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知识讲解认识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e336acaf705cc1754270912.png)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
(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2.1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专题)
![2.1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90b4f0700abb68a982fb9a.png)
从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因 素来分析评价武汉市区位特点?
武汉
平均气 温 ℃
1月
7月
2
29
平均降 1月 47 水量 (mm) 7月 150
大冶铁矿对武汉的城市发展有没有影响?
武汉
武汉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武汉是位于江汉平原上,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有利于对外交通联系。 气候: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 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河流:武汉地处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河流 径流量丰富,为武汉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 充足的水源,另一方面,河流交汇处,有大 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科技 旅游
影响力越来越强
如何分析讨论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
首先应该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 么原因把它吸引到一定的地点的;
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这个城市 的发展,从而找出这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 的发展阶段,它的影响因素可能不同。所以, 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运用 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少 多
大 小
强
弱
大 小
远
近
(1)中心地: (2)中心地布局原则:
中心地等级与服务范围:
在市场原则下,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 是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3倍 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 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上海
区域经济、金融中心、航运中心 高级商贸中心、国际投资中心 服务范围:长三角及全国 一级中心:核心城市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平原: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城市形成 地形 高原: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地 的基础 河谷低地:山区城市的分布地 气温:中低纬度 自然 气候 降水:沿海地区 地理 供水:临河分布 城市 条件 河流 水运:水运起点或终点、 两河汇合处、 河口位置 区位 因素 军事防卫: 始终具 工业革命后各类新兴工业城市有强大 自然资源: 社会经 交通运输: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吸引力 济条件 政治 军事 一般位于主要交通线上 宗教 影响力减弱
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
![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7af2f0998fcc22bcd10d77.png)
BD 1.从地形因素考虑,______ 的城市区位具有一定优势, 平原 地区。 因为它们位于______ 2.从气候因素考虑, BCD 的城市区位较为有 ________ 利,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中纸纬度近海地带 气温、降水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ACD 3.从河流因素考虑,______ 城市沿河而建,但区位不同 D 4.综上所述,_______ 城市具 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大城市2/3分布在第三级阶梯
1%
32% 67%
美国的三大城市带。
从下图可见世界城市密集带分布在哪里?
600 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300
60°N以南的欧洲地区
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和我 国东部沿海平原地区
300
600
为什么平原是城市分布最密集和最有利于城市发育 的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 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地区。
世界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城市集 中。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地势高的高寒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区城 市规模和密度均小 。
一、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
(二)气候与城市区位
1、主要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区。 2、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 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城市较少
2、热带地区的城市。
热带地区,低地湿热,城市多分布在高 原上,如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 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闷热
凉爽
3、 山区的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 的低地分布。 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兰州地形特征:兰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黄河河谷盆地内,周围群山环绕, 中间有一条黄河蜿蜒流过,犹如一条黄色的丝带。市中心海拔约1520m,南 北两山相对高度为600m,形成了一个东西长约35km,南北宽约2~8km的带 状河谷盆地。
地理中的区位因素
![地理中的区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fd4fe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c.png)
地理中的区位因素
地理中的区位因素是指一个地区的具体位置所带来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水资源等。
例如,一个地区的地势高低、山川纵横的情况会影响其交通发展,气候条件会影响农业产能等。
2. 交通运输条件:包括陆路、水路、航空等交通网络的情况。
交通运输便利度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和联系程度。
例如,一个地区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可以更便捷地与其他地区进行物资和信息交流。
3. 资源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如矿产、水力资源、农业土地等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人力资源则包括人口数量、素质等因素。
4. 市场条件:包括市场规模、消费水平等。
市场条件也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影响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
5. 政策因素: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等。
政府的政策是对地区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区位因素是地理中一个地区所具有的关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交通运输、资源、市场和政策等方面的要素,对该地区的发展和联系具有重要影响。
考点21 城市区位与聚落
![考点21 城市区位与聚落](https://img.taocdn.com/s3/m/6854dd29a417866fb84a8ed3.png)
城市区位与聚落1、影响聚落或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自然因素(地形、河流、气候、自然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策、宗教等2.分析、评价城市或聚落区位因素的方法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因素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
3、城市等级体系高级中心地数目,服务范围,相距;反之,低级中心地数目,范围,相距。
4、特色聚落与地理环境特色聚落一般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就地取材、二是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自然灾害等)典型例题开普敦是南非的第二大城市。
该城市建于1652年,原为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线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
下图为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3、推动开普敦早期迅速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A.地理位置优越 B.气候温和湿润C.商业贸易发达 D.矿产资源丰富4、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来看,开普半岛最适宜于发展A.城市核心功能区 B.城市空港功能区C.城市高级住宅区 D.城市生态功能区5、图中所示铁路线对开普敦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A.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发展 B.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增长C.扩大了城市的服务范围 D.提高了城市的服务等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州,历史名城。
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
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
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
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
”下图为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
(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原因。
答案:(1)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并且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成为农业发展中心;紧邻长江干流,东达吴越、西抵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交通便利。
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
![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c2e84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a.png)
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首先,地理位置是城市区位因素的关键因素。
地理位置包括了城市所处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
地理位置将影响城市的气候条件、交通便利度以及资源条件。
例如,位于温带地区的城市,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适宜发展冬季运动业和夏季旅游业。
而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海洋交通,有利于发展港口经济和海洋旅游。
其次,交通条件也是城市区位因素的重要一环。
交通条件包括陆地交通、水路交通以及航空交通的便利程度。
交通便利度影响着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例如,交通枢纽城市通常具有较为发达的陆路、水路和航空交通网络,便于物流运输和人员流动,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力。
而交通条件较差的城市则可能因为交通成本较高,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第三,资源条件也是城市区位因素的重要考虑因素。
资源条件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人力资源等。
具有丰富的资源条件的城市,往往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例如,具有丰富土地资源的城市可以发展农业和工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拥有丰富人力资源的城市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城市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稳定的能源供应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能源丰富的城市可以更好地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第四,环境条件也是城市区位因素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质、空气质量等。
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人文环境包括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的条件。
优质的人文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促进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政策环境也是城市区位因素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政策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城市规划政策、财政和税收政策等。
政府对城市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将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例如,一些城市为了吸引外资和企业,可能会出台一系列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入驻。
综上所述,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地理区位因素 知识点总结
![地理区位因素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4e6f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3.png)
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条件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于区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高山、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对于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平原易于农业开发和交通建设,而高山地区则可能限制这些发展。
2. 气候气象: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气候对于农业生产、旅游业、能源开发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寒带气候、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季风气候等不同的气候类型对于不同地域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3. 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河流、湖泊、雨水和地下水等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于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些地区因为水资源的丰富而能够发展农业和工业,而另一些地区水资源的匮乏则可能限制了这些发展。
4. 土壤土地:土壤和土地资源对于农业和城市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肥沃的土壤能够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土地资源的利用和规划对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条件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密集的地区可能会发展出繁华的城市和经济中心,而人口稀少的地区则可能会发展出农业和旅游业等行业。
2. 文化传统: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这些文化传统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地区因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能够发展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为文化传统的薄弱而发展相对滞后。
3.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对于一个地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宗教信仰可能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文化活动、社会风气和政治结构。
4.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地区可能因为社会经济条件的优越而能够吸引人才和投资,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为社会经济条件的滞后而发展相对缓慢。
三、地理位置1. 区位优势: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可能因为其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环境而能够发展出繁荣的经济和文化,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为其地理位置的不利而发展相对困难。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1讲城市空间结构讲义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1讲城市空间结构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cb725d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6.png)
第21讲城市空间结构【最新考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点一城市区位分析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城市(1)含义:城市是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文化中心。
(2)特点:人口和密集,生产效率和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2.城市区位分析(1)区位的含义: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
(2)城市区位因素3.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湖、地区城镇较多,在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在、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和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提示: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即城市密集地区必然是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图所示:【活学巧用】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完成(1)~(2)题。
(1)根据上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A.水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地形条件好 D.气候适宜(2)该城市城区建设发展的方向是()A.向西扩展 B.向北扩展C.向南扩展 D.向东扩展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城市区位因素分析1.[全国卷]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思维流程]第1步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该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可知该国主要发展运输业和贸易。
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a9094c543323968001c925f.png)
考点名称: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形成原因(一)城市功能区的含义: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如图:(2)成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3)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二)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
大城市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功能分区组成区位特征中心商务区地区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公司、大商行、大银行等机构及高级商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口流动大,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工业区许多城市因工业门类不同而形成多个成片分布的工业区各区由若干不同类工厂组成分布于城市的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通过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现象商业区各种商业街和大商场(或超级商场)多位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建筑物以多层大厦为主,交通便捷,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1、概念: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分布和组合的模式。
2、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四方面.3、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1)历史因素:①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②历史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
(2)经济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高一地理知识点区位因素
![高一地理知识点区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046cd2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f.png)
高一地理知识点区位因素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现象的科学,而区位因素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一个地点的位置、环境和特征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区位因素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地理位置是区位因素的基础,它对地区的发展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理位置决定了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
位于交通枢纽的地区,比如港口城市、河流交汇处或者铁路干线沿线的城市,通常有更好的交通条件,可以更便捷地进行商品流通和人员交流,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地理位置还影响着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分布。
比如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气候通常比较炎热,适宜种植热带水果;而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常常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因此,合理利用地理位置,发掘资源优势,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是指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等。
首先,气候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农业、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而温暖湿润的气候则对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土壤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不同地区的土壤质地、肥力和排水情况都不同,这决定了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适宜性。
此外,水资源的分布也会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位于水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往往更容易发展大规模农业和工业,而位于水资源匮乏地区的城市则需要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三、特征因素的影响特征因素是指与地区特有的资源、产业或文化等相关联的因素。
地区的特征因素经常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优势。
首先,地区的自然资源是特征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地方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不同,这直接影响着地方的经济发展。
例如,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发展采矿业,而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合发展林业。
其次,地区的产业结构也是重要的特征因素。
(完整word版)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
![(完整word版)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df3aecb580216fc710afd61.png)
考点名称: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形成原因(一)城市功能区的含义: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如图:(2)成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3)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二)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
大城市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功能分区组成区位特征中心商务区地区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公司、大商行、大银行等机构及高级商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口流动大,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工业许多城市因工业门类不同而形成多个成片分布的工分布于城市的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1、概念: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分布和组合的模式。
2、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四方面。
3、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1)历史因素:①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
例如: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②历史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
(2)经济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②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则低。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bf621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5.png)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大全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区位因素知识点总结
![区位因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3fe3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1.png)
区位因素知识点总结区位因素是指影响某个区域或地理位置的各种因素。
它涉及到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交通条件、市场需求、劳动力供给等多个方面,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区位因素对于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产业布局、规划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对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的概念和作用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地理坐标位置,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
地理位置的作用是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分布、与其他地区的联系等方面。
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地理位置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对于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有些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某种特定的产业。
比如,湖南省由于地处大陆湿润气候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水稻资源,适合发展农业和水利工程建设。
另一方面,地理位置还影响了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和交通条件,交通便利的地区利于产品的运输,有着更好的市场竞争能力。
3.区位优势和劣势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劣势。
区位优势是指一个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具有比较好的经济发展条件。
比如,沿海地区由于其便利的港口条件,有着比较好的对外贸易优势。
区位劣势则相反,是指一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或者自然条件的限制,具有较差的经济发展条件。
比如,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地区,交通条件较差,对外贸易和对外联系成本较高,有着区位劣势。
二、资源配置1.资源配置的概念和作用资源配置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划和布局,合理地利用和配置一个地区的资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成败。
资源配置涉及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财政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资源配置对于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影响资源配置对于产业结构和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城市区位因素知识点
![城市区位因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9cb80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4.png)
城市区位因素知识点第二章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与城市区位自然环境是城市的自然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其中地形、气候对城市地域分布的影响较大,河流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影响深远。
(1)地形与城市区位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我国与世界上的城市多分布于濒海、濒湖或沿海的平原地带。
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但区位优势不同,两者的差别如下表所示:城市区位区位优势举例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能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区。
世界和我国的多数城市热带地区的高原热带地区、低地闷热、不利居住;高原凉爽,利于居住巴西利亚、贝(贝洛奥里藏特)里(里约热内卢)圣(圣保罗)城市带山区的沿河谷地和低地地形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宝鸡、咸阳、西安、太原(2)气候与城市区位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
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条件优越的中低纬度地带,而在这个地带内,城市又多集中在临海的地带,而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
气候与城市分布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区位气候条件城市分布中低纬度地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密度大,规模大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气候比内陆地区优越荒漠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过分干燥密度小,规模小高纬度寒冷地区气温极低,气候寒冷热带雨林地区闷热潮湿(3)河流与城市区位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与河流的供水、运输和防卫功能有关。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城市的区位:①城市是人口集聚、工业活动集中的大型聚落,生活生产用水量大,城市用水来源之一是河流,这是城市临河分布的主要原因;②城市与周围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物质交换、人口流动等各种联系频繁,水运在交通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工业革命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对城址选择影响很大。
运输沿河城市的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城市举例河运起点或终点(水运障碍处)这里是货运转运、集散地和水陆交通要道赣州等河流汇合处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有三个方向的交通线宜宾、重庆、武汉、梧州、鲁尔区、喀什穆河口(河流入海口处)处内河航运与海洋运输的转运处上海、广州、杭州、加尔各答(恒河)、曼谷(湄南河)、纽约(哈得孙河)、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过河点(陆路交通穿过河流需造桥或建码头的地点)人流、物流的集聚、转运处伦敦(泰晤士河)、金边(湄公河)、巴格达(底格里斯河)、布达佩斯(多瑙河)、汉堡(易北河)、哈尔滨运河两端人流、物流集散地赛得港和苏伊士(苏伊士运河)、巴拿马和科隆(巴拿马运河)防卫曲流处利于安全防卫伯尔尼(阿勒河)河心岛巴黎(塞纳河)半岛波士顿2、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区位(1)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自然资源是影响城市宏观分布的经济地理条件,开发自然资源往往是新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ff8ec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8.png)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地理当中的区位有很多,区分条件不一样的话,区位也不一样,你想了解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4eb3156de80d4d8d05a4f0a.png)
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城市区位是指在建设城市、选择城址、确定城市规模等方面要考虑各种区位因素以求在城市建设中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和“最佳的效果”。
小编在此整理了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介绍自然因素:①地理位置②气候:城市多分布于中低纬度的沿海③地形:平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高原:热带地区平原气候湿热,城市多位于高原,如巴西利亚、墨西哥城山区:城市多位于地形相对平坦开阔的河谷地带④河流:提供水源;提供水运:水运起点——货物在此中转河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河口——既是河港,又是海港,连接海运和河运过河点——连接水运和陆路运输河流的军事防卫社会经济因素①自然资源:煤炭——大同、鹤岗、抚顺、伯明翰、曼彻斯特钢铁——鞍山、攀枝花、马鞍山石油——大庆、克拉玛依、玉门、阿伯丁黄金——约翰内斯堡有色金属——金昌②交通运输:河运——宜宾、重庆、武汉、上海等铁路枢纽——石家庄、郑州、株洲海运——大连、连云港、上海、青岛、纽约③政治:政治中心——省会、首都等政策:深圳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④军事⑤宗教: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拉萨⑥科技:日本科技城筑波⑦旅游:张家界、桂林、黄山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知识拓展: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1、居住区:特点:占地面积大分化:高级住宅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一般位于城市外缘,地势较高,与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一般与工业区联系,地势较低,环境差分布: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2、商业区:特点:面积小,多位于市中心,街角路口区位: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大量的消费人口中心商务区特点: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水平——中心为以零售为主的大型商场,高级专门店。
地理复习课件: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理复习课件:城市的区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1bb74324b73f242336c5fe5.png)
武汉
铁矿与城市
攀枝花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阿伯丁、伯明翰、 曼切斯特发展的 原因 是什么? 阿伯丁——石油 伯明翰、曼切斯 特——煤 英 国
煤矿与城市
油田与城市三、影响城市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二)交通与城市区位 1、建在交通线上的城市 古代:
南方城市——河流汇合处——宜宾、重庆、武汉 北方城市——大道汇合处——邯郸
三、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一)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与城市区位 矿产资源地---资源开发、工矿业的发展---矿业城市 1、世界: 煤矿为基础---伯明翰、曼彻斯特(英国)匹兹堡(美国) 石油开采---(北海油田) 阿伯丁(英国), 金矿开采--- 约翰内斯堡(南非) 2、中国: 钢铁工业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小结
石油工业城市---大庆、玉门 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二)交通与城市区位 1、城市分布趋势: 向交通便利之地集中 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 2、历史差异: (1)帆船、马车运输时代--- 河流汇合处,大道汇合处(古代邯郸城) (2)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枢纽城市(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等) 3、交通线的变化 城市的兴衰(扬州、济宁)、城市中心区的转移(阜阳)
小结
(三)河流与城市区位(城址选择) 1、①世界一些主要河流两岸,常常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城市 ②沿河设城,是 我国南方城市 分布的一般规律 原因:河流的 供水功能、运输功能 决定了城市区位(吸引城 市临河分布) 2、沿河城市又有不同的区位: ①在河流水运的起点和终点 (原因:货物在此转运,促进城市的形成) ②在两条河流的汇合处,如:宜宾 重庆 武汉分别位于岷江、嘉 陵江、汉江与长江干流的汇合处 (原因:干支流汇合处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促 进城市形成) ③在河口,如上海、广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纲解读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知识清单1.城市的起源(1)农业生产有_____,是城市起源形成的物质基础。
(2)古代早期城市分布:多数诞生在河流的_____上,如_____平原、_____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2.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1)影响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①地形与城市区位:_____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山区城市一般沿___或开阔____分布;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_____上。
我国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的第__阶梯上。
②气候与城市区位:气温、降水_____③河流与城市区位:河流的___功能——满足生活、生产用水,河流的___功能——便于区域联系往来,河流的___功能——安全屏障。
沿河城市区位: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___位于河运的起点,河流汇合处如宜宾、___、___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河口处如我国的___、广州等。
(2)影响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①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工业革命后,在_____丰富的地方,出现新兴的工业城市。
煤矿兴起的城市:如英国伯明翰、_____,美国_____等;铁矿兴起的城市:如鞍山、包头、_____等;石油兴起的城市:如英国_____、我国的_____等;其他自然资源兴起的城市:如南非_____(金矿)等。
②交通因素:古代城市:南方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多位于大道汇合处,如古城____;现代城市:铁路公路沿线形成城市。
株洲市是____线、浙赣线、湘黔线开通后而形成的城市,故称“火车拉来的城市”。
③政治因素:巴西的_____、澳大利亚的_____、华盛顿等;④____因素: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等;⑤科技因素:日本_____、印度_____等;⑥___因素:张家界、黄山市、三亚等。
参考答案1.剩余产品中下游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2.(1)平原河谷低地高原三适中供水运输防卫赣州重庆武汉上海(2)自然资源曼彻斯特匹兹堡攀枝花阿伯丁大庆约翰内斯堡邯郸京广巴西利亚堪培拉宗教筑波班加罗尔旅游要点精析要点一:聚落的形成1.聚落的概念与分类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分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
乡村和城市最本质的差别在于——人口的构成主体不同2.乡村的形成形成: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形成乡村聚落。
演变:半固定的棚舍,后逐渐稳定下来,规模范围逐渐扩大。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呈圆形或不规划的多边形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典型例题】关于乡村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我国黄土高原区,聚落的形态以大型的团状聚落为主B.乡村聚落最初形成时,虽然规模和范围比较小,但却比较稳定C.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聚落就越集中D.为了灌溉方便,村落多位于河流两岸相对低洼的地方解析:以大型的团状聚落为主的聚落的形态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的平原,而黄土高原是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乡村聚落最初形成时,由于受生产力水平制约,规模和范围较小,也不稳定。
答案:C3.城市的起源出现:和定居农业差不多同时出现,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500年。
古代早期城市分布: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业生产有剩余产品,是城市起源形成的物质基础。
劳动分工促进城市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出现集市,交换地域扩大,集市演变为城市。
早期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古代城市的兴衰:起落很大,发展很不稳定,水平很低。
【典型例题】下面关于城市起源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制约城市起源的根本因素②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起源的主要因素③城市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相一致④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分布与人口密度相一致A.①②B.①③村落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②③D.②④解析: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制约城市起源的主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分布与人口密度未必完全一致。
答案:C要点二:城市的区位因素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不同城市、同一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区位因素有所不同,但都有其区位的主导因素。
一般而言,可以将城市的区位因素大致划分为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别。
影响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高清课堂认识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361161影响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1.地形与城市区位①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②山区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③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城市主要实例: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
分布在平原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热带城市实例: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分布在高原原因: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2.气候与城市区位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雨林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
3.河流与城市区位原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沿河城市区位河流汇合处: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汉水、嘉陵江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河口处:上海、广州等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
如伯尔尼、巴黎、波士顿【典型例题】(2014山东济宁金乡一中月考)下图有A、B、C、D四座城市,试就地形、气候、河流等区位因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考虑, 城市区位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 地区。
(2)从气候考虑, 城市区位较为有利,因为它们位于 。
(3)从河流因素考虑, 城市沿河而建,其中 城市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城市位于河口, 城市所在河流通航条件最差。
(4)综上所述, 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解析:(1)根据等高线,可见BD 两座城市海拔都在200米以下,而且在河流的中下流,属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扩大规模。
(2)BCD 三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在北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温带地区大陆东岸,又距海较近,气候适宜人类居住。
A 城在北极圈以北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宜居住。
(3)据图可知,ACD 三座城市是沿河而建,C 城有干支流交汇,D 城位于河口,A 城因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河流会有冰期,不能通航,所以通航条件差。
(4)D 城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通航条件好,发展前景较为有利。
答案:(1)B D 平原 (2)B C D 水热条件适中的中纬度地带(3)A C D , C , D , A (4)D影响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高清课堂 认识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361161影响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1.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工业革命后,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新兴的工业城市。
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世界 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阿伯丁金矿开采兴起城市:约翰内斯堡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中国 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庆、玉门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滦2.交通与城市区位城市分布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等已成为分布的基本趋势。
古代城市:南方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多位于大道汇合处,如邯郸 现代城市:铁路公路沿线形成城市。
铁路枢纽兴起城市如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有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通过,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交通线变化对城市发展分布的影响: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南北方贸易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得到发展,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发展缓慢。
【典型例题】(2014保定高阳中学高一月考)石家庄市原是一个小村庄,后来石家庄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河北省行政中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石家庄市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不同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因素不同A.地势平坦开阔 B.矿产资源丰富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工农业基础好(2)石家庄的变化说明了()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B.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C.一个地区交通方式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D.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城市的发展解析:(1)由题目资料可知,石家庄由小村庄发展成为超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是由于成为铁路枢纽,所以铁路的修建和发展成为石家庄发展的主要原因。
(2)省行政中心一般交通都较为便利,但并非所有交通枢纽都能成为省的行政中心;人口的发展只是成为特大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关键在于经济的发展;交通方式的变化和发展,会带动城市发展,影响城市的兴衰,但是题目中的信息,并未给出衰落的情况。
答案:(1)C (2)D3.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古代的雅典、罗马、西安、洛阳、杭州,现代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较大巴西巴西利亚、美国华盛顿、澳大利亚堪培拉、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为政治中心兴建宗教: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欧洲)、耶路撒冷、拉萨最早由宗教中心发展而来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很多,其主导因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有些因素的影响会削弱甚至消失,如自然资源等,但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因素对城市的区位产生重要影响。
4.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军事、宗教因素减弱,资源、交通一直重要;科学、旅游成为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因科技而形成的日本筑波科学城;因旅游因素而兴起的城市如桂林、张家港、泰安、黄山市等。
思维拓展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说出图中城镇早期形成的主导因素和促进该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解析:该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发展的区位因素。
由图可以看出,该城镇位于等高线非常稀疏的地区,即位于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广阔的区域中,城镇又位于两河交汇处,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更有利于聚落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图中城镇早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位于河流交汇处;由图,城镇附近有铁路线,山区有铝矿,可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这会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