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

合集下载

《谈语言》教案.doc

《谈语言》教案.doc

谈语言【基础知识精讲】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时髦(mdo)拙(zhu6)吁堤(wei)娓(w©i)斟酌(zhGnzhucS)以讹传讹(e)二、掌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二、辨析下面的形似字四、词语积累费解:不好懂。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七月流火:指夏历七月火星(恒星名,即心宿)黄昏时在天空的位置由六月的正南方开始变为偏西向下。

流:指向下移动。

不假思考:不经过思考。

假:凭借,通过。

头头是道:这里形容说话很有条理。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斟酌:考虑事情或文字等是否可彳丁或是否适当。

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下去,结果越传越错。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五、作者简介王力先生是广西博白县歧山村人,早年家境贫寒,十四岁的时候,仅念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

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刻苦自学,为他今后在学术界的纵横驰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着自学打下的基础,王力二十六岁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

二I七岁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从此开始致力于中国现代汉语语言学科大厦的构建工作。

从那时起直到1986年去世的五十多年间,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里还是在人妖颠倒的“十年浩劫”中,无论条件怎样艰苦、环境怎样险恶,先生的学术研究从未停止过。

1954 年,王力教授从广州中山大学奉调北京大学。

他先后写作了《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史》、《同源字典》、《诗词格律》、《诗律余论》、《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音韵学》等大量著作和论文。

五十多年来,他以渊博的学问,过人的才识,拓荒者的气魄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语言学领域里辛勤耕耘,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自己也成为我国20世纪最卓越的语言学家之一,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大师。

《谈语言》

《谈语言》

关怀是无所不至。祝您健康 快乐,永垂不朽!”
想一想: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后来却又听懂了呢? 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后来用口语,
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
作者简介:
王力 (1900——1986), 字了一 ,广西博白人。 著名语 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 基人之一。他出版专著四十余 种,发表论文 200余篇,研究领 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 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 中是极其突出的。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语 法》、《汉语音韵学》、《中 国语法理论》、《汉语史稿》 等。
分论点(一):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2—5)
——第六自然段中“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 为书面语”。 分论点(二):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6—12)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在文中找出依据。
1.报道中不准确句子的“故作姿态”。 2.对“七月流火”的误用。 3.发言与记录的区别。 4.对“最好水平”病句分析。 5.对“不以为然”意思误解。
朗 读 课 文 ,画 出 文 中 的 生 字 和 好 词 。
给下面的画线字词注音
má o zhuō
时髦
wé i
弄巧成拙
é
圩堤
zhēn zhuó
以讹传讹
wěi
斟酌
娓娓动听
弄巧成拙: 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适得其反: 推敲:
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以讹传讹: 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的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约定俗成:
谈 语 言
——王 力
请看一则小故事:一天夜里,一位书呆子在睡觉时被蝎子蜇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了解作者关于语言的观点和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尊重。

(3)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了解作者关于语言的观点和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作者观点的深入理解和阐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僻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讲解作者关于语言的观点和看法。

4.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5. 写作实践:(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给出具体、中肯的评价和建议。

3. 单元测试评价:在单元学习结束后,组织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谈语言》教案教学设计

《谈语言》教案教学设计

《谈语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言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提高对语言的认识。

2.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语言的定义与特点2. 语言的功能3. 沟通技巧4. 跨文化交际5. 实践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言的定义、特点、功能以及沟通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实践演练法: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沟通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谈语言》相关章节。

2. 课件:PowerPoint 或其他演示软件。

3. 案例材料:跨文化交际实例。

4. 实践演练道具:模拟情景所需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引发学生对语言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语言的定义、特点、功能以及沟通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给定的案例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5. 实践演练: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沟通技巧。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语言定义、特点、功能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3. 实践演练:观察学生在模拟情景中的沟通技巧,评价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跨文化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

2. 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的书籍,加深他们对相关领域的了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八年级上册《谈语言》知识点整理(语文版)

八年级上册《谈语言》知识点整理(语文版)

八年级上册《谈语言》知识点整理(语文版)第10课《谈语言》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王力,语言学家。

有《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史》、《中国现代语法》、《汉语音韵学》等大量著作和论文。

二、字词拼音时髦(máo)圩(wéi)堤娓娓动听(wěi)斟酌(zhēnzhuó)以讹传讹(é)弄巧成拙(zhuō):想要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不假思考:不经过思考。

假:凭借,通过。

头头是道:这里形容说话很有条理。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下去,结果越传越错。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物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三、思想内容本文谈论的是书面的使用问题,作者谈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谈话中阐述了“书面语言是口语的规范化”(也可以说成:书面语应该是经过加工的口语)的观点。

四、写作特点⒈大雅似俗的风格。

⒉平实易懂的语言。

五、重点问题⒈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阐述的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的中心论点。

课文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而是化解为两个分论点:“书面语言不能脱离口语”和“书面语言应当是规范的”。

⒉可分为几部分/全文的结构提纲如下:(1)(第一段)第一部分(1):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第二部分(2~5):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⑴第2自然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⑵第⒊4自然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⑶第5自然段:朱自清的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

第三部分(6~12):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⑴第6、7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⑵第8、9自然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⑶第10自然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⑷第11自然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⑸第12自然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PPT课件(3篇)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PPT课件(3篇)

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概括,你认为哪一项更准确( )
A.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 大众化。 B.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 C.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D.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用 朱自清早年和晚年的作品作对比, 说明口语化、大众化的好处。)
请看一则小故事:一天夜里,一位书呆 子在睡觉时被蝎子蜇了,便大喊:“贤妻, 速燃银烛,尔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 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他接着说:“身如 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着个亮子, 看是个什么东西。”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 书呆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口吼道: “老婆,快点灯,我让蝎子给咬了!”这回 他的妻子才有反应。
同学们,小张的语言出了什么毛病呢?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能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 分论点。
2、欣赏本文平实易懂的语言。 3、学习作者大雅似俗的语言风格。 4、学习本文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分析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教学难点
品位本文大雅似俗的语言风格。
王力 (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 人。著名语言学家,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普通话的审音、 正音及汉字简化工作中,卓有成绩。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语法》、 《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法理论》、《汉语史稿》等。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初二上册语文《谈语言》导学案

初二上册语文《谈语言》导学案

初二上册语文《谈语言》导学案初二上册语文《谈语言》导学案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语言的口语化标准化。

2、理解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3、能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1、作者简介王力(1900—1986),著名语言学家,诗人。

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曾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参谋,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等,共计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

本文选自《王力文集》,有改动。

这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

2、背景资料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

外表看来信马由缰,想到哪说到哪,然而所说的内容却是一位语言学家所深思熟虑的关于语言运用的根本原那么,而且脉络清晰。

因而这篇课文实在是大雅似俗。

1、给划线的字注音弄巧成拙( ) 圩堤( ) 以讹传讹( )娓娓动听( ) 斟酌( )( ) 一劳永逸( )2、词语解释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费解:不假思索:推敲:以讹传讹:约定俗成:一劳永逸:1作者在文中举了很多语言使用不当的例子,请把它们找出来。

2讨论:左右两组各出了什么毛病,结合文章里的话来答复。

3、王力先生针对书面语的使用提出了怎样的观点?4、由于课文是一个谈话记录,所以论点不是直接提出,而是渗透在具体的谈话中。

阅读课文,你能从谈话中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吗?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5、课文可分几局部?试拟出全文的结构提纲。

1、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口语与书面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与上文的“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有没有矛盾?3、作者在说明文章语言要准确标准时,为什么单单只举报刊上使用语言的例子?1、帮帮我!当前一些广告语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标准化,请恢复我的本来面目: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 )乐无穷一明惊人(眼病治疗仪广告) 一( )惊人心有所薯(小零食——薯片广告) 心有所( )地酒天尝(白酒广告) 地( )天( )2、语言运用:紧接下句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下句的话题一致,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最新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谈语言》

最新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谈语言》

(二)、下列左右两组句子各有什么问题, 结合文章里的话来回答。
(1)有一篇描写了英雄到大 (3)报道上运用“最好的 海救人的报道:他冒着刺 水平”这一说法。 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 (4)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
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 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 (2)有篇报道,出现“他冒 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 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 这个词。 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语言魅力:赋予事物生命力
五、七嘴八舌谈语言
(1)、你身边有不规范用语的现象 吗?想一想,说来听听。
(2)、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们在学习中、生活里该如何对 待祖国的语言?
六、迁移运用(修改下文)
妈妈: 你好! 最近身体是否健壮如牛,工作是否蒸 蒸日上?我现在正在奋不顾身的学习, 昨天,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同学们 羡慕的痛不欲生,我自己也感到不虚此行。 您批抨我爱滥用成语,我以后一定前功尽 弃,卷土重来,再接再厉,不负众望。
用词越准确,感染力就越强
片段三: 潺潺流水轻旋的柔波是母亲的笑颜, 甜蜜地浸满爱的芳泽,不由得忆起儿时 那声声轻轻的呼唤,那个个甜美的亲吻。 爱的柔波在轻扬! 悠悠流水轻溅的晶莹是孩子笑出的泪, 充满欢乐的和弦,少不了回首童年那缕缕 无忌的阳光,那丝丝棒棒糖的香甜。情感 的涟漪在回旋! --中考作文《水韵悠悠》
3,答:①写文章脱离了口语,就不可
能准确、鲜明、生动。 ②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③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规范化, 又要考虑大众化。
三,合作与探究
(一)、找一找,王力先生在文中例举 了哪些语言使用不当的例子。(标出序号)
(二)、讨论,所举的例子各有什么问题, 结合课文的句子来回答。
(三)、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初二语文《谈语言》优秀

初二语文《谈语言》优秀

初二语文《谈语言》优秀引言《谈语言》是初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优秀的文章。

本文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探讨了语言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下面将对本文进行分析和总结。

内容概述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语言的力量、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的力量文章首先介绍了语言的力量。

作者通过描述语言的魔力,引出了语言对人们的影响。

作者指出,语言不仅是我们交流的工具,更是我们思想的表达和思维的工具。

无论是文字还是口语,我们都离不开语言。

语言既可以打动人心,也可以引起误解和冲突。

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语言的力量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语言的使用接下来,本文讨论了语言的使用问题。

作者指出,语言的正确使用是我们交流的基础。

只有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才能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意思。

在交流中,我们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选择,避免产生误解。

文章中还提到了语言的文化差异,指出了不同地区和族群之间使用语言的差异,并呼吁人们要保持尊重和理解。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使用语言的技巧,如为了增加说服力可以使用排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最后一个部分是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本文指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的。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我们思维的进步和提高。

写作和演讲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文章还提到了如何运用语言思维的技巧,如做逻辑推理和思辨训练等。

总结《谈语言》是一篇富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的优秀文章。

它通过揭示语言的力量、探讨语言的使用和分析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引发了读者对语言和思维的深入思考。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交流中,要正确使用语言,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起读者对语言的重视,并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谈语言》课件

《谈语言》课件

卖酒广告
胃药广告 饮料广告
(天长地久)
(无微不至) (引以为荣) (一往情深)
一网情深
咳不容缓 骑乐无穷 食全食美
网吧广告
药物广告 摩托车广告 饮食广告
(刻不容缓)
(其乐无穷)
(十全十美)
看故事,找毛病
妈妈今天买了一件新衣服,小明对妈妈 说:“妈妈你的这件衣服真漂亮,爸爸看了 一定会魂飞天外的,妈妈听了很不高兴,小 明赶紧说道:妈妈你往外面一走,一定出人 头地的。
《谈语言》
——王力
一天,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 “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我对你可是‘一 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 异,老师对我的关怀也是无所不至。……祝您身 体健康,永垂不朽!”
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不当找出来。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来形容 情人之间思慕殷切,也可用于形容良师益友之间的思念之 情)。 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 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 坏事)。 永垂不朽: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该是口语的规 范化(经过加工的口语)。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 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 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为了证明观点,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 什么论证方法?又是怎样论证的呢?
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第3段:一篇报道的不准确的句子“故作姿态”;
作者简介: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 白县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 基人之一。他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 余篇,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 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为突出的。

八年级上册《谈语言》课文

八年级上册《谈语言》课文

八年级上册《谈语言》课文八年级上册《谈语言》课文《谈语言》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展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

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展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如今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美”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

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

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群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

”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挪动,并不指天气炎热。

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

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假如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送,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

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

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送。

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

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

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考虑,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接,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

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缺点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

八年级语文《谈语言》ppt课件(41页)

八年级语文《谈语言》ppt课件(41页)

祖国的语言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产 我们有责任保护它,我们要从现在做起 杜绝滥用汉语言文字,准确、规范的使 用汉语言! 让我们的汉语替我们传情达意, 让我们的汉语传神!
谢 谢 大 家!
祝妈妈万古长青!
三、公园的草坪上的警示牌,表述不 好的一项() A我送大家一片绿,大家给我一份爱 B小草青青,足下留情 C我在朝你微笑呢?你为什么还踩我 D踩踏草坪,罚款
六、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 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意识到规范用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
发现你身边的语言不规范现象 并劝其改正,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第二自然段中“文章脱离了口
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 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一句。 ——第六自然段中“我一直是主张 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一句。
1/21/2019
解决问题:
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
语言有什么作用? 答: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 具,是进行一切写作的工具。
请看一则小故事:
一天夜里,一位书呆子在睡觉时被蝎子 蜇了,便大喊:“贤妻,速燃银烛, 尔夫为毒虫所袭!”
连说几遍,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他 接着说: “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 着个亮子,看是个什么东西。”
1/21/2019
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书呆子 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 口吼道:
书面语不能脱离了口书面语使用了口语, 语,脱离了人民大众,但是,没有认真的 想要华丽文雅,结果 华而不实、望文生义。推敲加工,因而不
准确、不规范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例如:“凯旋归来”;“这次 比赛非要拿第一”;“改革开放后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等口语中常犯逻辑或语法方面的错 误。

《谈语言》优秀教案

《谈语言》优秀教案

《谈语言》优秀教案《谈语言》优秀教案1课程目标:1、学习作者将中心论点自然地化于文中的论证方法和平易近人的谈话方式。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3、学会规范的使用语言。

教学策略:讨论法、默读法。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把握本文的论点以及展开论点的方式。

难点使学生从自身做起,规范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

教学活动一、导入师:我们生活中每天要说很多话,可能是太平常了,大家反而不会注意其中的规范和修饰。

我们平时常用的口语大多有它相对应的书面语,大家能不能举几个例子?生:父亲――爸爸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书上的语言和我们平时说的口语究竟有什么关系?生:书面语更规范。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的口语。

师:今天我们就在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带领下,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二、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1、适当介绍作者情况和作品背景:2、师:这是一篇相当于学术讲座的谈话文,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结构和大意。

3、抽多名学生发言;4、师小结:见板书设汁㈠三、组织学生讨论,归纳中心论点1、师:本文的论点未直接提出,而是自然地蕴含在谈话之中,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以提高其分析课文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3、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加以点拨,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说法逐一进行辩驳。

(见板书设计2)由每组的负责人发言,说出讨论出的中心论点。

(1)“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

”(2)“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号虑大众化:”(3)“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4)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4、纠正学生习惯于在文章中找原句作为论点的做法,使学生明确以下内容:作者淡沦的足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可以归纳为“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它又可分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是“书面语不能脱离u语”,第二个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这是由本文的形式决定的,因为谈话必须乎易,而直接说出论点可能过于庄重,而且谈话中,句子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谈语言》ppt课件1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谈语言》ppt课件1
(2)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 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 子。
书面语不能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
民大众,想要华丽文雅,结果弄巧 成拙、适得其反。
(3)报道上运用“最好的水平”这一 说法。
(4)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 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 为然”这个词。
使用了口语,但是,没有认真的推 敲加工,因而不准确、不规范。
。请恢复我的本来面目:
骑乐无穷 一明惊人 咳不容缓 地酒天尝
(摩托车广告) (眼病治疗仪广告) (止咳药广告) (白酒广告)
其乐无穷 一鸣惊人 刻不容缓 地久天长
二、看故事,诊毛病:
(1)小张的朋友小胡结婚,小张去参加婚礼,婚礼上,小张对打扮的 很漂亮的新娘说:“哟,你今天真漂亮真是面目全非呀!”新 娘听了很不高兴。小张意识到自己说得不好,赶紧弥补,走到 新郎面前,举起酒杯说:“小胡,你知道我不会说话,请多包 涵。我们是铁哥们儿,来,喝!我们同归于尽!”小胡听了差 点晕过去。
——分论点一“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分论点二“书面语应当是规范化的” 。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用朱自清早 年和晚年的作品作对比,说明口语化、大 众化的好处。)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例如:“凯旋归来”;“这次比赛非要拿第一”;“改革开 放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 思想觉悟”等口语中常犯逻辑或语法方面的错误。
第10自然段谈了“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作者的论述准确又全面。
第11自然段提出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最后一段提出“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了标准也会发展”,这说明作者议 论的科学性和发展的观点。
整体感知:找出文中列举语言使用不当的句子:

《谈语言》课件语文八上

《谈语言》课件语文八上

谈语言语文八上课件第一节语言的定义和作用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沟通工具,是一种可传达思想、观点和情感的符号系统。

它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手势语言等形式。

语言的作用语言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分享知识,构建社交关系等。

第二节语言的特征语言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形式语言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听、说、读、写。

听和说是最早形成的两种语言能力,读和写是后来随着文字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

语言的交际性语言是一种社会交往工具,具有交际性。

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传递信息,共享经验和情感。

语言的文化性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

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语言的多样性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则。

语言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和地域差异。

第三节语言的规范性和变异性语言的规范性语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包括语法规范、词汇规范和发音规范等。

遵循规范可以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

语言的变异性语言是一种活动的现象,其形式和用法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语言的变异性反映了语言的生命力和灵活性。

第四节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我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和组织思维,用语言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语言影响思维方式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有些语言强调时间的顺序,而有些语言则更注重事件的发生。

语言反映文化特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语言中的词汇、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等都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特色和价值观。

第五节语言的正确使用语言的正确性和得体性语言在使用时应当准确无误,并符合社会文化的要求。

我们要尽量避免语法错误、词语误用和语言不得体的问题。

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性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性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

我们要注意用词准确,掌握好适当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恰当性和得体性语言的恰当和得体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202X秋语文版语文八上第10课《谈语言》ppt课件2

202X秋语文版语文八上第10课《谈语言》ppt课件2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5.313:5 6:3213: 56May-213-Ma y-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13:56: 3213:5 6:3213: 56Monday, May 03, 2021
(止咳药广告)
刻不容缓
(白酒广告)
地久天长
(1)小张的朋友小胡结婚,小张去参加婚礼,婚礼 上,小张对打扮的很漂亮的新娘说:“哟,你 今天真漂亮真是面目全非呀!”新娘听了很不 高兴。小张意识到自己说得不好,赶紧弥补, 走到新郎面前,举起酒杯说:“小胡,你知道 我不会说话,请多包涵。我们是铁哥们儿,来 ,喝!我们同归于尽!”小胡听了差点晕过去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5月下 午1时5 6分21. 5.313:5 6May 3,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5月3 日星期 一1时56 分32秒 13:56:3 23
想一想?: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后来却 又听懂了呢?
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后来 用口语,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
王力,字了一,语言学家。广西博白人。 192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 学研究院。1931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语言科学的教 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做出了 重要贡献。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 1000万字,内容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且多有开创性。他在汉语拼 音方案的制订、普通话的审音、正音及汉字简化工作中,卓有成绩。 主编《古代汉语》(四册),著有《中国音韵学》、《汉语史稿》、 《王力文集》等。

《谈语言》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

《谈语言》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

《谈语言》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谈语言》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谈语言》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教学目的】认知目的:1、理清文章的构造,掌握文章的内容。

2、理解语言学家所谈的关于语言运用的根本原那么。

3、体味文章明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

才能目的:1、通过知道学生列出文章的构造提纲,培养和进步学生概括文章的才能。

2、领会本文所谈的语言运用的根本原那么,进步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情感目的:教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味文章明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

难点: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法设计:学生反复默读,勾画圈点,老师评点比拟阅读,师生互动。

2、学法指导: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用具】有用语不标准的报刊假设干。

用语不标准的例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老师朗读不标准的报刊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导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时髦(máo)、拙(zhuō)、圩堤(wéi)、娓(wěi)、斟酌(zhēn zhuó) 以讹传讹(é)、费解:不好懂。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七月流火:指夏历七月火星(恒星名,即心宿)黄昏时在天空的位置由六月的正南方开场变为偏西向下。

流:指向下挪动。

不假考虑:不经过考虑。

假:凭借,通过。

头头是道:这里形容说话很有条理。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斟酌:考虑事情或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下去,结果越传越错。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理论而认定或形成的。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三、作者简介:王力先生是广西博白县歧山村人,早年家境贫寒,十四岁的时候,仅读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

此后十年,他克制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自学,为他今后在学术界的纵横驰骋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后来却又听 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 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 懂了呢? 懂了呢? 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 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后来 用口语,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 用口语,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
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 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
而认定或形成的。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
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来 默读课文, 概括各段的大意。 概括各段的大意。
第1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第2段:文章脱离口语,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 段 文章脱离口语,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 第3、4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 段 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第5段:朱自清早期的文章做作,不如后期朴实的好 段 朱自清早期的文章做作, 第6、7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 段 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8、9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 段 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第10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段 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第11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段 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第12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段 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谈 语 言
——王 力
请看一则小故事:一天夜里, 请看一则小故事:一天夜里,一位书呆子在睡觉时 被蝎子蜇了,便大喊: 贤妻,速燃银烛, 被蝎子蜇了,便大喊:“贤妻,速燃银烛,尔夫为毒 虫所袭! 连说几遍,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 虫所袭!”连说几遍,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他接 着说: 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 着说:“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着个亮 看是个什么东西。 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 子,看是个什么东西。”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书 呆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口吼道: 老婆, 呆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口吼道:“老婆, 快点灯,我让蝎子给咬了! 这回他的妻子才有反应。 快点灯,我让蝎子给咬了!”这回他的妻子才有反应。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报道中不准确句子的“故作姿 举例论证 态”。 2.对“七月流火”的误用。 3.对“最好水平”病句分析。 4.对“不以为然”意思误解。 对比论证 对朱自清早年作品与晚年作品比较
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谈论书面语的使用问题。 本文谈论书面语的使用问题。 主张“ 主张“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 范化” 范化”。告诫人们应当重视使 用语言的基本原则。 用语言的基本原则。
——第六自然段中“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 第六自然段中“ 第六自然段中 上升为书面语”一句。 上升为书面语”一句。
分论点( ):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分论点(二):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作者没有明确说出中心论点,他 作者没有明确说出中心论点, 作者没有明确说出中心论点 是怎样逐步提出自己的主张的? 是怎样逐步提出自己的主张的? ——先阐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先阐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先阐明 在阐明“书面语应当是规范化的” 在阐明“书面语应当是规范化的”。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总结:
分论点
中心论点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书面语应当是口 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语的规范化。 语的规范化。 书面语应当规范化。 书面语应当规范化。
同学们, 同学们, 再见!
作者简介: :
王力 (1900——1986), ), 字了一广西博白 人。著名语言 学家, 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 人之一。他出版专著四十余种, 人之一。他出版专著四十余种, 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领域之 余篇, 发表论文 余篇 取得成就之大, 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 之深远, 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 极其突出的。 极其突出的。 主要著作有:《 :《中国现代语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语 法》、 汉语音韵学》、《 》、《中国语法 《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法 理论》、《汉语史稿》 》、《汉语史稿 理论》、《汉语史稿》等。
给下面的画线字词注音
máo zhuó
时髦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
wěi
斟酌
娓娓动听 娓娓动听
弄巧成拙: 弄巧成拙: 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适得其反: 适得其反: 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推敲: 推敲: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词语积累
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的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
你能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原句吗? 你能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原句吗?
——第二自然段中“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 第二自然段中“文章脱离了口语, 第二自然段中 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一句。 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一句。
分论点( ):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分论点(一):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