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扩频通信概述ppt课件

扩频通信概述ppt课件
抗多径干扰能力强 ,应用扩频意味着多径效果的减小 能够实现精确的定时和高分辨率的测距和测速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024/3/10
1515
扩频通信概述
四、扩展频谱通信系统的特点
缺点
复杂、成本高 对宽带干扰没有抵抗能力 对信道要求高,带宽效率低(某些场合)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024/3/10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024/3/10
2525
扩频通信概述
八、扩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扩频带宽和处理增益进一步提高; 跳频和跳时的跳速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扩频码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 采用混合扩频技术; 采用多进制扩频技术; 采用多载波扩频技术; 扩频通信技术实现的数字化、 软件化;
扩频通信技术和自适应技术如自适应选频、 自适应天线和自适应干扰抑制滤波技术结合 使用。
1616
扩频通信概述
五、扩频通信的发展简史
跳频和跳时的概念出现于1940年代的早期
1942年由在奥地利出生的女演员Hedy Lamarr 和美国作曲家George Antheil发明。
直接序列的概念晚几年出现
相关检测出现在1940年代后期 瑞克接收机出现在1952年
早期绝大多数应用于军事和情报目的
扩频通信概述
扩频通信概述
一、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二、扩频通信的概念
三、扩频通信的分类
四、扩频通信系统的特点
五、扩频通信的发展简史
六、扩频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七、扩频通信的应用
八、扩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024/3/10
11
扩频通信概述
一、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通信原理课件扩频通信及CDMA

通信原理课件扩频通信及CDMA
5
直接序列扩频原理
直接序列调制就是载波直接被伪随机码序 列调制,其基本原理图如图所示。在一般情况 下调制方式可以是调幅、调频、调相和其它任 何形式的振幅或角度调制。
最常使用的是差分相移键控(DPSK)方式。
6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电原理图
7
在发射机端,要传送的信息先转换成二进制数 据或符号,与伪随机码(PN码)进行模2和运算后形 成复合码,再用该复合码去直接调制载波。通常为 提高发射机的工作效率和发射功率,扩频系统中一 般采用平衡调制器。
实际工程中,只能用伪随机或伪噪声(PN)序 列作为扩频码可以 加工和复制的序列。
19
伪随机序列具有类似于随机序列的性质: 1、平衡特性:随机序列中0和1的个数接近相等; 2、游程特性:连续的0或1 的个数称为游程长 度。随机序列中长度为1 的游程约占游程总数的1/ 2,长度为2的游程约占游程总数的1/22,长度为3的 游程约占游程总数的1/23 ,… 3、相关特性:随机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具有类似 于白噪声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16
(4)抗多径干扰
在无线通信中,抗多径干扰问题一直是难以 解决的问题,利用扩频编码之间的相关特性;在接 收端可以用相关技术从多径信号中提取分离出最强 的有用信号,也可把多个路径来的同一码序列的波 形相加使之得到加强,从而达到有效的抗多径干扰。
17
扩频码的特性
扩频系统的性能同扩频码性能有很大关系,对 扩频码通常提出下列要求:
22
A4
A3
D
D A2
D
A1
D
输出A0
23
伪随机序列的产生
扩频通信及CDMA
1
扩频技术的理论基础 为了将发射信号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上, 扩频系统需要在频带和技术复杂性方面付出 昂贵的代价,这样做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直接序列扩频、跳频等)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直接序列扩频、跳频等)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1.1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的研究,是围绕着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所以有效性和可靠性是设计和评价一个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是指通信系统传输信息效率的高低。

这个问题是讨论怎样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法传输最大数量的信息。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多路复用技术可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显然,信道复用程度越高,系统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就越好。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传输的有效性是用传输速率来衡量的。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是指通信系统可靠地传输信息。

由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收到的信息与发出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

可靠性就是用来衡量收到信息与发出信息的符合程度。

因此,可靠性决定于系统抵抗干扰的性能,也就是说,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决定于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可靠性是用整个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来衡量的。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可靠性是用信息传输的差错率来描述的。

扩展频谱通信由于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在军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近年来,扩展频谱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发展非常迅速,在民用通信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扩频通信是扩展频谱通信的简称。

我们知道,频谱是电信号的频域描述。

承载各种信息(如语音、图象、数据等)的信号一般都是以时域来表示的,即信息信号可表示为一个时间的函数)(t f 。

信号的时域表示式)(t f 可以用傅立叶变换得到其频域表示式)(f F 。

频域和时域的关系由式(1-1)确定:⎰∞∞--=t e t f f F ft j d )()(π2⎰∞∞-=f e f F t f ft j d )()(π2 (1-1) 函数)(t f 的傅立叶变换存在的充分条件是)(t f 满足狄里赫莱(Dirichlet)条件,或在区间(-∞,+∞)内绝对可积,即t t f d )(⎰∞∞-必须为有限值。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是指待传输信息信号的频谱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与待传输的信息信号)(t f 无关)扩展后成为宽频带信号,然后送入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再利用相应的技术或手段将其扩展了的频谱压缩,恢复为原来待传输信息信号的带宽,从而到达传输信息目的的通信系统。

扩频通信教学文档

扩频通信教学文档

第一章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二、直接序列扩频(DS)原理同的PNN倍!数学模型为:1.2.1发送:换的数字信号:PCM,∆M等PN码振荡源(图)――符号周期宽度,符号速率,信息符号,门函数伪随机码序列:(注意这里一般用双极性波形),设是方波,也是门函数,伪码速率,伪码周期为,举例――――信息:0 1 1 001100101 10011010 10011010 01100101扩频码:扩展序列:∵方波波形相乘等效于二进制码的“模二加”―>射频调制:BPSK(也可以采用MSK , QPSK 等) 频谱/功率谱扩展情况功率谱推导:设功率谱关系 :,则有:(和相互独立,):周期长的PN 序列,其自相关函数为(为时延差)归一化:功率谱函数:BPSK 调制的自相关函数:从而可得:1.2.2 接收有用信号 信道噪声 干扰信号 用户干扰本地伪码序列,与发送PN 序列同步,有同步时差其中有用信号:只要满足伪码同步(PN 码相同,时间起点对齐),则有再经过相干解调:在满足载波同步和相位同步条件下:有:------- 基带滤波 此过程波形图见课本图2-6对于噪声与干扰输出大大消减解扩与基带滤波这是由于:窄带干扰:解扩中---->宽带扩频信号,能量扩散------> 输出强度 (基带滤波)噪声:为宽带噪声――――> 变为窄带噪声下降倍 (基带滤波,解扩未带来新噪声)用户干扰:―――――>解扩输出,强度至少下降N 倍(多用户间伪码不相关:互相关)频谱示意图:1.2.3 处理增益与干扰容限A. 衡量系统抗干扰能力―――处理增益(或扩频增益)定义:接收相关处理的输出与输入信噪功率之比。

(主要是解扩与基带滤波)由于:,假定:解扩已取得伪码同步,相关处理前后信号功率不变,有对于窄带干扰,再设 输入干扰功率带宽为, 解扩前后干扰总功率不变,只是谱密度下降为(被“扩频”了) 从而有:而 (基带滤波输出的结果),有:●对:解扩无作用,不能改变噪声功率谱密度(),基带滤波后:●对用户干扰,多径干扰等的分析,根据扩频序列的互相关和自相关性能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但一般有从以上分析可知:提高的技术途径:―― 受码发生器电路码速率限制―― 目前一般,PCM 话音编码,码速率为,若采用语音压缩技术(线性预测编码,矢量量化编码等)可达,从而使大大提高 通过采用多进制数字调制方法降低符号速率,如QPSK ,16QAM 等例: 增大3dB 增大8dB 相对而言:降低花费代价较增大要小B. 干扰容限:――允许输入的最大干信比值 ( 对应为:最低要求的信噪比)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即满足输出信噪比要求,BER 极低),接收机输入端许可的干扰信号比有用信号高出的分贝数,即系统对的要求。

扩频通信技术课件

扩频通信技术课件
1)仅有虚警情况
虚警惩罚时间
假如某次积分处理出现虚警,则相位搜索控制电路不改变 本地码相位,再作一次积分处理来证实是否发生虚警。若此次 积分处理不发生虚警,即证实了前次积分处理是一次虚警,则
下次的积分处理将使相位改变Tc/2 ,接着重新开始搜索。两 次积分处理,本地参考扩频码的相位仅改变了Tc/2 ,出现虚
13
若已知扩频码相位所在位置的先验概率P(k) ,首先应当
搜索那些最可能的扩频码相
位单元,而后搜索次可能的
相位单元。
No
例如:假设扩频码相位服从
高斯分布,较合理的搜索方 法是先搜索以最可能的相位 位置为中心的一个标准偏差
Image
范围内的单元。如没有搜到,
扩大到两个标准偏差范围,
依此类推。
图6-4 高斯分布时搜索区域的确定示意图
(6-3)
分析
➢ 扩频码序列相位搜索捕获法的平均同步捕获时间至少是相
关积分时间TD的N倍。
➢ 当扩频码周期N较小时,虚警对平均捕获时间的影响比较 显著;
➢当N较大时,比如N >100 ,只有在Pfa>0.8 时,虚警对平
均捕获时间的影响才显著地表现出来。通常N的取值都比 较大,而虚警概率也不可能接近1,所以工程估算时,可 认为虚警概率为零,则有
(2)同步跟踪(Tracking,精同步):扩频接收机实现扩频
码同步捕获后,本地参考扩频码必须尽可能精确地跟踪接收
信号的变化,使本地参考扩频码相位与接收扩频码相位的差
别尽可能的小,以期在相关器获得最大相关输出。
1
6.1 扩频码的同步
图6-1 扩频通信系统原理框图
扩频通信技术
2
6.1.1 发射参考信号法

扩频通信第5章扩频信号的解扩与解调

扩频通信第5章扩频信号的解扩与解调
➢ 相关器具有很强的微弱信号检测能力
设计良好的相关器(例如乘积检波器),可以允许在输入信 噪比低达 -50 ~ -20dB的条件下,从强干扰噪声中检测出微弱 信号。因此大多数扩频信号的解扩都使用相关检测器,也有 一些简单的扩频通信系统使用非相关检测器。
2
引言
➢ 扩频信号解调需要两步来完成 (1)对扩频信号进行解扩/跳; (2)对解扩/跳后的载有信息的信号进行解调。
上述结果对 1 都能成立。注意到伪随机码的自相关特性,在 时, 合1 成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函数退化为伪随机码的功率谱密度
函数,在 =0时,合成信号的功率谱全部都成为直流分量。
20
5.2.1 码元同步偏移对相关器输出的影响
➢ 码元同步偏移的影响分析

N ( f
)
2
N 12
N
sin(πf Tc πf Tc
若两个电信号具有相同振荡频率,相同电矢量振动方向,且有固 定的相位差,则这两个信号就是相干的。即使是相干信号,它 的某些参数也可能是随机的。
在实际振荡器中,无论相位如何稳定,都会有随机成分。只要
随机成分占的比例很小,可以忽略,或影响可分析和控制,那
么工程上仍可认为是相干信号或部分相干信号。
4
5.1.1 相干通信的基本概念
由于输出叉指电极对之间的间隔对声表面波的传输延迟正好等于一个码元宽度t所以输出脉冲是彼此相连接的并且各脉冲的相位载波f的相位取决于相应的叉指电极的极性即取决于电极连接到汇流条的方式最后的输出可以看成是与输入伪随机码每一码元相对应的叉指电极对输出的叠加图529所示输出端叉指电极的极性等效的码元为32位长的m序列1100110相关信号振幅输出如图530所示
➢ 目标
有必要研究码元同步状态发生偏移对相关器输出的影响。

扩频通信技术概述课件

扩频通信技术概述课件

PPT文档演模板
•Hedy Lamarr 扩频通信技术概述
n 1949年美国的国家电话电报公司的子公司的联 邦电信实验室,Derosa和Rogoff提出设想并生 成出伪噪声信号和相干检测的通信系统,成功 地工作在 New Jersey 和 California 之间的 线路上。
n 1950年Basore首先提出把这种扩频系统称作 NOMACS ( Noise Modulation and Correlation Detection System)这个名称被使用相当长的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扩频通信技术概述
n 1952 年由林肯实验室研制出 P9D 型 NOMACS 系 统,并进行了试验。
n 1955年生产成功并通过了测试。之后,美国 海军和空军开始验证各自的扩频系统,空军 使用名称为 “Phatom” (鬼怪,幻影)和 “Hush-Up”(遮掩),海军使用名称为 “Blades”(浆叶),美国海军采用跳频扩 频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扩频通信技术概述
n 1948年6月到10月,香农在《贝尔 系统技术杂志》上连载发表了《通 讯的数学原理》。1949年,香农又 在该杂志上发表了《噪声下的通信 》。这两篇论文为信息论奠定了基 础。
n 人们通常将香农于1948年10月发表 的论文《通信的数学原理》作为现 代信息论研究的开端。
PPT文档演模板
扩频通信技术概述
n (4)“远—近”效应。“远—近”效应对直扩 系统影响很大,而对跳频系统的影响就小得多。
n (5)同步。由于直扩系统的伪随机码速率比跳 频的伪随机码速率要高得多,因此直扩系统的 同步精度要求高,因而同步时间也长,入网慢。 直扩同步时间一般在秒级,而跳频可以在毫秒 级完成,因此在同步方面,跳频优于直扩。

扩频通信章分解课件

扩频通信章分解课件
与分析等过程。
扩频通信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
某型雷达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案例三
基于扩频技术的数据加密通信系统
案例二
某型无线通信网络中扩频通信技术的应用
案例四
基于扩频技术的无线遥控系统
扩频通信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处 理与分析,验证扩频通信 系统的性能。
结果展示
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 实验结果,并进行对比分 析。
防护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扩频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
多径干扰
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中,多径干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扩 频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频率资源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频率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如何有效地利用 频率资源是扩频通信技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实现复杂度
扩频通信技术的实现复杂度较高,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这 会增加硬件成本和能耗。
误码率低
由于扩频通信的信号带宽较宽 ,因此其信噪比相对较高,误
码率较低。
扩频通信的应用场景
无线通信
扩频通信在无线通信中得到了广 泛应用,如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广域网(WWAN)、卫
星通信等。
抗干扰通信
由于扩频通信具有高抗干扰性,因 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安全通信 中,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05
扩频通信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扩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速率
扩频通信技术正在向更高的数据 传输速率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
增长的数据需求。
低功耗
随着物联网、嵌入式系统等应用 的增多,对扩频通信技术的功耗
要求越来越低。
安全性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扩频通 信技术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需要采取更先进的加密算法和

扩频通信原理

扩频通信原理

例如, 一个扩频系统的处理增益为35dB.要求误码率小于l0-5的信息数据解调的最小的输出信噪比(S/N)out <10 dB,系统损耗Ls=3dB,则干扰容限Mj =35 - (10 +3) = 22dB
这说明,该系统能在干扰输入功率电平比扩频信号功率电平高22dB的范围内正常工作,也就是该系统能够在接收输入信噪比大于或等于-22dB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扩频通信的可行性, 是从信息论和抗干扰理论的基本公式中引伸而来的。
信息论中关于信息容量的仙农(Shannon)公式为:
C = WLog2(1十P/N) ...... (2)
式中:
C --- 信道容量(用传输速率度量)
W --- 信号频带宽度
三、在接收端用相关解调来解扩
正如在一般的窄带通信中,已调信号在接收端都要进行解调来恢复所传的信息。在扩频通信中接收端则用与发送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与收到的扩频信号进行相关解调,恢复所传的信息。换句话说,这种相关解调起到解扩的作用。即把扩展以后的信号又恢复成原来所传的信息。这种在发端把窄带信息扩展成宽带信号,而在收端又将其解扩成窄带信息的处理过程,会带来一系列好处。弄清楚扩频和解扩处理过程的机制,是理解扩频通信本质的关键所在。
扩频通信是将待传送的信息数据被伪随机编码(扩频序列:Spread Sequence)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传输;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信息数据。
这种通信方式与常规的窄道通信方式是有区别的:
一是信息的频谱扩展后形成宽带传输;
二是相关处理后恢复成窄带信息数据。
如上述例子(第二讲),
当Gp = 35dB时,抗干扰容限Mj = 22dB,即在负信噪声比(-22dB)条件下,可以将信号从噪声的湮灭中提取出来。

通信系统学习-扩频的基本原理和扩频方式

通信系统学习-扩频的基本原理和扩频方式
图1-7 DS/FH混合扩频示意图
第1章 扩频通信技术原理
一个DS扩频信号在一个更宽的频带范围内进行跳变。 DS/FH系统的处理增益为DS和FH处理增益之和。 因此, 有 时采用DS/FH反而比单独采用DS或FH可获得更宽的频谱扩 展和更大的处理增益。
第1章 扩频通信技术原理
对于DS/TH方式, 相当于在DS扩频方式中加上时间复 用。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 在实现上, DS 本身已有严格的收发两端扩频码的同步, 加上跳时, 只不 过增加了一个通—断开关, 并不增加太多技术上的复杂度。
直接序列(DS, Direct Sequence)扩频就是直接用具有高 码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端扩展信号的频谱。 而在收端, 用 相成原 始的信息。
第1章 扩频通信技术原理 例如,我们用窄脉冲序列对某一载波进行二进制相移键 控调制
图1-3 直接序列扩展频谱原理图
第1章 扩频通信技术原理
图1-4 跳频(FS)系统
跳频系统也占用了比信息
(a) 原理方框图; (b) 频率跳变图例 带宽要宽得多的频带。
第1章 扩频通信技术原理 3. 跳时(TH) 跳时:使发射信号在时间轴上跳变。用码序列进行选择的多 时片的时移键控。
图1-5 跳时系统 (a) 原理方框图; (b) 跳时图例
第1章 扩频通信技术原理 (2) 如果信号的总能量不变, 则频谱的展宽势必使各 频谱成分的幅度下降, 换句话说, 使信号的功率谱密度降 低。 这就是为什么可以用扩频信号进行隐蔽通信, 及扩频 信号具有低的被截获概率的原因。 (3) 在较宽的信息周期内, 如果载送信息的符号波形 是一个窄脉冲, 那么其信号的频谱要比所传信息的带宽要 宽, 跳时系统利用的正是这个原理。
由图1-1(b)可知, 脉冲重复周期增加一倍, 基频降低 一半, 谱线间隔也减小一半, 谱线密度增加一倍。

第01讲-扩频通信原理

第01讲-扩频通信原理
一、 扩频通信原理
扩频系统的基石
C.E.Shannon的信道公式确定了任意通信信道的理 论容量,如下式: C=BwLog2[1+S/N]
由上式可以看出, 在给定SNR和没有误码的情况
下,一个发送信息的信道的理论容量与该信道的带宽 是成正比的,信道容量随着信道带宽的增加而增加, 只要Bw足够宽,尽管SNR非常低,容量也可以非常大。
CDMA扩频工作原理(一)
CDMA扩频工作原理(二)
扩频通信系统的特点
扩频通信系统利用扩频和解扩,使其有如下特点:
具有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能力。
解扩处理把有用信号频谱恢复为窄带谱,而干扰信号频谱 不能被解扩,呈无用宽带谱,借助滤波器就可以去除带外 的无抑制多径时延的干扰。
扩频的实现方法
实现扩频系统一般有三种方法: 1、直接序列扩频(DSSS),也叫伪噪声(PN)系统。 2、跳频扩频(FHSS)。 3、跳时(FH)系统。 DSSS实现了时间和频率分集,减少了衰落和干 扰的影响, CDMA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DSSS简要介绍
直接序列扩频是将一个窄带的原始信号与一个宽带扩 频码相乘,使其能量在很宽频带内扩展,然后进行传 输。 扩频和解扩运算并不影响信号,也不影响噪声的频谱 和概率密度性能。
扩频通信系统的特点(续)
系统容量大。系统容量取决于干扰大小,而扩频的实现大 大提高了信噪比,所以容量得以提高。 不需要复杂的频率分配和管理。 保密性好。 存在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信道地址码的互相关特性导致 了多址干扰,而地址的正交性导致了远近效应。

扩频通信原理chapter1

扩频通信原理chapter1

序言一.扩展频谱技术概述概念:所谓扩展频谱技术一般是指用比信号带宽宽得多的频带宽度来传输信息的技术。

一种典型的扩展频谱系统如图0-1所示:图0-1 典型扩展频谱系统框图它主要由原始信息,信源编译码,信道编译码(差错控制),载波调制与解调,扩频调制与解扩频和信道六大部分组成。

信源编码的目的是去掉信息的冗余度,压缩信源的数码率,提高信道的传输效率。

差错控制的目的是增加信息在信道传输中的冗余度,使其具有检错或纠错能力,提高信道传输质量。

调制部分是为使经信道编码后的符号能在适当的频段传输,如微波频段,短波频段等。

扩频调制和解扩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信号频谱展宽和还原技术。

框图中各点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如图0-2所示。

与传统通信系统不同的是,在信道中传输的是一个宽带的低谱密度的信号。

为什麽要进行扩频?这是因为它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

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特别是抗窄带干扰能力。

2)可检性抵,(LPI---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不容易被侦破。

3)具有多址能力,易于实现码分多址(CDMA)技术。

4)可抗多径干扰。

5)可抗频率选择性衰落。

6)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可有效利用纠错技术、正交波形编码技术、话音激活技术等)。

7)具有测距能力。

8)技术复杂。

应用:基于以上这些特点,扩频技术首先应用于军事通信,现在也开始民用和商用。

1)卫星通信(多址,抗干扰,便于,降低平均功率谱密度)2)移动通信(多址,抗干扰,便于,抗多径,提高频谱利用率)3)无线本地环路4)GPS(选址,抗干扰,,测距)5)测试仪,干扰仪测时延,无码测试仪`````主要缺点:技术复杂,但是随着数字处理技术的发展,集成工艺进步,使扩频系统的实现变的简单,只需对扩展技术有一般的了解就可以从事扩频系统的设计工作。

因此,扩频技术在这些年发展非常迅速,由军用到民用,商用,围很广。

理论基础:扩展频谱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中的香农定理[1]其中C------信道容量(比特/秒)N-----噪声功率W----带宽(赫兹)S ---------信号功率当S/N 很小时(≤0.1)得到:在无差错传输的信息速率C 不变时,如N/S 很大,则必须使用足够大的带宽W 来传输信号。

扩频通信课件(精品资料)PPT

扩频通信课件(精品资料)PPT
2,干扰门限 实际设计时往往比干扰容限要再严格一
些留出冗余量,例如1dB
§1.4干扰容限与扩频系统主要特点
三,扩频通信技术的主要优点 〔1〕抗干扰性能好; 〔2〕保密性好,不易被侦破; 〔3) 易于实现多址; 〔4〕降低了通量密度; 〔5〕扩频系统本身为数字系统,易于实 现。
第二章
各种扩频信号及其 调制技术
图2-1 (a),(b)详细的Block
§2.1 直序扩频系统(DS-SS)
二,伪随机信号的调制与混频 1,2PSK调制
f(t)=±coswct 属于平衡调制信号 信号中无直流成份,无载波能量
§1.2 扩频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DS-SS-PSK数学模型 1,射频: s(t)=m(t)coswct
m(t)=d(t)c(t) PSK调制:m(t)上下电平 2,经信道后进入接收机天线的信号为
r(t)=s1(t-τ1)+n(t)+si(t- τi)
§1.2 扩频系统的数学模型3, 经射频滤波器,相关,基带滤波后:
干扰信号能量被扩展到整个扩频带宽内, 通过基带滤波器输出很小。 二,FH-SS模型
图1-5
§1.3 扩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
一,干扰信号. 1, 多址干扰: 同一扩频系统中其他台站的 信号。
2, 人为敌方干扰: 窄带瞄准式和宽带阻塞 式, 以及转发干扰。 3, 随机自然干扰:雷电,飞行体,汽车的火 花干扰等。
2,扩频通信 将待传输信息的频谱通过在编码使之
扩大许多倍,送入信道中传输,在接收 端解码将信息复原。
由于在信道中实际传输的信号比原始 信号频谱扩展了许多倍,因此称之为扩 频通信。
§1.1扩频通信系统根本概念
3,CDMA 现代高端通信系统均采用伪随机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1.1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的研究,是围绕着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所以有效性和可靠性是设计和评价一个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是指通信系统传输信息效率的高低。

这个问题是讨论怎样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法传输最大数量的信息。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多路复用技术可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显然,信道复用程度越高,系统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就越好。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传输的有效性是用传输速率来衡量的。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是指通信系统可靠地传输信息。

由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收到的信息与发出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

可靠性就是用来衡量收到信息与发出信息的符合程度。

因此,可靠性决定于系统抵抗干扰的性能,也就是说,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决定于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可靠性是用整个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来衡量的。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可靠性是用信息传输的差错率来描述的。

扩展频谱通信由于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在军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近年来,扩展频谱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发展非常迅速,在民用通信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扩频通信是扩展频谱通信的简称。

我们知道,频谱是电信号的频域描述。

承载各种信息(如语音、图象、数据等)的信号一般都是以时域来表示的,即信息信号可表示为一个时间的函数)(t f 。

信号的时域表示式)(t f 可以用傅立叶变换得到其频域表示式)(f F 。

频域和时域的关系由式(1-1)确定:⎰∞∞--=t e t f f F ft j d )()(π2⎰∞∞-=f e f F t f ft j d )()(π2 (1-1) 函数)(t f 的傅立叶变换存在的充分条件是)(t f 满足狄里赫莱(Dirichlet)条件,或在区间(-∞,+∞)内绝对可积,即t t f d )(⎰∞∞-必须为有限值。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是指待传输信息信号的频谱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与待传输的信息信号)(t f 无关)扩展后成为宽频带信号,然后送入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再利用相应的技术或手段将其扩展了的频谱压缩,恢复为原来待传输信息信号的带宽,从而到达传输信息目的的通信系统。

也就是说在传输同样信息信号时所需要的射频带宽,远远超过被传输信息信号所必需的最小的带宽。

扩展频谱后射频信号的带宽至少是信息信号带宽的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

信息已不再是决定射频信号带宽的一个重要因素,射频信号的带宽主要由扩频函数来决定。

由此可见,扩频通信系统有以下两个特点:(1) 传输信号的带宽远远大于被传输的原始信息信号的带宽;(2) 传输信号的带宽主要由扩频函数决定,此扩频函数通常是伪随机(伪噪声)编码信号。

以上两个特点有时也称为判断扩频通信系统的准则。

扩频通信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其具有很强的抗人为干扰、抗窄带干扰、抗多径干扰的能力。

这里我们先定性地说明一下扩频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理论依据。

扩频通信的基本理论根据是信息理论中香农(C ·E ·Shannon)的信道容量公式⎪⎭⎫ ⎝⎛+=N S B C 1log 2 (1-2) 式中: C ——信道容量,b/s ;B ——信道带宽,Hz ;S ——信号功率,W ;N ——噪声功率,W 。

香农公式表明了一个信道无差错地传输信息的能力同存在于信道中的信噪比以及用于传输信息的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

令C 是希望具有的信道容量,即要求的信息速率,对(1-2)式进行变换⎪⎭⎫ ⎝⎛+=N S B C 1ln 44.1 (1-3) 对于干扰环境中的典型情况,当1<<NS 时,用幂级数展开(1-3)式,并略去高次项得NS B C 44.1= (1-4) 或SN C B 7.0= (1-5) 由式(1-4)和(1-5)可看出,对于任意给定的噪声信号功率比S N /,只要增加用于传输信息的带宽B ,就可以增加在信道中无差错地传输信息的速率C 。

或者说在信道中当传输系统的信号噪声功率比N S /下降时,可以用增加系统传输带宽B 的办法来保持信道容量C 不变。

或者说对于任意给定的信号噪声功率比N S /,可以用增大系统的传输带宽来获得较低的信息差错率。

若100/=S N (20dB),kb/s 3=C ,则当kHz 21031007.0=⨯⨯=B 时,就可以正常的传送信息,进行可靠的通信了。

这就说明了增加信道带宽B ,可以在低的信噪比的情况下,信道仍可在相同的容量下传送信息。

甚至在信号被噪声淹没的情况下,只要相应的增加信号带宽也能保持可靠的通信。

如系统工作在干扰噪声比信号大100倍的信道上,信息速率R =C =3kb/s ,则信息必须在kHz 210=B 带宽下传输,才能保证可靠的通信。

扩频通信系统正是利用这一原理,用高速率的扩频码来扩展待传输信息信号带宽的手段,来达到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目的。

扩频通信系统的带宽比常规通信系统的带宽大几百倍乃至几万倍,所以在相同信息传输速率和相同信号功率的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抗干扰的能力。

香农在其文章中指出,在高斯噪声的干扰情况下,在受限平均功率的信道上,实现有效和可靠通信的最佳信号是具有白噪声统计特性的信号。

这是因为高斯白噪声信号具有理想的自相关特性,其功率谱密度函数为2)(0N f S = -∞< f <∞ (1-6) 对应的自相关函数为 ⎰∞∞-==)(2d )()(0π2τδN f e f S τR f τj (1-7) 其中:τ为时延,)(τδ定义为⎩⎨⎧≠=∞=000)(τττδ (1-8) 白噪声的自相关函数具有)(τδ函数的特点,说明它具有尖锐的自相关特性。

但是对于白噪声信号的产生、加工和复制,迄今为止仍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和困难。

然而人们已经找到了一些易于产生又便于加工和控制的伪噪声码序列,它们的统计特性近似于或逼近于高斯白噪声的统计特性。

伪噪声序列的理论在本书以后的章节中要专门讲述,这里仅简略引用其统计特性,借以说明扩频通信系统的实质。

通常伪噪声序列是一周期序列。

假设某种伪噪声序列的周期(长度)为N ,且码元i c 都是二元域{}1,1-上的元素。

一个周期(或称长度)为N ,码元为i c 的伪噪声二元序列{}i c 的归一化自相关函是一周期为N 的周期函数,可以表示为∑∞-∞=-*=k c kN R R )()()(τδττ (1-9)其中)(τc R 为伪噪声二元序列{}i c 一个周期内的表示式 ⎪⎩⎪⎨⎧≠-===∑=+01011)(1τNτcc N τR N i i i c τ (1-10) 式中0=τ,1,2,3,…N 。

当伪噪声序列周期(长度)N 取足够长或N →∞时,式(1-10)可简化为⎪⎩⎪⎨⎧≠≈-==00101)(τNττR c (1-11) 比较式(1-7)和式(1-11),看出它们比较接近,当序列周期(长度)足够长时,式(1-11)就逼近式(1-7)。

(式(1-10)是自相关函数归一化的形式,乘周期N 后就是一般表达式,在一般表达式中N R =)0()。

所以伪噪声序列具有和白噪声相类似的统计特性,也就是说它很接近于高斯信道要求的最佳信号形式。

因此用伪噪声码扩展待传输信息信号频谱的扩频通信系统,优于常规通信系统。

哈尔凯维奇(А·А·Харкевич)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从理论上证明:要克服多径衰落干扰的影响,信道中传输的最佳信号形式应该是具有白噪声统计特性的信号形式。

采用伪噪声码的扩频函数很接近白噪声的统计特性,因而扩频通信系统又具有抗多径干扰的能力。

下面我们以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为例,来研究扩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图1-1给出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简化原理方框图。

由信源产生的信息流{}n a 通过编码器变换为二进制数字信号)(t d 。

二进制数字信号中所包含的两个符号的先验概率相同,均为2/1,且两个符号相互独立,其波形图如图1-2(a)所示,二进制数字信号)(t d 与一个高速率的二进制伪噪声码)(t c 的波形(如图1-2(b)所示,伪噪声码作为系统的扩频码序列)相乘,得到如图1-2(c)所示的复合信号)()(t c t d ,这就扩展了传输信号的带宽。

一般伪噪声码的速率c c T R /1=是Mb/s 的量级,有的甚至达到几百Mb/s 。

而待传输的信息流{}n a 经编码器编码后的二进制数字信号的码速率b b T R /1=较低,如数字话音信号一般为16 kb/s ~32kb/s ,这就扩展了传输信号的带宽。

图1-1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模型 (a) 发射系统;(b) 接收系统频谱扩展后的复合信号)()(t c t d 对载波)π2cos(0t f (0f 为载波频率)进行调制(直接序列扩频一般采用PSK 调制),然后通过发射机和天线送入信道中传输。

发射机输出的扩频信号用)(t s 表示,其示意图如图1-2(d)所示。

扩频信号)(t s 的带宽取决于伪噪声码)(t c 的码速率c R 。

在PSK 调制的情况下,射频信号的带宽等于伪噪声码速率的2倍,即c R R 2RF =,而几乎与数字信号)(t d 的码速率无关。

以上对待传输信号)(t d 的处理过程就是对信号)(t d 的频谱进行扩展的过程。

经过上述过程的处理,达到了对)(t d 扩展频谱的目的。

图1-2 理想扩展频谱系统波形示意图(b)(a) (a) d (t )+1 -1(e) d’(t )+1-1 (d) s (t )(b) c (t ) +1 -1 (c) d (t )c (t )-1 A -A在接收端用一个和发射端同步的参考伪噪声码)ˆ(dr T t c -*所调制的本地参考振荡信号]ˆ)ˆ(π2cos[2IF 0ϕ+++t f f f d (IFf 为中频频率),与接收到的)(t s 进行相关处理。

相关处理是将两个信号相乘,然后求其数学期望(均值),或求两个信号瞬时值相乘的积分。

当两个信号完全相同时(或相关性很好),得到最大的相关峰值,经数据检测器恢复出发射端的信号)(t d '。

若信道中存在着干扰,这些干扰包括窄带干扰、人为瞄准式干扰、单频干扰、多径干扰和码分多址干扰等等,它们和有用信号)(1t s 同时进入接收机,如图1-3(a)所示。

图1-3中,c R 为伪噪声码速率,0f 为载波频率,IF f 为中频频率。

图1-3 扩频接收机中各点信号的频谱示意图(a) 接收机输入;(b) 混频器输出;(c) 中频滤波器输出由于窄带噪声和多径干扰与本地参考扩频信号不相关,所以在进行相关处理时被削弱,实际上干扰信号和本地参考扩频信号相关处理后,其频带被扩展,也就是干扰信号的能量被扩展到整个传输频带之内,降低了干扰信号的电平(单位频率内的能量或功率),如图1-3(b)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