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基础第一章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商品学基础》习题集

(完整word版)《商品学基础》习题集

《商品学基础》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商品2、使用价值3、价值二、填空题(8分,每空1分)1、商品是用于的产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主要是由它的属性决定的.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个范畴,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一个范畴.4、价值是商品的因素,是商品属性的体现。

5、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两种使用价值相互交换的上的关系或比例。

三、单选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

A、有用性B、观赏性C、价值性D、交换性2、()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的劳动关系。

A、商品B、价值C、使用价值D、交换价值3、下列不属于商品范畴的是()。

A、股票B、房产证C、氧气D、假酒4、决定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是商品的()A、原材料B、分类代码C、检验与认证D、包装与养护5、衡量商品使用价值高低的尺度是()。

A、商品成分B、商品属性C、商品价值D、商品质量6、商品的()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A、质变B、价值C、包装D、广告7、商品学是研究()的一门学科.A、商品价值B、使用价值C、商品市场D、商品消费8、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

A、商品属性B、商品代码C、商品养护D、商品检验四、简答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具有什么表现形式?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有何关系?3、商品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4、商品学的研究包含哪些内容?第二章商品质量一、名词解释1、质量2、质量特性3、商品质量4、全面质量管理二、填空题1、质量特性是对顾客的需要用、、、语言进行变换。

2、有形商品质量特性包括、、、、等方面。

3、某项服务措施即便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质量特性是 .4、食品的营养价值包括、、三项指标。

5、商品良好的、、服务质量已逐渐被消费者视为商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6、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管理、管理和管理。

7、PDCA循环是按照、、、进行管理的工作方法。

8、流通过程中、和是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单选题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是企业强化管理的必然趋势.A、体系B、资源C、成本D、质量2、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商品的()。

商品学基础复习

商品学基础复习

商品学实务第一章P111、填空(1)实物商品的整体一般是由核心商品、有形商品、无形商品构成。

P7(2)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3)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

P9(4)商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科学实验法、现场实验法、技术指标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对比分析法。

P12-14(5)商品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两个研究方向:自然学派、社会科学学派。

P123、简答(1)实物商品的整体构成:p7核心商品——商品所具有的满足某种用途的功能,使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追求的利益。

有形商品——又称有形附加物,即指实物商品本身,如商品的材料、结构、外观、商标、包装、标志等。

无形商品——无形附加物,是指消费者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的附加利益和服务,如送货、免费安装、售后服务和信息咨询。

(3)商品学的研究内容:p9商品质量、商品品种、商品与人、商品与社会、商品与环境等。

第二章P373、简答1.商品分类体系的主要构成:p31-36①国家标准分类体系;②《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③《国际贸易标准分类》④《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5国际危险品分类商品分类的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p21-222、EAN(国际物品编码协会)、UPC(通用产品代码)码的基本构成: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校验位。

第三章P561、填空(1)、在表现形式上,商品质量由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附加质量构成。

P41(2)、人们重点关注商品的适用性、卫生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经济性、美观性和信息性等。

P42(3)、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运输和装卸、商品储存、商品的销售服务。

P45-46(4)、PDCA管理循环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

P54-553、简答(1)重要性:p41-421.质量是治国之本,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2.加强商品质量工作,对振兴我国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商品质量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4.提高商品质量是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2)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p44-461、市场调研2、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产品开发设计;原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检验与包装。

《商品学》

《商品学》

第一章 绪论
“商品是经济的起点,商品学是经济学的基础。”
——香港创业学院院长张世平
“生活离不开商品”, 商品是企业经营的主要对 象,更是人们消费中不或 缺的重要资源。所以对于 商品的认知、研究和管理 不仅对于企业的经营、发 展而且对于普通消费者的 消费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 意义。
商品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而诞生并 发展起来的,它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因而发展商 品学教育势必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现代的商品概念
1、商品体 由多种不同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使商品使用价 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 2、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主要是为满足商品流通需要、消费 需要以及环境保护需要所附加的。包括:商品包装与标识 、商品名称、商标与注册标记、专利标记、质量和安全标 志、环境标志等 。 3、无形附加物 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是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 益 。如提供信贷、送货上门或售后维修服务、质量保证措 施、免费安装调试服务等。
随着商品的日益丰富, 商品学显示了旺盛的生 命力。该课程以商品质 量为中心,研究商品的 使用价值和使用价值实 现规律,是学生了解商 品、熟悉商品质量管理 的重要课程。
学习商品学作用和意义
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来看,学习商品课程:一是对 于自身消费的有用性,二是对于企业就业的有用性。
商品选购能力 假伪商品识别 能力 消费维权能力
1、空气、阳光、海水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2、报废的劳动产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3、摆在商场、超市货架上的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第一章 绪论
商品:是用来交换并且能够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 产品。 空气等因不参与交换不能称之为商品,报废的劳动产品因为 没有使用价值也不能称之为商品。商品卖不出去,得不到消 费者承认,不是商品;经过交换后,进入消费领域,也不再 是商品。所以劳动产品经过交换环节,才构成商品,在交换 之前,尽管是为交换而生产,也只是产品,或只是潜在的商 品。

园艺商品学第1章园艺商品学基础

园艺商品学第1章园艺商品学基础

生态类型
直筒生态型 具有抗病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卵圆生态型 适应性较窄。
平头生态型 对气候剧烈变化和空气干燥有 一定的适应性(较强)。
玉田大白菜
胶州白菜
பைடு நூலகம்
冠县包头
种类和品种多,可替代品多
园艺作物的种类和品种极其繁多,仅原产于我 国的观赏植物就多达113科523属1万~2万种;
在品种上,蔬菜中的番茄有近万个,果树中的 葡萄有1万多个,花卉中的兰花有3万多个;
一、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略) 二、商品分类标志(略) 三、商品目录与编码体系(略)
品种
商品学的品种是指经营上同质的一类商品。 也叫花色品种,与育种、栽培上的品种概念 (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上栽 培植物的特有类别)有区别,它可以是植物学分 类上的一个种、亚种、变种,甚至于一类(不同 的)食用部位或加工形态。
园艺加工品也不计其数。
种类和品种多,可替代品多
不同种类之间的功能相同或相似,具有可替代 性,这就增加了园艺商品贸易的复杂性和难度。 如成熟的西瓜和梨果中均含有大量的水分,而且 均具有消暑解渴的作用,但由于西瓜价格较梨果 价格低,在西瓜大量上市的时期,就会影响梨果 的销售。
各地因自然条件、消费习惯等,对各品种的需 求是不同的。常年大量消费的商品叫大宗品种; 季节性少量消费的商品叫小品种。
果品、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及其加工品属于 高产值农产品。
2005年12月份,在我国粮食主产区,玉米的平 均收购价为1012.2元/t、小麦为1399.8元/t、稻谷 为1546.8元/t,
而同年同月我国主要批发市场的水果价格分别 为蜜橘2334.2元/t、富士苹果3154.8元/t、巨峰葡 萄3466.7元/t,

商品学基础教学课件

商品学基础教学课件

目录第一章概论一、商品学研究对象二、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章概论商品经营管理中的三大矛盾商品数量多与少的矛盾商品价格高与低的矛盾商品质量好与坏的矛盾商品学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研究商品的质量其目的就是解决商品经营中的质量问题。

同学还回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解决其他两大矛盾。

一、商品学研究对象(一)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的质量。

(二)商品学的主要内容商品学是由概论商品学和分论商品学两部分构成的。

本课程的重点侧重于商品学的概论部分,具体的内容表现为;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质量监督认证、食品、纺织品工业以及商品包装、商品养护、商品与资源和环境等内容。

二、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商品学的产生(二)商品学在国内外的发展(一)商品学的产生商品学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

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出现,是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两个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反映了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中国陆羽唐朝《茶经》德国贝克曼1780 年《商品学导论》商品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国际:欧洲、美洲、亚洲国内:引进的是前苏联的商品学体系本章小结第二章商品的分类第一节商品分类的概念与原则第二节商品分类标志与分类方法第三节商品编码与商品目录第四节商品条形码第五节常见的商品目录和商品分类体系第六节商品归类学习目标1、了解商品分类的作用和意义2、掌握分类的原则及常用标志3、熟悉常见的商品分类重点、难点:了解常用的分类标志、主要分类体系、常用编码方法思考问题问题2结论商品分类是对商品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第一节商品分类的概念与原则Ⅰ一、商品分类的概念:根据一定的目的,为了满足商品生产、流通、经济管理及人们生活等需要,选择恰当的分类标志或特征,将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逐级划分为类、中类、小类、品种、细目直到最小单元的过程。

第一节商品分类的概念与原则Ⅱ二、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延性原则兼容性原则三、分类的作用:商品的科学分类对于经营管理讲是一项基础工作第二节商品分类标志与分类方法Ⅰ、商品分类的标志(一)内贸商业常用商品分类标志1、用途2、原材料3、加工方法4、化学成分5、其他:产地、颜色、大小、包装方式等第二节商品分类标志与分类方法Ⅱ(二)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1、按行业门划分2、按商品的原料来源划分3、按商品的用途划分4、按商品的加工程度划分5、按商品的生产制造方法划分6、按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划分二、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一)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商品学课件完整版

商品学课件完整版
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4. 适宜的服用性-要求织品在穿用过程中舒适、美
观、大方,其缩水率、色牢度、刚挺度符合规定标 准,工艺性、艺术性等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 1. 2. 生产资料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对工业生产资料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对燃料、原料、材料的质量要求-------? 对工业成品的质量要求:a技术质量参 数符合指标b坚固耐久性c安全卫生性d 结构合理性e外观适宜性 3. 对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的基本要求-化肥 和农药,农药器械、半机械化、机械化 农具、小农具等
作业
•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商品学的研究方法都有 哪些?
• 结合某一商品,试述现代商品的全部内容 包括哪些?
第二章 商品质量
一质量与商品质量的概念
• 质量: GB/T6583--ISO8402--1994《质量管理 和质量保证术语》
• 指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 特性总和.
A实体
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 可以是活动过程, 产品,组织、体系或人,及上 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据,营养价值包括:营养成分、可消化率和发热量
2. 食品的色香味形 3. 食品的卫生质量-指食品成分中不能含有对人体
有害的物质和不洁物。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对纺织品商品的基本要求 1. 材料选择适宜性-纺织品中的成分含量,需限定
材料中杂质成分含量
2. 组织结构合理性3. 良好的机械性-在外力作用下,织物产生的应力
•按商品的类型特征分类
硬件商品—有形的商品体。 软件商品—知识和技术的劳动产物。 流程性商品—工艺流程中所需的零部件、组件、配 件等,或工艺流程中间产物 服务活动性商品—接待服务、交通与通讯、健康服 务、维修、公用事业、贸易、金融、专业、行政 管理、技术、采购、科学

商品学基础第1章 ~10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 最全电子讲义(最新)

商品学基础第1章 ~10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 最全电子讲义(最新)

一、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中心 内容
NO.1 商品质量 NO.2 商品品种
二、商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重点 内容
NO.1 商品分类 NO.2 商品标准和标准化 NO.3 商品质量监督和认证
NO.4 商品检验 NO.5 商品包装 NO.6 商品储运和养护
知识点2 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 一、科学实验法 • 二、现场试验法 • 三、技术指标法 • 四、社会调查法 • 五、对比分析法
第一节 商品品种概述
1.商品品种的概念
2.研究商品品种的意义
3.商品品种的类别
按商品品 种形成的 领域划分
按商品品 种的横向 广度或商 品结构划

按商品品 种的纵向 深度划分
按照商品 品种的重 要程度划

按照消费 者的经济 差别划分
按照经销 商品品种 的行业划

按照消费 者的某方 面需要划

第二节 商品品种的名称
6.流通环节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运输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储存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分装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销售及售后服务对商品
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商品质量管理
1
商品质量管理的概念与发展阶段
2
商品质量管理的数据分析方法
3 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
4 商品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6σ管理
1.商品质量管理的概念与发展阶段
商品学基础(第三版)
第一章 绪论
《Commodity Science Introduction 》
在20线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商品和商品学学科性质 第二节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第四节 商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五节 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商品学课件第一章

商品学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案例1—1】 案例1 猪肉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类食物,而 对有些人来说,却无食用价值;中山服原 来为我国的国服,而现在流行的是休服、 西服等;灯具已大大突破了照明这一效用, 成为美化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节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商品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商品的成分、 结构、性质、生产工艺、工作原理、功能 用途、分类品种、质量要求、检验评价、 使用维护等。
第三节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与方法
一、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 2、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 、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 3、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 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5、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
第三节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与方法
二、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1、科学实验法 、科学实验法 科学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运用一定测试 科学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运用一定测试 仪器和设备,对商品的成分、构造、性能 等进行理化分析、鉴定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与方法
2、现场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是通过一些商品专家,或有 现场实验法是通过一些商品专家,或有 代表性的消费者群,凭人体感官的直觉, 对商品质量作出评价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与方法
3、技术指标法 、技术指标法 4、社会调查法 5、对比分析法 6、系统分析比较法
(资料来源:余知都,《课桌椅遭“高度”诉》 (资料来源:余知都,《课桌椅遭“高度”诉》,载 《中国消费者报》,2001519(2)) 中国消费者报》 2001 19(

关键概念
商品(p 商品(p2) 商品的使用价值(p 商品的使用价值(p3) 科学实验法 (p5) (p 现场实验法(p 现场实验法(p5)

商品学第一章

商品学第一章

几 大 类 商 品 的 特 征
商 品 分 类
商 品 质 量 和 质 量 管 理
商 品 检 验
商 品 质 量 认 证 和 质 量 监 督
商 品 储 运 与 养 护
商 品 信 息 自 动 识 别 系 统
商 品 的 绿 色 革 命
• • • • • • •
学习网站: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质检总局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标准服务网: 商品资源网:
•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 为了使消费者能够买到真正的“绿色食品”: • 国家政府:颁布标准;质量认证;行政监督;立法保障 • 商 家:生产许可证;严格工艺;质量保证体系;规范信息 • 消 费 者:增强识别;维护权益
课程介绍
《商品学》课程是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开设的一 门必修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讲授这门课,要 向学员完整介绍商品的知识体系与 研究方法,由浅入深,使学生 能够掌握足够的现代商品知识 和现代管理知识,从而在实践 中能发掘商品的多种用途,科 学客观地介绍商品、准确评价 商品质量,实现对商品的科学 分类管理,促进企业现代化管 理水平的提高。
商品学
商贸系 方芳
“绿色食品”概念导入
• 消费者需求与关心的是 “质量”。
•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 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 质、营养类食品。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 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 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 色”, 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 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 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 名为“绿色食品”。
商品学研究的对象
商品
价值 使用价值
商品学研究对象
•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即商 品的有用性。 •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体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 • 必须通过商品的自然属性去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 • 既要全面研究商品的个体使用价值,又要全面研究商品的群 体使用价值。 • 研究目的: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和消费需求。

商品学教案第一章

商品学教案第一章
6
商 品 的 构 成(12 分钟) 重 点 详讲
请 学 生 分 析 表 中 列 出 的 商 品 三 个 层 次 并 填 表(10 分钟) 第2节 一、略
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所在。消费者购买商品,都是为了购买商品所具有的功能和效用,希望 从中获得消费利益。如购买化妆品的顾客不是在购买化妆品的物理、化学属性及其实体,而 是在购买美容的希望。核心部分表达的是商品实质,是商品构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 (二)形式部分 形式部分,即商品的具体形态,是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 以接触到,感觉到的有形部分。主要包括商品的成分、结构、外观、质量、商标、品牌、使 用说明书、标识、包装等。形式部分是商品的外在形式,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 础。 (三)延伸部分 延伸部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如商品信息咨询、送货上门、 免费安装调试、免费培训、提供信贷、售后保证与维修服务等。企业应善于开发和利用商品 的延伸部分,当竞争中企业的商品在形式部分没有明显差别的情形下,企业设计有效的商品 延伸部分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表 1-1 几类商品的三个层次分析 商品 核心部分 形式部分 钢号(成分) 、 钢 、铁 建筑用、制造用 质量、品牌 型号、质量、品牌、包 设备 加工零件 装 电视 服装 食品 药 金融产品 视觉、听觉满足 保暖 充饥、营养 治病、保健 收益、保值增值 第2节 质量、型号 质量、款式 营养含量、包装 成分、服用方法 保单、存单、卡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服务、保修 免费干洗 制作方法 服用说明、服药后表现 售前咨询、售后服务 使用指导、送货、培训 使用指导、送货、培训 延伸部分
3
具体方法有:除讲授方法外,有头脑风暴法、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 ㈡考核方法 1.考核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的全程考核系统。 ⑴理解概念、注重能力 ⑵多元性与开放性答案 ⑶实行全程化考核。 2.考核比例:平时(20%)+期末(80%) 平时考核(课堂发言、出缺勤、知识速测、课后作业、实践活动) 期末考核

商品学基础

商品学基础
见P4如图1—1所示
4.商品的构成 商品的构成由三个层面构成: A.商品体 B.有形附加物 C.无形附加物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是指商品对于其者(包括社会)的意义、 作用和效用。
特征:A 必须有用;B 必须是劳动产品;
,简称IAN)。

日本也是较早开展条码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 从1974年就开始着手建立POS系统,研究标准化 以及信息自动输入技术、印制技术等。日本人在 EAN码的基础上制定出日本物品编码JAN。同年加 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开始进行厂家登记注册 ,并全面转入条码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工作,10 年之后成为EAN最大的用户。到目前为止,国际物 品编码协会有79个会员国,代表着85个国家和地 区,全球共有54万多家制造商和批发商使用了商 品条码,扫描商店总数达35万余家,北美、欧洲 各国和日本普遍采用POS系统,普及率已达95% 以上。
(2)EAN-8商品条码是EAN-13缩短版编码。两种条码
的校验码共用一种算法。相比于EAN-8,EAN-13由于 具有更长的位数,适用性更强。 (3)UPC-A商品条码用来表示UCC-12商品标识代码的 条码符号,是由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制定的 一种条码码制。 (4) UPC-E是UPC-A码的简化型式,其编码方式是将 UPC-A码整体压缩成短码,以方便使用,因此其编码 形式须经由UPC-A码来转换。UPC-E由6位数码与左右 护线组成,无中间线。6位数字码的排列为3奇3偶, 其排列方法取决於检查码的值。

第二节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商品学的产生
1.商品学最早产生于德国。最早的著作是阿里.阿 德.迪米斯基所写的《商业之美》一书。 2.德国的约翰.贝克曼教授于1793—1800年所著的 《商品学导论》。该书明确了商品学的研究范围 ,建立了商品学的学科体系,贝克曼被 誉为商品 学的创始人。

商品学基础(第二版)

商品学基础(第二版)
技术培训、融通资金等服务带来
的附加价值以及由商品的品牌与文化、企业形象与员工技能和形象带
来的价值等。
2 商品的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
2 商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
•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需 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或效用。

从使用价值的“质”的方 面来看,各种不同的使用价 值,在“质”上是不同的,它 可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
商品学基础(第二版)
目 录
Contents
01 了解和认识 商品
02 商品管理
03 商品检验与 监督
04 商品储存与 运输
1
了解和认识商品
01
什么是商品
• 商品的内涵 • 商品的属性
1 商品的内涵
1
商品的核心部分
商品的核心部分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最基本的层次,是顾客真正购
买的服务或利益。
2
需要。

从使用价值的“量”的方 面来看,任何使用价值都可 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衡量,用 数量来表示其大小、多少。
2 商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
2 商品的属性
商品的其他属性
固定属性
变化属性
2 商品的属性
商品的其他属性
正确处理和理解商品的其他属性
02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任务
•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 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商品分类的原则
1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商品分类的方法
线分类法的结构
面分类法的结构
2 商品分类的标志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原则
2 商品分类的标志
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普遍适用的 分类标志
局部适用的 分类标志

第一章 商品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 商品学基础理论

商品学概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领袖地位,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决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必须了解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市场现实生活中人们整天都在与商品打交道1、生活消费需要商品2、企业为满足需要生产商品3、政府要为商品消费经营者服务现实人们生活中花的每一分钱,货币使用无不是在进行着商品的买卖,而且是各种形态,五花八门,当然这种买卖是指在一定的人伦理法律约束之下。

第一节商品的概念和含义两种定义的关系区别:中心词不同定义A中是劳动产品,定义B中是任何事物联系:两种定义中的提供目的相同为了交换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食物、水、住所、性2、安全需要:免伤身体情感伤害,保护3、社会需要:友谊、爱情,归属、接纳4、尊重需要:自尊、自主、成就感、地位5、自我实现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判断以下情况满足了什么需要同咨询专家谈话有线电视按月收费教育、旅游、交通、商业请小姐伴舞、唱歌需求产生商品三、商品的含义请分析一套住房作为商品的三个层次核心层次:居住功能餐饮、睡觉、休息、工作遮风防晒、避雨、保温有形层次:三室一厅一卫客厅、卧室、书房、儿童室、厨房、卫生间、墙壁、空调、暧气延伸层次:无形:服务商业、维修、保洁、安全、邮政、通讯、文化、小区环境第二节商品学的相关概念一、商品学的定义: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商品使用价值的两重属性三、商品学的研究任务(一)微观任务(二)宏观任务1、认清商品的构成形式2、研究商品如何促进经济发展3、研究商品有哪些历史作用和社会作用4、研究解决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的矛盾5、研究商品的营销策略6、研究人-商品-环境关系四、商品学的学科性质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应用学科。

商品储运与养护、商品检验产品设计、商品包装商品分类学、商品品种学贸易科学产品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企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地理学经济法、贸易法规第三节商品学的发展概况商品学创始人是德国的自然史学家、经济学家约翰贝克曼教授,1793-1800年出版了他的《商品学导论》。

商品学基础

商品学基础
合格:满足规定的要求。 不合格:不满足规定的要求。 合格品:满足全部规定要求的商品。 不合格品:不满足规定要求的商品。 缺陷:不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故障:商品不能在预定的性能范围内工作。 失效:商品丧失规定的功能。
(二)商品质量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商品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是指为了全面
地评价商品质量,选择有代表性的质量特 性,并且规定如何根据这些质量特性的重 要程度和达到的程度来评价综合质量的体 系。
店内条码也分为标准版和缩短版两种。 标准版店内码(EAN-13)可以表示商 品的价格,因此既适用于变量消费单元,也 适用于定量消费单元。
问题2-2
讨论: 如果某商店在引进商品时不慎,新进的商
品条型码与商店中已有的某一商品条型码相 同。 试分析;1、是否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2、出现这样的情况会有什么后果。 3、怎样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一、商品质量的概念 二、质量特性 三、商品质量的度量与评价 四、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
问题3-1
什么样的手机电话才是你心目中最理想的 手机?
问题3-1 结 论
同学们对心目中的手机要求差异很 大,其中大部分是对手机质量的要求。
结 论: 1、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 2、对质量内涵的理解很不一致
第三节 商品编码与商品目录Ⅱ
(二)商品目录的种类 国际商品目录 国家商品目录 部门商品目录 企业、单位商品目录
第三节 商品编码与商品目录Ⅲ
(三)商业企业商品目录 经营商品目录 必备商品目录
问题2-1
讨论:
1.商品的结构与企业的定位、经营 特色有什么关系。
2.商品目录在企业商品结构的调整 和优化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第二节 商品分类标志与分类方法Ⅰ

商品学知识第一章

商品学知识第一章
商品的特征: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类型:实物商品和无形商品
生产资料 工业生产资料 物质形态 农业生产资料 食品 生活资料 纺织品 商品 日用工业品 家用电器 种类 劳务形态 其他形态 资本形态 科学技术 知识形态 文化艺术 信息商品 图1-1 商品种类
五、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以具体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或效用)、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商品学如何研究商品使用价值?
为什么说“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试举例说明。
第1章 复习题
《生产什么与卖什么》
“请问厂长,贵厂生产什么?
包括:
四、商品学研究的任务
*
研究商品的科学系统分类
分析商品的质量变化规律
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阐述商品有用性和适用性
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
为评价商品质量奠定基础
商品学常见的6种的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法 2)现场实验法
技术指标法 4)社会调查法
对比分析法 6)系统分析法
2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对企业“惟一正确”的目标有了重新认识,回过头来再回答本文开头那两个问题,答案就可能大相径庭了。
3
商品的概念及构成
01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02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03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绪论部分)
04
第1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引例: 庙里卖梳子
请阅读第2页上的案例,找出四个营销人员的卖点分别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用信息。
2020/6/16
• 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 (一)生产过程中:开发设计、原材料质量、
生产工艺和设备、质量控制、成品包装和检验 • (二)流通过程中:商品的运输,储藏保管和
销售等环节 • (三)使用过程中:商品的使用范围和条件、
使用方法、维护保养、使用后的废弃处理
2020/6/16
• 本门课侧重讲解:
2020/6/16
• 1. 学时: 48 学时
• 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 3.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
• 适用对象:专.本科
• 4.考核形式:闭卷70%,作业10%,到课率 20%
பைடு நூலகம்
• 5.教学环境:课堂
• 6. 教材: 《商品学概论》
• 7. 参考书: 《海关商品学》、

《现代商品学理论基础》
商品已不满足于“需求”与“经济”相结合的形式, 而是向“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2020/6/16

• 2、商品学的发展 • 商品学的两个研究方向:P5-7
2020/6/16
2020/6/16
第一章 商品学的基础理论
• 一、商品的概念及特点 • 1、商品的概念(一般、狭义、广义) • 2、商品的特征 • 3、商品的发展趋势 • 4、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
• 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020/6/16
一、商品的概念及特点
(一)商品的概念
• 1、一般概念 • • 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
2020/6/16
(2)商品的使用价值:
• A、定义:是指商品对于其使用者的意义、作用或效用 ,
• 反映商品属性与人或社会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有
• 广义与狭义之分。
• B、广义的商品使用价值:

包含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 C、狭义的商品使用价值:仅指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2020/6/16
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和功能。 • 2.安全性,指对商品在生产、流通,尤其是使
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及环境不受污染,不造 成公害的要求。
2020/6/16
• 3、审美性 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属 性。主要表现在商品的形态、色泽、质地、结 构。气味和品种多样化。
• 4、寿命和可靠性 指商品的耐用程度 • 5、经济性、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物美价廉 • 6、信息性、指应为消费者提供的关于商品的
2020/6/16
本门课的研究路线
商品
商品的质量
商品的品种
商品的分类与编码
商品的检验
商品的包装与商标
商品标准化
2020/6/16
商品质量监督、认证和质量管理
首届中国大宗商品发展高峰论坛
• 2019年8月16日,2019中国(广州)国际信息周隆重 开幕,作为信产周的重点活动——备受关注的“首届 中国大宗商品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广交会威斯汀酒 店隆重召开。信产周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 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高峰论坛由中 国大宗商品协会、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门户承办, 本次论坛也是目前中国大宗商品行业最专业、最具影 响力的高峰论坛。今后每年将在北京、广州各举办一 次高峰论坛。
产物,它是为了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 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
2020/6/16
商品
商品体 成分,形态 规格,色彩
装饰等
2020/6/16
有型附加物 包装,标志 装潢,名称 使用说明等
无型附加物 送货上门 售后保修 质量保证等
• 2、商品的狭义概念: • • 即传统的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
(3)物的使用价值与商品使用价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A、商品是用来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的劳动
产品。
B、商品对其生产者或经营者来说,没有直接的消费 价值, 但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C、通过交换,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企 业经济效益的源泉。
2020/6/16
• (二)商品的特征
• 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商品具有以下特征: • (1)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 空气、河水、废品、掺假产品 • (2)商品是供别人或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 • 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 生产者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
• • 流通、消费领域的生活资料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而
略去知识形态、劳务形态商品等。 •
• 现代商品学围绕商品-人-环境系统,从技术、经济、 管理、社会等方面研究商品质量与管理等问题。
2020/6/16
(四)商品和商品学的发展趋势
1、商品的发展趋势:
商品的发展呈现出知识化、软件化、服务化的趋势特 点。
品的使用价值。
2020/6/16
商品的使用价值
(1)物的使用价值 • A、人的需要和物的属性两者之间的作用形成 • B、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人的需要和物的属性的 • 吻合程度或一致性程度来决定的。 • C、人的需要是使用价值形成的前提 • D、物的属性是物的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基础, • 但不是物的使用价值。
需要(物质/精神需要)的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 3、商品的广义概念: • • 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社会消费需要
的所有形态(知识、劳务、资金、物质等形态)的劳动 产品。 •
2020/6/16
4、《商品学》主要研究: • • (1)商品的使用价值, 而不是价值。 • • (2)以商品质量和品种为中心内容来研究商
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马克思) • 自产自用的农副产品 • (3)商品是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
品。
2020/6/16
• (三)商品质量
• 商品质量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尺度 • 它体现了商品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满足用户全
面需求的程度。 • 1、商品质量的要求 • 适用性即有用性,它是商品为满足一定的用途

2020/6/16
《商品论坛》、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 1、商品学体系中的研究对象、任务、商品质量、商 • 品标准与检验、商品分类、商品包装等核心问题; • • 2、这些内容与我国进出口贸易涉及商品的生产、 • 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海关分类与检验标准 • 结合起来; • • 3、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 应用能力,为参加实际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