吃一 餐饭,鼓动着他的臣 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 的最后一个铜板。
随堂检测
1.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
C. 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认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1896年《马关条约》已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我国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故选B。
丁汝昌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 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 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 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4年11月,中日甲午 大屠杀的目睹者英国人阿伦在《旅顺落难记》 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 一书中,记录了日军大屠杀的种种惨状。他写道: 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 十来个日本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人,有的砍下一只手, 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 有的割下一只耳,有的剁下一只脚,有的砍下一个 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 头,我所见的,无论男女老少 ,没有饶过一个。所过 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 街道,死尸堆积有几尺高,那男女老幼死得奇形怪 估计超过二万人遇害。据< 状,没有相同的。在一个钱铺里,看见地板上铺满 旅大史话>记载:尸体抬了 了死尸。当中男的也有,女的也有,小孩也有,也 一个月才抬完。两万多尸 有开膛破肚的,也有斩做两段的。那柜台旁边还有 体,堆成尸山,日本人用 一个大钉子钉着一个几个月的小孩,地板上的血, 1896 年11月,日军撤出旅顺后,清朝派来接收旅顺的 火,烧了十几天才烧完, 足有三寸厚,死尸重重叠叠堆了起来,零零落落的 官员顾元勋在此树立了第一块碑石,亲书“万忠墓” 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 手到处都是。 日本血洗旅顺 三个大字,以示祭奠。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说课完美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说课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933a3b767f5acfa1c7cdff.png)
-12-
叁
泣
血
春
帆 ,
影
民响
族
离
殇
教学过程
对比探究
添加 文本
-13-
叁
泣
血
春
帆 , 民
影 响
族
离
殇
教学过程
启发思考
问题设置: 1、沙俄为什么会对马关条约表 示不满? 2、图片中的鹰代表哪个国家, 为什么添没加有盘踞在中国大陆上? 3、美国文本又是如何侵华的呢? 4、图片中的人物行为有表现了 怎样的一种现状呢?
谋
良
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久
-9-
贰
硝
烟
弥
漫 ,
过
英程
灵
四
起
教学过程
阶段 开始 经过
主要战役
爱国将领 左宝贵
结果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
添加 文本
教师点拨:黄海海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
-10-
自主梳理
贰
硝
烟
弥
漫 ,
过
英程
灵
四
起
教学过程
祭英灵
D
C
B
添加 文本
E A
不畏强暴、勇于抗争、不怕牺牲,拥有维护祖 国领土完整的顽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11-
活活动动促促学 学
叁
泣
血
春
帆 ,
结
民果
族
离
殇
教学过程
自主归纳
《马关条约》
时间:1895年
签订双方:李鸿章、伊藤博文
地点:日本马关春帆楼
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添岛加屿、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a0a2db2f60ddccdb38a0ef.png)
宁波、上海
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杭开州深重庆入、内沙地市、苏州、 允工新许厂日。增本设在厂通商口岸开设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加深。化程度。来自俄德法干预三 三国: 沙俄、法、德 国
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左宝贵殉国 邓世昌殉国
辽东战役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我们要学习这些英雄们的哪些精神?
平壤战役
热爱祖国 吾服朝服,欲士卒
知我先,庶竟为之
宁死不屈 死也。敌人注目,
吾何惧乎?”
勇于斗争
辽东半岛战役
黄海海战
不怕牺牲 我立志杀敌报国,
今死于海,义也, 何求生为!
原因 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甲
午
中 经过
日
战
争
导火线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开始标志 1894年丰岛海战
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结果
签订《马关条约》
时间 地点 代表人物 内容
李鸿章
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
内容
影响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 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 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 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 顾,各国势力范围划定 后,美国提出了“门户 开放”的主张!
门户开放政策
时间 1899年
提出 美国照会英、德、俄、日、 意、法
内容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 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c090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0.png)
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 的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在国际上的 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四)失败原因
材料一: 1874年,明治天皇开始裁减内官开支……天皇不要享受, 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 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 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分中 国狂 潮
列强瓜分 中国狂潮
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课堂练习
1.120年后的甲午年,被中国人称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正带 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复兴之路。回首120年前的甲午战争,“甲午
C 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在这张合影中,有四位学生——刘步蟾、 林泰曾、林永升、邓世昌,参与了一场影响 中、日两国国运的战争……
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学生与 教官的合影(摄于1871年)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明治维新前与后 日本的大陆政策
征服朝鲜 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 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二)“门户开放”政策
(1)时间:1899 (2)目的: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3)内容: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利, 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 有均等贸易机会。
(四)失败原因
材料一: 1874年,明治天皇开始裁减内官开支……天皇不要享受, 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 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 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分中 国狂 潮
列强瓜分 中国狂潮
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课堂练习
1.120年后的甲午年,被中国人称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正带 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复兴之路。回首120年前的甲午战争,“甲午
C 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在这张合影中,有四位学生——刘步蟾、 林泰曾、林永升、邓世昌,参与了一场影响 中、日两国国运的战争……
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学生与 教官的合影(摄于1871年)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明治维新前与后 日本的大陆政策
征服朝鲜 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 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二)“门户开放”政策
(1)时间:1899 (2)目的: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3)内容: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利, 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 有均等贸易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4.瓜分中国狂潮 5.升华提升
2.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
6.知识梳理
3.《马关条约》的内容 及危害
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回答之后,出示福州船政学堂的鸟瞰图。
创建于洋务运动期间,船政的创建不仅寄托着清政府强国立威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日本很早就有侵略中国的野心, 蓄谋已久,侵略中国是必然的。
说教学设计
材料二 “而同时期的中国,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洋务等强兵政策不但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国家经济和国 防力量难以得到加强。清朝政局日趋衰败……”
———日本常槃大学学者 材料三 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 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 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状况。
清政府日趋腐败,军备废驰
说教学设计
材料四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 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1892年,日本提前完 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 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 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 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
②赔款2100万元;
②赔银二亿两;
做军费,迅速成为军事强国
③五口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宁 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
③增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 杭州)
④在华设厂。
③侵略深入腹地,便利了掠夺 夺富庶的长江流域
④经济侵略加剧,便利资本输 出,严重阻碍初步建立起来的 民族工业的发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讨论对比, 认识到《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感 受半殖民度程度的加深
说教学设计
穿插活动: 1、畅所欲言: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被哪一战役或英雄所感动?从他们身 上,你感受到了哪些精神品质? 2、播放《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的片段,再现邓世昌等爱国将领英 勇抗敌的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积极发言和观看视频,激发学生激情,体验黄海大战中爱 国官兵的英雄主义精神,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材料一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拱手而让台
材料二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这首诗是台湾诗人丘逢甲在《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写的,该诗表达
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材料三 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大事记
1895年,丘逢甲等组织义军反抗日军占领台湾,坚持5个月被迫返回祖国大陆。 1907年至1915年,台湾人民共举行10余次起义,掀起反日本殖民统治的新高潮。 1921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台湾籍共产党员在上海成立党组织。台湾出 现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蓬勃发展的局面。
——邢德彦《民国风云史》 根据材料四概括甲午战争前日本政府的状况。
设计意图:通过战前中日两国国家现状对比,明白日本为 什么敢于向清政府发动战争
说教学设计
材料五: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 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 手段. ”
请思考:促成“中日冲突”的事件是什么? 1894年5月,朝鲜爆发东 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 国王请求,遂出兵镇压, 日本趁机派兵在朝鲜登陆。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 挑起战争的机会。而1894 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 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 争”
。 梦,也包含着一批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的期盼
说教学设计
接着展示图片福州船政学堂学生合影:
(刘步婵、林泰增、邓世昌、林永升、黄建勋等等)
提起这些名字,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钦佩与感动。多年后他们几乎 都参与了一场影响日后清政府命运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意图:渲染课堂气氛,达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 感的目的
二百兆始
——梁启超
材料二 1895年有三个中国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
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
择了实业。
——章开沅
材料三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等
等进步为补偿
——恩格斯
设计意图:此后国内广大有识之士开始另辟蹊径以救中国,最黑暗 的噩梦过后,光明终将到来。同时为以后学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做铺垫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 “沉沉酣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人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
提问:图片和材料表 达了什么?
设计意图:运用历史图片, 形象直观,同时通过《时局 图》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给中 国带来的影响;认识到这是 中华民族走向严重危机的一 个重要标志,同时,也刺激 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材料一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
甲午战争 与
瓜分中国狂潮
平壤战役 左宝贵
经过 黄海海战 邓世昌
辽东战役 徐邦道
甲午中日战争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
割地
赔款 结果 《马关条约》
通商
设厂
影响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36
说教学设计
穿插活动: 3、展示日军旅顺屠城图及美国纽约《世界报》在日本屠城后对日本的评价:
骨蒙评 仅旅 之文论人为顺 怪明说幸日全 兽皮:免军城 。肤『。清两 』具日美理万
野本国尸余 蛮国报体人 筋为纸的,
设计意图:揭露日本罪行,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不要忘记国耻,要有忧患 意识。
说教学设计
穿插活动四:
材料一:“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 有死而已!”——邓世昌 苟䘮舰,必自裁——刘步蝉 海军如败,惟有战至船没人尽而后已。——丁汝昌
材料二:“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战败,割地求和”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一、二的对比,使学生明白即使有广 大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也改变不了甲午战败的结局。得 出制度的腐败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
说教学设计
三、《马关条约》
李 鸿 章
伊
藤
博
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文
说教学设计
1.《马关条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前后条约相比,有哪些相似性,资本主义国家又 获得哪些新的侵略权益?出示表格,学生填写记忆
项目
内容
割三地 赔二亿
增口岸 允设厂
设计意图:横向联系,培养记忆历史史实的能力,使重点知识 落实到位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讨论,设置
问题等形式形成知识的迁移以及正确的知识结构,以此突破 课本难点)
说教学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 传递,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 学,展示地图、影像、动画、文字资料等,在有限的 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 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圆满完成教学 目标。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 条约》主要内容;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的史实;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识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时局 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观影片,感受爱国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学习邓世昌 等民族英雄英勇抵抗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台 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 的信念。 课标要求:甲午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及反侵略英雄;简述《马关 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 关系。
说教学设计
二、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本着论从史出的原则,运用史料分析解决,培养
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材料一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 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日本大陆政策 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称霸世界 征服中国是日本争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甲午战争给我们的启示(反思)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结语:中国,这个世界上曾经最强大的 国家在满目疮痍后,已经重新站在强者 之林的前列了。文明不会断了传承,因 为我们会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让我们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知识梳理
背景
丰岛海战
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瓜分中国狂潮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1930年,台湾高山族同胞不堪忍受日本奴役和压迫,举行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 1937年,宜兰700余名旷工集体暴动。高雄、六甲等地也相继发生反战暴动。 1939年1000余名被日本强征的台湾壮丁在高雄哗变,其他地方也有类似事件发 生。
1844年“台北帝国的大学”200余名学生密谋起义,准备收复台湾迎接抗日战争胜 利。
设计意图:感受台湾人民誓死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 义精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说教学设计
四、瓜分中国狂潮
国别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合作探究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 《马关条约》的影响。
中英影《南响京条:约》使外国侵中日略《马势关力条约进》 一步①直深割接地威入面胁积京中增津加地国,区腹割的辽安地东全半,,岛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