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医八大体质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
老年人中医辨识保健指导处方
![老年人中医辨识保健指导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08b36d24f18583d0496459bc.png)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指导气虚质中医保健处方姓名:一、总体特征气虚体质是指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成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如孕育时父母体质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厌食,或因病后气亏、年老气衰等。
体质特点:气短懒言,语声低怯,精神不振,肢体容易疲乏无力,时有汗出,头晕健忘,面色萎黄或淡白,目光少神,唇色少华,口淡,舌淡红、胖嫩、可有齿痕。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心理特征:性格偏内向、情绪不稳定《中医体质学》、不喜冒险。
易患疾病: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易迁延《中医体质学》,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二、保健指导日常调养: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平常应早睡早起,不熬夜。
运动调养:宜做柔缓运动,不宜做强体力运动,可选择快慢交替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禁忌劳累过度。
饮食调养:可多吃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小米、粳米、山药、牛肉、薏米、芡实、白扁豆、大枣、饴糖、蜂蜜等,多食小米山药饭,可增加气力。
但要注意选择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
推荐药膳:黄芪童子鸡、山药粥。
饮食禁忌过于滋腻,过食萝卜、陈皮等理气药物。
经络保健:经常拍打阳明胃经(在下肢前外侧),有补气作用。
按揉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即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可健脾和胃,强壮体质。
医师签字:___________年月日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保健指导阳虚质中医保健处方姓名:一、总体特征阳虚体质是指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成因多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
如家族中均有虚寒表现,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平素偏食寒凉损伤阳气,或久病阳亏、年老阳衰等。
体质特点:平日怕冷,手足不温,口唇色淡,毛发易脱,精神不振,易出汗,易困多睡、疲乏,喜热饮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体型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9种体质中医保健方法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9种体质中医保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1e55f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4.png)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9种体质中医保健方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9种体质中医保健方法一、中医体质辨识及其意义1·中医体质辨识的概念2·中医体质辨识的意义和作用二、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的方法与指标1·基本资料采集1·1 年龄、性别、职业等1·2 家族遗传史、个人疾病史等2·体格检查2·1 望诊2·2 闻诊2·3 问诊2·4 切诊3·心理与行为特征评估3·1 情绪状态3·2 饮食习惯3·3 睡眠质量3·4 生活习惯4·专题调查问卷4·1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4·2 其他辅助问卷调查工具5·中医体质辨识指标5·1 九种中医体质分类的辨识指标5·2 辨识结果的分类与说明三、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分析及解读1·九种中医体质分类1·1 体质类型一1·2 体质类型二1·9 体质类型九2·各体质特点的详细解读2·1 体质类型一的特点及其对应的中医保健方法 2·2 体质类型二的特点及其对应的中医保健方法2·9 体质类型九的特点及其对应的中医保健方法四、老年人中医保健方法1·体质调理饮食1·1 平和质中医保健方法1·2 气虚质中医保健方法1·9 阳虚质中医保健方法2·中药调理与药膳推荐2·1 平和质中医保健方法2·2 气虚质中医保健方法2·9 阳虚质中医保健方法3·中医按摩与针灸3·1 平和质中医保健方法3·2 气虚质中医保健方法3·9 阳虚质中医保健方法4·其他中医保健方法4·1 平和质中医保健方法4·2 气虚质中医保健方法4·9 阳虚质中医保健方法五、本文档涉及附件1·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2·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分析表格3·中医保健方法详细说明表格六、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从2001年开始研制的一套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工具,用于识别个体的中医体质类型。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保健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ded54a57195f312b3069a54e.png)
血瘀质
发病倾向:易患癥 瘕及痛证,血证等
14
心理特征:易烦 、健忘。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不耐受寒邪。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 精神抑郁、忧虑脆弱等 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 情感脆弱,烦闷不乐, 舌淡红,苔薄白,脉 弦。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气郁质
心理特征:性格 内向不稳定、敏 感多虑。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问题没有
(根本不) (有一点) (有些) (相当) (非常)
(1)您容易疲乏吗?
1
2
(2)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
1
2
吗?
(3)您容易心慌吗?
1
2
(4)您容易头晕或站起时晕眩吗?
1
2
(5)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1
2
(6)您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
1
2
(7)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
三.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 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 受服务。
五.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中医 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1
2
3
4
5
(5)您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吗?
1
2
3
4
5
(6)您面部两颧潮红或偏红吗?
1
2
3
4
5
(7)您感到眼睛干涩吗?
1
2
3
4
5
(8)您感到口干咽燥、总想喝水吗?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模板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5f8adb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6.png)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一、概述人体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在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体质差异性。
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衰退,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平和体质相对较少,偏颇体质较多。
因此,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和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对65岁及以上居民,在其知情同意下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主要内容包括:①中医体质信息采集;②中医体质辨识;③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服务流程见图。
1.中医体质信息采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逐项询问居民近一年的体验、感觉,查看舌苔和舌下静脉及皮肤情况等,将信息在相应分值内划“√”。
2.中医体质辨识按照体质判定标准表计算出该居民的具体得分,将计算得分填写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体质辨识栏内。
根据得分,判断该居民的体质类型是平和体质抑或偏颇体质,并将体质辨识结果及时告知居民。
3. 中医药保健指导针对老年人不同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三、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与判定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一)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1. 平和质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润泽、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无明显驼背。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较密,目光有神,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2. 气虚质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434c865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7.png)
湿热质
(一)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血瘀质
血瘀质是指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舌 质紫暗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1
(一)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血瘀质
形 体 体型:胖瘦均见 特 征
心 性格偏浮躁 理 特 征 易健忘
常 肤色:晦黯,有色素沉着,易出现瘀斑 发
见 躯体:容易出现瘀斑
病
表 五官:目眶晦暗、口唇黯淡
发 荨麻疹、过敏性鼻炎
病 及药物过敏等
倾 向
遗传疾病:血友病
适 自然环境 应
较
能 力
社会环境
差
(一)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禀赋不耐”表现
辨识要点 过敏体质 •容易过敏(药物、食物 、气味、花粉、季节等 ) •打喷嚏、鼻塞、流鼻涕
•咳嗽、哮喘
•皮肤出现风团或抓痕
特禀质
中医药健康指导
情志调摄 饮食调养 起居调摄 运动保健 穴位保健
脉象:弱
心 性格偏内向
理
特 征
喜安静
发 易患感冒、
病 内脏下垂等病;
倾 向
病后康复缓慢
适 不耐受风、寒、
应 能
暑、湿邪
力
(一)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能量不足”表现
气虚质
辨识要点
虚软(肉软不实)、虚乏、虚喘、虚汗、虚肿
•容易疲乏 •容易气短
•比别人容易患感冒
•喜欢安静、懒得说话
•说话声音低弱无力
•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 汗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 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 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 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 上。 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小腿前 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 前缘一横指处 。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与保健)汇总.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与保健)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63b4feeba0d4a7302763ae8.png)
先天禀赋——来自父母,为体质形成的 第一个因素(遗传因素、胎育因素) 后天因素——决定体质的发展与差异性
(包括饮食习惯、生活起居、情绪、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为什么要了解体质
先天因素 后天因素 诱发疾病
针对形 成体质 偏颇的 因素
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干预
调整偏 颇体质
疾病
知道我的体质类型有啥用
(一)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平和质
形 体型匀称 体 特 无明显驼背 征 常 见 表 现 舌 脉
肤色:滋润,有光泽 头发:较密,有光泽 五官:目光有神 精神:精力充沛,不易疲劳
心 理 特 征
性格随和 开朗 患 病 较 少 较 强
发 病 倾 向
舌质:淡红
舌苔:薄白
脉象:和缓有力
适 自然环境 应 能 社会环境 力
健康人了解自己的体质,可以确定哪些方法, 更有利于保持健康。 亚健康状态者了解自己的体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 养改善健康状况。 已生病者明确体质,有利于防止疾病向不良方向转化。 病后康复者了解体质,促进健康恢复,防复发。
讲解提纲
1 2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与判定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
阳虚质
形 体 特 征 常 见 表 现 舌 脉
肌肉:松软不实
心 理 特 征
性格内向 多沉静 易患痹证、咳喘 、泄泻等病; 感邪易从寒化 耐夏不耐冬 易感风、寒、湿邪
躯体:畏冷,多见于胃脘、 背部、腰膝 手足:不温 饮食:喜热 精神:精神不振 舌质:淡嫩 舌体:胖 脉象:沉迟
发 病 倾 向
适 应 能 力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人人都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 质,不同体质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不 同体质的人所患的疾病不同。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https://img.taocdn.com/s3/m/4117dd5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8.png)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在岁月的长河中,老年人如同那古树之根,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智慧。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对老年人的健康关怀备至。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医的殿堂,探讨如何辨识老年人的体质,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五脏六腑相互联系,气血津液贯穿全身。
老年人的体质辨识,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他们的基本体质类型。
中医将体质分为九种,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平和质,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体质类型。
他们面色红润,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
然而,即使是平和质,也需注意调养,以防疾病侵袭。
气虚质,表现为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容易感冒,食欲不振。
对于这类老年人,中医建议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同时适当进补,增强体质。
阳虚质,常见于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的老年人。
中医认为,阳虚体质需要温补,可选用鹿角胶、人参等药材,以温补阳气,缓解症状。
阴虚质,则表现为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睡眠不安。
中医治疗阴虚质,主张滋阴降火,可选用枸杞子、百合等药材,以滋养肝肾,平衡阴阳。
痰湿质,常见于肥胖、乏力、胸闷的老年人。
中医治疗痰湿质,注重健脾化痰,可选用茯苓、白术等药材,以祛湿化痰,改善体质。
湿热质,表现为口苦、口干、皮肤油腻、大便黏滞。
中医治疗湿热质,主张清热利湿,可选用黄芩、白术等药材,以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血瘀质,常见于面色晦暗、肢体麻木的老年人。
中医治疗血瘀质,主张活血化瘀,可选用丹参、川芎等药材,以活血化瘀,缓解症状。
气郁质,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寡欢、胸闷不适。
中医治疗气郁质,主张疏肝解郁,可选用柴胡、郁金等药材,以疏肝解郁,调和情志。
特禀质,是指具有特殊体质的老年人,如过敏体质、遗传性疾病等。
中医治疗特禀质,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具体病情选用相应的药材。
总之,老年人的体质辨识是中医保健的重要环节。
通过了解老年人的体质类型,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使他们在健康长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老年人体质辨识及养生保健指导
![老年人体质辨识及养生保健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e8c6f0bcc7931b764ce150a.png)
老年人体质辨识及养生保健指导平和质•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不爱得病,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等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32.75%。
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多于老年人。
•常见表现:力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平和体质若不注意后天调养,亦可变为偏颇体质。
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1.情志调摄宜保持平和的心态。
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弹琴、下棋、书法、绘画、听音乐、阅读、旅游、种植花草等放松心情。
2.食疗药膳饮食宜粗细粮食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食品;不要过饥过饱,也不要进食过冷过烫或不干净食物;注意戒烟限酒。
四时饮食调养:①春宜多食蔬菜,如菠菜、芹菜、春笋、荠菜等。
②夏宜多食新鲜水果,如西瓜、番茄、菠萝等,其他清凉生津食品,如金银花、菊花、鲜芦根、绿豆、冬瓜、苦瓜、黄瓜、生菜、豆芽等均可酌情食用,以清热祛暑。
③长夏宜选用茯苓、藿香、山药、莲子、薏苡仁、扁豆、丝瓜等利湿健脾之品,不宜进食滋腻碍胃的食物。
④秋宜选用寒温偏性不明显的平性药食。
同时,宜食用濡润滋阴之品以保护阴津,如沙参、麦冬、阿胶、甘草等。
⑤冬宜选用温补之品,如生姜、肉桂、羊肉等温补之品。
3. 起居调摄起居宜规律,睡眠要充足,劳逸相结合,穿戴求自然。
4.运动保健形成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
可根据个人爱好和耐受程度,选择运动健身项目。
5.穴位保健(1)选穴:涌泉、足三里。
(2)定位:涌泉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3)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2~3分钟。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模板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eb70dc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3.png)
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一、概述人体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在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体质差异性。
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衰退,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平和体质相对较少,偏颇体质较多。
因此,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和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对65岁及以上居民,在其知情同意下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主要内容包括:①中医体质信息采集;②中医体质辨识;③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服务流程见图。
1.中医体质信息采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逐项询问居民近一年的体验、感觉,查看舌苔和舌下静脉及皮肤情况等,将信息在相应分值内划“/”。
2.中医体质辨识按照体质判定标准表计算出该居民的具体得分,将计算得分填写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体质辨识栏内。
根据得分,判断该居民的体质类型是平和体质抑或偏颇体质,并将体质辨识结果及时告知居民。
3.中医药保健指导针对老年人不同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三、老年人中医体质的特征与判定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一)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1.平和质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润泽、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无明显驼背。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较密,目光有神,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2.气虚质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老年人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方法
![老年人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edd611a8114431b90dd8e8.png)
(2)黄芪童子鸡:童子鸡、生黄芪,具有益气补虚功效,适合气虚体质易自汗者食用。本方补气力量较强,对气虚表现比较明显者,可每隔半个月食用一次,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3. 起居调摄
提倡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平时应避免汗出受风。居室环境应采用明亮的暖色调。
参考食疗方:(1)三花茶:茉莉花、菊花、玫瑰花,具有行气解郁功效,适合气郁体质者饮用。
(2)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水焯)、猪瘦肉、生姜,适量油盐。具有疏肝解郁功效,适合气郁体质者食用。
3. 起居调摄
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和社交,防止一人独处时心生凄凉。居室保持安静,宜宽敞、明亮。平日保持有规律的睡眠,睡前避免饮用茶、咖啡和可可等饮料。衣着宜柔软、透气、舒适。
参考食疗方:(1)黑豆川芎粥:川芎、黑豆、大米,具有活血祛瘀功效,适合血瘀体质者食用。
(2)红花三七蒸老母鸡:老母鸡、参三七、红花、陈皮,具有活血行气功效,适合血瘀体质患有胸痹、痛证者食用。
3. 起居调摄
居室宜温暖舒适,不宜在阴暗、寒冷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和生活。衣着宜宽松,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不宜贪图安逸,宜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打麻将、久坐、看电视等。
4. 运动保健
坚持长期运动锻炼,强度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循序渐进。不宜在阴雨季节、天气湿冷的气候条件下运动。
可选择快走、武术以及打羽毛球等,使松弛的肌肉逐渐变得结实、致密。如果体重过重、膝盖受损,可选择游泳。
5. 穴位保健
(1)选穴:丰隆、足三里。
(2)定位:足三里。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
4. 运动保健
宜选择比较柔和的传统健身项目,如八段锦。在做完全套八段锦动作后,将“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各加做1~3遍。避免剧烈运动。
老年人中医八大体质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
![老年人中医八大体质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e0d062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a.png)
老年人中医八大体质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老年人中医八大体质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1.引言本文旨在介绍老年人中医八大体质中的各种体质类型以及相应的辨识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保健指导,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和维护自身体质健康。
2.阳虚体质2.1 特征:阳虚体质的人体温偏低,容易感到寒冷,面色苍白,喜欢热饮食。
2.2 辨识方法:可通过脉搏、舌苔、面色等进行辨识。
2.3 保健指导:建议阳虚体质的老年人多进行温补锻炼,保持适当室温,避免过度劳累,多食用温热食物等。
3.阴虚体质3.1 特征:阴虚体质的人容易口干、口渴,易出汗,面部易潮红,易烦躁不安。
3.2 辨识方法:可通过舌苔、口唇等进行辨识。
3.3 保健指导:建议阴虚体质的老年人多进行清热养阴的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度劳累,适当控制饮食等。
4.1 特征:气虚体质的人常感到乏力、无力,容易气短,面色苍白,容易出汗。
4.2 辨识方法:可通过脉搏、面色等进行辨识。
4.3 保健指导:建议气虚体质的老年人多进行气血调养的锻炼,保持适当的作息时间,多食用补气养血的食物等。
5.血瘀体质5.1 特征:血瘀体质的人常感到疼痛,容易出现皮肤淤血、紫癜等症状。
5.2 辨识方法:可通过舌质、皮肤等进行辨识。
5.3 保健指导:建议血瘀体质的老年人多进行活血化瘀的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多食用活血化瘀的食物等。
6.痰湿体质6.1 特征:痰湿体质的人容易胖,体重较重,皮肤容易湿疹、长痘,口苦口臭。
6.2 辨识方法:可通过舌苔、体型等进行辨识。
6.3 保健指导:建议痰湿体质的老年人多进行脾胃健运的锻炼,保持适当作息时间,多食用健脾化湿的食物等。
7.1 特征:湿热体质的人常感到口苦口臭,易口渴,皮肤容易湿疹等。
7.2 辨识方法:可通过舌质、口唇等进行辨识。
7.3 保健指导:建议湿热体质的老年人多进行清热利湿的锻炼,保持适度运动量,多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等。
8.平和体质8.1 特征:平和体质的人身体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较少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
中医教你辨别8大体质,表现以及常用药各不...
![中医教你辨别8大体质,表现以及常用药各不...](https://img.taocdn.com/s3/m/fac05d2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a.png)
中医教你辨别8大体质,表现以及常用药各不...中医教你辨别8大体质,表现及常用药各不同,看你属哪一种?1.气虚体质表现:乏力、容易累、上楼梯就会气喘吁吁,大便不成形,脘腹胀满,说话的声音低弱、不爱说话,容易出汗,容易感冒,身体偏弱,容易生病,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恢复慢等。
从舌象来看: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苔薄白。
常用药:①心气虚:人参、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川芎。
(益气养心)②肺气虚:党参、黄芪,淮山药、太子参、麦冬、白术、甘草、大枣、熟地、五味子。
(补益肺气)③脾胃气虚:党参、黄芪,淮山药、白扁豆、薏苡仁、麦冬、白术、甘草。
(健脾益气)④肾气虚证:党参、熟地、生地、淮山药、枸杞、山茱萸、当归、炙甘草,菟丝子、益智仁。
(益气补肾)2.阳虚体质表现:怕冷、喜欢热的,失眠、容易醒,手脚冰凉,胃部、腰部和关节等地方怕受凉,大便稀溏、容易腹泻,小便色清量多等。
从舌象来看:舌淡胖苔厚腻。
常用药:①心阳虚:党参、黄芪、肉桂、生姜、甘草、巴戟天等(温补心阳)②脾阳虚:党参、白术、附子、肉桂、干姜、肉豆蔻、补骨脂等。
(温中健脾)③肾阳虚:附子、肉桂、杜仲、续断、菟丝子、当归、枸杞、鹿角胶、熟地、山茱萸等。
(温补肾阳)3.阴虚体质表现:失眠多梦,睡觉出汗,皮肤干燥,嘴里发干、嗓子干,手脚发热,脸上冒火,脸颊潮红,眼睛干涩,性情急躁等。
从舌象来看:舌尖偏红,苔少。
常用药:①肝阴虚:沙参、麦门冬、百合、玄参、天花粉、玉竹、白扁豆、桑白皮、浙贝、桔梗、太子参。
(滋养肝阴)②肾阴虚:熟地、淮山药、枸杞、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菊花、麦冬、五味子。
(滋阴补肾)③脾胃阴虚:沙参、麦冬、白芍、淮山药、石斛、天花粉、蜂蜜、葛根。
(养阴和胃)④心阴虚:天冬、生地、玄参、丹参、酸枣仁、远志、茯苓、当归、淡竹叶。
(滋养心阴)⑤肺阴虚:沙参、麦门冬、百合、玄参、天花粉、玉竹、白扁豆、桑白皮、浙贝、桔梗、太子参。
(养阴润肺)4.痰湿体质表现:体型偏胖、腰部肥满而松软,痰多、嗓子痒,身体沉重,小肚子大,嘴里发粘,容易出汗,容易累,脸上爱出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中医八大体质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气虚质:症状和体征: 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
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1.饮食药物保健:常食用粳米、糯米、马铃薯等健脾益气的食物,或人参、黄芪、茯苓、白术、山药等有补气功效的中药。
2. 运动、导引保健:中医认为“久卧伤气”,气虚体质者应根据自己的体能,可选用一些传统的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等,常练以固肾气,壮筋骨;避免过度运动,劳作.3. 起居调摄:?居处要避免虚邪贼风。
通风纳凉时门窗要敞开,避风保暖时就要关闭严密。
坐卧休息要避开门缝、窗缝,从门缝、窗缝吹进来的风在人松懈慵懒的时候最伤人。
休息睡眠时更要避免穿堂风、直吹风,尤其要保护好人体几个重要的“门窗”不受风寒。
4.经络养生: 气虚体质养生所用主要经络和穴位有任脉的中院、神阙、气海,督脉的百会、大椎,足太阳膀眺经的风门、肺俞、隔俞、脾俞以及足阳明胃经的天枢、足三里。
每次选2?一4?个穴位,点按、艾灸、神灯照射均可,最好是灸.或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穴位搭配:经常腹胀、消化不良、便烂--中脱、天枢、足三里。
?经常感冒,打喷嚏、鼻子发痒--风门、肺俞、脾俞、足三里。
经常疲劳倦怠,舌头齿痕明显--神阙、气海、隔俞、脾俞。
阴虚质:症状和体征:临床常表现为形体消瘦、面红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遗精、心烦眠少、舌红少苔,脉细数,不耐春夏,多喜冷饮等。
1.饮食药物保健:常选择的食物如糯米、绿豆、豆腐、甘蔗、桃子、银耳、蔬菜、水果、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等性味多甘寒性凉,皆有滋补机体阴精的功效。
亦可常用补阴的药物如麦门冬、天门冬、石斛、沙参、玉竹、黄精、枸杞子、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玄参、桑椹、决明子、银耳、蜂王浆等具有滋阴替阳的功效。
2.起居与锻炼:阴虚体质的人,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
尤其要注意“秋冬养阴”的原则调养,居住环境宜安静,选择坐南朝北的房子。
其运动锻炼应重点调养肝肾之功,如可经常打太极拳、八段锦、固精功、保健功、内练生津咽津的功法等。
3. 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
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适当到乡村静养,远离城市喧嚣.4.环境调摄:阴虚体质的人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阳虚质:临床表现常出现平素怕寒喜暖,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喜热饮食,饮食生冷则易腹痛腹泻,或胃脘冷痛,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体胖嫩,舌苔白滑,脉象沉溺等。
1.饮食药物保健:阳气虚弱宜适当多吃一些温肾壮阳的食物。
常用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髓,强壮体质。
在饮食习惯上,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
亦可选用补阳的保健中药,如鹿茸、海狗肾、冬虫夏草、肉苁蓉、补骨脂、杜仲、菟丝子、沙苑子、怀牛膝、芡实、覆盆子、仙茅、仙灵脾、丁香等。
可选用适合自己的补阳保健药方;肾阳虚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脾阳虚弱,可选用理丸或附子理中丸;脾肾两虚者可选用济生肾气等。
2.起居与锻炼:阳虚之体,适应寒暑变化的能力较差,在严冬,应避寒就温,采取相应的一些保健措施。
还可遵照“春夏养阳”的原则,在春夏季节,注意从饮食、药物等方面入手,借自然界阳气之助培补阳气,亦可坚持做空气浴或日光浴等。
宜住坐北朝南房子,不要贪凉而室外露宿或在温差变化大的房子中睡眠。
以免受风寒而患病。
在运动方面,因体力强弱,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及各种球运动3.精神调理: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
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所以阳虚体质的人应多看喜剧、晒太阳、和朋友家人聚会、品美食、去郊游、常言善、泡温泉。
痰湿质:症状和体征: 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
1.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2.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
宜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3.运动锻炼:痰湿之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
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
气功方面,以动桩功、保健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
4.药物养生: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
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居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
5.情志调摄: 学会发泄,不要太敏感。
放松心情,迟钝些好。
中医认为“思伤脾”,过度思虑,会使脾胃不运、消化不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常叹气、大便不畅等。
故应放松心情,多练习深呼吸;听流畅悠扬舒缓有镇静作用的音乐,多外出旅行。
湿热质:症状和体征: 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而减轻;,脉数。
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
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见腹痛腹泻,甚至,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1.饮食保健:饮食上应少吃甜食,甘甜饮料、辛辣刺激的药少吃、少喝酒,戒烟。
少吃肥甘厚味。
饮食方面要清淡祛湿。
多食用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西瓜,梨等.同时应多饮水.2.生活起居:忌讳熬夜,熬夜会增加湿热。
因为熬夜伤肝胆,会非常影响肝胆之气的升发,容易生湿热,另外尽量地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工作或居住。
如买房子的时候尽量不要买低层,不然房子如果阴暗潮湿的话会加重你的湿热体质。
3.中医保健:可以做一些拔罐刮痧,改善湿热症状。
亦可食用一些去湿热的药物,如藿香、车前草、淡竹叶、滑石、溪黄草、鸡骨草、木棉花等,但应症状改善即可停用,不可久服。
4.情志调摄:保证睡眠,静养心神。
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
良好的睡眠有祛湿清热的作用。
湿热体质夹杂会有时急躁易怒、紧张焦虑压抑,因此应该注意静养心神。
静能生水清热,静有助于肝,听流畅悠扬舒缓有镇静作用的音乐.血瘀质:症状和体征: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常在夜间加剧。
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又称之为疤积。
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
,,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肌肤微小血脉丝状如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
妇女常见经闭。
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象细涩,总之以痛、紫、瘀、块、涩为特点。
1、精神调养: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
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
反之,苦闷、忧郁则会加重血瘀倾向。
2、饮食调理:可常食桃仁、油菜、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
山楂粥、花生粥亦颇相宜。
3、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诸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4、经络调养:常利用针灸、刮痧、火罐等传统养生方法,能取得很好的活血化瘀的功效。
5、起居调护:血瘀体质者具有血行不畅的潜在倾向。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血瘀体质者起居作息有规律,不要熬夜,保证良好睡眠。
居室环境要温暖舒适,要避免寒冷刺激。
生活习惯良好,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注意动静结合,不可贪图安逸,以免加重气血瘀滞。
春秋季节加强室外活动,夏季不可贪图饮冷,冬季谨闭寒邪,注意保暖。
6、运动锻炼 :坚持经常性锻炼,促进气血运行。
保健功、按摩、太极拳、五禽戏,散步,慢跑、乒乓球,等。
淤血质的人心血管功能较弱,不宜做大强度、大负荷的运动锻炼,应采取中小负荷多次的锻炼。
气郁质:症状和体征: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舌淡红,苔白,脉弦;一旦生病则胸肋胀痛或窜痛;有时乳房及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颈项瘿瘤;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气;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体内之气逆行,头痛眩晕。
1.饮食药物保健: 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
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或药物如:佛手、橙子、荞麦、韭菜、茴香菜、大蒜、陈皮、青皮、枳壳、香附、小茴香、厚朴、丁香、乌药、郁金、柴胡等.忌吃:辛辣、咖啡、浓茶等刺激品,少食肥甘厚味的食物。
2.情志调摄:宜学会发泄,勿敏感多疑,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气郁体质人性格内向,神情常处于抑郁状态,应多到社会上跟朋友,跟家人去交流,主动寻求快乐,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常看喜剧、滑稽剧、听相声,以及富有鼓励、激励意义的电影、电视,勿看悲剧、苦剧。
多听轻快、开朗、激动的音乐,以提高情志。
多读积极的、鼓励的、富有乐趣的、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以培养开朗、豁达的意识,在名利上不计较得失,知足常乐.3. 环境调摄:居室应保持安静,禁止喧哗,光线宜暗,避免强烈光线刺激。
室内温度宜适中。
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4. 运动锻炼:多参加体育锻炼及旅游活动。
因为体育锻炼和旅游活动均能运动身体,气血。
尤其是旅游,既欣赏自然美景,调剂了精神,又能呼吸新鲜空气,沐浴和煦阳光,增强体质。
气功方面,以强壮功、、动桩功为宜,着重锻炼呼吸吐纳功法,以开导欲滞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