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平面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相同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B解析:B【分析】分别找出每个图形从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①正方体从上面、正面、左侧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故此选项正确;②球从上面、正面、左侧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是圆,故此选项正确;③圆锥,从左边看是三角形,从正面看是三角形,从上面看是圆,故此选项错误;④圆柱从左面和正面看都是矩形,从上边看是圆,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三视图中.2.观察下列图形,其中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 B解析:B【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解:A、C、D均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B、是凹字格,故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熟记展开图的11种形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即不能出现同一行有多于4个正方形的情况,不能出现田字形、凹字形的情况)判断也可.3.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小20︒,则2∠的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5︒D解析:D【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1290,2120∠+∠︒⎧⎨∠-∠︒⎩==,解得135,25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性质,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4.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E 是AC 的中点,F 是BD 的中点,若EF m =,CD n =,则AB =( )A .m n -B .m n +C .2m n -D .2m n + C解析:C【分析】由条件可知EC+DF=m-n ,又因为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所以AE+BF=EC+DF=m-n ,利用线段和差AB=AE+BF+EF 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EC+DF=EF-CD=m-n∵E 是AC 的中点,F 是BD 的中点,∴AE=EC ,DF=BF ,∴AE+BF=EC+DF=m-n ,∵AB=AE+EF+FB ,∴AB=m-n+m=2m-n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中点性质及线段和差问题,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和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已知∠AOB=40°,∠BOC=20°,则∠AOC的度数为( )A.60°B.20°C.40°D.20°或60°D解析:D【分析】考虑两种情形①当OC在∠AOB内部时,∠AOC=∠AOB-∠BOC=40°-20°=20°,②当OC’在∠AOB外部时,∠AOC’=∠AOB+∠BOC=40°+20°=60°.【详解】解:如图当OC在∠AOB内部时,∠AOC=∠AOB-∠BOC=40°-20°=20°,当OC’在∠AOB外部时,∠AOC’=∠AOB+∠BOC=40°+20°=60°,故答案为20°或6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会正确画出图形,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 6.体育课上,小悦在点O处进行了四次铅球试投,铅球分别落在图中的M,N,P,Q四个点处,则表示他最好成绩的点是()A.M B.N C.P D.Q C解析:C【分析】根据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知最好成绩在P点.【详解】P点与O点距离最长,且在有效范围内,所以最好成绩在P点.【点睛】考查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7.已知线段AB=6cm,反向延长线段AB到C,使BC=83AB,D是BC的中点,则线段AD的长为____cmA.2 B.3 C.5 D.6A 解析:A【分析】由BC =83AB 可求出BC 的长,根据中点的定义可求出BD 的长,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AD 的长即可.【详解】∵BC =83AB ,AB=6cm , ∴BC=6×83=16cm , ∵D 是BC 的中点,∴BD=12BC=8cm , ∵反向延长线段AB 到C ,∴AD=BD-AB=8-6=2cm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关键.8.22°20′×8等于( ).A .178°20′B .178°40′C .176°16′D .178°30′B解析:B【分析】根据角的换算关系即可求解.【详解】22°×8=176°,20′×8=160′=2°40′,故22°20′×8=176°+2°40′=178°4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160︒=,''160'=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从A 地到C 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是走水路、走陆路、走空中,从A 地到B 地有三条水路、两条陆路,从B 地到C 地有4条陆路可供选择,走空中,从A 地不经B 地直线到C 地,则从A 地到C 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A .10种B .20种C .21种D .626种C解析:C【分析】本题只需分别数出A 到B 、B 到C 、A 到C 的条数,再进一步分析计算即可.【详解】观察图形,得:A到B有5条,B到C有4条,所以A到B到C有5×4=20条,A到C一条.所以从A地到C地可供选择的方案共21条.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有顺序地数出所有情况.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过平面上的任意三点,一定能作三条直线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公理、线段公理进行逐一分析判断.【详解】A. 根据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则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故该选项正确;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线段公理,故该选项正确;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直线公理,故该选项正确;D. 当三点共线时,则只能确定一条直线,故该选项错误.故选 D.【点睛】此题考查直线、射线、线段,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二、填空题11.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D是线段AB的中点,AC=13AD ,CD=4cm ,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cm【分析】根据AC=ADCD=4cm求出再根据是线段的中点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C=ADCD=4cm∴∴∵是线段的中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几何意义以及求线段的长根据题目中的几何语解析:12【分析】根据AC=13AD ,CD=4cm ,求出AD,再根据D是线段AB的中点,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C=13AD ,CD=4cm ,∴12433CD AD AC AD AD AD =-=-== ∴6AD =,∵D 是线段AB 的中点,∴212AB AD ==∴12AB cm =故答案为12【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几何意义以及求线段的长,根据题目中的几何语言列出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2.线段3AB cm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截取1BC cm =,则AC =__________.4【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详解】∵线段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截取则AB+BC=4cm 故填: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长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线段的和差关系解析:4【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详解】∵线段3AB cm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截取1BC cm =,则AC =AB+BC=4cm ,故填: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长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线段的和差关系.1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已知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是一个有理数,且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a b c-的值是_________. 【解析】【分析】将此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观察abc 分别对应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将图中所示图形折叠成正方体后a 与4相对应b 与2相对应c 与-1相对应∴∴【点睛】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解析:34- 【解析】【分析】将此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观察a ,b ,c 分别对应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将图中所示图形折叠成正方体后,a 与4相对应,b 与2相对应,c 与-1相对应, ∴1a 4=,1b 2=,c 1=- ∴3=-4a b c - 【点睛】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14.下午3:40时,时钟上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_________度.130【分析】分别求出时针走过的度数和分针走过的度数用分针走过的度数减去时针走过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时针每小时走30°分针每分钟走6°∴下午3:40时时针走了3×30°+×30°=110°分针解析:130【分析】分别求出时针走过的度数和分针走过的度数,用分针走过的度数减去时针走过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时针每小时走30°,分针每分钟走6°∴下午3:40时,时针走了3×30°+4060×30°=110° 分针走了40×6°=240°∴夹角=240°-110°=13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钟面角问题,易错点在于计算时针走过的度数时,往往大部分人只计算了前面3个小时时针走过的度数,容易忽略后面40分钟时针也在走.15.看图填空.(1)AC =AD -_______=AB +_______,(2)BC +CD =_______=_______-AB ,(3)AD =AC+___.CDBCBDADCD 【分析】根据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解答即可得答案【详解】(1)AC=AD-CD=AB+BC (2)BC+CD=BD=AD-AB (3)AD=AC+CD 故答案为:CD ;BC ;BD ;AD解析:CD BC BD AD CD【分析】根据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解答即可得答案.【详解】(1)AC=AD-CD=AB+BC ,(2)BC+CD=BD=AD-AB,(3)AD=AC+CD,故答案为:CD;BC;BD;AD;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16.如图所示,∠BOD=45°,那么不大于90°的角有___个,它们的度数之和是____.450°【分析】(1)∠AOE=90°故图中所有的角都是不大于90°的角;(2)将所有的角相加发现有的角相加等于∠EOA即和为90°而有的角相加等于∠BOD即和为45°将这样的角凑在一起计算即可求出解析:450°【分析】(1)∠AOE=90°,故图中所有的角都是不大于90°的角;(2)将所有的角相加,发现有的角相加等于∠EOA,即和为90°,而有的角相加等于∠BOD,即和为45°,将这样的角凑在一起计算,即可求出所有角的度数.【详解】不大于 90°的角有∠EOD,∠EOC,∠EOB,∠EOA,∠DOC,∠DOB,∠DOA,∠COB,∠COA,∠BOA共10个;它们的度数之和是(∠EOD+∠DOA)+(∠EOC+∠COA)+(∠ EOB+∠BOA)+[(∠DOC+∠COB)+∠DOB]+∠EOA=90°+90°+90°+(45°+45°)+90°=450°.故答案为10;4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角的表示与和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角的定义运算法则.17.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E分别在线段AB上,且ADDB=23,AEEB=2,则CDCE的值为____.【分析】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C=BC=AB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及==2可得出CDCE与AB的关系进而可得答案【详解】∵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AB∵==2BD=AB-ADAE=AB-BE∴解析:3 5【分析】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C=BC=12AB,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及ADDB=23,AEEB=2,可得出CD、CE与AB的关系,进而可得答案.【详解】∵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12AB,∵ADDB =23,AEEB=2,BD=AB-AD,AE=AB-BE,∴AD=25AB,BE=13AB,∵CD=AC-AD,CE=BC-BE,∴CD=12AB-25AB=110AB,CE=12AB-13AB=16AB,∴CDCE=11016ABAB=35,故答案为3 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18.(1)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结果可能有种情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1)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2)3a>ba=ba<b【分析】(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依此即可求解;(2)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有三种情况【详解】(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解析:(1)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2)3,a>b、a=b、a<b【分析】(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依此即可求解;(2)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有三种情况.【详解】(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通常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2)比较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结果可能有3种情况,它们是a>b、a=b、a<b.故答案为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3,a>b、a=b、a<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是基础题型,是需要识记的知识.19.如图所示,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________个,以点A为顶点的角有________个,图中所有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________个.37【分析】根据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方法依题意求得答案【详解】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2个:∠B∠C;以A为顶点的角有3个:∠BAD∠BAC∠DAC;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7个:∠BAD∠BAC∠D解析:3 7【分析】根据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方法,依题意求得答案.【详解】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2个:∠B,∠C;以A为顶点的角有3个:∠BAD,∠BAC,∠DAC;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7个:∠BAD,∠BAC,∠DAC,∠B,∠C,∠ADB,∠ADC.故答案为2,3,7.【点睛】利用了角的概念求解.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就叫做角.角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角+3个大写英文字母;2.角+1个大写英文字母;3.角+小写希腊字母;4.角+阿拉伯数字.20.已知∠A=67°,则∠A的余角等于______度.23【解析】∵∠A=67°∴∠A的余角=90°﹣67°=23°故答案为23解析:23【解析】∵∠A=67°,∴∠A的余角=90°﹣67°=23°,故答案为23.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已知射线OC将∠AOB分成1∶3的两部分,射线OD将∠AOB分成5∶7的两部分,若∠COD=15°,求∠AOB的度数.解析:90°【分析】设∠AOB的度数为x,根据题意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AOC,∠AOD,根据角的关键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OB的度数为x.因为射线OC将∠AOB分成1∶3两部分,所以∠AOC=14 x.因为射线OD将∠AOB分成5∶7两部分,所以∠AOD=512x.又因为∠COD=∠AOD-∠AOC,∠COD=15°,所以15°=512x-14x.解得x=90°,即∠AOB的度数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设出未知数,表示出∠AOC,∠AOD,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22.如图,点C是AB的中点,D,E分别是线段AC,CB上的点,且AD=23AC,DE=35AB,若AB=24 cm,求线段CE的长.解析:CE=10.4cm.【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AC、BC的长,然后根据题已知求解CD、DE的长,再代入CE=DE-CD即可.【详解】∵AC=BC=12AB=12cm,CD=13AC=4cm,DE=35AB=14.4cm,∴CE=DE﹣CD=10.4cm.23.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AOB=∠AOC,射线OE是射线OB的反向延长线.(1)求射线OC的方向角;(2)求∠COE的度数;(3)若射线OD平分∠COE,求∠AOD的度数.解析:(1)射线OC的方向是北偏东70°;(2)∠COE=70°;(3)∠AOD=90°.【分析】(1)先求出∠AOC=55°,再求得∠NOC的度数,即可确定OC的方向;(2)根据∠AOC=55°,∠AOC=∠AOB,得出∠BOC=110°,进而求出∠COE的度数;(3)根据射线OD平分∠COE,即可求出∠COD=35°再利用∠AOC=55°求出答案即可.【详解】(1)∵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即∠NOA=15°,∠NOB=40°,∴∠AOB=∠NOA+∠NOB=55°,又∵∠AOB=∠AOC,∴∠AOC=55°,=°,∴∠NOC=∠NOA+∠AOC=15°+ 55°70∴射线OC的方向是北偏东70°.(2)∵∠AOB=55°,∠AOB=∠AOC,∴∠BOC=∠AOB+∠AOC=55°+55°=110°,又∵射线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BOE=180°,∴∠COE=180°-110°=70°,(3)∵∠COE=70°,OD平分∠COE,∴∠COD=35°,∴∠AOD=∠AOC+∠COD=55°+35°=9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的表达即方向角一般是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多少度.24.如图,点C为线段AD上一点,点B为CD的中点,且6cmBD=.AC=,2cm(1)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2)求AD的长.解析:(1)6条;(2)10cm【分析】(1)根据线段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2)由点B 为CD 的中点,即可求出CD 的长度,然后求出AD 的长度.【详解】解:(1)根据题意,图中共有6条线段,分别是AC ,AB ,AD ,CB ,CD ,BD . (2)因为点B 是CD 的中点,2cm BD =,所以24cm CD BD ==,所以10cm AD AC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有关计算,以及线段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有关的计算问题.25.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AOE=90°.(1)如图1,若OC 平分∠AOE,求∠AOD 的度数;(2)如图2,若∠BOC=4∠FOB ,且OE 平分∠FOC ,求∠EOF 的度数.解析:(1)135°;(2)54°【分析】(1)利用OC 平分∠AOE ,可得∠AOC =12∠AOE =12×90°=45°,再利用∠AOC+∠AOD=180°,即可得出.(2)由∠BOC=4∠FOB ,设∠FOB=x°,∠BOC=4x°,可得∠COF=∠COB-∠BOF=3x°,根据OE 平分∠COF ,可得∠COE=∠EOF=12∠COF=32x°,即可得出. 【详解】(1)∵∠AOE=90°,OC 平分∠AOE ,∴∠AOC =12∠AOE =12×90°=45°, ∵∠AOC+∠AOD=180°,∴∠AOD=180°-∠AOC=180°-45°=135°,即∠AOD的度数为135°.(2)∵∠BOC=4∠FOB,∴设∠FOB=x°,∠BOC=4x°∴∠COF=∠COB-∠BOF=4x°-x°=3x°∵OE平分∠COF∴∠COE=∠EOF=12∠COF=32x°∵32x+x=90°∴x=36,∴∠EOF=32x°=32×36°=54°即∠EOF的度数为54°.【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方程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26.如图,∠AOC:∠COD:∠BOD=2:3:4,且A,O,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OE,OF分别平分∠AOC和∠BOD,OG平分∠EOF,求∠GOF的度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22独家原创)你见过一种折叠灯笼吗?它看起来是平面的,可是提起来后却变成了美丽的灯笼,这个过程可近似地用哪个数学原理来解释( )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面与面相交的地方是线2.(2021江苏镇江中考)如图所示,该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三角形D.圆3.(2022甘肃白银期末)如图,观察图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直线BA和直线AB是同一条直线B.图中有5条线段C.AB+BD>ADD.射线AC和射线AD是同一条射线4.如图所示,小于平角的角有( )A.9个B.8个C.7个D.6个5.(2022山东临沂沂水期末)如图,OA表示北偏东25°方向,OB表示南偏西50°方向,则∠AOB的度数是( )A.165°B.155°C.135°D.115°6.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7.如图,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AOB<∠AODB.∠BOC<∠AOBC.∠COD>∠AODD.∠AOD>∠AOC8.(2022北京怀柔期末)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三棱锥B.三棱柱C.四棱锥D.四棱柱9.射线OA上有B、C两点,若OB=8,BC=2,线段OB、BC的中点分别为D、E,则线段DE的长为( )A.5B.3C.1D.5或310.时钟显示为8:20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 )A.130°B.120°C.110°D.10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2022独家原创)篮球运动员将篮球抛出后在空中形成一道弧线,这说明的数学原理是.12.如图所示,延长线段AB到C,使BC=4,若AB=8,则线段AC的长是BC长的倍.13.(2022山东济南历下期末)计算:30°12'=°.14.如图,从A地到B地有①,②,③三条线路,其中最短的线路是(填“①”“②”或“③”),理由是.15.(2022北京通州期末)如图,棋盘上有黑、白两色棋子若干,若直线l经过3枚颜色相同的棋子,则这样的直线共有条.16.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OC是∠AOB的平分线.(1)图中互余的角是;(2)图中互补的角是.17.如图所示,图中有条直线, 条射线, 条线段.18.(2021湖北黄冈期末模拟)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则∠AOB+∠DOC= 度.19.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若BC=4cm,AD=7cm,且D是BC的中点,则AC的长等于cm.20.(2022安徽合肥蜀山期末)在同一平面内,∠AOC=∠BOD=50°,射线OB在∠AOC的内部,且∠AOB=20°,OE平分∠AOD,则∠COE的度数是.三、解答题(共40分)21.(5分)如图,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A、B、C、D.(1)画直线AD;(2)连接AB;(3)画射线CD;(4)延长线段BA至点E,使BE=2BA;(5)反向延长射线CD至点F,使DC=2CF.22.(2022北京东城期末)(5分)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6倍,求这个角的度数.23.(6分)如图,点O为直线AB上的一点,已知∠1=65°15',∠2=78°30',求∠1+∠2-∠3的大小.24.(2022广西玉林博白期末)(8分)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AOB=∠AOC,射线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1)射线OC的方向是;(2)若射线OE平分∠COD,求∠AOE的度数.25.(8分)如图,已知线段AC=12cm,点B在线段AC上,满足BC=1AB.2(1)求AB的长;(2)若D是AB的中点,E是AC的中点,求DE的长.26.(8分)点O为直线AB上一点,将一直角三角板OMN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射线OC平分∠MOB.(1)如图(a),若∠AOM=30°,求∠CON的度数;(2)在图(a)中,若∠AOM=α,直接写出∠CON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3)将图(a)中的直角三角板OMN绕顶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b)的位置,一边OM在直线AB上方,另一边ON在直线AB下方.①探究∠AOM和∠CON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②当∠AOC=3∠BON时,求∠AOM的度数.图(a) 图(b)参考答案1.C 由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的过程是面动成体.2.C 从上面看该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是三角形.3.B 题图中有6条线段,故选B.4.C 符合条件的角中以A为顶点的角有1个,以B为顶点的角有2个,以C为顶点的角有1个,以D为顶点的角有1个,以E为顶点的角有2个,共有1+2+1+1+2=7个,故选C.5.B 由题意得∠AOB=25°+90°+40°=155°.6.B 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7.C 因为OC在∠AOD的内部,所以∠COD<∠AOD,故C错误,符合题意.8.B 从展开图可知,该几何体有五个面,两个三角形的面,三个长方形的面,因此该几何体是三棱柱.9.D 如图1,DE=3;如图2,DE=5.故选D.图1 图210.A 8:20时,时针与分针之间有4+2060=133个大格,故8:20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30°×133=130°,故选A.11.点动成线解析将篮球看成一个点,这种现象说明的数学原理是点动成线.12.3解析因为AC=AB+BC=8+4=12,所以AC=3BC.13.30.2解析因为1°=60',所以12'=0.2°,所以30°12'=30.2°. 14.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从A地到B地最短的线路是①,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5.3解析如图所示:所以满足条件的直线共有3条.16.(1)∠AOD与∠DOC(2)∠AOD与∠BOD,∠AOC与∠BOC解析(1)因为O是直线AB上一点,OC是∠AOB的平分线,∠AOB=90°,所以∠AOC=∠BOC=12所以∠AOD+∠DOC=90°,即∠AOD与∠DOC互余.(2)∠AOD+∠BOD=180°,∠AOC+∠BOC=180°,即∠AOD与∠BOD互补,∠AOC与∠BOC互补.17.1;6;6解析题图中有1条直线,为直线AD;6条射线,分别为以A为端点的3条,以B为端点的1条,以D为端点的2条;6条线段,分别是AB、AC、AD、BC、CD、BD.18.180解析∠AOB+∠DOC=∠AOD+∠DOC+∠BOC+∠DOC=∠AOC+∠DOB=90°+90°=180°.19.5解析因为D是线段BC的中点,BC=4cm,BC=2cm,所以CD=12因为AD=7cm,所以AC=7-2=5(cm).20.15°或65°解析①当OD与OC在OA的同侧时,如图,因为∠AOC=∠BOD=50°,∠AOB=20°,所以∠AOD=∠BOD+∠AOB=70°,因为OE平分∠AOD,∠AOD=35°,所以∠AOE=12所以∠COE=∠AOC-∠AOE=15°;②当OD与OC在OA的异侧时,如图,因为∠AOC=∠BOD=50°,∠AOB=20°,所以∠AOD=∠BOD-∠AOB=30°,因为OE平分∠AOD,所以∠AOE=1∠AOD=15°,2所以∠COE=∠AOC+∠AOE=65°.综上所述,∠COE的度数为15°或65°.21.解析如图所示.22.解析设这个角为x°,根据题意,得180-x=6(90-x),解得x=72.答:这个角是72°.23.解析∠1+∠2-∠3=65°15'+78°30'-(180°-65°15'-78°30')=143°45'-36°15'=107°30'.24.解析(1)北偏东70°.(2)因为∠AOB=40°+15°=55°,∠AOC=∠AOB,所以∠AOC=55°,∠BOC=110°.因为射线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所以∠BOD=180°.所以∠COD=180°-110°=70°.因为OE 平分∠COD, 所以∠COE=35°. 又因为∠AOC=55°, 所以∠AOE=90°.25.解析 (1)因为BC=12AB,AC=AB+BC=12 cm, 所以AB+12AB=12 cm, 所以AB=8 cm.(2)因为D 是AB 的中点,AB=8 cm, 所以AD=12AB=4 cm,因为E 是AC 的中点,AC=12 cm, 所以AE=12AC=6 cm, 所以DE=AE-AD=6-4=2(cm).26.解析 (1)由已知得∠BOM=180°-∠AOM=150°, 因为∠MON 是直角,OC 平分∠BOM,所以∠CON=∠MON-12∠BOM=90°-12×150°=15°. (2)由已知得∠BOM=180°-∠AOM=180°-α, 因为∠MON 是直角,OC 平分∠BOM,所以∠CON=∠MON-12∠BOM=90°-12×(180°-α)=12α. (3)设∠AOM=β,则∠BOM=180°-β. ①∠AOM=2∠CON,理由如下: 因为OC 平分∠BOM,所以∠MOC=12∠BOM=12(180°-β)=90°-12β, 因为∠MON=90°,所以∠CON=∠MON-∠MOC=90°-(90°−12β)=12β,所以∠AOM=2∠CON.②由①可知∠BON=∠MON-∠BOM=90°-(180°-β)=β-90°,∠AOC=∠AOM+∠MOC=β+90°-12β=90°+12β,因为∠AOC=3∠BON,所以90°+12β=3(β-90°),解得β=144°, 所以∠AOM=144°.。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点、线、面、体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点、线、面、体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1.线动成面
【分析】利用雨刷可看成线,扇面是面,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汽车的雨刷在挡风玻璃上画出一个扇面,这说明线动成面的数学原理.
故答案为:线动成面.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此题较简单,解题时要灵活应用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12.②
【分析】易得此几何体为两个底面相同且相连的圆锥的组合体,主视图是从几何体正面看到的图形.
8.由4个面围成;面与面相交形成6条线,直线有5条,曲线有1条.
【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立体图形的基本知识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由图可知,该几何体由4个面围成;
面与面相交形成6条线,直线有5条,曲线有1条.
【点睛】本题考查认识立体图形的知识,比较简单,注意基本知识的掌握.
9.见解析.
12.将图所示的Rt△ABC绕AB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图中的________(只填序号).
参考答案:
1.C
【分析】观察截面形状可发现,长方体内部的圆自上而下由大圆逐渐变成小圆、点,符合圆锥截面的性质.
【详解】解:观察截面形状可知,这个长方体的内部构造是长方体中间有一圆锥状空洞,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截一个几何体,解答的关键是熟悉常见的几何体的截面,由截面的形状想象复杂几何体的组成.
【详解】解:Rt△ABC绕斜边AB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是两个底面相等相连的圆锥,圆锥的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所以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两个底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相连,并且上面的等腰三角形较大,故为图②.
故答案为②.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及几何体的三视图;发挥空间想象能力,确定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形状是关键.
【分析】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的特征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

初中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备考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几何综合题》一.解答题(共17小题)1.(春•玉环县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1,2).且|2a+b+1|+=0.(1)求a、b的值;(2)①在y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S△COM=S△ABC,求点M的坐标.(标注:三角形ABC的面积表示为S△ABC)②在坐标轴的其他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S△COM=S△ABC仍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2.(春•汕头校级期中)如图,在下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3,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a﹣2|+(b﹣3)2+=0.(1)求a、b、c的值;(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负整数m,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不小于△AOP面积的两倍?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春•鄂城区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满足a=+﹣1,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A,PB,使S△P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4.(春•富顺县校级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见图1),且|2a+b+1|+=0(1)求a、b的值;(2)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仍然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3)如图2,过点C作CD⊥y轴交y轴于点D,点P为线段CD延长线上的一动点,连接OP,OE平分∠AOP,OF⊥OE.当点P运动时,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5.(春•泰兴市校级期末)已知:如图①,直线MN⊥直线PQ,垂足为O,点A在射线OP 上,点B在射线OQ上(A、B不与O点重合),点C在射线ON上且OC=2,过点C作直线l∥PQ,点D在点C的左边且CD=3.(1)直接写出△BCD的面积.(2)如图②,若AC⊥BC,作∠CBA的平分线交OC于E,交AC于F,求证:∠CEF=∠CFE.(3)如图③,若∠ADC=∠DAC,点B在射线OQ上运动,∠ACB的平分线交DA的延长线于点H,在点B运动过程中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求出变化范围.6.(春•江岸区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3),C(4,0),且满足(a+b)2+|a﹣b+6|=0,线段AB交y轴于F点.(1)求点A、B的坐标.(2)点D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若ED∥AB,且AM,DM分别平分∠CAB,∠ODE,如图2,求∠AMD的度数.(3)如图3,(也可以利用图1)①求点F的坐标;②点P为坐标轴上一点,若△ABP的三角形和△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7.(春•黄陂区期末)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的坐标是(a,0)(b,0),a,b满足方程组,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且S△ABC=6.(1)求A、B、C三点的坐标;(2)是否存在点P(t,t),使S△PAB=S△ABC?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M是AC的中点,N是BC上一点,CN=2BN,连AN、BM相交于点D,求四边形CMDN的面积是.8.(春•海珠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是第四象限内一点,AB⊥y轴于B,且B(0,b)是y轴负半轴上一点,b2=16,S△AOB=12.(1)求点A和点B的坐标;(2)如图1,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过点D作AO垂线交x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N,求∠ONF的度数.(3)如图2,点D为线段OA(端点除外)上某一点,当点D在线段上运动时,过点D作直线EF交x轴正半轴于E,交直线AB于F,∠EOD,∠A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N.若记∠ODF=α,请用α的式子表示∠ONF的大小,并说明理由.9.(春•黄梅县校级期中)如图,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4)三点,其中a,b满足关系式.(1)求a,b的值;(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春•通州区校级期中)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b﹣3)2=0,(c﹣4)2≤0.(1)求a、b、c的值;(2)如果点P(m,n)在第二象限,四边形CBOP的面积为y,请你用含m,n的式子表示y;(3)如果点P在第二象限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并且y=2S四边形CBOA,求P点的坐标.11.(春•鄂州校级期中)如图,A、B两点坐标分别为A(a,4),B(b,0),且a,b满足(a﹣2b+8)2+=0,E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1)求A、B两点坐标;(2)若C为y轴上一点且S△AOC=S△AOB,求C点的坐标;(3)过B作BD∥y轴,∠DBF=∠DBA,∠EOF=∠EOA,求∠F与∠A间的数量关系.12.(春•东湖区期中)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0),B(3,0),现同时将A、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1)直接写出C、D的坐标:C D及四边形ABCD的面积:(2)在y轴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M,连接MA、MB使得S△MAB>S四边形ABCD?若存在,求出M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P为线段BD上一动点,连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不含端点)现给出①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13.(春•台州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α),B(b,α),且α、b满足(a﹣2)2+|b﹣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AB.(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CD(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连接MC,MD,使S△MCD=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14.(春•海安县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0),(3,0),(0,2),图中的线段BD是由线段AC平移得到.(1)线段AC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线段BD,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并求出所得的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S△P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15.(春•武汉月考)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m),点B(n,0),m、n满足(m﹣3)2=﹣;(1)求A、B的坐标;(2)如图1,E为第二象限内直线AB上一点,且满足S△AOE=S△AOB,求E的坐标.(3)如图2,平移线段BA至OC,B与O是对应点,A与C对应,连AC.E为BA的延长线上一动点,连EO.OF平分∠COE,AF平分∠EAC,OF交AF于F点.若∠ABO+∠OEB=α,请在图2中将图形补充完整,并求∠F(用含α的式子表示).16.(2013秋•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点A(﹣m,n),B(0,m),且m、n满足+(n﹣5)2=0,点C在y轴上,将△ABC沿y轴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1)写出D点坐标并求A、D两点间的距离;(2)若EF平分∠AED,若∠ACF﹣∠AEF=20°,求∠EFB的度数;(3)过点C作QH平行于AB交x轴于点H,点Q在HC的延长线上,AB交x轴于点R,CP、RP分别平分∠BCQ和∠ARX,当点C在y轴上运动时,∠CPR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度数;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17.(2013春•武汉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1,0)、B(3,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1)直接写出点C、D的坐标,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DC;(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C=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如图3,在线段CO上取一点G,使OG=3CG,在线段OB上取一点F,使OF=2BF,CF与BG交于点H,求四边形OGHF的面积S四边形OGH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是一个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其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B.C.D.2.如图,将矩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B.C.D.3.图中的长方体是由三个部分拼接而成的,每一部分都是由四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组成的,那么其中第一部分所对应的几何体可能是()A.B.C.D.4.下列图形旋转一周,能得到如图几何体的是()A.B.C.D.5.如图,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截面的形状是()A.B.C. D.6.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要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钉两颗钉子,其中的数学原理是()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B.线段中点的定义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7.下列图形是正方体展开图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1)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有一个端点; (2)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3)角的大小与我们画出的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 (4)线段上有无数个点;(5)两个锐角的和必定是直角或钝角;(6)若AOC ∠与AOB ∠有公共顶点,且AOC ∠的一边落在AOB ∠的内部,则AOB AO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比它的补角的度数2倍多3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 ) A .50°B .70°C .130°D .160°10.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比为2:3,底面圆的半径相同,那么它们的高之比为( ) A .2:3B .4:5C .2:1D .2:911.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下列生活现象中可以反映“线动成面”的是( ) A .笔尖在纸上移动划过的痕迹 B .长方形绕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C .流星划过夜空留下的尾巴 D .汽车雨刷的转动扫过的区域12.己知点M 是线段AB 上一点,若14AM AB =,点N 是直线AB 上的一动点,且AN BN MN -=,则MNAB 的( ) A .34B .12C .1或12D .34或2二、填空题13.有一块积木,每一块的各面都涂上红绿黑白蓝黄六种不同的颜色,下面是它摆放的三种不同方向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绿色面的对面是_____色14.将两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为如图所示的位置,若108∠=︒,则AOD∠=_________.COB15.如图是用一副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10cm.图中小正方形(涂色部分)的面积是( )2cm.16.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它拼成正方体后,“神”字对面的字是________.17.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相邻的两边长分别为4,2π的长方形,则圆柱体的体积为_____.18.有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如图是我们能看到的三种情况,如果记6的对面数字为a,2的对面数字为b,那么a+b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点E是线段AB的中点,C是EB上一点,AC=12,(1)若EC:CB=1:4,求AB的长;(2)若F为CB的中点,求EF长。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时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时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时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下图,下列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有两个相同,而另一个不同的几何体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知识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解析:解答:运用已学过的简单几何体三视图,分别列出上述四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①长方体: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均为长方形,主视图是由其长和高组成的长方形,左视图是由其宽和高组成的长方形,俯视图是由其长和宽组成的长方形。

在没有告知长宽高具体数据的情况下,我们一般地认为长宽高是互不相等的。

②圆柱: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都等于圆柱底面的直径,宽等于圆柱的高。

其俯视图是圆。

③圆锥: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等于圆锥底面的直径,两腰都是顶点到底面圆边的距离。

其俯视图是圆。

④球:它的三视图都是圆,并且圆的直径相等。

分析:本题容易混淆的是①图和③图,有的学生会默认①图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相同,对于③图,有时会记错它的左视图。

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将下列图形绕直线l 旋转一周, 可以得到右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答案:C知识点:图形的旋转;主视图解析:解答:图形绕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图形。

这个立体图形的横切面(俯视图)是圆,圆的半径等于旋转面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

而该立体图形的主视图,则是平面图形以旋转直线为对称轴作出来的轴对称图形。

比如,圆柱是由长方形绕其一边旋转得到的,它的底面半径是该长方形另一边的长,绕其旋转的一边就是它的高。

圆锥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这条直角边就是圆锥的高,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题目中的立体图形是一个等腰梯形,其上底长小于下底长。

由此,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分析:在大脑中构建旋转立体图形,或者将已知立体图形的主视图画出来,按照选项中的直线位置作对称轴,得到的图形就是正确选项。

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基础)(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基础)(含答案)
棱柱的底面可以是任意多边形,故③不正确;
长方体是柱体,④正确;
正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⑤正确
正确的有4个,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图形
5.下列的立体图形中,有4个面的是( )
A.三棱锥B.三棱柱
C.四棱锥D.四棱柱
答案:A
解题思路:
三棱锥有1个底面,3个侧面,共4个面,A正确;
三棱柱有2个底面,3个侧面,共5个面,B不正确;
四棱锥有1个底面,4个侧面,共5个面,C不正确;
四棱柱有2个底面,4个侧面,共6个面,D不正确.
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立体图形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立体图形
4.下列图形全部属于柱体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柱体包括圆柱和棱柱,C中的三个图形,一个是圆柱,两个是棱柱,
满足题意.
其中A中有一个是三棱锥;B中有一个圆锥,一个不规则多面体;
D中有一个是圆台,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立体图形
珍珠的形状类似于球体,火柴盒的形状类似于长方体,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立体图形
8.下面图形中,是平面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A是圆锥,B是圆柱,C是长方体,
只有D是三角形,是平面图形,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图形
9.下列各组图形中都是平面图形的是( )
2.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柱体的有( )
A.1个B.2个
C.3个D.4个
答案:B
解题思路:
柱体包括圆柱和棱柱,其中第3图形个是正方体,属于棱柱,第5个图形是圆柱体,有2个属于柱体,故选B.

七年级数学平面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平面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平面几何练习题一. 选择题:1. 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2. 如图,l l 12//,AB l ABC ⊥∠=1130,,则∠=α()A. 60B. 50C. 40D. 30Al 1Bl 2αC3. 如图,l l 1211052140//,,∠=∠=,则∠=α() A. 55B. 60C. 65D. 70l 11 α2l 24. 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A. 1个 B. 2个 C. 5个D. 4个α5. 如图,已知AB CD //,∠α等于() A. 75B. 80C. 85D. 95AB 120°α25°C D6. 如图,AB CD MP AB MN ////,,平分∠∠=∠=AMD A D ,,4030,则∠NMP 等于()A. 10B. 15C. 5D. 75.BMCA N P D7.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A. 42138、B. 都是10C. 42138、或4210、 D. 以上都不对二. 证明题:1. 已知:如图,∠=∠∠=∠123,,B AC DE //,且B 、C 、D 在一条直线上。

求证:AE BD //A E 3124B CD2. 已知:如图,∠=∠CDA CBA ,DE 平分∠CDA ,BF 平分∠CBA ,且∠=∠ADE AED 。

求证:DE FB //DFCA EB3. 已知:如图,∠+∠=∠=∠BAP APD 18012,。

求证:∠=∠E FAB1EF 2CP D4. 已知:如图,∠=∠∠=∠∠=∠123456,,。

求证:ED FB //FE4 A G 1B53 6 2 CD一. 选择题:1. C2. C3. C4. C5. C6. C7. D 二. 证明题:1. 证: AC DE //∴∠=∠∠=∠∴∠=∠∴∴∠+∠=∠=∠∴∠+∠=∴24121418033180AB CE B BCE B BCE AE BD////2. 证: DE 平分∠CDA∴∠=∠ADE CDA 12BF 平分∠CBA∴∠=∠FBA CBA 12∴∠=∠∴∠=∠∠=∠∴∠=∠∴CDA CBA ADE FBA ADE AED AED FBA DE FB// 3. 证:∠+∠=BAP APD 180∴∴∠=∠AB CDBAP APC//又 ∠=∠12∴∠-∠=∠-∠BAP APC 12 即∠=∠EAP APF∴∴∠=∠AE FPE F//4. 证: ∠=∠34∴∴∠+∠+∠=∠=∠∠=∠∴∠+∠+∠=∴AC BDED FB////6231806521513180 ,。

七年级上册几何题十道含过程答案

七年级上册几何题十道含过程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可以是椭圆B、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C、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体,截面可以是梯形D、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截面不能是正方形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球的截面一定是圆B、组成长方体的各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C、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正方体,得到的都是正方形D、圆锥的截面可能是圆3、下列图形中,是棱锥展开图的是()A、B、C、D、4、下面图形不能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是()A、B、C、D、5、下列图形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A、B、C、D、6、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7、将选项中的四个正方体分别展开后,所得的平面展开图与如图不同的是()A、B、C、D、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这个正方体可能是()A、B、C、D、9、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A、棱柱B、棱锥C、圆锥D、圆柱10、在下面的图形中,不可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1、【答案】B【考点】认识立体图形,截一个几何体【解析】【解答】解:A、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不可以是椭圆,故选项错误; B、根据棱柱的特征可知,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故选项正确;C、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体,截面不可以是梯形,故选项错误;D、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截面可能是正方形,故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圆锥、棱柱、圆柱、长方体的形状特点判断即可.2、【答案】B【考点】认识立体图形,截一个几何体,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解析】【解答】解:A、球体的截面一定是圆,故A正确,与要求不符; B、组成长方体的各面中可能有2个面是正方形,故B错误;C、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正方体,得到的都是正方形,故C正确,与要求不符;D、圆锥的截面可能是圆,正确,与要求不符.故选:B.【分析】根据球体、长方体、正方体、圆锥的形状判断即可.3、【答案】C【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解析】【解答】解:A、是三棱柱的展开图,故此选项错误; B、是一个平面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棱锥的展开图,故此选项正确;D、是圆柱的展开图,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图形结合所学的几何体的形状得出即可.4、【答案】D【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解析】【解答】解:选项A,B,C折叠后,都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而D折叠后,最下面一行的两个面重合,缺少一个底面,所以不能围成一个长方体.故选D.【分析】根据图示,进行折叠即可解题.5、【答案】A【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解析】【解答】解:由分析知: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四个矩形组成的图形.故选:A.【分析】根据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图进行解答即可.6、【答案】C【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解析】【解答】解:A、折叠后不可以组成正方体; B、折叠后不可以组成正方体;C、折叠后可以组成正方体;D、折叠后不可以组成正方体;故选C.【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形式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7、【答案】B【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解析】【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将选项中的四个正方体分别展开后,所得的平面展开图与如图不同的选项B.故选:B.【分析】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体现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立体图形问题可以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解决.8、【答案】B【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四个小正方形组合成一个正方体的面,是阴影,是空白,故选:B.【分析】根据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四个小正方形组合成一个正方体的面,可得答案.9、【答案】B【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解析】【解答】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圆,故选:B.【分析】根据圆锥的展开图,可得答案.10、【答案】B【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解析】【解答】解:由四棱柱四个侧面和上下两个底面的特征可知,A,C,D 选项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而B选项,上底面不可能有两个,故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故选:B.【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

中学数学 平面几何最短路径 练习题(含答案)

中学数学  平面几何最短路径  练习题(含答案)

平面图形上的最短路径问题知识点: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垂线段最短3.线段垂直平分线是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常考题型题: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费马点(一)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题型一两点在直线同侧(将军饮马)题型二相交直线之间一点或两点题型四费马点(二)根据垂线段最短题型五和最小(三)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题型六差最小(四)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题型七差最大题型一两点在直线同侧例题1:如图,在锐角△ABC中,AB=6,∠BAC=6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A.3B.6解:在AC上取一点E,使得AE=AB,过E作EN⊥AB于N′,交AD于M,连接BM,BE,BE交AD于O,则BM+MN’最小(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垂直距离最短),∵AD平分∠CAB,AE=AB,∴EO=OB,AD⊥BE,∴AD是BE的垂直平分线(三线合一),∴E和B关于直线AD对称,∴EM=BM,即BM+MN′=EM+MN′=EN′,∵EN’⊥AB,∴∠EN’A=90°,∵∠CAB=60°,∴∠AEN′=30°,∵AE=AB=6,∴AN’=3,在△AEN’中,由勾股定理得:EN’即BM+MN B.巩固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 t△OAB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3,点C的坐标为(1,0),且∠AOB=30°点P为斜边OB上的一个动点,则P A+PC的最小值为____ _____.解:作A关于OB的对称点D,连接CD交OB于P,连接AP,过D作DN⊥OA于N,则此时P A+PC的值最小.∵DP=P A,∴P A+PC=PD+PC=CD.∵B(3,∴AB OA=3,∠B=60°.由勾股定理得:OB OA×AB OB×AM,∴AM AD.∵∠AMB=90°,∠B=60°,∴∠BAM=30°.∵∠BAO=90°,∴∠OAM=60°.∵DN⊥OA,∴∠NDA=30°.∴AN由勾股定理得:DN C(1,0),∴CN=3-1在R t△DNC中,由勾股定理得:DC∴P A+PC题型二相交直线之间一或两点例题2:如图,∠AOB=30°,∠AOB内有一定点P,且OP=10.在OA上有一点Q,OB上有一点R .若△PQR 周长最小,则最小周长是( )A .10B .15C .20D .30 解:设∠POA =θ,则∠POB =30°﹣θ,作PM ⊥OA 与OA 相交于M ,并将PM 延长一倍到E ,即ME =PM . 作PN ⊥OB 与OB 相交于N ,并将PN 延长一倍到F ,即NF =PN . 连接EF 与OA 相交于Q ,与OB 相交于R ,再连接PQ ,PR , 则△PQR 即为周长最短的三角形.∵OA 是PE 的垂直平分线, ∴EQ =QP ;同理,OB 是PF 的垂直平分线, ∴FR =RP , ∴△PQR 的周长=EF . ∵OE =OF =OP =10,且∠EOF =∠EOP +∠POF =2θ+2(30°﹣θ)=60°, ∴△EOF 是正三角形,∴EF =10,即在保持OP =10的条件下△PQR 的最小周长为10,故选A .巩固练习:如图,∠AOB =30°,点M 、N 分别在边OA 、OB 上,且OM =5,ON =12,点P 、Q 分别在边OB 、OA 上,则MP +PQ +QN 的最小值是 .解:作M 关于OB 的对称点M ′,作N 关于OA 的对称点N ′,连接M’N’,即为MP +PQ +QN 的最小值.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N ′OQ =∠M ′OB =30°,∠ONN ′=60°,OM’=OM =5,ON’=ON =12, ∴△ONN ′为等边三角形,△OMM ′为等边三角形, ∴∠N′OM′=90°,∴在Rt M ON ''中,''13M N = 故答案为:13.题型三 造桥选址例题3:荆州护城河在CC'处直角转弯,河宽相等,从A处到达B处,需经过两座桥DD'、EE',护城河及两桥都是东西、南北方向,桥与河岸垂直.如何确定两座桥的位置,可使A 到B点路径最短?解:作AF⊥CD,且AF=河宽,作B G⊥CE,且BG=河宽,连接GF,与河岸相交于E’、D’,作DD’、EE’即为桥证明:由做法可知,AF∥DD’,AF=DD’,则四边形AFDD’为平行四边形于是AD=FD’同理,BE=G E’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GF最小即当桥建于如图所示位置时,ADD’E’EB最短巩固练习:如图,工厂A和工厂B被一条河隔开,它们到河的距离都是2km,两个工厂水平距离是3km,河宽1km,现在要架一座垂直于河岸的桥,使工厂A到工厂B的距离最短(河岸是平行的)①请画出架桥的位置(不写画法)②求从工厂A经过桥到工厂B的最短路程.解:①如图所示,AA’=1km,则MN为架桥位置A B===②过点B作BE⊥AA’,交其延长线于点E。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解答题专项经典练习题(提高培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解答题专项经典练习题(提高培优)

一、解答题1.如图,已知平面上有四个村庄,用四个点A,B,C,D表示.(1)连接AB,作射线AD,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E;(2)若要建一供电所M,向四个村庄供电,要使所用电线最短,则供电所M应建在何处?请画出点M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析:(1)如图所示.见解析;(2)如图,见解析;供电所M应建在AC与BD的交点处.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1)根据射线、直线的定义进而得出E点位置;(2)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结合题意,要使它与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就要使它在AC与BD的交点处.【详解】(1)如图所示:点E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M即为所求.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与应用作图,关键是掌握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2.如图所示,长度为12cm的线段AB的中点为点M,点C将线段MB分成MC CB ,求线段AC的长度.:1:2解析:8cm【解析】【分析】设MC=xcm,由MC:CB=1:2得到CB=2xcm,则MB=3x,根据M点是线段AB的中点,AB =12cm ,得到AM =MB 12=AB 12=⨯12=3x ,可求出x 的值,又AC =AM +MC =4x ,即可得到AC 的长.【详解】 设MC =xcm ,则CB =2xcm ,∴MB =3x .∵M 点是线段AB 的中点,AB =12cm ,∴AM =MB 12=AB 12=⨯12=3x , ∴x =2,而AC =AM +MC ,∴AC =3x +x =4x =4×2=8(cm ).故线段AC 的长度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两点的连线段的长叫两点间的距离.也考查了方程思想的运用.3.如下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解析: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旋转的特点和各几何图形的特性判断即可.试题如图所示:4.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的两条直角边AB 和BC 分别长4厘米和3厘米,现在以斜边AC 为轴旋转一周.求所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解析:6π立方厘米【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为5厘米,再用“3×4÷5=2.4厘米”求出斜边上的高,绕斜边旋转一周后所得到的就是两个底面半径为2.4厘米,高的和为5厘米的圆锥体,由此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得这两个圆锥的体积之和即可.试题过B作BD⊥AC,∵直角边AB和BC分别长4厘米和3厘米,∴AC=2234=5(厘米),斜边上的高为“3×4÷5=2.4(厘米),所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132.42 5 =9.6π(立方厘米).5.如图,点B和点C为线段AD上两点,点B、C将AD分成2︰3︰4三部分,M是AD的中点,若MC=2,求AD的长.解析:AD=36.【分析】根据点B、C将AD分成2︰3︰4三部分可得出CD与AD的关系,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MD=12AD,利用MC=MD-CD即可求出AD的长度.【详解】∵点B、C将AD分成2︰3︰4三部分,∴CD=49AD,∵M是AD的中点,∴MD=12 AD,∵MC=MD-CD=2,∴12AD-49AD=2,∴AD=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6.已知直线l上有三点A、B、C,AB=3,AC=2,点M是AC的中点.(1)根据条件,画出图形;(2)求线段BM的长.解析:(1)见解析;(2)2或4.【分析】(1)分C点在线段AB上和C点在BA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画出图形即可;(2)利用(1)中所画图形,根据中点的定义及线段的和差故选,分别求出MB的长即可.【详解】(1)点C的位置有两种: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①所示:当点C在B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所示:(2)∵点M是AC的中点,AC=2,∴AM=CM=12AC=1,如图①所示,当点C在线段AB上时,∵AB=AM+MB,AB=3,∴MB=AB-AM=2.如图②所示:当点C在BA的延长线上时,MB=AM+AB=4.综上所述:MB的长为2或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关键. 7.已知A,B,C三点,他们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 3,a.(1)求线段AB 的长度AB ; (2)若AC=6,求a 的值; (3)若d=3a ++5a -,求d 的最小值,并判定d 与AB .解析:(1)8;(2)a =11或-1;(3)8,d =AB .【分析】(1)线段AB 的长等于A 点表示的数减去B 点表示的数;(2)AC =|A 点表示的数-C 点表示的数|,然后解方程即可;(3)要想使d 的最小,点C 一定在A 、B 两点之间,且最小值为8.【详解】(1)AB =5-(-3)=8;(2)AC =5a -=6,解得:a =11或-1;即在数轴上,若 C 点在A 点左边,则a =-1,若C 点在A 点右边,则a =11;(3)要想使d 的最小,点C 一定在A 、B 两点之间,且最小值为8,所以d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利用数轴上求线段长度的方法,找出等量关系,解决问题.8.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面B 、面C 相对的面分别是 和 ;(2)若A =a 3+15a 2b +3,B =﹣12a 2b +a 3,C =a 3﹣1,D =﹣15(a 2b +15),且相对两个面所表示的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求E 、F 代表的代数式. 解析:(1)面F ,面E ;(2)F =12a 2b ,E =1 【分析】(1)根据“相间Z 端是对面”,可得B 的对面为F ,C 的对面是E ,(2)根据相对两个面所表示的代数式的和都相等,三组对面为:A 与D ,B 与F ,C 与E ,列式计算即可.【详解】(1)由“相间Z 端是对面”,可得B 的对面为F ,C 的对面是E.故答案为:面F ,面E.(2)由题意得:A 与D 相对,B 与F 相对,C 与E 相对,A +D =B +F =C +E将A =a 315+a 2b +3,B 12=-a 2b +a 3,C =a 3﹣1,D 15=-(a 2b +15)代入得: a 315+a 2b +315-(a 2b +15)12=-a 2b +a 3+F =a 3﹣1+E , ∴F 12=a 2b , E =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整式的加减,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和整式加减的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前提.9.(1)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多10︒,求这个角的度数.(2)已知α∠的余角是β∠的补角的13,并且32βα∠=∠,试求a β∠+∠的度数. 解析:(1)50°;(2)150°【分析】(1)设这个角为α,则补角为(180°-α),余角为(90°-α),再由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多10°,可得方程,解出即可;(2)根据互余和互补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答案.【详解】(1)设这个角为α,根据题意,得 18039010()a α︒-=︒-+︒.解得:50α=︒.答:这个角的度数为50︒.(2)根据题意,得190(180)3αβ︒︒-∠=⨯-∠且32βα∠=∠, ∴60α∠=︒,90β∠=︒.∴ 150αβ∠+∠≡︒.【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掌握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10.将一副三角尺叠放在一起:(1)如图①,若∠1=4∠2,请计算出∠CAE 的度数;(2)如图②,若∠ACE =2∠BCD ,请求出∠ACD 的度数.解析:(1)∠CAE =18°;(2)∠ACD =120°.【分析】(1)由题意根据∠BAC =90°列出关于∠1、∠2的方程求解即可得到∠2的度数,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CAE =∠2,从而得解;(2)根据∠ACB 和∠DCE 的度数列出等式求出∠ACE ﹣∠BCD =30°,再结合已知条件求出∠BCD ,然后由∠ACD =∠ACB+∠BCD 并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BAC =90°,∴∠1+∠2=90°,∵∠1=4∠2,∴4∠2+∠2=90°,∴∠2=18°,又∵∠DAE =90°,∴∠1+∠CAE =∠2+∠1=90°,∴∠CAE =∠2=18°;(2)∵∠ACE+∠BCE =90°,∠BCD+∠BCE =60°,∴∠ACE ﹣∠BCD =30°,又∠ACE =2∠BCD ,∴2∠BCD ﹣∠BCD =30°,∠BCD =30°,∴∠ACD =∠ACB+∠BCD =90°+30°=12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以直线AB 上一点O 为端点作射线OC ,使80BOC ∠=︒,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注:90DOE ∠=︒)()1如图①,若直角三角板DOE 的一边OD 放在射线OB 上,则COE ∠= .()2如图②,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OC 恰好平分∠BOE ,求COD ∠的度数;()3如图③,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转动,如果OD 始终在BOC ∠的内部,试猜想BOD ∠与CO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1)10°;(2)10°;(3)∠COE -∠BOD =10°,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COE DOE BOC =-∠∠∠,即可求出COE ∠的度数;(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出COD ∠的度数;(3)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求出∠COE -∠BOD =10°.【详解】(1)∵90DOE ∠=︒,80BOC ∠=︒∴908010COE DOE BOC =-=︒-︒=︒∠∠∠∴∠COE =10°(2)∵OC 恰好平分∠BOE ∴12COE COB BOE ==∠∠∠ ∴∠COD =∠DOE -∠COE =∠DOE -∠BOC =10°(3)猜想:∠COE -∠BOD =10°理由:∵∠COE =∠DOE -∠COD =90°-∠COD∠COD =∠BOC -∠BOD =80°-∠B OD∴∠COE =90°-(80°-∠B OD )=10°+∠B OD即∠COE -∠BOD =1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度数问题,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余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位于点A 左侧一点,且22AB =,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t t >秒.(1)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点P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BP 的中点,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解析:(1)14-,85t -;(2)2.5秒或3秒;(3)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图形见解析.【分析】(1)根据点B 和点P 的运动轨迹列式即可.(2)分两种情况:①点P Q 、相遇之前;②点P Q 、相遇之后,分别列式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 分别列式求解即可.【详解】(1)14-,85t -;(2)分两种情况:①点P Q 、相遇之前,由题意得32522t t ++=,解得 2.5t =.②点P Q 、相遇之后,由题意得32522t t -+=,解得3t =.答:若点P Q 、同时出发,2.5或3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理由如下: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 11111()22112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1111()11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动点的问题,掌握数轴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AOC =40°,求∠BOD 的度数.结合图形,完成填空:解:因为∠AOC+∠COB=°,∠COB+∠BOD=①所以∠AOC=.②因为∠AOC=40°,所以∠BOD=°.在上面①到②的推导过程中,理由依据是:.解析:90,90,∠BOD,40,同角的余角相等【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AOC+∠COB=90 °,∠COB+∠BOD=90 ° -﹣﹣﹣①所以∠AOC=∠BOD .﹣﹣﹣﹣②-因为∠AOC=40°,所以∠BOD=40 °.在上面①到②的推导过程中,理由依据是:同角的余角相等.故答案为:90,90,∠BOD,40,同角的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及角的和差关系.14.如图,C,D,E为直线AB上的三点.(1)图中有多少条线段,多少条射线?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线段、射线有哪些?请表示出来;(2)若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则这条直线上共有多少条线段,多少条射线?解析:(1)有10条线段,10条射线.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线段:线段AC、线段AD、线段AE、线段AB、线段CD、线段CE、线段CB、线段DE、线段DB、线段EB.(2)(1)2n n条线段,2n条射线.【解析】【分析】对于(1),这条直线上共5个点,求直线上的线段条数,相当于求从5个点中任取两个点的不同取法有多少种,可从点A开始,用划曲线的方法从左向右依次连接其它各点,再从点C开始,用同样的划曲线方法,直到将线段EB画出为止,即可找到所有的线段,由于每个点对应两条射线,由直线上的5个点即可知有多少条射线;对于(2),和(1)类似,当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时,其中任意1个点与剩余的(n-1)个点都能组成(n-1)条线段,结合其中有一半重合的线段,则可计算出n 个点所组成的线段条数;一个点对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可表示出当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时的射线条数.【详解】解:(1)图中有10条线段,10条射线.如图所示.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线段:线段AC 、线段AD 、线段AE 、线段AB 、线段CD 、线段CE 、线段CB 、线段DE 、线段DB 、线段EB.能用大写字母表示的射线:射线AC 、射线CD 、射线DE 、射线EB 、射线CA 、射线DC 、射线ED 、射线BE.(2)因为n 个点,其中任意1个点与剩余的(n-1)个点都能组成(n-1)条线段, 所以n 个点就组成n(n-1)条线段.因为其中有一半重合的线段,如线段AC 与线段CA , 所以这条直线上共有(1)2n n -条线段. 因为一个端点对应延伸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所以当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时,共有2n 条射线. 【点睛】此题考查直线、射线、线段,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直线上射线、线段条数的求法.15.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若9,6AC cm CB cm ==,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 a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求出MN 的长度吗?请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bcm M N -=分别为 AC 、BC 的中点,你能求出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析:(1)7.5;(2)12a ,理由见解析;(3)能,MN=12b ,画图和理由见解析 【分析】(1)据“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先求出MC 、CN 的长度,再利用MN=CM+CN 即可求出MN 的长度即可.(2)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MN=MC+CN 即可得出答案.(3)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MN=MC-NC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CM=12AC=4.5cm,CN=12BC=3cm,∴MN=CM+CN=4.5+3=7.5cm.所以线段MN的长为7.5cm.(2)MN的长度等于12 a,根据图形和题意可得:MN=MC+CN=12AC+12BC=12(AC+BC)=12a;(3)MN的长度等于12 b,根据图形和题意可得:MN=MC-NC=12AC-12BC=12(AC-BC)=12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关键是掌握线段的中点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注意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也是关键.16.如图所示,已知射线OC将∠AOB分成1∶3的两部分,射线OD将∠AOB分成5∶7的两部分,若∠COD=15°,求∠AOB的度数.解析:90°【分析】设∠AOB的度数为x,根据题意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AOC,∠AOD,根据角的关键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OB的度数为x.因为射线OC将∠AOB分成1∶3两部分,所以∠AOC=14 x.因为射线OD将∠AOB分成5∶7两部分,所以∠AOD=512x.又因为∠COD=∠AOD-∠AOC,∠COD=15°,所以15°=512x -14x . 解得x =90°, 即∠AOB 的度数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设出未知数,表示出∠AOC ,∠AOD ,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17.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 ,点E 在边AB 上,点F ,G 在边CD 上,连接EF ,EG .将BEG ∠对折,点B 落在直线BG 上的点B '处,得折痕EM ;将AEF ∠对折,点A 落在直线EF 上的点A '处,得折痕EN .(1)如图(1),若点F 与点G 重合,求MEN ∠的度数;(2)如图(2),若点G 在点F 的右侧,且30FEG ︒∠=,求MEN ∠的度数; (3)若MEN α∠=,请直接用含α的式子表示FEG ∠的大小.解析:(1)90︒;(2)105︒;(3)若点G 在点F 的右侧,2180FEG α︒∠=-;若点G 在点F 的左侧,1802FEG α︒∠=-【分析】(1)由题意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2)由题意根据∠MEN=∠NEF+∠FEG+∠MEG ,求出∠NEF+∠MEG 即可解决问题. (3)根据题意分点G 在点F 的右侧以及点G 在点F 的左侧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1)因为EN 平分AEF ∠,EM 平分BEF ∠,所以12NEF AEF ∠=∠,12MEF BEF ∠=∠, 所以1111()2222MEN NEF MEF AEF BEF AEF BEF AEB ∠=∠+∠=∠+∠=∠+∠=∠. 因为180AEB ︒∠=,所以1180902MEN ︒︒∠=⨯=. (2)因为EN 平分AEF ∠,EM 平分BEG ∠, 所以12NEF AEF ∠=∠,12MEG BEG ∠=∠, 所以1111()()2222NEF MEG AEF BEG AEF BEG AEB FEG ∠+∠=∠+∠=∠+∠=∠-∠. 因为180AEB ︒∠=,30FEG ︒∠=,所以()118030752NEF MEG ︒︒︒∠+∠=-=, 所以7530105MEN NEF FEG MEG ︒︒︒∠=∠+∠+∠=+=.(3)因为EN 平分AEF ∠,EM 平分BEG ∠,所以12NEF AEF AEN ∠=∠=∠,12MEG BEG BEM ∠=∠=∠, 若点G 在点F 的右侧,MEN NEF FEG MEG α∠=∠+∠+∠=, ()()(180)2180FEG NEF MEG AEN BEM ααααα︒︒∠=-∠+∠=-∠+∠=-=--;若点G 在点F 的左侧,MEN NEF MEG FEG α∠=∠+∠-∠=1801802FEG NEF MEG AEN BEM ααααα︒︒∠=∠+∠-=∠+∠-=--=-.【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翻折变换,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18.仓库里有以下四种规格且数量足够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铁片(单位:分米).从中选5块铁片,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铁盒(不浪费材料),甲型盒是由2块规格①,1块规格②和2块规格③焊接而成的铁盒,乙型盒是容积最小的铁盒. (1)甲型盒的容积为________立方分米;乙型盒的容积为________立方分米;(直接写出答案)(2)现取两个装满水的乙型盒,再将其内部所有的水都倒入一个水平放置的甲型盒,甲型盒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分米?(铁片厚度忽略不计)解析:(1)40,8;(2)甲型盒中水的高度是2分米【分析】(1)甲型盒是由2块规格①、1块规格②和2块规格③焊接而成的铁盒,可得一个长为2分米,宽为4分米,高为5分米的长方体,其中规格②为长方体的底,可求体积为40立方分米,乙型盒是容积最小,即长宽高最小,可得到长宽高都为2分米的正方体,体积为8立方分米,(2)甲盒的底面为长2分米,宽为4分米的长方形,根据体积相等,可求出高度.【详解】(1)因为甲型盒是由2块规格①,1块规格②和2块规格③焊接而成的,所以甲型盒的容积为24540⨯⨯=(立方分米).乙型盒容积最小,即长、宽、高最小,因此乙型盒为长、宽、高均为2分米的正方体,容积为2228⨯⨯=(立方分米),故答案为40,8.(2)甲型盒的底面积为248⨯=(平方分米),两个乙型盒中的水的体积为8216⨯=(立方分米),所以甲型盒内水的高度为1682÷=(分米).答:甲型盒中水的高度是2分米.【点睛】考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折叠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以及体积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已知:如图,18cm AB =,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C 把线段MB 分成:2:1MC CB =的两部分,求线段AC 的长.请补充下列解答过程:解:因为M 是线段AB 的中点,且18cm AB =,所以AM MB ==________AB =________cm .因为:2:1MC CB =,所以MC =________MB =________cm .所以AC A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解析:12,9,23,6,MC ,9,6,15. 【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M ,根据线段的比,可得MC ,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M 是线段AB 的中点,且18cm AB =, ∴19cm 2AM MB AB ===. ∵:2:1MC CB =, ∴26cm 3MC MB ==. ∴9615(cm)AC AM MC =+=+=. 故答案为:12,9,23,6,MC ,9,6,15.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得出AM ,线段的比得出MC 是解题关键.20.如图,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将一个直角三角板COD 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并使OC 边始终在直线AB 的上方,OE 平分BOC ∠.(1)若70DOE ∠=︒,则AOC ∠=________;(2)若DOE α∠=,求AOC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解析:(1)140︒;(2)2α【分析】(1)由70DOE ︒∠=,90COD ︒∠=,可以推出COE ∠的度数,又因为OE 平分BOC ∠,所以可知BOC ∠的度数,180BOC ︒-∠的度数即可解决;(2)由DOE α∠=,90COD ︒∠=,可以推出COE ∠=90α︒-,又因为OE 平分BOC ∠,以可知BOC ∠=2COE ∠=1802α︒-,180BOC ︒-∠即可解决.【详解】解:(1)∵70DOE ︒∠=,90COD ︒∠=,∴907020COE ︒︒︒∠=-=.∵OE 平分BOC ∠,∴20COE BOE ︒∠=∠=,∴1801802140AOC BOC COE ︒︒︒∠=-∠=-∠=.故答案为140︒.(2)∵DOE α∠=,90COD ︒∠=,∴90COE α︒∠=-.∵OE 平分BOC ∠,∴21802BOC COE α︒∠=∠=-,∴()180********AOC BOC α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和直角,熟练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如图是由7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请画出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解析:画图见详解.【分析】分别画出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注意所有看到的棱都要表示到三视图中.【详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的画法,所有看到的棱都要在三视图中表示出来是画图的关键. 22.如图,C 是线段AB 上一点,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1)若1AM =,4BC =,求MN 的长度.(2)若6AB =,求MN 的长度.解析:(1)3;(2)3.【分析】(1)由中点可得CN 和MC 的长,再由 MN=MC+CN 可求得MN 的长;(2)由已知可得AB 的长是NM 的2倍,已知AB 的长,可求得MN 的长度.【详解】解:(1)∵N 是BC 的中点,M 是AC 的中点,1AM =,4BC =,∴2CN =,1AM CM ==,∴3MN MC CN =+=.(2)∵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6AB =, ∴132NM MC CN A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在不同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23.已知90AOB ∠=︒,OC 为一条射线,OE ,OF 分别平分AOC ∠,BOC ∠,求EOF ∠的度数.解析:45︒【分析】本题需要分类讨论,当OC 在AOB ∠内部时,根据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所以12COE AOC ∠=∠,12COF BOC ∠=∠,即可求出EOF ∠的度数;当OC 在AOB ∠外部时,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所以12EOC AOC ∠=∠,12FOC BOC ∠=∠,所以1122EOF FOC EOC BOC AOC ∠=∠-∠=∠-∠,即可解决. 【详解】解:①如图,当OC 在AOB ∠内部时.因为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所以12COE AOC ∠=∠,12COF BOC ∠=∠, 所以1122COE COF AOC BOC ∠+∠=∠+∠, 即12EOF AOB =∠∠.又因为90AOB ︒∠=,所以45EOF ︒∠=.②如图,当OC 在AOB ∠外部时.因为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所以12EOC AOC ∠=∠,12FOC BOC ∠=∠, 所以1111()452222EOF FOC EOC BOC AOC BOC AOC AOB ︒∠=∠-∠=∠-∠=∠-∠=∠=.综上所述,45EO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度的计算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分类讨论思想,并且画出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4.已知线段10cm AB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C ,使16cm AC =,求线段AB 的中点与AC 的中点的距离.解析:13cm 或3cm .【分析】结合题意画出简单的图形,再结合图形进行分类讨论:当C 在BA 延长线上时,当C 在AB 延长线上时,分别依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解.【详解】解:①如图,当C 在BA 延长线上时.因为10cm AB =,16cm A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所以15cm 2AD AB ==,18cm 2AE AC ==, 所以81513(cm)DE AE AD =+=+=. ②如图,当C 在AB 延长线上时.因为10cm AB =,16cm A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所以15cm 2AD AB ==,18cm 2AE AC ==, 所以853(cm)DE AE AD =-=-=. 综上,线段AB 的中点与AC 的中点的距离为13cm 或3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依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行分类讨论. 25.如图,长度为12cm 的线段AB 的中点为M ,点C 将线段MB 分成两部分,且:1:2MC CB =,则线段AC 的长度为________.解析:8cm【分析】先由中点的定义求出AM ,BM 的长,再根据MC :CB=1:2的关系,求MC 的长,最后利用AC=AM+MC 得其长度.【详解】∵线段AB 的中点为M ,∴AM=BM=6cm设MC=x ,则CB=2x ,∴x+2x=6,解得x=2即MC=2cm .∴AC=AM+MC=6+2=8cm .故答案为:8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在解题时要能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26.已知线段14AB =,在线段AB 上有点C ,D ,M ,N 四个点,且满足AC :CD :1DB =:2:4,12AM AC =,且14DN BD =,求MN 的长. 解析:7或3【分析】 求出AC ,CD ,BD ,求出CM ,DN ,根据MN CM CD DN =++或MN CM CD ND =+-求出即可.【详解】如图,14AB =,AC :CD :1BD =:2:4,2AC ∴=,4CD =,8BD =,12AM AC =,14DN DB =, 1CM ∴=,2DN =,1427MN CM CD DN ∴=++=++=或1423MN CM CD ND =+-=+-=. 则MN 的长是7或3.【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出两点间的距离的应用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关键是找找出线段间的数量关系.27.如图,将一个长方形沿它的长或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回答下列问题:(1)得到什么几何体?(2)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6cm 和4cm ,分别绕它的长和宽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不同的几何体,它们的体积分别为多少?(结果保留π)解析:(1)圆柱;(2)它们的体积分别为3144cm π,396cm π【分析】(1)矩形旋转一周得到圆柱;(2)绕长旋转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6cm ,绕宽旋转得到圆柱底面半径为6cm ,高为4cm ,从而可以计算出体积.【详解】解:(1)圆柱(2) 绕宽旋转得到圆柱底面半径为6cm ,高为4cm ,21V r h π=264π=⨯⨯144π=绕长旋转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6cm ,2246V π=⨯⨯96π=∴它们的体积分别为3144cm π,396cm 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圆柱的体积,熟记圆柱的体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8.已知:如图AB ∥CD ,EF 交AB 于G ,交CD 于F ,FH 平分∠EFD ,交AB 于H ,∠AGE =50°,求:∠BHF 的度数.解析:∠BHF=115° .【分析】由AB ∥CD 得到∠AGE=∠CFG ,由此根据邻补角定义可得∠GFD 的度数,又FH 平分∠EFD ,由此可以先后求出∠GFD ,∠HFD ,继而可求得∠BHF 的度数.【详解】∵AB ∥CD ,∴∠CFG=∠AGE=50°,∴∠GFD=130°;又FH 平分∠EFD ,∴∠HFD=12∠EFD=65°; ∵AB ∥CD ,∴∠BHF=180°-∠HFD=11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等知识,两直线平行时,应该想到它们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的关系可以得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9.如图,已知OE是∠AOB的平分线,C是∠AOE内的一点,若∠BOC=2∠AOC,∠AOB =114°,则求∠BOC,∠EOC的度数.解析:∠BOC=76°,∠EOC=19°.【分析】由∠BOC=2∠AOC,则∠AOB=∠BOC+∠AOC=3∠AOC,即∠BOC=23∠AOB,然后求解即可;再根据OE是∠AOB的平分线求得∠BOE,最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求得∠EOC.【详解】解:∵∠BOC=2∠AOC,∠AOB=114°,∴∠BOC=23∠AOB =23×114°=76°,∵OE是∠AOB的平分线,∠AOB=114°,∴∠BOE=12∠AOB =12×114°=57°.∴∠EOC=∠BOC-∠BOE=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运算,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30.如图,在数轴上有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已知点B对应的数为2,点A对应的数为a.(1)若a=﹣1,则线段AB的长为;(2)若点C到原点的距离为3,且在点A的左侧,BC﹣AC=4,求a的值.解析:(1)3;(2)﹣2【分析】(1)根据点A、B表示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B的长度;(2)设点C表示的数为c,则|c|=3,即c=±3,根据BC﹣AC=4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AB=2﹣a=2﹣(﹣1)=3,故答案为:3;(2)∵点C到原点的距离为3,∴设点C表示的数为c,则|c|=3,即c=±3,∵点A在点B的左侧,点C在点A的左侧,且点B表示的数为2,∴点C表示的数为﹣3,∵BC﹣AC=4,∴2﹣(﹣3)﹣[a﹣(﹣3)]=4,解得a=﹣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其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解答题专项经典练习卷(含答案)(2)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解答题专项经典练习卷(含答案)(2)

一、解答题1.如图是由7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请画出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解析:画图见详解.【分析】分别画出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注意所有看到的棱都要表示到三视图中.【详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的画法,所有看到的棱都要在三视图中表示出来是画图的关键. 2.如图是由若干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堆成的,平放于桌面上。

其中,上面正方体的下底面的四个顶点恰是下面相邻正方体的上底面各边的中点,如果最下面的正方体的棱长为1.(1)当只有两个正方体放在一起时,这两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是;(2)当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超过8时,那么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多少?(3)按此规律下去,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会不会一直增大?如果会,请说明理由;如果不会,请求出不会超过哪个数值?(提示:所有正方体侧面面积加上所有正方体上面露出的面积之和,就是需求的面积,从简单入手,归纳规律.)解析:(1)7;(2)4个;(3)不会,理由见解析【分析】(1)若只有一层(即只有一个)时,每个面的面积是1,共露出5个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4=5;若有两层,则第二层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2,与一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12)×4=7;(2)若有三层,则第三层的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4,与两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1+(1+12+14)×4=8,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超过8,那么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4个;(3)若有n层,所以,露在外面的面积为:1+[1+12+14+……+(1)12n-]×4<1+2×4=9,即按此规律堆下去,总面积最大不会超过9.【详解】解:(1)若只有一层(即只有一个)时,每个面的面积是1,共露出5个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4=5;若有两层,则第二层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2,与一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12)×4=7;(3)若有三层,则第三层的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4,与两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1+(1+12+14)×4=8,∴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超过8,那么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4个;(3)若有n层,所以,露在外面的面积为:1+[1+12+14+……+(1)12n-]×4<1+2×4=9,∴按此规律堆下去,总面积最大不会超过9.【点睛】此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上下正方体的一个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即可得出依次排列的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这里还要注意把最下面的正方体看做是5个面之外,上面的正方体都是露出了4个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上下正方体的一个面积之间的关系.3.已知直线l上有三点A、B、C,AB=3,AC=2,点M是AC的中点.(1)根据条件,画出图形;(2)求线段BM的长.解析:(1)见解析;(2)2或4.【分析】(1)分C 点在线段AB 上和C 点在BA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画出图形即可;(2)利用(1)中所画图形,根据中点的定义及线段的和差故选,分别求出MB 的长即可. 【详解】(1)点C 的位置有两种: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①所示:当点C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所示:(2)∵点M 是AC 的中点,AC=2, ∴AM=CM=12AC=1, 如图①所示,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 ∵AB=AM+MB ,AB=3, ∴MB=AB-AM=2.如图②所示:当点C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 MB=AM+AB=4.综上所述:MB 的长为2或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关键. 4.古时候,传说捷克的公主柳布莎曾出过这样一道有趣的题:“一只篮子中有若干李子,取它的一半又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余下的一半又两个给第二个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个给第三个人,那么篮内的李子就没有剩余,篮中原有李子多少个?” 解析:34个 【分析】在最后一次送了一半加三个,篮子的李子没有剩余,可以知道最后一次的一半就是三个,所以上一次剩余6个,6个加上送的2个合计8个,为第二次的一半,可以知道第一次送出后还有16个,16在加上第一次送的1个为17个,所以最初一共有34个. 【详解】 用逆推法:解: ()32221234⎡⎤⨯+⨯+⨯=⎣⎦(个) 【点睛】送出一半又3个的时候,剩余为0,直接可以知道一半就是3个. 5.(1)如图,AC =DB ,请你写出图中另外两条相等的线段.(2)在一直道边植树8棵,若相邻两树之间距离均为1.5m ,则首尾两颗大树之间的距离是_____.解析:(1)AB=CD;(2)10.5m.【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8棵树之间共有7段距离,从而计算即可.【详解】(1)因为AC=BD,∴AC-BC=DB-BC,即AB=CD.(2)设首尾之间的距离为x,由8棵树之间共有7段间隔,可得x=7×1.5=10.5(m).故答案为:10.5m.【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及线段的计算,属于基础题,明白8棵树之间的间隔是关键.6.如图,有一只蚂蚁想从A点沿正方体的表面爬到G点,走哪一条路最近?(1)请你利用部分平面展开图画出这条最短的路线,并说明理由.(2)探究若这只蚂蚁在正方体上爬行的最短路线,请你找出所有的最短路线,并画出示意.解析:如图①,(1)见解析,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见解析.【分析】(1)先把正方体展开,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出由A爬到G的最短途径.(2)分情况讨论,作图解答即可.【详解】(1)如图①,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如图②,这种最短路线有4条.【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和最短路线问题,把几何体展开为平面图形是解决“怎样爬行最近”这类问题的关键.7.百羊问题 甲赶群羊逐草茂,乙牵肥羊一只随其后,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若得原有一群凑,再添一半小一半,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请列出方程.(说明:“小一半”是指一半的一半,即四分之一)解析:x +x +12x +14x +1=100.【分析】根据“再有这么一群,再加半群,又加四分之一群,再把你的一只凑进来,才满100只”这一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设羊群原有羊x 只,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x +x +12x +14x +1=100.【点睛】此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题意列出方程.8.如图,已知40AOB ∠=︒,3BOC AOB ∠=∠,OD 平分AOC ∠,求BOD ∠的度数.解析:40° 【分析】根据3BOC AOB ∠=∠,40AOB ∠=︒求出120BOC ∠=︒,得到∠AOC 的度数,利用OD 平分AOC ∠,求出∠AOD 的度数,即可求出BOD ∠的度数.【详解】解:∵3BOC AOB ∠=∠,40AOB ∠=︒,∴120BOC ∠=︒.∵AOC AOB BOC ∠=∠+∠,40120=︒+︒,160=︒,又∵OD 平分AOC ∠,∴1802AOD AOC ∠=∠=︒, ∴BOD AOD AOB ∠=∠-∠, 8040=︒-︒,40=︒.【点睛】此题考查角度的和差计算,会看图明确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注意角平分线的运用. 9.如图,点B 、C 在线段AD 上,且::2:3:4AB BC CD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CD 上的一点,且9MN =. (1)若点N 是线段CD 的中点,求BD 的长; (2)若点N 是线段CD 的三等分点,求BD 的长.解析:(1)14;(2)37823或37831. 【分析】(1)设AB=2x ,则BC=3x ,CD=4x .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求出MC 、CN ,列出方程求出x ,计算即可;(2)分两种情况:①当N 在CD 的第一个三等分点时,根据MN=9,求出x 的值,再根据BD=BC+CD 求出结果即可;②当N 在CD 的第二个三等分点时,方法同①. 【详解】设AB=2x ,则BC=3x ,CD=4x . ∴AC=AB+BC=5x ,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 ∴MC=2.5x ,∵点N 是线段CD 的中点, ∴CN=2x ,∴MN=MC+CN=2.5x+2x=4.5x ∵MN=9,∴4.5x=9,解得x=2, ∴BD=BC+CD=3x+4x=7x=14.(2)情形1:当N 在CD 的第一个三等分点时,CN=43x ,∴MN=MC+CN=54239236x x x +== 解得,5423x =, ∴BD=BC+CD=3x+4x=7x=37823; 情形2:当当N 在CD 的第二个三等分点时,CN=83x , ∴MN=MC+CN=58319236x x x +== 解得,5431x =, ∴BD=BC+CD=3x+4x=7x=37831; 故BD 的长为37823或37831.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掌握线段中点和三等分点的性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0.(1)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多10︒,求这个角的度数. (2)已知α∠的余角是β∠的补角的13,并且32βα∠=∠,试求a β∠+∠的度数.解析:(1)50°;(2)150° 【分析】(1)设这个角为α,则补角为(180°-α),余角为(90°-α),再由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多10°,可得方程,解出即可;(2)根据互余和互补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答案. 【详解】(1)设这个角为α,根据题意,得18039010()a α︒-=︒-+︒.解得:50α=︒. 答:这个角的度数为50︒. (2)根据题意,得190(180)3αβ︒︒-∠=⨯-∠且32βα∠=∠, ∴60α∠=︒,90β∠=︒. ∴ 150αβ∠+∠≡︒.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掌握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图形填空:(1)AC=++;(2)AB=AC﹣;(3)DB+BC=﹣AD(4)若AC=8cm,D是线段AC中点,B是线段DC中点,求线段AB的长.解析:(1)AD,DB,BC;(2)BC;(3)AC;(4)6cm.【分析】(1)根据图形直观的得到线段之间的关系;(2)根据图形直观的得到线段之间的关系;(3)根据图形直观的得到各线段之间的关系;(4)AD和CD的长度相等并且都等于AC的一半,DB的长度为CD长度的一半即为AC长度的四分之一.AB的长度等于AD加上DB,从而可求出AB的长度.【详解】(1)AC=AD+DB+BC故答案为:AD,DB,BC;(2)AB=AC﹣BC;故答案为:BC;(3)DB+BC=DC=AC﹣AD故答案为:AC;(4)∵D是AC的中点,AC=8时,AD=DC=4B是DC的中点,∴DB=2∴AB=AD+DB=4+2,=6(cm).【点睛】本题重点是根据题干中的图形得出各线段之间的关系,在第四问中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中点将线段分成两个长度相等的线段.AB=,12.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22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t t>秒.(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 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 Q(3)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BP 的中点,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解析:(1)14-,85t -;(2)2.5秒或3秒;(3)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图形见解析. 【分析】(1)根据点B 和点P 的运动轨迹列式即可.(2)分两种情况:①点P Q 、相遇之前;②点P Q 、相遇之后,分别列式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 分别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1)14-,85t -; (2)分两种情况: ①点P Q 、相遇之前,由题意得32522t t ++=,解得 2.5t =. ②点P Q 、相遇之后,由题意得32522t t -+=,解得3t =.答:若点P Q 、同时出发,2.5或3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 (3)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 理由如下: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11111()22112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1111()11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动点的问题,掌握数轴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已知线段AB=12,CD=6,线段CD 在直线AB 上运动(C 、A 在B 左侧,C 在D 左侧). (1)M 、N 分别是线段AC 、BD 的中点,若BC=4,求MN ;(2)当CD 运动到D 点与B 点重合时,P 是线段AB 延长线上一点,下列两个结论:①PA PBPC+是定值;②PA PBPC-是定值,请作出正确的选择,并求出其定值. 解析:(1)MN =9;(2)①PA PBPC+是定值2.【分析】(1)如图,根据“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可先计算出CM 、BN 的长度,然后根据MN =MC +BC +BN 利用线段间的和差关系计算即可;(2)根据题意可得:当CD 运动到D 点与B 点重合时,C 为线段AB 的中点,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C =BC ,此时①式可变形为()()PC AC PC BC PA PB PC PC++-+=,进而可得结论. 【详解】解:(1)如图,∵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 ∴CM =12AC =12(AB ﹣BC )=12(12﹣4)=4, BN =12BD =12(CD ﹣BC )=12(6﹣4)=1, ∴MN =MC +BC +BN =4+4+1=9;(2)①正确,且PA PBPC+=2. 如图,当CD 运动到D 点与B 点重合时, ∵AB =12,CD =6,∴C 为线段AB 的中点,∴AC =BC , ∴()()22PC AC PC BC PA PB PCPC PC PC++-+===, 而()()212PC AC PC BC PA PB AC PC PC PC PC +---===,不是定值. ∴①PA PBPC+是定值2.【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计算等知识,正确画出图形、熟练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在线段CB 上,且DA =5,DB =3.求CD 的长.【解析】【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AB的长,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C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由线段的和差,得AB=AD+BD=5+3=8.AB=4.由线段中点的性质,得AC=CB=12由线段的和差,得CD=AD−AC=5−4=1.【点睛】此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15.如图,已知平面上有四个村庄,用四个点A,B,C,D表示.(1)连接AB,作射线AD,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E;(2)若要建一供电所M,向四个村庄供电,要使所用电线最短,则供电所M应建在何处?请画出点M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析:(1)如图所示.见解析;(2)如图,见解析;供电所M应建在AC与BD的交点处.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1)根据射线、直线的定义进而得出E点位置;(2)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结合题意,要使它与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就要使它在AC与BD的交点处.【详解】(1)如图所示:点E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M即为所求.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与应用作图,关键是掌握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1)34°41′25″×5;(2)72°35′÷2+18°33′×4.解析:(1)173°27′5″;(2)110°29′30″.【分析】(1)根据角度与整数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角度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34°41′25″×5=(34°+41′+25″)×5=34°×5+41′×5+25″×5=170°+205′+125″=173°27′5″;(2)72°35′÷2+18°33′×4=36°17′30″+72°132′=110°29′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度的运算,正确理解角度的60进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E=90°.(1)如图1,若OC平分∠AOE,求∠AOD的度数;(2)如图2,若∠BOC=4∠FOB,且OE平分∠FOC,求∠EOF的度数.解析:(1)135°;(2)54°【分析】(1)利用OC平分∠AOE,可得∠AOC=12∠AOE=12×90°=45°,再利用∠AOC+∠AOD=180°,即可得出.(2)由∠BOC=4∠FOB,设∠FOB=x°,∠BOC=4x°,可得∠COF=∠COB-∠BOF=3x°,根据OE平分∠COF,可得∠COE=∠EOF=12∠COF=32x°,即可得出.(1)∵∠AOE=90°,OC 平分∠AOE ,∴∠AOC =12∠AOE =12×90°=45°, ∵∠AOC+∠AOD=180°,∴∠AOD=180°-∠AOC=180°-45°=135°,即∠AOD 的度数为135°.(2)∵∠BOC=4∠FOB ,∴设∠FOB=x°,∠BOC=4x°∴∠COF=∠COB-∠BOF=4x°-x°=3x°∵OE 平分∠COF∴∠COE=∠EOF=12∠COF=32x° ∵32x+x =90° ∴x=36, ∴∠EOF=32x°=32×36°=54° 即∠EOF 的度数为54°.【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方程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18.已知线段10cm AB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C ,使16cm AC =,求线段AB 的中点与AC 的中点的距离.解析:13cm 或3cm .【分析】结合题意画出简单的图形,再结合图形进行分类讨论:当C 在BA 延长线上时,当C 在AB 延长线上时,分别依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解.【详解】解:①如图,当C 在BA 延长线上时.因为10cm AB =,16cm A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所以15cm 2AD AB ==,18cm 2AE AC ==, 所以81513(cm)DE AE AD =+=+=. ②如图,当C 在AB 延长线上时.因为10cm AB =,16cm A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所以15cm 2AD AB ==,18cm 2AE AC ==, 所以853(cm)DE AE AD =-=-=. 综上,线段AB 的中点与AC 的中点的距离为13cm 或3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依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行分类讨论. 19.如图所示,已知O 是直线AB 上一点,90BOE FOD ∠=∠=︒,OB 平分COD ∠.(1)图中与DOE ∠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2)图中是否有与DOE ∠互补的角?如果有,直接写出全部结果;如果没有,说明理由.解析:(1)EOF ∠,BOD ∠,BOC ∠;(2)BOF ∠,COE ∠.【分析】(1)由∠BOE=90°,则∠DOE+∠BOD=90°,要求与∠DOE 互余的角,只要找到与∠BOD 相等的角即可,即∠BOC ,∠EOF ;(2)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结合OB 平分∠COD ,可得∠DOE=∠AOF ,∠EOF=∠BOD=∠BOC ,则∠DOE 的补角与∠AOF 的补角相等,即∠DOE 互补的角:∠BOF 、∠EOC ;【详解】解:(1)∵∠BOE=∠FOD=90°,∴∠AOF+∠EOF=90°,∠BOD+∠DOE=90°,∠DOE+∠EOF=90°,∵OB 平分∠COD ,∴∠BOD=∠BOC ,∠AOF=∠DOE ,∴与∠DOE 互余的是:∠EOF 、∠BOD 、∠BOC ;故答案为:∠EOF 、∠BOD 、∠BOC ;(2)由(1)以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可知,∠AOF=∠DOE ,∠EOF=∠BOD=∠BOC , ∴∠DOE 的补角与∠AOF 的补角相等,∵∠AOF+∠BOF=180°,∠BOF=∠EOC ,∴∠AOF+∠EOC=180°,∴∠DOE 的补角有:∠BOF 和∠EOC .【点睛】本题考查了补角和余角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进行解答.20.如图,射线ON ,OE ,OS ,OW 分别表示以点O 为中心的北,东,南,西四个方向,点A 在点O 的北偏东45︒方向,点B 在点O 的北偏西30方向.(1)画出射线OB ,若BOC ∠与AOB ∠互余,请在图(1)或备用图中画出BOC ∠; (2)若OP 是AOC ∠的平分线,直接写出AOP ∠的度数.(不需要计算过程) 解析:(1)见解析;(2)45︒或30.【分析】(1)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如图所示,BOC ∠与BOC '∠即为所求.(2)AOP ∠的度数为45︒或30︒.∵∠AON=45°,∠BON=30°,∴∠AOB=75°,∵∠BOC 与∠AOB 互余,∴∠BOC=∠BOC′=15°,∴∠AOC=90°,∠AOC=60°,∵OP 是∠AOC 的角平分线,∴∠AOP=45°或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的定义,余角的定义,作出图形,正确掌握方向角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1.如图,点C 为线段AD 上一点,点B 为CD 的中点,且6cm AC =,2cm BD =.(1)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2)求AD 的长.解析:(1)6条;(2)10cm【分析】(1)根据线段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2)由点B 为CD 的中点,即可求出CD 的长度,然后求出AD 的长度.【详解】解:(1)根据题意,图中共有6条线段,分别是AC ,AB ,AD ,CB ,CD ,BD . (2)因为点B 是CD 的中点,2cm BD =,所以24cm CD BD ==,所以10cm AD AC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有关计算,以及线段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有关的计算问题.2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该几何体是________;A .正方体B .长方体C .三棱柱D .四棱锥(2)求该几何体的体积.解析:(1)C ;(2)4【分析】(1)本题根据展开图可直接得出答案.(2)本题根据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求解即可.【详解】(1)本题可根据展开图中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此判定该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C .(2)由图已知:该几何体底面积为等腰三角形面积12222=⨯⨯=;该几何体的高为2; 故该几何体体积=底面积⨯高=22=4⨯.【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展开图以及体积求法,根据展开图推测几何体时需要以展开图的特征位置作为推测依据,求解体积或者面积时按照公式求解即可.23.如图,射线OA 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 的方向是北偏西40°,∠AOB =∠AOC ,射线OE 是射线OB 的反向延长线.(1)求射线OC 的方向角;(2)求∠COE 的度数;(3)若射线OD 平分∠COE ,求∠AOD 的度数.解析:(1)射线OC 的方向是北偏东70°;(2)∠COE =70°;(3)∠AOD =90°.【分析】(1)先求出∠AOC=55°,再求得∠NOC 的度数,即可确定OC 的方向;(2)根据∠AOC=55°,∠AOC=∠AOB ,得出∠BOC=110°,进而求出∠COE 的度数; (3)根据射线OD 平分∠COE ,即可求出∠COD=35°再利用∠AOC=55°求出答案即可.【详解】(1)∵射线OA 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 的方向是北偏西40°即∠NOA =15°,∠NOB =40°,∴∠AOB =∠NOA +∠NOB =55°,又∵∠AOB =∠AOC ,∴∠AOC =55°,∴∠NOC =∠NOA +∠AOC =15°+ 55°70=°,∴射线OC 的方向是北偏东70°.(2)∵∠AOB =55°,∠AOB =∠AOC ,∴∠BOC =∠AOB +∠AOC =55°+55°=110°,又∵射线OD 是OB 的反向延长线,∴∠BOE =180°,∴∠COE =180°-110°=70°,(3)∵∠COE =70°,OD 平分∠COE ,∴∠COD =35°,∴∠AOD =∠AOC +∠COD =55°+35°=9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的表达即方向角一般是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多少度.24.已知: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COD ∠是直角,OE 平分BOC ∠.(1)如图1.若30AOC ∠=︒.求DOE ∠的度数;(2)在图1中,AOC a ∠=,直接写出DOE ∠的度数(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3)将图1中的DOC ∠绕顶点O 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探究AOC ∠和DOE ∠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析:(1)15DOE ∠=︒;(2)12DOE a ∠=;(3)2AOC DOE ∠∠=,理由见解析.【分析】 (1)先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出∠BOC 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COE 的度数,根据∠DOE =∠COD -∠COE 即可得出结论;(2)同(1)可得出结论;(3)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OE =∠BOE =12∠BOC ,再由∠DOE =∠COD -∠COE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COD ∠是直角,30AOC ∠=︒, 180903060BOD ∴∠=︒-︒-︒=︒,9060150COB ∴∠=︒+︒=︒,∵OE 平分BOC ∠,1752BOE BOC ∴∠=∠=︒, 756015DOE BOE BOD ∴∠=∠-∠=︒-︒=︒.(2)COD ∠是直角,AOC a ∠=,1809090BOD a a ∴∠=︒-︒-=︒-,9090180COB a a ∴∠=︒+︒-=︒-,∵OE 平分BOC ∠,119022BOE BOC a ∴∠=∠=︒-, ()11909022DOE BOE BOD a a a ∴∠=∠-∠=︒--︒-=.(3)2AOC DOE ∠=∠,理由是:180BOC AOC ∠=︒-∠,OE 平分BOC ∠, 119022BOE BOC AOC ∴∠=∠=︒-∠, 90COD ∠=︒, ()909018090BOD BOC AOC AOC ∴∠=︒-∠=︒-︒-∠=∠-︒,()11909022DOE BOD BOE AOC AOC AOC ⎛⎫∴∠=∠+∠=∠-︒+︒-∠=∠ ⎪⎝⎭, 即2AOC DO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熟知角平分线的定义、补角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作图:如图,平面内有 A ,B ,C ,D 四点 按下列语句画图:(1)画射线 AB ,直线 BC ,线段 AC(2)连接 AD 与 BC 相交于点 E.解析:答案见解析【分析】利用作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方法作图.【详解】如图:【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26.已知,A 、B 是线段EF 上两点,已知EA :AB :BF=1:2:3,M 、N 分别为EA 、BF 的中点, 且MN=8cm ,求EF 的长.解析:12cm【解析】【分析】由已知设设EA=x ,AB=2x ,BF=3x ,根据线段中点性质得MN=MA+AB+BN=12x+2x+32x=4x=8,可得EF=EA+AB+BF=6x=12.【详解】解:∵EA :AB :BF=1:2:3,可以设EA=x ,AB=2x ,BF=3x ,而M 、N 分别为EA 、BF 的中点,∴MA=12EA ,NB=12BF , ∴MN=MA+AB+BN=12x+2x+32x=4x , ∵MN=8cm ,∴4x=8,∴x=2, ∴EF=EA+AB+BF=6x=12,∴EF 的长为12cm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线段的中点.解题关键点:根据线段中点性质和线段的和差关系列出方程.27.已知:如图AB ∥CD ,EF 交AB 于G ,交CD 于F ,FH 平分∠EFD ,交AB 于H ,∠AGE =50°,求:∠BHF 的度数.解析:∠BHF=115° .【分析】由AB ∥CD 得到∠AGE=∠CFG ,由此根据邻补角定义可得∠GFD 的度数,又FH 平分∠EFD ,由此可以先后求出∠GFD ,∠HFD ,继而可求得∠BHF 的度数.【详解】∵AB ∥CD ,∴∠CFG=∠AGE=50°,∴∠GFD=130°;又FH 平分∠EFD ,∴∠HFD=12∠EFD=65°; ∵AB ∥CD ,∴∠BHF=180°-∠HFD=11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等知识,两直线平行时,应该想到它们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的关系可以得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8.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100BOC ∠=︒.(1)如图1,求AOC ∠的度数;(2)如图2,过点O 作射线OD ,使90COD ∠=︒,作AOC ∠的平分线OM ,求MOD ∠的度数;(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射线OP ,若BOP ∠与AOM ∠互余,请画出图形,并求COP ∠的度数.解析:(1)80°;(2)50°;(3)50︒或150︒,图见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邻补角的概念即可求解;(2)直接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P BO ∠与M AO ∠互余,可得50BOP ∠=︒,分①当射线P O 在C BO ∠内部时;②当射线P O 在C BO ∠外部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详解】解:(1)180********∠=︒-∠=︒-︒=︒AOC BOC ;(2)由(1)得80AOC ∠=︒,90COD ∠=︒,10AOD COD AOC ∴∠=∠-∠=︒, OM 是AOC ∠的平分线,11804022AOM AOC ∴∠=∠=⨯︒=︒, 401050MOD AOM AOD ∴∠=∠+∠=︒+︒=︒;(3)由(2)得40AOM ∠=︒,BOP ∠与AOM ∠互余,90BOP AOM ∴∠+∠=︒,90904050BOP AOM ∴∠=︒-∠=︒-︒=︒,①当射线OP 在BOC ∠内部时(如图3-1),1005050COP BOC BOP ∠=∠-∠=︒-︒=︒;②当射线OP 在BOC ∠外部时(如图3-2),10050150COP BOC BOP ∠=∠+∠=︒+︒=︒.综上所述,COP ∠的度数为50︒或1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邻补角的概念、角平分线的性质、余角的概念,熟练进行逻辑推理是解题关键.29.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1134BD AB 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的间距是10cm,求AB、CD的长.解析:AB=12cm,CD=16cm【分析】先设BD=xcm,由题意得AB=3xcm,CD=4xcm,AC=6xcm,再根据中点的定义,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AE=1.5xcm和CF=2xcm,再根据EF=AC-AE-CF=2.5xcm,且E、F之间距离是EF=10cm,所以2.5x=10,解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求AB,CD的长.【详解】设BD=xcm,则AB=3xcm,CD=4xcm,AC=6xcm.∵点E、点F分别为AB、CD的中点,∴AE=12AB=1.5xcm,CF=12CD=2xcm.∴EF=AC-AE-CF=2.5xcm.∵EF=10cm,∴2.5x=10,解得:x=4.∴AB=12cm,CD=16cm.【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性质,设好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是解题关键.30.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AOC=40°,求∠BOD的度数.结合图形,完成填空:解:因为∠AOC+∠COB=°,∠COB+∠BOD=①所以∠AOC=.②因为∠AOC=40°,所以∠BOD=°.在上面①到②的推导过程中,理由依据是:.解析:90,90,∠BOD,40,同角的余角相等【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AOC+∠COB=90 °,∠COB+∠BOD=90 ° -﹣﹣﹣①所以∠AOC=∠BOD .﹣﹣﹣﹣②-因为∠AOC=40°,所以∠BOD=40 °.在上面①到②的推导过程中,理由依据是:同角的余角相等.故答案为:90,90,∠BOD,40,同角的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及角的和差关系.。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好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好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好题附答案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17小题)1.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包装盒,则它的平面展开图是()A.B.C.D.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你”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A.遇B.见C.未D.来3.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A.四棱锥B.四棱柱C.三棱锥D.三棱柱4.一个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其折叠成立方体后,“你”字对面的字是()A.中B.考C.顺D.利5.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A.3 B.2 C.3或5 D.2或66.如图,AB=12,C为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且AD:CB=1:3,则DB 的长度为()A.4 B.6 C.8 D.107.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的长为()A.2cm B.3cm C.4cm D.6cm8.已知线段AB=10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BC=4cm,若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度是()A.7cm B.3cm C.7cm或3cm D.5cm9.如图,在直线l上有A、B、C三点,则图中线段共有()A.1条 B.2条 C.3条 D.4条10.如图,共有线段()A.3条 B.4条 C.5条 D.6条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个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⑤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⑥直线有无数个端点.A.2个 B.3个 C.4个 D.5个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比直线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经过三点只能作一条直线D.两点间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B.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的长度C.线段AB的中点C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D.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A.1个 B.2个 C.3个 D.4个15.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通车.一列往返于北京和广州的火车,沿途要经过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四站,铁路部门要为这趟列车准备印制()种车票.A.6 B.12 C.15 D.3016.如图所示,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B.∠β表示的是∠BOCC.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D.∠AOC也可用∠O来表示17.如图,OA是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若射线OB与射线OA垂直,则OB 的方向角是()A.北偏西30°B.北偏西60°C.东偏北30°D.东偏北60°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2小题)18.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平面内的不同n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19.长度12cm的线段AB的中点为M,C点将线段MB分成MC:CB=1:2,则线段AC的长度为.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共21小题)20.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BD=AB=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距离是10cm,求AB,CD的长.21.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2cm,CB=AC,D、E分别为AC、AB 的中点,求DE的长.22.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M为AD的中点,BM=6cm,求CM和AD的长.23.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D是线段AB的中点,AC=AD,CD=4,求线段AB的长.24.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6cm,MB=10cm,点M、N分别为AC、BC的中点.(1)求线段BC、MN的长;(2)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bcm,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求MN的长度.25.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2cm,CB=AC,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求DE的长.26.已知:如图,B、C是线段AD上两点,且AB:BC:CD=2:4:3,M是AD 的中点,CD=6cm,求线段MC的长.27.如图,已知线段AD=10cm,线段AC=BD=6cm.E、F分别是线段AB、CD的中点,求EF的长.28.观察图①,由点A和点B可确定条直线;观察图②,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和C最多能确定条直线;(1)动手画一画图③中经过A、B、C、D四点的所有直线,最多共可作条直线;(2)在同一平面内任三点不在同一直线的五个点最多能确定条直线、n 个点(n≥2)最多能确定条直线.29.如图所示,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C=2AB,D是AC的中点,若AB=2cm,求BD的长.解:∵AB=2cm,BC=2AB,∴BC=4cm.∴AC=AB+ =cm.∵D是AC的中点,∴AD==cm.∴BD=AD﹣=cm.30.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AC=8,CB=6,求线段MN的长;(2)若点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且满足AC+BC=a,请直接写出线段MN的长;(3)若点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且满足AC﹣CB=b,求线段MN的长.31.已知如图(1)如图(1),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如图(2),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如图(3),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如图(4),五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2)归纳,猜想,30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32.如图,A、B是公路L两旁的两个村庄,若两村要在公路上合修一个汽车站,使它到A、B两村的距离和最小,试在L上标注出点P的位置,并说明理由.33.如图,C是线段AB外一点,按要求画图:(1)画射线CB;(2)反向延长线段AB;(3)连接AC,并延长AC至点D,使CD=AC.34.如图,已知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1)求线段AB的长;(2)若P为射线BA上的一点(点P不与A、B两点重合,M为PA的中点,N 为PB的中点,当点P在射线BA上运动时;MN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35.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OB,OC,OD,OE,OF,从射线OA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1)“17”在射线上;(2)请任意写出三条射线上数字的排列规律;(3)“2007”在哪条射线上?36.已知线段AB上顺次有三个点C、D、E,把线段AB分成2:3:4:5四部分,且AB=56cm.(1)求线段AE的长;(2)若M、N分别是DE、EB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37.你会数线段吗?如图①线段AB,即图中共有1条线段,1=如图②线段AB上有1个点C,则图中共有3条线段,3=1+2=如图③线段AB上有2个点C、D,则图中共有6条线段,6=1+2+3=思考问题:(1)如果线段AB上有3个点,则图中共有条线段;(2)如果线段AB上有9个点,则图中共有条线段;(3)如果线段AB上有n个点,则图中共有条线段(用含n的代数式来表示).38.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1)画直线AC,线段BC,射线AB;(2)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D(不同于B、C),连接线段AD;(3)数数看,此时图中线段共有条.39.如图,A,B,C,依次为直线L上三点,M为AB的中点,N为MC的中点,且AB=6cm,NC=8cm,求BC的长.40.已知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是﹣3,+7,x.(1)求线段AB的长;(2)若AC=4,①求x的值;②若点M、N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度.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好题附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7小题)1.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包装盒,则它的平面展开图是()A.B.C.D.【解答】解:由四棱柱四个侧面和上下两个底面的特征可知,A、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B、C、D、不符合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特征,故不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故选A.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你”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A.遇B.见C.未D.来【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遇”与“的”是相对面,“见”与“未”是相对面,“你”与“来”是相对面.故选D.3.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A.四棱锥B.四棱柱C.三棱锥D.三棱柱【解答】解: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四棱锥.故选:A.4.一个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其折叠成立方体后,“你”字对面的字是()A.中B.考C.顺D.利【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祝”与“考”是相对面,“你”与“顺”是相对面,“中”与“利”是相对面.故选C.5.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A.3 B.2 C.3或5 D.2或6【解答】解:此题画图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在线段AB 外,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计算.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AB=4.第一种情况:在AB外,AC=4+2=6;第二种情况:在AB内,AC=4﹣2=2.故选:D.6.如图,AB=12,C为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且AD:CB=1:3,则DB 的长度为()A.4 B.6 C.8 D.10【解答】解:∵C为AB的中点,∴AC=BC=AB=×12=6,∵AD:CB=1:3,∴AD=2,∴DB=AB﹣AD=12﹣2=10(cm).故选D.7.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的长为()A.2cm B.3cm C.4cm D.6cm【解答】解:∵AB=10cm,BC=4cm,∴AC=AB﹣BC=6cm,又点D是AC的中点,∴AD=AC=3cm,答:AD的长为3cm.故选:B.8.已知线段AB=10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BC=4cm,若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度是()A.7cm B.3cm C.7cm或3cm D.5cm【解答】解:(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则MN=AC+BC=AB=5;(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则MN=AC﹣BC=7﹣2=5.综合上述情况,线段MN的长度是5cm.故选D.9.如图,在直线l上有A、B、C三点,则图中线段共有()A.1条 B.2条 C.3条 D.4条【解答】解:图中线段有AB、AC、BC这3条,故选:C.10.如图,共有线段()A.3条 B.4条 C.5条 D.6条【解答】解:线段AB、AC、AD、BC、BD、CD共六条,也可以根据公式计算,=6,故选D.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个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⑤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⑥直线有无数个端点.A.2个 B.3个 C.4个 D.5个【解答】解: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正确,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不正确,应为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④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不正确,只有点B在AC上时才成立,⑤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不正确,端点不同,⑥直线有无数个端点.不正确,直线无端点.共2个正确,故选:A.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比直线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经过三点只能作一条直线D.两点间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解答】解:A、射线,直线都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无法测量长度,错误;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公理,正确;C、经过不在一条直线的三点能作三条直线,错误;D、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错误;故选B.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B.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的长度C.线段AB的中点C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D.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解答】解: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故A选项说法正确;B、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的长度,故B选项正确;C、线段AB的中点C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故C选项正确;D、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应为AB的长度,故D选项错误.故选:D.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答】解:(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此选项正确;(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此选项错误;(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此选项正确;(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根据射线与直线都无限长,故此选项错误;故正确的有2个.故选:B.15.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通车.一列往返于北京和广州的火车,沿途要经过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四站,铁路部门要为这趟列车准备印制()种车票.A.6 B.12 C.15 D.30【解答】解:∵从北京出发的有5种车票,从石家庄出发的有4种车票,从郑州出发的有3种车票,从武汉出发的有2种车票,从长沙出发的有1种车票,∴一列往返于北京和广州的火车,沿途要经过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四站,铁路部门要为这趟列车准备印制2×(5+4+3+2+1)=30种车票,故选D.16.如图所示,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B.∠β表示的是∠BOCC.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D.∠AOC也可用∠O来表示【解答】解: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β表示的是∠BOC,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AOC不能用∠O表示,错误,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17.如图,OA是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若射线OB与射线OA垂直,则OB 的方向角是()A.北偏西30°B.北偏西60°C.东偏北30°D.东偏北60°【解答】解:∵射线OB与射线OA垂直,∴∠AOB=90°,∴∠1=90°﹣30°=60°,故射线OB的方向角是北偏西60°,故选:B.二.填空题(共2小题)18.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平面内的不同n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6.【解答】解:∵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1条直线,;平面内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3条直线,即=3;平面内不同的四点确定6条直线,即=6,∴平面内不同的n点确定(n≥2)条直线,∴平面内的不同n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时,=15,解得n=﹣5(舍去)或n=6.故答案为:6.19.长度12cm的线段AB的中点为M,C点将线段MB分成MC:CB=1:2,则线段AC的长度为8cm.【解答】解:∵线段AB的中点为M,∴AM=BM=6cm设MC=x,则CB=2x,∴x+2x=6,解得x=2即MC=2cm.∴AC=AM+MC=6+2=8cm.三.解答题(共21小题)20.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BD=AB=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距离是10cm,求AB,CD的长.【解答】解:设BD=xcm,则AB=3xcm,CD=4xcm,AC=6xcm.∵点E、点F分别为AB、CD的中点,∴AE=AB=1.5xcm,CF=CD=2xcm.∴EF=AC﹣AE﹣CF=6x﹣1.5x﹣2x=2.5xcm.∵EF=10cm,∴2.5x=10,解得:x=4.∴AB=12cm,CD=16cm.21.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2cm,CB=AC,D、E分别为AC、AB 的中点,求DE的长.【解答】解:∵AC=12cm,CB=AC,∴CB=6cm,∴AB=AC+BC=12+6=18cm,∵E为AB的中点,∴AE=BE=9cm,∵D为AC的中点,∴DC=AD=6cm,所以DE=AE﹣AD=3cm.22.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M为AD的中点,BM=6cm,求CM和AD的长.【解答】解:设AB=2xcm,BC=5xcm,CD=3xcm所以AD=AB+BC+CD=10xcm因为M是AD的中点所以AM=MD=AD=5xcm所以BM=AM﹣AB=5x﹣2x=3xcm因为BM=6 cm,所以3x=6,x=2故CM=MD﹣CD=5x﹣3x=2x=2×2=4cm,AD=10x=10×2=20 cm.23.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D是线段AB的中点,AC=AD,CD=4,求线段AB的长.【解答】解:∵AC=AD,CD=4,∴CD=AD﹣AC=AD﹣AD=AD,∴AD=CD=6,∵D是线段AB的中点,∴AB=2AD=12;24.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6cm,MB=10cm,点M、N分别为AC、BC的中点.(1)求线段BC、MN的长;(2)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bcm,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求MN的长度.【解答】解:(1)∵AC=6cm,M是AC的中点,∴AM=MC=AC=3cm,∵MB=10cm,∴BC=MB﹣MC=7cm,∵N为BC的中点,∴CN=BC=3.5cm,∴MN=MC+CN=6.5cm;(2)如图,∵M是AC中点,N是BC中点,∴MC=AC,NC=BC,∵AC﹣BC=bcm,∴MN=MC﹣NC=AC﹣BC=(AC﹣BC)=b(cm).25.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2cm,CB=AC,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求DE的长.【解答】解:根据题意,AC=12cm,CB=AC,所以CB=8cm,所以AB=AC+CB=20cm,又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所以DE=AE﹣AD=(AB﹣AC)=4cm.即DE=4cm.故答案为4cm.26.已知:如图,B、C是线段AD上两点,且AB:BC:CD=2:4:3,M是AD 的中点,CD=6cm,求线段MC的长.【解答】解:由AB:BC:CD=2:4:3,设AB=2xcm,BC=4xcm,CD=3xcm, (1)分则CD=3x=6,解得x=2.…2分因此,AD=AB+BC+CD=2x+4x+3x=18(cm).…4分因为点M是AD的中点,所以DM=AD=×18=9(cm).…6分MC=DM﹣CD=9﹣6=3(cm).…7分27.如图,已知线段AD=10cm,线段AC=BD=6cm.E、F分别是线段AB、CD的中点,求EF的长.【解答】解:∵AD=10,AC=BD=6,∴AB=AD﹣BD=10﹣6=4,∵E是线段AB的中点,∴EB=AB=×4=2,∴BC=AC﹣AB=6﹣4=2,CD=BD﹣BC=6﹣2=4,∵F是线段CD的中点,∴CF=CD=×4=2,∴EF=EB+BC+CF=2+2+2=6cm.答:EF的长是6cm.28.观察图①,由点A和点B可确定1条直线;观察图②,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和C最多能确定3条直线;(1)动手画一画图③中经过A、B、C、D四点的所有直线,最多共可作6条直线;(2)在同一平面内任三点不在同一直线的五个点最多能确定10条直线、n 个点(n≥2)最多能确定n(n﹣1)条直线.【解答】解:①由点A和点B可确定1条直线;②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和C最多能确定3条直线;经过A、B、C、D四点最多能确定6条直线;直在同一平面内任三点不在同一直线的五个点最多能确定10条线、根据1个点、两个点、三个点、四个点、五个点的情况可总结出n个点(n≥2)时最多能确定:条直线.故答案为:1;3,6,10,.29.如图所示,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C=2AB,D是AC的中点,若AB=2cm,求BD的长.解:∵AB=2cm,BC=2AB,∴BC=4cm.∴AC=AB+ BC=6cm.∵D是AC的中点,∴AD=AC=3cm.∴BD=AD﹣AB=1cm.【解答】解:∵AB=2cm,BC=2AB,∴BC=4cm,∴AC=AB+BC=6cm,∵D为AC中点,∴AD=AC=3cm,∴BD=AD﹣AB=3cm﹣2cm=1cm,故答案为:BC,6,AC,3,AB,1.30.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AC=8,CB=6,求线段MN的长;(2)若点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且满足AC+BC=a,请直接写出线段MN的长;(3)若点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且满足AC﹣CB=b,求线段MN的长.【解答】解:(1)∵M、N分别是AC、BC的中点,∴MC=AC,CN=CB,∴MN=MC+CN,=(AC+CB)=(8+6)=7;(2)∵若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AM=MC,CN=BN,AM+CM+CN+NB=a,2(CM+CN)=a,CM+CN=,∴MN=a;(3)∵M、N分别是AC、BC的中点,∴MC=AC,NC=BC,∴MN=MC﹣NC=(AC﹣BC)=b.31.已知如图(1)如图(1),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如图(2),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如图(3),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如图(4),五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0个交点;(2)归纳,猜想,30条直线相交,最多有435个交点.【解答】解:(1)如图(1),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如图(2),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如图(3),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如图(4),五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0个交点.…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2)∴30条直线相交,∴最多有=435个交点.32.如图,A、B是公路L两旁的两个村庄,若两村要在公路上合修一个汽车站,使它到A、B两村的距离和最小,试在L上标注出点P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答】解:点P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作法是:连接AB交L于点P,则P点为汽车站位置,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3.如图,C是线段AB外一点,按要求画图:(1)画射线CB;(2)反向延长线段AB;(3)连接AC,并延长AC至点D,使CD=AC.【解答】解:34.如图,已知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1)求线段AB的长;(2)若P为射线BA上的一点(点P不与A、B两点重合,M为PA的中点,N 为PB的中点,当点P在射线BA上运动时;MN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0A=2,OB=8∴AB=OA+OB=l0.(5分)(2)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5.分下面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如图甲).MN=MP+NP=AP+BP=AB=5(3分)②当点P在点A的左侧运动时(如图乙).MN=NP﹣MP=BP﹣AP=AB=5(3分)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5.(1分)35.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OB,OC,OD,OE,OF,从射线OA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1)“17”在射线OE上;(2)请任意写出三条射线上数字的排列规律;(3)“2007”在哪条射线上?【解答】解:(1)18正好转3圈,3×6;17则3×6﹣1;“17”在射线OE上;(2)射线OA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5射线OB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4射线OC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3射线OD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2射线OE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1射线OF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3)2007÷6=334…3.故“2007”在射线OC上.36.已知线段AB上顺次有三个点C、D、E,把线段AB分成2:3:4:5四部分,且AB=56cm.(1)求线段AE的长;(2)若M、N分别是DE、EB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解答】解:(1)设AC=2x,则CD、DE、EB分别为3x、4x、5x,由题意得,2x+3x+4x+5x=56,解得,x=4,则AC、CD、DE、EB分别为8cm、12cm、16cm、20cm,则AE=AC+CD+DE=36cm;(2)∵M是DE的中点,∴ME=DE=8cm,N是EB的中点,∴EN=EB=10cm,∴MN=ME+EN=18cm.37.你会数线段吗?如图①线段AB,即图中共有1条线段,1=如图②线段AB上有1个点C,则图中共有3条线段,3=1+2=如图③线段AB上有2个点C、D,则图中共有6条线段,6=1+2+3=思考问题:(1)如果线段AB上有3个点,则图中共有10条线段;(2)如果线段AB上有9个点,则图中共有55条线段;(3)如果线段AB上有n个点,则图中共有条线段(用含n的代数式来表示).【解答】解:(1)1+2+3+4==10,故答案为:10.(2)1+2+3+4+5+6+7+8+9+10==55,故答案为:55.(3)1+2+3+4+…+n+1=,故答案为:.38.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1)画直线AC,线段BC,射线AB;(2)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D(不同于B、C),连接线段AD;(3)数数看,此时图中线段共有6条.【解答】解:(1)(2)(3)图中有线段6条.39.如图,A,B,C,依次为直线L上三点,M为AB的中点,N为MC的中点,且AB=6cm,NC=8cm,求BC的长.【解答】解:∵M为AB的中点,∴AM=BM=AB=3cm,∵N为MC的中点,∴MN=NC=8cm.∴BN=MN﹣BM=5cm,∴BC=BN+NC=5+8=13(cm).答:BC长为13cm.40.已知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是﹣3,+7,x.(1)求线段AB的长;(2)若AC=4,①求x的值;②若点M、N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度.【解答】解:(1)AB=7﹣(﹣3)=10;(2)①∵AC=4,∴|x﹣(﹣3)|=4,∴x﹣(﹣3)=4或(﹣3)﹣x=4,∴x=1或﹣7;②当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是﹣3,+7,1时,∵点M、N分别是AB、AC的中点,∴点M表示的数为2,点N的坐标是﹣1,∴MN=2﹣(﹣1)=3;当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是﹣3,+7,﹣7时,∵点M、N分别是AB、AC的中点,∴点M表示的数为2,点N的坐标是﹣5,∴MN=2﹣(﹣5)=7;∴MN=7或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几何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 )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
2. 如图,l l 12//,AB l ABC ⊥∠=1130,
,则∠=α( ) A. 60
B. 50
C. 40
D. 30
A
l 1
B
l 2
α
C
3. 如图,l l 1211052140//,,∠=∠=
,则∠=α( ) A. 55
B. 60
C. 65
D. 70
l 1
1 α
2
l 2
4. 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 A. 1个 B. 2个 C. 5个
D. 4个
α
5. 如图,已知AB CD //,∠α等于( ) A. 75
B. 80
C. 85
D. 95
A
B 120°
α25°
C D
6. 如图,AB CD MP AB MN ////,,平分∠∠=∠=AMD A D ,,4030
,则
∠NMP 等于( )
A. 10
B. 15
C. 5
D. 75.
B
M
C
A N P D
7.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
A. 42138

B. 都是10
C. 42138
、或4210
、 D. 以上都不对
二. 证明题:
1. 已知:如图,∠=∠∠=∠123,,B AC DE //,且B 、C 、D 在一条直线上。

求证:AE BD //
A E 3
1
2
4
B
C
D
2. 已知:如图,∠=∠CDA CBA ,DE 平分∠CDA ,BF 平分∠CBA ,且∠=∠ADE AED 。

求证:DE FB //
D F C
A E
B
3. 已知:如图,∠+∠=∠=∠BAP APD 18012
,。

求证:∠=∠E F
A
B
1
E
F 2
C
P D
4. 已知:如图,∠=∠∠=∠∠=∠123456,,。

求证:ED FB //
F
E
4 A G 1
B
5
3 6 2 C
D
一. 选择题:
1. C
2. C
3. C
4. C
5. C
6. C
7. D 二. 证明题:
1. 证: AC DE //
∴∠=∠∠=∠∴∠=∠∴∴∠+∠=∠=∠∴∠+∠=∴2412141803
3180
AB CE B BCE B BCE AE BD
////
2. 证: DE 平分∠CDA
∴∠=
∠ADE CDA 1
2
BF 平分∠CBA
∴∠=∠FBA CBA 1
2
∴∠=∠∴∠=∠∠=∠∴∠=∠∴CDA CBA ADE FBA
ADE AED AED FBA DE FB
//
3. 证:
∠+∠=BAP APD 180
∴∴∠=∠AB CD
BAP APC
//
又 ∠=∠12
∴∠-∠=∠-∠BAP APC 12 即∠=∠EAP APF
∴∴∠=∠AE FP
E F
//
4. 证: ∠=∠34
∴∴∠+∠+∠=∠=∠∠=∠∴∠+∠+∠=∴AC BD
ED FB
////623180652151318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