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探编录
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
![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565f96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b.png)
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坑探(槽探)是一项危险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工作前准备1. 在进行坑探(槽探)工作之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护目镜、防护手套等,并确保这些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2. 了解坑探(槽探)场所的环境和结构特点,包括车间内部的通风情况、槽探的深度和宽度等。
二、工作现场安全措施1. 在工作现场附近设立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其他人员注意安全。
2. 确保工作现场的照明充足,以防止工作人员摔倒或误伤。
3. 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避免人员混乱和其他危险事故的发生。
三、坑探(槽探)操作安全规范1. 在进入坑探(槽探)之前,必须检查坑探(槽探)的结构状况,特别注意坑探内部是否存在有害气体或其他危险物质。
2. 当进入坑探(槽探)时,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支撑设备和防护措施,以防止塌方或其他结构性事故的发生。
3. 在坑探(槽探)工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4. 在坑探(槽探)内部工作时,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防护设备,以防止有害气体的吸入。
5. 要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不能随意更改操作步骤或忽略安全措施。
四、事故应急处理1. 如遇到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要快速撤离现场并报警。
2. 如有人员受伤,要立即进行急救,并调动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3. 发生事故后,要保留现场,不得私自更改现场情况,以便后续的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以上是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坑探(槽探)工作安全的重视,并时刻注意遵守相关规定,保护自己的安全。
探槽编录解析
![探槽编录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fba76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b.png)
探槽地质编录要点之4
拐弯探槽绘图方法
1、探槽方向变化的方位差<15°时: 在拐点处设基点,槽壁及槽底均连续绘制。 2 、探槽方向变化的方位差≥15°时:
①基线、编录壁、底壁共用边均应连续绘制; ②槽底及另一非共用边不连续绘制。采用裂开法 〔方向增大时〕或裁剪法〔方向减小时〕绘图。
探槽地质编录要点之4
探槽地质编录要点之1
编录绘图方向的选择
2、边施工边编录的探槽编录绘图方向的选 择
⑴探槽两侧地形有明显高差:选择地形 高的一壁〔高帮〕作为首选编录壁,置于 绘图员前方,以探槽施工起始端为‘0’, 依次逐段编录。假如起始端在绘图员左侧, 那么自左往右绘图,假如起始端在绘图员 右侧,那么自右往左绘图。
探槽地质编录要点之1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 1、音像记录表 • 2、探槽导线记录表 • 3、探槽原始地质记录表 • 4、探槽采样记录表 • 5、标本登记表 • 6、岩矿石标本 • 7、鉴定及测试成果 • 8、探槽素描图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样。
探槽地质编录要点之6
刻槽样布置与编号
• 4 、样品编号原那么: • 1〕探槽中:实地可只标注本类样品代号及顺序号,
如化分样的H1 、 H2 、 H3 、 H4 … … ;
• 2〕素描图上:图上在样沟旁可只标注本类样品顺 序号,如上述化分样的1 、2 、3 、4 … … ;
探槽地质编录细则
![探槽地质编录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167008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77.png)
探槽地质编录细则2探槽编录组一般由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2—3人组成。
2.1组长职责: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负责地质观察、分层、布样、文字记录,要求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2.2绘图员职责:协助组长工作,主要分工素描图及其它适合兼任的工作。
6探槽编录时,无矿岩层分层要求按矿区填图单元结合岩石组合、构造、蚀变等进行,发生显著变化的地质体、不同岩石类型和较大构造均应进行单独分层。
只要在图上宽度大于1毫米、长度大于3毫米,都要进行划分,并进行文字记录和作图;复杂的矿体分层单元应小于矿区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矿区填图单元一致,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应考虑工业指标或设计的要求,对于不同矿(化、体)层、不同矿石类型、工业品级应单独分层。
7探槽素描的比例尺,一般为1:50-1:100。
但同一矿区的探槽工程素描图比例尺必须统一。
垂直比例尺应与水平比例尺一致,为使作图和检查方便,尽量将编录起点放于5毫米或1厘米方格线上。
8基线位臵宜选择在编录壁上基岩与浮土的分界线附近,但工程起、止两个端点宜布在地表,以便工程测量及照顾素描。
当探槽过长或有拐弯时,应分段设臵基点及基线。
基线长度(相邻基点之间距离)用皮尺量距。
测量基线方位角及坡度角的方法是:前、后测手用罗盘测定皮尺的方位角和坡度角,二者的读数误差在3°之内时,取平均值作为基线的方位角和坡角。
9探槽素描图用壁与底呈角度展开法绘制。
9.1尽量将工程的北、北东、东、南东端臵于图的右端。
9.2编录首选壁按比例缩小后绘于素描图的上方,槽底绘于图的下方,局部地段遇特殊情况,需加绘另一槽壁时,则展开投绘在槽底的下方,槽壁与槽底、槽头与槽底图的间隔不小于1厘米。
9.3若附槽底样槽素描,将其放臵于槽壁与槽底之间隔部位,并在槽底相应部位作注记。
9.4当探槽较长或坡度较陡时,可将槽壁分段沿铅垂方向作上下移动绘图,用铅直虚线表示接图位臵,槽底仍然连续素描。
探槽编录方法
![探槽编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f721757e21af45b307a8c8.png)
槽探编录一、现场编录的基本内容1、观察研究并记录探槽所揭示的地质现象。
2、记录现场的观察研究手段(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等)。
二、现场编录必须真实客观1、编录人员要认真、细致、全面地研究地质现象,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2、现场编录应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3、编录的文、图必须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工整,字体规范。
4、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的精度、质量必须符合要求,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须符合规定,数值要反映其精确程度,写出全部有效数位。
5、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载质材料优良,图表用80克以上的纸张,幅面尺寸185×260mm或2n倍(n=0、1、2......)。
6、记录时用防水墨水或2H绘图铅笔。
7、编录时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和表格。
使用的术语、代号、编码应符合GB9649的规定。
图例应符合有关标准及地勘单位根据矿区特点作出的规定。
三、室内准备工作㈠组成编录组槽探编录组一般由3-4人组成:组长、作图员、测手(有时可由其他人员兼任)、采样工。
1、组长:一般由工程师或熟悉探槽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职责: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分工地质观察、分层、布样、文字记录。
要求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2、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职责:协助组长工作,主要分工素描图及其它适合兼任的工作。
3、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职责:主要分工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有时可由组长或作图员、采样工兼任)。
4、采样工:由熟练的采样工担任。
职责:主要分工刻槽取样,人工重砂,大体重采样工作。
㈡分工准备各种用品1、组长准备:地质挎包、讲义夹、坑探工程基线记录表、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照相记录表、文具盒、罗盘、放大镜、照相机及胶卷、地质锤。
2、作图员准备:小图版(一般规格60×45cm)、座标纸(一般规格50×35cm)用量按下列办法计划:绘图坐标纸张数=拟编录探槽长度(m)×作图比例尺÷座标纸长度(m)例:拟编录探槽长120m,作图比例尺1:100,座标纸长0.5m,则张数=120m×1/100÷0.5=2.4张将备用的全部座标纸用图钉固定在图板上,准备好三角板、量角器、三棱尺、文具盒、2H铅笔数支、铅笔刀、橡皮擦等。
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0c9a28d240c844768eaee0e.png)
操作规程编号:LX-FS-A42305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坑探(槽探)地质编录人员在编录时时应遵守地勘部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矿山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2、坑探(槽探)编录人员进入槽、巷、井下工作面时,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应穿戴整齐;应注意观察各种标志、信号和来往车辆;无标志巷道不得随便进入;井下不允许单人作业。
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方准施工。
3、坑探(槽探)编录人员在施工现场要作好防火、防爆、防风、防洪、防暑、防坍塌、防中毒、防窒息、防尘毒噪音等安全措施。
4、进入坑内编录的地质人员应自觉遵守井下提升、用电等方面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首次下井必须由专人带领。
下井前应备齐照明、防撞击等安全防护服装。
井下工作时应首先查看清楚周围岩块的稳定性、用电设备的安全性,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才能开始编录工作。
地质勘查槽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
![地质勘查槽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https://img.taocdn.com/s3/m/8c98d9d069dc5022aaea00c7.png)
地质勘查槽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1、探槽工程布置要求:根据地质设计,明确施工目的和任务,及时组织施工。
要点:位置要准确。
1.1 根据地质设计,从设计图中量出探槽起点的坐标、探槽方位和长度。
然后由地质技术人员汇同施工员到现场布置。
探槽两端打木桩标记,并编上工程号。
1.2 探槽起点的确定:普查阶段布置的探槽用罗盘交会法确定,并根据地形地物核定位置;详细勘探阶段布置在勘查线上的探槽,起点坐标用仪器测量定位。
1.3 从探槽起始点,根据设计方向、长度布设探槽。
露头出露良好的地段可不施工,覆盖太厚,用探槽达不到目的的地段也暂不施工。
2、探槽施工要求:槽帮、槽底要求平直。
要点:地质界线、地层产状要挖清楚。
注意:探槽深度超过3米,应采取安全措施,必要时改用浅井接触。
2.1 探槽开挖前,先在起点与终点之间拉一条直线,根据覆盖层厚度确定探槽开口宽度。
槽壁坡角应在80°~85°,槽底宽度一般不小于0.8米。
探槽挖掘至基岩以下0.5米至1.0米,对矿化带、断裂破碎带可适当加深。
2.2 探槽施工挖出的土、石必须堆放于槽口一米以外;雨天施工要开挖排水沟,防止槽壁坍塌或槽底积水。
2.3 岩层接触关系、地层产状、矿化蚀变带都要揭露清楚,槽壁、槽底要清理平整。
3.探槽野外地质编录要求:编录必须现场进行。
要点:详细分层描述,并布、采样品。
注意:素描壁尽量与勘探线方位一致。
3.1 探槽编录通常素描一壁一底。
当地质情况复杂,两壁相差较大时则要求素描两壁一底。
槽壁按实际形态绘制。
槽底一般用水平投影法取平均宽度绘制成规则的几何图形,也可按实际形态水平投影绘制。
3.2 东西方向的探槽素描北壁,南北方向的探槽素描东壁,对此矿区应有统一规定。
若上述规定的槽壁揭露不好,可以改绘对壁。
在展开图中,槽壁图位于上方,槽底图位于下方。
3.3 探槽素描图的展开方法3.3.1 槽底水平,方位一致时用平行展开法(见附图1)。
附图:方位一致160°(方位角)0°(坡度角)不小于厘米1底壁012345678m3.3.2 槽底水平,方位不一致时分两种方法展开:3.3.2.1 拐弯方位角差值不大于15°时,槽壁和槽底均连续素描,拐弯处加注方位角(见附图2)。
槽探编录
![槽探编录](https://img.taocdn.com/s3/m/bb5a02383968011ca3009170.png)
编录壁(东壁)位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壁上基岩揭露不好的特殊情 况时,处理原则同前。 当西壁明显高于东壁(这时,在西壁上揭露出的基岩较西壁完整),编录 壁首选西壁,编录人面向西素描作图。探槽的南端放图的左侧,西端放图的 右侧。当探槽的起点在南端时,自南往北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a);探 槽起点在北时,自北往南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b)。编录壁(西壁) 位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壁上基岩揭露不好的特殊情况时,处理原则同 前。
6.4 探槽拐点的处理 探槽方向变化的方位差小于15度时,在拐点处设基点, 槽壁及槽底均可连续素描。,拐弯大于15度时,采用裂开 或重叠法绘图。 a.注意:编录壁在任何时候仍都应该连续绘制(因为编 录壁及基线始终是连续的),槽底与编录壁的共用边也是 连续的,只是槽底裂开或重叠。 b.当拐弯方向背离前一编录导线方向时(前进方向变 大),裂开槽底非共用边线,其裂开角度等于导线拐弯方 位差,而槽壁连续绘图,采用裂开法素描。 c.当拐弯方向较前一编录导线方向变小时,断开槽底非 共用边线,将槽底重叠,其重叠夹角等于拐弯方位差,而 槽壁连续绘图,见下图。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 (槽探)
2012.02
• 主要内容: • 1.探槽布置及施工管理 • 2.编录准备工作 • 3.观察分层 • 4.布样 • 5.基线布设 • 6.地质描述记录 • 7.投影作图 • 8.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 • 9.资料成果提交
• 1. 探槽布置及施工管理
• 1.1 探槽布置 • 控矿工程间距较深部工程加密一倍;适合浮土 • •
• 7.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 • • • • • • •
7.1质量检查 主要核对文字记录表与素描图上各种地质现象的基线数据是否吻合, 反映地质现象的具体内容是否一致,若出现文、图不一致时,不允许 回忆修改,必须及时到现场核实处理。 检查记录表的内容是否填写齐全,语言是否通畅,地质描述内容是 否全面,专业术语是否恰当,有无错漏字等。 记录表中的数据要求全部上墨。 7.2 资料整理 在与文字记录核对无误的基础上,还需对素描图仔细检查,是否 出现有地质界线错连和漏连现象等。 待收到化学分析结果和鉴定结果后,根据测试成果,按照矿区统一 的图示、图例、绘制岩石、矿石花纹及标注各种代号、编号。 探槽素描图整饰 参照探槽素描图标准图,根据矿区实际或特殊要求,对编录的探槽 素描图进行整饰,全图上墨。
探槽编录规范
![探槽编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580f4c88762caaedd33d452.png)
探槽探槽(investigation pit)一般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长度可根据用途和地质情况决定。
槽探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
槽底宽不小于0.6m,掘进深度应进入新鲜基岩0.3-0.5m。
地质编录在探槽施工终止后由地质人员及时进行,采用1/100的比例尺编录一壁一底。
若两壁地质现象变化较大的,则编录两壁一底。
编录过程要记录岩层分层、岩性、矿化等地质现象,同时现场绘制1/100的素描图。
0 探槽布置原则探槽是用于揭露地质体(矿层、矿脉、地层、构造及岩性等)为目的,一般垂直矿体(层)走向(或构造线的走向),按一定间距布置,与勘探线要一致,探槽一定要贯通矿体厚度(或主要构造)。
(图0-1探槽横断面图)图0-1探槽横断面图1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
1.1 准备工作1.1.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
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1.1.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
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文字纪录工作。
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1.1.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他工作。
1.1.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
1.2 原始地质编录1.2.1 观察、分层、布样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
1.2.1.1 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
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
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
![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48265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d.png)
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概述坑探槽探是煤矿工作中的一种常见作业。
为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本文将介绍坑探槽探编录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前期准备1. 常规检查在进行坑探槽探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场地进行常规检查。
检查对象包括排水、通风、光照、电气设施等。
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修复或报告相关部门。
2. 检查工作证件在进行坑探槽探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人员的工作证件进行检查。
必须核实工作证件的有效期和身份信息,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合法资质。
3. 安全培训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
必须确保所有作业人员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并掌握应急处理措施。
二、作业操作流程1. 现场布置在进行坑探槽探之前,必须对现场进行布置。
作业人员必须根据现场要求布置通风设备、照明设备、氧气检测仪等设备。
2. 作业前检查在进行坑探槽探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
必须确保设备工作正常,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 操作步骤进行坑探槽探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步骤包括:a. 通风操作在进行坑探槽探之前,必须打开通风设备,并确保通风良好。
b. 照明操作在进行坑探槽探之前,必须打开照明设备,并确保照明良好。
c. 进入坑道作业人员必须穿着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d. 进行坑探槽探作业人员必须根据需要进行坑探槽探操作,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e. 监测氧气作业人员必须随时监测氧气含量,并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f. 安全撤出若发生安全事故或异常情况,作业人员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撤出措施。
三、安全措施在进行坑探槽探之前,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安全措施包括:1. 严格检查设备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2. 禁止用火在作业现场禁止使用明火和电热器具等高温设备,以免引起邻近气体、油品或其他易燃物品的爆炸。
3. 保证通风应保证有效通风,以免引起空气中氧含量过低,危及人员安全。
探槽编录
![探槽编录](https://img.taocdn.com/s3/m/2a671f0202020740be1e9b4d.png)
绝对转载、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探槽(investigation pit)一般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长度可根据用途和地质情况决定。
槽探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
槽底宽不小于0.6m,掘进深度应进入新鲜基岩0.3-0.5m。
地质编录在探槽施工终止后由地质人员及时进行,采用1/100的比例尺编录一壁一底。
若两壁地质现象变化较大的,则编录两壁一底。
编录过程要记录岩层分层、岩性、矿化等地质现象,同时现场绘制1/100的素描图。
0 探槽布置原则探槽是用于揭露地质体(矿层、矿脉、地层、构造及岩性等)为目的,一般垂直矿体(层)走向(或构造线的走向),按一定间距布置,与勘探线要一致,探槽一定要贯通矿体厚度(或主要构造)。
(图0-1探槽横断面图)1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
1.1 准备工作1.1.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
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1.1.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
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文字纪录工作。
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1.1.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他工作。
1.1.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
1.2 原始地质编录1.2.1 观察、分层、布样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
1.2.1.1 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
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
探槽编录规范
![探槽编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396d3e931b765ce04081412.png)
探槽探槽(investigation pit)一般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长度可根据用途与地质情况决定。
槽探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
槽底宽不小于0、6m,掘进深度应进入新鲜基岩0、3-0、5m。
地质编录在探槽施工终止后由地质人员及时进行,采用1/100的比例尺编录一壁一底。
若两壁地质现象变化较大的,则编录两壁一底。
编录过程要记录岩层分层、岩性、矿化等地质现象,同时现场绘制1/100的素描图。
0 探槽布置原则探槽就是用于揭露地质体(矿层、矿脉、地层、构造及岩性等)为目的,一般垂直矿体(层)走向(或构造线的走向),按一定间距布置,与勘探线要一致,探槽一定要贯通矿体厚度(或主要构造)。
(图0-1探槽横断面图)图0-1探槽横断面图1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就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
1、1 准备工作1、1、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
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1、1、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
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与文字纪录工作。
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1、1、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她工作。
1、1、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
1、2 原始地质编录1、2、1 观察、分层、布样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
1、2、1、1 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
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
槽井探地质编录
![槽井探地质编录](https://img.taocdn.com/s3/m/21feb2b1960590c69ec376da.png)
槽井探地质编录1、探槽(TC)概况是从地表挖掘的一种槽形坑道,其断面通常为倒梯形。
主要用于追索和圈定覆土下近地表的矿体或其它地质界线,槽的深度一般不超过3-5米。
探槽断面规格,视浮土性质及探槽深度而定,一般以利于工作,保证安全为原则。
1.1 探槽工程分类探槽一般要求垂直矿体走向布置,但矿体形态复杂,产状不明时,也可沿矿体的平均走向或根据物探资料进行布置。
探槽按其作用不同分为主干探槽和辅助探槽。
主干探槽布置在工作区的主要地质剖面上应尽量垂直含矿层、含矿带、构造带和围岩的走向,以研究地层剖面、矿化规律与揭露已知矿体平行的矿体等,工程量一般较大。
主干探槽布置在工作区的主要地质剖面上应尽量垂直含矿层、含矿带、构造带和围岩的走向,以研究地层剖面、矿化规律与揭露已知矿体平行的矿体等,工程量一般较大辅助探槽是加密与主干探槽之间的短槽,用于揭露矿体界线及有关地质界线。
它可与主干探槽平行,但必要时亦可不平行,工作量较小。
2、探槽工程布置探槽工程布置操作步骤1、研究设计工作部署,明确施工目的2、实地查对地形,地物标志正确布置工程(或仪器测量布置)3、地面打桩标记,并编注工程编号3、探槽工程施工及验收施工技术要求1、按布设位置、方位、规格要求施工2、槽底控制在新鲜基岩下0.5米左右工程验收技术要求1、规格、深度完全满足地质观察、素描作图和采样需要2、保证编录和采样人员安全4、探槽工程编录地质编录技术要求地质编录主要操作步骤及要求:①填写工区(矿区)名称、工程编号;②对槽内地质现象全面认真观察统一认识;③确定分层界线;④量具检查、挂基准尺丈量绘图;⑤测量产状;⑥深入观察研究,逐层进行描述;⑦典型地质现象用大比例尺补填素描图或照相描述;⑧布样、采样;⑨现场检查核对。
槽探工程竣工后三日内完成编录采样工作。
4、探槽工程编录地质编录技术要求地质编录主要操作步骤及要求:①填写工区(矿区)名称、工程编号;②对槽内地质现象全面认真观察统一认识;③确定分层界线;④量具检查、挂基准尺丈量绘图;⑤测量产状;⑥深入观察研究,逐层进行描述;⑦典型地质现象用大比例尺补填素描图或照相描述;⑧布样、采样;⑨现场检查核对。
探槽编录
![探槽编录](https://img.taocdn.com/s3/m/b981402d5901020207409c54.png)
探槽探槽(investigation pit)一般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长度可根据用途和地质情况决定。
槽探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
槽底宽不小于0.6m,掘进深度应进入新鲜基岩0.3-0.5m。
地质编录在探槽施工终止后由地质人员及时进行,采用1/100的比例尺编录一壁一底。
若两壁地质现象变化较大的,则编录两壁一底。
编录过程要记录岩层分层、岩性、矿化等地质现象,同时现场绘制1/100的素描图。
0 探槽布置原则探槽是用于揭露地质体(矿层、矿脉、地层、构造及岩性等)为目的,一般垂直矿体(层)走向(或构造线的走向),按一定间距布置,与勘探线要一致,探槽一定要贯通矿体厚度(或主要构造)。
(图0-1探槽横断面图)图0-1探槽横断面图1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
1.1 准备工作1.1.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
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1.1.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
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文字纪录工作。
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1.1.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他工作。
1.1.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
1.2 原始地质编录1.2.1 观察、分层、布样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
1.2.1.1 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
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
槽探地质编录
![槽探地质编录](https://img.taocdn.com/s3/m/374f22cdaf45b307e9719716.png)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之3:槽探原始地质编录地质部二O—二年三月探槽(investigation pit)是用于揭露地质体(矿层、矿脉、地层、构造及岩性等)为U的,一般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按一定间距布置,与勘探线要一致, 探槽一定要贯通矿体厚度(或主要构造),长度可根据用途和地质惜况决定。
槽探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图1)。
槽底宽不小于0. 6m,掘进深度应进入新鲜基岩0. 3-0. 5mo地质编录在探槽施匸终止后曲地质人员及时进行,采用1:100 或1:200的比例尺编录一壁一底,槽底为正投影。
若两壁地质现象变化较大的,则编录两壁一底。
编录过程要记录岩层分层、岩性、矿化等地质现象,同时现场绘制1:100或1:200 的素描图。
图1探槽横断面图1现场编录的基本容1.1观察研究并记录探槽所揭示的地质现象。
1.2记录现场的观察研究手段(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等)。
2现场编录必须真实客观2.1编录人员要认真、细致、全面地研究地质现象,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2.2现场编录应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2.3编录的文、图必须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工整,字体规。
2.4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的精度、质量必须符合要求,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须符合规定,数值要反映其精确程度,写出全部有效数位。
2.5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载质材料优良,图表用80克以上的纸,幅面尺寸185X260mm 或2n 倍(n = 0、1、2 .............................. )。
2.6记录时用防水墨水或2H绘图铅笔。
2.7编录时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和表格。
使用的术语、代号、编码应符合GB9649 的规定。
图例应符合有关标准及地勘单位根据矿区特点作出的规定。
3室准备工作3.1组成编录组槽探编录组一般由3—4人组成:组长、作图员、测手(有时可曲其他人员兼任)、采样工。
探槽编录方法
![探槽编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0a3d6558fafab069dc021a.png)
将测量的基点基线数据记录于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中。
1.2.2.5文字记录
槽探编录的文字记录,按XX表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如果采用摄像、照片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应按XX要求填写音像记录表。
a)槽底不同的岩性层、含矿层(体)、蚀变带、断层及破碎带等界线,以槽底界线铅直投影到基线交点的读数为准,槽壁地质现象以及样品、标本、产状等位置,则按产状水平投影在基线上读数为准。
探槽(investigationpit)一般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长度可根据用途和地质情况决定。槽探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槽底宽不小于0.6m,掘进深度应进入新鲜基岩0.3-0.5m。地质编录在探槽施工终止后由地质人员及时进行,采用1/100的比例尺编录一壁一底。若两壁地质现象变化较大的,则编录两壁一底。编录过程要记录岩层分层、岩性、矿化等地质现象,同时现场绘制1/100的素描图。
b)记录时,应针对该段反映的主要地质体或地质现象,有侧重的进行。例如描述矿层19(体),要抓住矿石特征,重点描述矿石成因的特征和现象。描述断层,应记录断层特征(含断层面、破碎带、两盘相对移动方向等),达到反映断层性质和破坏程度等要求。
c)文字记录内容应与素描图上的内容完全吻合,在编录过程中,记录人员和作图者应经常核对,发现问题现场修正。
0-1
1-2
2-3
3-4
轮廓库
导线号
基线
地形线
基岩界限
槽底线
分层库
分层号
岩矿代号
室内分层号
倾角
起基线位置x1
终基线位置x2
底分层线x11
倾向
起分层界线y1
终槽底线y2
底分层线x22
探槽地质编录规范
![探槽地质编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da2ecd076eeaeaad1f33067.png)
探槽(井)原始地质编录黄与能二○○八年四月重点提示1.编录壁的选取及绘图方向:东西向探槽:编北壁——北高、南低或相近;编南壁——南高、北低。
南北向探槽:编东壁——东高、西低或相近;编西壁——西高东低。
2.分层:(1)分层单元:复杂矿体——小于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于填图单元。
(2)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业指标。
(3)分层主要对象: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断层上下盘矿体。
3.布样:(1)沿厚度方向连续控制矿体及直接顶底板。
(2)布样“三不”原则:不跨矿石类型、品级;不跨矿种(断层);样长真厚不超过工业可采厚度。
(3)岩石(脉岩)剔除原则:以工业指标的剔除厚度为准、夹石薄时与低品位矿石合采贫化。
(4)样品编号:以任何时候都不至引起错混为准。
(5)布样后应及时采样,特别是刻槽样。
4.投影作图:(1)主要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样品及标本位置、导线点等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描绘于坐标纸上。
(2)地质体的取舍:图上大于1mm 的应绘,特殊意义的不足1mm放大绘。
(3)探槽拐弯处理:①编录壁及基线以及槽底与编录壁的共用边,在任何时候都应连续绘制。
②方向变大时:在拐弯处裂开槽底的非共用边(内侧边),裂开夹角等于拐弯角度。
③方向变小时:在拐弯处断开非共用边,并切去一块同于拐弯角度大小的重叠面后,与前一导线槽底相连接。
5.投影作图原理:(1)面向编录壁,在坐标纸上选择合适位置,绘出第一基点及第一导线,每一导线起点均为0。
(2)槽壁投影:每个要素点有两个投影要素——导线读数及与导线的垂直距离。
(3)槽底投影:先将各要素点按地质走向投到壁底共用边,然后按槽壁投影方法投影。
(4)连图:分类、分地质体、分地质界线相连成图。
6.描述纪录:(1)以基线为准,依次逐一记录。
(2)岩性、矿体按分层为单元描述记录:在基线中间分层时,分段描述记录;跨导线分层时,将所跨导线内的同一分层统一描述。
槽探编录
![槽探编录](https://img.taocdn.com/s3/m/e8886dcb5fbfc77da269b176.png)
坐标=5.5m,Y坐标=基上1.9m,据此即可在图上确定出a点位臵,再依次
确定出地表b点的位臵 连线:这样依次连接o、a、b点即成地形线(地表线),将c、d、e点相联 为基岩线;将f、g、j点相联为槽底线;将k、i点相联为矿体顶界;将n、m 点相联为矿体底界
槽底素描:
测手:将槽底上的各编录要素点先按地质走向投到槽底与槽壁交界处, 然后再垂直投到基线上报出该点在基线上的一个读数点(X坐标) 作图员:将该点自基线上投影到槽底图上将地质体、样品等绘出(因槽 底为平面图,故无Y坐标点) 例:破碎带控制点a、b及样槽控制点c、d、e、f各点在基线上的投影点 分别为a’、b’、c’、d’及f’,据其在导线上的读数在图上反投影到 槽底上,然后根据走向素描成图(槽底图) 测量的产状、采集标本、拣块样的位臵应用符号标注在图上(方法同上)
§1 地质编录概述
二、地质编录的种类
(一)原始地质编录
4.程序:
准备工作: 人员组织、业务技术 工具、文具、材料 编录方法和要求: 绘图: 分层: 描述: 填表: 资料处理: 整理: 提交:
LOGO
5.内容:
探槽编录、浅井编录、坑道编录、钻探地质编录等
§1 地质编录概述
3 作图基本步骤 ( 作图员面向编录壁操作)
合理布局:首先根据探槽的长度,高差等计划好图名、比例尺、基 线起点、槽壁、槽底、责任表及样品分析结果表在坐标纸上的相应 位臵,要求布局合理,整齐美观, 使用矿区统一图例 标注基点:画2mm直径的园圈、园心加点,下同 ,第一条基线起 点,编号为0开始 画出基线:用测出的坡度角在坐标纸上画出基线并按比例尺确定基 线在图上的长度、该基线的终点为基点1
地质描述记录
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 资料成果提交
探槽编录及施工注意事项
![探槽编录及施工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957fd48f01dc281e53af0ad.png)
1、分队所有编录工作统参照最新编录规程 DZ/T0078-2015《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统一编录规范及各种野外用表。
2、进行探槽编录时,建议增加探槽工程概况表一项,介绍如样品采集情况、见矿情况以及施工、编录情况。
3、2015年探槽质量检查卡片填写不认真,很多均为应付,本人认为其很有重要性及必要性,2016年的探槽编录中,探槽质量检查卡片应认真检查及填写,不能有应付现象,质量检查是相互沟通与学习过程,也是统一编录中所有细节的过程。
4、2015年探槽化学样取样部位及分层处仅用红布或树枝标识,很容易遭破坏以致丢失标记,2016年取化学样品及分层时,建议用木桩写清样号及分层号,用锤子牢牢将其订在槽壁上方,方便二次编录时快速找到位置。
5、建议探槽小结中增加取得成果这一项,以对矿(化)体、蚀变带控制程度、矿化蚀变岩石分布层位特征、结合样品分析结果等方面予以论述,本人认为探槽小结很重要,是探槽的精髓之处,编录人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与看法在此表述,探槽编录并不是简单的描述与画图。
6、2015年对探槽影像记录不够全面,每个探槽仅照了1~2张全貌照片,2016年需按规范对每个探槽的编录壁及槽底分段连续拍照,建立工程电子文件。
7、探槽施工之前需告知工人施工质量标准以及安全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每天需有地质人员上山查看施工情况,了解施工进度及质量,待探槽快见底时应随时跟进指导,此时可以预先观察探槽内岩性,进行预编录,在分层以及矿化蚀变强烈处先用红布条标识,同时,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以取些自认为含矿可能性大一些的岩石送拣块样,预先了解其含矿性以提前指导工程安排。
8、对于如何判断探槽是否见底(基岩),个人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点判别:a、针对星火林场矿区,探槽内岩石岩性基本均为花岗闪长岩,并且普遍遭受节理呈板状,当到达基岩时,会在槽壁上见到较连续的节理面,并且其产状一致b、槽底岩石岩石连续出露并难以用地质锤撬开,敲开上部岩石后其下部仍为连续的岩石,并且断面明显可见c、槽底及底壁结合部位岩石岩性以及矿化蚀变特征稳定、基本一致。
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
![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f298836e2bd960590c677e4.png)
坑探(槽探)编录安全操作规程
1、坑探(槽探)地质编录人员在编录时时应遵守地勘部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矿山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2、坑探(槽探)编录人员进入槽、巷、井下工作面时,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应穿戴整齐;应注意观察各种标志、信号和来往车辆;无标志巷道不得随便进入;井下不允许单人作业。
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方准施工。
3、坑探(槽探)编录人员在施工现场要作好防火、防爆、防风、防洪、防暑、防坍塌、防中毒、防窒息、防尘毒噪音等安全措施。
4、进入坑内编录的地质人员应自觉遵守井下提升、用电等方面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首次下井必须由专人带领。
下井前应备齐照明、防撞击等安全防护服装。
井下工作时应首先查看清楚周围岩块的稳定性、用电设备的安全性,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才能开始编录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3’
15 °
1 0
20 °2
0
0
1
162°
10 15 20
3’ 3 24°
4
0
5
25m
①当拐弯方向背离编录壁时,裂开拐弯方向一 侧的槽底边线、其裂开角度等于拐弯方位差, 而槽壁连续。
②当拐弯方向向编录壁弯转时,槽底与槽壁都 要裂开,槽底裂开的夹角等于拐弯方位差,槽 壁底部裂开宽度与槽底一致。
15°
22°
38°
16°
开口不够,应为:38-15=23 °
③亦可将槽底按实际延伸方 向画,而在槽壁的拐弯处画 一铅垂线,并标出拐弯后的 探槽方位。当采用这一种方 法素描探槽时,需要注意的 是: 以壁投底时,应将拐弯后的 槽壁底界上的分层界线点及 槽壁底部端点,垂直投影到 拐弯前槽底方向的延长线上, 然后量取自槽底拐弯处至这 些投影点的长度,并以此长 度确定这些投影点在拐弯后 槽底上的位臵。如图中, aa′和bb′垂直于AB延长线 BC,Ba′和Bb′分别等于 Ba″和Bb″。
2012年2月
一、槽探布臵及施工管理
㈠布臵原则 槽探是用于揭露地质体(矿层、矿脉、地层、构造及 岩性等)为目的,应大致垂直矿(化)体的走向,根 据所揭露矿(化)体的勘探类型等间距布臵,必要时 可适当加密。槽探一定要贯通矿体厚度(或所揭露地 质体) ㈡施工管理 槽探的施工及编录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施工及编录人 员的安全,探槽垂深不超过3米;槽壁的倾角要随其 稳定性及时调整,槽底宽度一般不小于0.6米,应揭 露至基岩一下0.3米。
八、采样
1、样品位臵 布样应在观察、分层的基础上进行。样品样槽延伸方向应与矿 (化)体厚度方向(或探矿工程方向)一致,并要穿过矿(化) 体全部厚度,分段连续布臵于探槽壁底交界处,并留标。 2、样品布臵的三不原则 a.同一件样不得跨越不同矿石类型、品级 b.同一件样不得跨越不同矿种或不同矿层 c.单样样长代表的真厚度一般不应超过该矿种的工业可采厚度。 矿(化)体的顶底板必须各有一件控制样品 3、样品编号原则:化学样编号为年度+单位代号+化学样分析代 号H +项目编号+样品序号,如102H2-112:10代表2010年度、2 代表第二地质大队、H为化学样分析代号、下标2代表202项目、 112代表样品序号。布臵样品的同时应及时在实地流标,第一个 样及最后一个样应将样品编号标全,中间样品可省略。
6、大坡度探槽的槽壁可分段垂直上下移动成锯齿状 (槽底仍然连续。这时要注意各段之间的地质要素应 严格扣合,并要标明分段之间高差关系)。
5.4
3.0
7、作图基本步骤 作图员必须面向编录壁操作。槽壁采用自然展 开法绘制,槽底采用规整法 ⑴首先根据探槽的长度,高差等计划好图名、 比例尺、基线起点、槽壁、槽底、责任表及样 品分析结果表在座标纸上的相应位臵,要求布 局合理,整齐美观。使用统一图例。 ⑵标注基点,画出基线图上确定的第一条基线 起点,编号为0(基点位臵画2mm直径的圆圈、 圆心加点,下同)开始,用测出的坡度角在座 标纸上画出基线并按比例尺确定基线在图上的 长度、该基线的终点为基点1。
三、确定编录壁
探槽编录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当两壁上基 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原则上探槽正 E-W向编录N壁,W为起点;正S-N向编录E壁,N 为起点;SW-NE向编录NW壁,SW为起点;NW-SE 向编录NE壁,NW为起点。素描时编录人员应面
向槽壁,自左向右编录(顺手剖面)并将编录 起始端放在图的左边。
但由于地形及地质现象突变等原因造成首选壁的 基岩露头不理想时,可选择对应的另一壁,或者 视其情况,多数导线取首选壁、个别导线加绘对 应壁。
编录正壁时
编录反壁时
四、基线布设
1、布臵在编录壁上,将皮尺从探槽一端拉到另一端, 并用木桩加以固定作为基线,皮尺的起始端(即零米 处)要与探槽的起点相重合。当探槽过长或有拐弯时, 应分段设臵基点及基线。 2、操作方法:在基点处打上编好号的基线桩,然后 用皮尺拉紧固定在两个基线桩上部就成为基线,第一 条基线起点为零。 3、测量方位角及坡度角:组长及测手分别作为前、 后测手,用罗盘测定皮尺的方位角和坡度角,二者的 读数误差在3°之内时,取平均值作为基线的方位角 和坡角。
二、编录前准备工作
㈠组成编录组 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组长、绘图员、采样人员 组长:由熟悉矿区地质情况和探槽编录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职责: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分工地质观察、分层、布样、 文字纪录。要求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 围地质情况。 绘图员:由熟悉探槽编录及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职责:协助组长工作,主要分工素描图及其它适合兼任的工作。 采样人员: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职责:主要分工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刻槽样(有时可由组 长或作图员兼任)。 ㈡准备各种工具 如探矿工程地质记录表、罗盘、GPS、放大镜、照相机、地质锤、 皮尺、钢卷尺 、图板 、图纸、样品袋(若干个)、记号笔等
⑷测量产状、采集标本、拣块样的位臵应用符号标注 在图上,方法同前。 ⑸绘制岩性花纹
⑴
⑵
倾向线在一、二象限是岩性花纹朝工程编录方向倾斜
⑶
⑷
倾向线在三、四象限是岩性花纹朝工程编录方向相反方向倾斜
当倾向与工程编录方向差小于90°时,岩性花 纹朝工程编录方向倾斜;当倾向与工程编录方 向差大于90°时,岩性花纹朝工程编录方向相 反方向倾斜。 ⑹素描图整饰修改 在野外编录结束后,及时将素描图上不受测试 成果影响的内容全部上墨(如探槽轮廓、分层 界线)。 收到测试成果后,据其成果,参照标准图例, 对编录的素描图进行整饰,并全图上墨。
⑶测手测量并报出各地质要素特征点的座标位臵 ①槽壁:各导线起点读数均为0m,设各点铅垂投影到基线上的位臵为 Xm,即皮尺上的读数,该点距基线的铅垂距离为Ym(分为基线上和基 线下,用钢卷尺丈量出数据),作图员可据此将各要素点位臵投到图 上,并分类连接成图。如图,地表点3铅垂投在皮尺上的读数为5.5m, 3点到基线的铅垂距离为1.9m(读成基线上1.9m),则3点的X坐标 =5.5m,Y坐标=基线上1.9m,据此可在图上确定出3点的位臵,在依次 确定出0、1、2、4、5点的位臵,将其依次相连即成地形线,再将a、 d、f、i、j相连为基岩线,将b、c、e、g、h、k相连即为槽底线,d、 c相连为矿体顶板界线,f、e相连为矿体底板界线。
地质描述
采样位置 及编号
备 注
松散层描述 描述完毕空一行
24°
0-1.0m
①
岩性名称 岩性描述
0-1.0m 112Hx-1
产状
工程地质小结格式 1、施工目的及施工效果 2、取得成果 包括工程所揭露岩性、产状,矿(化)体厚度、 产状、矿石类型、与围岩接触关系,有用组分 含量变化情况等 3、存在问题 4、下一步工作建议
1
工程施工目的: 探槽施工长度: 方位: 坡度: 比例尺: 编录壁:(如果编录的为反壁应注明) 样品采集: 采样方法及规格: 参加人员 分层: 记录: 绘图: 采样: 编录日期:
正文格式
工 程 方 位
距工程起 分 层 点的距离 层 位 (米) 序 号
基线
坡积物
基岩
②槽底:测手将槽底上的各编录要素点先按地质走向 投到槽底与槽壁交界处,然后再垂直投到基线上报出 该点在基线上的一个读数点(X坐标),作图员即可 将该点自基线上 投影到槽底图上将地质体、样品等 绘出(因槽底为平面图,故无Y坐标点)。破碎带控制 点a、b及样槽控制点c、d、e、f各点在基线上的投影 点分别为a`、 b`、c`、d`及f`,据其在导线上的读 数在图上反投影到槽底上,然后根据走向素描成图)。
㈢槽探工程编号 槽探工程编号要项目统一 一种采用探槽的拼音缩写符号“TC”+勘探线编 号+工程号。如TC101-1,TC代表探槽,101为 探槽所在勘探线号,1代表1号探槽,适用于已 形成勘探网度的工区,便于后期资料整理。 另一种采用探槽的拼音缩写符号“TC”+工程号, 按编录次序编号,如TC1、TC2…,适用于没有 形成勘探网度的工区。
十、槽探工程编录应注意的事项
1、编录必须真实、客观、全面 2、编录必须现场进行 3、编录应及时进行 4、编录的文、图、表应吻合 5、编录要采用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 6、做到五统一:统一定名、统一认识、统一 编号、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步骤 7、原始编录资料形成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 改动
5、探槽拐点的处理: ⑴探槽方向变化的方位差小于15°时,在拐点处设基 点,但槽壁及槽底均可连续素描。 ⑵探槽方向变化的方位差大于等于15°时,采用裂开 法素描。 地质体在槽壁上所表现的视倾角,将随着探槽方位的改 变而发生变化。因为在拐弯处的岩层视倾角线表现为折 线。
12 °
4
10m
36 °
七、文字描述
原则上应符合地质观察及认识事物的顺序,一 般是先总的简介,后分别详细描述,先宏观, 后微观,由表及里,由主要到次要,先岩矿石 的物理特征后矿物组成,先岩矿石的本身外部 影响。其岩矿石描述次序大致为:岩石名称— 颜色及物理特征—原生构造—肉眼可见的结 构—矿物组成—矿物赋存状态及矿物间相互关 系—风化情况—地质构造条件—与顶底围岩关 系等。
六、绘制素描图
1、绘制素描图的基本原理 通过测量槽壁及槽底上的各地质编录要素(界 线、产状、标本及样品位臵等)与基线的相对 位臵,按比例缩小后描绘到座标纸上,成为一 张真实地反映探槽中各种地质现象的槽壁、槽 底展开图。根据探槽的长度和地质复杂程度, 素描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5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