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等式一览表

合集下载

会计公式模板

会计公式模板

会计公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2.会计基本等式(会计恒等式):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3.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收入-费用=利润(动态)4.会计等式之间勾稽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5.账户的4个金额要素,其基本关系如下: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6.资产类账户、权益类账户的内部勾稽关系: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借)+本期借方发生额(本借)-本期贷方发生额(本贷)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货)+本期贷方发生额(本贷)-本期借方发生额(本借)7.发生额试算平衡法的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8.余额试算平衡法的平衡公式: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9.实地盘存制计算公式:起初寄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实存数=本期发出数10.永续盘存制:期初账面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期末账面结存数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填列: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未分配利润:根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期末额计算填列P1743.存货=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等-存货跌价准备4.4.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长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7.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将于1年内(含1年)摊销的数额”8.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根据其相应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其相应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填列。

根据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1.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 预收账款(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2.预付账款=预付账款(借)+ 应付账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3.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贷)+ 预付账款(贷)4.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贷)+ 应收账款(贷)5.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根据各相应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各项目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会计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

会计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

会计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会计是一门重要的商科学科,它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需要掌握各种会计知识点和公式,以便正确记录和处理企业的财务信息。

以下是会计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供会计人员参考学习。

一、资产负债表相关公式1. 资产总额资产总额 = 货币资金 + 应收账款 + 存货 + 固定资产 + 无形资产 + 投资 + 其他资产2. 负债总额负债总额 = 短期债务 + 长期债务 + 应付账款 + 应付工资 + 应付利息 + 应付税款 + 其他应付款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4.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5. 资产负债表平衡公式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二、利润表相关公式1. 税前利润税前利润 = 销售收入 - 成本费用2. 税后利润税后利润 = 税前利润 - 所得税3. 利润表平衡公式销售收入 - 成本费用 - 所得税 = 利润三、现金流量表相关公式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现金收入 - 经营活动现金支出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现金收入 - 投资活动现金支出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现金收入 - 筹资活动现金支出4.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四、会计方程式会计方程式是会计学最基本的公式,它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五、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率 = 成本费用 / 销售收入六、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总资产七、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存货八、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额九、应付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 = 货物销售成本 / 平均应付账款额十、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十一、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净资产十二、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 = 净资产收益率 - 总资产收益率十三、折旧费用计算公式折旧费用 = (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 使用年限十四、摊销费用计算公式摊销费用 = 无形资产原值 / 使用年限十五、财务费用计算公式财务费用 = 利息支出 + 汇兑损益 + 财务费用以上是会计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会计人员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在初级会计实务中,有一些重要的公式是必须记忆和掌握的。

这些公式涵盖了会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会计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初级会计公式的汇总:1.会计等式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产负债表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3.流动比率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4.速动比率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5.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净信用销售额/平均应收账款6.应收账款平均收回期公式:应收账款平均收回期=365/应收账款周转率7.存货周转率公式: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8.存货平均保有期公式:存货平均保有期=365/存货周转率9.毛利率公式: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净利率公式: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1.总资产周转率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12.负债占资产比率公式:负债占资产比率=负债/资产13.所有者权益倍数公式:所有者权益倍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14.权益成本率公式:权益成本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5.现金流量公式: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16.经营利润公式: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17.维护保养费用公式:维护保养费用=修理费用+保养费用18.实际销售额公式:实际销售额=销售额-折扣-退货这些公式涵盖了会计中的常见计算和比较方法,可以帮助会计职业人士进行财务分析、风险评估以及预测和决策等工作。

记住这些公式并灵活运用,将有助于提高会计实务水平。

《会计基础》常用公式汇总.doc

《会计基础》常用公式汇总.doc

常考公式一:
一、财产状况等时(静态)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经营成果等式(动态)
收入-费用=利润
三、六个要素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四、期末计算
1、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发生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张华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常考公式二: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指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常考公式三:
发出原料的账务处理公式汇总
常考公式四:
常考公式五:
常考公式六:
常考公式七:。

最新会计公式大全(基本)

最新会计公式大全(基本)

会计基础:会计基础公式大全一、基本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二、账户余额平衡公式资产、费用账户期末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期初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资产、费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期初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资产、支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三、资产和权益的动态平衡关系:(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4)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5)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6)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7)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8)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9)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这9种类型还可以简化为4种类型:第一,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第二,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第三,会计等式左边一增一减;第四,会计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四、企业未达账项的调节方法1、双方余额调节法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2、单方余额调节法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或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限额=前一个月的平均每天支付数额×限定天数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当期实际赊销净额×估计坏账百分比估计坏账的百分比=(估计坏账-估计坏账收回)/估计赊销净额应帐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估计坏账百分比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调整的数额=(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坏账准备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坏账准备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期末估计的坏账损失数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5应收票据到期价值=面值(不带息票)=面值+利息(带息票据)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五、存货计价方法1、先进先出法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3、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发货前库存存货总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总成本+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存货成本差异1、存货成本差异额=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2、存货的成本差异率=(期初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100%3、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存货的成本差异率4、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六、成本费用的分配一)间接费用的分配1、按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各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各种产品的单位耗用定额×该产品的实际产量分配率=应分配的费用/全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是"2、按实际耗用的工时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分配率分配率=间接工资总额/全部产品生产工时总数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各受益部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该部门(产品)的受益数量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1、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材料费用分配重量(体积、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重量(产量或体积)×分配率分配率=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加工重量(产量或体积)2、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3、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某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系数)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三)外购动力费用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是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1、机器工作小时比例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

会计基础各类会计公式总结

会计基础各类会计公式总结

会计基础各类会计公式总结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账户期末余额=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资产账户增加额合计+权益账户减少额合计=权益账户增加额合计+资产账户减少额合计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权益账户期末余额合计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税额公式: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额进项税额=购进货物或劳务价款×增值税税额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材料采购费用分配率=共同性采购费用/分配标准合计某材料应负担的采购费用=采购费用分配×该材料的分配标准不含税价款=价税款总额÷1+税率增值税税额=价税款总额-不含税价款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额×制造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的计算公式: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 - 期末在产品成本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方法:销售净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已销售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本期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一次加权平均法: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入库存货数量发出存货成本=加权平均单价×发出存货数量期末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入库前结存成本+本次入库存货成本/本次入库前结存数量+本次入库存货数量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销项税额=销售货物的不含税售价×增值税税率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应交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应交城建税=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税率应交营业税=转让收入×营业税率利润:利润或亏损总额=英语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企业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前利润中予以调整的项目各期预交所得税:当前期累计应交所得税=当前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当前期应交所得税=当前期累计应交所得税—上期累计已交所得税企业利润分配: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以前年度非分配利润+公积金转入数本年末未分配利润=可供投资人分配的利润—优先股股利—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普通股股利原材料采购:原材料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实地盘存数×单价存货结存数量=存货盘点数量+在途商品数量+已提未销数量—已销未提数量本期减少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银行存款清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明细账余额计算: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帐借余-坏账准备+预收账款明细帐借余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帐借余+应付账款明细帐借余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帐贷余+预付账款明细帐贷余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帐贷余+应收账款明细帐贷余待摊费用=待摊费用明细帐借余+预提费用明细帐借余预提费用=预提费用明细帐贷余+待摊费用明细帐贷余记忆口诀: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利润”账户余额—“利润分配”账户余额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利润虚增、资产偏高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利润虚减、资产偏低库存现金日记帐:日余额=上日余额+本日收入额—本日支出额会计科目:资产类: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存货跌价准备、待摊费用、长期股权投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收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财务会计报告: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付账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根据总账余额计算填列:货币资金、存货、未分配利润根据总帐与明细账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借款、长期待摊费用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资产负债表内容表首: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报告式上下结构和账户式左右结构在我国,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利润表内容表首: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单步式和多步式在我国,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财经法规-主要税收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考试大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四、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33%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1、应纳税所得额制造业: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商业: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服务业: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七、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八、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预算管理的职权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预算法明确地规定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职权;预算管理的职权一预算的编制1.预算年度我国国家预算年度采取的是公历年制;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各预算活动的主体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要求及时地编制预算;2.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3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4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5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3.二预算的审批1.预算的审批机构在我国,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有预算提案权,预算的批准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预算的审批权限我国预算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批准中央预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预算草案,批准本级预算;3.预算的审批程序具体来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预算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审阶段;初审是指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之前,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对预算草案内容进行初步审查;二是审查和批准阶段;审查和批准阶段是指预算草案获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查批准;最后是预算的批复;按预算法的要求,财政部应当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30日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中央各部门应当自财政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级政府预算之日起30日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地方各部门应当自本级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l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三预算的执行国家预算经法定程序批准之后即进入执行阶段,预算执行是把国家预算收支计划由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必需阶段,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1.预算执行的组织机构我国预算执行的机构有各级政府、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收入征管部门、国家金库、各有关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具体如下:1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负责组织中央和全国预算的执行;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组织本级政府预算和本行政区域内总预算的执行,并负责对本级各部门和所属下级政府预算执行进行检查和监督;2财政部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具体负责组织执行的职能机构是财政部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财政部在国务院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国家预算的执行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同级政府领导下,统一负责组织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执行;3各级预算收入征收机构主要包括税务部门、海关和财政机关;税务部门主要负责征收并管理各项工商税收、企业所得税和国家交办的其他收入任务的执行;海关主要负责关税的征收管理,并代理税务机关征收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其他有关税收;财政机关主要征收不由税务部门监缴的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以及其他收入;4预算支出的执行机构分别由财政部门、各主管拨款和贷款的银行及主管财务部门负责;国家指定或委托办理拨款和贷款的银行有:①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②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5政府预算资金的出纳机构预算资金的收纳、保管和拨付,即出纳业务,由国家金库简称国库负责办理;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并代理中央级事业单位经费的限额拨款;6国民经济各部门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国民经济各部门,预算支出都要通过各部门、各单位分配和使用;各部门、各单位在预算执行中要:①正确执行部门单位预算,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积极培养财源、组织收入,按规定向国家缴纳应缴预算收入;②按支出预算和财政、财务制度的规定,办理各项支出;③对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④定期向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报告部门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并接受预算管理部门的监督;2.国家预算收入的执行1预算收入执行的基本要求国家预算收人执行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负责组织,其基本要求是:①组织预算收入与促进生产发展相结合;②组织预算收人与坚持政策相结合;③组织预算收入与遵守法律法规相结合;④抓好国家预算收入执行的日常管理,保证预算收入的真实性;2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和缴款程序按照现行国库制度的规定,国家预算收入缴库共有三种方式:①就地缴库,指不论企业的隶属关系,企业向政府缴纳的各种款项一律在企业所在地,由开户银行以转账的方式向国库缴款;②集中缴库,指基层缴款单位和企业应缴的预算收入先通过银行汇缴到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汇总并定期集中缴入主管部门所在地金库或国库经收处;③自收汇缴,指由缴款单位或缴款人直接向基层征收机关税务机关、海关缴纳款项,再由征收机关将所收款项汇总缴入国库或国库经收处;3预算收入库款的划分和报解预算收入库款的划分是指国家对于每天收纳入库的预算收入,根据预算管理体制的规定划分和计算中央预算收入额和地方各级预算收入额;预算收入库款的报解是指在划分收入的基础上,按规定程序和方法将各级预算收入的库款分别报解各级国库,相应增加各级财政金库存款,以保证各级预算及时取得预算收入;4预算收入的退库国库收纳预算收入的退付,必须在国家规定的退库项目范围内,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属于下列范围,可以办理收入退库:①由于对工作疏忽,发生技术性差错需要退库的;②改变企业隶属关系办理财务结算需要退库的;③企业按计划上缴税利,超过应缴数额需要退库的;④财政部明文规定或专项批准的其他退库项目;预算收入的退库,由各级国库办理,国库经收处只办理库款收纳,不办理预算收入的退付;预算收入库款的退库,应按预算收入的级次办理;中央预算收入退库,从中央级库款中退付;地方各级预算固定收入的退库,从地方各级库款中退付;地方预算分成收入的退库,按规定的分成比例,分别从上级和本级库款中退付;各级预算收入的退库,原则上通过转账办理,不支付现金;除个别特殊情况,必须退付现金时,财政、征收机关应从严审查核实,在收入退还书上加盖“退付现金”的明显戳记;3.国家预算支出的执行1预算支出执行的基本要求国家预算支出执行工作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由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各个支出预算机关具体负责执行;执行的基本要求有:①坚持按支出预算执行;②加强预算支出管理;③讲求资金使用效益;2国家预算的拨款原则预算拨款应坚持下列原则:①按预算计划拨款;②按事业进度拨款;③按核定的资金用途拨款;④坚持按预算级次拨款;3国家预算的拨款程序和方法国家预算支出的拨款由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审查后签发拨款凭证,由国库审查拨款凭证无误后在同级财政存款额度内支付,一般只办转账,不支付现金;国家预算的拨款方法有划拨资金和限额拨款两种;划拨资金指主管单位根据国家核定的支出预算和季度分月用款计划填写经费拨款申请书,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签发拨款凭证,通过国库办理库款拨付手续,直接把预算资金转入主管部门在银行开立的“经费存款户”,再由主管部门开出银行结算凭证,通过开户银行将其“经费存款户”中的预算资金转拨到所属单位的“经费存款户”中,由用款单位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使用;限额拨款指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申请,在核定的年度内分期下达一个预算额度,用款单位在限定的额度内根据事业进度随时从开户银行支取或转拨经费限额,并定期由财政机关统计国库结算限额支出的一种拨款管理办法;四预算的调整1.预算调整的基本概念预算调整是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总额发生变化,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而发生的预算收支指标的增减变化;2.预算调整的法律规定1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该调整方案必须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2未经批准,各级政府不得作出任何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决定;对违反上述规定作出的决定,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上级政府应当责令其改变或者撤销;3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经批准后,由本级政府报上一级政府备案;4各单位、各部门的预算支出,不同科目间需要调整使用的,必须按财政部的规定报经批准;3.预算调整的程序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县级以上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民族乡、镇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决算一、国家决算的概念国家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各级政府预算执行的总结;二国家决算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国家决算是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2.国家决算反映国家预算执行的结果;3.国家决算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4.国家决算便于公告预决算信息,促进民主理财;三国家决算的组成国家决算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包括中央级决算和地方总决算;中央级决算由中央主管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决算、企业财务决算、基本建设财务决算、国库年报和税收年报等汇总而成;地方总决算由省市、自治区总决算汇总而成,省市、自治区总决算由本级政府决算及所属设区的市、自治州的总决算汇总而成;设区的市、自治州的总决算由本级政府决算及所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总决算汇总而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总决算由本级政府决算及其所属乡、民族乡、镇总决算汇总而成;各级政府的本级决算由同级主管部门汇总的直属单位的单位决算、企业财务决算、基建财务决算等汇总而成;四国家决算的编制1.编制要求1准确性2完整性3及时性2.编制程序和方法1编制程序我国决算的编制程序是从执行预算的基层单位开始的,在搞好年终清理和结算的基础上,根据决算编报办法的规定和决算表格的内容,自下而上编制、审核和汇总,最后由财政部将中央决算和地方财政总决算汇编成政府决算;2编制方法①单位决算的编制方法;预算年度终了后,各基层预算单位都必须在搞好年终清理、结清会计账目的基础上,及时、正确、完整地编制单位决算;基层单位决算编成后,连同单位决算说明书,报送上级单位;上级单位连同本单位决算汇总报送主管部门,汇编成部门的汇总决算;然后由主管部门报送同级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部门汇编财政总决算的依据;②总决算的编制方法总决算是各级总预算的执行结果,由各级财政部门在收到同级主管部门报送的汇总部门决算后,连同总决算会计账簿的有关数字进行审核后汇总编制;各级财政部门同时要编制总决算说明书;五国家决算的审查和批准1.决算审查的内容对决算的审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政策性审查政策性审查主要是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财政制度、财经纪律等方面进行审查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收入审查、支出审查、结余审查、资产负债审查;2技术性审查技术性审查主要是对决算报表的数字关系方面进行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字关系审查、决算完整性和及时性审查;3预算管理审查主要审查是否正确执行了预算管理体制规定的财政上下级之间的留解比例以及各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2.决算草案的批准财政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报送备案的决算,认为有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或者有其他不妥当之处,需要撤销批准该项决算决议的,应当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经审议决定撤销的,该下级人大常委会应当责成本级政府依法重新编制决算草案并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个人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概念个人所得税,是指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等;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征收个人所得税;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1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2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1.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现行个人所得税共有11个应税项目:l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票、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10偶然所得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11其他所得;2.个人所得税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项所得税制,税率按不同征税对象确定,具体分为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大类;累进税率分为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为20%;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 %一45%的超额累进税率;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在初级会计实务的学习中,掌握相关的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进行财务核算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为大家汇总了一些常见且重要的初级会计实务公式。

一、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所有者权益则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该等式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利润则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二、存货计价方法1、先进先出法在先进先出法下,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

其计算公式为:发出存货成本=先购入存货的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最近购入存货的成本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 ×存货单位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 ×存货单位成本3、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成本+本次进货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 ×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 ×月末存货单位成本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年折旧率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完整word版,会计基础公式大全

完整word版,会计基础公式大全

会计基础公式大全1.资产类: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因此: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2.资产类、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1)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费用类与资产类相同)2)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所有者权益、收入与负债类相同)3.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4、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取得计算公式:(此借方、贷方是指其所属明细账借贷方)1)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即: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借方余额合计)2)累计折旧=买入价—残值(残值=固定资产原值*5%)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3)资产类(余额在借方)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收借方+预收借方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贷方+应收贷方4)负债类(余额在贷方)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贷方+预付贷方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贷方+应收贷方5、利润计算公式: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即: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成本—主营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6、企业未达账项调节方法:1)双方余额调节法: 企业余额+银已收企末收—银已付企末付=银行余额+企已收银末收—企已收银末付(其中企业余额是指银行存款日记余额,银行余额是指银行对账单余额)7、附加:账户结构1)资产类账户:(与费用或成本类账户结构相同)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2)权益类账账户:(包括负债类账户与所有者账户)(与收入类账户结构相同)3)由公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得知:资产、费用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会计基础公式大全.doc

会计基础公式大全.doc

会计基础公式大全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余额平衡公式资产、费用账户期末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期初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本期增加数-资产、费用账户本期减少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期初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的本期增加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本期减少数借贷记账法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增减记账法的平衡关系1、差额平衡法资金占用类科目增方余额-资金占用类科目减方金额=资金来源类科目增方金额-资金来源类科目减方金额2、余额平衡法资金占用类各科目期末余额之和=资金来源类各科目期末余额之和资金收付记账法的平衡关系资金来源总额-资金运用总额=资金结存总额1、发生额差额平衡资金来源及资金运用类科目收方发生额合计-资金来源及资金运用类科目付方发生额合计=资金结存类科目收方发生额合计-资金结存类科目付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平衡资金来源类科目收方余额-资金运用类科目付方余额=资金结存类科目收方余额复式反收付记账法平衡关系1、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或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2、所有账户收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付方余额合计企业未达账项的调节方法1、双方余额调节法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2、单方余额调节法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或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3、差额调节法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限额=前一个月的平均每天支付数额×限定天数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当期实际赊销净额×估计坏账百分比估计坏账的百分比=(估计坏账-估计坏账收回)/估计赊销净额应帐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估计坏账百分比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调整的数额=(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坏账准备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坏账准备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期末估计的坏账损失数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应收票据到期价值=面值(不带息票)=面值+利息(带息票据)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存货计价方法1、先进先出法2、后进先出法3、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4、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发货前库存存货总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总成本+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存货成本差异1、存货成本差异额=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2、存货的成本差异率=(期初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100%3、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存货的成本差异率4、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间接费用的分配1、按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各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各种产品的单位耗用定额×该产品的实际产量分配率=应分配的费用/全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2、按实际耗用的工时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分配率分配率=间接工资总额/全部产品生产工时总数辅助生产费用分配1、直接分配法各受益部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该部门(产品)的受益数量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2、一次交互分配法材料费用分配1、重量(体积、产量)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重量(产量或体积)×分配率分配率=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加工重量(产量或体积)2、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3、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某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系数)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外购动力费用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2、机器工作小时比例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制造费用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法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时总数2、机器工时比例法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机器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机器工时总数3、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工资总数4、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比例法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总额5、直接费用比例法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直接费用数额×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直接费用总额6、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计划分配率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预计产量的定额标准7、累计分配法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已完工该种产品全部分配标准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期初费用结存数+本期费用发生数)/(期初未完工产品累计分配标准数+本期发生的分配标准数)在产品成本1、约当产量法期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总成本=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完工产品单位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成本)/(产成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3、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完工产品数量×完工产品的单位定额耗费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的单位定额耗费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成本)/(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成本还原某成本项目还原数=上一步骤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的某成本项目数额×成本还原率成本还原率=本月产成品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上一步骤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成本标准成本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直接材料成本标准=单位产品用量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直接工资成本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标准×小时工资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成本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标准×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成本标准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2、直接工资成本差异直接工资成本差异=直接工资实际成本-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工资率差异+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3、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发生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可控差异+能量差异可控差异=实际发生制造费用-标准工时弹性预算能量差异=标准工时弹性预算-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返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及附加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分析1、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降低率-计划降低额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3、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的影响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材料成本分析1、材料消耗量的变动,也就是实际消耗量与计划消耗量之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消耗量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实际消耗量-计划消耗量)×计划单价]2、材料单价的变动,其计算公式为: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实际消耗量×(实际单价-计划单价)]制造费用分析生产工时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小时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小时×(实际小时费用分配率-计划小时费用分配率)技术经济指标对产品成本影响分析1、材料利用率对成本的影响材料利用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材料成本降低率影响=1-(计划材料利用率/实际材料利用率)材料利用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影响=[1-(计划材料利用率/实际材料利用率)]×计划材料成本占单位产品成本的比重2、劳动生产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1-(1+小时平均工资年增长率)/(1+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计划工资成本在单位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小时平均工资率增长率=(实际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平均工资率)-1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计划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实际单位产品工时消耗)-13、产品质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合格品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合格品率-计划合格品率)/实际合格品率4、产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1-1/(1+产量增长率)]×固定成本占计划单位成本的比重营运资本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税金+短期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速动比率=(现金+应收账款+短期应收票据+短期投资)/流动负债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负债比率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企业资产总额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资产平均总额营业净利=销货毛利+利息收入-销货费用-管理费用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2020年初级会计公式大全必考整理

2020年初级会计公式大全必考整理

2020年初级会计公式大全必考整理2020年初级会计公式大全会计实务公式:1.基本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权益利润 = 收入 - 费用2.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公式:一) 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二) 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4.完工产品的计算公式: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生产费用 =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 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 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生产费用 - 期末在产品成本5.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应交消费品的销售额 ×消费税税率应交城建税 = (当期的营业税 + 消费税 + 增值税) ×城建税税率6.资产负债表公式:一) 根据若干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1.货币资金 = 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其他货币资金2.未分配利润 = 本年利润 + 利润分配二) 根据有关总账所属的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预收账款期末余额 = 应收账款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预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应付账款期末余额 = 应付账款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预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三) 根据有关总账及其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长期借款 = 长期借款 - 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 应付债券 - 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应付债券四) 根据有关资产类账户与其备抵账户抵消后的净额填列:1.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 应收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预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坏账准备2.预付账款期末余额 = 预付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应付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坏账准备3.应收票据 = 应收票据 - 坏账准备4.应收利息 = 应收利息 - 坏账准备5.其他应收款 = 其他应收款 - 坏账准备6.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 - 累计折旧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 - 累计摊销 -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8.长期股权投资 = 长期股权投资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9.在建工程 = 在建工程 -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包括待安装设备价值)1.经济法计算公式大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经济法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重要。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公式总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公式总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公式总结一、基本会计等式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3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二、账户余额平衡公式1 资产,费用账户期末余额=账户期初余额+账户本期解放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2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贷记账法1、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帐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帐户贷方余额合计三、资产和权益的动态平衡关系1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4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5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6资产增加,负债减少7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8资产减少,负债减少9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简化记忆1 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2 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3 会计等式左边一增一减4 会计等式右边一增一减四、企业未达账项的调节方法1双方余额调节法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2、单方余额调节法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五、存货计价方法1、先进先出法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3、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发货前库存存货总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总成本+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获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存货成本差异1、存货成本差异额=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2、存货的成本差异率=(期初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100%3、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存货的成本差异率4、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六、制造费用的分配1、按生产工人工时分配(适用机械化程度较低或生产产品的机械化程度大致相同的企业)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待分配总额)/全部产品生产工时总数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和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总数*制造费用分配率3、机器工时比例分配(适用于机器工作时间长的企业)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机器工时总和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耗用机器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七、完工产品成本的基本计算公式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八、利润形成的公式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25%)九、利润分配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十、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取得计算公式1、货币资金期末余额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即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借方余额合计)2、累计折旧=买入价-残值(残值=固定资产原值*5%)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3资产类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借方+预收账款借方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借方+应付账款借方4、负债类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账款贷方+预付账款贷方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贷方+应收账款贷方十一、账户结构1)资产类账户: (与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相同)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

(完整版)会计基本公式

(完整版)会计基本公式

会计基本公式合集一、基本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二、账户余额平衡公式资产、费用账户期末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期初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资产、费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期初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资产、支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三、资产和权益的动态平衡关系:(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4)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5)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6)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7)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8)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9)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这9种类型还可以简化为4种类型:第一,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第二,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第三,会计等式左边一增一减;第四,会计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四、企业未达账项的调节方法1、双方余额调节法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2、单方余额调节法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或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限额=前一个月的平均每天支付数额×限定天数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当期实际赊销净额×估计坏账百分比估计坏账的百分比=(估计坏账-估计坏账收回)/估计赊销净额应帐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估计坏账百分比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调整的数额=(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坏账准备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坏账准备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期末估计的坏账损失数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5应收票据到期价值=面值(不带息票)=面值+利息(带息票据)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五、存货计价方法1、先进先出法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3、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发货前库存存货总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总成本+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存货成本差异1、存货成本差异额=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2、存货的成本差异率=(期初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100%3、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存货的成本差异率4、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六、成本费用的分配一)间接费用的分配1、按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各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各种产品的单位耗用定额×该产品的实际产量分配率=应分配的费用/全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是"2、按实际耗用的工时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分配率分配率=间接工资总额/全部产品生产工时总数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各受益部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该部门(产品)的受益数量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1、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材料费用分配重量(体积、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重量(产量或体积)×分配率分配率=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加工重量(产量或体积)2、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3、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某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系数)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三)外购动力费用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是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1、机器工作小时比例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

50个会计等式

50个会计等式

你不得不记的50个常用会计公式2014-03-28 免费收藏>>会计从业资格考试50个常用会计公式:利息计提、坏账计提、折旧计提、增值税计算、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投资报酬率等。

一、计算利息的公式(一)利率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

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

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

如年息九厘写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1.5,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

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二)计息起点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

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三)存期计算规定: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

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4、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四)计算利息基本方法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1)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

会计基础,公式汇总

会计基础,公式汇总

会计等式一、财务状况等式(静态)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经营成果等式(动态)收入—费用=利润三、六个要素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四、资产和成本期末计算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五、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计算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六、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七、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固定资产每期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固定资产该期实际工作量(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限平均法下年折旧率的两倍)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额八、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实际成本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月末一次加权平局法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或: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月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实际成本(2)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单价=(库存存货成本+本批进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本批进货数量)计划成本法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九、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总数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作费用分配率(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生产工人实际工资总额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数*制作费用分配率(3)机器工时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机器运转总时数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机器运转时数*制作费用分配率(4)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总额)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所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总额)*制作费用分配率(5)产成品产量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制作费用分配率(6)年度计划分配率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期该产品的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十、完工产品成本的基本计算公式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十一、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税)十二、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商品流通企业)(1)毛利率法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货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成本十三、利润的形成(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十四、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可共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末分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可供投资分配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十四、财产清查盘存制度(1)实地盘存制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实存数=本期发出数(2)永续盘存制期初账面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期末账面结存数十五、银行存款清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十六、结算往来款项盘存的账务处理(赊销百分比法)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按照相应的方法计算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有余额—“坏账准备”科目已有的贷方余额(或加上“坏账准备”科目已有借方余额)。

会计等式一览表

会计等式一览表

会计等式一览表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静态等式)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 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收入- 费用(动态等式)扩展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或: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法公式:期初余额: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期末余额: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短期借款利息的结算方法公式:利息= 借款的本金×借款期限×利率(“%”年利率,“‰”月利率)固定资产净值公式: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用“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即为现有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净值)。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品生产共同发生的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第一、先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如:10500分配率= —————————————62.5 = ———生产总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总额)168第二、根据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某种产品应该分配的制造费用某种产品应该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额)×分配率利润相关计算公式:(一)营业利润(涉及到11个损益类账户)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它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主营业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二)利润总额(涉及到13个损益类账户)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三)净利润(涉及到14个损益账户)净利润=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损益类账户九费用:主营业务成本五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成本投资收益销售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实地盘存制计算公式:本期减少数=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数- 期末实际结存数永续盘存制计算公式:期末结存数=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数- 本期减少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等式一览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静态等式)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 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 收入- 费用(动态等式)
扩展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或: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公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法公式:
期初余额: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期末余额: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短期借款利息的结算方法
公式:利息= 借款的本金×借款期限×利率(“%”年利率,“‰”月利率)
固定资产净值公式:
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
用“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即为现有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净值)。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品生产共同发生的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第一、先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总额如:10500
分配率= —————————————62.5 = ———
生产总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总额)168
第二、根据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某种产品应该分配的制造费用
某种产品应该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额)×分配率
利润相关计算公式:
(一)营业利润(涉及到11个损益类账户)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它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主营业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二)利润总额(涉及到13个损益类账户)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三)净利润(涉及到14个损益账户)
净利润=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损益类账户九费用:主营业务成本
五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成本
投资收益销售费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管理费用
营业外收入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实地盘存制计算公式:
本期减少数=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数- 期末实际结存数
永续盘存制计算公式:
期末结存数=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数- 本期减少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