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解读 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

国学经典解读 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

国学经典解读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王嘉"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即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

《大学》之八条目虽以"格物致知"为首,但长期以来,"格物致知"之说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作为理学思想源头之一,唐代韩愈虽在《原道》中重提《大学》之要,然而重点仍在"正心诚意"而非"格物致知"上。

直至二程才把对《大学》的重视落在了"格物致知"四字上。

南宋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继承了二程对于《大学》的观点,其作《补传》高度概括地论述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并把二程的思想作了纵深的推进。

就朱熹哲学而言,"格物致知"论不仅是对一般典籍的整理,更是根据他的"理气论"的哲学结构而阐发的为学方法。

同时,这还是阐述把外在伦理规则内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修养论。

所以,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内外本末工夫的一以贯之,"精粗具到,统体兼尽"(钱穆《朱子学提纲》)。

用陈来先生的话说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在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同时,强调外部事物的考察和知识的学习扩展"。

因而,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是求真和求善的结合。

一、格物、致知释义宋明理学在为学或修养之方上都讲格物,但含义各不相同,有于事事物物上求理的格理者,也有"发明本心"的格心者。

总之,"格物"可以被视作理学在认识论关键词。

朱熹的"格物"论是沿习了二程关于"格物致知"的看法,朱熹曾说:"此一书之间要紧只在格物两字上认得","本领全只在这两字上。

朱熹—格物致知

朱熹—格物致知

浅谈朱熹—格物致知摘要: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对于格物致知的真正涵义,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

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关键词:未解之谜格物致知朱熹穷理正文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一段。

但是,《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其后再未作出任何解释,也没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两个词汇。

然而,“格物致知”一直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

它之所以使儒学界争论达千余年,首先是因为“格物致知”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设计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

与先秦道家之学相通。

宋儒理学兴起之后,为了排斥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

其次是因为“格物致知”的字义解释难以适当,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格物致知”的正确意义。

这样就使以后诸儒随意发明而强行解释“格物致知”,从而造成了至今的儒学思想上的千古难题。

据记载是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

现在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多是根据朱熹学说的部分观点而出现的。

其实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

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当时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都大力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

但元朝中叶,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明太祖时期又独尊《四书》上的朱熹学说为官方思想权威,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的科举应试更是以朱熹学说为准。

国学经典解读 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

国学经典解读 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

国学经典解读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王嘉"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即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

《大学》之八条目虽以"格物致知"为首,但长期以来,"格物致知"之说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作为理学思想源头之一,唐代韩愈虽在《原道》中重提《大学》之要,然而重点仍在"正心诚意"而非"格物致知"上。

直至二程才把对《大学》的重视落在了"格物致知"四字上。

南宋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继承了二程对于《大学》的观点,其作《补传》高度概括地论述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并把二程的思想作了纵深的推进。

就朱熹哲学而言,"格物致知"论不仅是对一般典籍的整理,更是根据他的"理气论"的哲学结构而阐发的为学方法。

同时,这还是阐述把外在伦理规则内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修养论。

所以,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内外本末工夫的一以贯之,"精粗具到,统体兼尽"(钱穆《朱子学提纲》)。

用陈来先生的话说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在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同时,强调外部事物的考察和知识的学习扩展"。

因而,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是求真和求善的结合。

一、格物、致知释义宋明理学在为学或修养之方上都讲格物,但含义各不相同,有于事事物物上求理的格理者,也有"发明本心"的格心者。

总之,"格物"可以被视作理学在认识论关键词。

朱熹的"格物"论是沿习了二程关于"格物致知"的看法,朱熹曾说:"此一书之间要紧只在格物两字上认得","本领全只在这两字上。

教案二: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及其意义

教案二: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及其意义

教案二: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及其意义。

一,“格物致知”的内涵和主要内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一个重要哲学思想,简单来说,就是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和途径。

具体来讲,“格”是从事物的本质到现象的特征进行认识和分析,“物”则是指实在的事物本身,“致”则是指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知”则是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即达到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格物致知”便是指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探究,来不断拓展个人认知的边界,从而获取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事物本质:朱熹认为人的认知必须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即追寻事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与变化,探寻事物的原理和本质。

2.培育内在情感素质:在认知和探究事物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沉稳、内敛、恬静的个性素质,以此进一步提升个人的认识水平。

3.注重经验和实践:朱熹认为,人的认知必须基于直觉的感知和自身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演绎,因此,人要不断进行探寻和实践,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得到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格物致知”思想的意义1.唤醒人们的“自我认知”: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情感素质培养,提醒人们要不断探究自我,通过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探求,让个人能够自我超越和提升,从而得到更为广阔和深刻的认知。

2.建立“知行合一”的价值观: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注重实践和经验,在具体经验中不断地提炼和认知事物的本质,这样的实践和经验是知识和信仰得以相互促进和交织的必要途径。

3.拓展人们的认知边界: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强调人要从事物的本质和实践经验出发,并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和认识事物。

4.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支持: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如果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应用,那么将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量。

总结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总结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总结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朱熹(1130-1200)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化名人和哲学学派理论的创立者,被称为“朱子”,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是他对于人类认识世界、理解道德和实践的核心思想,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总结。

格物致知是朱熹哲学体系的中心思想,是他提出的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观点。

朱熹认为,要真正获得知识和理解真理,人们必须通过观察事物本身、研究事物的属性和规律来认识世界,而不能仅依赖于空泛的推理和概念。

他强调了实践、经验和直观知觉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主张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属性,以达到真正理解和认识事物的目的。

这种方法论反对了以空想推理、抽象概念和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观点,为后来的中国历代学者提供了一个指导认识世界的方法。

在朱熹看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

他认为,人们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来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事物。

朱熹强调了对于事物的感性认识,主张人们应该融入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中,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和体验真理。

他主张人们应该努力了解自己生活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通过实践来寻找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真正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方法强调了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历史上后来的学者以及当代教育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朱熹的“致知”是格物思想的基础和归宿。

他认为,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可以达到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他主张人们通过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反复观察和思考,以达到对事物的真正理解和认识。

他强调了人的理性和智慧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观察,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事物。

在朱子学中,“致知”是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认识与实践的根本动力。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教育和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和反思来寻求真理,这为中国古代教育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

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

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朱熹的思想系以格物致知论最为重要,且最有影响。

分析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思想与科学活动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朱熹思想对当时正处于发展高峰的中国古代科技乃至后来的科技发展所起的作用。

朱熹的格物致知以“理一分殊”为基础。

“理一”即是“总天地万物之理”的“太极”,但天地万物又各有本于“理一”且互不相同的理,这即是“分殊”。

朱熹较多地强调“分殊”,他说:“圣人未尝言理一,多只言分殊。

……不知万殊各有一理,而徒言理一,不知理一在何处。

且不论他如何能将自然之理与社会伦理道德之理总合为“理一”,就强调“分殊”而言,他实际上承认自然之理的特殊性。

就自然之理而言,朱熹不只是抽象地谈论自然界整体的一般的理,更多的是把自然界整体划分为部分和个别事物,讨论自然界各具体事物的理。

他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

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②又说:“天之生物,有有血气知觉者,人兽是也;有无血气知觉而但有生气者,草木是也;有生气已绝而但有形质臭味者,枯搞是也。

在这里,朱壹对自然之物进行了大致的分类。

朱熹还论及自然界中个别事物之理,池说:的这片板,只是一个道理,这一路子惩地去,那一路子惩地去。

如一所屋,只是一个道理,有厅、有堂。

如草木,只是一个道理,有桃、有李。

如这众人,只是一个道理,有张三、有李四;李四不可为张三,张三不可为李四。

又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

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

”②可见,朱嘉的理实际上也包含了具体自然规律的内容。

朱熹的格物致知,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⑥;就其过程而言,必须去“理会那万理”,就是去研究具体事物之理。

至于格物的具体内容。

朱熹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

朱熹的格物致知研究论文

朱熹的格物致知研究论文

朱熹的格物致知研究论文“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而朱熹被誉为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他对该思想的贡献也是极为重要的。

本文将在理论层面对朱熹的格物致知研究展开探讨,从而更好地理解并使用这一思想。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格物致知”。

这一思想在《论语》中便有所体现,指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来发现事物的规律,并从中得到知识的过程。

朱熹认为,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才能真正了解事物本质,从而达到知识的境界。

在他的《中庸》中,他提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意思是说,真正了解某一事物的人,不如擅长应用它的人。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认识物体的属性,即所谓的“正名”。

他认为,只有准确地了解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功能等属性,才能更好地把握该事物的用途及其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二是要通过实践,来发现物质世界的规律。

只有亲身实践过,才能更好地了解某一事物的本质和存在的理由。

三是要通过观察、思考等方式,来得出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结论。

只有得出了严密可靠的结论,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那么,朱熹的这一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究竟会有哪些作用呢?首先,“格物致知”使人更加注重实践,更加注重发现规律和总结经验。

这样的态度,不仅能够帮助人们真正了解世界,而且可以帮助人们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寻找创新。

其次,通过“正名”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这些认识不仅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还可以推动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三,这一理论还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世界的研究方法和态度,使我们更加注重实事求是和客观研究方法,并避免偏见和主观意识的影响。

总之,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独特的贡献,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今天,在我们应对愈发复杂和多变的现实环境时,这一思想的意义更加重要。

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发现世界,去寻找规律,并从中汲取知识。

“格物致知”中的科学精神-2019年文档

“格物致知”中的科学精神-2019年文档

“格物致知”中的科学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用第一句话概括出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做一个对社会有担当的人,就是要随时彰显高尚的德行,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养以使我们的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这就是《大学》所提倡的儒者精神。

明确了儒学的宗旨,《大学》接下来通篇阐述了要“止于至善”的总体方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里所说的“平天下”是提倡通过每一位儒者的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平天下”,也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而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礼记》中所描绘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局面。

儒家的志向现实而高远,而对于实现的起点和路径,《大学》中则这样表述:先“格物致知”而后“诚意正心”以修齐治平。

因此,既可以说“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基础,也可以说它们同为儒学思想体系的两翼,以此来带动每一位儒者培养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

正是儒家这种向内求诚与向外致知的兼修思想,使得自西汉武帝时的董仲舒开始,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所有其他学派对儒家的批评,都不足以对儒学作为治国理念的正统地位形成有效的撼动。

以《大学》为首的这次分类,将儒家思想的精要梳理得清晰而简洁,这是南宋大家朱熹的贡献。

他将《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提取出来独立成书,与《论语》和《孟子》并称为“四书”。

朱子对儒学的理解可谓精深通彻,《大学》提炼出儒家价值体系和行为方略,从“格物致知”到修齐治平;《中庸》表述了儒家的内功心法,“诚者天之道”且“道不远人”;《论语》记载了孔子及门生的言行,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和参照;《孟子》则论述了以仁为本的为政理念和常养浩然正气的做人风骨。

因为这四部经典的直接作者或者思想源流分别出自先秦时期的曾参(即曾子)、子思、孔子、孟子,因而称之为“四子书”,简称“四书”。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一、格物致知的含义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提出的一种思想方法,其含义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这种方法要求人们不断地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便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善自己。

二、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评价1. 对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学习和实践道德行为的基础。

只有通过对事物本身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并将其付诸实践。

因此,他强调了格物致知在修身养性中的重要性。

2. 对于具体实践方法的建议朱熹提出了一些具体实践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格物致知思想。

他建议人们要注重细节,关注每一个细节背后所蕴含的道理;要多做比较,将不同事物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还要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3. 对于格物致知与经典的关系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必须建立在对经典文献的深入理解之上。

只有通过对经典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本身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他强调了对经典文献的学习和研究在格物致知中的重要性。

4. 对于格物致知与理性思维的关系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一种理性思维方法。

只有通过运用理性思维才能够更好地观察和分析事物,并从中获得真知灼见。

因此,他强调了在格物致知中运用理性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5. 对于格物致知与实践的关系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检验自己所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并将其付诸实践。

因此,他强调了在格物致知中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三、结论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评价非常高。

他认为,格物致知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善自己。

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具体实践方法,并强调了格物致知与经典、理性思维以及实践之间的关系。

因此,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评价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格物致知的朱熹解释

格物致知的朱熹解释

格物致知的朱熹解释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理学家,他对于格物致知
的解释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首先,格物致知是朱熹理学中的重要观念,其中的“格物”意
味着要通过实践和观察事物的本质来认识世界,而“致知”则是通
过对事物的认识来达到真知的境界。

朱熹认为,人们不能仅凭空想
或者主观臆断来获得真知,而应该通过实际经验和观察来深入了解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

其次,格物致知也体现了朱熹对于人的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视。

朱熹强调,人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道德,而不仅仅停留于理论
的层面。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的实践,人们才能真正理解道德的
内涵和要求,才能将道德原则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

因此,格物
致知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实际行动来增进人的道德修养和实践。

此外,朱熹还将格物致知与理学的“致良知”相联系。

他认为,通过格物致知,人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良知,即内在的道德感知
和判断能力。

通过实践和观察事物,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良知,进
而正确判断事物的是非善恶,从而实现道德的行为。

总的来说,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强调了实践和观察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将其与理学的“致良知”相联系。

通过格物致知,人们可以通过实际经验和观察来认识世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实现真知和道德的统一。

这一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格物致知与经世致用

格物致知与经世致用

格物致知与经世致用阳明心学自产生之日起,便饱受訾议,被指为异端邪说、虚寂狂禅。

阳明既卒,桂萼等人即上奏嘉靖帝,谓“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名,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

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唱和。

才美乐其任意,或流于清谈;庸鄙借其虚声,遂至于纵肆;传习转讹,背谬日甚。

讨捕軬贼,擒获叛藩,据事论功,诚有足录。

陛下御极之初,即拜伯爵,宜免追夺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

”1桂萼奸鄙小人,其论或有诬蔑阳明之嫌。

而明末东林人士高景逸亦云“姚江之弊,始也扫闻见以明心耳,究而任心而废学,于是乎诗、书、礼、乐轻,而士鲜实悟;始也扫善恶以空念耳,究且任空而废行,于是乎名、节、忠、义轻,而士鲜实修。

”2景逸明末大儒,其议实可表一时之风气。

然其所论数语,谓阳明后学则可,若以此来评价阳明本人学说,则略有失真。

阳明在答顾东桥之“但恐立说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师传,影响谬误。

未免坠於佛氏明心见性定慧顿悟之机”时,已谓“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

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

”在与罗整庵论学书中,阳明亦谓“凡执事所以致疑于格物之说者,必谓其是内而非外也;必谓其专事于反观内省之为而遗弃其讲习讨论之功也;必谓其一意于纲领本原之约,而脱略于支条节目之详也;必谓其沉溺于枯槁虚寂之偏,而不尽于物理人事之变也。

审如是,岂但获罪于圣门,获罪于朱子,是邪说诬民,叛道乱正,人得而诛之也。

”又谓“执事所以教,反覆数百言。

皆以未悉鄙人格物之说。

若鄙说一明,则此数百言,皆可以不待辨说,而释然无滞。

”由此可见,阳明并不认为其良知之学是空守此心之良知,而于外物之物理不察不问,更非枯槁虚寂之学,他人的非议只是于其学说不甚了解而已。

东桥问“教人以致知明德,而戒其即物穷理。

试使昏暗之士,深居端坐,不闻教告,遂能至於知致而德明乎?纵令静而有觉,稍悟本性。

则亦定慧无用之见。

果能知古今,达事变,而致用于天下国家之实否乎?”阳明云“昏暗之士,果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含义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含义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含义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理学家,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格物致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格物致知”可以理解为“通过观察事物现象来追求真理和知识”。

它强调通过实践和思考来认识世界,强调实证主义的态度。

在朱熹看来,人类应该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获得知识,而不是仅仅通过书本和理论知识。

朱熹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观察和实践才能尽可能地接近真理。

他主张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事物,用实验去验证观点,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真实认识。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摆脱主观臆断和偏见,真正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朱熹的“格物致知”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实践,也包括对人性的思考和研究。

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有通过实践和修身养性,才能发挥出人性的最大潜力。

他强调要通过反思自我,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正。

只有通过自我反省和修正,人们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完善。

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是实现人的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

他提倡“砥砺自律”,即通过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修养。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自己,人们才能达到道德和心灵的升华。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强调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获得知识,强调个体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

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格物致知”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获得知识和真理。

总之,“格物致知”是朱熹提出的一种观察事物、实践和修身养性的理念,强调通过实证主义的态度来认识世界和自我完善。

它强调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获得知识,通过自我反省和修正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修养。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获得真知和真理。

朱熹教育思想:格物致知、居敬持志

朱熹教育思想:格物致知、居敬持志

朱熹教育思想:格物致知、居敬持志朱熹教育思想:格物致知、居敬持志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出⽣于福建。

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朱熹以儒家思想为主⼲,兼取佛、道观点,并叹收当时的⾃然科学成果,构建了⼀个“致⼴⼤,极精微,综罗百代”的集⼤成的学术思想体系。

他把“理”作为哲学体系的最⾼范畴,⽽“理”⽆所不在,“万物皆有理”。

他从理⽓论出发,提出了“宇宙⽣成论”。

在道德修养上,提出“存天理,灭⼈欲“,认为天理胜则⼈欲退。

他还继承了孔⼦“学⽽优则仕”、“有教⽆类”的教育⽬标,提出教育的⽬的和作⽤就在于“明⼈伦”。

并且以“正⼼修⾝”为教育⽅法,以“圣⼈之德”或“贤⼈之学”为培养⽬标,以“修齐治平”作为⼠⼈阶层的最⾼理想。

朱熹四⼗余年从事教育和著述,注意⽤⾃⼰的哲学思想指导教育实践,并总结出⼀套教学⽅法和原则。

他认为学习是⼀个贯通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

⽽贯穿其中的⼜有若⼲条原则。

在他去世后不久,其门⼈编成《朱⼦读书法》⼀书,⽤六句话对朱熹主张的学习原则加以概括,分别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涵泳、切⼰体察、著紧⽤⼒、居敬持志。

朱熹是封建社会后期期最有影响的⼀位教育家。

《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朝代读书⼈的必读书;《朱⼦家训》成为南宋以后家族⽂化教育的典范。

从南宋以来七⼋百年,中国教育可以说受朱⼦的影响最为深远。

正⽂:《⽩⿅洞书院揭⽰》(节选)[原⽂]⽗⼦有亲,君⾂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

尧使舜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已,⽽其所以学之序亦五焉。

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之事,则⾃修⾝以⾄处事接物,亦各有要。

其别如左:⾔忠信,⾏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已所不欲,勿施于⼈。

⾏有不得,反求诸⼰。

朱熹的理学思想

朱熹的理学思想

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是中国宋代儒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理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理学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核心理念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朱熹理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朱熹的理学思想以“格物致知”为核心,强调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探求真理的重要性。

他主张通过对事物进行观察、实践和思考,从而达到理解事物本质、开启智慧之门的目的。

这种观点在当时对于推动儒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朱熹的理学思想中注重“心”的作用,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对于认识事物、理解道德规范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他提出了“事心合一”的理念,即要通过对自身内心的观察和调适,使自己的心与外在世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道德。

二、朱熹理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朱熹的理学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上智治理”和“心学”。

前者指的是通过对心的修养和实践,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后者指的是通过对自身内心的观察和调适,实现心与道义的和谐统一。

这两个理念在朱熹的思想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构成了他独特的理学体系。

朱熹认为,理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并建立一个以仁义为导向的社会秩序。

他认为这需要通过治理自身的心,从而才能影响和改善社会的整体状况。

他提出的“格物致知”理念正是为了启发人们智慧和修养人的心性,以达到上智治理的目标。

三、朱熹理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主张深受后世儒者的推崇,并成为明清时期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之一。

首先,朱熹的“格物致知”理念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思想之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儒学子弟。

他的理学思想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

其次,朱熹提出的“心学”对于中国儒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实践的重要性,深刻影响了后世儒学家对于人性、道德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思考。

论朱熹“格物致知”说的认识论价值(一)

论朱熹“格物致知”说的认识论价值(一)

论朱熹“格物致知”说的认识论价值(一)摘要]“格物致知”是朱熹认识论的基本命题,体现了朱熹哲学思想的特色。

文章试图先考察“格物致知”的思想源流。

再对“格物致知”说作进一步诠释,然后重点阐述“格物致知”说所蕴涵的认识论价值,从而凸现朱熹“格物致知”说的学理价值。

关键词]朱熹;格物致知;认识论“格物致知”源于儒学典籍《礼记·大学》篇,《大学》说:“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北宋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致知在物论》,把“格”释为“御”,认为只有御物,才能“知正道”,这种解释开始赋予格物致知以认识论的意义。

明确将格物致知引入认识论的是二程,特别是程颐对此问题作了很多论述。

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对“格物致知”作了全面发展。

并按照自己的理学观点作了一篇《补传》,对“格物致知”作了详尽的解释,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之物,莫不有理。

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

格物说是了解朱熹的认识论的关键,至于什么是“格物”,朱熹说:“格,至也。

物,犹事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又说:“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

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十分,方是格物。

”“格物,格,犹至也,如舜格于文祖之格,是至于文祖处。

”“格”就是“至”、“尽”,即是“极至”、“穷尽”事物之理,理有十分,必须穷尽到十分,穷得三两分不行,五六分不行,八九分不行,只有穷尽到十分,才是尽。

否则便不是格物,更不能知止。

所以说,“格物”就是“极致”、“穷尽”万事万物。

至于“致知”,朱熹的解释是:“致,推极也。

知,犹识也。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又说“知者,吾自有此知。

此心虚明广大,无所不知,要当极其致耳。

”“致知工夫,亦只是且据所已知者,玩索、推广将去。

对朱熹格致之学的辩证审视兼论“格致”之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

对朱熹格致之学的辩证审视兼论“格致”之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

对朱熹格致之学的辩证审视兼论“格致”之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朱熹格致之学是中国哲学史上一门重要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是“格物致知”,具有开创性的深刻内涵,影响深远。

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从中融合出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对中国哲学史和文化传承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本文旨在对朱熹格致之学进行一次辩证审视,从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出发,分析朱熹格致之学渗透于中国哲学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意义,提出“格致”之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举出一些实例,展示朱熹格致之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朱熹格致之学的哲学思想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其理论构建核心是“格物致知”,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学价值。

朱熹主张,只有通过实际经验和认识,才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层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总结归纳是理性思考的基础。

由此可见,“格致”之学提出的认识论和哲学思想,相当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朱熹格致之学为中国传统文化保留了一部分理念,为中国哲学史贡献了卓越的思想价值。

同时,朱熹格致之学对后世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其对形成与发展“乡土”观念、传统审美观念、自然学思想、敬畏自然思想和道德观念等方面有着巨大作用。

由此可见,“格致”之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具有重要启示。

朱熹格致之学启示一:强调实践探究和理性思考相结合“格致”之学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类似之处,都认同实践探究是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世界依据着本质规律运作。

而在这个核心前提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类似地,朱熹格致之学也强调实践、细观、推究的方法与理性思考相结合,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哲学史。

相比其他门类哲学思想,在历史向前的进程中,“格物致是”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较而言,“天人合一”等其他思想,显得没有那么精炼和具体。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核心就是不断探究和总结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法则,尽力充实中国的思想体系。

朱熹“格物致知”说历史演变及其学理价值

朱熹“格物致知”说历史演变及其学理价值

朱熹“格物致知”说历史演变及其学理价值
蔡森成
【期刊名称】《福建理论学习》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在我国绵延数千年的以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为显著特征的儒家文化中,还旁生着一种探究事物规律,穷尽自然性质的理论源流,这就是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而在宋明时期发扬光大的“格物致知”论。

【总页数】4页(P44-47)
【作者】蔡森成
【作者单位】漳州市委讲师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7
【相关文献】
1.浅谈朱熹"格物致知"说 [J], 赵美夫
2.朱熹“格物致知”说研究 [J], 李红
3.民国时期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不同解读 [J], 乐爱国
4.论朱熹"格物致知"说的认识论价值 [J], 周桂芹
5.朱熹“格物致知”说学理价值评析 [J], 周桂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

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

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
乐爱国;高令印
【期刊名称】《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7(000)001
【摘要】朱熹的格物致知包括了格自然之物的科学研究活动,他本人在格物致知中也进行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这些思想和活动对后世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页数】6页(P54-58,64)
【作者】乐爱国;高令印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092
【相关文献】
1.由“格物致知”看朱熹的理学地位——对朱熹心性论和工夫论的再认识 [J], 魏志远
2.从“格物致知”看朱熹的理学地位——对牟宗三判朱熹为“别子为宗”的反思[J], 魏志远
3.朱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论比较——以其《春秋》《左传》学为视角 [J], 樊智宁
4.朱熹与王阳明“格物致知”观念之比较 [J], 洪月
5.朱熹的“格物致知”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J], 刘雨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朱熹理学之科学观

朱熹理学之科学观

朱熹理学之科学观杨小明(博士)[1]030006 中国山西大学科技哲学国家重点学科专职教授电子信箱:**************【提要】朱熹理学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的思想体系之一,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宝藏。

关于其科学内涵及意义,近人唯胡适、李约瑟等偶有论及。

本文主要从本体论即“理”与“气”之关系以及认识论即“格物致知”之涵义和价值这两大方面对朱熹理学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作一探讨。

【关键词】朱熹理学理气格物致知本体论认识论科学关于朱熹理学,清初黄百家在《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中有过中肯的评价:“致广大,极精微,综罗百代。

”然而,其中的价值,尤其是科学内涵和意义,近人除胡适、李约瑟等偶有论及之外,可以说几近空白,而更多的则是源于其社会伦理学方面的总体上的否定之论。

鉴于此,本文拟从本体论[2]、认识论[3]这两大方面对朱熹理学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4]作一探讨。

一朱熹理学本体论之科学观(一)“理”概念四重涵义之科学观“理”这一范畴是朱熹理学的核心和基石。

综观朱熹理学,其“理”概念至少有四重涵义。

第一,“理”指万物发展变化的潜在可能性。

徐问:“天地未判时,下面许多都已有否?”曰:“只是都有此理。

天地生物千万年,古今只不离许多物。

”[5]“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有是物也。

”[6]结合本文下面将要谈到的“太极”[7],不难发现,朱熹的“理”的涵义之一是指万物发展变化的诸般潜在可能性。

第二,“理”指万物之所以发展变化或之所以成立的内在原因[8],并受因果律的支配。

“理”的这重涵义,朱熹论述得最多,也最清楚。

譬如: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9]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

[10]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余事,此之谓“易”。

而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是则所谓“太极”也。

[11] 有这动之理,便能动而生阳;有这静之理,便能静而生阴。

朱熹“格物致知”论析评

朱熹“格物致知”论析评

作者: 商聚德
出版物刊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6-42页
主题词: 朱熹;“格物致知”;穷理;论析;《大学》;程颐;朱熹哲学;穷究;接物;河北大学
摘要: <正> 凡是分析朱熹哲学思想的论著,几乎没有不讲“格物致知”论的.但着重点却各不相同,分析评价也有较大分岐.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对“格物致知”论的基本精神做一些探讨.“格物”含义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以《大学·格物补传》为代表.因为据朱熹说,这篇《补传》是“窃取程子之意”而精心构思、字斟句酌写成的.朱熹公然将它补入《大学》正文,充分表现了他理论上的自信和对这段文字的欣赏.我们立论,自然应以《补传》作为主要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朱熹的思想体系以格物致知论最为重要,且最有影响。

分析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思想与科学活动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朱熹思想对当时正处于发展高峰的中国古代科技乃至后来的科技发展所起的作用。

朱熹的格物致知以“理一分殊”为基础。

“理一”即是“总天地万物之理”的“太极”,但天地万物又各有本于“理一”且互不相同的理,这即是“分殊”。

朱熹较多地强调“分殊”,他说:“圣人未尝言理一,多只言分殊。

……不知万殊各有一理,而徒言理一,不知理一在何处。

且不论他如何能将自然之理与社会伦理道德之理总合为“理一”,就强调“分殊”而言,他实际上承认自然之理的特殊性。

就自然之理而言,朱熹不只是抽象地谈论自然界整体的一般的理,更多的是把自然界整体划分为部分和个别事物,讨论自然界各具体事物的理。

他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

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②又说:“天之生物,有有血气知觉者,人兽是也;有无血气知觉而但有生气者,草木是也;有生气已绝而但有形质臭味者,枯搞是也。

在这里,朱壹对自然之物进行了大致的分类。

朱熹还论及自然界中个别事物之理,池说:的这片板,只是一个道理,这一路子惩地去,那一路子惩地页 1 第去。

如一所屋,只是一个道理,有厅、有堂。

如草木,只是一个道理,有桃、有李。

如这众人,只是一个道理,有张三、有李四;李四不可为张三,张三不可为李四。

又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

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

”②可见,朱嘉的理实际上也包含了具体自然规律的内容。

朱熹的格物致知,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⑥;就其过程而言,必须去“理会那万理”,就是去研究具体事物之理。

至于格物的具体内容。

朱熹说:&lsquo;&lsquo;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

一书不读,则阎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

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⑦可见,格物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读书、应事、格自然之物等等均属格物之列。

关于格物致知的方法,朱熹强调广泛深入地研究外部事物,“以事之详略言,理会一件又士件;以理之浅深言,理会一重又一重”⑧。

他又十分强调“以类而推”。

他说:“今以十事言之,若理会得七八件,则那两三件触类可通。

若四旁都理会得,则中间所未通者,其道理亦是此。

在归纳、类推的基础上,朱亮把创造性思维过程描述成“豁然贯通”,“不知不觉。

自然醒悟”。

对待前人的知识,朱窘主张要有疑,要见新意。

他说:“读书无疑者,须页 2 第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

”&lsquo;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

”⑩必须指出的是,朱熹的格物致知所包含的格自然之物并非仅仅从整体上探讨自然界一般的理。

还具有格具体的自然之物,对自然之物进行分门别类研究,把握具体自然事物之理的含义;同时,格物致知过程中还包含着归纳、类推、创造性思维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

可见,朱熹的格自然之物不仅是自然哲学的研究,也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

这样,朱震实际上把科学研究纳入他的格物致知的范畴。

然而,科学研究在朱熹的格物致知中所占的地位是较为次要的。

池说:“然其格之也亦须有缓急先后之序,岂逐以为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间而忽然悬悟也哉!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死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

朱熹认为,格物有“缓急先后之序”,科学研究属缓而后的事。

池还说:“历象之学自是一家,若欲穷理亦不可以不讲。

然亦须大者先立,然后及之,则不至难晓而无不通矣。

”⑩所谓先立的“大者”,即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

他又说:“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

如农圃、医、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

只一向上面求道理,便不通了。

”⑩在他看来,科学所求索的也是道理,但只是小道理,仅有科学研究并不能穷尽事物之理。

页 3 第朱熹把科学研究放在格物致知中较为次要的地位,这是由于其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穷尽事物之理,在“明明德”,在“入于圣贤之域”,而仅仅通过科学研究是难以达到这一目的的。

尽管如此,朱嘉基于对当时科学发展状况的把握,毕竟把科学研究纳入他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中,为科学争得了一席之地。

朱熹不仅在理论上把科学活动纳入他的格物致知的范畴,而且还身体力行,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

朱熹的科学研究涉及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等诸多领域,根据其研究方式的不同,可概括为如下三种类型:第一,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经说过:“朱嘉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人。

”⑥在天文观测方面,据《宋史&middot;天文志》记载,朱嘉家中有过浑天仪。

他曾在讲论历法时说:“历法恐亦只可略论大概规模,盖欲其详,即须仰观俯察乃可验。

今无其器,殆亦难尽穷也。

他也曾请人用竹尺“以夏至日依古法立表以测其日中之影,细度其长短”。

⑥在地理学研究上,朱嘉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指出地理学经典《山海经》、《禹贡》中的不少错误之处,并对后人盲目相信经典而没有实地考察验证,以讹传讹的做法声示不满。

他认为,地理学研究必须重视实地考察,而不能仅凭书本,并说:《禹贡》地理,不须大段用心。

理会《禹贡》,不如理会如今地理。

”⑩他非常重视地图的作用,并用胶泥自制立体地图模型。

他还考察页 4 第过高山上有牡颇壳化石的自然现象;亲自观察潮汐现象,观察风、云、雨、雾、露、霜、雪、雷、虹等自然现象的形成;亲自观察佛光;观察不同季节开的花凋谢的难易,等等,或以此验证以往的知识,或据以提出新的见解。

第二,运用类推,获取新知。

朱熹在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以类而推”的方法,用已知的东西对自然现象进行类推解释。

在宇宙演化方面,朱嘉说:“造化之运如磨,上面常转而不止。

万物之生,似磨中撒出。

……天地之形,如人以两盟相合,贮水于内。

以于常常掸开,则水在内不出,稍住手,则水漏矣。

”⑩从这一现象,朱熹推出:“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

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锣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

”④在地质形成上,朱嘉说:“天地始初混吨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

水之滓脚便成地。

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

只不知因什么时凝了。

初间极软,后来方凝得硬。

”⑥朱寅认为,大地形成后,处在不断的变迁中。

他说:“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

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

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

此事恩之至深,有可验者。

”④又说:“今高山上多有石上贩壳之类,是低处成高。

又贩须生于泥沙中,今乃在石上,则是柔化为刚。

天地变迁,何常之有。

”⑥这是他用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推得大地变迁的结论。

在生物起源问题上,朱直说:“天地之初,如何讨个人种?自是气蒸结页5 第成两个人后,方生许多万物。

……那两个人,便如而今人身上虱,是自然变化出来。

”⑩此外,他还用类推方法解释其他许多自然现象。

例如:他认为月中黑影“是地形倒去遮了他光耳,如镜子中被一物遮住其光,故不甚见也。

”⑥在解释雪花为什么呈六角形时,他说:“盖只是霸下,被猛风拍开,故成六出。

如人掷一团烂泥于地,泥必额开成穆瓣也。

又,六者阴数,太阴玄精石亦六稽,盖天地自然之数。

”⑩第三,阐发前人的科学成果。

在朱熹格物致知的活动中,读书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朱熹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研读前人的科学著作,对其中的科学思想予以阐发而展开的。

他阅读了包括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在内的大量科学论著,被认为是宋代学者中最熟悉《梦溪笔谈》内容并能对其科学观点有所阐发的人。

⑥除此之外,朱嘉对宇宙结构理论上的浑天说也予以发展和完善。

朱熹认为,在以地为中心的宇宙结构中,天围绕着地运转,而且天的运转才使得地不下坠。

池说:“天运不息,昼夜辗转,故地挖在中间;使天有一息停,则地须陷下。

”⑩又说:“地则气之渣滓,聚成形质者;但以其柬于劲风旋转之中,故得以死然浮空,甚久而不坠耳。

”⑩朱熹还设想地在宇宙中央有自转运动。

他说:“天运有差,地随天转而差。

今坐于此,但知地之不动耳。

安知天运于外,而地不随之转耶?”⑩至于天绕地旋转的方向,未壹吸取张载的天左旋,日月亦左旋的思页 6 第想,并用以解释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

朱熹的科学研究,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体认超自然的天理,这显然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他的科学研究明显带有古代科学的经验性、直观性和思辨性的特点,他对自然的观察与近代科学意义上的观察、实验有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他的科学研究主要围绕着前人的科学知识而展开,这有明显的局限性。

但又必须看到,朱嘉的科学研究是在中国古代科学背景下进行的,应当予以历史的评价,切不可简单地用近代科学的标准去衡量。

需要指出的是,朱窘在科学研究中重视对自然的亲身观察,并以此验证前人的科学观点,或据以提出自己的科学见解,这无疑是具有科学精神的。

尤为可贵的是,朱嘉的科学研究是富有成就的。

他关于宇宙结构中处于中央的地何以不坠的独特见解,弥补丁张衡以来浑天家所谓地&lsquo;缴水而浮,,、“天表里有水&rsquo;&rsquo;的严重缺陷,把浑天说提高到新水平。

④对于前面所引朱蓑语:“天地始韧混液未分时……”和“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李约瑟认为,这在古生物学史和地质学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李约瑟还认为,“朱嘉是第一个辨认出化石的人”②,比西方早出400多年。

对于朱窘在解释雪花何以呈六角形时将雪花与太阴玄精石的比较,李约瑟称之“预示了后来播云技术的发展”④。

正是由于宋震进行了长期的科学研究,且取得了不少科学成就,有学者认为,朱嘉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页 7 第就的自然科学家。

⑨朱熹通过他的格物致知论,在学术上为科学争得了一席之地,并且还身体力行研究自然,而在这之前,科学是被排斥在学术之外的。

因此,朱嘉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朱窘的思想后来被当作官方学术思想,在从南宋后期到晚清的700年间占主导地位,他的格物致知包括科学活动在内的思想对后世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页 8 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