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民俗》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民俗
授课时数:72学时(课内理论教学64学时,课内实训8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外民俗》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民俗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课程主要从民族与宗教两个角度对中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俗进行介绍,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宗教信仰民俗和禁忌民俗,了解国外信仰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部分国家的民俗民风。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渗透职业素质与社交礼仪的重要性。运用一些案例和资料中有教育意义与专业相关的有价值的东西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与教育,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社会大的方向以及健康向上的社会现象,展现社会的阳光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学生是旅游专业,是导游的预备军,在教学当中随时渗透导游职业的道德取向,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一个旅客的角度思考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导游,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职业素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一)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
本课程从旅游行业自身性质与特点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在教学中,理论以够用为主,知识以适用为度,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教师讲授、指导与学生实训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数据、图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突出应用性特点,力求精讲博收,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导论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民俗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民俗的分类分类,同时理解民俗,在旅游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旅游对民俗的影响。教学的重点是民俗的概念、民俗的特征、民俗的分类、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具体的民俗事象进行分析,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第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汉族的形成历史与基本情况,熟悉汉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主要社会成就,掌握汉族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宗教信仰及禁忌民俗等。
第二章主要让学生了解蒙古族与鄂伦春族的风土人情及富有特色的民俗事象,重点把握蒙古族的民居、饮食、服饰和岁时节日等民俗事象,并能理解其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掌握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旅游的特色和旅游价值,同时培养自身的欣赏能力和文化情趣,提高旅游的品味。
第三章了解东北地区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朝鲜族和满族的民俗常识。了解朝鲜族、满族的概况,掌握朝鲜族与满族的居住、饮食、服饰、人生礼仪等民俗。
第四章了解我国华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及富有特色的民俗事象,重点把握畲族和高山族服饰文化的特征,并能理解民族服饰中所寄予的图腾崇拜
内涵,从而认识到保护与传承民族民俗遗产的重要性。
第五章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南地区世居少数民族的概况,熟悉各少数民族的民俗事象,掌握壮族、瑶族、土家族、黎族的饮食、服饰、婚恋、人生礼仪、禁忌习俗等,并能比较准确地进行鉴别。
第六章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概况,掌握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藏族、彝族、布依族、白族、傣族、纳西族、苗族等)民俗,理解各民族民俗与历史、生活环境的关系。
第七章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概况,熟悉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掌握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土族的饮食、服饰、婚姻、人生礼仪、禁忌习俗等,并能比较准确地进行鉴别。
第八章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佛教的产生、基本教义、教规和不同教派间的异同,掌握几个典型的信仰佛教国家的自然地理、政治制度和经济面貌,了解佛教国家的民情风俗,包括人际与人生礼仪、服饰与饮食民俗、信仰与行为禁忌等,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流与应对能力。
第九章了解并掌握基督教的产生、基本教义、教规、教派,了解欧美典型的基督教国家的自然地理、政治制度和经济面貌,掌握部分基督教国家的民情风俗,包括人际与人生礼仪、服饰与饮食民俗、信仰与行为禁忌等,在出访接待、旅游等活动中具备必要的跨文化交流与应对能力。
第十章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对伊斯兰教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等几个典型的穆斯林国家的民俗。
(二)课外教学的安排或要求
1、利用时间到市内的具有民俗特色的景点参观。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中外民俗/方澜孙廷忠.--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2010.1重印)
参考书:
1、中外民俗/游明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5
2、中外民俗/吴忠军.—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2009.2重印)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包括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两部分
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20%。(包括日常出席、平时表现、平时作业)
2、考试成绩: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为笔试为主。笔试成绩占80(期末以试卷
的形式),口试作为参考,随堂进行。
大纲制订者:人文教研室刘金凤
大纲审定者:
订日期:2011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