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 教案
大学细菌性痢疾的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 培养学生预防和控制细菌性痢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卫生知识的重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
2.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细菌性痢疾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什么是细菌性痢疾?它有什么危害?二、新课讲授1. 病原学- 介绍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志贺菌属(痢疾杆菌)。
- 讲解痢疾杆菌的分类和特点。
2. 流行病学- 讲解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如粪-口途径、食物污染等。
- 分析细菌性痢疾的易感人群,如儿童、青壮年等。
3. 临床表现- 介绍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
- 讲解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如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等。
4. 治疗方法- 介绍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原则,如抗菌治疗、对症治疗等。
- 讲解常用的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氟哌酸、黄连素、头孢霉素等。
5. 预防措施- 强调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烫等。
- 介绍集体单位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炊事员、保育员的大便,做好消毒工作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和控制提出建议。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细菌性痢疾的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使学生了解该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后,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细菌性痢疾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
细菌性痢疾培训计划
细菌性痢疾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细菌性痢疾是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源传播。
细菌性痢疾病原体主要为志贺氏菌,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和一些资源匮乏地区,痢疾流行与不良的卫生条件和环境卫生水平密切相关。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对个人和群体健康带来重大威胁。
因此,对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细菌性痢疾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特开展此次培训。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参训人员了解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防控措施,提高其预防和处理细菌性痢疾的能力。
三、培训对象从事卫生监督、医疗卫生、饮食服务等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
四、培训内容1. 细菌性痢疾病原概况(1)病原微生物概况(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2. 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1)病情特点(2)流行病学特征3. 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1)症状(2)诊断4. 细菌性痢疾防控措施(1)个人卫生防护(2)环境卫生管控(3)食品安全控制5. 细菌性痢疾应急处理(1)病人隔离(2)传染病报告(3)采取措施五、培训方式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六、培训时间本次培训为期3天。
七、培训地点本次培训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八、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后,将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参训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以上即为本次细菌性痢疾培训计划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使参训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细菌性痢疾,提高其预防和处理该疾病的能力,为社会的卫生健康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医科大学教案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
中国医科大学教案系(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学科:传染病学授课题目:细菌性痢疾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授课时间:2006 年3 月22日10:10时至2006 年3月22 日12:00 时授课教师:王雪莲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制教案[Syllabus (teaching period plan)]也称课时计划。
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
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
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
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①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③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分册143~144页,1985年10月版,供教师在书写教案时参考)说明本教案以讲授一个单元(2~4学时)或一次实验(实习)为单位填写。
填写时要用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按表中项目逐一填写。
教师要在授课前将本教案交教研室主任审阅,通过后方可授课。
在授课结束三日内将本教案中本单元教学总结栏填写后,交教研室存档。
细菌性痢疾安全教育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止 痢功效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可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缓解腹痛、腹 泻等症状。
食疗调理
中医食疗可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 建议,以辅助治疗细菌性痢疾。
耐药菌株感染应对策略
01
02
03
04
加强药敏监测
定期对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药 敏试验,及时发现耐药菌株, 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家居 表面、餐具、玩具等进 行定期擦拭或浸泡消毒 。
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 等需用漂白粉或生石灰 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排放 。
避免共用毛巾、牙刷等 个人物品,减少交叉感 染的风险。
患者心理关怀和沟通技巧
01
02
03
04
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发病原因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 放毒素入血。
流行病学特征
02
01
03
常年散发,夏秋多见。
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 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黏液脓血便等,同时伴有全身毒血 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 (或)中毒性脑病。
感谢聆听
细菌性痢疾安全教育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CT
• 细菌性痢疾基本概念与特点 • 预防措施与日常生活管理 • 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策略 • 家庭护理与康复期管理建议 • 学校和社区防控工作部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挑战
大学细菌性痢疾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
3. 增强学生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
2.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措施和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的严重性和预防措施的认识。
2.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细菌性痢疾的基本情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细菌性痢疾吗?请谈谈你对细菌性痢疾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1.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 介绍痢疾杆菌的分类、形态、致病性等。
- 讲解痢疾杆菌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 分析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季节、地区和人群特点。
- 讲解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和流行原因。
3.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介绍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症状和并发症。
- 讲解细菌性痢疾的鉴别诊断。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方法。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细菌性痢疾的严重性和预防措施。
2. 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的认识。
2. 提问:你们认为预防细菌性痢疾最关键的是哪些方面?二、讲授新课1.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措施- 介绍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如抗菌药物、对症治疗等。
- 讲解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措施,如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消毒等。
2. 健康教育- 讲解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 分享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细菌性痢疾?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方法。
第12课:细菌性痢疾 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体育)学科集体备课表样备课时间9.25 主备人所在单位学校备课时间9.25 复备人复备人所在单位课题第12课:细菌性痢疾课型室内项目内容修改栏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及食用了被病菌和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会导致传染细菌性痢疾的疾病。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自己的饮食卫生。
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练习分量评论与修改次数时间准备部分导入新课:让所有的学生做一个小医生,这时有这样的一位小朋友,他刚吃了食物不久,就感觉到肚子疼,头疼,发烧,怕冷,全身不舒服,一天下来去了十几次厕所,开始是比较稀薄的大便,后来就出现,稀薄得像鼻涕一样的东西,并且还有血丝。
教室现在请问各位小医生,你们知道他到底得了什么病吗?老师进行总结,进而导入新课。
基本部分教学重难点: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及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怎样注意自己的饮食卫生。
四、巩固新知:1. 安排小老师上台发言的内容和要求,给与学生几分钟,自行准备。
2. 发言演示,比比看,谁的发言最精彩。
1、什么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夏、秋两季盛行。
2.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肚子疼,头疼,发烧,怕冷,全身不舒服,一天下来去了十几次厕所,开始是比较稀薄的大便,后来就出现,稀薄得像鼻涕一样的东西,并且还有血丝。
3.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饮食,吃了不洁的食物会导致细菌性痢疾和其他疾病。
4.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①不吃变质、过期的食物和饮料。
②饭前洗手。
③不喝生水。
④生吃瓜果要洗干净。
⑤餐具要洗净且消毒。
⑥用炊具时,熟识要和生食分开。
⑦病人用过的餐具用品要洗净消毒。
结束部分板书设计:一、细菌性痢疾二、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三、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四、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五、智力大比拼场地器材预计效果密度:心率:教学反思。
细菌性痢疾教案
细菌性痢疾教案教案标题:细菌性痢疾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向学生介绍细菌性痢疾的定义、病因、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
通过教学,学生将了解到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并且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该疾病。
教学目标:1. 知道细菌性痢疾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
2. 理解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和危害。
3. 掌握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方法和措施。
4. 了解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和预后。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细菌性痢疾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
3. 细菌性痢疾的传单或宣传资料。
4.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和治疗手册。
5. 细菌性痢疾的案例研究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细菌性痢疾是什么吗?有哪些症状?”2. 引导学生讨论并概括出细菌性痢疾的定义和症状。
知识讲解: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2.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和危害。
3. 分发细菌性痢疾的传单或宣传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该疾病。
讨论与案例研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细菌性痢疾的案例进行研究,并向全班汇报该案例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总结与评价:1. 回顾细菌性痢疾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
2. 强调预防细菌性痢疾的重要性,并总结预防措施。
3. 讨论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和预后。
4. 对学生进行小测验,评估他们对细菌性痢疾的理解程度。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关于细菌性痢疾的讲座或座谈会。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卫生部门或医疗机构,了解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工作。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细菌性痢疾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3.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方法和措施?4. 是否需要增加更多的案例研究和互动环节,以加深学生对该疾病的理解?。
三上《健康教育》第二课预防细菌性痢疾_20120901025831180
第二课预防细菌性痢疾
教材版本
苏少版
教学课时
共1课时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食用了被病菌、病毒污染的事物和水后会感染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2.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3.教育学生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5.预防细菌性痢疾要注意做到哪几点?
A.不吃已经变质的食物;
B.不吃没洗干净或苍蝇叮过的瓜果等食物;
C.饭前便后要洗用炊具;
F.不吃病人吃剩的食物;
6.完成书第11页“查一查”
7.了解书本第11页“小辞典”上的知识。
三、小结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二课预防细菌性痢疾
教学反思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学生中有哪些曾因吃不洁食品或饮料而拉肚子的。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预防细菌性痢疾。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师讲述小强患细菌性痢疾的故事。
2.师:同学们有患过类似病的吗?请你说说当时患病、治病的经过。
3.什么是细菌性痢疾?在书上找到答案划下来。
4.为什么细菌性痢疾在夏、秋季特别流行?
细菌性痢疾教案
细菌性痢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学生掌握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3. 提高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的警惕性,增强公共卫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细菌性痢疾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发病原因等。
2.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并发症等。
3.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
4.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并发症处理等。
5.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细菌性痢疾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细菌性痢疾的病例,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提问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 病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病例分析的能力。
3. 预防措施问卷:评估学生对细菌性痢疾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细菌性痢疾相关章节。
2. 课件:细菌性痢疾的图片、图表、视频等。
3. 病例资料:用于分析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4. 消毒剂:用于演示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措施。
5.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细菌性痢疾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预防策略。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细菌性痢疾的定义、分类和发病原因。
3. 分析临床表现:介绍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体征和并发症,可通过病例展示进行分析。
4. 诊断与治疗:讲解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治疗等。
5. 预防措施:强调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在预防细菌性痢疾中的重要性。
健康备课记录-预防细菌性痢疾
2、说一说:“菌痢是一种什么病?”“是怎样引起的?”
“得了菌痢会有些什么表现症状和危害?”菌痢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因为不讲究饮食卫生而引起,我们要积极预防它。
三、联系实际交流经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防菌痢的方法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讨论:
“我们要怎样预防菌痢?”
2、汇报、交流,勾画文中相关内容。
3、小结: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要做到不吃腐烂变质及被苍蝇、蟑螂污染过的食物。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用流水多清洗几遍,或削皮后再吃。
教学
小结
总结,强调预防为主,督促学生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
健康备课记录
课题
预防细菌性痢疾
备课日期
教学目的
1、认识细菌性痢疾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2、掌握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方法。
教学重点
菌痢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具
水盆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刚才得知XX同学说他得了细菌性痢疾,那么大家想不想认识这是一种什么病,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
二、读文、交流:细菌性痢疾的病因、表现、危害和传播途径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教案标题: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细菌性痢疾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对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和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个人卫生对防治细菌性痢疾有何重要性?知识讲解:3. 介绍细菌性痢疾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包括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感染途径和主要传播方式。
4. 解释为什么个人卫生对于预防细菌性痢疾至关重要,包括洗手、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案例分析:5. 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
例如,某学生感染细菌性痢疾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防治措施:6. 介绍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基本方法和措施,包括:a.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或肥皂。
b. 饮食卫生,如煮熟食物、避免生食、保持饭菜的卫生等。
c. 饮用安全水源,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
d. 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妥善处理粪便和污水。
e. 接种疫苗,如有条件可以接种细菌性痢疾疫苗。
总结:7. 总结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要点,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
扩展活动:8.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个细菌性痢疾防治宣传海报或小册子,以提高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评估:9. 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或问答题,测试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的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案延伸:10. 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等渠道进一步了解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并与同学分享。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生动的引入、系统的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素养。
三年级体育上册细菌性痢疾教案
(4)项目导向学习:以细菌性痢疾预防为主题,设计项目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活动设计:
(1)角色扮演:设计情境模拟,让学生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演示细菌性痢疾的传播过程和预防措施,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同伴的意见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反馈,展现了良好的沟通能力。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细菌性痢疾的预防与控制》、《健康生活方式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等科普文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细菌性痢疾的相关知识。
-视频资源:《细菌性痢疾的传播与预防》、《如何正确洗手》等教学视频,让学生直观地学习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方法和技巧。
内容逻辑关系
①细菌性痢疾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②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③细菌性痢疾的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疾病的预防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
①首先讲解细菌性痢疾的基本概念和传播途径,让学生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
三年级体育上册细菌性痢疾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细菌性痢疾教案》,选自三年级体育上册。内容包括:痢疾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健康生活习惯的建立。重点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细菌性痢疾。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个人卫生、健康饮食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相关知识,使他们对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体育活动与预防疾病相结合,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教案)——细菌性痢疾的防治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细菌性痢疾知道细菌性痢疾的诊断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教学重点: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教学难点:一、什么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结肠粘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其基本病理变化。
大部分人感染后经过1-2天的潜伏期可出现急性腹泻,发热,腹痛,粘液便和脓血便。
病人常有里急后重感觉,在急性期可从粪便分离出痢疾志贺氏杆菌。
二、细菌性痢疾怎样诊断?人感染志贺菌属后,可出现腹泻,腹疼,发热等症状,取病人粪便可分离出感染的病原菌,一般的细菌实验室都可作细菌培养。
有一部分人感染志贺菌属后,并不发病,但是他们体内携带这些病原, 这种人是健康带菌者,可通过粪便或人与人的接触去感染别人,所以有同样的危险性。
三、造成细菌性痢疾感染的传染源菌痢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
急性典型菌痢由于排菌量大,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故传染性强,但此类病人易被发现,往往能得到早期隔离。
非典型菌痢,恢复期病人和健康带菌者这类人,由于临床症状轻,易与健康人混淆,作为传染源有更大的危险性。
四、细菌性痢疾感染的传播途径?1.生活接触, 接触患者的或带菌者的粪,食具及其它。
2.经食物传播,食物可通过污染的手,水,蝇受到污染。
3.经水传播,志贺菌属病菌在水中具有一定存活力,水源被污染导致的水传播。
4.蝇传播,苍蝇来去于粪便和食物之间,对于没有良好的排泻物处理设施的地方,苍蝇的传播同样重要。
五、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世界范围内每年有1百万人死于细菌性痢疾或各种并发症,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高。
美国据统计每年有700个儿童死于菌痢,这主要取决于水源,粪便,垃圾和餐饮卫生设施的管理,人体抵抗力也起一定作用。
解放前我国常有菌痢的暴发流行,目前已基本控制菌痢的暴发,我省以散发病例为主。
六、细菌性痢疾病人如何治疗?国内外资料均显示,志贺菌属对多种抗菌素耐药。
由于各地临床用药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也不完全相同.目前我省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敏感药物有头孢唑林,氟哌酸等。
初中体育: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第一课时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教学目标:
1、明白细菌性痢疾的内涵,懂得这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2、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该种病人的症状及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健康导航”,了解什么是细菌性痢疾,引出课题:第六课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二、学习“健康指南针”
(一)出示学习提示:
1、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2、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在哪里?
3、细菌性痢疾病人有怎样的症状?这些病人应注意什么?
4、怎样预防细菌性痢疾?
(二)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1、消灭苍蝇
2、不喝生水
3、品牌冷饮
4、饮食清淡
5、就诊消毒
三、实践活动:
1、你得过细菌性痢疾吗?你的传染源是什么?
2、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容易引起细菌性痢疾?
四、朗读“健康小秘诀”,掌握本节重点知识。
环境卫生很重要,
消灭苍蝇防污染。
饭前便后要洗手,
手指不要送口中。
冷饮品牌选优良,
小贩饮料勿靠近。
饮食饮水讲卫生,
生水生食必处理。
夏季冷饮要适量,
饮食清淡要提倡。
患有痢疾及时治,
病人用具严消毒。
预防细菌性痢疾-健康教案[推荐五篇]
预防细菌性痢疾-健康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预防细菌性痢疾-健康教案4、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教学目的:知道引起痢疾的原因。
了解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教育学生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生活中能时刻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一、导入二、学习新课(板书课题)1、预防细菌性痢疾讲:学习了这一课会使我们知道什么是细菌性痢疾,怎么会患这种病的,及如何预防它。
现在请你们小声阅读课文。
(出示小黑板)军军吃了饭菜,不久便感到、、、、,不到一天就大便,开头两次粪便,然后就出现。
以后就出现,但却是,有时只有一点。
医生说他患了。
问:同学们患过类似的疾病吗?请你说说当时患病、治病经过。
问:什么是细菌性痢疾?问:为什么细菌性痢疾在夏季特别容易流行?问:在平时吃东西、喝水时还要注意什么?问:家中有人是痢疾病人,应该注意什么?问:预防细菌性痢疾要做到哪几点?三、教师总结全课板书设计:预防细菌性痢疾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变质食物不吃……第二篇:预防细菌性痢疾健康教案预防细菌性痢疾教学目的:知道引起痢疾的原因。
了解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教育学生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生活中能时刻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一、导入二、学习新课(板书课题)1、预防细菌性痢疾讲:学习了这一课会使我们知道什么是细菌性痢疾,怎么会患这种病的,及如何预防它。
现在请你们小声阅读课文。
(出示小黑板)军军吃了饭菜,不久便感到、、、、,不到一天就大便,开头两次粪便,然后就出现。
以后就出现,但却是,有时只有一点。
医生说他患了。
问:同学们患过类似的疾病吗?请你说说当时患病、治病经过。
问:什么是细菌性痢疾?问:为什么细菌性痢疾在夏季特别容易流行?问:在平时吃东西、喝水时还要注意什么?问:家中有人是痢疾病人,应该注意什么?问:预防细菌性痢疾要做到哪几点?三、教师总结全课板书设计:预防细菌性痢疾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变质食物不吃……第三篇:细菌性痢疾知识宣教细菌性痢疾知识宣教对象: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时间:2018年9月10日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预防细菌性痢疾教案
预防细菌性痢疾教案教案标题:预防细菌性痢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性痢疾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等。
2. 掌握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方法和措施,包括个人卫生、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等。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责任意识,提高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和应对能力。
教学内容:1. 细菌性痢疾的概述a. 病因:细菌性痢疾由志贺氏菌引起,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b. 传播途径:食物、水源和接触传播。
c. 症状:腹泻、腹痛、发热等。
2.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方法和措施a. 个人卫生:- 勤洗手:教导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特别是在接触污染物后、使用卫生间前后、处理食物前后要洗手。
- 使用干净的餐具和饮用具:强调使用干净的餐具和饮用具,避免与他人共用。
- 保持个人卫生习惯:教导学生保持整洁,勤换洗衣物,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
b. 食品安全:- 食品烹饪:教导学生食品烹饪要彻底,确保食物煮熟煮透。
- 食品储存:强调食品储存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 食品选择:教导学生选择新鲜、健康的食品,避免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
c. 环境卫生:- 室内清洁:教导学生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定期清洁卫生间、厨房等区域。
- 饮用水安全:教导学生饮用水要选择安全可靠的水源,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污水。
- 公共场所注意事项:教导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不洁物品。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并汇报给全班。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和措施。
3. 游戏活动:开展与个人卫生相关的游戏,如洗手比赛、正确使用餐具等,加深学生对个人卫生的重视。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卫生保健机构或食品加工企业,了解卫生管理和食品安全的实际情况。
5. 小组展示:学生分小组设计宣传海报或口号,宣传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方法和意义,并进行展示。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和汇报的质量和准确性。
2. 游戏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教案标题: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教案年级:中学生(初中)学科:生物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2. 掌握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措施,包括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预防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对公共卫生的重视。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黑板2. 细菌性痢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措施的宣传资料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细菌性痢疾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该疾病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细菌性痢疾是什么吗?它是如何传播的?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控制它呢?”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使用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途径传播。
2. 病症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和肠道出血。
3. 细菌性痢疾的高发季节和易感人群。
Step 3:防治措施(20分钟)介绍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措施,包括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预防措施。
重点包括以下内容:个人卫生:1. 勤洗手:教导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特别是在接触粪便、动物或者使用厕所后。
2. 饮食卫生:饮用干净的水源,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和海鲜。
3. 健康饮食:保证膳食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
公共卫生:1. 环境卫生:保持住宅、学校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垃圾。
2. 饮用水卫生: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
3. 健康教育:加强对细菌性痢疾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预防意识。
Step 4:讨论与总结(5分钟)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然后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措施的重要性。
Step 5: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细菌性痢疾防治措施的小短文,并鼓励他们在家庭、学校或社区中宣传这些措施。
五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2:《细菌性痢疾的危害与预防》
一、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病情凶险。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二、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与分类
潜伏期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6-11月,发病高峰期在8月。由于临床表现和疾病经过不同,医学上将有疾分为普通型病痰、三、细菌性痢疾的危害
1.菌痢威胁少年儿童生命2.中毒型痢疾损害大脑
四、细菌性痢疾的原因及传播途径
由细菌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痢疾杆菌随粪便排出是通过手、水、饮食、苍蝇等途径传播。
五、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1班教师签名:
2班教师签名:
3班教师签名:
4班教师签名:
5班教师签名:
赞贤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学科)下册教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21年月日
教学课题
细菌性痢疾的危害与预防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什么是细菌性痢疾,它有哪些症状,对身体有什么危害;了解引起细菌性痢疾的原因,掌握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与原因2、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与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皮,而不能致病。
2、痢疾杆菌致病机制:
痢疾杆菌 胃(粘膜屏障)细菌被清除(胃酸分泌正常,细菌数量少)
(粘膜上皮细胞)结肠 不引起发病(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和分泌型IgA的作用)
经基底层,进入结肠粘膜固有层(繁殖、释放毒素)
1起病急,有畏寒、发热,;
2全身中毒症状: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3肠道表现: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大便每日 十余次或数十次,量少,始为稀水便,1~
2天粘液脓血便。重者(老幼患者)可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体征: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
4病程:1~2周,多可自行恢复
5演变:少数可转为慢性。
2、轻型(非典型型):
11.简要介绍预防 10分钟
12.小结 10分钟
断诊断性测试
时间:5分(根据教学需要择用)
1.简述急性普通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特点(包括症状、体征及大便常规的特点)
2.细菌性痢疾的病变部位
授课教师:时春红教研组长:教务科:
长 沙 卫 生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纸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教学重点:
1.介绍病原菌的侵袭力和肠毒素在普通型菌痢及中毒型菌痢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别是急性和中毒型菌痢的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临床分型。
8.实验室检查 10分钟
简要介绍血、大便常规特点,病原
学检查,其中突出介绍大便常规的特点。
9.治疗 10分钟
讲授
精讲、讨论
精讲
精讲、讨论
精讲、讨论
演示、讲授
精讲
精讲
精讲
精讲、提问
互动讨论
小结
教案
教材
参考书
多媒体教学
图片
图表
10.护理措施(重点) 25分钟
引起炎症反应和小血管循环障碍
①内毒素:发热、毒血症,作用三大系统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 引起急性微循环衰竭、感染
性休克、DIC及重要脏器衰竭。临床表现:1)中毒性痢疾(休克型、脑型、混合型)休克型主要
为:感染性休克、脑型则以脑水肿或脑疝引起的昏迷、抽搐与呼吸衰竭
②外毒素:不可逆性的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导致上皮细胞损伤, 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
2.讲解急性和中毒型菌痢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的要点。
3.讲解菌痢的治疗、中毒型菌痢高热、惊厥的对症处理,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的抢救。
教学难点 :菌痢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一、概述
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菌痢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终年
散发,可引起流行。其主要病理变化: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
4. 流行特征:三间分布:时间、地点、人。时间:终年散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从五月开始
上升,8—9月达高峰,10月以后逐渐减少。地点: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人:5岁以下儿童
四、发病机理
1、细菌入侵后的致病因素:
1疾杆菌因素 ① 数量 若105,75%发病;若180,22%发病
② 致病力 毒素(内、外毒素),吸附及侵袭力
排粘液血脓便伴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烧及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
毒性脑病。可反复感染,一般为急性,少数迁延成慢性。
二、病原学
1.一般特征:属于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有菌毛、无鞭毛、荚膜及芽胞杆菌。我
国目前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占优势,福氏志贺菌感染易转为慢性,宋氏志贺菌感染引起症状轻,
1全身中毒症状轻,可无发热或仅低热
2肠道症状轻,急性腹泻,每日数次,大便有粘液而无脓血便,有轻微腹痛及左下腹腹痛
合症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1—2日(数小时~1周)潜伏期长短和临床症状轻重取决于1)病人的年龄2)抵抗力
3)感染细菌的数量4)毒力5)菌型等因素
根据病程长短及轻重可以分为下列各型:
(一)急性菌痢
根据毒血症和肠道症状轻重,可以分为4型:
第 2页
长 沙 卫 生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纸
1、普通型(典型菌痢):
2. 传播途径:1)本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随病人粪便排出后,通过手、苍蝇、食物和水。
第 1 页
长 沙 卫 生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纸
经口感染。如食物Biblioteka 水被污染,则可引起食物型或水型爆发流行。
2)生活接触传播,即接触病人或带菌者的生活用具而感染。
3. 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短暂而不稳定,各群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易反复感染。
4. 了解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各型菌痢的基本病理改变、当前流行菌株的耐药情况及预防措施。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1.内容导入 5分钟
询问学生有否腹泻的经历与感受,引导学生对该病的关注与注意力。
2.概述 5分钟
简要介绍菌痢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肠道病变与临床表现特征。
3.病原学 10分钟
介绍痢疾杆菌的分群、分型、我国的流行菌群。
4.流行病学 20分钟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5.菌痢的发病机制(重点) 20分钟
详细介绍志贺菌的侵袭力和内、外毒
素的致病机理,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6.病理解剖 5分钟
简要介绍病变部位,急、慢性菌痢及
中毒性菌痢的肠道病变特点。
7.临床表现(重点) 25分钟
详细讲授菌痢的主要症状及体征,特
(2) 内毒素 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
外毒素(志贺菌素);有肠毒性、神经毒性和细胞毒性。
致病性:痢疾志贺菌-重;福氏志贺菌-慢性;宋内氏志贺菌-轻。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包括急、慢性菌痢病人和带菌者。非典型病人、慢性菌痢病人及无症状带菌者由于症
状不典型而容易误诊或漏诊,且管理困难,因此在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目标教学教案(首页)
专业:护理学科:传染病护理学班级2011级护理5-6班授课时间:4月22、24日
单元:第三章课题:细菌性痢疾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活动
教学资源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及急性菌痢的病原学治疗。
2.掌握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 熟悉各型菌痢的治疗,特别是中毒型菌痢的抢救治疗;急性菌痢及中毒性菌痢的发病机制。
多呈不典型发作,痢疾志贺菌的毒力最强,可引起严重症状。
2.志贺菌属的分型:按O抗原结构及生化反应(甘露醇)分 :4群40型。各群、型之间无交叉
免疫。
3. 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中,抵抗力弱。 痢疾 < 鲍氏 < 福氏 < 宋内
4.致病因素:
(1)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后,繁殖并散播到临近细胞,由毒素引起细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